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屏技术规范书(通用)_第1页
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屏技术规范书(通用)_第2页
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屏技术规范书(通用)_第3页
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屏技术规范书(通用)_第4页
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屏技术规范书(通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版本号:2必版门。

编号:

中国南方电网有隈责任公司

年7月

2021

本标书对应的专用部分目录

序号名称编号

1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

标准技术标书使用说明

1、本技术规范书分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书。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

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

应填写专用部分表2.2中“项目单位需求差异”,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

文件审查会:

①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

②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污秽等级、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压力释放能力、

环境温度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需求差异”,放入专用部分

表2.2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中“设备详细技术要求”、“标准技术特性参数表”

二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

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表格,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表2.2“项目单位需求差异”中给出

的参数进行响应。“项目单位需求差异”与“标准技术特性参数表”和“使用条件”中参数不

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

写“表3.1投标单位技术差异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与通用部分条款的差异也需填写在“表3.1投标单位技术差异表”中。

5、技术规范书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

要求。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目次

1、总则.....................................................................5

2、应遵循的主要标准.........................................................5

3、使用条件.................................................................7

4、技术要求.................................................................8

5、功能要求................................................................11

6、绝缘性能................................................................15

7、电磁兼容................................................................16

8、结构和外观..............................................................16

9,屏柜要求................................................................17

10、试验与检验.............................................................20

11、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保证.............................................23

12.6.4.1硬件维护.........................................................26

12.6.4.2软件维护........................................................26

附录A(规范性附录)交换机建模..........................................28

附录B(资料性附录)WEB界面规范........................................45

附录C(规范性附录)流量控制............................................53

附录

D(资料性附录)数据集示例..........................................55

附录

E(规范性附录)交换延时累加........................................63

附录

F(规范性附录)CSD配置文件........................................64

附录

G(资料性附录)交换机面板布局......................................73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1、总则

1.1本设备招标技术文件适用于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

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投标者必须具有3年以上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的设计、制造经验,并有质检部门

的认可文件、ISO-9001质量认证书或相当的认证文件,提供的设备必须提供在电力系统商业运行的良

好记录。

1.3投标者应至少提供一份具备国家相关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的型式试验报告(静态功能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绝缘试验、机械性能试验等),并提供一份投标产品与型式试验样品的差异性说明,且

差异性不得超出本技术规范书第10.1.1至10.1.4所明确的范围。

1.4本设备招标技术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

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招标技术文件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5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招标技术文件(含通用、专用部分)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

味着投标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符合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

专用部分''表3.1投标单位技术差异表”中加以详细描述。

1.6本设备招标技术文件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7本设备招标技术文件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

律效力。

1.8本招标技术文件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1.9投标方在应标招标技术文件中应如实反映应标产品与本招标技术文件的技术差异。如果投标

方没有提出技术差异,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招标方发现投标方提供的产品与其应标招标技术文件

的条文存在差异,招标方有权利要求退货,并将对下一年度的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10投标方应在应标技术部分按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如实详细的填写应标设备的标准配置表,

并在应标商务部分按此标准配置进行报价,如发现二者有矛盾之处,将对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11投标方应充分理解本招标技术文件并按本招标技术文件的具体条款、格式要求填写应标的技

术文件,如发现应标的技术文件条款、格式不符合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则认为应标不严肃,在评

标时将有不同程度的扣分。

1.12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应符合《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标准设计和典型造价V2.1》(南方电网基建

[2018]21号)的要求。

2、应遵循的主要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招标技术文件中引用而构成本招标技术文件的基本条文。在本招

标技术文件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招标技术文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

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按标准号顺序排列标准,如果各标准要求有所不同,满足更高的标准要

求。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IEC60721环境条件分类(Classificationofenvironmentalconditions)

IEC62351-6电力系统管理及其关联的信息交换.数据和通信安全.第6部分:IEC61850的安全性

(PowersystemsmanagementandassociatedinformationexchangeDataandcommunicationssecurity

Part6:SecurityforIEC61850)

IEC62351-7电力系统管理及相关信息交换.数据和通信安全.笫7部分:网络和系统管理(NSM)

数据对象模型(PowersystemsmanagementandassociatedinformationexchangeDataand

communicationssecurityPart7:Networkandsystemmanagement(NSM)dataobjectmodels)

IEC9314-3-1990信息处理系统.光纤排列数据接口(FDDI).第3部分:物理层介质依附关系

(InformationprocessingsystemsFibredistributedDataInterface(FDDI)Part3:PhysicalLayerMedium

Dependent(PMD))

IEEE802.1q-2003IEEEStandardsforLocalandmetropolitanareanetworks一VirtualBridgedLocal

AreaNetworks

IEEE802.IpLocalandmetropolitanareanetworksLANLayer2QoS/CoSProtocolforTraffic

Prioritization

IEEE802.3-2008信息技术一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一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一第3部

分:CSMA/CD接人方式和物理层规范(IEEEStandardforInformation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

andinformationexchangebetweensystems-Localandmetropolitanareanetworks-Specific

requirementsPart3: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withCollisionDetection(CSMA/CD)AccessMethodand

PhysicalLayerSpecifications)

IETFRFC2030SimpleNetworkTimeProtocol(SNTP),Version4forIPv4,IPv6andOSI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1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925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制和测量方法

GB/T14598.3-2006电气继电器第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

GB/T15153.2-2000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2篇环境条件(气候、机械和其它非

电影响因素)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GB/T17626.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0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0Hz〜150kHz共模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8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T17626.29电磁兼容试

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DL/T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1241-2013电力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

DL/T1912-2018智能变电站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

YD/T1099-2013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

Q/CSG1204005.67.7-2014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第6部分:厂站应用第7

篇: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第7分册: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Q/CSG1204009中国南方电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

Q/CSG1203065-2020变电站IEC61850工程通用应用模型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第14令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国能安全[2015J36号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等安全防护方案和评估规范

电监信息[2012]62号电力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Q/CSG1203066-2019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试行)

3、使用条件

3.1正常工作大气条件

正常工作大气要求如下:

a)室内安装

安装在户内时,可选择工作环境温度范围为表1中C1的设备。

b)室外安装

安装在室外柜时,应选择工作环境温度范围为表1中C2的设备。

c)特定场合

其他特定场合,应满足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和IEC60721的要求。

表1工作场所环境温度和湿度分级

环境温度湿度

范围最大变化率相对湿度注1使用场所

别最大绝对湿度g/m3

°C℃/h%

C1一25〜+55205〜9528室内

C2-40-+70205-10028室外

注1:交换机内部既不应凝露,也不应结冰。

3.2大气压力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70kPa~106kPa(.

注:70kPa相当于海拔3000m。

3.3盐雾

用于沿海地区的交换机应满足GB/T2423.18—2012中严酷等级(2)要求。

3.4周围环境

a)场地符合GB/T9361-2011中B类安全要求;

b)使用地点不出现超过GB/T11287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振动;

c)使用地点无爆炸危险的物质,周围介质中不含有能腐蚀金属、破坏绝缘和表面敷层的介质及

导电介质,没有严重的霉菌存在;

4、技术要求

4.1接口要求

41.1接口规格

变电站内的过程层交换机宜采用标准的接口配置,至少应支持表2中的配置;须对三种型号分别

应标及报价,I型可采用II型进行应标。

表2过程层交换机端口典型配置

规格100M光口1000M光口调试端口运维端口机箱尺寸

两台拼成1U

I型6212

19英寸整层

n型164121U19英寸

in型016121U19英寸

注采用LC接口时千兆光口应手隹容百兆光口工作模式。

4.1.2接口布局

业务端口、调试端口、运维端口均应布置在机箱同一侧。

I、II型交换机接口按照百兆口1T6进行排序,千兆口按照25-28进行排序,端口面板印字按

照端口序号进行印字,且千兆端口按照G1-G4进行千兆口印字,如Gl(25)、G4(28)o

HI型交换机接口按照1-16进行排序,端口面板印字按照G1-G16进行印字。

4.1.3以太网电接口

应符合Q/CSG1204005.67.7-2014中5.3.2的要求。

4.1.4以太网光接口

光接口应满足以下要求:

a)百兆100BASE-FX光接口应符合IEC9314-3-1990的规定;

b)千兆1000BASE-SX光接口应符合IEEE802.3-2008的规定;

c)光口统一采用多模光器件,LC接口形式;

d)光模块宜采用可更换光模块,应支持热插拔。

有特殊工程需求的,应符合DL/T1241-2013的规定。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具体指标见表3、表4要求。

表3100BASE-FX接口参数

接口类型参数要求单位

波长范围1270〜1380nm

发送光功率(最大)-14.0dBm

光功率(最小)-20.0dBm

波长范围1270~1380nm

接收光功率(最大)-14.0dBm

接收灵敏度-31.0dBm

强制接收灵敏度-25.0dBm

表41000BASE-SX接口参数

要求

接口类型参数单位

62.5MmMMF50MmMMF

波长范围770〜860nm

发送平均发射光功率(最大)0.0dBm

平均发射光功率(最小)-9.5dBm

波长范围770〜860nm

平均接收光功率(最大)

接收0.0dBm

接收灵敏度-17.0dBm

强制接收灵敏度-12.5-13.5dBm

4.1.5带外接口

带外接口包括调试端口和运维端口。调试端口用于交换机的配置和调试,运维端口用于实时监视和

管理。

a)运维端口应为100BASE-FX以太网光接口;

b)调试端口应为RJ45以太网电接口。

4.2告警接点

当电源断电或故障时交换机应能够提供硬接点输出,硬接点应至少支持装置故障和装置告警两付

接点。

4.3电源模块

交换机供电要求如下:

直流电源:220V、110V,允许偏差一20%〜+20%;

为方便调试,装置也应支持220V交流供电。

交换机的电源模块应满足以下要求:

a)使用的电源模块应为满足变电站现场运行环境的工业级产品;

b)应支持双电源模块热备份,采用端子式接线方式。

4.4性能要求

4.4.1整机吞吐量

应符合Q/CSG1204005.67.7-2014中5.5.1的要求。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4.4.2端口转发速率

应符合Q/CSG1204005.67.7-2014中5.5.2的要求。

4.4.3地址缓存能力

应符合Q/CSG1204005.67.7-2014中5.5.3的要求。

4.4.4地址学习速率

应符合Q/CSG1204005.67.7-2014中5.5.4的要求。

4.4.5存储转发时延

交换机一对端口线速转发下的平均时延应小于10M。

交换机启用交换延时累加功能后存储转发延时应小于20晚。

4.4,6时延抖动

应符合Q/CSG1204005.67.7-2014中5.5.6的要求。

4.4.7帧丢失率

应符合Q/CSG1204005.67.7-2014中5.5.7的要求。

4.4.8背靠背帧

应符合Q/CSG1204005.67.7-20145.5.8的要求。

4.4.9队头堵塞

交换机应避免产生队头阻塞,不堵塞端口的帧丢失率为0。

4.5功耗

为有利于交换机长时间可靠运行,交换机功耗不应过高,满载时整机功耗宜不大于(10+1X电接口数

量+2X光接口数量)W。

交换机满载时整机功耗宜不大于下面公式的计算结果:

P=10+\Xa+2Xb

式中:

P——交换机的整机功耗,单位为瓦特(W);

a——交换机配置的电接口的数量;

b一一交换机配置的光接口的数量。

4.6可靠性

交换机应采用自然散热(无风扇)方式。

交换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不低于200000小时。

4.7网络安全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发改委14号令)、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等安全防护方案和评估规范》(国能安全(2015)36号)、《电力行

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电监信息(2012)62号)、《中国南方电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

技术规范》(Q/CSG1204009)等相关要求,并满足以下具体要求: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a)应满足Q/CSG1204009《中国南方电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中所对应的安全等级

的等级要求;

b)源MAC地址应为IEEE申请的授权MAC地址;

c)支持基于端口的MAC绑定功能;

d)业务端口仅支持传输GOOSE、SV等过程层业务报文;

e)业务端口应与运维端口、调试端口物理隔离,禁止通过业务端口进行远程运维、调试等操作;

f)业务端口与运维端口禁止使用高风险网络服务以及与业务无关的服务及端口:

g)运维端口仅允许查阅交换机的参数、状态量、统计测量数据、CSD、CID、ICD配置文件等信

息;禁止通过运维端口改变交换机的运行工况、运行状态。

h)调试端口应支持用户权限管理,至少支持管理员权限和普通用户权限,普通用户不能修改设

置;

i)调试端口应提供密码管理,密码不少于8位,为字母、数字或特殊字符组合而成;

j)合法用户可通过调试端口查阅操作日志、安全日志。操作日志包括交换机的登录、修改设置

等操作;安全日志包括交换机非法登录、告警等事件;

k)支持对非法数据报文的过滤功能,如FCS帧校验错误、超短帧、超长帧等;

1)应具有抵御恶性攻击能力,如大流量、DoS攻击等;

m)系统及设备严禁含有预置的安全漏洞、恶意代码。

4.8组屏要求

(1)过程层交换机可集中组屏。过程层交换机宜按A1网+A2网、B1网+B2网分别组屏,各电压等

级宜分开组屏;每面屏不宜超过6台交换机。

(2)过程层交换机也可分散组屏,分别安装于所在间隔或对象的保护柜内。

(3)双重化配置的过程层交换机,A网、B网宜采用不同设备供应商的设备。

4.9光缆选择要求

可靠性要求较高的过程层信息传输宜采用光纤。双重化保护的GOOSE跳闸控制回路等需要增强

可靠性的两套系统,应采用各自独立的光缆。主控楼计算机房与各小室之间的网络连接应采用光缆。

起点、终点为同一对象(断路器/间隔)的缆芯可合用同一根光缆,整合后光缆芯数不超过24芯。光缆

的选用根据其传输性能、使用的环境条件决定。除线路纵联保护专用光纤外,其余宜采用缓变型多模

光纤。室内光缆可采用尾缆连接。室外光缆可根据敷设方式采用非金属加强芯阻燃光缆或铠装非金属

加强芯阻燃光缆,缆芯一般采用紧套光纤。光缆芯数宜选取4芯、8芯、12芯和24芯。每根光缆或尾

缆应预留20%的备用芯,最少2芯。

5、功能要求

5.1数据帧过滤

应符合Q/CSG1204005.67.7-2014中5.4.1的要求。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5.2组网协议

可按照电力系统的需求进行组网,组网协议应支持RSTP等国际标准协议。

5.3网络管理

交换机的网络管理功能通过运维端口和调试端口分别实现。

运维端口实现以下功能:

a)应支持SNMP的网络管理能力:

b)应支持被第三方网络管理系统管理;

c)应支持DL/T860的网络关联服务、数据读写服务、报告服务、文件服务,可采用

MMS或GOOSE通信机制,应符合附录A的DL"860模型要求;

d)应支持设备信息查询、参数信息查询、工作状态查询、端口数据统计、异常告警、

网络拓扑发现、配置文件上传、日志上传等。

调试端口除实现以上功能外,还应实现以下功能:

a)应支持对交换机配置文件的下装和上传,配置文件应支持WEB下装;

b)应支持交换机的参数配置和功能配置;

c)应支持Web页面管理能力,Web界面内容参见附录B的WEB界面规范要求.

下装到交换机的配置文件(如CSD、CID、ICD等)应默认保存到configuration目录。

5.4网络风暴抑制

交换机应支持广播风暴抑制、组播风暴抑制和未知单播风暴抑制功能。风暴抑制参数配置应整机

统一配置,风暴抑制应在输入侧抑制,配置的风暴抑制值为每个端口的抑制值,默认设置广播风暴抑

制功能开启。

交换机网络风暴实际抑制结果不应超过抑制设定值的110%0

5.5流量控制

交换机应支持组播流量控制功能,根据组播MAC地址自动识别不同的组播组并按设定的阈值进行

流量控制,避免异常组播对变电站网络产生有害影响。

流量控制阈值的取值范围在0~100Mbit/s之间可选,最小设置单位不大于64kbit/s。

单路GOOSE控制块的默认控制阈值为2Mbit/s,单路SV控制块的默认控制阈值为15Mbit/s。

流量控制应按组播目的地址进行限制,同一组播地址的报文从任一端口输出时不应超过默认控制

阈值。

流量控制的实现例参见附录Co

5.6虚拟局域网VLAN

将局域网内的交换机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多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

交换机应支持IEEE802.1Q定义的VLAN标准,至少应支持4096个VLAN,应支持在转发的

帧中插入标记头,删除标记头功能。

具体要求见YD/T1099-2013中7.6规定。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5.7优先级QoS

交换机应支持IEEE802.Ip流量优先级控制标准,提供流量优先级和动态组播过滤服务,应至少支

持4个优先级队列,具有绝对优先级功能,应能够确保关键应用和时间要求高的信息流优先进行传输。

不应使带有序列标签的数据如:SV、GOOSE等报文产生乱序现象。

默认设置绝对优先级功能开启,电力部分业务报文优先级见表5。

优先级为:7、6、5、4、3、2、1和0。7为最高优先级,依次降低,0为最低优先级。

表5电力部分业务报文优先级

服务优先级

GOOSE7

GSE1

SV4

5.8组播

交换机应支持通过配置静态组播地址表的方式实现组播报文的过滤,配置方式包括:

a)基于组播MAC地址、VLAN号和端口等方式配置。

b)基于CSD文件配置。

交换机支持的静态组播组数量应不少于512个。

组播组外的端口不转发,未知组播默认不转发。

5.9端口镜像

交换机应支持端口镜像功能,当镜像数据速率不大于端口转发速率时,不应出现帧丢失、乱序、

复制现象。

5.10时间同步

交换机应支持SNTP协议,并满足IETFRFC2030的要求,交换机SNTP时间同步准确度应优于

10mso

交换机应支持以下时间同步管理功能:

a)基于NTP协议的服务器模式;

b)主动上送时间同步管理状态自检信息;

c)与其它厂家网络设备的互联互通。

只允许在运维端口、调试端口开放SNTP协议和NTP协议。

5.11交换机建模

交换机应支持DL/T860建模,具体要求见附录A。并按DL/T860规定的通信服务机制通信,实

现交换机配置、工作状态和告警信息的上送。

交换机提供设备识别代码作为设备的唯一身份标识并支持上送,设备识别代码使用

LPHD.PhyNam.serNum建模。

交换机ICD文件中应预先定义统一名称的数据集,并由装置制造厂商预先配置数据集中的数据。

若某类数据集内容为空,可不建该数据集。交换机数据集示例参见附录D。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交换机预定义下列数据集:

a)参数数据集(dsParameter)

b)状态量数据集(dsDin)

c)统计测量数据集(dsAin)

注1:在数据集过大或信号需要分组的情况下,可将该数据集分成多个以从1开始的数字作为尾缀

的数据集,如需要多个状态量数据集时,状态量数据集名依次为dsDinl、dsDin2、dsdsDin3。

注2:数据集成员都应采用FCD,数据集成员个数不应超过256个。

5.12交换延时累加

交换机应支持SV数据帧的交换延时累加功能,实现方式参见附录E。

交换延时累加使用SV数据帧中的4个保留字节,帧格式见表6。

表6SV数据帧交换延时标注格式

目的MAC/源MAC以太网类型APPIDPDU长度保留字段(4字节)APDU

(12字节)(2字节)(2字节)(2字节)Bit31Bit30Bit|29-24]Bit[23-0]

-0x88BA--TestOVF保留ART-

注:Test:检修标志位;OVF:溢出标志位;ART:交换延时累加值。

交换延时累加功能遵循以下规定:

a)交换机仅对符合DL/T860规定的SV数据帧进行交换时延的累加;

b)SV数据帧长度为64〜1522字节,交换机端口线速转发时,交换延时累加功能正常工作;

c)交换延时累加的准确度应优于200ns;

d)交换延时累加值(ART)的分辨率为8ns,字长为24Bil,最大值为OxFFFFFF(134217720ns);

e)默认情况下,溢出标志位(OVF)置为0;

f)当交换机检测到累加本机交换延时后会导致ART值的溢出,或交换机由于硬件故障等原因无

法完成交换延时累加功能时,将OVF标志位置1,ART值保持不变;

g)由于交换延时累加功能和IEC62351-6,IEC62351-7都使用SV数据帧的保留字段,出于兼容

性考虑,当使用IEC62351功能时,交换机将OVF标志位置1,保留字段保持不变;

h)交换机检测到OVF标志位为1时,保持SV数据帧的保留字段不变。

5.13交换机离线配置

交换机应支持CSD配置文件,通过导入CSD配置文件完成交换机的离线自动配置。交换机也可

将当前运行的配置参数以CSD文件格式导出,并满足以下要求:

a)支持基于过程层网络的CSD文件和基于单台交换机的CSD文件导入功能;

b)支持导出仅包含本交换机订阅关系和配置的CSD文件;

c)下装CSD文件异常时,装置应能告警,不应死机或频繁重启;

d)基于单台交换机的CSD文件中的Switchname与IEDNAME不一致时,装置应告警,且CSD

文件不应生效;

e)交换机应从CID中获取IEDNAME»Web界面仅允许查看正DNAME。

交换机通过CSD实现组播配置时,未配置的业务端口除镜像端口外宜默认自动关闭(端口状态自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动配置为DISABLE)。

CSD配置文件通过解析SCD文件自动生成,内容包括IED设备订阅关系和网络拓扑关系。CSD

配置文件生成、下装、存档的实现流程见图1。CSD配置文件实例及版本管理参见附录F。

图1交换机离线配置过程图

注:交换机配置工具从SCD文件获取GOOSE/SV的订阅关系,结合网络拓扑关系(若SCD文件中无相应内容则

需另外提供)生成CSD配置文件•,交换机导入CSD文件即可完成离线配置。

CSD文件命名规则应符合:

a)基于过程层网络的CSD文件:变电站名-电压等级-A1/B1/A2/B2网-SW.csd,文件名不使用

中文。示例:dagang-220kV-AI-SW.csd;

dagang-220kV-Al-SW.csd

।」配置文件尾缀

—网络设备通用名称

-------------------网络所属网络分类

-------------------------------网络所属电压等级

变电站名称

图2网络CSD文件命名规则

b)基于单台交换机的CSD文件:变电站名-电压等级-A1/B1/A2/B2网-网络设备lEDname.csd,

文件名不使用中文。示例:dagang-220kV-A1-SW1.csd:

dagang-220kVAlSW1.csd

配置文件尾缀

--------网络设备IED名称

-------------------网络所属网络分类

--------------------------------网络所属电压等级

一变电站名称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图3单台交换机CSD文件命名规则

对CSD文件进行CRC校验,具体示例请见附录F。

5.14装置软件版本构成

装置软件版本描述方法如图4所示:

装置型号

XXX-XXXXXX-**-N-XXXXXXVL00XXXXXXXXXX

1——⑧程序校验码

-------------⑦基础软件生成日期

----------------------⑥基础软件版本

------------------------------⑤功能代码,如I型:F6G2,II型:Fl6c4,m型:G16,

-------------------------------------④-N表示过程层交换机

----------------------------------③"基础型号"代码,如I型:PI,n型:P2,in型:P3:

----------------------------------------②厂家系列代码,限2~5位字符

-------------------------------------------------①厂家硬件平台代码,限2-5位字符

图4软件版本描述示意图

5.15交换机ICD文件

在遵循Q/CSG1203065-《变电站IEC61850工程通用应用模型》、Q/CSG1204059-《变电站间隔层

和过程层IEC61850配置工具技术规范(试行)》、Q/CSG1203066-《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

范(试行)》、《智能站配置文件规范化工作会议纪要》(2020年7月20II)的基础上,过程层交换机的

ICD文件还应满足如下要求。

(1)PhysConn元素的Ptype=Port属性赋值顺序应与实际接口布局编号及排序一致,对应关系见

下表:

业务口

运维口

型号百兆口千兆口

Port属性端口印字Port属性端口印字Port属性端口印字

I型交换机1、2...61、2....625、26Gl(25)、G2(26)

101.MMS-A>

II型交换机1、2...161、2...1625、26、27、28G1(25)...G4(28)

102MMS-B

III型交换机——1、2....16Gl、G2...G16

(2)业务端口应在G1访问点配置,运维端口应在S1访问点配置。

(3)ICD文件的拆分方案。II型交换机具备4个ICD文件:一个全文件,一个支持CSD配置的文

件,一个支持VLAN配置文件,一个支持静态组播配置文件;IH型交换机具备2个ICD文件:一

个具备512个组播地址配置的大文件、一个具备256个组播地址配置的小文件。

5.16CSD文件

CSD文件除执行附录F要求外,还应满足如下要求:

1)原则上不应扩充规范以外的私有信息。

2)Topology元素下的Switch元素顺序以name属性值的数字部分升序排列。

3)Switch元素下的Port元素顺序以name属性值的数字部分升序排列。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4)GOOSEIN下的GOCBRef元素顺序应以GSE元素的APPID属性值的数字部分升序排列。

5)GOOSEOUT下的GOCBRef元素顺序应以GSE元素的APPID属性值的数字部分升序排列。

6)SVIN下的SMVCBRef元素顺序应以SMV元素的APP1D属性值的数字部分升序排列。

7)SVOUT下的SMVCBRef元素顺序应以SMV元素的APPID属性值的数字部分升序排列。

8)SwConfig元素下的SwitchPar元素顺序以name属性值的数字部分升序排列。

9)SwitchPar元素下的fibConfigList元素顺序应以appid属性值的数字部分升序排列。

10)fibConfigList元素下的portbitmap仅包含输出端口,且端口顺序以属性值的数字部分

升序排列。

11)Switch元素下的Port元素

应包含交换机所有业务端口,不包含运维端口,Port属性总数与交换机业务端口数一致。

Port元素中没有SVIN、SVOUT、GOOSEIN、GOOSEOUT数据,则无需配置SVIN,SVOUT、GOOSEIN,

GOOSEOUT相关元素,不应含空SVIN、SVOUT、GOOSEIN、GOOSEOUT子元素。

12)应按附录F格式配置VLAN-ID、APPID的属性值,首位不得为0。

6、绝缘性能

6.1绝缘

应符合Q/CSG1204005.67.7-2014中5.7.1的要求。

6.2湿热

应符合Q/CSG1204005.67.7-2014中5,7.2的要求。

6.3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要求见表7,试验后,交换机应能正常工作,性能符合4.4要求。

表7机械性能要求

试验项目符合标准设定参数试验值

位移幅值7mm

GB/T15153.2—

正弦稳态振动加速度幅值20mm15mm

2000

频率范围2Hz〜9Hz9Hz〜200Hz200Hz〜500Hz

半正弦脉冲持续时间11ms

冲击GB/T15153.2—

2000峰值加速度300m/s2

GB/T15153.2-

自由跌落跌落高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