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型沉井基础施工技术规程_第1页
2024大型沉井基础施工技术规程_第2页
2024大型沉井基础施工技术规程_第3页
2024大型沉井基础施工技术规程_第4页
2024大型沉井基础施工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型沉井基础施工技术规程目 次范围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术语和定义 1术语 1符号 3基本规定 4施工计算 5一般规定 5垫块数量 5地基处理 5下沉分析及接高稳定性计算 7沉井结构受力验算 8水上沉井施工计算 10设备选型计算 13陆上沉井施工 13一般规定 13地基处理 15垫块设置 16钢壳制造、拼装 16沉井接高 17沉井支撑转换 19下沉施工 20终沉清基 23封底混凝土施工 25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26I水上沉井施工 29一般规定 29钢沉井制造及组装 30钢沉井下水 32钢沉井运输 33钢沉井定位及着床 34钢沉井接高 38钢壳夹壁混凝土浇筑 38钢筋混凝土沉井接高 39下沉施工 39终沉清基 40封底混凝土施工 40施工监控 40一般规定 40监测与报警 41监测报告 42IIPAGEPAGE13PAGEPAGE10大型沉井基础施工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大型沉井工程施工计算、陆上沉井施工、水上沉井施工、施工监控等各个方面的施工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大型陆上及水上沉井基础工程施工,其他大型沉井基础工程可参考借鉴本规程。大型沉井基础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6722爆破安全指南GB/T1134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TGC30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TF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D6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12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TS144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S145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术语和符号3.1.1沉井opencaisson上下敞口带刃脚的井筒状结构,依靠自重或配以助沉措施下沉至设计标高处,以井筒作为结构的基础。3.1.2井壁wall井壁又称外墙,是沉井的主要构成部分。井壁必须具备一定的厚度与强度以承受作用在其上的水、土压力,通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3.1.3隔墙partition隔墙也称内墙,当箱体内部空间较大或者设计要求,将其内部空间分割成多个小空间时,井内设置内隔墙。3.1.4井孔compartment井壁与隔墙或者隔墙与隔墙之间的空间即为井孔。3.1.5刃脚cuttingedge井壁最下端的尖角部分,刃脚是沉井下沉过程中切土受力最集中的部位,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免下沉过程产生变形,影响沉井下沉。3.1.6shearkey3.1.7下沉系数subsidencefactor沉井下沉时,向下作用力与阻力的比值。3.1.8排水下沉法sinkingbydrainage沉井下沉过程中,井内无水状态下进行取土的下沉方法。3.1.9不排水下沉法sinkingunderwater沉井下沉过程中,控制井内水位,进行水下取土的下沉方法。3.1.10空气幕减阻法aircurtaindragreduction井壁管路注入空气,使井壁与土体之间形成空气帷幕,降低摩阻力的方法。3.1.11泥浆套减阻法thixotropicslurrydragreduction通过井壁管路向外壁注入泥浆,在井壁四周形成泥浆套,降低井壁摩阻力的方法。3.1.12沉井支撑转换caissonsupportconversion陆上沉井首节由垫块、砂袋等支撑形式转化为土体支撑的过程。3.1.13多节点支撑开挖方法multi-nodeexcavationmethod同步去除各井孔井壁或隔墙中心一定宽度的支撑,保留沉井全部节点、部分隔墙及井壁支撑,使沉井处于多节点支撑下沉的开挖方法。3.1.14块状支撑开挖方法blocksupportexcavationmethod先开挖周边井孔土体,然后再开挖中心井孔土体,使沉井下沉的开挖方法。3.1.15沉井浮运opencaissonfloating3.1.16沉井定位opencaissonpositioning采用定位系统将漂浮在水中的沉井限定在设计位置。3.1.17沉井着床opencaissonimbedding向漂浮在水中的沉井隔舱内注水,使沉井通过自重下沉,刃脚嵌入河床泥面中。3.1.18取土盲区diggingblindarea在沉井井壁、隔墙及剪力键竖向投影范围内,垂直取土设备无法直接取土的区域。符号—m;fsi—i层土极限侧摩阻力;fspk—砂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u—地基极限承载力;FW—下沉过程中地下水浮力;Fb—下拉缆拉力;Ff—作用在沉井(露出水面部分)上的风荷载;Fl—作用在沉井上的波浪力;Ft—上拉缆拉力水平分力;Fw—作用在沉井(水中部分)上的水流阻力;Gk—沉井自重;Gkc—接高后的沉井重量;hb—桥墩基础局部冲刷深度;hs—砂垫层厚度;H—空气吸泥管在水中的深度;I—沉井在水面处的断面对纵向(或横向)中心轴的惯性矩;0k0—下沉系数;k′—稳定系数;0m(m;M1—刃脚根部的竖向弯矩计算值;n—垫块数量;R1—刃脚端部阻力;R2—隔墙端部阻力;Tf—沉井侧壁与土的总极限侧摩阻力;U—沉井侧壁外围周长;V—一般冲刷后基础前行近流速;Vc—混凝土初灌量;ρ—定倾半径;φ—沉井的稳定倾斜角。基本规定 沉井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勘察和钻孔应符合下列规定:a)钻孔数量、孔位及深度应确保能够全面探明地层情况;软土地层宜采用静力触探的方式进行钻孔,勘探孔应穿透软弱土层或达到沉井设计深度。水上沉井除满足以上要求外,尚应进行水下地形扫描。 沉井施工方案编制前,应具备下列资料,同时要完成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的准备工作:a)设计施工图;施工区域内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气象和水文资料;相邻建(构)筑物的图纸,原有地下管线和其他障碍物等相关资料;测量基线和水准点资料;防洪、防汛、防台和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水上沉井方案编制前尚应符合下列规定:查明河流规划宽度、通航情况以及断面尺寸等条件;沉井施工时所需的机具、设备、材料及混凝土等的运输,宜符合下列规定:根据工程的大小、设备情况及现有的运输条件选择运输道路;水中沉井可修筑栈桥、搭浮桥或用船只水上运输。场地布置时,沉井高压空气、供水管路及电线的铺设宜符合下列规定:当采用空气吸泥机取土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配置数量、型号,设立空压机及供气管路;当采用泥浆泵及高压射水取土时,需设立高压水泵站及供水管路。原材料进场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进场后,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材料验收和抽检,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沉井施工宜采用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作业的施工工艺。沉井施工期间,应根据施工方案,对沉井施工期间沉井结构、周边环境及构筑物等因素进行计算分析,并制定合理的监控方案。施工计算一般规定陆上沉井施工前应对所在区域地基处理、混凝土垫块数量、下沉系数﹑接高稳定性系数、结构受力、设备选型等内容进行计算。水上沉井除对以上内容进行计算外,还应对沉井冲刷、浮运稳定性、定位锚碇系统进行计算。垫块数量为避免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陷,在沉井刃脚和地基间需设置混凝土垫块。垫块的数量宜按公式(1)计算:QLbaQLba

公式(1)式中:n—垫块数量;Q(N;,b[σ](Pa。地基处理沉井首节制作及接高时,地基承载力应符合以下规定:GB50007沉井接高时,沉井基底压力不应大于地基极限承载力;当接高稳定性不符合要求时,应根据计算结果采取井内留土、灌水等措施,确保接高制作稳定。砂垫层厚度应根据沉井的重量和地基土承载力按公式(2)1000mm,计算1000mm1000mm1。 G0 +yℎ≤

公式(2)2ℎstanα+BL ss a式中:hs—砂垫层厚度(m);G0—N/m;s—N/m3;BL—(,LB2bb=e;—30º~40º;fa—Pa;b(m;B—刃脚宽度(m)。图1 砂垫层厚度计算示意图砂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宜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用单桩和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按公式(3)和公式(4)估算:ƒspk=mpƒpk+(1−mp)ƒsk (3)mp=d2/d2 (4)p e式中:fspk—砂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fpk—桩体承载力特征值(kPa),宜通过单桩载荷试验确定;fsk—mp—桩土面积置换率;dp—桩身平均直径(m);de—根据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等边三角形布桩,de=1.5s;正方形布桩,de=1.13s;矩形布桩,de=1.13s1s2;s、s1、s2—分别为桩间距、纵向间距和横向间距。对黏性土地基如无现场载荷试验资料,初步设计时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也可按公式(5)估算:式中:

ƒspk=

1+mpnp−1

ƒsk (5)np—桩土应力比,在无实测资料时,可取2~4,原土层强度低取大值,原土层强度高取小值。下沉分析及接高稳定性计算沉井取土下沉应采用地基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地基极限承载力宜通过载荷板试验获得;当2~3JTGD63的规定。沉井侧壁摩阻力,宜按下列公式计算:井壁外侧与土层间的极限侧摩阻力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通过试验或对比工程的经验资料确定。当无试验或无可靠资料时,可按公式(6)~公式(10)进行计算:黏土中极限侧摩阻力宜按式公式(6)~公式(8)计算:ƒs=αcu (6)cu=atanɸ+c (7)1−(cu−25)/90,25kPa<cu<70kPa式中:

α= 1.0,cu≤25kPa0.5,cu≥70kPa

公式(8)cu—土体的不排水强度;α—附着因素。砂土中极限侧摩阻力宜按公式(9)计算:ƒs=uKa' (9)0v式中:u—井壁和土之间的摩擦系数;va'—竖向土压力;vK0—水平土压力系数。土与沉井侧壁的总摩阻力应按公式(10)计算:Tƒ=∑UƒsiHi

公式(10)式中:Tƒ—沉井侧壁与土的总极限侧摩阻力(kN);U—沉井侧壁外围周长(m);ƒsi—第i层土极限侧摩阻力(kPa);Hi—第i层土的厚度(m)。沉井下沉前,应进行分阶段下沉系数的计算,下沉系数结果符合要求后方可下沉,如果下沉系数不能符合下沉需求,需要采用合适的下沉施工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措施。沉井下沉系数按公式(11)~公式(14)计算:k=Gk−Fw 0 Tƒ+R1+R2

公式(11)Fw=ywV 公式(12)n2R1=Ub+ ƒun2

公式(13)式中:

R2=A1ƒu 公式(14)k0—下沉系数,一般取值范围宜在1.05〜1.25;Gk—沉井自重(包括外加助沉重量)(kN);Fw—下沉过程中地下水浮力(kN);yw—地下水天然容重(kN/m3);V—沉井在地下水位以下的体积R1—刃脚端部阻力(kN);n—刃脚斜面与土壤接触面的水平投影宽度(m);ƒu—地基极限承载力(kPa);R2—隔墙端部阻力(kN);A1—隔墙支承面积(m2)。沉井接高稳定性系数可按公式(15)计算:k'=Gkc−Fw

公式(15)式中:

0 Tƒ+R1+R20k'—稳定系数,一般取值范围宜在0.80~0.90;0Gkc—接高后的沉井重量(kN)。沉井接高期间下沉量可结合实际支撑状态进行数值计算,预估接高下沉量。沉井结构受力验算JTGD63的规定。沉井施工阶段,应按沉井开始下沉刃脚已嵌入土中的工况计算(忽略刃脚外侧土水压力),刃脚2,刃脚竖向的向外弯曲力矩可按公式(16)~公式(19)计算:1M1=P11

ℎ−ℎs3

+

公式(16)P1=ℎs

N1=Rj−g1 公式(17)Rjℎs+2atanθtanθ−β0 公式(18)d=ℎ1 − ℎs

3a+3b 公式(19)式中:

1 2tanθ 6ℎs+12atanθM1—刃脚根部的竖向弯矩计算值[(kN·m)/m];P1—刃脚内侧的水平推力之和(kN/m);ℎ1—刃脚的斜面垂直高度(m);ℎs—沉井开始下沉时刃脚的入土深度(m),可按刃脚的斜面高度h1计算;当h1>1.0m,ℎs可按1.0m计算;Rj—刃脚底端的竖向地基反力之和(kN/m);d1—刃脚底面地基反力的合力作用点至刃脚根部截面中心的距离(m);N1—刃脚根部的竖向轴力计算值(kN/m);g1—刃脚每延米承担重力(kN/m);a—刃脚的底面宽度(m);θ—刃脚斜面的水平夹角;β0—刃脚斜面与土的外摩擦角,可取等于土的内摩擦角,硬土可取30º,软土可取20º;b—刃脚斜面入土深度的水平投影宽度(m)。图2 刃脚向外弯曲受力分析刃脚竖向的向内弯曲受力,可按沉井已沉至设计标高,刃脚下的土已被全部掏空的工况,按公式(20)计算,刃脚向内弯曲受力分析见图3。16M= 2F +F' ℎ2 公式(20)16式中:

1

ep1 1ep1Fep1—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时,沉井刃脚底端处的土侧压力计算值(kN/m2);F' —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时,沉井刃脚根部处的土侧压力计算值(kN/m2)。ep1图3 刃脚向内弯曲受力分析水上沉井施工计算JTGC30的规定进行计算:对于非黏性土河床冲刷可按公式(21)~公式(26)进行计算:K£K52B0.6ℎ0.15(V−V')/V,V≤Vℎb=

1 p 0

公式(21)K£K52B0.6ℎ0.15((V−V')/V)n2,V>V1 p 0 0 0公式2.2 0.24公式K52=0.0023/d +0.375dV0=0.28(d+0.7)0.5 公式(23)0V'=0.12(d+0.7)0.55 公式(24)0QQV= d(21.04Qc

)0.1 Bcμ(1−λ)Bcg

0.34(

ℎcmℎc

)2/3Vc 公式(25)式中:

n2=(V0/V)0.23+0.19lgd 公式(26)ℎb—桥墩基础局部冲刷深度(m);K£—形状系数,对于圆形沉井取1.0,对于圆端形沉井取0.92~1.12;B1—桥墩计算宽度(m);ℎp—一般冲刷后的最大水深(m);d—河床泥沙平均粒径(mm);K52—河床颗粒影响系数;V—一般冲刷后基础前行近流速(m/s);Vc—河槽平均流速(m/s);ℎc—河槽平均水深(m);Ad—单宽流量集中系数,按Ad=(Bz/Hz)0.15,其中Bz为造床流量下的河槽宽度,Hz为造床流量下的河槽平均水深,且Ad不大于1.8;Q2—桥下河槽部分通过的设计流量(m3/s);Qc—天然状态下河槽部分设计流量(m3/s);DBXX/TXXXX—XXXXBc—河槽总宽度(m);Bcg—桥长范围内的河槽宽度(m),若全桥长度大于河槽宽度时取河槽总宽度Bc;λ—设计水位下,在Bcg宽度范围内,桥墩阻水总面积与过水面积的比值;—桥墩水流侧向压缩系数,对于跨度大于200m桥梁,一般取1.0;ℎcm—河槽最大水深(m)。对于黏性土河床冲刷可按公式(27)进行计算:0.83K£B0.6I1.25V,ℎp/B1≥2.5ℎb= 1 L

公式(27)0.55K£B0.6ℎ0.1I1.0V,ℎ/B

<2.51 p L p 1式中,IL—冲刷坑范围内粘性土液性指数,适用范围为0.16~1.48。浮运沉井在浮运前,应验算其浮运稳定性,包含定倾高度和纵向、横向稳定倾斜角,水中浮运沉4。定倾高度应按公式(28)和公式(29)进行计算:m=ρ−a 公式(28)式中:m—定倾高度(m)ρ—定倾半径(m);a—沉井重心到浮心的距离(m);

ρ=IV

公式(29)I—沉井在水面处的断面对纵向(或横向)中心轴的惯性矩(mm4)。稳定倾斜角应按公式(30)进行计算:φ=tan−1 MywVm

公式(30)式中:φ—沉井的稳定倾斜角,不应大于6°;M—外力矩(kN·m);V—排水体积(m3)。D—重心;C—浮心;O—定倾重心;图4 水中浮运沉井沉井锚缆系统受力,应按公式(31)~公式(33)计算:5,沉井拉缆受力应按式(31)和(32)计算:Fwℎ1+Fƒℎ2+Flℎ3Fb= ℎb

公式(31)式中:

Ft=Fw+Fƒ+Fl−Fb 公式(32)Ft—上拉缆拉力水平分力(kN);Fb—下拉缆拉力水平分力(kN);Fw—作用在沉井(水中部分)上的水流阻力(kN),参考JTS144的相关规定计算;ℎ1—水流阻力作用点至主缆距离(m);Fƒ—作用在沉井(露出水面部分)上的风荷载(kN),参考JTS144的相关规定计算;ℎ2—风荷载作用点至主缆距离(m);Fl—作用在沉井上的波浪力(kN),参考JTS145的相关规定计算;ℎ3—波浪力作用点至主缆距离(m);ℎb—下拉缆至主缆距离(m)。图5 边缆下拉缆计算示意图锚碇的锚抓力应按公式(33)计算:Hd=λaWa 公式(33)式中:Hd—锚抓力(t);λa—锚抓力系数,宜进行现场试验确定,若无试验条件也可参考表1确定;Wa—水中锚重(t)。表1 锚抓力系数取值建议序号锚型抓力系数砂、黏土淤泥1海军锚6~86~82标准无杆锚3~43~43轻量型锚10~1210~124霍尔锚3~62~45AC-14锚8~108~106丹福斯锚10~1257波尔锚66设备选型计算H应符合公式(34):H>ℎλ3+α0y2−yy2−y3

公式(34)式中:ℎ—排浆管出口高于井内水面的高度(m);yw—水的密度(kg/m3);y2—泥浆的密度(kg/m3),一般取1.1t/m3;y3—泥浆与空气混合物的密度(kg/m3),一般取0.4t/m3;α0—吸泥器距离井底的高度(m),一般取1m。P应按公式(35)计算:式中:

P=H

+∆p 公式(35)H—空气吸泥器在沉井水位以下的深度;∆p—0.1MPa~0.3MPa,随地质条件取值,松散砂层宜取0.1MPa、密实砂层宜取0.2MPa、黏土或胶结层宜取0.3MPa;Q应按公式(36)计算:P式中:PQ—水射流流量(L/min);n—喷嘴数量(个);μ—d—喷嘴直径(mm);

Q=2.1⋅n⋅μ⋅d2

公式(36)P—射流水压(MPa)与地层情况、沉井入土深度等因素相关,一般在1.0MPa~2.5MPa。陆上沉井施工一般规定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了解邻近建(构)筑物、堤防、地下管线和地下障碍物等状况,按要求做好沉降位移的定期监测工作。施工前应设置测量控制网,进行定位放线、布置水准基点等工作。在浅水中或可能被水淹没的旱地,采用筑岛法施工沉井时,应满足下列要求:根据沉井制作及施工作业的要求确定筑岛尺寸;2m1:2。有围堰筑岛,决定护道宽度时,考虑沉井重量及施工荷载对围堰所产生的侧压力的因素;(且不应含有影响岛体受力及抽垫下沉的块体;0.5m在斜坡上或靠近大堤两侧筑岛时,采取防止滑移的措施。在旱地,可在整平夯实的地面上制作沉井;当地下水位低、土质较好时,可开挖基坑至地下水位以上适当高程后制作沉井。陆上沉井施工宜符合下列规定:软弱地基处理时采用砂桩加固方式;首节钢壳沉井拼装前,需设置混凝土垫块;首节沉井刃脚或部分隔墙可采用砂袋进行支撑。在沉井制作之前,应编制详细的接高下沉方案;沉井每次接高高度应综合考虑接高稳定性、沉井刚度和结构安全等因素,并应具有一定的自重,使其能顺利下沉。沉井下沉施工前,根据总体施工工艺,编制沉井下沉施工专项方案。陆上沉井施工应进行场地清理、平整或加固,首节沉井钢壳拼装、钢壳混凝土浇筑、沉井接高、6:图6陆上沉井施工流程2。表2 陆上沉井施工主要机具设备序号名称用途1钻孔机械地基加固2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供应3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运输4布料机混凝土分配5钢筋加工机械钢筋加工6模板加工机械模板加工7抓泥斗取土8泥浆泵排水取土9空气吸泥机不排水取土10风压设备配合空气吸泥机11龙门吊机起吊泥浆泵、空气吸泥机等12射水设备松动土层13塔吊安装钢筋、模板等沉井施工过程中,应满足环保部门的相关要求,对泥水混合物进行收集和处理。地基处理根据沉井首节制作需要,一般需要对沉井隔墙及井壁部位进行地基加固处理,使地基能满足沉井首次接高要求。地基处理通常采用砂桩、换填处理方式或两种处理方式同时使用。当采用砂桩对地基土体进行加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前应进行成桩挤密实验,确定桩径、桩距、填砂量等有关参数;砂桩所用原材料满足设计级配及含泥量要求;砂桩垂直度、桩长、桩体连续密实度均满足设计要求;砂桩标准贯入度击数检验满足设计要求;拔管过程应边振动边拔管,保持速度均匀,速度不宜过快,排砂要充分;采用中粗砂对地基土体进行换填,应符合下列规定:500mm,以防坑(槽)底的土层破坏或隆起;沉井砂垫层布置宜采用满堂铺筑形式。砂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应符合下列规定:0.9310m1502不应少132/3当同时采用砂垫层与砂桩加固处理方式时,砂垫层与砂桩施工先后顺序宜根据原始土层地基承载力确定。垫块设置为避免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沉井发生不均匀沉降,在制造沉井前,需先对场地进行整平夯实并设置混凝土垫块。垫块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0.15m,支垫间用砂填平;通过测量放线确定定位垫块的位置,垫块铺垫时从定位支垫开始向两边铺设。钢壳制造、拼装钢壳制造应满足下列要求:钢壳沉井块段按设计图纸进行划分,当无设计要求时可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确定;根据施工图和技术要求及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钢沉井的放样,以获得各构件的准确数据;钢沉井制造前按相关要求进行焊接、切割工艺评定试验等;构件生产过程中,严格按下料图进行下料;块段组装过程中,由各基准线控制各单元件和构件的空间位置,以保证块段尺寸精度。钢壳块段运输应满足下列要求:钢壳沉井块段制作完成后,根据块段重量及运输条件选择合适运输工具;若桥位处于江(海)沿岸,可通过水路运输到现场;钢壳块段运输全过程严格遵守交通管理部门的有关法令规定,保证交通的安全。钢壳定位拼装应满足下列要求:根据钢壳块段重量、吊幅,选择相应吨位的履带吊或汽车吊;7沉井接高避免在软弱或不均匀地层进行沉井接高,防止沉井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产生不均匀沉降。0.5m,并考虑沉井接高引起的下沉量。接高前应保证沉井形成良好的支撑状态,为后续混凝土浇筑做好准备,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沉井突沉或偏沉。当沉井偏斜超过容许值时,严禁接高,应将沉井调平后,再行接高。沉井钢筋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3;10mm25mm51025mm4;钢筋下料及加工宜采用数控设备,严格控制钢筋下料尺寸;表3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全长±10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20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5表4 钢筋接头性能要求接头等级I级II级抗拉强度ƒ0 ≥ƒstk断于钢筋或mstƒ0 ≥1.10ƒstk断于接头mstƒ0 ≥ƒmst stk单向拉伸(mm)d≥32u0≤0.10u0≤0.10d>32u0≤0.14u0≤0.16最大总伸长率(%)Asgt≥6.0高应力反复拉压残余变形(mm)u20≤0.3大变形反复拉压残余变形(mm)u4≤0.3;u8≤0.6沉井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F=0.22yct0β1β2Va1/2 公式(37)或 F=ycH 公式(38)式中:F—新浇筑混凝土对沉井壁板的侧压力(kN/m2);y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Va—混凝土浇筑速度(m/h);t0—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h);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不掺时取1.0;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mm~90mm时取1.0;110mm~150mm时取1.15;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GB50204沉井外侧模板板面宜刨光、拼接平顺、具有良好的刚度,保证井壁平滑;模板安装前,应在模板板面均匀喷涂专业脱模剂;2.5MPa。沉井接高过程中的设备包括混凝土设备和吊装设备的选型,应满足下列要求:宜根据单次浇注最大方量、运输距离及输送高度,选择混凝土生产运输设备;7图7 沉井吊装设备图沉井混凝土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为保证结构安全,防止接高过程中的不均匀沉降,应对称浇筑;300mm~500mm;1/32.5MPa;5。表5 沉井制造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沉井平面尺寸长度、宽度0.5%,当长、宽大于24m时,120mm曲线部分的半径0.5%,当半径大于12m时,60mm两对角线的差异对角线长度的1%,最大为180mm沉井井壁厚度混凝土、片石混凝土+40mm,-30mm钢筋混凝土15mm沉井支撑转换沉井抽垫应满足下列要求:100%,方可进行抽垫;抽垫前应清除井孔内所有杂物,检检查其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后,方可发出信号开始抽垫;沉井可能出现不均匀沉降,应加强监测,及时调整抽垫位置。沉井首次下沉,结构初始刚度弱,支撑转换过程中结构容易开裂,沉井端部砂袋支撑抽取前,需宜在部分节点或隔墙下设置有效支撑满足结构受力要求,有效支撑可采用低标号素混凝土块;混凝土块达到有效支撑强度后,分区、对称抽除垫块及砂袋;取土下沉过程中,当砂袋抽取位置形成土体支撑满足沉井结构应力要求后,进行混凝土块移除。下沉施工沉井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计算结果判断各阶段是否会出现下沉困难的情况,并提前采用相应技术措施。在结构应力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可采用分区开挖下沉方法,分区应遵循对称原则、同步施工。沉井首次下沉,一般采用排水下沉法,其应满足下列要求:(构(构降水井宜在排水下沉前开启,降深可随沉井下沉深度逐渐增加,井内水位应低于开挖面不小于0.5m;降排水施工前,宜在沉井四周布置环形排水沟及集水坑;沉井下沉工艺选择时,需同时满足下沉系数与结构应力要求;8,并按以下步骤进行:计算下沉所需开挖面积,确定井孔开挖槽宽度;各井孔中心位置开挖形成集水坑;20cm。图8 多节点支撑开挖下沉方法示意图排水下沉主要采用水力机械设备,宜注意以下事项:高压水流冲刷、切割,形成一定稠度的泥浆,宜由水力吸泥机排除;吸泥机很容易磨损和堵塞,施工时要注意清理;可采用抓斗开挖下沉,应满足下列要求:1)沉井井壁区域需保证刃脚一定埋深,避免井壁刃脚底部脱空;如沉井出现倾斜时,暂停在沉井低侧取土,在沉井高侧加大取土的方法纠偏。采用不排水下沉法时,应满足下列要求:9,若采用该下沉方式,应进行结构受力验算;图9 锅底开挖示意图优先保留中心井孔土体;开挖周边井孔土体;中心井孔土体滞后开挖。1)1m~2mlm井内水位不应低于井外水位,可设置水泵不断向井内补水。不排水下沉一般宜采用空气吸泥机吸泥下沉,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前应安装施工平台、走道及龙门吊机、吸泥机,铺设吸泥管道,布置补水系统;1.5MPa~2.5MPa;吸泥机应多转点,平扫井底,保持出泥率。10cm~20cm,需提升一段距离,刀头空转半分钟后再继续钻进;1m;钻吸时宜配合高压射水冲刷刀头。沉井下沉过程中,严格控制刃脚附近取土深度,保证沉井刃脚处挤土下沉状态,降低沉井涌砂、6。表6 不同破土方法汇总破土方法主要设备适应硬土类型机械破土冲击钻机较薄的卵石胶结层空气潜孔钻机胶结砂层、岩层绞吸机(回旋钻机)软塑黏土层、板结砂层射流破土高压旋喷钻机硬塑黏土层、黏土夹砂层高压水+高压气冲泥器黏土层、密实砂层爆破法硬塑黏土层、岩层1次,不排水下沉施工可采用三维声呐测量方法。沉井每次下沉至指定标高前,应对沉井姿态及支撑状态进行调整控制。终沉清基2m10cm~20cm5cm~10cm。应对终沉阶段的沉井支撑状态进行详细分析计算,确保沉井可顺利下沉至设计高程,且下沉速度30cm/d;下沉到位时,沉井满足终沉稳定状态。非岩石类基底清基应满足下列要求:井孔内、刃脚及隔墙下的土层均应进行清理,以形成封底锅底状。锅底状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隔墙及井孔下面不应有深坑,陡坡、陡坎;若采用定点射水设备,水压、射水时间及每点转动角度视土层坚实程度而定;沉井下沉过程中,若需潜水员到井孔底清基,严禁在沉井上进行其它作业且确认沉井己稳定时,潜水员方能下水。岩石类基底排水清基应满足下列要求:排水清基应根据基底渗水量大小配置相应的排水设备;刃脚与岩面间存在局部缝隙时,应先进行水下封堵,再进行排水清基;清基时,应将风化岩层全部凿除,沉井封底进入新鲜岩层的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基底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高程;10cmF80/1基底检验可采用下列方法:用测绳量测不排水下沉的井孔范围内泥面高程,必要时取芯复查基底地层成分;水下潜水员量测隔墙下泥面高程,量测刃脚嵌入地层宽度;可采用水下可视化设备探测每个井孔清基情况。7的规定。表7沉井终沉后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误差检查方法备注1平面偏位沉井顶面10cm水准仪—沉井底面—2倾斜度横向倾斜度1/300全站仪—纵向倾斜度—整体倾斜度—3扭转角1º全站仪圆形沉井除外4下沉量-0.1m水准仪下沉深度不得低于设计标高H0+0.1m封底混凝土施工6mm/min,可按普通混凝土浇筑方法进行封底;渗水6mm/min,宜采用水下混凝土进行封底;对于采用不排水下沉沉井,应采用水下混凝土封底。2410mm时,方可封底。当无设计要求时,封底前可采用碎石将沉井划分为多个分区,防止封底混凝土串孔。为方便沉井封底施工,沉井下沉就位后,可在沉井顶部搭设封底混凝土浇筑施工平台。混凝土封底应分区对称原则进行,采用垂直导管法进行水下混凝土封底时,应满足下列要求:a)(39)和公式(40)进行计算,计算示意图见图10:Vc≥

πd2ℎ14

kπr2ℎ23

公式(39)式中:Vc—首批混凝土方量(m3);h—水位面至基底的深度

ℎ=ℎ−ℎ2yw1 ye

公式(40)h1—导管内混凝土柱与管外泥浆柱平衡所需高度(m);h2—初灌混凝土下灌后导管外混凝土扩散高度(m),取1.3m~1.4m;d—导管内径(m);r—扩散半径(m);k—e—混凝土重度,取23kN/m3。浇筑封底水下混凝土时,导管的间隔及数量,应根椐混凝土扩散半径及封底面积确定;多根导管浇筑时,应合理安排浇筑顺序,防止发生混凝土夹层;每根导管开始浇筑时所用的混凝土坍落度宜采用下限,首批混凝土方量应通过计算确定;891:515cm;图10首批混凝土方量计算示意表8 不同浇筑深度导管的最小埋深浇筑深度(m)≤1010〜1515〜20>20导管最小埋深(m)0.6〜0.81.11.31.5表9 导管不同间距的最小埋深导管间距(m)≤5678导管最小埋深(m)0.6〜0.90.9〜1.21.2〜1.41.3〜1.6封底混凝土,在浇筑中发生故障或对封底记录中存疑问时,应钻孔取样检查鉴定。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大型沉井平面尺寸大,在下沉过程中结构易开裂,一般可采用下列控裂措施:应对沉井结构应力进行监测,结合沉井挠度辅助判断沉井结构的安全状态;沉井纠偏宜采用下列措施:混凝土浇筑阶段,若存在较大高差,可调整浇筑顺序,但总体应按均匀对称原则进行;沉井施工过程中同时发生倾斜与偏位时,但倾斜不大时,如果沉井倾斜方向有利于纠正位移时,大型沉井应力、姿态调整速度慢,可采用井孔分区集成开挖调节方法进行快速调整。沉井下沉困难,一般宜采用下列助沉措施:1.5m~3.0m23.0m1mm~3mm;供气主管设置尽量短,减少弯头和接头;沉井下沉前,应对供气管路做压力检查,确认管道无堵塞;1.4~1.6倍考虑,尽量选用气压较大的空压机;2h;空气幕先关闭下部供气设备,再关闭上部供气设备,按照对称原则,逐层关闭并缓慢减压,不得将供气设备突然停止;沉井内取土与空气幕助沉交替作业,确保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采用触变泥浆助沉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100mm~200mm;10表10 触变泥浆物理力学指标指标土层砂砾石、卵石亚黏土黏土密度(g/cm3)1.20~1.251.10~1.151.10~1.201.10~1.15失水量(mL/30min)12~1510~1215~2012~15泥皮厚(mm)2~412~32~5静切力(mg/cm2)1min10min30~6060~8075~150150~20030~5050~8020~4040~80黏度(s)25~3540~5022~3020~25胶体率(%)99~97100~98100~9898~97稳定性(g/cm3)0.01~0.020.01~0.020.00~0.030.02~0.03PH值8888含砂率(%)<41~234当采用抽水助沉,应符合下列规定:抽水助沉其作用是使井内水位降低减少浮力,等于增加了沉井的重量。由于井内水位降低时,井外水将由刃脚踏面下进入井内,扰动了刃脚下的土坎,也减少了刃脚下的正面阻力。当采用压重法助沉,应符合下列规定:由于沉井一般质量很大,加载质量与沉井相比很小,效果有限,所以应视具体情况,考虑实际效果后采用。当爆振助沉,应符合下列规定:沉井下沉不宜采用炮振助沉方法,在特殊情况下必须采用时,除应得到批准外,应严格控制用药量,GB6722因沉井端部阻力过大造成难沉,宜采用盲区取土设备去除隔墙支撑、削弱刃脚支撑;预防沉井突沉宜采用下列措施:取土应均匀,取土不宜过深,以减小沉井单次下沉量。井孔内水头不低于井外水位;禁止在井壁刃脚位置取土,应保证刃脚一定埋深;软弱地层可采用全断面注水反压或中心井孔土体滞后开挖对涌土进行控制。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井壁渗漏水,根据其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障碍物处理宜采用下列措施:遇到较大障碍物,应予以清除后再下沉;遇到树木时可将其破碎或掏移,采用抓斗取出;遇到孤石时,可采用爆破方式,形成小块石后取出。水上沉井施工一般规定沉井基础施工前,应对施工区域水文、航道、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调查,调查内容应包含施工区域水上沉井施工前,应评估沉井施工全过程河床冲刷情况,宜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进行研究,必要时制定防护措施。11:施工准备首节钢壳沉井拼装钢沉井起浮、浮运沉井定位着床下沉沉井夹壁水下混凝土浇筑沉井取土下沉沉井接高沉井夹壁混凝土分次浇筑施工准备首节钢壳沉井拼装钢沉井起浮、浮运沉井定位着床下沉沉井夹壁水下混凝土浇筑沉井取土下沉沉井接高沉井夹壁混凝土分次浇筑终沉清基、封底施工图11水上沉井施工流程11。表11 水上沉井施工主要机具设备序号名称用途1抓斗船河床预处理2打桩船锚墩/锚桩施工3起重船水上施工吊装4抛锚艇大型船舶抛锚、起锚5拖轮沉井拖运6运输船材料设备运输7混凝土搅拌船混凝土生产8平板驳材料临时存放9龙门吊沉井顶面起重10塔吊沉井顶面起重11混凝土施工设备同陆上沉井12破土、取土设备同陆上沉井13泥驳泥水运送上岸原始河床泥面高差过大、沉井前期取土下沉困难时,沉井定位着床前宜进行河床预开挖,预开挖应避免加剧施工期及运营期的局部冲刷深度。首次下沉钢壳沉井高度,应根据着床施工期对应水文条件下最大冲刷线水深、首次下沉入土稳定深度、接高安全干舷高度、安全储备高度综合确定。钢沉井制作场地和下水方案应根据河岸地形、运输条件、航道条件及设备状况制定,并进行技术钢沉井在下水、浮运前,应进行渗透性检测;底节还应根据其工作压力,进行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下水。钢沉井浮运前,应掌握水文、气象、航运等情况;经海事航运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浮运,必要时宜在浮运施工过程中进行航道管制。沉井定位系统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定位阻力、定位精度、施工风险、施工难度、占用施工水域等,经技术经济比选后确定。沉井着床施工应考虑着床时机及着床施工方式。钢沉井制造及组装钢沉井宜选择在造船厂或钢结构厂内制作;根据钢沉井结构特点,钢沉井竖向可分为若干节段,钢沉井块段制造应满足下列要求:零件放样宜采用计算机三维放样技术进行,零件下料宜采用数控技术进行;2mm;单元件组装时应预设焊接收缩量,宜通过工艺试验确定焊接收缩量。钢沉井的节段组拼应满足下列要求:组拼应根据下水方案选择在岸上、驳船上或墩位处平台上进行;块段在安装调位时,调整顺序一般为:水平肋→水平桁架→井壁板→隔舱板;各接缝(井壁板、水平桁架、水平肋、隔舱板)一般先点焊,待全部井板合龙点焊完毕后,方正式施焊;当相邻两个块段井壁壁板在接缝处重叠时,应先测量该处钢沉井顶面和底面尺寸,确定切割量,方可弹粉线进行氧割修整;钢沉井节段组拼施焊,应符合以下程序及要求:1)井壁可内外壁同时焊接,最后焊接的井壁应对称进行;下层钢沉井节段施焊成整体后应再次测量并记录,作为上层节段调整的依据。f)焊接完毕后,应拆除内外壁调整用的临时焊件;g)拼装误差应满足设计要求。沉井焊接应注意下列事项:使用的电焊条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否则不准使用;2501~2为减少焊接变形、焊接应力集中及施工干扰,应按工艺图顺序进行焊接。钢沉井检验与验收应满足下列要求:24hJTGTF50GB/T11345GB5020525mm刃脚混凝土浇筑应满足下列要求:刃脚混凝土施工前,应按要求埋设相关预埋件,并对沉井内焊渣、杂物等进行清理;混凝土浇筑应分隔舱进行,单个隔舱刃脚混凝土浇筑连续不间断进行;浇筑顺序由中间向四周对称进行,分层浇筑,严格控制每一层浇注厚度;应严格控制刃脚混凝土的浇筑高差,避免因沉井重量不均衡造成的浮运、着床时沉井高差;混凝土初凝后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养护。钢沉井下水钢沉井下水高度应根据组拼场地、浮运吃水、钢沉井运输方式和施工条件等综合确定;可采用船坞下水、滑道牵引下水、起吊下水等方式。沉井下水前,应作好下列准备工作:应对沉井出坞及浮运全过程进行详细的浮运稳性验算;应对沉井后续施工临时设施进行全面的复查工作;应掌握河床、水文、气象及航运情况,并检查锚碇工作状态及定位船、导向船等相关施工设备。船坞下水,应按下列步骤进行:船坞注水前,应在船坞内设置系缆将沉井临时固定;沉井起浮过程,应注意收紧缆绳,防止沉井漂移;待船坞内外水位平齐时,打开船坞闸门,采用拖轮或牵引系统将沉井牵引出坞。滑道牵引下水,应满足下列要求:在有利的地形条件,尤其是有旧路道口或码头可利用时,宜选择斜船架滑道下水方案;水下滑道、斜船架的结构尺寸应经计算设计确定,并能满足施工需要;水下滑道宜在低水位时建造,下水作业宜在高水位时进行;搁置在斜船架上的钢沉井应平衡稳定,固定牢靠;入水后,水中拖轮应及时靠近栓绑,使其稳定不至于随意漂浮或搁浅。水上原位拼装,起吊下水,应满足下列要求:在墩位平板驳上拼装的钢沉井,可采用吊架起吊下水;起吊前应根据设计图对主吊点塔架、吊点结构及平衡重吊点进行全面检查;(0.1m0.2m钢沉井下放入水前,应绞紧沉井上游拉缆;钢沉井下放入水至沉井自浮吃水深度为止。利用吊装设备整体起吊下水,应满足下列要求:在河岸有利地形条件或墩位附近平板驳上拼装的钢沉井,宜采用浮吊起吊下水;浮吊的起重能力应根据钢沉井重量和安全系数计算确定;起吊时应满足下列要求:主吊点、吊具等设备检查合格后方可起吊;吊具应按沉井重心正确栓挂牢靠,吊钩应封钩;10cm~20cm,检查确认无异常后,再继续提升;保证沉井垂直起吊,严禁在倾斜方向拖拉或斜吊。入水后,待命的拖轮应及时靠近拴绑,使其稳定不至于随意漂浮或搁浅。钢沉井运输钢沉井的运输方式应根据沉井下水方式、运输重量、运输距离等进行确定;底节钢沉井宜采用拖轮拖带浮运方式进行运输;后续节段宜采用驳船整节段或分块段进行运输。沉井浮运前,应作好下列准备工作:应对钢沉井浮运全过程进行受力和稳定性验算;拖轮配置应有足够的富裕,宜配置备用拖轮;沉井浮运过程中,应满足下列要求:应根据拖带方案布置拖轮,主拖、帮拖依次就位,备用拖轮同时就位;应和水上公安及海事等部门积极配合,确保过往船只不进入浮运水域;沉井浮运开始后,操作人员应服从浮运总指挥指令,各项操作迅速准确;航行时,应谨慎驾驶、加强瞭望,注意控制船位;应注意监控沉井航速、平面位置、姿态;采用驳船运输时,应满足下列要求:装船应采用多支点支撑,支撑点宜采用枕木,单根枕木对运输驳船甲板压力不超过允许值;装船后,宜对块段进行刚性固定和柔性捆绑,确保运输过程不会移动或倾覆;钢沉井定位及着床沉井定位系统一般分为锚墩(桩)定位系统、锚碇定位系统,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桩(桩(桩12,应满足下列要求:锚墩平台应设置在沉井上下游适当距离,避开沉井冲刷和下沉取土影响范围;锚墩平台宜采用钢管桩为主要支撑结构;沉井侧面应抛设一定数量的边锚,以抵抗沉井定位的侧面阻力;张拉锚缆的卷扬机、滑车组、千斤顶等应设置在锚墩平台上。水流方向沉井上 水流方向沉井游 游锚 锚墩 墩图12上下游锚墩定位系统布置13,应满足下列要求:100m,且应避开沉井的冲刷影响范围;每个锚墩用缆绳分别与钢沉井的上下游面连接,上下游的两个墩台拉缆分别形成交叉缆;张拉锚缆的设备布置同上下游锚墩定位系。锚墩锚墩锚墩沉井锚墩锚墩图13四角锚墩定位系统布置14,应满足下列要求:1)2)N1#锚桩图14锚桩定位系统布置应进行拉缆受力验算,锚碇选型,定位船受力验算及稳定性复核。15,应满足下列要求:张拉锚缆的卷扬机、滑车组、千斤顶等宜设置在定位船上。图15沉井锚碇系统布置16,应满足下列要求:(如混凝土锚块(图16多锚块锚碇系统布置定位系统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根据定位系统布置图,确定锚、定位船以及钢沉井的理论位置,复测控制网并建立控制点;锚、锚链及拉缆使用前必须对其进行检查,抛锚作业应选择四级以下风力、无雨雾的白天进行,5m钢沉井浮运至墩位后,应及时将拉缆固定在钢沉井上,初步调整收紧缆绳。钢沉井定位着床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a)着床前应详细探明墩位处河床面情况;钢沉井初步定位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用拖轮将钢沉井拖运至墩位处,并将钢沉井稳定在墩位附近;0.5m钢沉井注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2m注水应快速、均匀,同时注意测量调整沉井位置、垂直度;钢沉井精确定位与着床时,应符合下列规定:着床宜安排在枯水时期、流速平稳时进行;沉井精定位宜采用动态控制法,与沉井注水着床同步进行;着床时,应实时监测沉井底高程、底口平面位置、扭转角、倾斜度;确保沉井着床精度满足要求后,宜对泥面较高部分井孔进行吸泥,吸泥过程同时进行隔舱注水,使沉井着床稳定;在沉井刃脚嵌入稳定深度后,应及时拆除下拉缆。钢沉井着床后,宜根据冲刷形态及时进行刃脚周边河床防护,可采取抛石、抛砂袋等措施进行防护。钢沉井接高应根据自然条件、施工设备、工期要求,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浮式接高或坐地接高,选择整节或分块接高方案;当拼装场地、起重能力、运输能力等满足要求时,宜选择坐地接高、整节接高方案。钢沉井接高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接高前,应在下层井孔铺装防护网,避免接高过程中各类杂物坠入井内;1/3002m;20mm,应予以修正;当采用分块接高方案时,应预先设计好分块接高顺序。钢沉井整节接高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a)7.3.6钢沉井吊装定位结束后,需在节点处进行定位焊,焊接施工应严格按规范设计要求进行;接高焊缝宜对称焊接;每一节段拼装焊接完成24h焊缝焊接验收合格后,应拆除钢沉井壁体上的导向限位、临时支撑、吊装用吊耳及吊具等;接高后的质量标准。7.6.3接高首个块段作为基准节段,其精度应严格控制,保证沉井安装的几何形状;接高焊缝宜对称焊接,先焊块段间的焊缝,后焊节段间的焊缝。钢沉井接高施工过程对沉井涂层造成破坏的,应在每节钢沉井接高完成后及时修补。钢壳夹壁混凝土浇筑夹壁混凝土应分次浇筑,首次为水下混凝土,其余为干浇混凝土;混凝土分次浇筑高度应根据混凝土供应能力、混凝土对沉井壁板压力、浇筑过程下沉量计算、施工工艺等确定。夹壁混凝土浇筑应在沉井下沉至稳定深度、处于稳定支撑状态后进行,避免在软弱或不均匀地层混凝土应分舱对称浇筑,在浇筑过程中关注沉井的姿态、应力和挠度等监测数据,并根据实际监测数据对浇筑顺序进行调整。浇筑过程中,应计算混凝土对沉井井壁和隔舱板的最大侧压力,确保夹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井壁和隔舱板承受的压力在允许范围内。水下混凝土浇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水下混凝土应采取特殊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不离析、自流平、长时间可工作性、自密实性、良好流动性及间隙通过性,且硬化后体积稳定性良好;提前安装夹壁混凝土浇筑所需的拖泵平台、集料斗平台等;拖泵支腿在拖泵平台上应焊接牢固;水下混凝土浇筑应采用能有效避免水下混凝土被水洗而产生离析的施工工艺;导管布置应能覆盖整个隔舱,每个转角宜设置一套导管,导管之间应布置测点。混凝土干浇,应符合下列规定:1/32m;0.5m0.5m1.530cm~40cm;10cm,确保各层间的整体性;20s~30s;钢筋混凝土沉井接高6.5节执行。下沉施工6.7沉井下沉施工前,应作好下列准备工作:沉井周边宜设置水上平台或多功能船,集中布置供水、供气、供电设备;应进行取土平台及综合管线安装,包含取土施工平台、取土设备搁置架、供水管路、供气管路、排泥管路、电缆桥架等,取土平台及综合管线宜采用模块化设计、装配化安拆。取土过程泥水集中收集,宜分离沉淀处理后再排放。在下沉过程中,应定期对四周河床冲刷进行监测;下沉全过程,外刃脚底距离河床面或防护体顶沉井井壁连通孔应在入土前及时封闭。6.8节。6.9节。施工监控一般规定沉井施工监控的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沉井取土下沉过程应作为重点关注工况进行监测,以几何姿态控制为重点,兼顾沉井结构应力,并确定沉井下沉阶段施工监控各参数重要性等级;对沉井钢壳、混凝土的应力监测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并应满足设计要求;应关注施工过程中沉井状态的监测,也应重视施工过程中周边环境的监测。沉井施工前应结合工程特性和周围环境条件实施工程监测,包括主体结构监测、周边环境监测,且应编写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沉井工程概况;监测依据及监测目的;监测项目、测点布置、监测方法及精度;监测元件和仪器的标定资料、型号、规格;监测频率、监测数据的记录制度及处理方法;各监测项目的报警值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12进行选择。表12 沉井下沉各阶段监测参数重要性等级表各工况重要等级各工况重要等级监测内容定位着床(水上沉井)接高夹壁混凝土取土下沉端部土压力☆★★★★★侧壁土压力☆☆★★★钢结构应力☆★★★沉井倾斜★★★★★★★★★★★★沉井扭转★★★★★★★★★★沉井偏位★★★★★★★★★★沉井挠度☆★★★★★★★刃脚埋深★★☆★★★河床冲刷★★☆☆★★水流流速★★☆☆★★锚缆拉力★★★———隔舱水位★★★———当沉井邻近重要建(构)筑物或附近存在有特殊要求的仪器设备时,应按相关部门的特殊要求增加监测项目。沉井位置距河流水系的距离较近时,应增加地下水位监测,并应对防汛墙和大堤进行沉降监测。防汛墙和大堤的沉降监测点设置应得到相关部门的确认。3次观测平均值作为该监测项目初始值。工程监测的现场记录内容应真实规范,并妥善保管。当监测数据达到预警值时,必须立即通报各相关单位并增加监测频率。监测预警值建议值应由建设设计及相关单位等。监测仪器应在效验的有效期内,并应定期检查和保养,仪器性能应完好。监测(点)孔的布置应由工程安全等级、环境保护等级、周边邻近建(构)筑物性质、沉井的类型及形状、位置以及取土工艺,施工进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孔监测与报警沉井监测时不应影响其结构安全、妨碍其正常使用。在沉井结构墙体中部、阳角处、结构受力和变形较大处宜布置监测点,附近有重点监护对象时应加密监测点;不同监测项目的监测点宜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所有传感器导线从井壁内引至地面采集点,穿越混凝土时应采用套管保护。13根据预警等级可采取下列建议措施:当实际监测值小于黄色预警值时为安全状态,显示为绿色,正常施工;表13 主体结构监测报警值项目黄色预警值橙色报警值红色极限值沉井几何姿态沉井中心偏位20cm35cm50cm沉井倾斜度1/2001/1501/100沉井平面扭转角0.6°0.8°1°沉井结构应力钢壳应力80%理论极值理论极值/经巡视发现异常情况,适当加强监测频率。沉井工程周边环境监测包括周边邻近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及地表的监测。周边环境监测点应根据沉井监测等级、周边临近建(构)筑物性质、地下管线现状等确定。周边环境监测项目的报警值应根据监测对象的主管部门的要求确定,当无明确要求时,可参考表14。表14 周边环境监控报警值监测对象项目变化速率(mm/d)累计值(mm)备注地下水水位变化3001000—邻近建(构)筑物位移1~320~60由建构筑物结构类型确定监测报告监测资料包括监测过程中提供的监测日报表、监测中间报告和最终监测报告。监测的初始记录和监测数据应详细完整,数据处理应认真计算整理、仔细校核,并应及时提交当成果文件中提供的数据、图表应客观、真实、准确。成果文件应标识工程名称、工程编号、编写单位、提交报告日期等。当监测值达到报警指标或出现危险事故征兆时,应及时通报各方及有关部门,协商处理。监测结束后应编写完整监测报告,其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监测依据;监测项目;测点布置;检查的设备和监测方法;监测频率;监测报警值;监测项目全过程的发展变化分析及整体评述;i)监测工作结论与建议。用词说明1标准规程,执行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下列写法: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l)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宜“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大型沉井基础施工技术规程条文说明PAGEPAGE47PAGEPAGE46基本规定415m~25m。4.3施工现场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施工场地的障碍物处理及“三通一平”。即:水通、电通、道路通及场地平整。4.7原材料进厂时虽然有合格证书,进场后应根据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数量进行抽检,试件的报告达到要求后在工程上使用。施工计算地基处理本条建议砂桩加固需考虑沉井结构自重荷载作用下,土体固结效应对地基承载力的提升作用,JTGD63的规定。下沉分析及接高稳定性计算3m~5m。沉井在接高时,增加了混凝土重量,如果土体侧摩阻力及地基承载力不足以承担这部分荷载,在浇筑过程中会造成大的沉降,甚至发生突沉,荷载不均匀时还会产生大的倾斜,给浇筑混凝土的质量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进行接高施工前需进行接高稳定性验算。5.6水上沉井施工计算5.6.2陆上沉井施工一般规定6.1.7专项方案应包含沉井开挖下沉施工工艺、沉井下沉姿态控制及调整工艺、排水下沉影响分析、终沉控制措施、突沉等风险预案措施等。地基处理砂垫层的压实系数的质量检测方法如下:200cm3沉井支撑转换6.6.2下沉施工沉井排水下沉应符合下列规定:降水影响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