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兰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_第1页
吉林省舒兰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_第2页
吉林省舒兰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_第3页
吉林省舒兰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_第4页
吉林省舒兰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舒兰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卷历史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0题,60分)1.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即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可以用来纪念()A.邓世昌B.左宗棠C.林则徐D.关天培2.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获取更多的好处。”“更多的好处”是指()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B.得到巨额赔款C.强迫清政府开放多处通商口岸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3.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B.中国近代化的进程C.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D.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B.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C.发展资本主义D.维护清朝统治5.“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斗争锋芒直指传统礼教和孔孟儒学。”该材料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A.原因B.性质C.内容D.影响6.“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的都督,并派兵南下。为此孙中山和黄兴等发起了()A.萍浏醴起义B.黄花岗起义C.二次革命D.辛亥革命7.下列关于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经过了长期的准备B.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C.都具有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D.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8.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陕甘革命根据地C.左右江革命根据地D.中央革命根据地9.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统帝下诏退位。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在于中国()A.君主专制制度被终结B.近代化进程由此开启C.社会性质发生变化D.摆脱了殖民统治10.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这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C.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在黄埔的创办D.北伐胜利进军及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11.“在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的这次大战中,八路军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这段材料评述的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第三次长沙会战12.“十四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该材料表明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是()A.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B.坚持持久战C.日本的战略失误D.全民族团结抗战13.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近代史开始于南京,结束于南京。其中“开始于南京”指的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太平天国定都于此C.中华民国的成立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4.下列对三大战役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B.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C.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D.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5.在国共重新合作的客观条件逐渐成熟的时候,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台儿庄战役D.重庆谈判16.“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每周一我们升国旗的时候要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词。其作曲者是()A.徐悲鸿B.鲁迅C.聂耳D.冼星海17.“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形成了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中共一大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B.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C.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8.下面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部分)。由此可知,共产党兵力开始占据优势是在()A.全面内战爆发时B.战略进攻开始前C.战略决战进行中D.渡江战役结束后19.下列人物的共同身份是()A.中国同盟会会员B.新文化运动主将C.五四运动的领导者D.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20.为了集中革命力量,1905年8月,孙中山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了()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中国同盟会21.有学者说:“张之洞为了使汉阳铁厂放在他的湖广总督府鼻子底下,厂址选在地势低洼,离煤铁资源很远的地方,仅垫高铺平就花去三十多万两银子,资金超出计划,只好一再追加。”这反映出洋务派()A.办军事企业缺乏经验B.对企业管理封建落后C.办企业是为中饱私囊D.办企业资金严重匮乏22.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活动中,以“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群众游行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建国创业”,由“开天辟地”“浴血奋战”“建国伟业”等方阵组成。其中,“开天辟地”指()A.北伐胜利进军B.中国共产党成立C.抗日战争胜利D.土地革命的完成23.《辛丑条约》的条款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的是()A.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城市B.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巨额赔款给中国百姓带来了沉重负担D.清政府保证严禁民众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24.英国人赫德认为:“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A.科技教育落后B.国力贫弱C.政治腐败D.急于求成25.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全是官办性质的,不但不能自主经营,而且在管理方面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由此可知()A.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B.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使用西方机器进行生产C.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D.洋务运动不可能真正振兴国家26.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下列叙述符合其意义的是()A.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27.下列与年代尺①处相对应的是()A.重庆谈判B.内战爆发C.挺进大别山D.南京解放28.1898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能见到的历史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B.宣统帝退位C.戊戌变法D.北平和平解放29.辛亥革命以后,“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些变化体现了()A.婚姻自主意识的增强B.交通工具的新变化C.休闲生活方式的新变化D.自由平等的新风尚30.照片定格历史瞬间。下列三幅图片最能体现的抗日战争的特点是()A.全民族抗战B.局部抗战C.分散抗战D.自发抗战二、非选择题(共3题,40分)3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材料二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材料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材料四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1)材料一内容是近代史上的哪场战争造成的?这场战争有何地位?(2分)(2)材料二内容涉及的战争是哪两个国家发动的?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4分)(3)材料三内容涉及的战争是指中国近代史上的哪场战争?哪一条开了允许帝国主义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先例?(3分)(4)材料四内容涉及的战争是指近代史上的哪场战争?哪一条体现了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分)(5)综合上述四则材料,你有何感想?(2分)32.(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明定国是”诏书材料三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孙中山《大总统誓词》材料四(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1分)(2)材料二是光绪皇帝颁布的诏书,这开启了什么运动?请列举该运动中的三位代表人物。(4分)(3)材料三中的孙中山为“倾覆满洲专制政府”领导开展了哪些实践活动?(4分)(4)材料四中的人物、杂志与中国近代哪一场运动有关?(1分)(5)上述几次运动都是在向西方学习,其总体趋势如何?(3分)3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2分)(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写出其涉及的历史事件。(2分)(3)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有什么意义?(4分)(4)请列举一例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战役。(2分)(5)根据材料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2分)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1.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3日到25日,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故选C。2.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00多万平方千米。俄国是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故选A。3.D4.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实现强兵富国,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故选D。5.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故选C。6.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3年的“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他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A发生于1906年;B发生于1911年4月;D发生于1911年10月,由此可知ABD都发生在“宋案”之前,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C。7.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辛亥革命经过了长期的起义准备,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故五四运动未经过长期准备,A排除;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说的是五四运动的特点,B排除;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D排除。故选C。8.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后,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故选A。9.A【解析】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宣告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故选A。10.B【解析】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故选B。11.C12.D13.A14.C【解析】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C不是三大战役的意义。故选C。15.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第二次合作势在必行。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顺势而为,提出国共第二次合作,促进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故选B。16.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故选C。17.C18.C【解析】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是1946年6月,从图中可知,此时国民党兵力明显超过共产党兵力,A错误;战略进攻始于1947年6月,从图中可知,此时国民党兵力明显超过共产党兵力,B错误;战略决战即三大战役,发生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从图中可知,1948年11月,国民党兵力与共产党兵力相差不大,共产党兵力开始占据优势,C正确;渡江战役开始于1949年4月,时间不符,排除D。故选C。19.B20.D21.B22.B23.D【解析】“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意味着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严禁人民反帝,表明清政府为维护洋人的利益而不惜镇压本国人民,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故选D。24.D【解析】赫德认为光绪帝的改革方向正确,但康有为等人出台大量改革措施,没有充分考虑中国的现实状况,急于求成,从而导致了变法的失败。故选D。25.D【解析】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都是官办企业,它们管理僵化,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因此,它们普遍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这样的洋务企业不可能持续健康地发展,也就不可能真正地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