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口与地理环境_第1页
第三章-人口与地理环境_第2页
第三章-人口与地理环境_第3页
第三章-人口与地理环境_第4页
第三章-人口与地理环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编写者:彭贤伟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学院本章学习要求

了解世界人口增长及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人口结构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人口移动的历史演变及影响因素;理解和掌握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口移动的有关概念,地理环境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人口素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口移动的社会经济后果,熟练掌握和理解人口增长对地理环境的作用。第三章人口与地理环境人是生产者,它创造了巨大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人又是巨大的消费者,它所创造的巨大财富就是为了供人消费。人又具有自身再生产的属性,因此,人口增长与分布、人口结构与素质以及人口移动与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口是区域发展的落脚点,又是发展的主体,故对人口必须加以关注。未来,我国将面临人口问题的三大挑战:人口增长率的下降;性别比失衡;人口老龄化(扬子晚报2001513)。人口变动与发展是人地关系的核心。人口发展已有数百万年的历史。纵观发展里程,总的趋势是不断增长,尤其是在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两阶段,呈现出大幅度增长状态,并进而引起土地利用、聚落形态、经济状况、迁移模式及社会变动等一系列变化。第一节人口增长、分布与地理环境一、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

(一)世界人口增长1速度加快表3-1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需要的时间人口 1 2 3 4 5 6达到时间183019301960197519871999所需时间 300万*100 30 15 12 12

资料来源:大国之难----当代中国人口问题田雪原(300万,也有100万,涉及到人类起源早晚)2趋势:1999年10月21日被联合国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整个20世纪净增44.4亿人。人口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和核心问题。美国学者戴维斯说,“从长远看,全球人口就象一条细长的导火线在缓慢、渐进的燃烧着,直至最后引爆炸药。”(转变中的世界人口,1945)。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笼罩在“人口爆炸”的阴影中,发展中国家开展了富有成效的计划生育运动。但由于基数大,虽然出生率低,年增仍达8000万/年。世界人口的零增长的实现,还需一个漫长的不稳定曲折过程。联合国在1982、1992年做了2次长期预测,分别显示世界人口将在2100、2200年静止在102和116亿。

(二)地理环境影响人口增长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加,是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但通常取决于人口自然变动,即取决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之差。人口自然变动是各种区域性地理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1.经济因素1.1农业革命前的人口1.1.1生产活动:狩猎、采集业1.1.2生产活动性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性质决定了当时的人口增长受到种群规律的强大制约(动植物)。1.1.3人口特征:极低的人口密度。4人/平方公里;高出生、高死亡;人口分布:大分散、小集中;四、人口迁移,扩大范围。如亚洲的蒙古人,沿白令海峡“冰桥”到达美洲,形成黄种人的分支,即印地安人、爱斯基摩人。1.2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1.2.1人口发展与农业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农业可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同时,更高的人口密度,也促进了农业发展,这种“人多力量大”的事实又促使人们生育观的转变,追求多生,当然,人口的密集,也使疾病的发生、发作更频繁,并且由于,农业的固定及自然的依赖性和波动性,使人口增长波动。关系的复杂,是由于有互动的一面,同时,也由于变化并非突变,而是量变。1.2.2特征:高出生、高死亡、低寿命、波动大。1.3.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1.3.1工业革命降低了死亡率。其中,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益完善的服务是关键。1.3.2工业革命导致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限制家庭规模、婴儿死亡率的下降,保险系数的上升、抚养成本的上升、观念的转变、生活方式的变迁。1.3.3工业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总的看来,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大幅度明显加大。而且人口增长和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表现出滞后的相似性(先升后降)和发展的特殊性(死亡率迅速下降,出生率减低迟缓,甚至出现波动)。

1.4.经济因素对人口增长的影响1.4.1经济因素与人口增长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都是这样,同时,多种经济形式的共存及作用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甚至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使二者间的关系复杂是必然的。(相关性不一定是线性的,曲线型)。1.4.2经济因素与人口增长间的关系因时而异、因地(国家、地区)而异。在经济复苏期、上升期及经济增长的初始阶段,由于对劳动力的需求、经济生活的改善、前景的良性预期等,人口会迅速增长。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闲暇时间的减少、抚养成本的上升、价值观念的转变等,人口增长率会持续下降,甚至会出现负增长。从空间角度说,发达地区由于先发优势,多数是渐变的,自然而然的。发展中地区,相对来说,压力大,有波动性。1.4.3经济因素对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以出生率为主要中介和方式。人口死亡率随着医疗卫生条件及营养、服务等提高,会明显而迅速的下降,但下降到6.6/1000左右的底线后,就会静止不动。而出生率的下降空间相对来说更大一些,时间更久远、因素更复杂,也是人口控制的难点和可控制的。1.4.4二者间的宏观分析经济因素以经济基础及其对上层建筑的影响,从而对人口增长发生机制性的作用。从宏观角度而言,其与人口增长间有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的作用:从短期、个别国家、局部地区讲,二者间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不同国家与地区在经济增长与起飞时期,人口迅速增长;在经济萧条及发生经济危机时,人口增长迟缓。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说明了这点。德国:1891—1900,14/1000;1929年,6/1000;法国:1821—1830,6/1000;1930—1939,0。从长期、整体、平均状态看,二者间有一定的负相关性。其原因可从微观上加以解释。1.4.5二者间的微观分析经济对人口增长主要通过出生率发生作用。在实际的发展中,生产力水平通过家庭职能和儿童价值作用,影响出生率。西方微观人口经济学家莱宾斯坦和贝克尔等提出的孩子的成本---效益理论,提供了解释的途径与框架。也给我们的微观分析提供了一个思路借鉴。1.4.5.1基本框架

边际小孩成本效益比较要随机不要利小于弊利弊相等利大于弊

1.4.5.2莱宾斯坦-成本—效益理论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对生产费用和边际费用的阐述,确立均衡价格理论及其均衡方法,为孩子成本---效益学说提供了理论方法,兰德里和汤普森创立人口转变理论,将生育转变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为生育的微观分析开辟了道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莱宾斯坦最早提出生育率微观分析构成体系,为人口增长模式与生育观念的转变提供了解释途径。(1)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莱宾斯坦认为:家庭规模的确定由父母对生育子女数量选择完成,而是否需要生育某边际孩子由预计该孩子的支出成本与可能提供的效益比较决定。(2)成本、效益的细化:成本:直接成本(直接的货币支出)、间接成本(时间、精力损失)或称机会成本。儿童消费:本世纪初,美国广告商曾经发现:妇女是一个社会金钱真正的持有者和花费者。今天在中国,这句话为儿童所适用,他们在家庭消费开支比例中拥有出人意料的分量,我们说,宝宝才是有钱人(五城市儿童年消费规模达475亿)。随着银发浪潮的出现和老年观念的转变,老年人又成为一个被受瞩目的消费群体。

影子价格:美国作家克里滕登写国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提倡应把母亲所做的各项工作量化,给他们应有的肯定。她指出,母亲的工作是一项“技术性的中级管理”工作。若母亲的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6万美圆。著名的“埃德尔曼财经服务组织”经过缜密的计算和评估,得出这样的结论:若母亲所做的各项工作改为出钱聘人代劳,那么,子女一年所付的工钱高达63.5万美圆。可以说,母亲的工资足以与大公司总裁相比。(刘安母亲的工资:《广州日报》2003年1月6日)效益:劳动—经济效益、养老—保险效益、消费—享乐效益、继承家业效益、安全保卫效益、维系家庭效益。

(3)成本、效益的动态变化分析:成本上升,效益下降。

(4)结论:左右生育率下降的终极因素是经济的决定性作用。1.4.5.3贝克尔:孩子数量与质量相互替代性理论(1)思路:贝克尔将家庭劳动力置于市场之中,运用消费理论论证家庭生育决策(市场对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偏好,逆向思考,或前瞻性考虑,影响成本支出)。(2)成本分析:不变成本(数量成本)、可变成本(质量成本)(3)社会变迁与相映的劳动需求偏好及孩子效应的最大化。社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减少数量,提高质量。

2.政治状况政治稳定的社会有利于生产率的发展,人口增长相对快些。战争是人口数量突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况且病疫与饥荒常常与战争伴生,因而会进一步加剧人口死亡率的上升。3.医疗卫生状况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数量变动的因素之一。4.文化教育受学校教育的时间愈长,婚龄愈晚,有效生育期相应缩短;文化教育程度愈高,往往事业心亦愈强,不愿意因多养育子女而妨碍自己的发展,同时对子女的培养重质不重量;父母受教育的程度与人口出生率、生育率成反比。其中以妇女受教育程度对生育的影响更直接。5.婚姻、宗教、风俗等因素早婚可能出现早育和密育,都会导致人口出生率上升。离婚、分居、丧偶等使两性关系解体,自然会导致出生率下降。美满的婚姻使人幸福愉快,因而健康长寿;反之使人生活孤独,精神不舒畅,对生理也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导致死亡率较高。基督教、伊斯兰教反对节育、堕胎,把多育作为幸福的标志。宗教对人口的增殖也有抑制作用,如佛教、喇嘛教均不许僧侣婚配。风俗习惯对人口数量的变动也有一定作用。6.自然环境与自然灾害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土地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必需的物质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立足之地,在农业产生之初及其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由农业所导致的对土地的开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但土地资源也日益遭到破坏,最终导致耕地面积锐减,为人口良性发展设置了障碍。淡水资源与人口增长:淡水资源是人类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淡水充足之地,居住的人往往倍增,但人口的发展使淡水资源日益紧张。森林资源与人口发展:森林为经济建设提供原料和林副产品,同时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大气、降低噪声、保护野生动植物等生态功能,使其为人类发挥巨大的作用,随着人口增长,开垦荒地,建筑屋舍,取得燃料及发展工农业,森林面积急剧减少,严重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矿产资源与人口增长: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工业革命后,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促进了人口的增加,但人口增长过快造成了对能源的过度需求,从而与有限的能源总量产生矛盾,最终导致了人类的能源危机。

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也影响人口的增殖。如气候条件适宜会降低人口的死亡率,不适宜人自身生理机能的环境(如气候状况、水土状况等)会使人患有各种疾病,以至提高人口死亡率,使人口增长缓慢或减少人口数量。已被现代医学证明的一些地方病,如克山病、甲状腺肿大、大骨节病,以及某些恶性肿瘤(如食道癌等),都与人居住的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自然灾害中的水灾与旱灾,是地球上经常发生和影响地区广泛的自然灾害,会造成人口死亡率上升,人口数量减少。如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非洲就有约100万人因旱灾而饥饿死亡。此外,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也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动。当然这些灾害的影响范围较小。7.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7.1人口构成及其类型

7.1.1概念人口构成,即为人口结构,强调比例、结构关系。7.1.2类型依据人口过程的特点与运动方式,将人口构成分为以下几类。自然构成:性别构成、年龄构、人种构成经济构成:产业构成、职业构成、收入分配构成、消费构成语言构成:民族构成、语言构成、宗教构成、婚姻构成、家庭构成质量构成: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地域构成:自然地域构成、行政地域构成、城乡构成7.2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7.2.1人口性别构成及其影响

性别比及性别构成对婚姻家庭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人口的增长、移动及其他人口构成。如产业,如我国的煤城、油城、钢城等与纺织工业等成组配置。7.3人口年龄构成及其影响7.3.1概念与表征方法: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不同年龄人口的比例关系。表征:年龄金字塔:“山型”、“瓮坛型”、“钟型”老年人口系数: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少年人口系数:少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资料来源:周峰越面对老龄化社会快速到来的城市规划方略城市研究19987.3.2人口年龄构成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从出生率和死亡率方面来说,出生率对人口年龄结构影响简单,死亡率影响复杂。因为出生是单一的,死亡是对各年龄组都适应的。当然,主要是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相对静止(6。6%)。从这一角度而言,年龄构成与人口出生率的相关性更大。人口老龄化(ageing)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老年人口增长的趋势。它的指标是老年人口系数。

老年人口系数,其含义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含60岁)或65岁以上(含65岁,以下同)人口的数量在该地区人口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数。老年人口系数越大,说明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就越高。联合国对人口年龄类型的划分提出了一套标准,作为判断一个地区或国家是否进入老年社会的一个重要依据。它规定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7%的国家或地区就称之为人口老年型国家或老年型社会,4%~7%为成年型社会,4%以下为年轻型社会[1]。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都要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导致老年人口过多,影响人口年龄结构,结养老事业造成巨大压力。对于我国,这尤为突出。7.4人口文化构成及其影响.7.4.1文化指标与人口文化构成内涵:文化指标:成年人口文盲率、人口初级教育普及程度、中学和大学入学率、大学生比例、科技人员比例。内涵:在各种文化指标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4.2人口文化构成对人口发展的影响生育观念的转变,由数量到质量,生育年龄的推迟,妇女地位的提高,利于人口控制。8.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8.1内涵:生育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生育行为包括生育的数量、间隔与生育质量。本文涉及的生育政策则侧重于生育行为的数量方面。生育政策直接与人口发展目标相联系,历来同人口政策密不可分,是构成人口政策最基本的部分。8.2、两种人口政策8.2.1鼓励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国家: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日本

原因:人口缓慢增长,甚至负增长,如法国、德国、卢森堡、丹麦、俄罗斯、澳大利亚等。每个家庭拥有3个孩子已成为欧共体国家的公认目标。并采取相映的刺激措施。(外部性)8.2.2抑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直到1960年,世界上仅有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从官方上支持计划生育政策。到1980年,90%的不发达国家的政府支持计划生育。8.3我国

1949年来中国生育政策演变之历史轨迹,根据政策取向、实施环境和决策层的态度,可以划分为九个历史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3年———不成文的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在开国初期特殊的社会政治大环境下,学习苏联,以及传统文化的生育兴趣、偏好。党政决策层中唯有周恩来能够从战略上洞察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并对中国人口过快增长产生忧虑。1954年到1957年———由严禁节育到逐步主张节制生育。1954年刘少奇主持了关于节制生育问题座谈会,明确表示“党是赞成节育的”。1956年9月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重申了“提倡节制生育”的方针,要求卫生部协同有关方面对节育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适当的宣传。在毛泽东多次讲话的鼓舞下,解放以后一直禁若寒蝉的人口社会学界也开始活跃起来,以著名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马寅初为代表,于1957年7月发表题为《新人口论》的长篇论文,这是作者两年前三赴浙江继而到上海视察之后形成理性认识写成的论文,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拨乱反正的论文。

马寅初(1882~1982),字元善,嵊县人,是我国当代著名爱国人士、经济学家、教育家。马寅初自幼聪颖,刻苦攻读,曾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马寅初在经济、教育等方面均颇有建树,著作等身。建国后,历任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校长和其他许多重要公职,但他仍然挤出时间潜心考察研究,其中《新人口论》提出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主张,遭到批判。1979年恢复名誉,时人以“老马识途”称颂其远见卓识,以“误批一人,错增四亿”感叹人口问题上的失误。著作有《中国经济改造》、《经济学概论》、《通货新论》、《马寅初经济论文集》等。1958年到1959年———已孕育起来的上层控制人口思想受到严重干扰。1958年发端的大跃进运动,给人们传递了两个虚假的信息,人海战术的工农业大生产运动顿时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就业出路;极左思潮的泛滥,把唯意志论推向顶峰。过分夸大了人作为生产者的作用,我国人口多带来的困难被淹没在浮夸的海洋里。这样,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受到大跃进干扰而对控制人口的认识发生可以理解的变化的背景下,一场批判马寅初《新人口论》的文化围剿席卷全国,客观上鼓励人口增长的思想和不成文政策又暂时占了统治地位。但是,值得敬佩的是,马寅初无所畏惧,坚持真理,在1959年11月《接受‘光明日报’的挑战书》中说:“这个挑战是很合理的,我当敬谨拜受,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

1960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动前夕———计划生育思想复苏与开展工作。1966年至1969年———计划生育政策未变,但丧失实施的社会环境。“文化大革命”动乱开始后,虽然党和政府并没有改变对控制人口和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态度,但在动乱的前半期,实施的社会政治环境已不复存在,因而,人口又处于盲目发展的状态。1966年至1970年,5年间净增人口超过1亿,每年出生人口在2500万到2700余万之间徘徊,出生率均在33‰以上。虽则这一时期的出生率比1962年至1965年期间低一些,但这是困难时期渡过后补偿性生育结束的自然结果。1970年至1980年初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

1973年形成“晚、稀、少”的方针,1978年10月中央批转《关于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报告》,具体提出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和生育间隔三年以上的要求。其后,在人口政策的表述上,科学而全面地概括为“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相应地计划生育中的“晚、稀、少”,发展为“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这个时期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980年秋至1984年春———计划生育政策由晚、稀、少向一孩紧缩1984年至1991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形成各地方计划生育条例。1991年至2005年———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中国人口政策评价:有效的人口控制。计划生育20多年,少生3亿人。对性别偏好的矫正。性别偏好意识与性别偏好行为。加快了老龄化进程。效应具有一定的时间衰减性。人口政策、制度,具有效应的快速性,但只能抑制生育行为,不能根本改变生育基础。

注重其他政策的配套与制度创新。如新生小孩,不参与土地的在分配。同时,土地承包合同50年不变,也使得新生婴儿,在利益的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原来的根据人口多少分土地,看似公平,实际、潜在的怂恿着多生、超生。因地区而异,如上海等老龄化较严重的地区,父母都是独生子女,在自愿的基础上,可生2胎,间隔4年取消。

(三)人口增长对地理环境的作用1.适度的人口增长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1)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2)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包括各种优秀人才。(3)适度人口增长对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至关重要。2.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产生消极影响(1)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紧张。(2)人口规模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环境破坏。(3)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发展产生极大压力,抵消经济发展成就。(4)人口过多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二、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1、人口分布的概念: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2、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

一般人口密度(算术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数量,一般用人/km2表示公式:D=P/S

其中D:人口密度(人/KM2);P:人口数量(人);S:地域面积(KM2)不足与注意事项:

人口密度是一平均数,不能揭示内部差异。人口密度反映范围越小越精确。人口密度是人口与抽象的空间的比较,反映的人地关系不具体、不精确。

不具有功能特性,难以揭示演变趋势。

其他人口密度的提出通常讲的人口密度,又称算术人口密度,由于运算简单、分析直观,比较常用,但比较粗略,故又称粗密度。随着研究的深化和细化,客观要求多侧面反映人地关系。人口土地密度、人口资源密度、人口经济密度等人口密度提出,不仅更真实的反映人口分布与自然、资源、经济分布的空间联系,弥补了人口算术密度的不足,而且深化了研究。

公式:D=P/S其中S:面积、国民生产总值、土地面积、耕地面积等等。耕地人口密度(生理密度):一定区域内,单位面积耕地上的人口数量。农业人口密度:一定区域内,单位面积耕地上的农业就业人口数量其他人口密度的提出的启示与意义(1)指标的相对提出与设计创新。(2)指标的多样与统一、分散与综合。指标的指向作用。多样指标反映多样的人地关系,体现区域中的人与土地、资源、经济的紧张与压力状况,其大小与变化趋势,指出了迁移—扩散的各分力状况,揭示人口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的动力机制所在。同时也指出了症结所在和调控措施与方向。相对密度指数与指标的整合。D=D1/D2,D---相对密度指数;D1、D2---某一种人口密度。在对数值标准化后,计算D,以反映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或紧张性,通过某一指标D的累加,排序,可得出重要性的量化序列。如对累加值累加,得到区域总指数,得出区域人口总压力,用于区域比较,为人口再分布提供依据和方向。主导人口密度。人口密度的多样,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在具体的生产力水平下,具体的时空背景条件下,作用不一样,故主导人口密度的确定意义重要。主导人口密度可能是与生产力水平、主导产业一致,如农村、农业社会,耕地人口密度重要;也可能是短缺的、脆弱的,如城市中的,人口土地密度等。人口密度的相对意义与参考价值。在开放的条件下,在技术条件支持下,要素的空间位移摩擦力弱化,故各种密度的意义是相对的,仅作参考。在这其中,不可移动要素及其引致的人口密度就非常重要。如土地、空间等。

人口密度对比表3、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1)分布不平衡(1)人口分布有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平原指向、城市指向。

据联合国统计,2001年7月全世界有61.33亿人,如果以全球1.49亿km2,每km2平均有41.16人,以世界国家所占的1.36

亿km2计算,每km2平均有45.10人。1)分布不平衡(1)人口分布有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表3-6世界各大洲不同海拔高程占全洲人口比重(%)高度(米)世界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20056.268.856.532.546.942.372.9200—50024.023.523.524.133.315.017.8500—100011.67.211.720.87.922.88.41000—15004.40.54.913.84.14.70.91500—20002.3-2.56.84.04.2-2000以上1.5-0.92.03.811.0-(2)世界上有四个人口稠密地区: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

59%11%世界人口分布图人口密集图片人口密集图片人口集中图片人口稀疏图片

中国人口分布

1东南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分布稀少。

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提出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自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止。

2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

有研究表明,我国距海岸200公里、500公里、1000公里范围内的人口分别占35.9%、60.2%、90.6%。

3我国人口具有明显低地指向性特点,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不平衡。

我国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分布在较为低平的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等都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地球上的人口分布是人类改造、利用自然,与自然界发生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产物,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强烈制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往往成为人口密集地区。然而,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工具的更新,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支配作用逐步加强,人的动物学特性也逐步消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增多,社会性不断增强。人类的各种有目的的活动同样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所以,社会经济条件也必然影响人口的分布。社会、经济以及技术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通过影响人口的自然增殖和人口迁移,进而影响着人口分布。

人口初始分布气候土壤资源矿产水人口动态分布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经济社会文化历史时间人口增长机械增长自然增长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1)自然环境是人口分布的客观自然基础自然地理环境是人口分布的自然基础,它为人类居住提供了空间场所。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因历史发展阶段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作用程度。在古代,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很大,人口分布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很大,许多学者认为人类最可能的起源地是生存条件较好的东非、中亚草原地带、南亚以及中国西南地区,而不可能是气候酷寒和生存条件极度艰难的地区。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所施加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人口居住所提供的便利与所施加的限制;二是通过对生产所提供的便利与所施加的限制。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然环境所施加的种种影响造成的。当然,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驾驭自然能力的加强,通过对自然的改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变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不利影响。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是通过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各种因素实现的。

气候:不仅影响人的机体和生理机能的发挥,影响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同时还通过影响土地的肥力和适于耕作的程度,影响着产业结构类型和生产量的多寡,进而影响人口分布。一般说来,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以及海拔过高的高原地区,不适宜人口大规模定居。那些地区温度低,不能种植农作物,而且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热带地区虽然水热资源丰富,农作物种类多,一年可多熟,但那里气温高,农作物病虫害严重,传染病易于流行,所以热带雨林区的人口也不如温带多。干旱的沙漠地区雨水极稀,不宜耕种,人口很少,唯有河流两岸及沙漠绿洲是人口集中地区。除大陆内部的干旱区以及高山区以外的温带地区,水热条件适于作物生长和人民生活,所以成为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因此世界人口分布具有纬向地带性特征。

1950年不同气候类型区的人口密度(人/km2

地形与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就世界范围而言,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据计算,世界人口的90%居住在海拔4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如印度恒河平原,欧洲中纬度地区,美国东北部的大湖区,中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四川盆地。一般说来,海拔过高,气温和气压都偏低,容易引起高山反应;寒冷、风大的气候,贫瘠的土壤,有限的耕地,闭塞的交通条件,等等,使发展生产的条件远不及同纬度的平原地区。因此,温带和寒带的山区和高原地区的人口密度都较平原地区为小。

但是,热带地区例外。如拉丁美洲的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秘鲁等国,人口密集地区不是平原,而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盆地。这是由于山区和高原气温适中,不象平原地区过于湿热,排水不畅,而且又在疟蚊分布上限以上,少受疾病危害,有利于农业生产,成为热带地区人类重要居住地。我国南部热带地区的人口分布也符合上述特点。例如,在红河、澜沧江等江河沿岸,虽然地势低平,但因过于湿热,加上草木繁茂,害虫猖獗,尤其是疟疾对人类威胁极大,素称“瘴疠之乡”,故人口稀少,外来居民更难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相反,在海拔高度适中的高原和山区,温度和降水条件对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都较适宜,较少疟蚊分布,故人口较为稠密。不同的地形部位对人口分布也有较大影响。一般说来,山间盆地、谷地、向阳坡、山麓地带等部位适宜居住和发展农业生产,人口相对集中。

水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江河湖海等水体性质、分布状况,以及水资源的保证程度常常成为限制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水体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人类提供水源,二是为人们提供方便的交通条件,或提供廉价的动力。地球上的人口稠密地区差不多都沿河沿海分布。因为人们接近这些水体既可以靠近水源,又可以获得便利的交通条件。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和黄河之所以能成为古代文明发祥地,也是得惠于河流给人类提供的有利条件。一般说来,河流、湖泊沿岸工农业发达,城市密布,人口较密集。进入资本主义时期以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海岸位置对人口分布的吸引力越来越强,致使沿海城市兴旺发达。人口随着距海距离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土壤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各类土壤的肥力和适宜耕作程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来体现的。一般地,黑土、黑钙土、棕色森林土及冲积土为最适宜耕种的土壤,所以,温带地区及三角洲地带,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恒河、尼罗河以及湄公河三角洲,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盐碱土、沼泽土、灰化土、红壤等土类,较为贫瘠,人口就比较稀疏。其次,土壤中某些微量元素含量过高或过低,影响人口的身体健康,进而影响人口分布。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人口分布有极大的吸引力

产业革命以后,矿产资源的作用日趋重要,对它的开发利用,明显改变着人口的分布状况。采矿中心对人口具有强烈的吸引作用,有时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淘金热引起的大量移民。新大陆最初之所以能从欧洲吸引大量移民,殖民者争相开采黄金是一个重要原因。美国“淘金热”中,加利福尼亚州人口从1848年的一万多增加到1857年的50万。在工业不断发展过程中,原来偏僻的山区或荒原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出现许多人口集聚的区域。我国的攀枝花铁矿与大庆石油的开采,使这两个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就是例证。许多因开发资源而集中了大量人口的地区,也往往因资源枯竭使人口骤减。当然,由于开采技术的日趋现代化,目前也已出现大量开采矿产资源并未引起大批人口迁移及改变人口分布状况的现象。2)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的动态分布有重要的影响,甚至决定性的作用。(1)生产方式与生产力水平:不同生产方式,对人口的承载、影响不同,在渔猎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人口稀疏,呈点状分布;畜牧业承载力低,动态流动;农业出现,定居成为可能,并为集聚打下基础,工业出现,城市诞生,多种生产方式的并存与组合,使人口分布日趋复杂。生产力发展水平一定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一定地区的人口容量和人口密度。不同的产业结构对人口的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布局的改变,决定了人口重新分布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是人口密集区,经济落后地区人口少而分散。工业区比农业区人口密度大,种植业区又比林区人口密度大经济活动方式: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各种产业对劳动力质量和数量有内在要求。如农业,在技术低,劳动密集,尤其是水稻、棉花。二产中因产业而异、三产发展以人口稠密为前提。交通运输条件:交通运输以基本的集散功能,提高地域可达性,区域投资环境改善,经济区位提高,发展机会增多,区域城镇化水平提高,人口和产业走向集中,地域经济迅速发展,运输轴演变为发展轴,能动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中枢功能,进而引致孵化器功能。从而影响人口的集散和人口分布。故交通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多样的。(人口由点、到线、到带、到面,形成新一轮的人口稀疏区和密集区)(2)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历史因素人口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受开发历史的影响,而开发历史又与自然环境的优劣相联系。在世界范围内,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都长时间的持续增长,人口密度都比较高。相反,开发历史较短的地区人口都比较少,比较稀疏。历史因素强调人口分布的时间过程、历史积累,或者说,强调人口过程的分析与关注。红河---1000年、500人/平方公里;湄公河---220年、200人/平方公里湄南河---200年、150人/平方公里;伊洛瓦底江---130年、70人/平方公里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影响直接、具体,并且时间短、力度大。如战争、领土变迁、人口政策、国土均衡与非均衡开发等。战争造成局部地区人口大批死亡和大量迁徙,改变了人口分布。移民政策可以直接调整人口的分布。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平衡生产力布局和支援内地及边疆建设,国家有计划地从东部沿海地区调动工人、退伍军人、技术人员等向内地和边疆迁移。

(3)文化因素、风俗习惯、科技发展等科技科学技术以巨大的推动力,全面的渗透性,对人口分布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可以说,人口分布的每一次变动,尤其是优化,都是以技术为支撑的。科学技术进步将改变或削弱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迁移和居住的选择性将有所增大。另外,科学技术进步将促进新地区的开发。科学技术进步将不断要求开发新的能源与矿产地,要求对大江大河进行综合治理开发,要求移民垦荒,开发落后地区,这些都会使人口分布的格局发生变化。文化因素、风俗习惯等一定程度而言,以上的因素都是外在客观条件,其发生作用的方式、力度及最终的决策和结果,却与文化因素、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主观能动作用有着重要的关系。人生活在一个“意义的虚拟世界”,故在实际的决策中,可能理性不足,感性有余。如农业文明的保守与故土难离,迁移惰性大,城乡人口分布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刚性。回族人在共同的宗教基础上,重团结、凝聚,其分布“大杂居、小聚居”。思考与讨论人口分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讨论)第二节人口结构、素质与地理环境

一、人口结构与地理环境人口结构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点的人口系统内部具有不同自然的、社会—经济的、地域的特征(或标志)的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各特征的人口数在人口总数中的百分比,也称人口构成。不同的人口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一)人口年龄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年龄构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间各个年龄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通常用各个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表示。

一般将人口分为儿童少年组(0~14岁)、劳动力组(15~59或64岁)、老年组(60或65岁以上)。根据这三个组别的人口构成比例,可将人口划分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三种类型。在研究人口年龄构成时,可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划分各具特点的年龄组。目前通用的划分年龄层次的方法有四种:(1)基本年龄组又叫一岁年龄组,即按调查时日每个人的周岁年龄分为一岁一组,组距为一岁,如不满周岁的列为0岁组,满1周岁而不满2周岁的分在1岁组。(2)常见年龄组即按5岁或10岁为组距将人口进行分组。如按5岁分组,各组排列为:0—4岁、5—9岁、10—14岁……这种分组可与国民经济发展5年计划或10年规划相协调。(3)主要年龄组即采用国际通用的三种主要年龄为界限将人口划分为幼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组三组。其中0—14岁为幼年组,15—64岁为成年组,65岁以上为老年组。(4)特殊年龄组即从需要出发,根据人口的各种社会经济特征把人口划分为若干年龄层次:①0岁为婴儿组;②1—6岁为学龄前儿童组;③男18—60岁、女18—55岁为劳动年龄组;④15—49岁(女)为有生育能力人口组;⑤男22岁、女20岁为法定婚龄组……美国学者将人口划分为7个年龄组:①0—4岁为学龄前;②5—19岁为就学期;③20—34岁为青年期;④35—64岁为壮年期;⑤65—74岁为中年期;⑥75—84岁为高年期;⑦85岁以上为老年期。

年轻型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量儿童少年的养育问题和未来的教育、就业、婚姻家庭与住宅问题,人口过于年轻化,会造成就业压力过大,增加失业率,影响社会的安定。老年型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赡养老人,使其有一个幸福安宁的晚年,其中包括过好晚年生活和老年人医疗保健等问题。人口过于老化,就可能造成经济活动人口的不适和老化,影响经济的效益和技术创新。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适龄劳动人口不但要肩负着儿童少年的抚养教育重担,还要肩负着老年人口的赡养任务,老年人口的比重越大,其负担也越大。(二)人口性别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地区男女人口数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关系,尤其是特定年龄段的性别结构,直接影响人们组织家庭,生育子女等社会生活,因此是人口结构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人口性别结构状况常用性比例和性别比来表示。性比例是指男性(或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一般多用百分比表示,计算公式为:男性比例=男性人口/总人口×100%

女性比例=女性人口/总人口×100%

性别比即以女子人口为100,计算男性人数对女性人数的百分比,其公式为:

若性别比大于100,则表示男性人数多于女性人数;如果性别比小于100,意味着女性人数多于男性人数,若性别比趋近100,表明某地区人口性别比例平衡。

性别比通常在100左右变化。性别比大于100表明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性别比小于100表明女性人口多于男性。性别比指标比性比例指标应用更广泛。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平均每生100个女孩,就会有104---107个男孩出生,以满足生物学上的平衡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如下变化情况:胚胎期性别比:125:100

分娩性别比:104---109:100

20岁左右:100:100

85岁以上:62:100性别比的判读总的来说,整体性别比在92(95)---106之间都是正常的。性别比分析路径整体性别比:

从时间或区域方面,分析性别比整体情况,对趋势的把握与整体的概况的了解比较容易。我国人口性别比变化历程

19491953195919621964196919821990108.16107.7107.94105.30105.5104.84106.28106.60局部性别比不同时期、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人口性别比的分析,找到升降的年龄组与地区贡献。据研究,我国人口性别比攀升根源在儿童组。从男女差额看,1982---1990年,10—49岁变化不大,0---9岁,由660万增到930万,若干年后,100万/年男子无从择偶,占同龄人的1/10。附录:中国男孩偏好和出生性别比的未来趋势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经济研究所和斯坦福大学人口与资源研究所在定义的性别选择处境、性别选择压力和男孩偏好强度基础上,首先建立了男孩偏好、出生性别比和生育率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式,分别做中国较低和较高的预测,较低预测看,男孩偏好会逐渐减弱,出生性别比在长期内会逐渐趋于正常值:较高的预测发展下去,那么出生性别比会上升至130~135之间。由于模型所具有的稳态性质,男孩偏好强度和出生性别比在21世纪中期后都将稳定下来。原因透视及对应对策农业文明、性别偏好意识和传统生育观念的内在一致性。原因:

文化背景:农业文明,注重数量、注重劳动力,“多子多福”,在传统的婚嫁制度的下,形成“母凭子贵”、“养儿防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生育目的和意义,“无子不成家”的价值趋向。生育文化的传播:在卡瓦里和费尔德曼(CavalliSforzaandFeldman,1981)的文化传播理论中,文化传播渠道被分成三种,即垂直传播,从父母到子女的传播:斜传播,从上辈的非父母成员到下辈的年轻成员的传播:水平传播,在兄弟姐妹、同辈亲戚和朋友之间的传播,以及社区规范和大众媒介的影响。研究男孩偏好的文化传播,反映了在低生育率环境下,中国农村男孩偏好的传播速度在加快,导致男孩偏好强度和出生性别比上升。对策:农村社区新型生育文化的建立与传播。目前国家计生委在全国范围内正在进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该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依托社区,面向家庭,建立男女平等、计划生育丈夫有责、生男生女顺其自然、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新型社会主义婚育文化,因此其核心也是在于降低男孩偏好,促进生育文化的转型与替代。女到男家的婚娶习惯原因研究表明,“嫁娶式”能导致农民重男轻女,刺激他们的男孩性别偏好,促使他们去用各种现代科学手段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并施行选择性人工流产,直接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招赘模式则相反,有助于消除农民重男轻女观念,具有抑制和降低生育夫妇男孩偏好的功能,使他们进入无偏好或性别偏好呈中性,从而消除了对出生性别比的人为干预,使之保持正常值。两种婚嫁模式在影响出生性别比上的这种巨大差异给出了这样明确的启示:如果能在全省农村大力提倡和推行“招赘式”婚嫁模式,使这种只在少数县市盛行的模式能够取代“嫁娶式”,成为全国农村的主导婚嫁模式,让“男到女家”在农村蔚然成风,农民对孩子的男性偏好就会根本改变,农村千百年来不变不易的重男轻女思想将日趋淡化乃至消失,农民因此就不会再去做胎儿性别鉴定,偏高的出生性别比就会静悄悄地恢复到正常值。不难看出婚嫁模式的这种变革之中潜含着一条降低出生性别比的治本之道。

变革婚嫁模式降低出生性别比的理论解释

招赘婚嫁模式能降低农民的男孩偏好,最终导致出生性别比回归正常。机理主要有三:(1)招赘婚嫁模式能提高女孩的养老价值。(2)招赘提高了女儿“传宗接代”价值。(3)在招赘模式下农村宗族观念淡化。变革婚嫁模式降低出生性别比的实践一个地方招赘妇女占到育龄妇女20%左右之时,就是那里招赘之风形成和出生性别比趋于正常之日。应该说,只要变革措施得当,这一比例是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达到的。预计在农村兴起男到女家之风,进而遏止住出生性别比的持续升高,只要我们的工作得力,是可望在3~5年或稍长一点的时间里实现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湖北省大冶市在湖北省率先开展了变革婚嫁模式活动。

社会经济状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养老保险不完善,有后顾之忧,”养儿防老”思想根深蒂固。法律,政策漏洞:漏报、B超(选择性流产)出生统计上的瞒报,漏报,错报等因素是我国出生性别比数据上严重失调的重要因素。据统计,80年代出生性别比超出正常值有50---75%是由漏报女婴造成的。此外,选择性流产对近年来我国人口性别比升高有重要影响。据统计,我国目前,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计划生育部门等拥有10万台以上B超设备,以10人/台*年计算,达到100万/年。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如中医,经验性的总结等。我国法律规定,自行选择引产是合法的,给予了法律上的认可,默认,换句话而言,由纵容的一面。2003年,通过法律,规定非医学B超检查的规定,5个医师通过会诊,采取引产、流产。据报道,美国在人口研究中,已掌握“生男育女“的技术,通过分离含X、Y染色体精子,选择性的受孕,使带有遗传病的家庭生女孩,减少获病的机会。先天选择性生育。生育政策,家庭资源约束与出生孩次的影响。中国、韩国和印度北部具有相似的能产生对女孩歧视的家族体系。而战争、饥荒和生育率下降等重大社会历史事件,相对提高了家庭资源约束,加剧了对女孩的歧视,从而导致了偏高的女孩死亡率。职业,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及地域因素的影响从事消耗体力型的职业,女孩居多,如体育,野外考察:遗传因素,主要强调民族\种族方面。如南美洲\俄罗斯等国,女性出生率高。地域性的水源,饮食,等,影响性别出生。

人口性别结构的失调,将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将使两性择偶与组织家庭发生困难,进而会降低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组织起家庭以后,又会造成两地分居,生活不便,从而带来其他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在生产与人口布局方面,必须考虑到性别结构失调所带来的矛盾,尽量通过调整生产结构与生产布局,以改善人口和两性比例关系。(三)人口产业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产业结构的指按产业部门划分的在业人口所形成的比例关系,通常以就业人口总数为100,计算各个产业部门就业人口所占的百分比。产业部门可以按多种标志来划分,从研究人口产业结构的角度来考虑,目前以按三次产业部门划分最多。就业人口又称在业人口,指劳动适龄人口中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或经营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济收入的人口。人口产业结构情况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结果。各国人口产业结构的差别,可以反映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的差别。第一产业人口比重高低,主要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第二产业人口比重的高低反映工业发展水平与工业化程度。人口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二、人口素质与地理环境(一)人口素质的内容人口素质又称人口质量,是人口总体所具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人口素质主要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人口的身体素质是指身体的健康水平和大脑机能状况,包括人们的身体发育的健全程度、体质的强弱、生命的长短、智力是否完好、耐力的持久状况、心理素质等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状况。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指人口的文化知识、科学技能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经济管理才能等。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们的思想意识状况,其中主要包括人口观、道德观、传统习惯、精神面貌、心理状态、纪律和法制观念等。(二)影响人口素质的主要因素就人口素质的整体来说,生物学规律并不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人口素质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具有不断提高的趋势。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口素质,人口素质又反作用于社会生产方式,两者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中不断向前发展,这种状况是在任何一个生产方式条件下都存在的永无止境的运动。(三)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第三节人口移动与社会经济发展一、人口移动概述概念:凡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改变统称为人口移动。类型:人口流动:为经济、娱乐等目的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人口迁移:以寻求新居住地为目的的非暂时性人口移动。迁移者称为移民,其原居住地称为迁出地,其新居住地称为迁入地。地域、距离:国内、国际;时间:临时性、季节性、永久性;组织形式:个人迁移、集体迁移、自愿迁移、被迫迁移、自发移民和有组织移民

人口迁移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指标来对它进行分类。按居住的国土可分国内迁移与国际迁移,按居住地的性质可分为城镇间、城乡和乡间迁移,按人口迁移的性质可分为自发性迁移、计划性迁移和强制性迁移,按人口迁移目的可分为屯垦或开拓移民(垦荒或资源开发)、水库移民(修建水库)、政治性移民(战争移民、侨民、难民)等等。不论任何一种人口迁移形式,都包括在人口的国内与国际迁移之中。

人口流动的形式一般可分为人口的国内流动与国际流动,按流动时间长短可分为常年流动与季节流动,按人们居住地性质可分为人口的城镇间、城乡间和乡村间流动、市内流动,按人口流动的目的又可分为政治、经济贸易、科学教育与文化交流、旅游等等。同样,任何一种人口流动,都包括在人口的国内与国际流动之中。国内人口移动:人口流动季节性人口流动季节性人口流动,带有临时性、短期性、甚至一定的规律性。这种状况,国内外均由。如日本的“杜氏”,北海道地区,农民12月份外出,3月返回,做酿酒的技工。中国的“麦客”,5、6月份,关中地区小麦先熟,陇东、陕西西部由于海拔相对高(700—800M),小麦尚青,农民外出,500万亩/10天。现在的麦客,不在是腰插镰刀,自发的,而是联合收割机,在政府组织下,并在一定的中介组织或中间人的协调下,由南自北,一路推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农业的规模经营、专业经营,这种季节性的劳工流动,是正常的,规模增大是必然的,当然形式也是多样的,摆在面前的是,如何顺应趋势,加以引导、管理,使之有序化、规模化。如山东的金乡大蒜市场,由于辐射了其周围的县市,已形成大蒜区域。在5月大蒜收获季节,有很多“蒜工”。流动人口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人口领域的显著现象,它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又反过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因此加强对中国流动人口的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数量:5000—6000万,8000万,国外的圈地运动、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自然盲目流动(市场作用、自发性)---“孔雀东南飞”有计划的移民:国土均衡开发:印度尼西亚,60%人口,7%的国土集中在爪哇岛,1979年开始,移民。中国在50—60年代,配合工业基地、农业基地,进行知青下放、军队就地安置等。大型工程建设:三峡大坝的修建,库区淹没耕地39万亩,涉及34万农村人口。预计到2009年工程竣工时,需安置的农村移民达41万人,如全部就近安置,必然在人地关系紧张的情况下,造成生态恶化。

扶贫移民中国在长期的扶贫、脱贫中,形成了一些模式,其中一些就是通过移民实现的。如西南的喀斯特地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进行“异地开发”。西北地区,水源短缺,生态脆弱,进行“吊庄移民”。生态移民:考虑到生态的保护,对于一些生态脆弱区、人地关系紧张区和生态恢复区,通过人口的计划迁移,从而恢复生态建设,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目前,大规模不太现实,操作很难。总的情况而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组织协调能力的增强,世界各国对国内人口的移动计划性和组织性在加强,各国根据国情,或运用经济杠杆,或,通过政治手段,实现人口的定向迁移。(市场调节是长期的、全面的、主流的,行政手段是局部的、短期的、补充的)国际迁移永久性迁移—移民或侨民,是国际迁移的主要形式。其中的人才外流尤受关注。(1)人才成为稀缺资源。知识经济得到来、信息产业的兴起、技术贡献率的提高,使人才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也就成为争夺对象。据统计,美国技术产业缺45万科研人员,信息技术行业有1/10被迫空缺;欧洲信息技术人才缺口123万;日本未来10年缺200万,中国在2003年缺互联网人才5万人。(《环球》,2000年20期);(2)人才外流的梯度性。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国—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3)人才外流的正负效应—双成利益与双成损失。非永久性迁移外籍劳工(劳务输出)----逐渐成为国际间人口流动的主要形式。(1)主要输入地区:西欧、北欧,是世界上最大的劳务输入市场,占50%,1000万人以上。(经济发达、人口老化,劳动力短缺);中东,300—400万。(2)主要的输出国家:南欧(意大利、前南斯拉夫等)、南亚、东南亚(印度、巴基斯坦都在100万以上、菲律宾)、发达国家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的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输出。(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