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精品试卷PAGEPAGE1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推断,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到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与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30倍。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 B.铁犁牛耕的广泛应用C.人类掌握了某些动物的生长规律 D.水利工程的大量修建[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一万年前,农耕经济出现,改善了人们的生存条件,推动了人口增长,A项正确;当时仍然使用石器,排除B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水利工程的大量修建是在国家形成后,排除D项。故选A项。2.良渚古城由宫城、王城、外郭城组成,宫殿区的面积近30万平方米。古城已经有配套的引水渠直达城内。良渚古城的核心区域及外围水利工程均为人工堆筑而成,其体量之大无疑需要长时间的建设施工。这说明良渚文化()A.或已存在公共权力 B.是中华文明起源标志C.已经使用铁制工具 D.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征[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良渚古城由宫城、王城、外郭城组成,宫殿区的面积近30万平方米。古城已经有配套的引水渠直达城内”,可以看出宫殿是为统治者修建的,而且大型工程的修建需要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高效的组织管理能力,这说明良渚文化可能已经出现公共权力,A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足以体现中华文明的起源,排除B项;良渚文化尚处于原始社会,此时我国还没有使用铁制工具,排除C项;中华文明在多个地区产生,这些文化遗存有一定的相似性,此即多元一体,良渚文化不能体现多元一体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A项。3.以下史料可以用来佐证()A.沉重的赋税制度 B.严酷的法律制度C.严密的基层管理 D.女子地位的提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信息可以得出,在里耶秦简户籍簿上记述纳税户的详细资料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这就体现了对社会基层的严密管理,C项正确;户籍簿记载的内容仅是征发赋役的依据,并未规定数量,也没有和其他朝代的对比,无法体现“沉重的赋税制度”,排除A项;户籍簿不是法律,无法体现“严酷的法律制度”,排除B项;材料所述未涉及“女子地位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4.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农业经济分布示意图。该时期是A.战国 B.西汉 C.唐朝 D.南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农业经济分布示意图中的信息,可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主要农业地区,西南巴蜀地区的农业得到开发;牛耕主要在北方地区推广;重要水利工程集中在关中地区。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应是西汉时期。当时经济中心在北方,江南地区尚未真正开发,B项正确;战国时期处于诸侯国割据称雄时期,主要诸侯国为争霸需要,各自发展经济,兴修水利,如秦国的都江堰等,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唐朝时期,南方经济已经获得长足发展,且安史之乱后,经济中心开始南移,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南宋使,经济中心已经完成南移,排除D项。故选B项。5.朱熹在《增损吕氏乡约》中指出:“礼俗之交,一曰尊幼辈行,二曰造请拜揖,三曰请召送迎,四曰庆吊赠遗……右礼俗相交之事,直(值)月主之,有期日者为之期日,当纠集者督其违慢。凡不如约者,以告于约正而诘之,且书于籍。”这反映了南宋乡约A.首创相互监督基层管理方式 B.经政府利用推广而带有强制性C.通过乡民自治以规范乡里礼仪 D.强调道德教化与法律治理结合[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受宋代理学影响,士大夫阶层社会责任感增强,宋代乡约出现,乡约用以规定人们处理邻里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强调道德教化与规范行为相结合,强调向善互助,主张乡民自治,乡约规范了乡村秩序,推动了地方自治,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这是首创,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些乡约是否是强制性,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主要是道德方面的规范乡里,没有强调法律与道德的结合,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6.1910~1911年间,当鼠疫波及华北之时,颇有影响的《大公报》刊载了天津官院的来稿,详细介绍了鼠疫的危害、病因、症状以及预防鼠疫的方法;还开设专栏介绍防疫知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报刊宣传A.加速了清朝防疫体系的建立 B.开启了对疫情的专业研究C.推动了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 D.控制了疫情的暴发和扩散[答案]C[解析]在鼠疫肆虐之时,《大公报》详细介绍了鼠疫的危害、病因、症状以及预防鼠疫的方法,并开设专栏介绍防疫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利于民众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故C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对官方的影响,故A说法错误;“开启了”说法欠妥,材料信息无法确定对疫情的专业研究是从此时开始的,故B错误;报刊宣传无法控制疫情的爆发,故D错误。7.1964年1月中法正式建交,法国成为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新中国正式建交的国家。这一事件当时被西方称为“外交核爆炸”,媒体形容中法建交是“在一块密不透风的铁板上撕开了一道裂缝”。这一重大外交事件()A.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使中国重返国际社会C.带来与西方国家的建交高潮 D.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法关系建交是中法两国独立自主外交的体现,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得中国重返国际社会,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带来了与西方国家的建交高潮,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8.下表是我国“八二宪法”修订内容(节选),据此可知()A.市场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C.法治建设保障了社会稳定发展 D.法制建设是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从1988年到1999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程而1982年宪法内容发生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D项正确;材料宪法内容中不能反映市场经济起决定作用,排除A项;2010年我国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排除B项;材料提到法制建设,但没有涉及社会稳定,排除C项。故选D项。9.“对于这种入世的新教禁欲主义,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概括,一方面,它强烈地反对任意享用财富并且对消费进行限制,尤其是奢侈品消费;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将财富的获取从传统伦理观的羁绊中解放出来的心理影响。”据此可知,新教的兴起()A.强化了对人性束缚 B.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C.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 D.否定了传统的宗教伦理观念[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一方面,它强烈地反对任意享用财富并且对消费进行限制,尤其是奢侈品消费;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将财富的获取从传统伦理观的羁绊中解放出来的心理影响”可知,宗教改革后的禁欲主义鼓励消费,但又反对奢侈消费,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促进消费和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主要是消费,而且新教促进了对人性的解放,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到旧贵族势力受到打击,排除C项;禁欲主义并不否定传统宗教伦理观念,排除D项。故选B项。10.《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所有(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候、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力、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这一条款()A.确立了国家主权与独立原则 B.促进了近代西方民族意识觉醒C.推动了欧洲均势局面的形成 D.消除了教会对欧洲政治的影响[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所有(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候、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力、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的原则,A项正确;拿破仑战争促进了近代西方民族意识觉醒,排除B项;维也纳会议形成的维也纳体系推动了欧洲均势局面的形成,排除C项;“消除了”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11.汤姆·斯坦迪奇在《舌尖上的历史》一文中称:“如果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上帝的赐福,那么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作者认为近代物种交换A.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B.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C.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D.阻碍了美洲农业发展[答案]A[解析][祥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赐福”是指哥伦布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新物种传入欧洲,产生了积极影响,丰富了欧亚的物种资源,改变了当地的饮食结构,促进了人口增长;“他西行所带的甘蔗是诅咒”是指原产于欧亚的甘蔗等传入美洲后,殖民者建立单一种植园经济和使用奴隶劳动,产生了消极影响,阻碍了美洲农业的正常发展,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灾难。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哥伦布引发的物种交换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与破坏生态环境、改变人们饮食习惯及阻碍美洲农业发展的说法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12.1701年,一位英国人在《东印度贸易观感》一文中写道:“当东印度贸易向我们提供比我们更为便宜的货物,它将迫使我们去发明加工工序和机器,使我们有可能以比较少的劳力和成本进行生产,从而把我们的制成品的价格降下来。”以上史料()A.揭示了工业革命发生的根源 B.证明印度生产技术先进C.丰富了工业革命研究的视角 D.反映亚洲明显贸易优势[答案]C[解析]根据“当东印度贸易向我们提供比我们更为便宜的货物,它将迫使我们去发明加工工序和机器,使我们有可能以比较少的劳力和成本进行生产,从而把我们的制成品的价格降下来。”可得出,该材料强调工业的革命兴起是因为受到印度商品的冲击,所以英国要改进生产技术,这是一种对工业革命兴起原因的新的认识,丰富了工业革命研究的视角,C项正确;工业革命的根源的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A项;印度技术并不先进,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整个亚洲,排除D项。故选C项。13.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法令进行官制改革,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这一改革()A.有助于完善英国政党政治 B.有利于政治的平稳运行C.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杜绝了政府官员的腐败[答案]B[解析]“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意味着文官能保证行政的正常运转,而不会因为政治或政党的变动影响国内环境的稳定,B项正确;“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法令进行官制改革,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可知这项法律只是针对文官,与政党没有关系,排除A项;英国的责任内阁在18世纪中期已经形成,与文官制度无关,排除C项;“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只能保证文官专注于日常行政事务,但无法保障在履职的过程的腐败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14.二战后某国际组织的宗旨规定:"对于生产目的的投资提供便利,以协助会员国的复兴与开发,并鼓励不发达国家的生产与开发投资","通过鼓励国际投资以开发会员国生产资源的方法促进国际贸易的长期平衡发展"。这一规定A.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B.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稳定C.确立了发达国家经济霸权 D.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创造了条件[答案]D[解析]材料所述的是世界银行的宗旨,世界银行的宗旨是发展援助,其实施为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故选D项;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是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排除A项;维护国际金融稳定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排除B项;该宗旨不能反映确立了发达国家经济霸权的信息,C项排除。15.下表是中国、日本、西欧和苏联(俄国)1913—1998年人均GDP(年均复合)增长率(%)。据此判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国家或地区对应正确的是()A.苏联(俄国)、日本、西欧、中国 B.日本、苏联(俄国)、中国、西欧C.中国、日本、苏联(俄国)、西欧 D.西欧、中国、苏联(俄国)、日本[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以后,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显露,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瓦解,因此这一时期前苏联的经济呈现负增长状态,即甲是苏联;日本和西欧在二战后经济高速,但是日本在1968年,超过当时的西德,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因此可知乙是日本,丙是西欧;中国经济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高速增长,因此丁是中国,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4分。共55分。16.顾炎武说:“因已变之势,而复创造之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贞观元年,李世民依据“山川形便”的原则,把全国划分为10道,作为监察区域;玄宗时固定为15道,每道有固定的治所和监察官员,却重演了汉代州刺史权力逐步扩张的历史。安史之乱后,职在监察的诸道观察使多与节度使合二为一,成为阻隔中央与诸州之间的一级行政机构,削弱了中央与州的联系。宋朝建立后,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设置路级机构,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每路设四个机构一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司;四司互不统属,长官地位相伴(注:平等),各自拥有独立的机构与官员,分别隶属于不同的中央部门。——摘编自张小稳《宋代的路:划时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依据材料并结合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谈谈对顾炎武所提观点的理解。[答案]顾炎武认为传统中蕴含着变化之因,应该顺应这种变化的趋势而适时变革。北宋初年,为了解决地方藩镇割据问题,在地方上采取分而治之方针,实施地方分权制衡机制,突破山川形便的政区划分原则,开创了地方治理新模式,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治理,防范了地方割据,维护了中央权威,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后代治国提供了借鉴。因此,承继传统因时而变是推动历史的重要因素。[解析]根据材料“顾炎武说:‘因已变之势,而复创造之规。’”可知,顾炎武的主张是传统中蕴含着变化之因,应该顺应这种变化的趋势而适时变革。首先根据材料“宋朝建立后,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设置路级机构,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可知,在地方上采取分而治之方针,实施地方分权制衡机制,突破山川形便的政区划分原则,开创了地方治理新模式。然后阐述宋初地方行政区划产生的作用,结合所学从开创了地方治理新模式、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治理、防范了地方割据、维护了中央权威和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后代治国提供了借鉴等角度分析。最后总结,综合材料及所学从承继传统因时而变是推动历史的重要因素的角度总结。17.1904年1月13日由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系统学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奏定学堂章程》明确指出: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癸卯学制设立了包括纵、横两个方面的学校系统。纵向系统的学校制度包括三段七级。即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段,每段包括数量不等的级次。如初等教育段包括蒙养院、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三级……中等教育段只包括中学堂一级;高等教育段包括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分科大学和通儒院三级……横向系统的学校制度包括普通学校、师范学校和实业学校三个板块。……至于师范学校,也分为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两级……实业教育则分为初等教育段、中等教育段和高等教育段。——摘编自陈向阳《现代中国的兴起——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奏定学堂章程》中的教育改革进行合理解释。[答案]《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实施的法定学制。它顺应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要求,改变了传统教育方式,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和新式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实业发展,具有进步性。但是,它是一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下制订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这是它的局限性。[解析]要辩证地分析问题。根据材料“《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系统学制”可知,《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实施的法定学制。根据材料“纵向系统的学校制度包括三段七级。即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段,每段包括数量不等的级次”“横向系统的学校制度包括普通学校、师范学校和实业学校三个板块”可知,顺应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要求,改变了传统教育方式;结合所学从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和新式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实业发展等角度分析说明。局限性:根据材料“”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可知,它是一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下制订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依据上述材料,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答案]举例:论题:国家政策影响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论述:秦朝为了巩固统一,出于军事和政治的需要,在全国主要地区修筑了直道、驰道和五尺道。近代中国遭到西方列强的入侵,尤其是甲午战败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铁路大部分为列强修建或控制,清政府自身封闭保守而大量拒绝投资修建铁路,致使晚清时期中国铁路事业发展曲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工业化建设,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取得巨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重视科技创新,大力支持现代化交通运输的发展,高铁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表现。因此,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解析]此题是开放式试题。论题:根据材料“秦朝陆路交通网中主干道”、“1900年西方国家在中国修筑铁路”、“中国第一条‘驶出’国门的高铁”可以归纳国家政策影响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国家独立是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等。论述:结合所学从与论题相关的政治、经济等因素来分析。做到史实正确且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9.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带来英国社会的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时间议会立法1802年《学徒道德健康法案》,保障棉纺厂和其他工厂学徒工的健康和道德情况1819年规定工厂童工的工作条件,任何纺织工厂不得雇佣不满9岁的儿童,16周岁以下工人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1825年禁止儿童在夜间工作1833年制定工厂视察员制度,赋予视察员实地检查、监督和违规罚款的权力1860年谋矿规范法令提离安全标准并禁止雇佣12岁以下儿童依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答案]19世纪以来,英国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法案,加强了对工厂的童工权益的保护。这些法案一方面有助于保护童工的权益,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也体现了英国法制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完善;另一方面受到阶级和时代局限性,不能彻底根除童工问题。[解析]辩证地分析此问题。根据材料“议会立法”的内容可知,19世纪以来英国议会颁布法案和作出规定,加强对工厂童工权益的保护。这些法案和规定所发挥的作用,积极方面:结合所学从有助于保护童工的权益、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英国法制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完善等角度分析;局限性:结合所学从资产阶级和工业革命时代的局限性来分析。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推断,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到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与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30倍。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 B.铁犁牛耕的广泛应用C.人类掌握了某些动物的生长规律 D.水利工程的大量修建[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一万年前,农耕经济出现,改善了人们的生存条件,推动了人口增长,A项正确;当时仍然使用石器,排除B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水利工程的大量修建是在国家形成后,排除D项。故选A项。2.良渚古城由宫城、王城、外郭城组成,宫殿区的面积近30万平方米。古城已经有配套的引水渠直达城内。良渚古城的核心区域及外围水利工程均为人工堆筑而成,其体量之大无疑需要长时间的建设施工。这说明良渚文化()A.或已存在公共权力 B.是中华文明起源标志C.已经使用铁制工具 D.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征[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良渚古城由宫城、王城、外郭城组成,宫殿区的面积近30万平方米。古城已经有配套的引水渠直达城内”,可以看出宫殿是为统治者修建的,而且大型工程的修建需要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高效的组织管理能力,这说明良渚文化可能已经出现公共权力,A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足以体现中华文明的起源,排除B项;良渚文化尚处于原始社会,此时我国还没有使用铁制工具,排除C项;中华文明在多个地区产生,这些文化遗存有一定的相似性,此即多元一体,良渚文化不能体现多元一体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A项。3.以下史料可以用来佐证()A.沉重的赋税制度 B.严酷的法律制度C.严密的基层管理 D.女子地位的提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信息可以得出,在里耶秦简户籍簿上记述纳税户的详细资料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这就体现了对社会基层的严密管理,C项正确;户籍簿记载的内容仅是征发赋役的依据,并未规定数量,也没有和其他朝代的对比,无法体现“沉重的赋税制度”,排除A项;户籍簿不是法律,无法体现“严酷的法律制度”,排除B项;材料所述未涉及“女子地位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4.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农业经济分布示意图。该时期是A.战国 B.西汉 C.唐朝 D.南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农业经济分布示意图中的信息,可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主要农业地区,西南巴蜀地区的农业得到开发;牛耕主要在北方地区推广;重要水利工程集中在关中地区。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应是西汉时期。当时经济中心在北方,江南地区尚未真正开发,B项正确;战国时期处于诸侯国割据称雄时期,主要诸侯国为争霸需要,各自发展经济,兴修水利,如秦国的都江堰等,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唐朝时期,南方经济已经获得长足发展,且安史之乱后,经济中心开始南移,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南宋使,经济中心已经完成南移,排除D项。故选B项。5.朱熹在《增损吕氏乡约》中指出:“礼俗之交,一曰尊幼辈行,二曰造请拜揖,三曰请召送迎,四曰庆吊赠遗……右礼俗相交之事,直(值)月主之,有期日者为之期日,当纠集者督其违慢。凡不如约者,以告于约正而诘之,且书于籍。”这反映了南宋乡约A.首创相互监督基层管理方式 B.经政府利用推广而带有强制性C.通过乡民自治以规范乡里礼仪 D.强调道德教化与法律治理结合[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受宋代理学影响,士大夫阶层社会责任感增强,宋代乡约出现,乡约用以规定人们处理邻里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强调道德教化与规范行为相结合,强调向善互助,主张乡民自治,乡约规范了乡村秩序,推动了地方自治,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这是首创,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些乡约是否是强制性,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主要是道德方面的规范乡里,没有强调法律与道德的结合,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6.1910~1911年间,当鼠疫波及华北之时,颇有影响的《大公报》刊载了天津官院的来稿,详细介绍了鼠疫的危害、病因、症状以及预防鼠疫的方法;还开设专栏介绍防疫知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报刊宣传A.加速了清朝防疫体系的建立 B.开启了对疫情的专业研究C.推动了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 D.控制了疫情的暴发和扩散[答案]C[解析]在鼠疫肆虐之时,《大公报》详细介绍了鼠疫的危害、病因、症状以及预防鼠疫的方法,并开设专栏介绍防疫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利于民众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故C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对官方的影响,故A说法错误;“开启了”说法欠妥,材料信息无法确定对疫情的专业研究是从此时开始的,故B错误;报刊宣传无法控制疫情的爆发,故D错误。7.1964年1月中法正式建交,法国成为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新中国正式建交的国家。这一事件当时被西方称为“外交核爆炸”,媒体形容中法建交是“在一块密不透风的铁板上撕开了一道裂缝”。这一重大外交事件()A.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使中国重返国际社会C.带来与西方国家的建交高潮 D.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法关系建交是中法两国独立自主外交的体现,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得中国重返国际社会,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带来了与西方国家的建交高潮,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8.下表是我国“八二宪法”修订内容(节选),据此可知()A.市场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C.法治建设保障了社会稳定发展 D.法制建设是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从1988年到1999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程而1982年宪法内容发生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D项正确;材料宪法内容中不能反映市场经济起决定作用,排除A项;2010年我国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排除B项;材料提到法制建设,但没有涉及社会稳定,排除C项。故选D项。9.“对于这种入世的新教禁欲主义,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概括,一方面,它强烈地反对任意享用财富并且对消费进行限制,尤其是奢侈品消费;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将财富的获取从传统伦理观的羁绊中解放出来的心理影响。”据此可知,新教的兴起()A.强化了对人性束缚 B.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C.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 D.否定了传统的宗教伦理观念[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一方面,它强烈地反对任意享用财富并且对消费进行限制,尤其是奢侈品消费;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将财富的获取从传统伦理观的羁绊中解放出来的心理影响”可知,宗教改革后的禁欲主义鼓励消费,但又反对奢侈消费,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促进消费和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主要是消费,而且新教促进了对人性的解放,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到旧贵族势力受到打击,排除C项;禁欲主义并不否定传统宗教伦理观念,排除D项。故选B项。10.《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所有(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候、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力、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这一条款()A.确立了国家主权与独立原则 B.促进了近代西方民族意识觉醒C.推动了欧洲均势局面的形成 D.消除了教会对欧洲政治的影响[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所有(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候、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力、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的原则,A项正确;拿破仑战争促进了近代西方民族意识觉醒,排除B项;维也纳会议形成的维也纳体系推动了欧洲均势局面的形成,排除C项;“消除了”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11.汤姆·斯坦迪奇在《舌尖上的历史》一文中称:“如果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上帝的赐福,那么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作者认为近代物种交换A.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B.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C.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D.阻碍了美洲农业发展[答案]A[解析][祥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赐福”是指哥伦布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新物种传入欧洲,产生了积极影响,丰富了欧亚的物种资源,改变了当地的饮食结构,促进了人口增长;“他西行所带的甘蔗是诅咒”是指原产于欧亚的甘蔗等传入美洲后,殖民者建立单一种植园经济和使用奴隶劳动,产生了消极影响,阻碍了美洲农业的正常发展,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灾难。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哥伦布引发的物种交换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与破坏生态环境、改变人们饮食习惯及阻碍美洲农业发展的说法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12.1701年,一位英国人在《东印度贸易观感》一文中写道:“当东印度贸易向我们提供比我们更为便宜的货物,它将迫使我们去发明加工工序和机器,使我们有可能以比较少的劳力和成本进行生产,从而把我们的制成品的价格降下来。”以上史料()A.揭示了工业革命发生的根源 B.证明印度生产技术先进C.丰富了工业革命研究的视角 D.反映亚洲明显贸易优势[答案]C[解析]根据“当东印度贸易向我们提供比我们更为便宜的货物,它将迫使我们去发明加工工序和机器,使我们有可能以比较少的劳力和成本进行生产,从而把我们的制成品的价格降下来。”可得出,该材料强调工业的革命兴起是因为受到印度商品的冲击,所以英国要改进生产技术,这是一种对工业革命兴起原因的新的认识,丰富了工业革命研究的视角,C项正确;工业革命的根源的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A项;印度技术并不先进,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整个亚洲,排除D项。故选C项。13.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法令进行官制改革,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这一改革()A.有助于完善英国政党政治 B.有利于政治的平稳运行C.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杜绝了政府官员的腐败[答案]B[解析]“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意味着文官能保证行政的正常运转,而不会因为政治或政党的变动影响国内环境的稳定,B项正确;“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法令进行官制改革,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可知这项法律只是针对文官,与政党没有关系,排除A项;英国的责任内阁在18世纪中期已经形成,与文官制度无关,排除C项;“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只能保证文官专注于日常行政事务,但无法保障在履职的过程的腐败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14.二战后某国际组织的宗旨规定:"对于生产目的的投资提供便利,以协助会员国的复兴与开发,并鼓励不发达国家的生产与开发投资","通过鼓励国际投资以开发会员国生产资源的方法促进国际贸易的长期平衡发展"。这一规定A.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B.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稳定C.确立了发达国家经济霸权 D.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创造了条件[答案]D[解析]材料所述的是世界银行的宗旨,世界银行的宗旨是发展援助,其实施为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故选D项;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是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排除A项;维护国际金融稳定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排除B项;该宗旨不能反映确立了发达国家经济霸权的信息,C项排除。15.下表是中国、日本、西欧和苏联(俄国)1913—1998年人均GDP(年均复合)增长率(%)。据此判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国家或地区对应正确的是()A.苏联(俄国)、日本、西欧、中国 B.日本、苏联(俄国)、中国、西欧C.中国、日本、苏联(俄国)、西欧 D.西欧、中国、苏联(俄国)、日本[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以后,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显露,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瓦解,因此这一时期前苏联的经济呈现负增长状态,即甲是苏联;日本和西欧在二战后经济高速,但是日本在1968年,超过当时的西德,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因此可知乙是日本,丙是西欧;中国经济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高速增长,因此丁是中国,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4分。共55分。16.顾炎武说:“因已变之势,而复创造之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贞观元年,李世民依据“山川形便”的原则,把全国划分为10道,作为监察区域;玄宗时固定为15道,每道有固定的治所和监察官员,却重演了汉代州刺史权力逐步扩张的历史。安史之乱后,职在监察的诸道观察使多与节度使合二为一,成为阻隔中央与诸州之间的一级行政机构,削弱了中央与州的联系。宋朝建立后,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设置路级机构,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每路设四个机构一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司;四司互不统属,长官地位相伴(注:平等),各自拥有独立的机构与官员,分别隶属于不同的中央部门。——摘编自张小稳《宋代的路:划时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依据材料并结合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谈谈对顾炎武所提观点的理解。[答案]顾炎武认为传统中蕴含着变化之因,应该顺应这种变化的趋势而适时变革。北宋初年,为了解决地方藩镇割据问题,在地方上采取分而治之方针,实施地方分权制衡机制,突破山川形便的政区划分原则,开创了地方治理新模式,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治理,防范了地方割据,维护了中央权威,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后代治国提供了借鉴。因此,承继传统因时而变是推动历史的重要因素。[解析]根据材料“顾炎武说:‘因已变之势,而复创造之规。’”可知,顾炎武的主张是传统中蕴含着变化之因,应该顺应这种变化的趋势而适时变革。首先根据材料“宋朝建立后,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设置路级机构,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可知,在地方上采取分而治之方针,实施地方分权制衡机制,突破山川形便的政区划分原则,开创了地方治理新模式。然后阐述宋初地方行政区划产生的作用,结合所学从开创了地方治理新模式、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治理、防范了地方割据、维护了中央权威和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后代治国提供了借鉴等角度分析。最后总结,综合材料及所学从承继传统因时而变是推动历史的重要因素的角度总结。17.1904年1月13日由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系统学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奏定学堂章程》明确指出: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癸卯学制设立了包括纵、横两个方面的学校系统。纵向系统的学校制度包括三段七级。即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段,每段包括数量不等的级次。如初等教育段包括蒙养院、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三级……中等教育段只包括中学堂一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