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发侨厝课程培育家国情怀——福清利桥古街“侨厝”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摘要】优秀的乡土文化是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路径和载体。福清侨厝是乡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家”“根”“善”“搏”的华侨精神和优秀革命传统内涵。充分利用侨厝这一侨乡特色的文化载体,开发和实施“侨厝课程”,对学生进行可体验、可感悟的乡知乡情教育,对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很有意义。【关键词】侨厝;荷园;家国情怀;研学;文化载体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为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古厝》一书撰写的序言中提到:“古建筑是科技文化知识与艺术的结合体,古建筑也是历史载体。”\t"/sz/201906/_BLANK"[1]这对于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名城、保护好自然遗产,对于在全党、全民中大力倡导热爱文化、珍惜文化的情怀,对于我们更好传承文明、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福清是著名的侨乡,有着丰富的侨厝资源。侨厝是福清华侨精神的象征。50年代初,福清华侨迫于生计等各种原因,漂洋过海,艰苦打拼。他们创业成功后总不忘回故里修桥铺路,建造房屋,反哺乡亲。此时,“侨厝”应运而生,侨厝承载着华侨对家乡的情感寄托,成为乡土教育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如,福清利桥古街保存着较为完好的“侨厝群落”,有荷园侨厝、卢氏四扇厝(位于利桥街59号,建于1920年前后)、黄氏侨厝(宋井北侧)、吴氏侨厝等。其中,荷园是现今保存最完好的侨厝之一,被列为福清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园内有“华侨馆”和“融商馆”。荷园侨厝距离我校直径距离约200米,步行路程约3-5分钟,成为我校落实侨融课程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如何利用“侨厝”这一独具侨乡特色的文化资源,开发“侨厝—侨贤—侨眷—侨批”等研学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是我们在进行侨融课程建设改革中一直思考的问题。一、实地考察,发掘课程教育价值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利桥荷园侨厝群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站在学生角度和学校课程建设发展角度,统筹思考其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荷园位于利桥口西段北侧,占地面积4亩多,为红砖民居建筑群,由印尼华侨周昌隆建造。周昌隆为了纪念其父亲周荷衢,取其中“荷”字命名。当时园内种植不少荷花。据了解,荷园始建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由3座红砖小楼构筑而成,其中一座外墙为白灰粉刷,一层一座,两层两座。荷园坐东朝西,建有围墙,大门临街,门额上方镌刻“荷园”二字。内有多株古树。现住户周春是周昌隆的儿子。他说,当时荷园住着周家7个兄弟,后来6兄弟陆续出国,目前常住就他一家。每逢特殊纪念日,旅居印尼的周氏后裔都会回来祭祖。周家秉持福清人扶助乡亲、热心公益的传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一是开辟了福清至福州的公路交通线,即福厦路相思岭路段。公路于1948年底正式通车,周家买了一辆美制道奇牌汽车载客往来;二是1950年,用周家老太太寿诞的贺金捐资为福清华侨中学建造办公楼;三是出资在龙江上为倪埔通往松潭建造一座荷园桥;四是改革开放初期,为福清图书馆捐款20万元,支持图书馆建设。卢氏四扇厝位于利桥街59号,建于1920年前后,由卢氏后裔从印尼购买钢筋、水泥运回建造的。占地面积约2.1亩,俗称“集聚园”。其中,主座一座,另有附厝,原来门前建有门亭一个。该扇厝曾做过国民党福清监狱、临时法庭。1934年初,革命烈士何胥陶等人在阳下北西亭举行暴动时被捕后,就关押在这里。1945年被枪毙于利桥瑞云塔下,首级被悬挂于福清县坪崎电线杆上。曾任民国代总理、海军上将萨镇冰曾两次来到这里,每次均住半个月左右。1949年8月16日,福清解放前夕,解放军曾将此作为临时医院和电台办公室。该四扇厝极具文物价值。可以说,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我们发现每一栋侨厝都记载着“家国之梦”“乡愁之梦”,这是极具价值的爱国爱家的教育资源。因此,我们可以把“利桥古街侨厝”作为实施“侨融课程”建设的实践基地和文化载体,并通过新媒体提供的各乡镇“侨厝”资源,积极开展“侨厝研学”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侨厝”的情感认知,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的美好情感。二、理清脉络,确立课程价值取向从荷园、卢氏四扇厝的建筑历史发展情况来看,福清“侨厝”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和育人价值,侨厝集中体现了华人华侨爱家、爱乡、爱国的精神,蕴含“记得住乡愁”的祖地寻根文化内涵,宣扬华侨捐资兴学,铺路修桥的善举,同时还是华人华侨勤俭持家、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的真实反映。可以说,侨厝是华侨安身立命的灵魂所在,福清华侨“家”“根”“善”“搏”的精神在“侨厝”中得到集中的体现。经过实地考察和思考,我们对“侨厝课程”进行脉络的梳理,从“侨厝—侨贤—侨眷—侨批”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结合学校德育活动,通过课程实践和文化体验,让学生对“侨厝—侨贤—侨眷—侨批”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把“侨厝”文化的育人价值嵌入到学科教学中,与学科教学相融合,让学生受到家国情怀的教育。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的《梅花魂》一课,课文中旅居新加坡华侨老人对祖国眷念的情感教育,可以引申拓展关于华侨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课后还可以补充相关的阅读,增进学生对华人华侨爱国精神的崇敬之情。其次,是开展“侨厝”参观、调查、访谈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三、有效组合,重视课程结构设计(一)“侨厝”学科型课程建设学科型校本化课程是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长期运行的有效方式。“侨厝”学科型课程就是对应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把侨厝课程与学科对接、统整,实现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建构学科型课程,一是充分发掘学科课程中的侨文化元素,与现实情境对接,盘活教学资源;二是把侨乡资源引进课堂,成为学科教学可感悟、可体验的活教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就是“侨厝”学科型课程的主要特征。(二)“侨厝”拓展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主要以教师教授为主,以多媒体资料展示为辅,由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了解侨厝、侨贤、侨眷、侨批等方面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讨论。拓展型课程的安排为每周一课时,每学期18课时,每学年36课时。(包含两课时的课堂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三)“侨厝”研究型课程“学科教学以知识传递、情感熏陶为主,学生很难把从教师那里获得的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更不能及时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体验。”[2]“侨厝”研究型课程即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结合课堂上了解到的侨厝知识,组织学生到利桥古街的荷园侨厝群进行参观访问。活动之前要设计好“课程纲要”,根据“侨厝”课程研究的育人目标,制定分组调查项目:1.侨厝奠基者及感人事迹;2.侨厝建筑结构;3.侨厝后人的发展;4.侨厝中老物件研究;5.侨厝家风家训,等等。参观结束后,各组以绘画、调查报告、写作等作品的方式进行展示汇报。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华侨精神的感悟,激发学生对华侨爱家、爱乡、爱国善举的崇敬之情。四、多元组合,推进课程有效实施(一)学科型课程的实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3]那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引进侨厝课程呢?我们对现有的学科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其中,语文学科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要求“向同学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要求“写自己喜欢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要求“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语文学科安排的这几次单元习作,平时老师很少会指导学生以“侨厝”为题材进行写作,学生也少有人问津“侨厝”这一素材。“侨厝”完全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一个好素材。教师完全可以将“侨厝”作为单元习作的一个教学点,通过参观、访问、调查,发掘写作的第一手材料。美术学科四年级《家乡的古塔》纸版画、五年级《江南民居》水墨画、五年级《悠悠老街》等均可以嵌入“侨厝”这一家乡特色素材进行创作。(二)拓展型课程的实施拓展型课程就是社团课程,主要以演示文稿展示知识要点,教师讲解分析、学生参与讨论的方式来实施。1.教学内容。拓展型课程要撰写《侨厝课程纲要》,制定课程教授的内容、进度。内容包括“侨厝—侨贤—侨眷—侨批”以及华侨的家书、家风、家训等等。2.教学形式。拓展性课程的教学形式以老师讲授、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讨论的形式为主。主要教学方式包括课件展示,播放音乐和影片、课堂讨论、课后研究和作品展示。3.教学过程。拓展性课程的教学过程以学生学习、提问、讨论和总结为主。在老师讲授完侨厝文化知识之后,学生开始提问与讨论,最后老师总结归纳出侨厝文化的主要特点。拓展型课程的学习成果通过期末考试时的作品展示来考核验收。(三)研究型课程的实施依托学校侨融文化课题研究平台展开的研究型课程,主要形式为实地参观考察。活动过程以学生的实践和体验为主,教师的指导建议为辅。现场参观可丰富学生的体验;小组协作调查,可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回归课堂的总结提示,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外出参观调查的活动实施,主要分下面三个环节:1.活动前。外出参观前,我们与荷园华侨馆联系,得到管理员的支持,教师事先进行踩点,并选择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紧密、实用性强的相关内容,设计问卷表格和调查主题,同时安排好学生的分组。2.活动中。活动过程分三个环节进行。第一,学生在小组长带领下进行分散活动,由组长和组员围绕事先准备的主题,分工合作,进行书面和影像资料的记录。其次,按照小组活动完成的先后顺序。最后,对活动搜集的材料进行汇总。3.活动后。活动评价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根据事先设定的答案进行问卷打分;第二,进行活动主题成果汇报,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调查报告,制作演示文稿并在教室内进行主题演讲,与同学分享调查成果。最后教师进行点评。福清侨厝承载着华侨精神和革命传统文化基因,现已纳入福清市政府关于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殖场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桩基础施工合同范本
- 两人合作经营业务合同样本
- 个人投资合伙合同范本
- 个人房产抵押借款协议合同
- 亲朋好友合伙购房合同范例
- 2025版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
- 个人租房合同格式及模板
- 个人租赁住宅合同范本解析
- 上海商业地产租赁合同范本
- DB11∕T 2035-2022 供暖民用建筑室温无线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 《复旦大学》课件
- 针灸与按摩综合疗法
-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
- Photoshop 2022从入门到精通
- T-GDWJ 013-2022 广东省健康医疗数据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技术规范
-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
- DB43-T 2775-2023 花榈木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 《我的家族史》课件
- 高空作业安全方案及应急预案
- 苏教版科学2023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