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江苏省东台市第五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带解析)2022~2023学年度春学期学情练习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测试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语文工具书著作,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看法。先表明态度同意,然后结合《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的内容分析即可。
示例:我同意阅读《经典常谈》时,可以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的建议。因为《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经第四》专门介绍这一诗歌总集,先读它能了解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起源;《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辞赋第十一》介绍屈原的《楚辞》及辞赋的发展过程,其次读它我们能了解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浪漫主义源头;《诗第十二》从汉乐府诗开始至宋代诗歌介绍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同时也介绍《楚辞》对后代诗歌的影响等,再读它能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可见,这种选择性组合阅读,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综合性学习。(7分)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于今年秋季开始执行。劳动将从综合实践课程中独立出来,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为此,学校要多措并举,春风化雨,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在青少年心中。
6.学校将要布置一面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宣传墙,请你为“宣传墙”设计两个栏目。
7.学校准备在校内开展“关于劳动课程内容设置”的调研。如果你作为学生代表,请你推荐两项具体的劳动课程内容。
8.小林的妈妈担心劳动课影响小林的学习,想让他在劳动课时向老师请假。如果你是小林,将怎样劝说妈妈?
6.示例:劳动掠影劳动笔记劳动风采劳动趣事等
7.示例:开垦农业实验田、包饺子、剪纸、泥塑、刺绣等。
8.示例:妈妈,上劳动课是不会影响我学习的,学校开设劳动课,既可以帮助我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我的劳动兴趣,提升劳动技能,又可以让我体会到劳动的快乐,缓解我的学习压力。请您允许我上劳动课,好吗?
本题考查活动栏目设计。围绕主题“劳动教育”即可,解析不唯一。
示例:劳动赞歌劳动小记劳模风采等
本题考查课程内容设计。“两项具体的劳动课程内容”即可。
示例:种小麦、栽黄瓜、绣十字绣、做家务等。
本题考查劝说语。劝说语要语言得体,符合“身份”“场合”“情景”“情感”等方面的要求。针对“妈妈担心劳动课影响小林的学习,想让他在劳动课时向老师请假”的现状,你的劝说要说服妈妈接受劳动课,让她理解劳动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注意要有称呼,语气诚恳,有感染力。
示例:妈妈,最好的教育是劳动教育。在劳动课上,我可以把自己文化课上所学转化为实践劳动,会更加深我对文化学习的认识和理解。劳动课不仅不会耽误我的学习,反而会缓解我的学习压力,促进我的学习成绩进步的。请别让我劳动课请假,好吗?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6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府①
〔唐)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②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③。
①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十年,避乱成都,在严武幕府中任职时写下的。②伶俜(pīng):流离失所。③一枝安:比喻自己入严武幕府任职,以求暂时的安居。
9.诗中的画线句生动描绘了诗人独宿幕府的情景,请赏析。
10.结合全诗内容,请简要概括诗人发出“中天月色好谁看”这一悲叹的原因。
9.示例:画线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号角以人的情感,通过描写号角声仿佛在悲切地自言自语来反衬四周环境的清冷寂静,从而突出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和悲凉。
10.诗人因战乱飘零辗转,与亲朋好友音信断绝;关塞战争频发,萧条荒凉,诗人难以归乡;诗人入幕府任职以来暂时安居,无力实现抱负,内心愁苦。
本题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能力。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写诗人“独宿”的所闻所见:长夜的角声倾诉着乱世的悲凉,却无人倾听;中天的明月无限美好,却无人欣赏。诗人借长夜的角声,中天的明月烘托出孤寂悲凉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孤独难耐、沉郁悲愤的复杂心情,这是以动衬静。“悲自语”赋予号角以人的情感,表述了诗人孤独寂寞,悲伤和愤怒的思想情感。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
“中天月色好谁看”的意思是:月上中天,皎洁明媚,但是谁又能有心观赏呢?答题时在诗歌中找到诗人无心观赏的原因即可,也就是把握诗人的感情。“风尘荏苒音书绝”,“风尘”是战争的烟尘,“音书绝”是指和亲朋音信断绝,因为饱经战乱,与亲朋音信断绝,诗人当然无心赏月。“关塞萧条行路难”战争持续不断,关塞萧条,归行之路已断,无法回乡,诗人因此也无心赏月。“伶俜”,流离失所,“强移栖息”勉强停息,是指诗人久经辗转,只不过暂时栖息幕府,壮志难酬,自然无心赏月。据此可知诗人发出“中天月色好谁看”这一悲叹的原因。
(二)(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游东山记
〔明)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容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①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选自《东里集》,有删改)
①乐丘:坟墓。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遂扫石而坐()(2)延余两人坐()
(3)指道旁桃花语余()(4)既归()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
(2)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
13.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杨士奇游东山的具体时间以及他游历的行踪。
11.①于是、就②邀请③告诉④已经
12.(1)我招呼立恭起身,向东走了几十步。
(2)一位大约七十来岁的老者,白发像雪一样,披落在双肩。
13.杨士奇游东山的时间是明洪武乙亥年三月初一,我从天未亮就出发,到夕阳西下才回家。游历的行踪依次是:经过洪山寺→走小径→穿松林→渡水过山涧→翻过小山冈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为:于是我们把大圆石清扫后坐下来休息。遂:于是、就。
(2)句意为:邀请我们两人坐下。延:邀请。
(3)句意为:指着路边的桃树告诉我。语:告诉。
(4)句意为:回来之后。既:已经。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重点词语:
(1)余:我;招:招呼;起:起身;东:向东。
(2)叟:老者;素发:白发;被:同“披”,披落。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根据“洪武乙亥”和“是岁三月朔”的内容可知,杨士奇游东山的具体时间是洪武乙亥年三月初一;根据“天未明东行”和“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的内容可知,杨士奇游东山从天未亮就出发,到夕阳西下才回家。
根据“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等内容可知,游历的行踪依次是:经过洪山寺→走小径→穿松林→渡水过山涧→翻过小山冈。
参考译文:
洪武乙亥年,我客居武昌。武昌有位蒋隐溪先生,他的祖上也是我们庐陵人,他已经八十多岁,爱读道家书。他的儿子蒋立恭还研究儒家学说,会写诗。父子二人都是气度旷达的人。但是他们平日深居简出,隐藏自己的志向和才气,不随便与人来往,只和我情投意合。
这年三月初一,我们三人带着四五个童仆,携带酒食出门远游。蒋隐溪乘坐小肩舆,我和立恭步行。天还没有亮,我们朝东走,走过洪山寺二里左右,向北拐,走小路大约十里,穿松林,蹚水过山涧。涧水清澈,深处可以泛小舟。溪旁一块大圆石,能坐十几个人。青松翠竹,绿荫掩映,十分茂密。这时风和日丽,野草与树木的花朵盛开,香气飘拂沾染衣裳袭人,百鸟争鸣。于是我们把大圆石清扫后坐下来休息。
坐了许久,我们听见鸡叫声和狗吠声。我招呼立恭起身,向东走了几十步,翻过一道山冈,只见田野平坦广阔,近处有十几间茅舍,于是前去拜访。一位有七十多岁的老者,长长的头发像雪一样白,披落在双肩,面容红润有光泽,好像是会饮酒的人。(老者)邀请我们两人坐下。窗下有几套书,立恭抽出一册《列子》,我拿起一部《白虎通》,都想把书带走却不便开口索取。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这两部书我没有用处。”于是,我们两人各自将书揣在怀里,告辞离开。
不久,太阳西下,距离西边山峰只剩一丈多了,隐溪先生唤回我俩,说:“玩乐难道没有止境吗!”于是,我们和李千户、道士拱手作别。途中,隐溪先生指着道旁山冈脚下,回头对我说:“这里就是我修建坟墓的地方。”又指着路边的桃树告诉我:“明年赏桃花时就到这里来找我吧。”
回来之后,立恭对我说:“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可是当时我没有闲暇写作此文。
(三)(7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①我们都知道人会长胖,但地球是否也会不断长胖呢?地球又是怎么变胖的呢?地球变胖,说的就是地球不断膨胀的过程。如何证明地球在膨胀?这就不得不说几个世纪以来人们所相信的大陆板块漂移学说。假设将各个大洋都刨除,各个陆地板块刚好会严丝合缝地合到一起,组成一个小地球。这一点是当前的板块理论所解释不了的,难不成陆地板块漂移过?
②在宇宙中俯瞰地球,它是蓝色的,宛如一个水球,一块块陆地如同补丁一样漂在海洋中。1915年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突然发现非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有着极为相似的海岸线,换句话说,要是把非洲和美洲凑到一起,它们彼此之间竟可以恰好吻合。再看其他陆地的边缘,也刚好能严丝合缝地合到一起。
③事实上,对于板块运动的理论,还有一点是人们无法解释的,即多个板块本源自“一张大补丁”,在漂流的过程中,板块发生碰撞,那么为什么直到今日,陆地还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刚刚分开时的形状呢?还有一个说法,即板块理论说,该理论认为,地壳会在海洋底部扩张,不过却可以在海洋和陆地交界的区域交错,而后进入地幔,再消失。
④这一说法仅仅是一种假设,不曾有什么准确的证据证明地壳会消失在海洋和陆地的交界处。支持板块漂移说的科学家,对于这个“补丁”的难解之谜,一直一筹莫展。于是,一些脑洞大开的科学研究者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理论:地球始终都在不断地膨胀。
⑤这种观点认为,由于地球不停地膨胀,致使裂缝越来越大,断裂的板块距离也越来越远。水球中的水会不断地填充裂缝,板块与板块分离得也就越来越远,久而久之,陆地和海洋便形成了。而如今的地球,海洋的占比也远远大于陆地。这个观点并非凭空捏造。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一些天体测量也都不再是仅凭想象,比如地球的尺寸和各个大洲的运动情况,等等。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的测量结果是,地球半径每年都会增长16毫米,以此推算,地球的半径在100万年中,会增长16千米,1亿年就会增长1600千米!
⑥目前,地球的半径的为6371千米。按照上述比例增长,地球从最初的小球膨胀到现在的体积并没有花费很长时间。再换一种方式来测算,每个大洋海底扩张的速度是1060毫米/年,将其综合便可推算出,地球的周长平均每年要增加100毫米左右,这一结果与第一种计算方式相差不多,由此可见,地球膨胀学说是能够让人信服的,也就是说,地球的确是会一直“胖”下去的。
(选自《意林》2021年第10期,有删改)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段的两个反问句,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地壳确实会消失在海洋和陆地的交界处。
C.“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一些天体测量也都不再是仅凭想象,比如地球的尺寸和各个大洲的运动情况,等等。”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地球半径每年都会增长16毫米,地球的周长平均每年都要增加100毫米左右,地球会一直“胖”下去。
15.文中第②段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16.第⑥段第一句中划线的词语“目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14.B15.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地球比作水球,把一块块陆地比作补丁,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或说明)在宇宙中俯瞰时所看到的地球和大陆的形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16.不能。“目前”表示修饰、限制,是指说话的时候,以前是否是这个数、以后是否有变化都是不确定的。如删去“目前”,原句就变为“地球的半径约为6371千米”,且始终不变,这与事实不符。“目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B.说法不正确。根据③段“该理论认为,地壳会在海洋底部扩张,不过却可以在海洋和陆地交界的区域交错,而后进入地幔,再消失”和④段“这一说法仅仅是一种假设,不曾有什么准确的证据证明地壳会消失在海洋和陆地的交界处”可知,“地壳确实会消失在海洋和陆地的交界处”说法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根据第②段画线句“在宇宙中俯瞰地球,它是蓝色的,宛如一个水球,一块块陆地如同补丁一样漂在海洋中”中的“宛如一个水球”“如同补丁一样漂在海洋中”,把地球比作水球,把一块块陆地比作补丁,可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在宇宙中俯瞰时所看到的地球和大陆的形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
第⑥段“目前,地球的半径的为6371千米”中划线的词语“目前”意思是现在、此刻,即到现在为止的意思,其修饰、限制作用,这里表示“地球的半径的为6371千米”是到现在为止的情况,以前是否是这个数、以后是否有变化都是不确定的。如删去“目前”,原句就变为“地球的半径约为6371千米”,且始终不变,这与事实不符。“目前”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因此,不能删去。
(四)(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
藤萝架下
肖复兴
①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灵属地。对于我,便是天坛之内,再缩小,到藤萝架下;然后,再缩小,直至这一个藤萝架下。
②这是一个白色的藤萝架,在丁香树丛的西侧,月季园的北端。天坛有不少藤萝架,分白色和棕色两种,我觉得还是白色的好,春末时分,藤萝花开,满架紫色蝴蝶般纷飞,白色的架子衬托下,更加明丽。藤萝花谢,绿叶葱笼,白色的架子和绿叶的色彩搭配也协调,仿佛相互依偎,有几分亲密的感觉,共同回忆花开的缤纷季节。冬天,如果有雪覆盖藤萝架,晶莹的雪花,把架子净身清洗过一样,让架子脱胎换骨,白得变成水晶一般玲珑别透。一年四季,我常到这里来,尽管画得水平很臭,依然自以为是画了四季中好多幅藤萝架的画,画了四季中好多藤萝架下的人。
③童年我没见过任何一个藤萝架。第一次见到藤萝架,是我高三毕业那一年,报考中央戏剧学院,初试和复试,考场都设在校园的教室和排练厅里。校园不大,甚至没有我们中学的大,但是,院子里有一架藤萝,很是醒目。正是春末,满架花开,不是零星的几朵,那种密密麻麻簇拥在一起的明艳的紫色,像是泼墨的大写意,恣肆淋漓,怎么也忘不了。春天刚刚过去,录取通知书到了,紧跟着一个跟头,我去了北大荒。那张录取通知书,舍不得丢,带去了北大荒。带去的,还有校园里那架藤萝花,开在凄清的梦里。
④第二次见到藤萝架,是我从北大荒刚回到北京不久,到郊区看望病重住院的童年朋友。一别经年,没有想到再见到她时,已经是瘦骨嶙峋,惨不忍睹,童年时的印象,她长得多么漂亮啊,街坊们说像是从画上走下来的人。不知道是童年的记忆不真实,还是面前的现实不真实,我的心发紧发颤。我陪她出病房散步,彼此说着相互安慰的话——她病成这样,居然还安慰我,因为那时我待业在家,没有找到工作。医院的院子里,有一个藤萝架,也是春末花开时分,满架紫花,不管人间冷暖,没心没肺地怒放,那样刺人眼目,扎得我心里难受。紫藤花谢的时候,她走了,走得那样突然。
⑤是的,任何一个你喜欢去的地方,都是你以往经历中的一种投影,牵引着你不由自主走到了这样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是你内心的一面多棱镜,折射出的是以往岁月里的人影和光影。
⑥我的两个小孙子每一次从美国回北京探亲,我都会带他们到天坛,到这个藤萝架下。可惜,每次,他们来时都是暑假,都没有见到藤萝花开的盛景。这是特别遗憾的事情,不知为什么,我特别想让他们看到满架藤萝花盛开的样子。前年暑假,他们忽然对藤萝结的蛇豆一样长长的豆荚感到新奇,两个人站在架下的椅子上,仔细观看,然后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去摸它们,最后,一个人摘下一个,跳到地上,豆荚一下子成为手中的长刀短剑,相互对杀。
⑦转眼冬天又到了,再来到藤萝架下,叶子落尽,白色的架子,犹如水落石出一般,显露出全副身段,像是骨感峥嵘的美人,枯藤如蛇缠绕其间,和藤萝架在跳一段缠绵不尽又格外有力度的双人舞,无端的让我想起莎乐美跳的那段妖娆的七层纱舞。
⑧想起今年藤萝花开的时候,正是桑葚上市的季节,我用吃剩下的桑葚涂抹了一张画,画的是这架藤萝花,效果还真不错,比水彩的紫色还鲜灵,到现在还开放在画本里,任窗外寒风呼啸。
(选自《新民晚报》2021年12月23日,有删改)
17.阅读全文,概括与藤萝架的几次相遇。
18.“天坛有不少藤萝架,分白色和棕色两种”,为什么觉得还是白色的好?
19.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两个人站在架下的椅子上,仔细观看,然后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去摸它们,最后,一个人摘下一个,跳到地上,豆荚一下子成为手中的长刀短剑,相互对杀。
20.谈谈你对“那个地方,就是你内心的一面多棱镜,折射出的是以往岁月里的人影和光影”这句话的理解。
17.①一年四季,常在天坛的藤萝架下欣赏藤萝的花开花落并画画。②报考中央戏剧学院,在校园中与一架醒目的藤萝相遇。③看望病重的童年朋友,在医院的院子里看到藤萝架。④带归国探亲的孙子在藤萝架下玩耍。⑤冬天,在藤萝架下欣赏叶子落尽后的藤萝。
18.①白色的藤萝架可以将紫色的藤萝花衬托得更加明丽。②藤萝花谢时,白色的架子和绿叶的色彩搭配更协调。③冬天的白雪包裹白色的藤萝架,显出玲珑剔透的美感。
19.运用动作描写,用“伸”“摸”“摘”“跳”“对杀”等连续的动作,写出了孙子们活泼可爱、调皮好动的形象,表现了看到孙子们在藤萝架下玩耍时的愉悦心情。
20.句中“那个地方”是指藤萝架下,和藤萝架的几次相遇,使得藤萝架下成为的心灵属地,发生在这里的一段段故事是自己人生经历的投影所在,他渴望将自己的人生感悟与人分享。
本题考查情节概括。
根据②段“这是一个白色的藤势架,在丁香树以的西侧,月季园的北端”“春末时分,藤势花开,满架紫色蝴蝶般纷飞,白色的架子衬托下,更加明丽。藤萝花谢,绿叶葱茏,白色的架子和绿叶的色彩搭配也协调,仿佛相互依偎,有几分亲密的感觉,共同回忆花开的缤纷季节。冬天,如果有雪覆盖藤萝架,晶莹的雪花,把架子净身清洗过一样,让架子脱胎换骨,白得变成水晶一般玲珑剔透。我常到这里来,尽管画得水平很臭,依然自以为是画了四季中好多幅藤萝架的画,画了四季中好多藤萝架下的人”可以概括为:一年四季,天坛的藤萝架成为的专属领地,在架下欣赏藤萝的花开花落并画画;
根据③段“童年我没见过任何一个藤萝架。第一次见到藤萝架,是我高三毕业那一年,报考中央戏剧学院,初试和复试,考场都设在校园的教室和排练厅里。校园不大,甚至没有我们中学的大,但是,院子里有一架藤萝,很是醒目。正是春未,满架花开,不是零星的几朵,那种密密麻麻簇拥在一起的明艳的紫色,像是泼墨的大写意,恣肆淋漓,怎么也忘不了”可概括为:报考中央戏剧学院,在校园中与一架醒目的藤萝相遇;
根据第④段“第二次见到藤萝架,是我从北大荒刚回到北京不久,到郊区看望病重住院的童年朋友”“医院的院子里,有一个藤萝架,也是春未花开时分,满架紫花,不管人间冷暖,没心没肺地怒放,那样刺人眼目,扎得我心里难受”可以概括为:看望病重的童年朋友,在医院的院子里看到怒放的藤萝;
根据⑥段“我的两个小孙子每一次从美国回北京探亲,我都会带他们到天坛,到这个藤萝架下。可惜,每一次,他们来时都是暑假,都没有见到膝萝花开的盛景”可以概括为:孙子从美国回来探亲,每次都是暑假,带他们在架下玩耍;
根据第⑦“转眼冬天又到了,再来到藤萝架下,叶子落尽,白色的架子,犹如水落石出一般,显露出;全副身段,像是骨感峥嵘的裸体美人,枯藤如蛇缠绕其间,和藤萝架在跳一段缠绵不尽又格外有力度的双人舞,无端的让我想起莎乐美跳的那段妖娆的七层纱舞”可以概括为:转眼冬天,再到藤萝架下欣赏叶子落尽后的藤萝。
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提取。
根据②段“春未时分,藤萝花开,满架紫色蝴蝶般纷飞,白色架子衬托下,更加明丽”可以知道:白色的藤萝架可以映得紫色的藤萝花更加的明丽;
根据第②段“藤萝花谢,绿叶葱笼,白色的架子和绿叶的色彩搭配也协调,仿佛相互依偎,有几分亲密的感觉,共同回忆花开的缤纷季节”可知:即使花谢之后,也是白色的架子和绿叶的色彩搭配更协调,仿佛相互依偎,有几分亲切的感觉,共同回忆花开的缤纷季节;
根据②段“冬天,如果有雪覆盖藤萝架,晶莹的雪花,把架子净身清洗过一样,让架子脱胎换骨,白得变成水晶一般玲珑剔透”可以知道:冬天的白雪包裹着白色的藤萝架,显出玲珑剔透的美感。
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
“两个人站在架下的椅子上,仔细观看,然后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去摸它们,最后,一个人摘下一个,跳到地上,豆荚一下子成为手中的长刀短剑,相互对杀”一句中,由“站”“观看”“伸出”“摸”“摘下”“跳”“对杀”等一系列的动词,运用了动作描写,这些连续的动词细致地描写了孩子们观看藤萝豆荚、摘取藤萝豆荚并把它当作刀剑玩耍的过程,既写出了孩子的调皮好动的天性,又表现了孩子们活泼可爱的性格,而观看他俩玩耍的“我”内心是愉悦开心的。
本题考查文章句子的理解。
根据⑤段“是的,任何一个你喜欢去的地方,都是你以往经历中的一种投影,牵引着你不由自主走到了这样一个地方”,再联系全文,可知所写的“那个地方”具体指“藤架下”。全文多次与藤萝架相遇,根据①段“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灵属地。对于我,便是天坛之内,再缩小,到藤萝架下”可知,藤萝架下成为了的心灵属地;根据⑤段“任何一个你喜欢去的地方,都是你以往经历中的一种投影,折射出的是以往岁月里的人影和光影”可知藤萝架下这个心灵的归属,发生在这里的一段段故事是自己人生经历的投影,渴望将自己的人生感悟与人分享。
三、写作(50分)
21.作文
生活如诗,岁月如歌。温馨的家园,欢乐的操场,美丽的田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一定都有你散落的诗行。教室里你埋头苦学的身影,家庭里你体贴关爱父母的孝行,生活中你帮助他人的故事……都是你书写在时光长河里的美丽诗行。梳理过往,你会发现自己真棒!
请以“这里,我写下最美诗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述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的书写要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及毕业学校名。
例文:
这里,我写下最美诗行
青春,是人生最美的季节。活在这个季节的我,是最好的诗人,我有狂傲的笔触大胆地书写着只属于我的诗行,一首又一首稚嫩又完美的诗。
我无所畏惧,这就是我们稚嫩而又大胆的笔触。或许我在他人看来是在无理取闹,但我们依旧坚持着,这就是我的无所无惧。执着着真我,执着着对错,执着着爱恨……或许稚嫩的我们做的不是很对,我还需要学习,但这就是我所书写的诗。一首记录着我美好年华的诗。
信纸不带香味和色彩,我们用看似无色的笔记录下我们的美好。在那校园中,我们遗落了那首诗,那风和雨,花和叶依旧吟诵着那淡淡的青春。一个微笑,一个回眸……映照在我们十六岁的天空,也被我们书写在那已经被我们折皱了,泛黄了的信纸上。青春中的我们无所畏惧,所以信纸上的青春那样唯美,我们的泪水与笑容,爱恋与怨恨,奔跑和止步……那都是我们对青春的执着,我们在青春最美好的回忆。那样的青春是一首永不言败的歌,被世人代代传唱;那样的青春是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虽终有一天会融入大海,但它会留下永不灭的河床;那样的青春一本读不厌的书,直到老年,我们依旧会翻阅着,怀念着;那样的青春是一杯品不尽的茶,香醇浓厚,回味甘甜;那样的青春是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树,备受风吹雨淋的考验;那样的青春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欲向世界展现独自的风姿。我们用一颗热情奔放的青春之心,送给自己一份青春礼物,那就是青春之诗……
那样一首无悔无怨,放荡不羁,稚嫩唯美,记录着我每一个人青春的诗,在岁月中被刻画,被怀念……虽我会随着岁月老去,但我无悔地写下了青春之诗,既然我会随岁月老去,我更无悔写下青春之诗行……
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分析引导语可知,“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一定都有你散落的诗行”提示学生应从生活中选取材料。“教室里你埋头苦学的身影,家庭里你体贴关爱父母的孝行,生活中你帮助他人的故事……都是你书写在时光长河里的美丽诗行”诠释了题目中“最美诗行”的含义,即自己在生活做的一些正面的,积极的,能体现自己某种优秀品质的事情。“梳理过往,你会发现自己真棒”提示了文章的主旨,应表现对于自己的肯定与赞美之意。
选材构思:题目带有明显的叙事性,所以文体应选择记叙文。选取生活中自己做的那些充满了正能量的事件。如材料中提到的在教室里苦读,帮助家长做家务,勇敢地帮助他人,还可以写自己走进自然,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勤学苦练,掌握了某种技能;做了一次环保义务宣传员;在疫情防控的时候做了志愿者等。为了丰富文章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选材,紧扣“最美的诗行”写多个场面或事件。
12022~2023学年度春学期学情练习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
一、积累与应用(30分)
1.请用诗文原句填上空。
(1)为山九仞,__________。(《尚书旅獒》)
(2)__________,只见一斑(《晋书王献之传》)
(3)战战兢兢,如临深渊,__________。(《诗经小雅》)
(4)__________,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回延安》)
(5)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__________。(《回延安》)
(6)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7)__________,皆叹惋。(《桃花源记》)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好文章需要反复品读,尤其是好词好句,所以摘录积累是一个不错的语文学习方法。在课文中,你可以积累很多优美的句子。譬如:《社戏》中“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有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安塞腰鼓》中,“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tián()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大自然的语言》中“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请给语段中的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蕴()藻(2)亢()奋
(3)tián()静(4)xiāo()声匿迹
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夏时节,万物蓬勃,草长莺飞,虫鸣、鸟语、潺潺流水之声汇成了大自然最动听的歌声,一切都散发出无限的活力。
B.当一切戛然而止,这个世界猛然出奇地安静,人们忽然觉得这个地方如此陌生,如此遥远。
C.他从小就在外面闯荡,所以对人情世故很是练达。
D.一路上风雪载途,多年没有返回家乡的他对回家的期盼更加强烈了。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延安》这首抒情诗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B.鲁迅在小说《社戏》中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回忆了少年的“我”在平桥村看戏以及吃美味的罗汉豆的故事,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述了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
C.说明文,按说明内容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是事物说明文,《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为事理说明文。
D.陶渊明是东晋诗人、辞赋家,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著有《陶渊明集》。
名著阅读。(7分)
5.根据阅读的名著,完成下列题目。
(1)《经典常谈》是_________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其中介绍了汉字的由来,让我们知道_________造字的传说;介绍了古代的字典,即许慎的《______________》,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
(2)有人建议阅读《经典常谈》时,可以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这样能够完整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你是否同意这一建议?结合名著阅读方法,说说你的看法。
综合性学习。(7分)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于今年秋季开始执行。劳动将从综合实践课程中独立出来,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为此,学校要多措并举,春风化雨,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在青少年心中。
6.学校将要布置一面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宣传墙,请你为“宣传墙”设计两个栏目。
7.学校准备在校内开展“关于劳动课程内容设置”的调研。如果你作为学生代表,请你推荐两项具体的劳动课程内容。
8.小林的妈妈担心劳动课影响小林的学习,想让他在劳动课时向老师请假。如果你是小林,将怎样劝说妈妈?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6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府①
〔唐)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②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③。
①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十年,避乱成都,在严武幕府中任职时写下。②伶俜(pīng):流离失所。③一枝安:比喻自己入严武幕府任职,以求暂时的安居。
9.诗中的画线句生动描绘了诗人独宿幕府的情景,请赏析。
10.结合全诗内容,请简要概括诗人发出“中天月色好谁看”这一悲叹的原因。
(二)(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游东山记
〔明)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容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①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选自《东里集》,有删改)
①乐丘:坟墓。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遂扫石而坐()(2)延余两人坐()
(3)指道旁桃花语余()(4)既归()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
(2)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
13.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杨士奇游东山的具体时间以及他游历的行踪。
(三)(7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①我们都知道人会长胖,但地球是否也会不断长胖呢?地球又是怎么变胖的呢?地球变胖,说的就是地球不断膨胀的过程。如何证明地球在膨胀?这就不得不说几个世纪以来人们所相信的大陆板块漂移学说。假设将各个大洋都刨除,各个陆地板块刚好会严丝合缝地合到一起,组成一个小地球。这一点是当前的板块理论所解释不了的,难不成陆地板块漂移过?
②在宇宙中俯瞰地球,它是蓝色的,宛如一个水球,一块块陆地如同补丁一样漂在海洋中。1915年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突然发现非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有着极为相似的海岸线,换句话说,要是把非洲和美洲凑到一起,它们彼此之间竟可以恰好吻合。再看其他陆地的边缘,也刚好能严丝合缝地合到一起。
③事实上,对于板块运动的理论,还有一点是人们无法解释的,即多个板块本源自“一张大补丁”,在漂流的过程中,板块发生碰撞,那么为什么直到今日,陆地还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刚刚分开时的形状呢?还有一个说法,即板块理论说,该理论认为,地壳会在海洋底部扩张,不过却可以在海洋和陆地交界的区域交错,而后进入地幔,再消失。
④这一说法仅仅是一种假设,不曾有什么准确的证据证明地壳会消失在海洋和陆地的交界处。支持板块漂移说的科学家,对于这个“补丁”的难解之谜,一直一筹莫展。于是,一些脑洞大开的科学研究者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理论:地球始终都在不断地膨胀。
⑤这种观点认为,由于地球不停地膨胀,致使裂缝越来越大,断裂的板块距离也越来越远。水球中的水会不断地填充裂缝,板块与板块分离得也就越来越远,久而久之,陆地和海洋便形成了。而如今的地球,海洋的占比也远远大于陆地。这个观点并非凭空捏造。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一些天体测量也都不再是仅凭想象,比如地球的尺寸和各个大洲的运动情况,等等。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的测量结果是,地球半径每年都会增长16毫米,以此推算,地球的半径在100万年中,会增长16千米,1亿年就会增长1600千米!
⑥目前,地球的半径的为6371千米。按照上述比例增长,地球从最初的小球膨胀到现在的体积并没有花费很长时间。再换一种方式来测算,每个大洋海底扩张的速度是1060毫米/年,将其综合便可推算出,地球的周长平均每年要增加100毫米左右,这一结果与第一种计算方式相差不多,由此可见,地球膨胀学说是能够让人信服的,也就是说,地球的确是会一直“胖”下去的。
(选自《意林》2021年第10期,有删改)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段两个反问句,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地壳确实会消失在海洋和陆地的交界处。
C.“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一些天体测量也都不再是仅凭想象,比如地球的尺寸和各个大洲的运动情况,等等。”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地球半径每年都会增长16毫米,地球的周长平均每年都要增加100毫米左右,地球会一直“胖”下去。
15.文中第②段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16.第⑥段第一句中划线的词语“目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四)(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
藤萝架下
肖复兴
①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灵属地。对于我,便是天坛之内,再缩小,到藤萝架下;然后,再缩小,直至这一个藤萝架下。
②这是一个白色的藤萝架,在丁香树丛的西侧,月季园的北端。天坛有不少藤萝架,分白色和棕色两种,我觉得还是白色的好,春末时分,藤萝花开,满架紫色蝴蝶般纷飞,白色的架子衬托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碳纤维丝束展开性测试方法
- 中考数学专项训练:一次函数与勾股定理(原卷版+解析)
- 中考数学专项复习: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重难点突破)(解析版)
- 包头2024年07版小学四年级英语第三单元寒假试卷
- 桂林2024年11版小学四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测验卷
- 2023年中考地理模拟卷(一)
- 话题作文-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题型专练(解析版)
- 2024年铝电解电容器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WPS 办公应用-教学日历
- 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 美容市场策划方案
- 2024年浙江高压电工证考试题库app高压电工复审模拟考试题库(全国通用)
- 研发部年度工作计划
- 医院药品目录(很好的)
- 地方国有数据公司发展现状初探 20240228 -远东资信
- 波形梁护栏质量检测
-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做一个有责任的人》
- 丰田汽车组织架构图课件
- 宠物比赛活动策划方案
- 玻璃制造中的能源消耗与节能技术研究
- 岗台总校后勤管理参观考察心得体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