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学生科研活动为手段-提升学生就业品质_第1页
以大学生科研活动为手段-提升学生就业品质_第2页
以大学生科研活动为手段-提升学生就业品质_第3页
以大学生科研活动为手段-提升学生就业品质_第4页
以大学生科研活动为手段-提升学生就业品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大学生科研活动为手段,提升学生就业品质【摘要】现代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需要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本科生参与科研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完善素质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影响大学生科研活动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必要的分析,探讨了学生科研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分析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活动与就业质量的关系,提出了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对策。

【关键词】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就业质量

1.引言

中国大学生目前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所以研究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便成了现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的就业情景往往因为社会环境的不同、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通过跟踪调查发现,凡在大学期间参与科学研究项目的学生,往往在就业时相对其他学生在就业岗位选择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因此研究大学生的科研与思政工作、就业工作关系,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使他们的事业获得成功,实现其自身理想,体现其人生价值,对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大意义。

2.学生科研的概念

大学生科研活动是指组织引导大学生通过对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转化、运用和自主创造,培养其科研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美国本科生理事会(cur)对本科生科研作了如下的描述:本科生科研是指由本科生进行的探究或调查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对学科的发展做出原创性的贡献。同时允许不同学科间的灵活性,而不是强行采取一种模式,也没有对教师发起的科研或者学生发起的科研进行相对的价值判断,它既允许生师联合科研,也可以是生生联合科研[1]。

因此,在性质上,本科生科研是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发现和创造性的本科生活动,既包括科学研究,也包括探究性的研讨等研究性学习。在范围上,包括自然科学、工程、艺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等所有领域。在目的上,是为科学知识的发展。

刘宝存博士认为:本科生科研既应该包括像科学家一样从事的调查、实验等环节,又应该包括科研方法学习、研讨式学习、独立学习、学期与学年论文、创造性的实习和社区服务等环节,而不能将其仅仅局限于科学家式的研究[2]。

3.影响学生科研的因素

1)学生自身科研意识

部分学生参与科研的态度不够端正,科研意识不强,有的学生选择科研项目只是跟风,导致少数学生中途退出。学生参与科研率很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的仅占5.3%,申报校级课题的占5.1%,立项的仅占1.5%。仅有5.6%的学生有过科研活动的经历。此外,近2/3的学生对挑战杯等科技赛事不了解。同时,还存在学生参与科研本末倒置,忽视了学习专业知识,学生科研缺乏长期性等现象。

2)对科学的崇尚与现实参与之间的反差

大学生一方面崇尚科学,表现出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而另一方面关注科技发展的意识却不够,在行动上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随波逐流”,表现出主体意识不强、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等消极状态。这种知行之间较大的反差,极不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技素养,极大地阻碍了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积极性。

3)对科研活动的价值性认识偏差

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其价值和价值观念起着主要的导向作用,它会影响人们以什么价值判断的标准去从事科研活动。无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无论是对高校,还是对大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大学生科研活动成果的三大表现形式:论文及其鉴定和获奖越来越束缚组织者的手脚。追求论文数量、计较鉴定评价、追求科技奖励,几乎成为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全部内容。其结果是大部分参与科研活动的学生不愿进行系统性的长期研究,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鉴定、报奖,这些短期行为既难以保证科研活动的突破性成果的产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大学生对科研活动的功利性追求。如少数学生认为其科研成果一经发表,或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或被企业看中,不但项目可以获奖,还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收益,名利双收。还有少数学生其实就是抱着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想从科研方面走出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为就业求职打“基础”。

4)学生评价体系

目前的大学生评价和奖学金评定过分看重考试成绩。同时,科研活动的考核标准难于制定、评价体系也不易操作,加之大学生自身能力有限,从事科研活动时往往会受时间、精力限制,因而并不能真正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去。

5)教师指导力度

在从事科研活动时,一些大学生的想法比较粗浅或过分理想化,还有相当多的大学生有参与科研活动的兴趣,但却没有成熟的想法,这些都需要教师给予指导或引导。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对参与指导学生科研活动的热情不高,这也是目前制约科研活动更好地开展下去的重要因素。

4.学生科研活动与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首要的是调动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学习目的性。对此,需要在坚持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认真执行学校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同时,根据社会需求,注意加强科技创新意识的教育,使之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会相应把周边的学生带动起来。为进行科研,他们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进行诸如资料查询、项目交流、市场调研、观察分析、抽象归纳等工作,这样课外活动就充实了,也就没什么时间去做那些玩游戏等不利用学生管理的事情了。

通过观察参加学生科研项目的学生,发现有学生项目的寝室整体学习氛围比没有学生项目的寝室要好,参加学生项目比例较高的班级整体成绩优良率也较高,同时,该类班级的迟到率、旷课率、课堂秩序等方面也比较好。这说明,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可以把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从一个侧面落到实处。

5.学生科研与就业质量

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基本素质和能力、专业素质和能力、创新意识和水平等三个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来获取和形成“前两项”,但“创新意识和水平”在现有的高教条件下,则需要主动、刻意参加一些类似于“大学生科研和实践”的活动来获取和形成。

同时,一名大学生自身所具备的科研创新水平,可从某种程度上反映该个体的发展潜质,这是大学生作为一种具有附加价值和潜在价值人才所应具备的“特殊素质和能力”,使得具备此能力的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将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说,具备一定科研创新水平的大学生,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在劳动力市场和雇佣关系形成上,将更具比较优势和先发优势。

具备一定科研创新水平的大学生,即使在外部就业环境变得恶劣时,也会由于自身的就业比较优势,而受到用人公司的青睐。众所周知,很多理工类行业更愿意吸纳男性毕业生,尤其在工程项目、管理等岗位上,但女性毕业生如果具备较高的科研创新水平,更容易在设计、实验等相对要求科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岗位上实现就业,有效规避因“性别歧视”而带来的就业威胁。

目前,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来说,由于其发展的规模、阶段和成熟度不同,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并无能力支付人才在基础性创新能力养成方面的高额成本,也很难负担起大学毕业生进入企业后的大规模科研创新培训。因此,具备一定科研创新水平的大学生,可向用人公司发送自身就业能力和未来实际工作能力都较高的信号。这不仅可以节省高新技术企业海量筛选人才的成本,而且在人才培养成本上,也势必会降低企业员工在创新意识形成环节所付出的费用。可见,无论是企业期望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因科研创新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还是企业希望尽可能地控制科研创新生产中有关“人力因素”的培养成本,企业都更愿意雇佣已具备一定科研创新水平的大学生。

通过对0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参与科研项目的学生调查发现:凡是参与科研项目的学生,在创新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资料搜集和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即语言表达能力)、数字运算能力、观察力、想象力、直觉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所有参与了科研项目的学生在就业上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专业对口公司。

6.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对策

1)学校团委应加强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管理,了解他们的科研任务完成情况、实验进展情况、科研小组活动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出现或存在的问题。同时,加大自有资金投入、畅通融资渠道,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为科研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调动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保障相关实践和研究的顺利开展,提高学生科研创新素质。

2)优化科研创新环境,加强基础学科和理论实验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着力提供诸如“设计制作、主持或参与课题”等科研创新平台。具体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操作:一是可根据社会需求,由学校提出研究课题,让学生参与研究。二是以学生专项科研基金的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申报并完成课题。三是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结合研究分项内容撰写其毕业设计和论文。

3)大力组织科研创新实践活动,如创业大赛、实践成果展等。通过大学生科技协会、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等自治组织和经济实体来创建科研实践基地。同时,开展各类专业的学术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科研氛围;还可以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科技活动月、校报大学生论文专栏,以及组织各类科研小组、研究协会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拓宽大学生接受信息和知识的领域。

7.结语

在创新型人才日益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情况下,大学生科研活动虽已走向良性发展,但发展又是不平衡的。这需要以政府为主导,提供社会舆论和资金支持,广泛开展校企对接;在学校层面,建立和完善学生科研的组织机构,加强资金保障,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在教师层面,引导和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将教书育人功能延伸和拓展;在学生层面,增强刻苦学习、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在全社会构建起大学生科研教育与实践体系,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juditha.halstead.whatisundergraduateresearch[j].journalofchemicaleducation,2010,(12):1390-1392.

[2]刘宝存.美国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与本科生科研[j].外国教育研究,2011,(12):39-43.

[3]宋岩松,金玉楠.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