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全套课件_第1页
伦理学全套课件_第2页
伦理学全套课件_第3页
伦理学全套课件_第4页
伦理学全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导论一、什么是伦理学?

(一)道德概念(二)伦理概念

(三)道德与伦理的区别

从道德的词义看,道德是对主体的规范;从道德与政治、法律的关系来看,道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从道德与宗教的关系来看,道德调节的是现实世界的社会关系;从道德的调节层次来看,道德就是调节各种社会性关系的规范形式。可将道德定义为:道德即是非强制地调节社会性关系的规范。

“伦理”一词,原指人与人之间微妙复杂而又和谐有序的辈分关系,后来进一步发展演化,泛指人与人之间以道德手段调节的种种关系,以及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应当遵循的道理和规范。

可将伦理定义为:伦理是对人的社会关系的应然性认识。

1.作为日常用法,“伦理”更具客观、外在、社会性意味;“道德”更多地或更有可能用于个人,更含主观、内在、个体性意味。2.作为价值本身,伦理的核心是正当(适当、合适、合宜等),道德的核心是善(或美德、德性、好等)。3.作为规范,伦理具有普遍性,道德具有独特性。4.作为评价尺度,伦理的尺度是对与错,道德的尺度是好与坏、善与恶。伦理学是一门对全部人类道德现象进行系统的、理论的概括和总结的学问。二、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善与恶的矛盾问题

●道德与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问题

●应有与实有的关系问题

目前占主导地位的观点: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就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

原因如下:

第一,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体现了伦理学研究对象的矛盾特殊性。第二,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伦理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第三,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贯穿于伦理思想发展的始终。三、规范伦理学的基本类型

(一)目的论(teleoplogy)(二)义务论(deontology)

(三)德性论(virtueethics)

(一)目的论:是一种以道德行为的目的性意义和可能产生的或已经产生的实质性价值(效果)作为道德评价标准的伦理学理论。

(二)义务论:是一种认为人们的行为或行为准则的正当性并不由行为的功利后果或期望的功利后果决定,而由它自身固有特点和内在价值决定的伦理学理论。

(三)德性论:是指以个人内在德性完成或完善为基本价值(善与恶、正当与不当)尺度或评价标准的道德观念体系。

目的论和义务论的判断基于行为,德性论的判断则基于品质。四、学习伦理学的方法和意义

演绎法、归纳法、比较法

1.学习伦理学应坚持唯物主义方法。

2.学习伦理学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3.研究伦理学必须不断吸取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新成就,丰富发展自身。第一节中国伦理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伦理思想二、秦汉至清代时期的伦理思想三、清末到“五四”前时期的伦理思想四、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主要特点五、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现代启示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伦理思想

(一)儒家伦理思想:以孔子、孟子为代表。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境界。孟子:提出了性善论(二)道家伦理思想: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老子:人生哲学主张清静寡欲、与世无争。要求人们做到无欲(即没有欲望)、无为(即保持清静而无所作为)和无争(即不为天下先)。庄子:将老子清静无为的伦理思想发展为悲观厌世的虚无主义。认为人生在世不要追求名誉和智慧,不要追求知识和功业,即“无为而尊,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三)墨家伦理思想:以墨子为代表

提倡“兼爱”的伦理原则。在道德评价上,提出“志功”统一的主张。在义利关系上,主张把义利统一起来,认为“重利”就是“贵义”。

(四)法家伦理思想:以韩非子为代表韩非子:强调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主张以法代德,即“不务德而务法”。

二、秦汉至清代时期的伦理思想

(一)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制度全面确立和逐渐巩固的时期,形成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主要代表有西汉的董仲舒和东汉的王充。董仲舒:

认为“天”是一个有人格的主宰一切的神,它本身就具有道德属性。人性问题上,提出了成性说,即人性无所谓善恶。人伦关系上,明确提出了作为封建道德核心内容和人们行为基本准则的“三纲五常”学说。王充:

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性的影响。认为道德水平的高低是由物质生活状况决定的。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乱分裂的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以儒家为主,儒、道、佛三者逐步融合的局面。道教:

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劝善成仙,即把道德行为与个人的长生不死相结合,道德是求得不死而成仙的重要手段。为达到这一神圣目的,道教伦理要求信徒清静无为,与世无争,清心寡欲。佛教:

伦理的核心是劝人在今世行善,以求得来世的好报,或者在死后进入佛的极乐世界。佛教伦理的理论前提是:人生是一个“苦海”,苦难的根源在于人自身的精神世界,即在于人“无明”。(三)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两个统一的王朝,表面上是儒、道、佛三教并用,实际上最注重儒家,以韩愈为代表。韩愈:排斥佛道、重振儒学(四)宋至明中叶:统治者为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提出以“天理”为宇宙本体和道德本源,把正统的儒家伦理思想发展到最高阶段。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陆九渊、王守仁)两大学派,以朱熹和王守仁最为突出。

程朱伦理思想是封建伦理思想的系统化主要表现在:

1.伦理本体化或伦理宇宙化。

2.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封建禁欲主义。

3.使儒家道德修养理论达到完备程度。

(五)明末清初: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出现了以王夫之、颜元和清代中期的戴震等一批思想家为代表的具有一定启蒙意义的伦理思想。他们提出自然及其规律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反对灭人欲的禁欲主义观点。提出抬高人的价值,要求个性解放。提倡功利主义,强调人的自然欲望和物质利益。具有反封建的思想启蒙作用。三、清末到“五四”前时期

的伦理思想

(一)酝酿萌芽阶段:鸦片战争前后,在地主阶级内部,以龚自珍和魏源等人为代表的思想家,对封建制度和纲常名教进行了批判。他们竭力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二)初步形成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政治上提出君主立宪,在思想文化上,主张废科举,兴学堂,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和伦理观念。其中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最为突出。(三)发展成熟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取代了改良派,革命派先后提出“道德革命”、“三纲革命”的口号,强调自由、平等和博爱乃是“根于心理”的真道德,论述了“自利利人”的“合理利己主义”思想。其中以章太炎、孙中山最有代表性。。四、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

的主要特点

(一)强烈的现世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二)鲜明的民族主义和群体主义意识

(三)浓厚的激情主义和经验主义倾向(四)突出的重义轻利和崇道扬善品格五、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

的现代启示

(一)在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上,重视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而奋斗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以义为上”的价值观。(二)推崇仁爱原则,强调建立“厚德载物”的和谐人际关系。(三)提倡人伦价值,强调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美德。(四)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

第二节西方伦理思想的演变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伦理思想二、中世纪的伦理思想三、近代资产阶级伦理思想四、西方传统伦理思想研究的主要问题五、西方伦理思想的基本精神

六、西方传统伦理思想的特征

七、西方传统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伦理思想

(一)苏格拉底时期:古代奴隶制的形成时期,为后阶段思想发展作初步准备。主要代表人物有:毕达哥拉斯: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认为世界的来源是一种精神性的“数”,用“数”来说明人的本性和社会道德。强调古希腊的传统美德——中庸,反对过分的行为和欲望。注重灵魂的净化。

赫拉克利特: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认为物质性的火是万物的来源,“火”及其运行规律“逻各斯”是道德的本源。在幸福问题上,是最早提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幸福的思想家。在善恶关系上,认为二者是对立的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德谟克利特: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伦理思想的根本原则是快乐主义,是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把“快乐”或“幸福”宣布为行为标准的思想家。(二)从苏格拉底经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时期:其思想已建立完整体系,达到古代伦理思想发展的顶峰。主要代表人物有:苏格拉底: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的老师。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认为人有了知识就有道德,就会选择善行。在人生问题上进一步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要求。柏拉图:

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道德来源于一种客观精神的“善本体”。在社会伦理观上,提出了“三等级、四立德”的思想。对古希腊传统的“四大德目”作了系统的归纳和论证。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个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三)后亚里士多德时期:伦理思想向消极方面发展,为中世纪基督教伦理学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主要代表人物有:

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从原子唯物主义和感觉论出发去探讨人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认为人的本性既是趋乐避苦。快乐是人生的目的,知识是获得最大快乐的保证,美的是获得最大快乐的手段,由此建立起快乐主义伦理思想体系。

斯多葛派:生活的目的和人生最高的善就在于顺从命运而生活,快乐是违反人的本性的,是人做恶和社会不幸的根源;因此应该用理性来断绝一切快乐和欲望,以达到一种恬淡寡欲、无动于衷的状态。其伦理观的基本特征是禁欲主义和宿命论。

二、中世纪的伦理思想

主要讨论人与神的关系,产生了中世纪神学伦理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

奥古斯丁:教父神学的主要代表,基督教奠定基人,全面系统地阐述和发挥了基督教的世界观的教义和伦理思想,对中世纪以及后来的西方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托马斯·阿奎那:经院神学的代表,其伦理思想的最大特点是把基督教教义与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调和起来,创建起庞大的天主教思想体系。

三、近代资产阶级伦理思想

由于社会历史领域发生了根本变革,引起了人们道德观念的极大变化。伦理学以人作为出发点,以人的需要、利益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作为目的,形成了近代伦理思想的人本传统。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布斯、爱尔维修、边沁、康德、黑格尔等。

霍布斯:提出了人性恶的观点,认为“人对人是狼”,并阐述了利己主义人性理论。

爱尔维修: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是追求肉体感官的快乐。并提出了“人是环境的产物”的著名论断。边沁:功利主义的主要代表。功利主义公式:能够增进利益,就是道德原则,反之则不能成为道德原则。提出了“最大幸福”原则。

康德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也是18世纪欧洲理性主义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认为理性是道德的基础,理性表现为善良意志,是道德行为的来源,又是道德评价的根据。一种行为是否合乎道德,关键在于是否出于“善良意志”的动机。所谓“善良意志”就是对道德规律的尊重。包括三条原则:一是行为必须具有普遍性。二是行为人必须以人为目的。三是道德自律。

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继承和发展了康德的伦理思想,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理性主义伦理思想体系。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将整个伦理体系分为三个阶段:抽象法阶段(客观阶段,讲人格的实现和尊严)、道德阶段(主观阶段,讲内心的信念和规定)和伦理阶段(主观阶段和客观阶段的统一,是客观精神的真实体现)。

四、西方传统伦理思想研究的主要问题(一)道德的起源和基础(二)道德与物质利益的关系(三)社会的道德原则(四)道德评价五、西方伦理思想

的基本精神(一)个人主义(二)人道主义(三)敬畏上帝

(一)崇真爱智,宣扬知识即美德,智慧为至善(二)意志自由,提倡自我认识,尊重人权

(三)博爱主义,号召普爱众生,平等待人

(四)崇尚功利,渴求快乐与幸福

六、西方传统伦理思想的特征七、西方传统伦理思想

的现代价值

(一)崇尚“知识”,以理性为道德基础(二)强调“公正”原则在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中的重要地位(三)尊重人权,强调人是目的的人道主义精神(四)重视功利,追求人生的快乐和幸福第三节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主要内容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道德学说史上的变革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的阶级根源(二)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的思想基础(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的阶级根源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所形成的“忠于本阶级,遵守纪律,互相援助,舍身奋斗和组织性等道德品质,在现代化大生产中培养造就的大公无私、团结合作、刻苦耐劳等良好的情操和行为习惯,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根源。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古希腊神话及其伦理思想,近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伦理思想中吸取了丰富的理论营养,并根据工人阶级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起了崭新的科学的伦理思想体系。近代法国唯物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伦理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一)道德的社会经济基础(二)道德的相对独立性(三)道德的阶级性和全人类性(四)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五)未来的共产主义道德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主要内容

1.道德深深地植根于社会经济关系中,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了道德的历史类型。

2.道德的内容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3.道德的变化源于经济关系的变化,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道德的变化。(一)道德的社会经济基础(二)道德的相对独立性1.道德的发展变化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变化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不仅突出地表现在它和生产力发展状况之间,而且也明显地表现在它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之间。

2.道德能够相对独立地直接同上层建筑的其它部分发生某种关系和联系。

3.道德有自身相对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三)道德的阶级性和全人类性

阶级性:社会关系的性质决定道德的内容,而在阶级社会中这些关系首先表现为阶级关系,反映社会关系的道德也就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全人类性:某一阶级在历史上通过自己的特殊道德对人类道德经验所作出的积极贡献。全人类性表现于阶级性中并通过阶级性而表现出。(四)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1.社会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它怎样和在多大程度上服务于个人的利益的实现、发展和完善,个人的自由、创造和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志。

2.个人的发展,只能通过个人的社会化,通过人的社会本质的形成,通过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才能得到实现。(五)未来的共产主义道德

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集体主义。它包括五条主要的道德规范,即全心全意为人民;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爱护公共财物;热爱科学,坚持真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它包括四个道德范畴(或道德观念),即义务、良心、荣誉、幸福。它包括三个特殊行为领域的道德要求:一个是爱情、婚姻和家庭道德,一个是职业道德,一个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道德

学说史上的变革

(一)研究对象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消除了以往旧的伦理学之研究道德的某一方面或只研究善恶、人生幸福的局限性,坚持以整个社会的道德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抛弃了旧伦理学割裂主观与客观关系的主观法或客观法,用辩证唯物主义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作为研究社会道德想象的基本方法。

(三)研究任务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消除了准则主义和实证科学主义的片面性,将伦理学的科学研究同表述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实现了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的一体化。(四)研究目的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历史上首次公开宣称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是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事业服务的;担负着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提供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全面发展的新人的任务。

第一节道德的起源

一、伦理学史上的争论

二、科学的道德起源论一、伦理学史上的争论

(一)神启论神启论是宗教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关于道德起源的观点,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是上帝(或佛祖、真主)或具有神秘性的“天”通过启示、征兆指示圣人或君主制定出来的,是神意或天意的产物。

(二)天赋论

天赋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者在道德起源问题上通常所持的观点。把道德起源归诸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的善良意志。

(三)情感欲望论

情感欲望论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某种自然的情感或欲望。

(四)动物本能论

动物本能论是达尔文主义在回答道德起源问题时所持的观点。这种理论把人类的道德说成是动物的合群感或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和复杂化。

二、科学的道德起源论(一)道德起源的条件(二)人类道德的历史生成(一)道德起源的条件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2.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3.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体统一的社会条件。

4.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重要条件(二)人类道德的历史生成

1.人类道德的萌芽

道德发生史的研究表明,人类的道德胚胎萌发于原始禁忌。产生于原始群居时代的习俗或禁忌,尽管带有神秘莫测的性质,但客观上成了调节早期人类共同生活的重要工具。随着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生活经验的积累和人类思维水平与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规范的出现不是由于某种神秘力量的作用,而是社会生活调节的需要。新产生的调节人们关系的社会规范才丢掉了禁忌的外壳,成为一般的道德规范。2.人类道德的形成

人种志学的研究认为,道德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远古人的社会关系第一次复杂化,氏族一分为二,分成两个相互通婚而内部禁止通婚的胞族的时期,而善恶两极对立的评价则是对最初社会差别的产生和人们之间的矛盾形成的意识的产物。第二节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

——道德的一般本质

二、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

——道德的特殊本质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的深层本质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

——道德的一般本质

1、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3、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在同一经济结构中的不同地位和不同利益,也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阶级属性、社会地位和彼此间的矛盾斗争。

4、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二、道德是一种特殊的

调节规范体系

——道德的特殊本质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2、道德规范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的深层本质1.道德需要促使人类结成相互满足的价值关系,调节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完善人的人格,形成人类特有的实践精神。

2.道德是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精神能够进入实践的主要依据。第三节道德的社会作用

一、道德的功能二、正确评价道德的社会作用

一、道德的功能

道德的功能即是道德对人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完善的功效及其意义。(一)认识功能:主要是通过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来实现的,其目标是提高道德生活的自觉性。(二)调节功能:是道德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它通过评价、命令、教育、指导、示范、激励、沟通等方式,得以实现。

(三)教育功能:道德通过舆论、习惯,特别是良心教育人们,培养人们良好的个人道德意识,品质和行为,从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

(四)辩护功能:又可称为道德的论证功能,即对某些事物和现象特别是制度和秩序的合理性进行道德的辩护和论证。

主讲:周红二、正确评价道德的社会作用(一)“道德决定论”与“道德无用论”

(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要结合起来

(一)“道德决定论”与“道德无用论”

“道德决定论”:夸大道德的能动作用,认为道德决定一切,只要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道德无用论”:根本否定道德的能动作用,它是非道德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要结合起来1.道德与法律的关系2.“法治”与“德治”结合1.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1)区别:第一,从产生发展来看,道德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始至终,而法律则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第二,从依靠力量来看,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量,而道德则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第三,从作用范围来说,道德规范比法律规范更为宽泛。法律对人们违反道德规范的态度和行为也要进行干涉。

(2)联系:

首先,从内容上看,两者互相渗透、互相包含。其次,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功能上相辅相成。再次,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实施中相互支撑。

2.“法治”与“德治”结合

第一,加强德治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必然选择。第二,超越传统文化,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第三,当代中国的“德治”要重点解决道德教育和官德的问题。第四节道德与社会的精神生活一、道德与政治二、道德与文艺三、道德与宗教四、道德与文化一、道德与政治(一)区别:1.它们对经济关系的作用方式不同2.它们反映社会存在的内容不同3.它们历史发展的过程和前途不同

(二)道德与政治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表现在:1.政治制度和道德类型相互促进2.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相互影响3.个人政治觉悟与道德品质相辅相成二、道德与文艺

(一)区别:

1.研究范围不同

2.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不同

3.指导人们生活的手段不同(二)道德与文艺的联系主要

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文艺以道德为重要内容,道德以文艺为重要传播手段2.道德影响文艺的社会价值,文艺影响社会的道德风尚三、道德与宗教(一)区别:

1.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不同:超然与必然

2.调节生活的力量不同:神威与人道

3.铸就灵魂的手段不同:他律与自律

4.对于自我的态度不同:自卑与自尊(二)联系:

主要表现在,宗教观念渗透道德,使道德宗教化。在实行政教合一的国家里,僵死的宗教教义与道德融合在一起,不仅宗教观念渗透到道德之中,而且宗教教义成为道德规范,道德依附于宗教。宗教道德把神学作为道德的理论基础,道德的力量要借助人们对神灵的敬畏,道德的实施也要借助宗教的形式。

四、道德与文化(一)文化对道德的影响

1.文化能够造就人的道德心理和道德人格。

2.文化氛围影响到社会的道德规范。

3.文化改造人的习性和气质,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从而也促进着道德的进化和完善。(二)道德对文化的影响

道德对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道德作为人们实践精神地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作为人类精神文化中主要的价值目标,作为人类品性和人格的沉淀物,它对文化的形成,发展目的及途径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道德通过善恶评价,用应该不应该的方式调节人们的行为,推动人们的行为实现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化。第一节善与恶

一、善与恶的含义二、善与恶的关系三、善恶标准一、善与恶的含义(一)传统伦理学的解释(二)善与恶的科学定义

(一)传统伦理学的解释

在中国历史上,以孔孟为代表的思想家,认为“义”是善的标准。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对善有一个著名的阐释:“可欲之为善”。

董仲舒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主张,把“义”和“道”看作是善恶的标准。墨家则把“利”、“害”作为善恶的标准。

在西方古代思想家中,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人认为,知识和理念是善恶的标准。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是美德”,也就是说有知识的人就是有美德的人,而无知识的人就是做恶的人。柏拉图也说过:“善的范型是最高的知识”。

奥古斯丁认为,信仰上帝为善,要达到“至善”就必须依靠上帝的帮助,怀疑或亵渎上帝则为恶。康德则把他的“绝对命令”,即先天的善良意志作为唯一善的标准,认为离开善良意志的一切行为都不能算是善的。

(二)善与恶的科学定义

善是人超越自己天性、本能的一种自我规范,这表现为人不断以“应当”来规范自己,造就理性人性的一种价值追求。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把道德上的善“应当”理解为符合人类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从而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愿望及要求的一切思想和行为,反之则为恶。换言之,善,就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行为活动,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及规范的要求;所谓恶,就是指一个任何一个群体的行为活动违背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及规范的要求。

二、善与恶的关系由于行为或事件的善恶对于道德主体具有依存关系,所以善和恶的对立并不是绝对的,它们之间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对于同一事件,因人的道德评价角度的不同可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善恶矛盾的相对性还表现在事件或行为的善恶性质因地点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一个地方是善的行为,在另一个地方可能就是恶的。另外,时间的推移也会引起人们对一种行为善恶评价的改变。

三、善恶标准(一)善恶标准的阐释(二)善恶标准的相对独立性(一)善恶标准的阐释所谓善恶标准,归根结底就是利益标准。

从道德评价来看,善和恶作为判断人的道德行为的最一般标准,指的是符合还是违背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善和恶既是一种道德评价,表示对人的某种行为的肯定、赞扬或否定、谴责,又是一种对人的行为有无道德价值的道德判断,即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就是善,反之,就是恶。

(二)善恶标准的相对独立性善恶标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指的是善恶的阶级标准和历史标准关系问题。在阶级社会里,由于各个阶级所处的地位不同,需要和利益有别,从其需要和利益中引申出来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也就不同,而各个阶级又总是从本阶级利益出发,依据其道德原则和规范来评价人的行为的善恶,判断人的行为的道德价值,这就造成了人们的善恶标准的不同和对立。

所谓道德评价的历史标准,就是在评价人们行为的善恶时,要把这种行为放到整个历史发展的总链条中去进行考察,看其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大多数人的幸福与完善,是否有利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凡是有利的就是善的,凡是不利的就是恶的。阶级标准和历史标准的这种相互关系的性质,决定了善恶标准是一个相对和绝对、不确定和确定的矛盾运动过程。

第二节良心一、良心概念简释二、良心的本质三、良心的道德尺度四、良心作为道德规范本质的集中表现

一、良心概念简释(一)中国古代的思想(二)西方思想史上的代表性观点

(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孟子认为,良心是人的本性,其内容就是“恻隐之心”、“羞耻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而朱熹则认为良心是客观存在的“天理”在个人内心的表现,即“天理良心”。

朱熹则认为良心是客观存在的“天理”在个人内心的表现,即“天理良心”。

陆九渊认为良心就是“天理”,认为“义理之在心,实天之所与,而不可泯灭者也”。

王阳明认为“良知”即良心,既是人的自然情感,又是判别是非的能力。不论什么人,良知都是相同的。

(二)西方思想史上的代表性观点

1.理性直觉论倾向于把伦理的真理比之于数学的真理,认为两者同样是普遍必然的。柏拉图认为,良心是客观存在的“善”的理念在个人身上的显现。(巴特勒、黑格尔)

2.情感论把良心看作是一种天赋的感情。(沙夫慈伯利)3.感性经验论则以感性经验来解释良心的根源与基础,这意味着良心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相对性质,是可以变化的。(霍布斯、洛克、费尔巴哈)

二、良心的本质一方面,从内容上看,道德良心是现实社会要求的反映,是对道德责任的自觉意识。另一方面,良心的表现形式是良知、良情、良意的有机统一。良知、良情、良意三者互相配合,其中良知是基础,良情是关键,良意是源泉。

三、良心的道德尺度

用不同的道德尺度来衡量良心,良心就必然表现出性质的差异性。这一点充分体现出良心的社会本质。也就是说,良心的善恶与否、真假与否,并不能用个人的主观尺度来衡量,而必须用社会的初度来衡量——客观的尺度、普遍的尺度。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良心,就是社会认可的善的良心,反之则是恶的良心;反映社会道德规范的良心,就是这一社会认可的真实地良心,反之则是虚假的良心。

四、良心作为道德规范本质的集中表现良心能够对这样的道德主体起到至关重要的行为调节器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在三个阶段上表现出来:第一阶段,即在道德行为前,良心对道德主体起到鼓励或禁止的作用。对出于良心的行为,良心就给予鼓励或,对违背良心的行为,良心则给予禁止;

第二阶段,即在道德行为中,良心对道德主体起到监督作用,随时督促道德主体按照良心的要求来行动,一旦发现主体行为有偏离良心要求轨道的迹象,就立即禁止,并迫使主体修正自己的行为方向;第三阶段,即在行为后,对道德主体的行为进行“法庭审理”,进行“自诉”,对合乎良心的行为,给予主体良心上的慰籍,使主体产生一种道德崇高感,对违背良心的行为,则给予主体良心上的谴责,使主体感到难以自拔的痛苦,并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进行真切的忏悔。

第三节正义一、正义概念的历史沿革二、罗尔斯的《正义论》三、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

一、正义概念的历史沿革(一)西方思想史中有关正义的思想(二)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正义观

(一)西方思想史中有关正义的思想古希腊柏拉图曾把正义视为四大德目之一,认为正义就是履行自己的义务,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和说自己应该说的话,安分守己而不干涉别人。

亚里士多德既柏拉图之后更为详细而全面地论述了正义,认为正义与不正义含有两种意思,一是指能否服从纪律,二是指它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否适宜、应该。

爱尔维修认为,人人都喜爱别人对自己的正义,因此人也应对他人正义。只有正义才能保证每一个个人的利益得到实现,因此为了个人利益的缘故,爱正义和向往正义也是值得的。(二)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正义观孔子曾提出:“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在孔子看来,君子正义而道之自在,君子不宜而道丧德也。墨子认为,天下祸篡怨恨之所由起在于人们失正义而行不义。

《周易》指出:“直起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荀子在《正名篇》中认为,“正义而为谓之行”,他所谓正义是指公正合宜的思想意识、情感与行为态度。

二、罗尔斯的《正义论》

正义原则:

“第一个原则”:平等的自由原则——每个人对广泛平等的社会基本自由体系都应当有一种平等的权利。

“第二个原则”:民主的平等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该这样安排,使它适合每个人的利益,以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地位与职位向一切人开放。罗尔斯公正观念的基本观点是,一个社会应维护其成员的基本的自由和平等的权利,而不应将此种自由和平等权利视为可以出于其他目的而随意予夺的东西。

三、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马克思主义认为,正义与不正义,公平与不公平是有一定经济关系及所产生的利益关系所决定的、既表现为法律又表现为伦理的价值观念,因此,具有阶级性和历史性。当然,尽管正义与不正义的观念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历史性,但还是可以对之做出最一般的规定。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凡是最终有利于社会进步、大多数人幸福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思想意识、情感态度及行为趋向就是正义的,反之就是不义的。

第四节荣辱一、荣誉范畴二、耻辱的内涵三、荣誉范畴的社会内容和表现形式四、共产主义道德的荣誉范畴五、荣誉和耻辱的社会作用

一、荣誉范畴在伦理学中,荣誉范畴往往包含着两种互相关联的情形。首先,它是指一定社会、阶级、或某种集体,以某种鼓励性方式,对出于道德责任感履行的某种义务及相应行为具有的社会价值,所表示的肯定性确认或赞赏性评价。

荣誉范畴所包含的另一种情形,是指行为当事人以自尊、自爱、知耻等自赏性的心理形式,对自身出于道德责任感履行的某种义务和和相应行为具有的社会价值,所做出的肯定性判断,以及所表达的欣慰态度和尊严感。

二、耻辱的内涵

耻辱也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社会对个体背离社会义务行为的道德价值的否定性评价,是一种贬斥、谴责;二是个人对自己的不良思想行为和恶劣品质深刻认识后的悔恨或愤怒的心理感受,即深感自己的思想行为不符合应有的道德准则和情操,而觉得羞愧和辱没自己的人格和尊严的情绪。三、荣誉范畴的社会内容和表现形式

荣誉范畴是一个历史范畴。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道德四、共产主义道德的荣誉范畴

共产主义道德的荣誉范畴,主要包含以下三种关系:(一)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的关系(二)社会赞誉和个人尊严的关系(三)自尊和谦逊的关系(一)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的关系这是现实社会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关系在行为评价上的反映。在公有制社会里,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是一致的,并要求在发展社会整体利益的过程中发展个人利益,因此,它不仅为个人的荣誉和集体荣誉的一致提供了可能,且主观上要求个人荣誉从属于集体荣誉。我们应当在共产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的基础上,看待和实现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的统一。任何把这两方面对立起来,否认或忽视其中任何一方面的做法,都是有害的。(二)社会赞誉和个人尊严的关系荣誉范畴由于包括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因而在道德生活中,出现了正确看待社会赞誉和个人尊严的关系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处于什么样的状况,从根本上说,主要是由社会的个人依各自利益而立的价值标准所决定的。对于行为当事人来说,要能正确处理这会赞誉和个人尊严之间的复杂关系,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乃至认识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只能依据历史必然性的要求,正确看待和处理社会赞誉和个人尊严之间的复杂关系。

(三)自尊和谦逊的关系由于荣誉是一种赞赏性的评价,个人必须正确对待自尊和谦逊的关系。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人,一定有高尚的自尊心,十分注意保持个人的良好声誉,十分珍惜社会和集体给予自己的荣誉。但在荣誉面前,又应当有真诚的谦逊。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看来,一个人只有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社会赞誉和个人尊严、自尊和谦逊的关系,他所获得的荣誉才是纯洁的、高尚的、不可磨灭的。

五、荣誉和耻辱的社会作用(一)荣誉和耻辱是激发个体自觉履行社会义务,在道德上积极进取,促使个体道德完善的精神动力。(二)荣誉和耻辱也是个体道德行为的调节器。

第五节幸福一、幸福范畴二、实现幸福的基本条件三、共产主义幸福观的基本特征四、幸福和道德的悖论

一、幸福范畴(一)幸福的含义(二)幸福观念

(一)幸福的含义所谓幸福,就是处于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历史环境中的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幸福范畴是一个社会范畴。它不是一种天赋的观念,也不是人们意识和情感中所固有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形成的。

(二)幸福观念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不同,经济、政治地位及生活的具体条件不同,确定的目标和理想也不同,因而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同。不同的人们,对于什么是幸福,往往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理解。这种幸福观的对立,根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条件。这种对立,突出地表现为是追求个人的幸福,还是追求社会的共同幸福,归根到底也是由不同阶级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处境所决定的。处于不同生活条件和阶级地位的人们,必然形成不同的幸福观,也必然依据不同的原则和方式,去追求生活的幸福。不同阶级道德幸福范畴,也就是对这些具体幸福观念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二、实现幸福的基本条件实现幸福的基本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就在于使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这里,既包含实现个人的幸福,也包含实现社会整体的幸福,是个人幸福和社会整体幸福的统一。依据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这种理解,实现幸福的这个基本条件,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里是不具备的。只有在公有制为基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才日益广泛地为每个成员提供了能够自由地发展并发挥才能和力量的条件,提供了实现幸福的条件,并使实现个人幸福和实现社会幸福结合起来。三、共产主义幸福观的基本特征(一)个人幸福和社会整体幸福的统一(二)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三)创造和享受的统一

(一)个人幸福和社会整体幸福的统一在共产主义道德中,幸福范畴立足于共产主义事业的集体主义原则的基础之上。因此,它不同于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幸福范畴的本质特点,在于强调对社会整体幸福的追求,强调在实现社会整体幸福中实现个人幸福,强调在必要时或多或少牺牲个人幸福。只有把个人的幸福建筑在实现社会整体幸福的基础上,才符合于共产主义道德的要求,而且也才能真正获得个人的幸福。

(二)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共产主义道德的幸福范畴,不论对个人或社会整体来说,不仅包含物质生活的幸福,而且也包含精神生活的幸福。一个人只有用健康的、科学的、高尚的精神生活来指导和支配自己的物质生活,才会真正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幸福。不论个人或社会整体,都应当在实现物质幸福的同时,实行精神幸福。

(三)创造和享受的统一共产主义道德的幸福范畴,不仅包含享受,更重要的还在于劳动和斗争,在于创造,是创造和享受的统一。这也是共产主义道德和一切旧道德在幸福范畴上的又一个本质区别。共产主义道德的幸福范畴并不仅仅意味着享受,而是更多地包含创造性地的劳动和斗争。

四、幸福和道德的悖论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发现了幸福和道德的悖论,即二律背反。他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得到幸福,但道德并不能保证幸福;有福的人应该有道德,但幸福又不能作为道德行为的动机,如果一个人是出于为了获得幸福的动机去施行道德,那么这种行为就不是道德行为。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幸福和道德的统一并不是一个纯思辨的问题,造成幸福和道德的相悖或二律背反,是现实存在的私有制和阶级的对立。因此,要消除幸福和道德相悖论,唯一的出路是改变现存的社会生活条件,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第一节社会公德一、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二、社会公德的特点

三、社会公德的原则

四、社会公德的主要规范

五、社会公德的践行

一、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1.社会公共生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几乎每个人每天都生活在其中。2.社会公德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社会秩序的好坏,直接影响社会环境的好坏。3.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首先必须是现代公德观念的确立和公德行为的完善。二、社会公德的特点1、层次上的基础性。2、范围上的全民性。3、操作的简易性。4、民族的传统性。5、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三、社会公德的原则1、“分”的观念。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有别。这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指区别公开的社会行为和隐私的个体行为;另一方面指区别“我”所身兼的不同角色。2、“和”的举止。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有序。“和”的立足点在于充分肯定任何人在公共场所的一致性和非差别对待性。

3、“爱”的态度。这是社会公德原则中最高层次的要求,它倡导人与人之间有情谊的交往,极力促成互助、互谅的社会氛围。四、社会公德的主要规范1、克己自制。

2、当仁不让。

3、庄重谨慎。4、诚实公道。五、社会公德的践行

从制度建设的层面,加强社会公德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社会公德建设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形成一个扬善抑恶、扶正祛邪的社会氛围。

第二,强化道德制裁力度,扩大道德制裁手段,并与行政、法律手段相结合,确保社会公德为人们所遵守。

第三,设立必要的基金组织,对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见义勇为等好人好事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以弘扬正气。

第四,加强社会救助的功能,设立适当的社会救助机构,解决社会公共生活中的突发事故。

第五,加强社会公德的制度化建设。第二节职业伦理一、职业的社会功能二、职业道德及其作用三、职业道德的构成要素与形成过程四、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五、职业道德的原则六、职业道德的建设途径一、职业的社会功能1.促进了社会合作的发展。2.角色认同与履行。3.自食其力,获得报酬。二、职业道德及其作用

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履行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

职业道德的作用:主要在于调节职业范围内的三种关系。首先是调节职业内部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其次是调节职业活动中人和物的关系;再次是调节与职业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三、职业道德的构成要素

与形成过程1.职业道德的构成要素: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纪律、职业作风。

2.职业道德的形成过程:他律时期、自律时期、价值确立时期。四、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1.职业道德适用范围的特殊性。2.职业道德内容的稳定性和继承性。3.职业道德规范的多样性。4.职业义务责任和职业形象的鲜明性。五、职业道德的原则1.对社会和公众利益的责任感。2.对本职业总体荣誉的关心。3.对职业和同行比对目前雇主更高的忠诚。最重要的职业道德原则:敬业精神。六、职业道德的建设途径(一)从职业的地位上看,应突出加强如下几种职业的道德建设:1.加强党政机关、公检法等政府部门的职业伦理建设。2.加强垄断行业的职业伦理建设。3.在经营性行业进行普遍的职业伦理建设,树立服务至上的观念。(二)从职业的内容上看,职业道德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确立突破口:1.遵纪守法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2.公私分明。3.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优良职业道德。第三节爱情、婚姻和家庭伦理一、恋爱中的道德问题

二、性爱与性道德三、婚姻伦理四、家庭伦理一、恋爱中的道德问题

1、恋爱的心理学事实

(1)恋爱是一种情感需要。

(2)恋爱是一种认知活动。(3)恋爱是一种态度表达。2、爱情的本质(1)爱情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爱情的自然属性仅仅是爱情产生的前提,爱情的社会属性才是爱情的本质属性。

3、爱情的基本特征(1)爱情具有自主性和对等性(2)爱情具有专一性和排他性(3)爱情具有持久性和阶段性(4)爱情具有社会性和道德性4、恋爱与道德(1)注重双方的志同道合(2)平等履行义务(3)培养健康的交往5、正确对待恋爱中的一些问题(1)摆正爱情在生活中的位置(2)恋爱中要失恋不失志、不失德(3)正确区分友谊与爱情(4)要尊重双方自愿选择爱人的权利,平等履行自己的义务(5)要忠贞专一,反对见异思迁(6)要文明理智,反对不负责。6、恋爱中止的道德分析(1)单相思。(2)恋爱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候搁浅了。(3)所谓的“藕断丝连”。二、性爱与性道德1、性爱的社会性和私人性2、性道德的基本原则(1)爱情原则(2)自愿原则(3)私事原则(4)尊重合法婚姻的原则三、婚姻伦理1、婚姻形态的历史演变(1)群婚制:原始社会婚姻家庭的主要形式。包括血亲杂交、血缘群婚、不同血缘家庭的群体通婚三个阶段。(2)对偶制:是一种不牢固的个体婚姻,是从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形式。(3)一夫一妻制:是从对偶制家庭中产生的,它的最后胜利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2、婚姻道德的主要规范(1)婚姻自主(2)婚姻中当事人自重人格(3)夫妻双方都有义务继续保持和不断发展爱情(4)夫妻之间互敬、互信、互助、互让3、婚姻冲突的伦理调节(1)婚姻的排他性(2)婚外情现象(3)离婚四、家庭伦理1、家庭的功能(1)生育功能,即繁衍后代。(2)消费功能。(3)教育功能,教育主要是对子女的教育,这构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家庭教育。(4)精神生活的功能。2、家庭关系(1)两代人之间的关系。(2)同辈人之间的关系。(3)亲属之间的关系。3、家庭关系的伦理调适(1)主动的方式。多作自我反省,检查自己是否履行了家庭的责任,是否关心家庭成员。(2)信任的态度。相信对方的人格和品质,相信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应有位置。(3)善意的理解。相信自己当初的选择,对家庭成员持有理解之心。4、现代家庭中的伦理教育(1)父母自身的言传身教。(2)注重基本行为规范的训导。(3)亲情培养。5、社会转型期的家庭美德建设(1)加强家庭婚姻道德建设有利于创造、维护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有利于在社会转型时期坚持正确的社会道德价值导向。(2)加强家庭婚姻道德建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3)加强家庭婚姻道德建设有利于个体的完善和人生的幸福。第一节道德选择

一、选择催生了个体道德二、责任成就了个体道德三、冲突丰富了个体道德一、选择催生了个体道德

(一)道德选择的含义

道德选择是指个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根据某种道德标准,在不同的价值准则或善恶冲突之间做出的自觉自愿的抉择。(二)道德选择的必要性

1.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2.个体人性完善的客观需要

3.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三)道德选择的可能性

1.道德要求的多层次性、多方面性,为道德选择提供了外在的可能性。

2.行为主体有道德选择的意志自由,这为道德选择提供了主体方面的条件。

3.道德选择是一个理性行为,是在合理的原则支配下的思维结果。二、责任成就了个体道德(一)责任问题上的两种片面观点机械必然决定论:强调人的行为只受客观必然性的支配,人的行为都是由外界环境所预先决定的,人没有选择自己行为的自由。由于否定自由而直接否定了责任。机械必然决定论导致两种结果:

一是宿命论;二是诡辩论。绝对意志自由论:由于无限夸大人的选择自由,把人的选择说成是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的任意选择,从而无限夸大了人的责任。(二)人应当在一定限度内承担道德责任

人们的道德选择,既要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状况以及个人所处的客观条件的制约,又要受到个人主观条件诸如人生观、道德理想、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等的制约。生活于现实社会环境中的人们,在道德选择中的自由是有限的。人们既不能对一切行为都承担道德责任,也不能对一切行为都不承担道德责任。人们对自己行为承担责任的限度主要取决于客观环境所能提供的选择可能性和行为主体作出选择的主观能力。三、冲突丰富了个体道德(一)道德冲突的表现

(二)道德冲突的解决(一)道德冲突的表现1.从主体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角度看:一个成年人往往处于多种关系中,而只要他处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关系中,扮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色,那么在他身上,各个不同角色的道德要求之间就可能形成冲突。2.从行为价值目标的角度看,道德冲突可分为:

其一,由于社会历史条件或自身条件的限制而导致的个人在价值目标选择上的困境。

其二,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利益选择上的困境。

其三,基本道德原则之间发生尖锐冲突。

其四,面对强大的邪恶势力,生命价值与自由、尊严以及其他信念之间发生尖锐冲突。

3.从行为方式的角度看,道德冲突分为两种情形:目的正当手段不正当;目的不正当手段正当。(二)道德冲突的解决1.行为方式上的道德冲突能否圆满解决,取决于是否正确处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2.在目的与手段的关系问题上,有两种片面观点,即目的决定论和手段决定论。

目的决定论:认为只要目的是合乎道德的,不必考虑手段是否正当。目的决定一切,目的可以为任何手段辩护。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一切手段。

手段决定论:认为手段就是一切,手段是因,目的是果,手段是脱离目的而独立存在的。第二节道德评价一、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二、道德评价的依据三、道德评价的方法四、道德评价的形式一、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

道德评价:指在道德活动中,人们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体系,借助于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内心信念等方式,对行为作出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历史评价:把行为放到整个历史发展的总链条中去进行考察,看这些行为最终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据此评价人们行为的是非善恶。(一)道德评价的作用1.对道德行为的善恶起裁决作用

2.具有教育作用

3.维护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调节人们的道德关系(二)道德评价的标准

道德评价标准:人们对道德关系进行评价时所依据的善恶标准。分为三个层次:

“不准”是道德标准的第一个层次“应该”是道德标准的第二个层次“提倡”是道德标准的第三个层次主讲:周红

(三)历史评价的尺度历史评价遵循历史必然性标准。历史必然性标准在评价某一社会事件时,以这一事件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幸福,是否有利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为依据。(四)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的冲突道德的不合理性与历史的合理性同时存在于阶级社会。道德上应加以谴责的事,在历史的发展中却是必然的。历史决定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善恶,历史标准决定道德标准。二、道德评价的依据(一)在总体上既看动机又看效果(二)根据行为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三)全面分析行为的全过程

三、道德评价的方法

(一)批评与自我批评

(二)自我解剖与“内自讼”(三)“以见占隐”的经验方法四、道德评价的形式(一)传统习惯的评价功能

传统习惯: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已被普遍承认、习以为常的道德经验和道德行为方式。传统习惯是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最起码标准。传统习惯作为社会规范的重要补充,是在人们长期道德实践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和积累的。传统习惯也是道德评价得以巩固和保留的外在形式。(二)社会舆论的评价功能社会舆论:指人们关于社会道德现象和道德行为的评价性看法和倾向性态度。社会舆论对人们的行为具有价值导向的功能。现代社会舆论的主要形式是大众传媒。(三)内心信念的评价功能

内心信念:指人们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原则规范或道德理想的笃信。内心信念是人们进行道德评价的内在直接标准。内心信念还是人们进行善恶评价的内在驱动力。第一节道德人的成长过程

一、道德人的形成二、道德的自律与他律三、珍惜生命:个体道德的基点一、道德人的形成1.个体最初的道德表现,即个体道德的萌芽,是与主体的自我认知水平的发育相适应的。2.个体道德的形成更多地依赖于个体的道德意识定位。3.个体在有了对道德初步认识和实践之后,就会形成自己的或深或浅的道德决定。4.不断的决定就会使个体在道德上出现质的飞跃,达到与道德的认同。认同的外在表现就是个体良心的形成。

5.道德追求的实现离不开个体内在的自觉性,然而,社会若提供适宜的条件将更有利于个体的道德觉醒。二、道德的自律与他律

道德人的成长过程要经过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自律的最一般含义就是法由己出。道德主体用内化了的道德原则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方向及方式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或者说自我控制。自律是人真正实现道德的结果,一个自律的人就是道德的人。康德是西方伦理学史上力主自律的第一人。

自律的人是一个有稳定和明确人格的人。锻炼和培养道德人格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的道德个性养成的过程。三、珍惜生命:个体道德的基点

爱惜肉体的生命,并合理、有效地发展和提高它的价值,从而实现生命的精神内蕴。珍惜生命成为个体道德的核心。

中国传统儒家对生命的态度较好地反映了中国人的人生取向。

活着是生命存在的方式,但是生命价值并不以仅仅活着为目标,有时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就必须牺牲部分甚至全部生命。第二节道德教育一、道德教育的含义二、道德教育的过程三、道德教育的方法四、道德教育的特点一、道德教育的含义

道德教育是指一定社会为了培养合乎需要的理想道德,依据一定的原则规范,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二、道德教育的过程1、提高道德认识:人的行为是受自己特定的道德认识指导的。人的从善、为善,是后天习得的,而不是天生就有的。

2、陶冶道德情感:要培养人的道德人格和个性,必须从培养一个人健全的道德情感开始。

3、锻炼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道德人格形成的关键。4、确立道德信念:使受教育者确立道德信念,这是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5、养成道德习惯:道德教育的宗旨,一方面是使良善的道德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信念,另一方面是使这种良善的道德信念通过具体的道德实践表现为外在的道德行为,并最终形成自我的一种道德习惯。三、道德教育的方法1、道德规范的宣示:规范宣示的过程,主要是对受教育者晓之以理,释疑解惑,开启个人道德认知能力。2、道德楷模的塑造: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道德教育中,树立优秀的道德楷模,对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巨大的说服力。3、文学艺术的陶冶:由于道德与艺术的价值目标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它们在实际发生作用的过程中就有着相互渗透的倾向。4、道德哲学的讨论:道德哲学为道德规范提供合理性论证。四、道德教育的特点1、道德教育起点的灵活性。2、道德教育各个环节的交叉性。3、道德教育方式的多样性。4、道德教育进程的艰巨性。

5、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第三节道德修养一、道德修养的含义二、道德修养的方法一、道德修养的含义

道德修养:是指人们为了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而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和功夫。如果说道德教育是道德内化为良心和品质的外在要素,那么,道德修养就是道德内化为良心和品质的内在要素。二、道德修养的方法

1、学思结合。学习和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前提。

2、慎独。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

3、省察克治。省察,即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克治,即克服和整治,去掉所发现的不良念头和习惯。省察克治构成了道德修养的认识前提。4、积善成德。所谓“积善”,就是积累善行,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个体按照这种方法来修养,既可以长养其善德或美德,又可以防止其德性的退化。5、身体力行。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关键环节。只有建立在自觉性的基础之上,道德主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