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后跟踪训练(一)一、选择题1.(2020·山东聊城调研)商朝人祭祖对象广泛,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到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材料所述现象()A.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美德B.表明宗法制已经形成C.说明祭祖与专制王权密切D.反映了社会等级森严[解析]材料“从直系到旁系再到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说明商朝祭祀对象的广泛性,体现了商朝人的美德,故A项正确。[答案]A2.(2019·全国卷Ⅰ)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王位继承制度的变化。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商代王位继承原则有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以兄终弟及为主,但西周的“11代12位王”以父子相传为主,联系所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可知题干反映出商周时期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故B项正确。禹的儿子启结束了禅让制,开创了家天下,商周时期延续了家天下的局面,故A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商朝、西周王位继承在“代”方面的差异,看不出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故C项错误;西周宗法制强化了血缘纽带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B3.(2019·山西适应性考试)在商朝,征伐、祭祀、施政等政治要务都要进行占卜;西周时期,君主管理国家的同时往往会关注百姓的议论。这反映了()A.商朝政治制度被西周抛弃B.国家管理不再借助神权C.西周治国理念发生了变化D.君主利用民意加强集权[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治国理念的变化。由材料可知,商朝的政治要务都要进行占卜,带有明显的神秘色彩,而西周统治者管理国家则关注百姓的议论,神秘色彩淡化,这说明西周时治国理念从注重天命到注重人事,故选C项。西周承袭了商朝的部分政治制度,如王位世袭制,排除A项;西周时期依然有图腾崇拜,说明国家管理依然有借助神权,排除B项;西周时期还未形成中央集权,排除D项。[答案]C4.(2020·山东德州期中)周人将夏、商、周三代更替的原因归结为“德”,认为夏、商亡于“不敬厥德”,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该做法()A.解释了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因B.反映出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C.有助于统治阶级的自我约束D.形成了亲疏有别的等级秩序[解析]本题考查周人的德政理念。周人将夏、商、周改朝换代的原因归结为德,体现了周人对德政的重视,这对周代统治阶级形成一定的约束作用,故选C项。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因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题干反映的是施政理念的转变,与生产技术、社会生产力无直接关系,故排除A、B项;形成亲疏有别等级秩序的是分封制,并非题干中的德政思想,故排除D项。[答案]C5.(2019·全国卷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 B.禅让制C.郡县制 D.察举制[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材料的大意是说用“孝”“悌”教导人民,用“乐”移风易俗,用“礼”治理人民。“孝悌”是指孝敬父母、友爱兄弟,重视血缘亲情,这最早可以追溯至宗法制,故A项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不是孝悌礼乐观念产生的制度渊源,排除B项;郡县制是中央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与材料所述思想无关,排除C项;察举制是汉代时期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选官制度,不是材料中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排除D项。[答案]A6.(2019·安徽江淮十校联考)“封建”一词在中国古代意谓“封土建国”“封爵建藩”。刘邦封建同姓子弟,引发七国之乱;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导致八王之乱;朱元璋封建二十余子,酿成靖难之役。这反映了()A.封建导致政权衰亡 B.宗室拱卫专制王权C.血缘政治影响深远 D.封建体制日趋完善[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封建制度。A项表述绝对化,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很容易得知,在七国之乱、八王之乱、靖难之役中,宗室都不是在拱卫而是严重威胁专制王权,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尽管血缘政治危害严重,但这些前车之鉴并没有杜绝皇帝对皇子的封建,这种对宗室子弟的分封现象反复重演,说明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不难得知,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封建关系导致政局的动荡不安,但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是封建体制的弊端与缺陷而非日益完善,故D项错误。[答案]C7.(2020·湖北黄冈质量检测)西周以前,贵族社会流行多妻婚姻;西周时期,一夫多妻制被一夫一妻多妾制取代。这一变化的主要影响是()A.强化周天子的权威B.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C.降低了女性的地位D.削弱了贵族的特权地位[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宗法制。周天子的权威与其婚姻没有太大关系,A项错误;西周时期,一夫多妻制被一夫一妻多妾制取代,结合所学可知妻所生的儿子为嫡子,妾所生的儿子为庶子,嫡长子是权力的继承者,这样有利于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故B项正确;不管是一夫多妻制,还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妇女的地位都比较低,C项排除;从一夫多妻制到一夫一妻多妾制,贵族的特权地位并未被削弱,D项错误。[答案]B8.(2019·湖北四地七校联盟联考)“周人必须在各地区与殷人旧族及当地土著建立‘三结合’的统治”,这种“三结合”中“主动的结合力量自然是周人与友族的宗亲子弟,他们也是最居优势地位的成分”。这种做法()A.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B.有效地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根源在于周初奴隶制经济的发展D.体现的是一种神权与族权的结合[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宗法制。根据“周人必须在各地区与殷人旧族及当地土著建立‘三结合’的统治”等可知,周朝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得以延续,故A项正确;这种做法没能有效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矛盾,B项错误;根据“与殷人旧族及当地土著建立‘三结合’的统治”等并结合所学可知,“三结合”主要强调的是政治方面的问题,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体现了族权,没有体现神权,D项错误。[答案]A9.(2019·四川宜宾一模)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先进而自称为华夏。进入战国之后,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A.加速了社会转型 B.冲击了贵族政治C.促进了民族认同 D.推动了战国变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认同。根据材料“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等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变化促进了民族认同,故C项正确。[答案]C10.(2019·四川南充一模)晋侯封桓叔于曲沃,桓叔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以至于曲沃封邑大于晋国国都。之后,曲沃三代封君攻伐晋侯,终于“尽并晋地而有之”。这说明了()A.诸侯争霸导致社会转型 B.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C.德治思想深入宗族内部 D.贵族政治已完全瓦解[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分封制。材料“晋侯封桓叔于曲沃”“曲沃三代封君攻伐晋侯”“尽并晋地而有之”说明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排除A项;德治思想深入宗族内部与“曲沃三代封君攻伐晋侯”不相符合,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答案]B0011.(2019·云南昆明摸底调研)春秋时期各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进入战国,各国国君纷纷自称为王。国王是最高政治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A.国君集权体制逐步形成B.官僚政治初步取代贵族政治C.分裂到统一的趋势加强D.天子逐渐加强对诸侯的控制[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根据“国王是最高政治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等可知,国君集权体制逐步形成,故A项正确;B项材料无法体现;材料强调的是国君集权体制而非国家统一趋势,C项错误;春秋时期各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而战国时期各国国君纷纷自称为王,由此可知周天子权势衰微,D项错误。[答案]A12.(2019·湖北武汉起点考试)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不断拓展疆土:如秦人征服巴蜀,开发西南;燕人北击东胡,开辟辽东和辽西;赵人“胡服骑射”,将势力推进到阴山。各诸侯国的疆域变化()A.拓展了华夏文明的空间 B.巩固了周王室势力范围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D.体现了尊王攘夷的策略[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各诸侯国不断拓展疆土”,将自己的势力不断向边远地区推进,促进边远地区的开发,也将华夏文明带到了边远地区,故A项正确;战国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微,各诸侯国纷纷争霸兼并,B项错误;各诸侯国疆域的拓展进一步加剧了离心倾向,C项错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称王,发动兼并战争,D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13.(2020·华南师大附中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摘编自《春秋公羊传》材料二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三封建者,统一之反也。封建之制废,则统一之业成矣。然后世又有为统一之梗者,则叛民、叛将之割据是也。柳子厚(柳宗元)谓秦有叛民,而无叛吏;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有叛将,而无叛州。盖郡县之设,既无世袭,不得私有其土而有其民,而又不假之以兵,其势固无从叛。——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大一统”思想的内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大一统”国家形式在战国时期面临的困境。(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以后维护“大一统”的制度保障。[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得出遵从西周宗法制确立的封建秩序及尊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由所学知识,可得出以周礼为行为总则;据材料一“立适(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得出遵从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度。第(2)问,据材料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七国则绝不言王矣”等,可得出宗法体系和周礼的崩溃;由所学知识,可得出西周贵族群体沦丧。第(3)问,据材料三“封建之制废,则统一之业成矣”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废分封制,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据材料三“盖郡县之设,既无世袭,不得私有其土而有其民”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郡县制和官僚制度。[答案](1)内涵:遵从西周宗法制确立的封建秩序;尊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以周礼为行为总则;遵从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度。(2)困境:宗法体系和周礼的崩溃;西周贵族群体的礼信沦丧。(3)保障: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郡县制;官僚制度。14.(2020·南昌高考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由于血缘宗族社会是中国数千年传统社会的基本形态,其中孕育生长的传统价值观念,便成为引导这一社会形态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换言之,正是血缘宗族社会的内在需求,为以伦理道德为特色的传统价值观提供了存在的合理依据,而作为中华元典的“六经”,正是传统价值观的承载者。它们共同塑造了中国“连续性”形态的文明。——姜广辉、程晓峰《中华文明“连续性”形态形成的原因——从西周的宗法制度谈起》请运用相关历史知识,对材料中中国文明“连续性”形态的成因进行探讨。(说明:可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论证、修改补充或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依据材料可知,本题要探讨的问题是:中华文明为何能稳定延续。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对材料的血缘宗族进行论证,也可以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选取一个或多个因素对材料的观点进行修改补充。从答题规范性上来说,小论文题观点要开门见山地明确提出,论证过程要史论结合,史实与观点要有紧密的逻辑关系,切忌简单罗列史实,结尾对观点进行总结升华。[答案]示例一:观点:宗法制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形态。论证:在中华文明早期,西周的社会政治制度就是通过血缘纽带建立起来的,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从而保证了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春秋以后,西周的宗法制趋于解体,但此后形成血缘宗族社会形态,作为传统价值观的主要载体一直延续至今。而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念,是以儒家建立起来的道德体系为主体的。这个体系以“仁”为最高理念,包含了孝、忠、恕、礼、义等许多道德概念和范畴,以宗族社会为载体,又强化了血缘人伦关系,从而维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有序发展,成为整个民族认同、接纳并践行的价值观念。总结:血缘宗族社会和儒家传统价值观念,作为中华文明的一体之两面,共同促成了一种“连续性”形态的文明。示例二:观点:中华文明“连续性”形态的形成,除了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长期统一的局面,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足爽祛臭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聚异氰酸酯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啪纽布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工业防爆型高压清洗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BTF公司订单准时交货率提升策略研究
- 前置行政规范违反认定犯罪过失问题研究
- 2025年度个人短期担保借款合同范本(十八)
- 二零二五美容院美容院加盟店经营管理指导合同3篇
- 2025年度住宅小区电梯智能化升级改造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产业园区厂房租赁与人才引进服务合同3篇
- 卫生服务个人基本信息表
- 医学脂质的构成功能及分析专题课件
-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策略创新与实践路径
-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湖北省知名中小学教联体联盟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含解析
- 燃气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 数列练习题(含答案)基础知识点
- 通用电子嘉宾礼薄
- 赤峰市海业矿产有限责任公司福合元矿区铜钼矿2022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
- 充电站监理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