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万吨/年乳聚丁苯橡胶聚合车间的工艺设计韩裕明祝骞王金娟〔0814054-325333254〕〔陕西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082班〕指导老师:袁新强目录1产品及原料说明1.1丁苯橡胶的开展史……………………41.2丁苯橡胶的中国开展史………………41.3丁苯橡胶的生产技术概况…………51.4丁苯橡胶市场前景分析………………62生产方法与工艺流程2.1原料及产品结构与性能…………72.2工艺方案选择依据…………72.3生产工艺原理…………………92.4生产工艺流程…………………102.4主要设备控制方案………………133物料衡算以及热量横算3.1计算依据…………………143.2反响釜的物料及热量恒算……………154设备工艺计算4.1釜体的设计……………224.2搅拌器确实定…………234.3各物料进出管口直径确定……………244.4轴密封形式…………254.5流体输送机械的选型设计………………254.6调节釜的设计………264.7过滤器的设计………265厂址车间、平安防护及三废处理设计5.1厂址及车间设置……265.2平安防护设计………285.3三废处理设计………316参考文献前言丁苯橡胶〔SBR〕是由丁二烯和苯乙烯经过乳液或溶液聚合制得的共聚物,丁苯橡胶再配以增塑剂、稳定剂、高分子改性剂、填料、偶联剂和加工助剂,经过提炼、塑化、成型加工成各种材料。在现代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SBR的生产和技术的改良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关注!当前,SBR生产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比方:生态环境的保护,潜在替代品的市场竞争,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能量的合理充分利用,生产过程的优化和高效率化,生产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应用技术和市场开拓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SBR的进一步开展,在上述问题上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对生态环境平安的配套助剂,环境保护技术〔包括SBR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和处理〕等方面,更需要花大力气加以研究。本设计是以丁二烯和苯乙烯单体为原料,对年产能力为30万吨的SBR生产工艺的初步设计,收集有关的化工设计资料作参考,按课程设计大纲和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设计。本设计的内容是在简要介绍丁苯橡胶开展状况及其性质,用途,工艺方法选择的根底上,重点介绍了采用低温乳液聚合法生产SBR及其枯燥的工艺过程,产量为年产30万吨。设计的主要内容有:1.产品及原材料说明;2.生产方案的比拟与选择;3.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4.主要设备的计算与选型;5.厂址选择及车间设置6.平安防火设计;7.三废处理。设计图纸包括1张PID图;1张PFD图。本设计旨在理论学习的根底上,结合生产实践,熟悉工艺流程、生产方案的选择、设备的选型等,掌握工艺设计中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设备的计算、选型,对参考文献的查阅与学习等的方法。由于设计者的理论知识有限,设计经验的缺乏,在设计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缺乏和错误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指评指正。1.产品及原料说明1.1丁苯橡胶的开展史1912年,得过Bayer公司发表了丁二烯乳液聚合制取聚丁二烯橡胶的第一篇专利,20世纪20年代,该国为改良乳聚丁二烯的性能,选用苯乙烯为第二单体,制的了乳聚丁苯橡胶,并将其命名为Buua-S。德国IGFarben公司于1933年发表了Buna-S的第一篇专利,而且于1935年在Schkopau开始建设世界上第一个乳聚丁苯橡胶生产装置,与1937年建成投产。1943年,得过Buna-S的产量112kt。乳聚丁苯橡胶的生产始于德国,而取得迅速开展那么是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美国因获得价格低廉的天然橡胶满足通用制品的要求,故未重视Buna-S橡胶,而是致力于特种橡胶的开发。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一是作为战略物资的橡胶需求量急增;二是天然橡胶的来源被切断,因而通用合成橡胶逐渐受到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扶持。在美国RubberReserve公司统筹下,迅速开展了乳聚丁苯橡胶的生产,建立了5个制造和成橡胶所需要的单体和聚合物工厂,这些工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相继投入生产。开始阶段,主要利用德国的Buna-S技术进行生产,以后改良了聚合配方,开发了称为GR-S乳聚丁苯橡胶的新技术。1942年,美国乳聚丁苯橡胶的生产能力为37kt,1943年增长到182.3kt,到1944年已达673kt。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德国和美国都是采用热法〔50℃〕乳液聚合工艺生产丁苯橡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氧化复原引发体系聚合配方的出现,美国首先采用冷法〔5℃〕乳液聚合工艺,使乳聚丁苯橡胶得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因而在大宗用途方面已逐渐为冷法乳聚丁苯橡胶所取代。但是由于热法乳聚丁苯橡胶也具有独特的性能和一定的应用领域,所以至今仍有少量生产。1948年,前苏联在沃龙尼什建立了乳聚丁苯橡胶生产装置,采用热法间歇聚合生产丁苯橡胶,后来又开发了冷法连续聚合的生产技术。其他国家的乳聚丁苯橡胶那么开展较晚,包括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实现工业生产的,而且多数是引进美国的生产技术。其中日本开展速度很快,自1996年投产后,到1997年乳聚丁苯橡胶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并先后把技术出售给韩国、伊朗和中国。从过硫酸盐引发系统的热法聚合转向氧化复原引发体系得冷法聚合,是生产乳聚丁苯橡胶聚合工艺的突破。
目前,聚合工艺和聚合配方根本定型,单体转化率已从60%提高至70%,甚至更高。为加速聚合反响,减少冷剂消耗,聚合温度也有所提高。聚合设备趋向大型化,连续聚合已使用30~45m3的聚合釜。在凝聚和后处理方面,以高分子絮凝剂代替氯化钠,大大减少了氯化钠的消耗量。聚合工艺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改善了产品质量。充油母炼胶、充炭黑母炼胶、充油充炭黑母炼胶的出现也使乳聚丁苯橡胶品种大大增加。1.2丁苯橡胶中国开展史
中国乳聚丁苯橡胶的生产始于1960年从前苏联引进技术在兰州投产的第一套生产装置〔生产能力13.5kt〕。该装置以前联邦德国Farben公司技术为根底,采用拉开粉为乳化剂,对苯二酚-亚硫酸钠为引发体系的热法聚合工艺生产高门尼黏度丁苯橡胶。为改造落后的聚合工艺,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在1963-1965年间完成了松香歧化及冷法聚合配方的研究。该配方以歧化松香皂为乳化剂,过氧化二异丙苯为引发剂,铁盐-乙二胺四乙酸钠-甲醛次硫酸钠为复原系统。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采用此项技术完成了由热法乳液聚合到冷法乳液聚合的转变。此后又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改造,使生产能力到达50kt/a,并且既可以生产普通乳聚丁苯橡胶,又可生产充油乳聚丁苯橡胶。该公司石油化工研究所自行开发的经〔10±2〕h聚合使单体转化率达〔70±2〕%的技术也已投入工业应用。兰州石化公司还方案将乳聚丁苯橡胶生产能力扩大至160kt/a。为满足中国对乳聚丁苯橡胶的需求,吉林石化公司和齐鲁石化公司先后从日本合成橡胶公司和瑞翁公司各引进一套80kt/a的乳聚丁苯橡胶装置,分别于1982年和1987年建成投产。经过几年的改造,两公司的生产能力已到达130kt/a。1998年,中国台湾合成橡胶公司在江苏南通合资建成的100kt/a的乳聚丁苯橡胶装置〔申花化工公司〕投产,经改造,到2005年末,产能已到达170kt/a。中国台湾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进国外技术开始生产乳聚丁苯橡胶,至21世纪初其生产能力已达100kt/a。1.3SBR生产技术概况SBR的生产技术在20年代后期逐渐成熟,此后对工艺又进行了不断的改良,并朝着装置大型化方向开展,自动化控制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己到达相领先进的水平。ESBR在提高聚合反响的单体转化率、节能降耗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解决ESBR滚动阻力与抗湿滑性能矛盾问题,优化产品性能,适应市场需求等方面也得到了突破性进展。美国Goodyear轮胎与橡胶公司不使用溶剂,用含有抗降解剂、金属失活剂,光敏剂,增效剂,颜料,催化剂和/或促进剂的官能化苯乙烯与含有2%-3%离子外表活性剂和平共处0%-70%增塑剂的丁二烯在0-25℃下进行乳液共聚,制得含有酰氨基的官能化ESBR。日本Zeon公司通过引入第三单体,开发出一种生热低且耐磨、可填充SiO2或炭黑、门尼粘度为10-200的ESBR。日本JSR公司创造了一种用两步法聚合工艺生产中苯乙烯含量的ESBR新方法[15]。美国Xerox公司通过将单体参加聚合釜,引发聚合,反响放热后用惰性气体净化反响器,并将聚合温度升到规定值的方法,制取了剩余单体含量低的ESBR。日本三菱化成公司用自由基引发剂和常规乳液聚合助剂,用两步聚合工艺制成了结合苯乙烯含量分布范围宽、耐磨性和抗湿滑性比常规的ESBR好的新型ESBR。日本Lion公司用二元酸双酯作ESBR的软化剂,以改善胶料的低温抓着性。日本住友橡胶工业公司将接枝有硅烷偶联剂的SBR胶乳与一种化合物〔如四乙氧基硅烷〕混合,通过溶胶凝胶化反响而制成一种高强度、高回弹率、低能耗的原位增强ESBR。1.4国内需求量和年均增长率我国丁苯橡胶的研究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中期,自2003年我国对原产于俄罗斯、韩国和日本的丁苯橡胶进行反倾销取得胜利以来,国内有多套丁苯橡胶新建或扩建工程建成投产。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丁苯橡胶的生产厂家有7家,总生产能力为65.5万t/a,其中乳聚丁苯橡胶的生产厂家有中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中石油吉林石油化工公司、中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以及江苏南通申华化工公司4家,生产能力合计为49.5万t/a,约占我国丁苯橡胶总生产能力的75.57%;溶聚丁苯橡胶的生产厂家有中石化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中石化茂名石油化工公司和中石化高桥石油化工公司3家,生产能力合计为16.0万t/a,约占我国丁苯橡胶总生产能力的24.43%。其中江苏南通申华化工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丁苯橡胶生产厂家,生产能力约占全国丁苯橡胶总生产能力的25.95%;其次是中石油吉林石油化工公司,生产能力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1.37%;再次是中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生产能力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9.85%。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我国丁苯橡胶的产量也不断增加。1999年我国丁苯橡胶的产量只有29.32万t,2001年增加到34.87万t。2003年由于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和反倾销的实施,抑制了俄罗斯及日本、韩国等国家资源的进口,全国丁苯橡胶的产量首次突破40万t,到达40.79万t,比2002年增长15.6%。2005年我国丁苯橡胶的产量进一步增加到51.42万t,比2004年增长约9.64%。2006年我国丁苯橡胶的产量约为54.00万t,同比增长约5.02%,2001-2006年产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9.14%。近年来我国丁苯橡胶产品品种牌号不断增加,尤其是充油产品的产量不断提高。目前中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中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申华化工公司和中石化茂名石油化工公司的装置都可以生产充油产品。中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开发的充油丁苯橡胶是含苯乙烯40%、充高芳烃油37.5份,特别适合用作轮胎的胎面胶和三角胶,其各项性能指标与国外产品根本一致。2.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2.1原料及产品的结构与性能2.1.1产品结构及其性能名称:乳聚丁苯橡胶,简称ESBR〔styrene-butadienerubber〕分子式:其中n为平均聚合度,一般为350—10000由于乳聚丁苯橡胶中丁二烯和苯乙烯两种单体链节在共聚物大分子中呈无规分布,又由于丁二烯的加成反响约80%发生在1,4位置,约20%发生在1,2位置,而在1,4位置上的链节又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区别,所以乳聚丁苯橡胶大分子内存在如下的微观结构。此外,亦有少量支化和交联结构存在,冷法聚合的乳聚丁苯橡胶中丁二烯链的主要微观结构单元70%为反式-1,4-结构。丁苯橡胶的性能表1乳聚丁苯橡胶的根本性能参数性能参数密度,g/cm3比热容,J/〔kg.℃〕线膨胀系数,10-4℃-1Tg以下Tg以上折射率nD20电导率50HZ106HZ介电强度,Kv/mm玻璃化温度Tg(DSC法),℃平均分子量Mn0.91~0.961820~19200.8~0.92.3~2.51.53452.62.65(60℃)2.352.65(60℃)24~36-55(11~26)×104丁苯橡胶的用途乳聚丁苯橡胶具有多方面的较好特性,在物理机械性能,加工性能和制品使用性能方面十分接近于天然橡胶,尤其是耐磨、耐热、耐老化、永久变形和硫化速度方面还优于天然橡胶,并且还可以与天然橡胶及多种橡胶材料并用或改性,这就使其应用范围得以扩广,获得广泛用途。几乎所有统计资料显示乳聚丁苯橡胶的60%以上是用来生产制造轮胎用,其余的主要用途是制作胶管、胶带、胶板、胶辊、胶鞋、密封件多种橡胶制品,亦有一定量的电绝缘材料,医疗用品和其他工艺制品和民用小制品。近两年在世界丁苯橡胶消费结构中,用于生产轮胎及汽车制品用橡胶零部件对丁苯橡胶的需求量约占总消费量的54.0%,非汽车用橡胶制品约占总消费量的12.5%,制鞋等其他方面约占总消费量的33.5%。2.1.2原料的结构与性能单体丁二烯分子式C4H6结构式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有特殊气味,有麻醉性,特别刺激粘膜,容易液化,易溶于有机溶剂;性质活泼,易发生自聚反响,因此在储存、运输过程中要参加阻聚剂。苯乙烯分子式C8H8结构式苯乙烯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受热、曝光、遇到过氧化物极易自聚、引发和聚合。苯乙烯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1.1%~6.6%〔体积〕,处理苯乙烯时应防止明火、摩擦和静电。2.2工艺方案选择依据2.2.1工艺流程方面就以上四种聚合工艺而言,本体法工艺流程简单,装置占地面积小,同时根本上无废液排放,排气可到达最低程度,环境污染少,而且产品质量好、纯度高,特别使用透明包装材料和电缆料。悬浮法是一种相对最成熟的工艺,在目前世界上聚氯乙烯生产中占有绝对的分额,且产品转化率最高,产品品种最多,容易适应市场。乳液法是生产糊树脂的方法,工艺复杂、本钱较高且树脂质量较差。而微悬浮法也是生产糊树脂的方法,但仅用于特殊用途。2.2.2反响速率控制方对于本体聚合,当自由基聚合进行到一定转化率后,体系黏度增大,自动加速效应显著,散热困难。大规模生产时,即使降低引发剂浓度以减慢速率,有时还是不能很好的控制。改用溶液聚合可以克服这一困难,但聚合速率和产物分子量均有所降低;此外,脱除溶剂困难,本钱较高。而悬浮聚合可以克服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的上述缺点。2.2.3经济方面从经济角度分析,乳液聚合是最合理的聚合方法。乳聚丁苯橡胶由于开发、生产、加工、历史悠久,其生产和加工工艺成熟,尤其以它良好的综合性能,被世界各国广泛生产和应用,其生产能力、产量及消耗量在合成橡胶诸胶胶种中一直居世界合成橡胶中的首位。因此,乳聚丁苯橡胶的生产经济价值很高。2.2.4乳液聚合浮液聚合法有许多优点,如以水为介质,价廉、不需要回收、平安、产物容易别离、生产本钱低;能在较高聚合速度中获得高分子量聚合物;可在反响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进行反响,反响热也容易散出,聚合过程容易控制;在转变为胶乳的整个过程中,乳液粘度较低,设备强度和能耗也会降低。通过以上的各种方案的比照,结合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实际生产中的状况,本设计选用低温乳聚制取丁苯橡胶。2.3丁苯橡胶的工艺原理及流程:2.3.1聚合原理乳聚丁苯橡胶的属于乳液法链式自由基聚合机理。整个聚合过程分为链引发、链增长、链转移和链终止四个步骤。2.3.2链引发这是形成单体自由基活性种的反响,首先由氧化复原引发体系在水相中产生初级自由基。第二步是初级自由基与单体加成,形成单体自由基。2.3.3链增长在链引发阶段形成的单体自由基,活性很高,如无阻聚物质与之作用,就能进攻第二个单体分子的π键,重新杂化结合,形成新的自由基,如此循环下去。该反响过程放热,链增长速率极快〔0.01–ns间〕,其相关的速率方程为:式中Rp—链增长速率,L/〔〕[I]—引发剂浓度,mol/lf—引发剂引发效率,%;kd—引发剂分解速率常数;kp—链增长速率常数;kt—链终止速率常数。2.3.4链终止乳聚丁苯橡胶聚合过程的终止主要是双基结合终止。此时的聚合体系中,除水相外,主要是外表层为乳化剂覆盖的聚合胶乳粒子。2.4丁苯橡胶生产工艺流程原料准备过程用计量泵将规定数量的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与苯乙烯在管路中混合溶解,再在管路中与处理好的丁二烯混合。然后与乳化剂混合液〔乳化剂、去离子水等〕等在管路中混合后进入冷却器,冷却至10℃。在与活化剂溶液〔复原剂、螯合剂等〕混合,从第一个釜的底部进入聚合系统,氧化剂直接从第一个釜的底部直接进入。聚合聚合过程系统由8~12台聚合釜组成,采用串联操作方式。当聚合到规定转化率后,在终止釜前参加终止剂终止反响。聚合反响的终点主要根据门尼粘度和单体转化率来控制,转化率是根据取样测定固体含量来计算,门尼粘度由取样测定来确定。虽然生产中转化率控制在60%左右,但当所测定的门尼粘度到达规定指标要求,而转化率未到达要求时,也就加终止齐终止反响,以确保产物门粘度尼合格丁二烯别离从终止釜流出的终止后的胶乳液进入缓冲罐。然后经过两个不同真空度的闪蒸器回收未反响的丁二烯。第一个闪蒸器的操作条件是22~28℃,压力0.04MPa,在第一个闪蒸器中蒸出大局部丁二烯;再在第二个闪蒸器中〔温度27℃,压力0.01MPa〕蒸出残存的丁二烯。回收的丁二烯经压缩液化,再冷凝除去惰性气体后循环使用。苯乙烯别离脱除丁二烯的乳胶进入苯乙烯汽提塔〔高约10m,内有十余块塔盘〕上部,塔底用0.1MPa的蒸汽直接加热,塔顶压力为12.9kPa,塔顶温度50℃,苯乙烯与水蒸汽由塔顶出来,经冷凝后,水和苯乙烯分开,苯乙烯循环使用。塔底得到含胶20%左右的胶乳,苯乙烯含量<0.1%。经减压脱出苯乙烯的塔底胶乳进入混合槽,在此与规定数量的防老剂乳液进行混合,必要时参加充油乳液,经搅拌混合均匀后,送入后处理工段。后处理工段混合好的乳胶用泵送到絮凝槽中,参加24%~26%食盐水进行破乳而形成浆状物,然后与浓度0.5%的稀硫酸混合后连续流入胶粒皂化槽,在剧烈搅拌下生成胶粒,操作温度均为55℃左右。从胶粒皂化槽出来的胶粒和清浆液经振动筛进行过滤别离后,湿胶粒进入洗涤槽用胶清液和清水洗涤,操作温度为40~60℃。洗涤后的胶粒再经真空旋转过滤器脱除一局部水分,使胶粒含水低于20%,然后进入湿粉碎机粉碎成5~50mm的胶粒,用空气输送器送到枯燥箱中进行枯燥。枯燥箱为双层履带式,分为假设干枯燥室分别控制加热温度,最高为90℃,出口处为70℃。履带为多孔的不锈钢板制成,为防止胶粒粘结,可以在进料端喷淋硅油溶液,胶粒在上层履带的终端被刮刀刮下落入第二层履带继续通过枯燥室枯燥。枯燥至含水<0.1%。然后经称量、压块、检测金属后包装得成品丁苯橡胶。2.4.1丁苯橡胶的生产工艺方案和流程图图2-1低温乳液聚合丁苯橡胶的生产工艺方案图图2-2乳液聚合生产丁苯橡胶工艺流程图2.5主要设备控制方案2.5.1反响器的温度控制反响温度的控制主要是通过与夹套内循环水进行热量交换来实现的。不同的聚合反响器,聚合反响机理不同、操作方式不同、温度控制不同、传热介质、传热方向及控制特点的不同,如连锁聚合反响温度较低,多为放热反响,反响速率极快,所以反响过程中撤热必须及时,否那么易发生爆聚。而缩聚反响反响热效应小,由于反响温度较高,所以大多需要供热,反响速率比拟平稳,传热速率也比拟平稳。连续操作反响温度控制必须平稳,抗外界干扰能力要强。而间歇操作反响温度要尽量按预定要求控制,允许有小量的波动。恒温反响过程,反映前期速率较快,传热速率快,反响温度不易控制。而变温反响过程,反响速率在一定时间内比拟平稳,传热速率也比拟平稳,反响温度易控制。在乳液聚合连续操作温度采用二次循环控制,二次循环〔小循环〕中的传热介质流量大而且控制恒定,保证反响过程中有较高的且稳定的传热系数。2.5.2反响器的压力控制先将聚合釜抽真空在通入氮气排除空气,然后在减压下进行聚合。通过调节真空泵的抽气量控制反响器的压力。2.5.2反响器液位的控制:〔进料时翻开进料泵,物料到达预定液位时,关闭进料泵〕在连续操作过程中,反响器的液位高度是一个重要的控制参数,它与物料流量共同决定了物料在反响器中的有效反响体积,进而确定了物料在反响器中的平均停留时间。可采用出料流量一定,调节进料管路上的阀门,调节进料流量,控制反响器的液位。2.5.4泵的控制〔直接流量调节〕泵的控制有两一是直接流量调节,二是旁路流量调节。直接流量调节控制方案简单,易操作。所以在选择时采用直接流量调节。3.物料及热量恒算3.1计算依据SBR产量为30吨/年;开工时间:330d/a,24h/d生产方式:连续性生产3.1.1乳液聚合的典型配方丁苯橡胶的生产配方组分用量的重量分数单体丁二烯苯乙烯7030介质水210乳化剂歧化松香酸钠扩散剂NF6.20.4引发体系二异丙苯过氧化氢EDTA硫酸亚铁雕白粉0.30.0960.040.2调节剂叔十二烷基硫醇0.1电解质氯化钾1.0终止剂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0.23.1.2生产过程总物料衡算原料投入量各单元操作都连续进行,采用倒推法根据收率或损失率计算出原料投料,然后按单元操作顺序对各单元操作进行物料衡算:损失率:2%丁苯橡胶每小时产量为聚合物转化率为60%60%x=38651.82/hx=64419.70(kg/h)即实际每小时需要生产纯反响物为64419.70/h原料进口管道中各组分的流量1丁二烯2苯乙烯3水4乳化剂5引发体系6调节剂8电解质17终止剂3.2反响釜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3.2.1物料衡算由8台聚合反响釜组成一条生产线,反响时间为8~12小时〔取8小时〕,反响的转化率为60%。聚合釜的操作压力为0.4~0.5Mp,温度T=5℃,PH=4~5,聚合带有搅拌器,并用液氨作为冷冻介质。根据《根本有机化工工厂装备》知,对于一级反响,连续釜式反响器的反响转化率与反响速度常数之间的关系如下式中CAN—第N台釜内反响物的浓度;mol/LCA0—反响物初始浓度;mol/L—第N台釜内反响物转化率;K—聚合反响表观速度常数;—平均停留时间;minN—连续槽式反响器的台数;为了便于计算,按等温等容处理,取总转化率60%;8釜串联;平均停留时间60min;反响温5℃。将上式进一步整理得表9-11各釜纯转化率与累积转化率第一釜第二釜第三釜第四釜纯X(%)累积X(%)纯X(%)累积X(%)纯X(%)累积X(%)纯X(%)累积X(%)10.8210.829.6520.478.6129.087.6736.75第五釜第六釜第七釜第八釜纯X(%)累积X(%)纯X(%)累积X(%)纯X(%)累积X(%)纯X(%)累积X(%)6.8543.606.1049.705.4555.154.8560根据各釜纯转化率计算各釜的物料组成如表9-12。表9-12各釜出料口物料组成物第一釜第二釜第三釜第四釜料kg/hW(%)kg/hW(%)kg/hW(%)kg/hW(%)水相139942.7868.48139942.7868.48139942.7868.48139942.7868.48苯乙烯17234.858.4315369.907.5213705.946.7112223.645.98丁二烯40214.6419.6833863.0917.5531980.5215.6528521.8213.96聚合物6970.213.4113186.716.4518733.259.1723674.2411.58物第五釜第六釜第七釜第八釜料kg/hW(%)kg/hW(%)kg/hW(%)kg/hW(%)水相139942.7868.48139942.7868.48139942.7868.48139942.7868.48苯乙烯10899.815.339720.934.768667.674.247730.363.78丁二烯25432.9012.4422682.1811.1020224.569.9018037.528.83聚合物28086.9913.7432023.5915.6735527.4617.3838651.8218.91物料平衡示意图如下,对于物料数量与组成没有变化的设备不做物料衡算。M1——丁二烯,M2——苯乙烯,M3——去离子水,M4——乳化剂,M5——引发剂,M6——原料混合物,M7——调节剂,M8——电解质,M9——原料及局部聚合物共混液1,M10——原料及局部聚合物共混液2,M11——原料及局部聚合物共混液3,M12——原料及局部聚合物共混液4,M13——原料及局部聚合物共混液5,M14——原料及局部聚合物共混液6,M15——原料及局部聚合物共混液7,M16——原料及局部聚合物共混液8,M17——终止剂,M18-最终聚合产物顺流程逐个计算E101:M1=45093.79kg/hM2=19325.91kg/hM3=135281.37kg/hM4=4251.70kg/hM5=409.71kg/hM6=M1+M2+M3+M4+M5=204362.48kg/hR101:M7=64.42kg/hM8=644.22kg/hM9=M6+M7+M8=205071.12kg/hR102:M10=M9=205071.12kg/hR103:M11=M10=205071.12kg/hR104:M12=M11=205071.12kg/hR105:M13=M12=205071.12kg/hR106:M14=M13=205071.12kg/hR107:M15=M14=205071.12kg/hR108:M16=M15=205071.12kg/hV101:M17=128.84kg/hM18=M16+M17=205199.96kg/h乳液聚合丁苯橡胶连续操作物料衡算表〔单位:kg/h〕物流号丁二烯苯乙烯去离子水乳化剂引发剂调节剂电解质终止剂SBR合计M145093.7945093.79M219325.9119325.91M3135281.37135281.37M44251.704251.70M5409.71409.71M645093.7919325.91135281.374251.70409.71204362.48M764.4264.42M8644.22644.22M940214.6417234.85135281.37135281.37409.7164.42644.226970.21205071.12M1033863.0915369.90135281.37135281.37409.7164.42644.2213186.71205071.12M1131980.5213705.94135281.37135281.37409.7164.42644.2218733.25205071.12M1228521.8212223.64135281.37135281.37409.7164.42644.2223674.24205071.12M1325432.9010899.81135281.37135281.37409.7164.42644.2228086.99205071.12M1422682.189720.93135281.37135281.37409.7164.42644.2232023.59205071.12M1520224.568667.67135281.37135281.37409.7164.42644.2235527.46205071.12M1618037.527730.36135281.37135281.37409.7164.42644.2238651.82205071.12M17128.84205071.12M1818037.527730.36135281.37135281.37409.7164.42644.22128.8438651.82205199.963.2.2热量衡算反响温度:5-10℃压力:0.4~0.5Mp设定:QT——系统内物料与外界交换热量之和(传入热量为正,传出热量为负〕,KJ;Q1——由于物料温度变化,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升温为正,降温为负〕,KJ;Q2——由于物料发生化学变化,系统与外界的交换的热量〔吸热为正,放热为负〕,KJ;根据热量守恒定律,得其中经查有关资料可知:名称相对分子质量密度kg/m3比热容KJ/(kg·℃)汽化热KJ/kg丁二烯54621.11.597苯乙烯104919.81.636水1810004.191液氨17631.7---1663.25胶乳液Mn10×1049501.97丁苯橡胶的聚合热为:95.88KJ/mol=9588KJ/kg混合热和搅拌热的考虑由于溶质的量很少,混合热可忽略不计;搅拌设备中的物料为低黏度流体,搅拌热也可忽略不计,以1小时的产量为基准,设进料温度为10℃,反响温度为恒温5℃。分别对每个釜进行计算:〔正值为吸热,负值为放热〕R101:Q1=〔1.597×45093.79+1.636×19325.91+4.191×135281.37〕×5KJQ2=-6970.21×9588KJQ==-R102:Q1=0KJQ2=-(13186.71-6970.21)×9588=-KJR103:Q1=0KJQ2=(18733.25-13186.71)×9588=-KJR104:Q1=0KJQ2=(23674.24-18733.25)×9588=-KJR105:Q1=0KJQ2=(28086.99-23674.24)×9588=-KJR106:Q1=0KJQ2=(32023.59-28086.99)9588=-KJR107:
Q1=0KJQ2=(35527.46-32023.59)9588=-KJR108:Q1=0KJQ2=(38651.82-35527.46)9588=-KJ对整个聚合工段进行大致估算:原料进入聚合釜放出的热量以1小时的产量为基准,设进料温度为10℃,反响温度为恒温5℃,那么物料带入聚合釜的热量为:聚合反响放出的热量以1小时产量为基准,那么聚合反响放出的热量为反响过程需要排出的热量加液氨的量液氨进口温度为5℃,出口温度为5℃,冷凝剂只进行气化,从而到达降温的目的。根据式:得那么需要液氨的量为Kg/h4.设备工艺计算4.1釜体的设计设计温度:釜内5℃,釜外(夹套)5℃;设计压力:釜内0.5MPa,釜外(夹套)0.526MPa;装料系数φ:0.8;材质:1Cr18Ni9Ti根据年产量确定每小时进料量:=204362.48kg/h由于反响物和介质水的量很大,因此,一些添加的溶剂和反响过程的体积变化不加考虑。同时由于该反响是多釜串联进行,在此主要是对第一个反响釜的计算。4.1.1反响器的体积计算苯乙烯密度ρ1=0.912×103kg/m3丁二烯的密度ρ2=0.6211×103kg/m3聚丁苯橡胶的密度ρ3=0.95×103kg/m3水的密度ρm=1.00×103kg/m3通过质量分数算得ρm=0.8856×103kg/m3ρm——反响液混合密度,kg/m3VR=W/ρm=204362.48/0.8856×103=230.76m3VT=VR/φ=230.76/0.8=288.45m3VTi=VT/n=288.45/8=36.06m34.1.2釜体外形尺寸的设计a.选用标准椭圆封头b.封头与筒体的连接方式选用焊接的连接方式,因为本反响比拟简单,其内部结构也因此比拟简单,对设备的维修与安装要求不高,因此选用焊接的连接方式,这样可减少本钱。而且本反响釜的釜径有2400mm,也要求用焊接的连接方式。c.初选长径比因聚合反响生成的高聚物呈高度分散状态,反响体系的黏度始终很低,且以水为分散介质,且其反响体系的黏度始终很低,且以水为分散介质,其比热大,对于聚合物的热的去除十分有利。因此,选用“矮胖型〞,其长径比初步定为H/D=1.5d.计算釜体内径查表6-1【《聚合物合成工艺设计》P74面】,标准椭圆封头的体积为0.131D3、h封=D/4。令h为釜体直边高度、H为反响釜总高度,那么:H=h+2×h封=h+D/2又H/D=1.5,故D=hVT=0.785×D2×h+2×0.131D3=1.047D3D===3.25m虽然反响器属于非标准设备,但用于制造反响器的上下封头仍选用标准封头。因为H/D取得较小,所以此处按公称尺寸选定釜体直径为3.2m.即D=3.2m.e.计算釜体直边高度为:h=〔VT-2×V封〕/0.785×D2=(36.06-0.262D3)/0.785D2=3.42釜体实际高度为:H=h+2×h封=3.42+1.6=5.02m长径比H/D=5.02/3.2=1.57根据【聚合物合成工艺设计】P74表6-2取封头直边高度为50m,釜体圆形直筒局部高度:5.02-2×0.05=4.92m反响器的实际体积为:VT=0.785×D2h+0.262×D3=0.785×3.22×5.02+0.262×3.23=48.94m34.1.3计算厚度由公式式中:Pc—计算压力取Pc=1MPa;Di=3200mm;=0.9;设计温度为5℃查得1Cr18Ni9Ti在5℃的[σ]t=205MPa取腐蚀余量C2=1.1mm,钢板厚度负偏差C1=0.8mm,那么Sn=S+C1+C2=8.7+0.8+1.1=10.6mm圆整后取Sn=11mm。复验Sn×6%=11×0.06=0.66mm<0.8mm,故不能取C1=0.8,取C1=0.7重新计算:Sn=S+C1+C2=11+0.7+1.1=12.8mm,圆整后取Sn=13mm。复验,Sn×6%=13×0.06=0.78mm>0.7mm,故最后取C1=0.7mm。该聚合釜体可用13mm厚的16MnR钢板制造。因为内压要比外压大,所以按强度计算内筒的壁厚一定能满足外压稳定的要求。因此,本设计中未做外压的设计。4.1.4夹套筒体与封头壁厚确实定依同样的方法,确定ð筒=5mmð封=6mm4.2搅拌器确实定4.2.1选择搅拌桨叶型式,确定搅拌桨叶尺寸采用直叶开启式涡轮式桨叶,依据【化工设备设计手册】上P832表10-1,P838表10-5和【聚合物合成工艺设计】P80据【聚合物合成工艺设计】P77表6-4,计算设计参数Z=4-8,Z取6〔Z为桨叶数〕d/D=1/4-1/2,取1/4,那么,d=0.8m〔d为桨叶直径〕b/d=1/8-1/5,取1//8,那么,b=0.1(b为桨叶宽度)C/D=1,那么C=3.2m(C为桨叶距釜底距离)Ut=2-10m/s,取ut=3m/s(ut为桨叶端线速度)黏度按1Pa×s4.2.2设计搅拌附叶按装四块挡板,其上端与静液面平齐,下端与反响器直筒局部下沿对齐,宽度为D/12=3.2/12=0.27m,且挡板紧贴着釜壁且垂直于釜壁设置导流筒,且桨叶常置于导流筒的下端,且直径为釜径的70%。4.2.3确定搅拌转数搅拌等级选六级,其对应的流体总体速度为u=11.0m/min搅拌桨叶排出流量数qd=u×〔0.785d2〕=11.0(0.785×0.82)=5.53m3/min计算搅拌转速利用图5-17【聚合物反响工程根底】P162,假设为湍流操作,查得Nqd=0.87,从而:N=qd/(Nqd×d3)=5.53/(0.87×0.86)=12.4r/min此时的雷诺数为:NRw=pNd2/u=0.886×1000(12.4/60)×0.82/1=117由图5-17读出,Nq约为0.46,重新计算转速:N=5.53/(0.46×0.83)=23.5r/min由此得雷诺数NRw=pNd2/u=0.886×1000(23.5/60)×0.82/1=222;由图5-17读出,Nq约为0.54,重新计算转速得:N=20r/min计算雷诺数为NRw=189再从图5-17读出,NQD=0.53,与上一个设定的NQD接近,故搅拌桨叶转速可确定为20r/min对搅拌桨叶直径进行黏度校正,校正因数CF列于表5-6【聚合反响工程根底】P165。de=d/Cf(CF取0.94)de=0.8/0.94=0.85m,be=0.11m4.2.4计算搅拌桨叶的轴功率消耗由NRe=162,查【聚合反响工程根底】P155图5-13中曲线q的功率函数¥=2.4又当NRe<300,有挡板或无挡板时,¥=NP=P功率/〔p密度N3D5Pa=¥×p密度N3D5=2.4×886×(20/60)3×(0.85)=26w=0.026kw4.2.5选用搅拌功率p搅拌功率=〔Pa+Pm〕/£传动效率=〔0.026+12%Pa〕/0.9=0.032kw4.3各物料进出管口直径确定黏度较大的液体流速范围为0.5-1m/s,且尽量要取低些,取0.5m/s,见【化工原理】P27表1-34.3.1釜底、釜顶进出料管直径确定根据流量、流速和公式u×3.14×(di/2)2=qV计算而得di=2×=0.141m,出料管径为di=0.141m圆整去140m4.3.2圆形人孔、手孔以及视镜圆形人孔直径选500mm,其具体标准见【聚合物合成工艺设计】P187的表。同样,手孔、视镜的设计标准见附录4.4轴密封形式由于反响是在常压下进行且搅拌轴功率较小,选用填料密封形式的轴密封装置4.5.流体输送机械的选型设计〔以去离子水为例〕4.5.1操作条件输送介质:去离子水操作温度:50C储罐液面压力:常压;聚合釜液面压力:常压流量:qv=204362.48/(8×886)=28.83m3/h入口液面至泵中心距离:4.5m,出口中心至泵中心距离:6.5m吸入管管长:20m(管径¢30×2.5;闸阀一个;止回阀一个;三通两个;900弯头5个排出管管长:60m(管径¢26×3);闸阀5个;止回阀一个;变径一个;三通两个;900弯头10个4.5.2泵的扬程的计算以泵中心线为基准,在储罐液面与聚合釜液面之间列伯努利方程为:H=Z2-Z1+(u12-u22)/2g+(P2-P1)/P密度g+∑Hf式中∑Hf=∑Hf入+∑Hf出又∑Hf入=〔ðl/d+∑〕ue2/2gue=4×28.83/(3600×0.0252×3.14=16.32m/sRE=998.2×2.208×0.025/(6.5×10-5)=5560000>4000湍流查《化工原理》上册P30表1-1,取Δ=0.2mm,那么,那么Δ/d=0.008;再查P29图1-32得:ð=0.022.查P31表1-2得:ð=1.3,闸阀开:ð=0.17,止回阀全开ð=2,ð入=0.5,900弯头ð=0.75×5=3.75∑Hf入=〔0.022×20/0.025+1.3+0.17+2+3.75〕×2.2082/(2×9.81)=3.054m(液柱)∑Hf入=〔ðl/d+∑ζ〕ue2/2gU出=4×28.83/(3600×0.022×3.14=2.55m/sRE=886×2.55×0.02/(6.5×10-5)=695000>4000湍流查【化工原理】上册P30表1-1,取Δ=0.2mm,那么Δ/d=0.01.再查P29T图1-32得:ð=0.038。查P31表1-2得三通ð出=1.3×2=2.6;闸阀1/2开:ð=4.5×5=22.5;止回阀全开ð=2,900弯头ð=0.75×10=7.5,ð出=1.0∑Hf出=(0.038×60/0.02+2.6+22.5+2+7.5+1)×3.04502/(2×9.81)=90.8m(液柱)H=(6.5-4.5)+3.054+90.8=95.8m(液柱)假设考虑1.1的平安系数,那么扬程为106m液柱4.5.3选泵由于介质为去离子水,为节约本钱,据【化工工艺手册】上P2-644图19-2选用离心泵,据【化工原理】上册P293,选IS55-40-305.有关性能如下,转速:2900转,流量15m/s,扬程127m,效率28%,轴功率为18.5km,电机功率30kw,必须气蚀余量2.5m,质量〔泵/底座〕kg152/1104.6调节釜的设计由于此釜的作用是用氨水调节PH值以及参加一些助剂等,同时,由于氨水〔适量〕、杀菌剂(3)、消泡剂〔1.5或1.8〕等助剂,对反响的树脂质量几乎没什么影响。为节约本钱,从经济方面考虑,选择与聚合釜相同结构、相同尺寸的釜一台。4.7过滤器的设计聚合物粒子小,只有0.1-1um,产物是一种稳定的分散液,其胶乳可直接看做产品,而且以水为介质。要求树脂分子量高且含有较多的固体分(因为固体分含量较高时,可一次涂覆厚涂膜),同时它还可以稀释。不管怎样,均要求其固体分含量高且对杂质应有较大的过滤要求。故需选择那些能增加固体分含量同时对杂质有较强的过滤能力的过滤器。综合各方面要求,选择间歇式加压圆盘过滤机。5.厂址车间、平安防护及三废处理设计5.1厂址选择及车间布置车间布置是设计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环,车间布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车间建成后是否符合工艺要求,能否有良好的操作条件,使生产正常平安地进行,设备的维修检修方便可行,以及对建设投资、经济效益等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车间布置时必须充分掌握有关生产、平安、卫生等资料,在布置时做到深思熟虑,仔细推敲,以取得一个最正确方案。车间布置设计是以工艺为主导,并在其他专业、流程图、土建、自控、设备、安装、电力、冷冻、暖风、外管等密切配合之下完成的。因此,在进行车间布置设计时,要集中各方面的意见,最后由工艺人员汇总完成。车间有大有小,但根本上由生产、辅助、生活设施三局部组成。精细化工及一般中小型化工生产布置在一栋厂房内,就是一个车间布置。厂址选择的依据及原那么生产能力:本设计为年产丁苯橡胶30万吨。交通运输:该厂属于丁苯橡胶生产的大型企业,需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因而选择水陆运输比拟方便的地方建厂,且原料供给充足。地形地貌:地势较平缓、地带平阔的丘陵地,保证建厂的土石运用量不大。厂区的面积、形式和其他流程符合需要,厂区要留有开展的余地。气候条件:主导风向要求较稳定,场地应选择在城镇常年空气下风侧,河流下游,尽量远离居民区。水文地质:装置需水量大,故厂址应靠近水源充足和水质良好的地域,以满足装置生产和生活用水及排水,靠近河流但避开洪水地段。能源:保证电网供电充足,燃料油供给方便充足。5.1.2车间布置要考虑的问题〔1〕最大限度地满足工艺生产包括维修的要求。〔2〕有效地利用车间建筑面积〔包括空间〕和土地〔设备能露天布置的尽量露天布置,建筑物能合并的尽量合并〕。〔3〕要为车间的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合理以及节能等要求创造条件。〔4〕了解其他专业对本车间布置的要求。〔5〕要考虑车间的开展和厂房的扩建。〔6〕车间所采用的劳动保护、防腐蚀措施是否符合要求。〔7〕力求车间各设备之间输送管线最短,联系最方便。5.1.3厂房布置〔1〕厂房平面布置〔2〕为便于车间内设备布置和节约占地面积,厂房轮廓选定为矩形。〔3〕柱网间距根据各设备的大小,设定为6-6型。〔4〕厂房长度设定为28m。〔5〕厂房宽度设定为12m。〔6〕厂房高度设定为8m。〔7〕厂房设定为一层。5.1.4设备布置的平安距离在设备安装中,设备间应留有余地,以便操作和维修。查《化工设计》,表19表26设备的平安距离序号工程净平安距离/m序号工程净平安距离/m1泵与泵间的距离0.79反响釜与墙间距0.72泵离墙的距离1.210反响罐盖上传动装置离天花板距离0.83泵列间的距离2.011反响罐底部与人行通道距离1.8-2.04计量槽间的距离0.4-0.612反响罐卸料口至离心机的距离1.0-2.55换热器间的距离1.013通廊、操作台通行局部的最小净空高度2.0-2.56离心机周围通道1.514不常通行的地方的最小净空高度1.97过滤机周围通道1.0-1.815操作台梯子的斜度45°-60°8反响釜间距1.0-2.016工艺设备与道路间距1.05.1.5车间内辅助室和生活室布置〔1〕生活规模较小的车间,多数是将辅助室、生活室集中布置在车间的一个区域内。〔2〕考虑到通风和采光效果,一般将生产区集中放在北面,辅助室、生活室放在南面。〔3〕辅助室、生活室应尽量接近平安通道。〔4〕辅助室、生活室和生产区间应考虑用防火防爆墙隔离。〔5〕辅助室、生活室的门都应朝外开,以便人员的撤离。5.2平安防火设计[1]在工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涉及到平安问题。平安工程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管是哪一种生产行业,从科学研究开始,经过小型试验,中间试验和扩大试验,再经过设计,建设和压力测试,无时无刻不涉及到平安问题。平安设计是完成设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平安问题要由每个设计人员具体考虑。在设计工作中安排所需的平安措施,同时还要由专业平安设计人员进行集中管理,通盘考虑方能到达总体平安的目的。提高化工行业的平安性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在硬件方面,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在软件方面,加强现代化的平安管理。对于小型化工企业,应加速技术改造,在设备操作上加强密闭化,机械化和集中控制,增强防护措施,使操作人员脱离不良的劳动环境。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对危险性进行有效的控制。近年来,随着化学工业技术的进步,平安管理方式也有很大的开展,其中最主要的是引入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危险性的辨识和评价问题。从生产的角度看,工业平安有两个侧面。一个是以防火、防爆为主要的平安措施;另一个侧面是防止污染扩散形成的暴露源对人身造成的健康危害。火灾和爆炸是化工行业最大的威胁,但是由于化工行业人员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和在平安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在生产中的不平安因素正在逐渐克服。有害和有毒物质对于人身健康的危害有时虽然是急性的,但大多数是属于慢性的。急性健康危害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慢性健康危害却常常被人们无视。综合平安防护防火防爆〔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标准,本厂属于甲级防火防爆单位,各工序岗位的管理均应符合标准要求。〔2〕在厂范围内,30米以内严禁烟火,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品和穿钉鞋进入生产区域,生产所用的易燃品〔棉纱、油类等〕应放在指定地点,并妥善保管。〔3〕盛装和输送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管道应该严密无泄露,发现泄露应及时检修,假设开车无法检修,又严重威胁平安生产,应立即停车检修。〔4〕所有盛装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和运输管道,均应有良好的静电接地装置,接地总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厂房和装置的避雷装置应保持良好,不得损坏,每年要检测校验一次,接地线的测试由动力厂负责,检测记录应报生产单位和生产机动部、安环质检部各一份,以备待查。〔5〕所有的电动机和电器设备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机械传动设备应有完整的平安防护罩。〔6〕当班工人,不得任意脱离工作岗位,传动设备合闸前,要按操作法规定,严格细致检查,注意设备内外是否有人工作。〔7〕下釜、下槽和进入其他设备容器工作应做到:①切断电源,拿下保险,并挂上严禁合闸的警示牌。②物料管道等断开并堵盲板,切断物料等。容器内用N2或水置换,进行取样分析,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含量小于规定范围,含氧量在18~21%,并保持良好通风,方可进行操作。③如需动火处理,应按规定办理动火手续。④进缸工作,应戴好平安带和平安帽等防护用具,并按规定办好票证。⑤外面应留一人监护,监护人应高度负责,不得随意离开岗位。〔8〕登高作业2米以上,应带好平安带和平安帽,并携带好材料、工具、切勿落下伤人。〔9〕平安阀、防爆膜、压力表要经常保持灵活好用,均应按照受压容器管理标准要求,按期进行核验,并作好记录,打好铅封,记录上应有检验人签字存档备查,如遇特殊情况,例如平安阀误操作跳开,低改高型号树脂生产,要随时调校平安阀。〔10〕砂封、阻火器等平安装置每半年清理检查一次。〔11〕系统设备管道停车检修,必须将物料处理干净,排N2置换。经分析化验合格,办理动火证后,方可动火检查。〔12〕系统设备,管道开车,应用N2置换,分析含氧在3%以下,方可进行开车。〔13〕盛装和输送C2H2、VCM的管道,设备严禁用铁器敲打,以免发生火花。〔14〕盛装和输送C2H2的设备及其附件、管道和管件、阀门等,不得采用铜、银、汞等金属材质,防止产生爆炸物,如需采用铜材,其含量不得超过70%,如需采用汞做压力计时,要加甘油等做隔离液。〔15〕电石库应保持枯燥、通风良好,排尘装置完善,盛装电石的吊斗和加料贮斗等的衬里应完整。发生器加料前,电石贮斗应按照操作法排N21~2分钟。〔16〕VCM单体贮槽、计量槽的VCM填充系数不大于85%。〔17〕凡来厂的新工人或外来实习培训人员在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35万吨汽油调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备案
- 2025年中国蒸馏设备行业发展潜力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国际现代物流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建议书
- 2020-2025年中国卷闸门电机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1-2026年中国蒸汽电磁阀市场全面调研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2-2027年中国旅游酒店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
- 油料电导率仪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煤炭物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建筑材料添加剂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TCASWSS 025-2024 老年大学课程设置规范
- 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度提升
- 两办意见八硬措施煤矿安全生产条例宣贯学习课件
- 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技能范例课件
- 《体育与健康说课》课件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九单元 溶液
-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招聘教师笔试真题2022
- 山东女子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2020年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研究报告
- 常见织带花链的排法和穿棕方法
- 《化工工程制图》完整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