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开大联考2022学年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商开大联考2022学年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商开大联考2022学年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商开大联考2022学年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商开大联考2022学年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接受了这个挑战。”与这句话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内战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下图为1954年创作的一幅美术作品《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捧“选民证”)o该作品反映了

A.农民土地改革之后的喜悦B.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成就

C.扫盲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D.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变革

3.下图分别为中国和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共同因素是

A.战争的影响B.经济政策的影响

C.“左”倾思想的影响D.走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影响

4.1300年一1500年左右,欧洲人口只有八千万,1700年达到了一亿两千万。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B.生育观念的空前解放

C.外来移民的大量涌人

D.物种的全球大交流

5.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会特征之一,以下对其认识最全面的是

A.直接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B.有利于印度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C.对印度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D.对佛教的产生发展有一定影响

6.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这表明罗马法

A.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B.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D.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7.图X是南宋时期为宣传杂剧《眼药酸》而绘制的。两个穿戏装的演员,一人用手指着右眼,另一人则扮眼科医生形

象,手拿一瓶眼药酸。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此画可说明南宋已出现商业广告②杂剧是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③此画可用来研究宋代市民的娱乐活动④从艺术风格角度来讲此画属于风俗画

A.①②③B.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联合国难民署资料显示,国际难民移民总数在1976年是280万,1980年达到820万,1985年猛增到1160万,到

1993年已经有1890万。这说明()

A.难民问题成为全球化深入面临的难题B.经济全球化加速跨国间人员自由流动

C.多极化趋势导致全球政局的动荡不安D.发展中国家面临全球化趋势严峻挑战

9.“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

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

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B.欧洲出现“价格革命”

C.欧洲出现“商业革命”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0.一明朝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实行海禁。沿海人民生路被断,于是与倭寇连结为乱。政府遣戚继光等人

平倭,同时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沿海形势逐渐稳定。材料表明当时

A.东南沿海的私商是倭寇主力B.倭患隔断了中外商品贸易

C.政府失去对民间贸易的控制D.政策转变促成倭患的解决

11.1921年,苏俄私人资本积累为1.5亿金卢布,1923年初增至3.5亿金卢布。从1922年到1925年,注册的私人工

业企业数量从856个增至1786个。这说明苏俄

A.私有经济日趋占据主导

B.新经济政策成果凸显

C.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

D.轻工业成为发展重心

12.1923年,”划定了联盟工业企业和共和国工业企业,前者主要是重工业大型企业'直接由全苏最高国民经济委员

会管理;一些重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企业’由各加盟共和国最高经济委员会管理;其余的工业企业则由地方国民经济

委员会管理。”由此说明新经济政策

A.探索农业与轻工业的协调发展B.注重区分工业企业的不同类型

C.为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做准备D.探索轻重工业企业的管理模式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32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20世纪50年代,刘少奇同志认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教育制度却还是老一套,跟旧的教育制度

是一样的,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教育制度,这种教育制度是不好改的,但是可以发展新的教育制度。他赞成发展高中、

大学,改革高中以上(包括大学)的教育方式,学生既可以是学生,又可以是工人。这样子,就是一种改革了。学生

既学到书本上的知识,又学到实际的操作本领,将来毕业之后,他们既有文化知识,同时又有实际的经验。不然的话,

他们只有书本的知识,而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同时学生去工厂实习,也可以使工厂少招人。当时办了技工学校,学

生可以一面学习文化知识,一面到工厂去学习实际的机床操作。最后毕业的学生,文化知识也有,工作经验也有,到

工厂后很快就可以做技术工人了。

——摘编自马文瑞《刘少奇关于劳动制度的改革设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少奇教育改革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少奇教育改革思想的内容及其意义。

14.(20分)中国瓷器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欧美各国视中国餐器为珍宝,各国商船满载白银来中国贩运瓷器,以满足当地旺盛的社会需

求,从而使欧洲成为景德镇瓷器的最大海外市场。买主特别定制的融合西方艺术风格的“中国形”瓷器在欧洲颇受欢

迎。至19世纪,大部分欧洲国家的工厂已成功烧制出本国的日用瓷,并打入国际市场,1810年英国从瓷器进口国变

成亮器出口国。

——摘编自彭明翰《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明清景德镇瓷器外销欧美》

材料二下列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景德镇克器欧美外销统计表

I

时间销量(万件)备注

20世纪50年代1国家统一调拨,涉及景德镇的数量缺

主要销往苏联和东欧。

初期洲统计

1

1965至1968年

洲主要销往西欧,销往东欧仅民主德国、波兰专

7300.09

家。

i

1972至1975年

1978至1985年5916.46其中销往美国2875.15万件。

1

1988至1995年16459.69销往欧洲25国。

——摘编自王达林《景德镇陶瓷工业年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生产与外销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建立以来景德镇瓷器外销市场的变化并简析其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答案解析】

从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由英王选择”、“北美大陆”可以判断这个事件应该是1775年开始的北美13个殖民地为了

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而进行的美国独立战争,故A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本土,不是美洲大陆,B错误。美国内战

与英王选择没有关系,C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在北美大陆,故D错误。

2、B

【答案解析】

由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及“画中老人手捧‘选民证'”的描述可知,该作品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的成就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故选B。画中老人持有的是选民证,而非土地证,且土地改革在1952年已经基本

完成,与材料时间也不符合,故排除A;画中老人持有的是选民证,而非与教育相关的证书,排除C;三大改造完成于

1956年,即1954年生产资料所有制还未实现根本变革,排除D。

【答案点睛】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的成就,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画不是重点,对画背景的解读

才是,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务必请关注括号内的解释信息。

3、B

【答案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1949年到1952年中国粮食产量上升,主要和土地改革有关,从1953年到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主要

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有关;苏俄从1921年到1925年粮食产量回升,主要和新经济政策的推行有关,因此二者

体现的是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B正确;苏俄在1921年后国内处于和平状态,A排除;中国在1958年粮食产量

下降主要和左倾思想有关,不适合苏俄,C排除;苏俄农业集体化道路是在1928年后推行的,D排除,故选B。

4、D

【答案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500年左右进行的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人种和物种的交流,物种交流为欧洲人提供了高产粮食作物,

能养活更多的人口,从而促进了欧洲人口的增长,故D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是17到18世纪,不符合材料的

时间,故A项错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只有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生育观念的转变才能真正地对人口

增长起到推动作用,排除B;此时期移民的方向主要是由欧洲向其他地区移民,尤其是新大陆,故C项错误。

【答案点睛】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中国的历史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理论,故学生在做题时必须牢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

原则。

5、C

【答案解析】

注意限定信息“最全面”,结合所学可知,种姓制度是印度与其他南亚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体系,最重要的特征是职

业世袭和内婚制,种姓之间界限森严,互相不能通婚、交往,不能共食、并坐,这在一定程度上向成员提供了保护,

但它制造种姓隔离,维护社会的不平等,不利于印度社会的稳定,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故C正确,B

错误;A项错在“直接”,排除;种姓制度对佛教产生关系不大,排除D。

6、D

【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恩格斯论述的是罗马法与近代资本主义法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内在一致性和继承性,说明罗马法是

近代欧美国家立法的基础,D项符合题意;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是美国《1787年宪法》,A项错误;材料是表明罗

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影响,不是对罗马帝国的影响,B项不符合题意;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材料无法体现,

C项错误。故选D。

7、C

【答案解析】

题干中“南宋时期为宣传杂剧《眼药酸》而绘制”表明南宋已出现商业广告,故①正确;杂剧是元代最具代表性的艺

术形式,故②错误;戏曲属于娱乐活动,故③正确;从艺术风格角度来讲此画属于风俗画,故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④

正确,②错误。故排除ABD,选C。

【答案点睛】

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

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

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8、A

【答案解析】

从材料中的数据来看,难民人数有大幅增加,联系所学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可以看出,难民问题成为全球化深入过程中

面临的难题,故A正确;难民人数有大幅增加,并非人员自由流动,排除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中的难民主

要是因战争等问题产生的,并非都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排除D。

9、A

【答案解析】

根据“东西方贸易逆差”“欧洲货币短缺”“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可知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故A项正确;

“价格革命”“商业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B、C错误;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工业革命的结

果,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10、D

【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明朝时期厉行行海禁,这导致了沿海居民生存困难,从而和倭寇勾结,在戚继光等人平倭后,逐渐放松对民

间海外贸易限制,从而使沿海形势逐渐稳定,这种海禁政策的放松促成了倭患问题的解决,D项符合题意;东南沿海

的私商不是倭寇主力,A项错误;明朝时期还有官方的对外贸易,B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失去表述错误,排除。故

选D。

11、B

【答案解析】

“从1922年到1925年",苏俄私人资本和企业数量增加明显,结合所学可知B项正确;由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可知

国家经济中占主导的是国营企业,A项错误;只有私人的企业和资本,没有工农业生产总值与战前的比较,也没有农、

轻、重的比例,不能得出C项和D项。

12、D

【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苏联对重工业大型企业、轻工业和食品工业企业、其余的工业企业进行管理职责的划分,反映了苏联

对经济建设模式新的探索,故D项正确;题干未涉及农业,排除A项;题干强调分类管理,而非区分工业类型,排除

B项;题干现象未体现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排除C项。故选D。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1)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建设人才;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已经确立;旧的教育制度不能适应新中国建

设的需要。

(2)内容:倡导全日制的学校、半工半读的学校并立(两种教育制度并立)。

意义:符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实际;为普及教育、改变教育脱离生产的实际和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贵的思路;

推动了人民教育事业方针的实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人才。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刘少奇的教育改革思想,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刘少奇教育改革思想产生的背景,根据材料中“20世纪50年代”“教育制度却还是老一套”等信息并结合所学

知识,可从社会主义建设对教育的要求、旧的教育制度不适应需要以及推进教育改革的需要等角度回答。

(2)刘少奇教育改革思想的内容,可以根据材料信息“这种教育制度是不好改的”“可以发展新的教育制度””学生

既可以是学生,又可以是工人”分析概括得出。刘少奇教育改革思想的意义,可以根据材料信息“学生既学到书本上

的知识,又学到实际的操作本领”“学生去工厂实习,也可以使工厂少招人”“很快就可以做技术工人”等,从当时

的教育实际、普及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教育方针的实施、新中国教育和建设事业的发展等角度回答。

14、(1)特点:接受定制;瓷器制作融合南方风格;欧洲成为最大海外市场;19世纪瓷器外销遭受重大冲击。原因:

景德镇制瓷技术精湛,经营灵活;中国瓷器满足西方社会需求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工业革命的

影响。

(2)变化:由以苏联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主向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变化,再到整个欧美市场。原因:20世纪

50年代初,新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这一时期景德镇瓷器主要销往苏联和东欧;1965年到1975年中苏关系恶

化,中美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