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B.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响度以及传播速度都不变C.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把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倒满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甲杯中两种液体质量各占一半,乙杯中两种液体体积各占一半,两烧杯中液体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两烧杯液体的总质量为m,则它们的质量关系是()A.m甲>m乙 B.m甲<m乙C.m甲=m乙 D.m=(m甲+m乙)3.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反射角B.让光贴着纸板入射,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C.若入射光线与镜面垂直,则不会有反射光线D.以法线ON为轴,将硬纸板的F面向后偏折,这时在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OB,这是因为没有发生反射现象4.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感到舒适的气温是37℃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为-18℃C.冬天洗澡时适宜的洗澡水温度约为40℃D.南昌夏季最高气温约55℃5.假如你乘坐宇宙飞船到太空中探秘,下列现象不会发生的是()A.携带的太空食物质量变小B.使用太阳能计算器C.飞船外无法和同伴直接对话交流D.用温度计测量舱内的温度6.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外形与A完全相同.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眼睛应从A一侧观察成像情况C.蜡烛A燃烧较长时间后像仍与蜡烛B完全重合D.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的同时像也会逐渐远离玻璃板7.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测出塑料空盒体积的是()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①③8.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9.如图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10.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霜的形成是一种升华现象B.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响度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B.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12.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中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8mB.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m/sC.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50kg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是37°C13.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远视眼及其矫正的是()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14.将重为G的物体挂于测力计下,使它们以大小为v1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以大小为v1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1>v1.已知前后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1,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F1可能大于G B.F1可能小于GC.F1一定大于F1 D.F1一定等于F115.下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现象是()A.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B.放大镜把文字放大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D.山在水中形成“倒影”16.挂在树上的苹果,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A.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树的拉力B.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C.苹果对树的拉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D.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的重力17.图所示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露珠下的叶脉B.玩具在镜中的像C.日食D.白光的色散18.平时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桌子、书等物体,这是因为()A.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B.这些物体都是发光的C.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镜面反射D.眼睛发出的光射到这些物体上19.如图所示,下列生活中的“影”与物理知识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手影﹣平面镜成像B.摄影﹣光的反射C.投影﹣凸透镜成像D.倒影﹣光的折射20.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内装有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200g的水,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B.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200gC.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D.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21.如图所示,人在岸边看到水面下景物的正确光路图是()A. B.C. D.22.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B.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C.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D.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23.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水温不断升高 B.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水沸腾时温度不升高,所以不需要吸热24.某同学比较“测物质密度”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两个实验后,认为①所测的物理量相同;②测量的工具相同;③需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他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②③25.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A.B.C.D.26.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27.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5∶2,密度之比是10∶7,则两种物质的体积比是()A.50∶14 B.9∶5 C.7∶4 D.4∶728.如图所示四幅图中,图文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B.塔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成像的C.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D.这是矫正远视眼的光路图29.小明从家到学校,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m/s.他整过程的平均速度是A.5km/hB.5m/sC.4.8m/sD.5.6m/s30.人们在空气中唱歌或说话,对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喊出的声音音量很大,它传播得就快,小声说出的声音传播得就慢B.声音尖也就是音调高的声音传播得快,声音粗也就是音调低的声音传播得慢C.音量越大、音调越高的声音传播得越快D.在温度相同的空气中,任何声音的传播速度都相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如图所示是一款家用寒暑表,它是利用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当温度升高时,温度计内液体的质量______,温度计内液体的密度______。(以上两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33.如图甲、乙所示为两列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由图可知:电磁波甲的波速与电磁波乙的波速________;电磁波甲的波长________电磁波乙的波长;电磁波甲的周期________电磁乙的周期.34.如图所示,站在湖边的小雪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动,同时发现有一只“鸟”在水中飞翔.小雪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___现象形成的,水中的“鸟”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形成的.35.在探究“物重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36.人眼看物体时,成在视网膜上的像为_____像(选填“实”或“虚”)。如下图所示,其中图_____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37.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大桥于同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全程;届时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45min,2019年元旦假期,小明一家准备驾车一睹大桥风貌,请你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经过如图所示交通标识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55的含义:______;100的含义:______;(2)若小明爸爸驾车走完大桥全程用了45min,则车速应为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3)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是世界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也是我国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若汽车进隧道前鸣笛,匀速运行的速度是,司机在鸣笛后听到隧道口处反射的回声,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离隧道口有__________远?38.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除他自己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影子,另一个是由酒面_____形成的_______(填“实”或“虚”)像.39.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同时同地、同向行驶,它们的运动信息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做_____运动,经过4s时,它们相距_____m。40.“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出自唐诗《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诗句,诗人在静寂的寺院中能分辨钟、磬两种乐器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声音有不同的____,禅师修行需要远离闹市区,原因是在闹市区比偏远地方的____(选填“噪音”或“乐音”)大。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王小萌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____(选填“A”或“B”);(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直到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9①在第6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度应为_____℃;②小明观察到:沸腾前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_____图(选填“C”或“D”)。42.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____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4)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刻度线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5)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______。A.没有影响B.不能成像C.成一半的像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如今,高铁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假期小明想去参观徐州的淮海战役纪念馆,他选择从无锡东乘坐高铁去徐州东,他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到G1214次的运行时刻表如下。他决定乘坐这趟车。(1)无锡东到徐州东的高铁里程为495km,若该趟高铁按照时刻表,从无锡东运行到徐州东,则该趟高铁在此区间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大?(2)当该趟高铁途经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时,车厢内速度显示为252km/h,小明想估测大桥的长度,假设高铁匀速通过大桥。①当他所坐的位置到达桥头时,他用华为手机上如图所示的秒表计时,该秒表的计时单位为“秒”,他所坐的位置驶出桥尾时,秒表下方数字显示为2:12.50,则大桥长度为多少?②若该列高铁全长为315m,列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为多少?G1214过无锡东→过徐州东站序站名到达时间发车时间停车时长1上海虹桥﹣﹣﹣﹣﹣10:20﹣﹣﹣﹣2无锡东10:5911:0123南京南11:5211:5424蚌埠南12:3612:3825徐州东13:1613:23744.王爷爷准备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他先驾车到萍乡北站,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求(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王爷爷最快到达萍乡北站还需要多长时间?(2)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180km/h,已知该高铁长200米,匀速通过一座桥共用时30s,求该桥全长多少m?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C【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一定不能发声,A说法错误;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故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传播速度发生改变,B说法错误;C.声音不仅能够传递能量,而且能够传递信息,故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C说法正确;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说法错误.2、B【详解】设两液体的密度分别是、,烧杯的容积是,那么对于甲杯,两种液体的质量都是,两种液体的体积分别是甲杯中液体的体积是对于乙杯,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即为,那么可以得到即;可以知道两烧杯液体的总质量是故选B。3、B【解析】A.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故错误;B.光线贴着纸板入射,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故正确;C.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等于0°,入射角为0°,反射角为0°,反射光线垂直镜面射出,故错误;D.因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以法线ON为轴,将硬纸板的B面向后旋转,这时在B面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不是没有发生反射现象,故错误.4、C【详解】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人感到舒适的气温是23℃,故A不符合题意;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在0℃以上,故B不符合题意;C.洗澡水温度应略高于人的体温,约40℃,故C符合题意;D.南昌夏季最高气温在40℃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A【详解】A.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位置、形状、状态等无关。所以,携带的太空食物质量不变,故A符合题意;B.太阳能计算器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在没有空气的环境中能发生,故B不符合题意;C.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太空没有空气,所以,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飞船外无法和同伴直接对话交流,故C不符合题意;D.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工作的,液体热胀冷缩跟物体是否受重力没有关系,所以可以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C【详解】A.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与桌面垂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故A项正确;故A项不符合题意;B.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故B项正确;故B项不符合题意;C.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像等大,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变短,所以此时像不能与蜡烛B完全重合,故C项错误;故C项符合题意;D.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的同时像也远离玻璃板,故D项正确.故D项不符合题意;7、A【详解】由于塑料空盒在水中时漂浮的,所以在测量体积时应使用一个金属环,使金属环和塑料盒这个整体能浸没在水中,故③④可以测出塑料盒的体积。故选:A。8、A【详解】物体的内能大小除了与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有关,所以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变大,但温度不变;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有可能是别的物体对它做功;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它的热量一定增加.9、A【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详解】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②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所以①是近视眼的矫正做法。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10、D【详解】霜是水蒸气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B错误.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C错误.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D正确.11、B【详解】A.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从而改变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故选B。12、A【详解】A.中学生的升高大约为160cm,课桌的高度约为身高的一半80cm最为适合,故A符合实际;B.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m/s,故B不符合实际;C.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5kg,故C不符合实际;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比体温要低,大约是25°C,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13、C【详解】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因此图乙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丙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此图甲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丁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综上分析,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4、D【详解】由题意可知,物体两次在竖直方向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两次受力都是平衡力;由于不计空气阻力,在竖直方向只受到向下的重力和测力计向上的拉力,而两种情况下,物体的重力是相等的,所以两次的拉力也是相等,故选D。15、D【分析】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详解】A.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凸透镜成像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而放大镜是凸透镜的一种应用,因此通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物体,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是由于光线通过水、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现象,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故D符合题意。故选D。16、B【详解】A、苹果受到的重力是作用在苹果上的力,苹果对树的拉力是作用在树上的力.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苹果受到的重力是作用在苹果上的力,树对苹果的拉力也是作用在苹果上的力,并且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C、苹果对树的拉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B.17、B【详解】A.圆形透明的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草木的叶脉距离透镜很近,小于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叶脉在这个“凸透镜”中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看的更加清晰;B.玩具在镜中的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C.日食就是月亮挡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所以地球上的人看太阳就感觉太阳少了一块;D.太阳光是复色光,可被色散为各种颜色的光;红、绿、蓝是光的三基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18、A【详解】A.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因为桌子、书等物体表面不像镜面那样光滑,所以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故A正确;B.桌子、书等物体不是光源,不会发光,故B错误;C.因为桌子、书等物体并不像镜面那样光滑,所以不会发生镜面反射,故C错误;D.眼睛不是光源,不会发光,故D错误。故选A。19、C【分析】(1)“影”的形成包括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的折射现象。(2)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称之为影子;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为透镜所成的像。根据不同原理所成的像分析各选项。【详解】A.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摄影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属于光的折射,故B错误;C.投影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原理,属于光的折射,故C正确;D.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生活中“影”的例子很多,要要明确各种影形成的原因,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0、A【详解】假设大烧杯原来装满水,小球漂浮在水面上,小球所受浮力为:;因为,小球的质量:,排开水的体积:。放入小球后水深不变,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假设大烧杯原来装满水,小球沉入水底,小球所受浮力:,因为,故小球的质量:,排开水的体积:。放入小球后水深不变,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假设大烧杯原来没有装满水,排开水的质量比200g大,小球受到的浮力、小球的质量和体积、容器底受到的压强都要变大。由以上分析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21、A【详解】水面下景物发出的光在水面发生折射,在空气中的折射角大于在水中的入射角。故选A。22、D【详解】AB.误差是受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实验方法、实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是不可以避免的;错误是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故AB错误;C.误差是受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实验方法、实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误是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故C错误;D.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是减小误差的方法,故D符合题意。故选D。23、B【详解】AB.液体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正确;C.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故C错误;D.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但要不断吸热,故D错误。故选B。24、D【详解】①在“测物质的密度”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两个实验中需测量的物理量都是:质量与体积,故①正确;②在这两个实验中,都需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并用量筒根据排水法测出物体的体积,测量的工具相同,故②正确;③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是为了探究其规律性,应进行多次实验,所以,需要用不同体积的物体进行多次测量;在“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进行多次实验,故两个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但多次测量的目的不同;故③错误;综上分析可知,A符合题意.25、C【详解】物质熔化时,温度的整体变化趋势应随时间的变化而升高,因此,A、D不合题意。又因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所以,图象中应有一段是呈水平的,也就是温度不变的,故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26、C【解析】试题分析: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从液态成为气态的水蒸气上升到空中,是汽化现象,故A正确;高空中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小水珠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故B正确;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故C错误;雪花是固态熔化成液态的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故D正确;故应选C.【考点定位】水的三态变化27、C【详解】由题知,m甲:m乙=5:2,ρ甲:ρ乙=10:7,可得体积之比:。故选C。28、D【详解】A.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原理制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塔在水中形成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这是矫正近视眼的光路图,故D错误,符合题意。29、C【解析】设总路程为s,则前、后一半路程均为s2s2,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1=s2v1=s2v2,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2=sv=st=st1+t30、D【分析】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速度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详解】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声音的传播速度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与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变变小【详解】[1]家用寒暑表是液体温度计,测温物质是液体,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温度升高时,温度计内液体的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质量不变。[3]温度升高时,温度计内液体质量不变,但是体积膨胀变大,根据可知,温度计内液体的密度变小。32、B1.36【详解】①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选B;②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是1.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2.36cm,物体的长度L=2.36cm−1.00cm=1.40cm.【点睛】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①看:使用前先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损坏;②放:放正尺的位置,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③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④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33、相同小于小于【详解】[1]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为,甲乙均为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电磁波甲的波速与电磁波乙的波速相同;[2]波长是相邻两个波峰(或者波谷)间的距离,由图可知电磁波甲的波长小于电磁波乙的波长;[3]由图可知电磁波甲的波长小于电磁波乙的波长,由可知,电磁波甲的频率大于乙的频率,所以电磁波甲的周期小于电磁波乙的周期。34、折射反射【详解】小雪站在湖边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动,是由于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在水面发生折射,进入人的眼睛,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在水中看到飞翔的小鸟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小鸟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35、天平弹簧测力计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详解】[1][2]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测量重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2]根据实验可知: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相应的增大几倍,但是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不变的,比值的大小是一定值。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36、实甲【详解】[1]人眼球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好像一架照相机,形成物体的倒立缩小的实像;[2]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即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所以,甲图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37、;;;。【详解】(1)[1][2]香港55是指从该标志牌到香港的距离为;100的含义为这段公路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2)[3]过桥时间:;则汽车的速度为:;(3)[4]火车的速度:;由可得,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火车前行的距离:;声音传播的距离:;设鸣笛时火车距隧道口为,则有,则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距离:;则火车司机听到回声时离隧道口的距离:;38、直线传播反射虚【详解】[1]地面上形成的影子,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
[2][3]酒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在酒面成像,即平面镜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39、匀速直线12【详解】[1]由s﹣t图像知,甲小车运动的图像是正比例函数,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2]甲车经过t=4s时,甲车通过的路程s甲=4m;由v﹣t图像知,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乙=4m/s,由可得,经过4s乙车通过的路程:,则甲、乙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半导体芯片生产委托协议书3篇
- 二零二五版玩具公司玩具产品市场调研与分析合同3篇
- 消防工程验收鉴定合同
- 项目节约用地措施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安全分包合同规范分包单位安全行为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房产抵押贷款担保及房屋租赁合同2篇
- 国际货物采购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个人反担保保证合同范本(适用于设备租赁)
- 天津装修合同范本
- 品牌推广电子商务B2B购销合同
- 幼儿园美术教育研究策略国内外
- 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单词表
- 物业公司介绍
- (正式版)SHT 3551-2024 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2024届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永辉超市公司员工招聘问题及优化(12000字论文)】
- 孕妇学校品管圈课件
- 《愿望的实现》交流ppt课件2
- 中国直销发展四个阶段解析
-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镇海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说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