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雅安中学初2019级化学学科九下一诊考试试卷全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物理、化学共150分钟计算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C-12Cl-35.5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截至2021年5月底,三星堆考古发掘已出土鸟型金饰片、青铜神树、铜头像、玉石器等重要文物。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矿石冶炼铜 B.锻打金块制鸟型金饰片C.雕刻玉石 D.打磨铜像【1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A.用矿石冶炼铜生成了新物质,化学变化;B.锻打金块制鸟型金饰片,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C.雕刻玉石,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物理变化;D.打磨铜像,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物理变化;故选A。2.分类是学习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海水B.纯碱C.煤炭D.空气【2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据此分析。【详解】A.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纯碱是由碳酸钠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C.煤炭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3.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固体物质很难被压缩——固体的分子间没有间隔B.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H+C.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3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A.固体物质之所以难以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之间间隔小,但并非没有间隔,故选项错误;B.酸是解离出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正确;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蔗糖热水中溶解更快,故选项正确。故选:A。4.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应用到了钛(Ti),钛(Ti)主要由钛铁矿(FeTiO3)来制备,其中Fe为+2价,则FeTiO3中Ti的化合价为A.+3 B.+2 C.+1 D.+4【4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FeTiO3中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x=+4。故选D。5.关于汽车水箱里加入的防冻液乙二醇(C2H6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氧化物B.由三个元素组成C.相对分子质量是62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3:1【5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乙二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是12×2+1×6+16×2=62,故选项说法正确。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2):(1×6):(16×2)≠1:3:1,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6.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是A.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B.消除甲醛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图示物质中有3种氧化物D.甲醛与催化剂反应生成CO2和H2O【6题答案】【答案】A【解析】【分析】由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CH2O+O2CO2+H2O。【详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故A正确;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错误;C.甲醛是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而氧化物只能是两种元素组成,所以甲醛不是氧化物,甲醛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都是氧化物,故C错误;D.该反应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实现的,催化剂不是反应物,故D错误。故选A。7.下列关于碳单质及碳的氧化物叙述正确的是A.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古代书画作品能保存至今,是因为碳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金刚石、石墨、C60的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是由于它们的原子排列顺序不同D.一氧化碳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中毒,所以一氧化碳有百害而无一利【7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A.低碳生活的目的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A正确;B.书画作品能够保存至今,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并不是不与其他物质反应,故B错误;C.C60由分子构成,故C错误;D.一氧化碳并非百害无一利,其具有可燃性,可作为燃料,故D错误。故选A。8.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三种金属可能分别是铁、铜、银B.Y一定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C.X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D.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Y>Z【8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X>(H)>Y;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说明金属活动性Y>Ag≥Z。【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金属活动性:X>(H)>Y>Ag≥Z,故三种金属可能分别是铁、铜、银,A正确;B.金属活动性:(H)>Y>Ag,(H)>Cu>Ag,无法判断Y与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Y不一定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B错误;C.金属活动性X>(H),金属X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因为金属的质量一定大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故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C正确;D.由以上分析可知,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Y>Z,D正确;故选B。9.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t2℃,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可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3.1%【9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温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曲线在乙的上方,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正确;B.t1℃时,甲的溶解度为15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3%,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故选项说法正确;D.t2℃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只有30g甲物质溶解,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3.1%,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0.逻辑推理可以实现知识迁移,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食盐溶于水也吸收大量的热B.铵盐与碱研磨放出氨气,尿素[CO(NH2)2]与碱研磨也能放出氨气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爆炸【10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但氯化钠溶于水基本无热量变化,选项错误;B.铵态氮肥中的铵根离子与碱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尿素中不含铵根离子,所以尿素不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选项错误;C.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就不属于中和反应,选项错误;D.氢气与一氧化碳均属于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点燃都有可能发生爆炸,选项正确,故选D。11.下列各组括号内除杂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一组是A.CaO中混有少量CaCO3(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KCl溶液中混有少量MgCl2(适量NaOH溶液,过滤)C.铜粉中混有少量铁粉(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D.CO2中混有HCl(依次通过NaOH、浓硫酸)【11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溶解加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碳酸钙不反应,主要物质反应,A错,不符合题意;B.生成氯化钠新杂质,B错,不符合题意;C.加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不和铜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铜,C正确,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也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D错,不符合题意。故选C12.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两组试剂均正确的是()。待鉴别的物质鉴别试剂1鉴别试剂2A稀盐酸和稀硫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B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熟石灰水C氯化铵和氯化钾硝酸银溶液熟石灰D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燃着的木条澄清石灰水A.A B.B C.C D.D【12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A.样品中分别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为硫酸,无明显现象的为盐酸,可以鉴别;而二者都可以和碳酸钠反应冒出气泡,无法鉴别,故A不符合题意。B.取样品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没有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原固体为氢氧化钠,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原固体是硝酸铵;向样品中滴加水,感觉明显烫手的原固体为氢氧化钠,而明显温度降低的原固体是硝酸铵。可以鉴别。故B符合题意。C.用硝酸银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都能产生白色沉淀,无法鉴别;用熟石灰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没有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原固体为氯化钾,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原固体是氯化铵,可以鉴别。故C不符合题意。D.用燃着的木条鉴别,能够使木条燃烧更剧烈的原气体为氧气,另外两瓶都是木条熄灭,无法鉴别;用石灰水鉴别,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无法区分氧气和氮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3.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离不开化学。(1)图1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盛装食用油的塑料桶属于______材料;(2)加碘盐中“碘”是指碘______,身体一旦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______;(3)厨房调味品中能用来除水垢的物质是______;(4)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调和油 B.食盐 C.面粉 D.白糖(5)洗涤餐具时加入少量洗涤剂,原因是洗涤剂可以起到______作用;(6)冬天常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可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因为乙二醇溶于水后使溶液的凝固点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北宋《浸铜要略序》载“山麓有胆泉(硫酸铜溶液),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7)如图2所示的“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______。【13题答案】【答案】(1)①.A②.有机合成(2)①.元素②.甲状腺肿大(3)食醋(4)BD(5)乳化(6)①.降低②.Fe+CuSO4=FeSO4+Cu(7)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解析】【小问1详解】蔬菜、水果能提供大量的维生素,故图1食物中A苹果符合题意,盛装食用油的塑料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小问2详解】加碘盐中“碘”是指碘元素,身体一旦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甲状腺肿大;【小问3详解】由于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都能与酸反应,所以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垢的物质是食醋;【小问4详解】面粉溶于水后形成的是悬浊液,食用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食盐、白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BD;【小问5详解】由于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所以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小问6详解】溶液的凝固点比纯水低,且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不会对装置产生影响,所以冬天常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可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主要利用了乙二醇溶于水后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北宋《浸铜要略序》载“山麓有胆泉(硫酸铜溶液),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小问7详解】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所以灭火的原理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点睛】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历年中考的热点,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15.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下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富含硒元素。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回答下列问题: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B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____相同。C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15题答案】【答案】①.得到②.SO2+2NaOH==Na2SO3+H2O③.34④.最外层电子数⑤.Se+O2SeO2【解析】【详解】(1)当最外层电子数为2(第一层)或8时,原子最稳定,由于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得到2个电子比失去6个电子更容易;故填:得到(2)
给出了反应物为SO2和NaOH,产物有盐和水,将反应配平即可;其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故填:SO2+2NaOH==Na2SO3+H2O(3)A.由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可看出Se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故填:34B.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反应过程中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数相同,也就是他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填:最外层电子数C.由于Se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SeO2,故反应方程式为:Se+O2SeO2;故填:Se+O2SeO216.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铝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红色物质附着于铝片表面②铝片表面逸出大量无色气体,放出大量的热③烧杯底部出现红色沉淀和白色沉淀(1)打磨铝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2)现象①和现象③中的红色物质均为Cu,生成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3)经检验,现象②中的无色气体为氢气。甲同学猜测可能是氯化铜溶液显酸性,经pH计检验,pH_____7,证实了甲的猜想。(4)探究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认为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亚铜(CuCl)。CuCl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查阅资料】①CuCl可与浓氨水反应生成无色的Cu(NH3)2+和Cl-。②Cu(NH3)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为蓝色;Cl-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进行实验】①取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充分洗涤;②向其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无色溶液分为两份;③取其中一份无色溶液……④将另一份无色溶液放置于空气中……以上步骤③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步骤④的现象是________。【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可以确定,该白色固体是CuCl。【反思与评价】Al和CuCl2溶液反应为什么会出现CuCl呢?丙同学猜测:可能是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取Cu粉与15%CuCl2溶液混合,无白色沉淀产生。(5)丙通过分析Al与CuCl2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改进了实验,证明了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改进之处是________。(6)丁同学认为丙同学实验还不够严谨,还应考虑________对Cu与CuCl2溶液反应的影响。【16题答案】【答案】①.除去表面氧化铝②.2Al+3CuCl2=3Cu+2AlCl3③.<④.+1⑤.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⑥.变为蓝色⑦.将Cu与CuCl2溶液混合并加热⑧.AlCl3【解析】【详解】(1)由于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形成一层氧化铝模,打磨铝片的目的是除去表面氧化铝;(2)由于铝的活动性大于铜,铝会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铝和铜,化学方程式为:2Al+3CuCl2=3Cu+2AlCl3;(3)酸性溶液的pH<7;(4)氯化亚铜(CuCl)中氯元素化合价为-l价,设氯化亚铜(CuCl)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x+(-1)=0,解得x=+1,[进行实验]根据资料需要验证步骤②中溶液是否有Cu(NH3)2+和Cl-。步骤④将另一份无色溶液放置于空气中,会变为蓝色,证明含有Cu(NH3)2+;所以步骤③要证明Cl-,故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5)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过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热量,证明了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CuCl,可以加热观察是否生成白色沉淀,若加热出现沉淀说明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若不出现沉淀说明Cu与CuCl2溶液不能反应生成了CuCl;(6)由于实验中存在氯化铝,还要考虑氯化铝对实验可能带来的影响。17.氧化亚铜(Cu2O)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光电材料,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继续反应生成氧化铜。如图所示是某工厂以含铜矿石(含CuFeS2.Cu2S等)为原料制取Cu2O的工艺流程。【资料卡片】常温下几种物质开始形成沉淀与完全沉淀时的pH见如表。Fe(OH)2Fe(OH)3Cu(OH)2开始沉淀7.52.74.8完全沉淀9.03.76.4(1)步骤①中对矿石进行“预处理”的方法是将矿石粉碎,其目的是通过______,加快化学反应速率。(2)步骤②的“炉气”中可能含有有害气体SO2,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______;(3)步骤③中用硫酸处理在工艺上叫酸洗。酸洗时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步骤④加试剂X是将+2价铁元素全部转化为+3价,步骤⑤调pH是将+3价铁元素全部转化为Fe(OH)3沉淀。为确保只将+3价铁元素全部转化为Fe(OH)3沉淀,而不影响溶液中的铜元素,则pH的调控范围最好是______;(5)步骤⑥中的“操作W”包括过滤、洗涤、烘干;烘干时要隔绝空气,其目的是______;(6)从环保角度,你的一条合理化建议是______。【17题答案】【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2)质量守恒定律(3)(4)3.7≤pH<4.8(5)防止氧化亚铜与氧气接触生成氧化铜(6)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先处理再排放【解析】【分析】根据促进化学反应的方法、质量守恒定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小问1详解】步骤①中对矿石进行“预处理”的方法是将矿石粉碎,是为了通过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小问2详解】步骤②的“炉气”中可能含有有害气体SO2,是因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铜矿石中含有硫元素,则可能生成二氧化硫。【小问3详解】步骤③中酸洗时,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即可);【小问4详解】步骤④加试剂X是将+2价铁元素全部转化为+3价,步骤⑤调pH是将+3价铁元素全部转化为Fe(OH)3沉淀,+3价铁元素全部转化为Fe(OH)3沉淀的pH最小为3.7,为了不影响溶液中的铜元素,pH不能达到4.8个,故pH的调控范围最好是3.7≤pH<4.8;【小问5详解】步骤⑥中的“操作W”包括过滤、洗涤、烘干;烘干时要隔绝空气,是为了防止生成的氧化亚铜与氧气接触生成氧化铜;【小问6详解】从环保角度,因为产生了二氧化硫,故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先处理再排放。【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制备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1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段翰英等)。我国制作泡菜的历史悠久。制作泡菜是把新鲜蔬菜泡在低浓度的盐水里,经发酵而成。泡菜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口感鲜脆。蔬菜中含有硝酸盐。硝酸盐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转化成亚硝酸盐后,就会产生危害。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与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反应,产生亚硝酸()和氯化物(如)。亚硝酸不稳定,产生的二氧化氮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泡菜中含亚硝酸盐吗?含量有多少?含量受什么因素影响呢?经实验测定发现,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有一定影响。下图为室温下,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与芹菜泡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关系。用不同的蔬菜进行测定,变化趋势与芹菜相似。实验表明,发酵温度对泡菜中亚硝酸盐的生成量及生成时间也具有明显的影响。泡菜发酵过程中,泡制温度较高时,亚硝酸盐含量最大值出现的早,且数值低。这与温度较高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有关。实验还表明,泡制过程中添加姜汁和维生素C,都能有效地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现代医学证明,泡菜中的乳酸和乳酸菌对人体健康有益,具有抑制肠道中的腐败菌生长、降低胆固醇等保健作用。但是,有些泡菜盐分或糖分过高,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不利。另外,泡制过程也会造成某些营养素的流失。(有删改)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由_________转化成生的。(2)亚硝酸钠能与盐酸反应,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反应。(3)室温下,用芹菜制作的泡菜,最佳食用时间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A泡制2-3天B泡制5-6天C泡制12天后(4)下列关于制作泡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