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完整笔记_第1页
音韵学完整笔记_第2页
音韵学完整笔记_第3页
音韵学完整笔记_第4页
音韵学完整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总论一、音韵学1,什么是音韵学:又叫声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2,语音学和音韵学语音学是对语音的客观描写,从生理、物理属性两方面对语音进行研究。主要有三个分支: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听觉语音学。还有所谓的实验语音学。普通语音学。音韵学是研究某种语言的语音和该语言语音系统中语音功能的一门学科。它包括音位学,包括研究某种语言历史上的语音变化等。音韵总与一种具体的语言相联系,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不可能有“普通音韵学”。它们在观点、方法上也有不同。音韵学侧重音类的划分,侧重语音系统的归纳整理;语音学则侧重于发音原理的分析。3,音韵学的功用二、汉语语音的分期:研究汉语语音的历史情况,主要凭借书面文字材料。根据文字材料性质,一般把汉语语音的历史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期:公元四世纪以前(晋代以前)对应语音上古音研究上古音的称之为古音学中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中古音今音学近古期:公元十二世纪到十七世纪近代音北音学现代期:公元十七世纪到现代现代音现代音的研究一般包括在现代汉语里古代还有一种研究和分析汉语语音的专门学问——等韵学。这样,汉语音韵学分为四个部门:古音学、今音学、北音学、等韵学。严格来说,这只包括一半内容,只把几个代表时期横的面进行了剖析,属于共时的研究,都不研究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对于语音发展规律的研究,形成了汉语语音史这个部门。三、汉字标音方法:1,反切以前的标音方法:早期,直接口授法后来,形声字的偏旁曾经被当作识字的拐棍用过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有譬况法(包括读若法)、直音法。2,反切3,音位学标音法1913年开“读音统一会”时,经过多方商榷研究,得到两个系统:(1)1918年11月23日,公布“注音字母”四十文,取笔画最简单的汉字组成,是汉字形式的拼音字母。(2)1928年9月26日,公布“国语罗马字”,用西方语言字母为汉字注音。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56年2月拟出《汉语拼音方案草案》,1958年2月由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为正式方案推行。四、音韵学的一些基本概念1,关于声母的概念:现代汉语从两方面入手,即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传统对发音部位的分析结果主要有五音;对发音方法的分析结果主要有清浊。A,五音是指喉音、牙音、舌音、齿音、唇音。这些名称出现较早,在《玉篇》中就有所谓《五声定论》。B,清浊的概念据《隋书》记载,三国魏李登所著《声类》中就有,但早期并无解释。按现代语音学理论分析,清浊实际上是两方面问题,一是声带颤动不颤动,二是送气不送气。所谓全清,指的是不带音,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所谓次清,指的是不带音,送气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所谓全浊,指的是带音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所谓次浊,指的是带音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C,在音韵学里,声母也简称“声”,又叫做“纽”,或合起来叫“声纽”与现代汉语语音学看法不同的是,传统音韵学认为,声母是一个字起头的音。这个音固然可以是辅音,也可以是元音;一个音节开头有一个音,反切也用一个汉字来表示。如《韵镜》中“喻母”,就是元音开头的字。甚至主要元音前无别的的音,切语中也用一个字表示。如“安,乌寒切”表示声母名称的还有“字母”,字母就是声母的代表字。传统的音韵学家任意选用一些字来代表声母;唐宋时音韵学家选用了一套声母代表字,后来一般被沿用下来。另外还有一个概念叫“声类”,是指反切上字的分类它与声母不完全一致,有的一个声类就是一个声母;有的只是一个声母的条件变体。2,关于韵母的概念A,韵母是指一个声母后面的部分,传统音韵学里很少用韵母这个概念。B,韵,是指韵腹、韵尾、声调都相同的字所形成的类。韵类,是韵书中反切下字的分类,它包括韵头。韵部,是韵腹、韵尾相同的字所形成的类,它不管声调和介音。在上古和近代语音分析中常用此概念。韵目,是韵书中韵或韵部的标目,也就是韵或韵部的代表字。C,关于韵尾:(1),现代汉语把普通话韵尾分成三大类:开韵尾:没有韵尾元音韵尾:以元音i,u为韵尾鼻韵尾:以鼻音n,ng为韵尾另外一些方言中有塞音韵尾,以[-p,-t,-k]为韵尾。(2),音韵学传统的分法是分三类:阴声韵: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韵;阳声韵:以鼻音收尾的韵;入声韵:以塞音收尾的韵。3,关于声调的概念主要有两个:调值:指各种方言中实际读音的高低升降形式;调类:指某种方言里的字调归类。第二章今音学今音学是研究以《切韵》、《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的,当然也分析研究中古时期其他语音材料(如《玉篇》、《经典释文》、《说文解字》反切系统等等。)今音学研究始于明清之际,但真正系统地分析研究始于晚清的陈澧,他用反切系联法归纳出了《广韵》切语上下字的体系。一、《切韵》和《广韵》1,韵书产生的背景韵书是按照字音分韵编排文字的一种工具书。古代的工具书,按照意义编排的《尔雅》出现于战国末期;按照形体编排的《说文解字》出现于公元100年。反切的大量运用,表明人们能把汉语音节分为声韵两部分,这是汉魏时期的事;南北朝时期,沈约等人发现了汉语的声调有平上去入四声;这为韵书的编制准备了充分条件。促使韵书产生是因为文学创作的要求。2,六朝韵书与陆法言《切韵》甲、六朝韵书韵书推三国魏李登的《声类》为鼻祖。据清代谢启昆《小学考》所录,魏晋南北朝时声韵类著作有27种,还有70种音义书。均亡佚。敦煌本和故宫本《刊谬补缺切韵》中记载了吕静、夏侯该、阳休之、李季节、杜台卿五家韵书与《切韵》分韵的异同,从中可以看出六朝韵书分韵的大体情况。乙、陆法言的《切韵》陆的《切韵》在《隋书》未著录,《旧唐书·艺文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载有“陆慈《切韵》五卷”字样。一般认为即唐写本韵书残卷中的陆词。《切韵》原书今已不存,只有敦煌传本残页及新疆两件断片。陆的自序《切韵序》是认识《切韵》的钥匙。从中可知:1)其编写纲纪是开皇初年八位著名学者集体讨论拟就的。编纂目的不仅为“广文路”,更为了“赏知音”2)其制作前有所承,是集六朝韵书大成的作品3)编书标准是既照顾“南北是非”,又照顾“古今通塞”,不斤斤计较于一时一地方音丙、《切韵》音系的性质一般的,认为是这一时期或更早以前一些语音的综合反映。3,唐人对《切韵》的修订《切韵》问世后,“时俗共重,以为典规。然苦字少,复阕字义”,不少人为之增字加训。宋以前近于韵书的书目约有一百六七十种,学者们研究认为,《切韵》以后韵书发展,主要是对《切韵》进行增补、刊谬,做修订。a,影响较大的首推王仁朐的《刊谬补缺切韵》作于唐中宗年间(705-710)。现存编号P2011的敦煌本王一;项子京跋本王二;宋濂跋本王三。王三为研究主要依据。王书所加字约六千,增加50%,原书11500字左右,王书18000字左右。b,《唐韵》也是增补《切韵》的,孙湎(?)作。比陆书增加3000多字,在唐代影响极大。c,李舟《切韵》在韵部次序对陆书有调整,其成就多为后来韵书所采用。4,《广韵》在音韵学上的地位增订《切韵》的书以1947年故宫发现的王三最早最完整,但它长期失传,故谈韵书总是说到《广韵》。《广韵》是宋代陈彭年、邱雍等奉诏修订《切韵》《唐韵》而成。此书成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全名《大宋重修广韵》。《广韵》之在韵书,“如《说文》之在字书”(黄侃语),其重要性表现在:(1)它是《切韵》系韵书的代表,研究中古音的主要依据。《唐韵》《切韵》《广韵》学者们看作一个东西,它们语音系统基本一样。(2)它是研究上古音的阶梯。(3)它是研究等韵学的参考书。二、《广韵》的体例:1,《广韵》的体例《广韵》以四声为纲、韵目为纬,共分206韵,收字26194个。其中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按平上去入四声分卷,平声字多分上下两卷,全书共5卷。韵目用数字表明次序,如卷第一“东第一冬第二……”正文直接用数字把各韵目所辖韵字分开。这样的编排体例是从《切韵》继承来的。按照声母韵母的不同分开排列,完全同音字形成一组,用小圈分隔。这种同音字组称为“小韵”,也有称为“纽”。小韵首字下先训释,再反切注音,最后标明小韵韵字总数。一字两读三读再注“又某某切”,这叫“又音”。2,韵和韵母韵不包含主要元音前的短弱元音(介音),一个韵中可能包含一个韵母,也可能包含两个以上韵母。韵的数目不一定影响韵母的数目。《切韵》193韵,王本《切韵》195韵,《广韵》206韵,这些不一致并不影响语音系统。3,收字和训释《广韵》每韵所收小韵以至字数、训解都比《切韵》多。三、《广韵》的声母1,传统的三十六字母甲三十六字母系统(P27)乙三十六字母的由来传说是唐末守温和尚所作。近年敦煌残卷出土“守温韵学残卷”中守温字母只有三十个。(P28)似乎是31个,根据同时代的敦煌写本《归三十字母例》,其中见、君两字母声母相同。三十字母发展为三十六字母,是唐末宋初人增加的。二者差别如下:(1)守温不分轻唇重唇(2)守温无娘母,守温泥母相当于后来的泥母和娘母(3)守温不分床禅,三十字母有禅无床。从三十六字母的来源可以看出,它不是一时一地的产物,只是大致反映了唐宋之间的汉语声母系统。王力的《汉语语音史》认为:隋-中唐时代是33声母;晚唐-五代是36声母;宋代是21声母。三十六字母和隋至宋各时期声母系统都不相同,但传世韵图用它解释说明《切韵》系韵书,所以它在音韵学上非常重要。说到某字中古音韵地位时,声母系统还是用三十六字母。2,求声类的方法《广韵》全体反切上字的归纳,是知道《广韵》声母的唯一途径。第一个认识到利用反切探求《广韵》音系的人是清末的陈澧。他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撰写了《切韵考》,系统分析研究了《广韵》的反切。陈澧提出:“……切语上字同用者、互用者、递用者,声必同类也”(基本条例)“然有实同类而不能系联者,以其切语二字两两互用故也。……据此[指互见的又音]以定之”(补充条例)陈澧从三千多个反切的排比分析中,找出452个反切上字,系联得出四十声类。陈澧没有将条例贯彻到底,再加上《广韵》反切复杂,考订结果不尽人意。好的条例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是反切的本质与韵书的背景先天决定了的。这种方法得到的类,只能表现出中古《广韵》音系声母类别的大概。还要参证其他材料才能得到近乎事实的系统。3,《广韵》的声母用陈澧的方法只能求出反切上字的类——我们称之为声类,但反切上字为求和谐,上字的运用总是受着下字的制约。从本质上说,声类只是一个声母的条件变体。声类不等于声母。要得到声母必须借助别的材料和方法。甲、高本汉的开创工作高的《中国音韵学研究》是二十世纪今音学研究的基石,这本书搜集了33种汉语方言材料,列出3125个汉字在这些方言的读音。高拟定《广韵》声类47个,声母32个(即守温三十字母加上状母、娘母)。高本汉没有充分利用《广韵》以前的材料,他的方言材料详于北方而略于南方,这些都限制了他的成就。乙、《广韵》的声母系统这里指后来学者在高基础上发展的声母系统,一共36母(P32)4,《广韵》声母和现代普通话声母的比较从中可见变化最突出的有四点:(1)全浊声母的清音化。(2)知组、庄组、章组三组合流为卷舌音。(3)精、见两组分化出新的舌面音。(4)零声母字大量增加。四、《广韵》的韵母系统1,206韵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广韵》把一个音读(不确,实质上东董送屋四韵韵尾不同)的平上去入算四韵。如将其串联,可得到大的韵部。讲《广韵》韵母系统,一般都是以这样的韵部为单位的。2,《广韵》的韵母《广韵》有61个韵部,但一个韵部不一定就是一个韵母,一个韵部可以包含几个韵母。从反切下字可以看出,一个韵中(如东韵)若干小韵的反切下字可以系联为一类或两类。用这种方法,高本汉归纳出《广韵》韵母90个,并运用历史比较法为之构拟出读音。王力先生《汉语音韵学》采用高氏系统,《汉语史稿》则认为又92个韵母。这都是把入声同阳声韵并在一起,如入声单列,高认为140,王142。第三章等韵学等韵学是以特定的格式和方法来研究汉语语音的一门学问,它以图表的形式来展示汉语的语音系统,来解释韵书中的反切。一、等韵和等韵图1,什么是等韵、等韵学和等韵图用“等”的概念来分析汉语的语音,就叫等韵2,等韵的起源韵书编撰的目的主要是服务于古人做诗押韵。虽然它给每个小韵注出了反切,但声母、介音等音素单从韵书反切本身很难看出其系统。韵书中积淀了前代的反切,后人要解释这些反切,要运用反切读出正确读音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韵书大量出现后,需要一种从宏观上能了解整个音系,从微观上又能解释反切表现读音的东西。又由于梵语悉昙章的传入,就产生了用图表来表现语音系统的方法。(悉昙是梵文siddham的对音,是一种小学生识字的一种练音表。它的方法是元音排队,依次上加辅音与之相拼)二、等韵图的体例举现存最早的韵图《韵镜》说明。我们认为,其原型在唐代,且在守温前,字母没出现就有了韵图。现在见到的《韵镜》是宋代张麟之公元1161刊刻的。现只存“永禄本”“宽永本”。韵图一书分43图,以第一图为例。图上横列七音,代表声母发音部位;七音之下分23行,这23行与36字母有对应关系。(张麟之根据这个关系撰《字母括要图》把每行代表某个字母明确标出,有些两两相对同列一行的字母,其统辖字则以等第表示区别。如“端”“知”同列,一四等属端母,二三等属知母)图中纵行最右栏标注内外转、图次和开合口。韵图对同韵字按开合不同分图列字。“内外转”的含义至今不十分明白。传统说法是,所谓内外转主要是就一个图中各韵部有没有真正的二等韵(即不依附一三等的独立二等韵)来区分。有称为“外转”,没有“内转”。等的概念不容易说清楚,《韵镜》原书只有“位”。位,列也。第一位,就是韵图每栏第一列。也就是后人所说第一等。但韵图作者如何分等的呢?王力先生认为等的差别不在声母,也不在声调,而在韵母的不同,在某些韵图中四等的区别,不在乎韵头的不同,而在乎主要元音的不同。李新魁先生认为是分等于声,由声及韵,故韵也有等第之分。通行的看法,说宋元时期韵图把韵分成四等,大体上是代表这样的语音状况的:韵母中没有i介音而主要元音发音开口度最大和舌位较后的是一等韵;韵母中没有i介音而主要元音发音开口度次大和舌位较前的是二等韵;韵母中带有i介音而主要元音发音开口度较小和舌位在前的是三等韵;韵母中带有i介音而主要元音发音开口度最小和舌位最前的是四等韵。有的一个韵兼列在不同等的,称之为“合韵”。韵图的开合口是就韵母中第一个元音或半元音的发音状况——唇的形状来说的。韵母中带有u介音的一类称合口呼,不带称开口呼。也有一个韵中既有开口呼的字,又有合口呼的字。《韵镜》所反映的音韵系统和《广韵》最接近。虽非据此而作,但曾根据它和《集韵》订补校正过。三、韵图的分类按照时代可分为两类:1,宋元时期的韵图总的特点:反映《广韵》一系韵书的语音系统,保持韵分开合,分四等,声母按三十六字母分类,调分平上去入四声的做法,四等的划分是不可动摇的原则。细分析可分成两类:一种按中古的小韵列图,每一个小韵的代表字(首字或非首字)都在韵图中占有一个位置,主要有《韵镜》《七音略》等;一种是根据语音实际,删并韵书的韵类,不让每一个小韵的代表字都在韵图中占有一个位置,而是对各种读法相同的韵字加以删并,这样在韵书中本来不同韵的字便混到一起了,主要有《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等等。《四声等子》首先用“摄”的观念名称统帅《广韵》各韵。摄是一个重要的音韵学术语。等韵学家把韵腹、韵尾相同或相近的韵归为一类,这个类就称为摄,就是总摄。《四声等子》《切韵指南》把《广韵》206韵归并为十六摄,并以“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曾梗流深咸”十六字为标目。(各摄所包括韵目见P45)2,明清时期的韵图:明清韵图已经完全离开了宋元韵图的制作的规范,以新的面貌内容出现。除极少数表现中古韵书的语音体系外,绝大多数以反映当时当地的实际语音为主要特点。与宋元韵图根本的不同在于语音的发展变化。大体可把明清韵图分为三类:(1)表现读书音系统的韵图代表性著作有袁子让的《字学元元》、《字汇》后所附的《韵法直图》和《韵法横图》。(2)表现口语音系统的韵图比较多,重要的有桑绍良的《青郊杂著》等等(P47)。(3)表现古音的韵图这类主要出现在清代。有以上古音为主要描述对象的,有以中古音为主要描述对象的,还有调和古今的。代表作品有《康熙字典》前所附《等韵切音指南》、江永的《四声切韵表》、梁僧宝的《切韵求蒙》和《四声韵谱》。3,等呼观念的改变随着语音的发展变化,宋元时代韵图那种把字音按声类和韵类发音的不同区别为两呼四等的分析方法,到明代已不再符合语音分析的实际情况。明末,“等”的观念完全被“呼”代替。到清代,就完全用四呼来代替原来的两呼四等了。两呼四等合流为四呼的大概情况是:开口一二等变为开口呼,开口三四等变为齐齿呼,合口一二等变为合口呼,合口三四等变为撮口呼。四、如何利用韵图认识反切韵图的编纂目的,特别是宋元韵图的编纂目的,主要在于展开韵书的语音系统、阐明韵书的反切。今天查阅字书(如《玉篇》)、韵书(如《广韵》),或者看《经典释文》以及经史诸子的注释,会遇到一些无法由上下字直接切出读音的生僻字。这种情况可借助韵图。简单说来,反切上字一定跟我们所要知道的读音同一直行,但大多数不同图;反切下字一定跟我们所要知道的读音同图、同一横行。王力先生称用这种方法查字叫“横推直看”。在韵图中查字,首先要知道反切下字属于什么韵,这需要一定练习才能记得住。如果查出的字不认识,可根据同一直行其他声调的字去推。五、等韵门法1,什么是门法门法是按照反切来查图的方法。也就是古人制定的使用韵图的一些法则和条例。2,门法的产生早期韵图,如《韵镜》,只有所谓《归字例》,教人怎样查图,怎样根据反切在韵图中找字。随着韵图大量出现,语音不断发展,利用韵图练音识字渐成风气,韵图的若干问题也暴露出来。如《七音略》端、知组安排在同一行,精照组也在同一行(《韵镜》亦然),一四等为端精组,二三等为知照组。但《广韵》四江韵里有一小韵,“桩,都江切”,桩是知母字,都是端母字,反切上字和被切字不属于同一个字母。韵图对这个韵字没有根据反切上字“都”把它列入一等,而是列在二等的位置。门法就专门解释这个矛盾,称这种情况为“类隔”。3,门法的发展可以认为韵镜的《归字例》是门法之发端,《四声等子》里的《辨音和切字例》和《辨类隔切字例》是门法的进一步发展。《切韵指掌图》前的《检例》也是门法。门法名称的正式提出是元朝刘鉴的《切韵指南》所附《门法玉钥匙》。刘鉴把门法分成十三门,即“音和、类隔、窠切、轻重交互、振救、正音凭切、精照互用、寄韵凭切、喻下凭切、日寄凭切、通广、局狭、内外”。这十三门法到明代又有了发展,明代僧人真空为韵图中个别字又创制了一些原则,把十三门法发展为二十门法。但真空所补的只是个别字的例外现象,其重要性不及刘鉴的十三门法。第四章古音学一、古音学的萌生1,协韵说批判2,《韵补》之功过早在宋代,人们就开始探索古音的奥秘。《韵补》一书就是早期古音研究的代表作。《韵补》,宋朝人吴棫(音玉)所作,吴字才老,宣和六年进士。《韵补》以《广韵》为基础,凡《广韵》某韵字在古书有和别韵的字押韵的,就在那个韵的韵目下注出:古通某、古转声通某、古通某或转入某。照各韵所注,《广韵》平声各韵可并为九类。一般认为,吴氏把古韵分为九部。即:东部、之部、鱼部、真部、先部、萧部、歌部、阳部、尤部。《韵补》为后人所不满意的地方是它取材过于冗繁。该书每韵中韵字的排比整理也不精细,为刊正书中错误,清初顾炎武写了《韵补正》一书。不过,在古音学研究的道路上,吴氏毕竟是开路先锋,其筚路蓝缕之功不可埋没。宋代又有郑庠《古音辨》一书,今不传。据清代夏炘(音欣,火焰炽盛的样子)《诗古韵表二十二部集说》载,郑氏分古韵为六部,段玉裁说:“其说合于汉魏及唐之杜甫、韩愈所用,而于周秦未能合也”。江有诰说:“郑氏作《古音辨》,始分六部。虽分部至少,而仍有出韵。盖专就唐韵求其合,不能析唐韵求其分,宜无当也。”由此看来,郑吴书大概大同而小异。二、顾炎武的古音研究顾炎武,字宁人,号亭林(1613-1682),昆山人,明末清初经学大师。一生成就很多。音韵学方面的贡献主要介绍其《音学五书》。1,《音学五书》简介《音学五书》包括《音论》三卷,《诗本音》十卷,《易音》三卷,《唐韵正》二十卷,《古音表》二卷。它是清代研究古音的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重要著作。《音论》是综述韵学源流、泛论古音的,三卷分十五篇。(P57)《诗本音》是顾氏认为《音学五书》中最重要的一部。他以毛诗为主,其他经书为旁证,考订毛诗音韵。《易音》专讲《易经》的韵。《唐韵正》表面上是“辨沈氏分部之误而一一以古音定之”,也就是说拿古音订正唐韵,其实只是把本该写在《诗本音》里的证据拿出来另外编成一部书。我们可以把《唐韵正》看成《诗本音》的注解。《古音表》在前述诸书基础上(审核《诗经》一千九百余韵字的读音,拿它们与《广韵》比勘,分别同异),定古音为十部。顾氏自述,“予编纂此书几三十年,所过山川亭鄣无日不以自随。凡五易稿而手书者三矣。”足见此书为殚精竭虑之作。2,顾炎武研究古音的材料和方法甲、材料方面顾氏研究古音,取材甚广。《唐韵正》罗列材料之丰富,令人惊叹。他以《诗经》为主体,虽然也用两汉以后的用韵来说明字音,但能在必要处指出汉以后声音的流变,用发展的、历史的观念来统帅、驾驭材料。乙、方法方面顾炎武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客观归纳的方法,即把《诗经》中相押的韵脚字归为一类。他全面审核《诗经》1900余韵脚字,归纳出十个韵部。对这十个韵部,他虽借《广韵》韵目的名称作为统摄,但并不为其所限,而是根据诗文的实际用韵和文字的谐声偏旁去离析《广韵》,把《广韵》中的一韵的字分隶于古韵的两部。如《广韵》支韵字一半入脂之部,一半入歌戈部。离析《广韵》是顾氏古音研究方法上的进步。顾炎武归纳出古音十部。为东部、阳部、耕部、蒸部、支部、鱼部、歌部、真部、萧部、侵部。3,顾炎武的古音十部顾炎武古音韵部借《广韵》韵目作为统摄,从名称上即可看出他的古音系统与《广韵》的对应关系:(P60)顾氏的十部,两点是有见地的:第一,某些字在后代韵书中虽属同一韵,可是在先秦韵语中却各有自己的押韵范围,互不相涉,那么就让它们分入两个或更多的韵部。这也就是离析《广韵》。第二,《广韵》的入声都是配阳声韵的,但古韵语中,入声字常与阴声字相押,谐声关系也是阴入密切,所以除“侵”部有入声外,其余的阳声韵都没有入声相配,入声同阴声韵相配。这两个特都是顾炎武就古韵言古韵,不为后代韵书羁绊的表现,它们为后人继续研究古音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三、清代古音学研究概观1,江永江永,字慎修,安徽江湾人,生于康熙二十年(1681),卒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一生居于乡里授徒,读书好深思,长于比勘,精于三礼、钟律和声韵,著述极富。其弟子戴震评价说:“盖先生之学,自汉经师康成后,罕其俦匹。”他在音韵学方面的书,有《音学辨微》、《四声切韵表》、《古韵标准》。前两种是讲解等韵和分析《广韵》的,《古韵标准》是考证古韵分部的。自宋代起,言古韵的人多不区分时代,把《诗经》、《楚辞》和汉魏六朝以及唐宋等不同时代的韵语相提并论,混为一谈。江永觉得要确定一个标准,他说:“三百篇者,古音之丛,亦百世用韵之准。……以诗为主,经传骚子为证,诗未用而古今韵异者,采它书附益之。标准既定,由是可考古人韵语。”标准定了,才能比较,才能明原委,这是《古韵标准》命名的原由。顾炎武《音学五书》大体也以《诗经》音为古韵标准。江永评价说:“顾氏《诗本音》改正旧叶之误颇多,亦有求之太过,反生葛藤。……今随韵辨证亦不能尽辨也。……音变源流及诗外之字,亦多采顾说。”又说:“《古音表》分十部,离合处尚有未精,其分配入声多未当。”江永对顾炎武的学说有继承,也有修正。江永分古韵为十三部(平上去均十三部,入声八部)。(P62)江永研究古韵特别注意审音,他批评顾炎武“考古之功多,审音之功浅。”注重审音是他古韵研究的一个特点。2,段玉裁段玉裁,字若膺,号茂堂(还有一些别的字、号)江苏金坛人。生于雍正十三年(1735),卒于嘉庆二十年(1815)。他是乾隆举人,曾在贵州、四川等地任知县。29师从戴震。他独抒心得,区分《诗经》和群经韵字,写成《诗经韵谱》和《群经韵谱》,分古韵十七部。《六书音均表》是他四十二岁时就前两书内容再加订补而成。《六书音均表》共分五表:今韵古分十七部表;古十七部谐声表;古十七部合用类分表;诗经韵分十七部表;群经韵分十七部表。1)《今韵古分十七部表》是综述段氏古韵分部结论的。这里今韵指《广韵》,意思是《广韵》206韵古时只分十七部。他的十七部排列次序打破了《广韵》“始东终凡”的传统次序,而是按彼此音值的远近来排列。他认为这样,学者就“可以观古音分合之理,可以求今韵转移不同之故”。段氏分部的特点有三:(1)支、脂、之分部。(2)真文分部。(3)矦(hóu古同“侯”)部独立。2)《古十七部谐声表》是段在古音研究材料方面开拓的一个新领域。顾炎武研究古音已经注意到从文字的谐声上观察字的归类。江永极为称赞顾氏的这一做法。段玉裁通过对先秦文字的通盘考察,发现如果依据谐声偏旁把古代文字归类,其结果同《诗经》韵语的类别大致相同。这项发现增加了古韵分部的可靠性,更重要的是,以谐声字为纲,一大批不见于古书韵脚的字也可进行归类了。3)《古十七部合用类分表》是按“音近”的原则把十七部分为六类。这六类是按古韵语中的关系(即通押)来定的,同类为近,异类为远。在这个表中,他提出古音“异平同入”,即不同的平声韵部(两个或者三个平声韵部)可以同配一个入声韵部。4)《诗经韵分十七部表》全面考察毛诗用韵情况,是《今韵古分十七部表》的主要材料。5)《群经韵分十七部表》以群经为《今韵古分十七部表》的参考材料。古韵分部至段玉裁已经非常精细。3,戴震戴震,字东原(另字“慎修”,避师讳改),安徽休宁人,生于雍正元年(1724),卒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清代著名汉学家和哲学家。1776年,他给在四川任职的学生段玉裁写了封著名的长信《答段若膺论韵书》。此信评论了段《六书音均表》的得失,对古韵研究提出了一些根本观点,同时把自己1773年所分的古韵七类二十部,改为九类十五部。按戴震的绝笔《声类表》可以得到他的九类二十五部与《广韵》韵目对照表。(P66)戴震明确承认上古有入声,入声有不同于阴声的收音(韵尾),应从阴声韵中分析、独立出来。自他九类二十五部提出后,古韵各部间关系才清楚明白起来。4,钱大昕钱大昕,字晓征,号辛楣,又号竹汀,江苏嘉定人,生于雍正四年(1727),卒于嘉庆九年(1804),乾隆十九年进士。在文字、音韵、训诂、天算、地理、金石、氏族等方面无不洽晓,被当时推为通儒。音韵学方面无专著,他的《十驾斋养新录》卷五与《潜研堂文集》卷十五都是讨论音韵的。古声纽的研究是从钱大昕开始的。钱氏确认声母在语音发展中有变化,主要是从下列四个方面材料中分析、研究出来的:1)异文或声训2)谐声偏旁3)类隔:他认为古人制反切,皆取音和;后儒不识古音,才谓之类隔。4)对音:即用汉字对译其他语言中的某个词的读音。“梵书传入中国,翻译多在东晋时,音犹近古,沙门守其旧音不改,所谓礼失求诸于野也。”从上述四类材料的分析,钱氏得出四点:1)古无轻唇音;2)古无舌上音;3)古人多舌音;4)古影喻晓匣双声。这四点都很有道理,一二点几乎已成定论。确实是古代轻重唇不分,舌头舌上音不分。他认为照穿床等母的字古代也多读作舌音,这从谐声系统中也能找到许多证据。5,孔广森孔广森,字众仲(还有一些别的字、号),山东曲阜人,生于乾隆十七年(1752),卒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得年仅三十四岁。但他著述甚多,尤长《春秋》公羊学和礼学。音韵方面的著作是《诗声类》。《诗声类》共分十二卷,是就《诗经》押韵用字分别类聚,分古韵十八部。即:阳声元部、耕部、真部、阳部、东部、冬部、侵部、蒸部、谈部;阴声歌部、支部、脂部、鱼部、侯部、幽部、宵部、之部、合部。孔广森古韵分部的主要贡献是:1)东冬分部他认为,冬类字“古音与东钟大殊,而与侵声最近,与蒸声稍远。……盖东为侯之阳声,冬为幽之阳声”。2)阴阳对转这是孔研究古音学最精彩的地方。戴震《转语十二章》、《答段若膺论韵书》里已开对转之先河。孔广森则明确指出:“此九部者各以阴阳相配而可以对转”。“转”实际上是指有规律的语音变化。阴阳对转,是说在语音系统中,阴声韵或阳声韵的一些字可以向与之对应的阳声韵或阴声韵转化,条件是它们的主要元音相同。孔广森的阴阳对转理论,使人知道了在古音系统中,同类的韵部主要元音相同,这在古韵的分析和古音的构拟上都有重要意义。由于受方言的局限,孔氏不承认上古有入声。这是他的缺陷。6,王念孙、江有诰王念孙,字怀祖,江苏高邮人,生于乾隆九年(1744),卒于道光十二年(1832)。乾隆进士,是一位学养深厚、治学专精的音韵训诂学家。所撰《广雅疏正》,搜集汉魏以前古训,详加考证,以形、音、义互相推求;又撰《读书杂志》,校正文字,阐明古义,多所创见。其音韵学方面的著作是《古韵谱》,分古韵为二十一部。江有诰,字晋三,安徽歙县人。生年不详,卒于咸丰元年(1851)。撰有《音学十书》,分古韵为二十一部。江王二人均是在段玉裁的基础上进行古韵分部的。他们两人只有两部不同:江不用王氏的至部(质部)独立说,而采用孔氏冬部独立说。安徽当涂人夏炘(xīn,火焰炽盛的样子)是江有诰的朋友,他于1833年著《诗古韵表二十二部集说》二卷,其中上卷卷首叙述撰作之由,可以视作对清代古音研究的总结。定古韵为二十二部。四、上古韵部系统1,章炳麟、黄侃的古韵分部章黄二位是清代古音学研究的结束者,更是近代古音学研究的开拓者。章炳麟,(1869-1936)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学术上是一代宗师,哲学、文学、历史学、语言学诸方面皆有建树。在汉语语言学发展史中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对古韵看法原同夏炘,后观察到脂部去入两声的字《诗经》中不与平上相押。于是将原来脂部去入两声字独立为“队”部。分古韵二十三部。另有《成均图》阐发阴阳对转、旁转的学说,与古韵分部的理论关系不大,只是表明某部与某部相近而已。黄侃,(1886-1935)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在音韵学界颇有影响。分古韵二十八部。王力认为,钱玄同说黄侃二十八部“大体与章说相同,惟分出入声五部(锡铎屋沃德)为异”确当。创造性在于五个入声韵部从五个阴声韵部里分出。2,王力的古韵分部王力分《诗经》韵为二十九部,战国时代为三十部。(P74)王力在《汉语音韵史》里说“这三十部比黄侃多了两部”,即分开了沃觉、脂微。脂微分立是王力的发现。戴震以前的古韵分部,入声都没有独立,韵部只有阴声韵和阳声韵两大类,王力称为考古派;从戴震以后,许多古韵学家都把古韵部分成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三大类,王力称为审音派。五、上古声类研究一般人总是认为从韵语中很难得到声类的信息。谐声字按理说可以告诉我们声母方面的情况,因为谐声字的读音在造字之始与声符应该相同或相近。但谐声字是一个纷繁的系统,许多例子让人困惑。如“格、洛”声母不同。高本汉据此提出上古汉语有复辅音声母,林语堂等人首肯,但唐兰、王力等人不赞成。在此只介绍一下传统音韵学关于上古音声母的一些看法。1,关于上古音声母的几个主要看法1)古无轻唇音;2)古无舌上音;(钱大昕)3)娘日二纽归泥说;(章太炎)4)喻三归匣;5)喻四归定。(曾运乾)2,上古声纽系统各家意见差别很大。较有影响的是黄侃根据钱大昕、邹汉勋、陈澧、章太炎等人的研究成果,又经过自己从各方面验证得出来的。其古本声十九纽:(P76)钱玄同拟十四纽;王力《古代汉语》28《汉语史》32《同源字典》33。六、上古音的声调依王力看法,这个问题可从三方面分析:1)古代是否有声调2)古代的调类是否为四个3)古代的调值与现代是否相同传统看法认为古代大约是有声调存在的,目前有学者提出上古可能没有声调,认为声调是汉语音节的辅音韵尾脱落后形成的。古代的调类问题众说纷纭。如顾炎武“四声一贯”说,段玉裁的“古无去声”说,黄侃提出古声调只有平入两类。更多的认为上古有声调存在的学者都认为上古声调也是四类。调值问题最难回答。中古的调值有若干描写尚不能确定,上古更难确定。从方言材料中可以构拟出古代声韵系统,要运用历史比较法构拟出上古调值,还需继续努力。第五章北音学研究以《中原音韵》音系为代表的近代北方语音。二十世纪形成。一、《中原音韵》系统的韵书《广韵》以后韵书的发展,大致朝着两个方向:一路沿着旧韵书的格局,在《广韵》206韵基础上进行一些合并;这些合并只是适当照顾语音实际,并非根据活语言编纂。如《五音集韵》、《平水韵》等。可算作正统韵书的改革派。另一路则根据活的语言,打破传统的格局,按照实际语音分部列字。如《中原音韵》、《韵略易通》、《五方元音》等等。是具有革命意义的韵书。1,《中原音韵》《中原音韵》是元代周德清为北曲的创作和演唱而作的一部曲韵著作。周德清,字日湛,号挺斋,江西高安人,生于南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卒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中原音韵》初稿完成于元泰定元年(1324),刊行于元至正元年。全书由《韵谱》和《正语作词起例》两部分组成。《韵谱》是韵书部分,《正语作词起例》包括对《韵谱》的说明以及北曲作法等内容。《中原音韵》的特点:1)全书分十九韵部,四声不分立,韵目都用两个字标出。⑴东钟⑵江阳⑶支思⑷齐微⑸鱼模⑹皆来⑺真文⑻寒山⑼桓欢⑽先天⑾萧豪⑿歌戈⒀家麻⒁车遮⒂庚青⒃尤侯⒄侵寻⒅监咸⒆廉纤2)平声分阴阳,入声分别平、上、去声。声调系统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原音韵》的声类作者未明白标出。在每一韵部里,先按声调分类,同韵同调的字,再按声母不同分为不同的同音字组,每组同音字用易识字为头。《中原音韵》虽为北曲创作演唱审音辨字而作,但由于其审音观念没有传统音韵学中那些脱离实际的东西,所以实际上记录了当时的中原之音,成为现代汉语语音共时研究的主要依据。2,《韵略易通》《韵略易通》成书于明正统七年(1442),比《中原音韵》晚一百多年。作者兰茂,字廷秀,号止庵,别号和光道人,云南嵩明人。《韵略易通》分二十韵部,将《中原音韵》“鱼模”部分为“居鱼”和“呼模”两部,多一部。其余十八韵部韵目名称也略有不同。《韵略易通》的阳声韵配有入声,不像《中原音韵》入声韵全部归派到阴声韵里去了。其中的原因有两种可能:1)反映语音实际2)受传统韵书影响它的声调,许多书上都说它平声不分阴阳,而且恢复入声。平分阴阳是近代汉语的普遍特征,实际上《韵略易通》也反映出来了。它只是没有用阴阳的名称,把二类用O分开。其入声性质不详。声类方面,它明确划出二十声类,并用《早梅诗》来概括,每个字代表一个声母。原诗如下: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注:分别代表dfpzmhn?zhkbs“υ”rgchctshl。这里?表示零声母即以元音开头的字。)《韵略易通》每韵中,各声母下按韵母的不同分声调列字。虽没有“呼”的名称,但已有“呼”的内容。兰茂本的《韵略易通》很难见到,容易看到的是《云南丛书》中收录的《韵略易通》。它经过僧人本悟改编,收字增多,语音系统一致,但多了一项内容,即在一部分韵后批注“重某韵”字样,曲折反映出本悟时代的语音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入声消失;齐微韵部中舌尖元音已经出现;见字组开始颚化。3,《五方元音》清樊腾凤撰,成书于清顺治十一年至康熙三年间(1654-1664),作者是直隶唐山(今河北隆尧)人。分韵十二部,声母分二十类,实际只有十九个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