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23年高二物理上半年期中考试网络考试试卷_第1页
湖北2023年高二物理上半年期中考试网络考试试卷_第2页
湖北2023年高二物理上半年期中考试网络考试试卷_第3页
湖北2023年高二物理上半年期中考试网络考试试卷_第4页
湖北2023年高二物理上半年期中考试网络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题

如图是某质点做简谐运动时的振动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01k3h

A.在第1.5秒时,质点沿X轴向上运动

B.在第2秒末到第3秒末,质点做加速运动

C.在第1秒末,质点的加速度为零

D.在第1秒末到第3秒末,质点所受合外力做功为零

【答案】D

【解析】

y-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在1.5s时刻,斜率为负,说明向y轴负方

向运动,故A错误;在第2秒末到第3秒末,是远离平衡位置,是减

速运动,故B错误;根据a=石,在第1秒末,质点的加速度为负的

最大,故C错误;在第1秒末到第3秒末,动能变化量为零,故合力

做功为零,故D正确;

选择题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b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

为马=2m和%=6m,图乙为质点b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沿+x方向传播,波速为lm/s

B.质点a经过4s振动的路程为4m

C.此时刻质点a的速度沿+y方向

D.质点a在t=2s时速度为零

【答案】D

【解析】根据b点在该时刻向上运动可以确定波沿-x传播,A错。由

乙图可知周期为8秒,4秒内a质点振动的路程为lm,B错。波沿-x

传播可以判定a沿-y方向运动,C错。经过2秒质点振动四分之一周

期,a质点刚好运动到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D正确。

选择题

一束由红、蓝两单光组成的光以入射角0由空气射到半圆形玻璃砖表

面的A处,AB是半圆的直径。进入玻璃后分为两束,分别为AC、AD,

它们从A到C和从A到D的时间分别为tl和t2,则()

B.AC是红光,、小于

C.AC是蓝光,、等于七

D.AC是红光,亡1大于

【答案】C

【解析】

光的偏折程度比较大,则介质对AC光的折射率比较大,AC光的频率

比较大,所以AC光应是蓝光.

设AC光与法线方向成a角,AC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p=n,则

csin^2Rsin3

有2Rsina=ut=/,又八=嬴,由以上两式得:[=二,可知,AC

光与AD光的传播时间相等,故C正确,ABD错误。

选择题

在学校运动场上50m直跑道的两端,分别安装了由同一信号发生器

带动的两个相同的扬声器。两个扬声器连续发出波长为5m的声波。

一同学从该跑道的中点出发,向某一端点缓慢行进10mo在此过程

中,他听到扬声器声音由强变弱的次数为()

A.2B.4C.6D.8

【答案】B

【解析】

试题当同学到两个声源的间距为波长整数倍时,振动加强,听到声音

是加强的,故该同学从中间向一侧移动0m、2.5m>5.0m、7.5m、

10m时,听到声音变大;当同学到两个声源的间距为半波长的奇数倍

时,振动减弱,听到声音是减弱的,故该同学从中间向一侧移动1.25m、

3.75m、6.25m、8.75m时,声音减弱;

故该同学从中间向一侧移动过程听到扬声器声音由强变弱的次数为4

次;故选B。

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

PQ0.2mo

当P运动到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时,Q刚好运动到平衡位置下方

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

♦・

PQ

A.0.8mB.0.6mC.0.4mD.0.2m

【答案】C

【解析】

根据两质点振动关系得到平衡位置间距离和波长的关系,从而得到波

长通项式,再求波长特殊值。

当P运动到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时,Q刚好运动到平衡位置下方

最大位移处,那么,P、Q两质点平衡位置间距离为波长的(n+3倍,

10.4

n=0,1,2,3...,故有:0.2m=(n+2)入,所以波长为:入=2“+1,

n=0,1,2,3...;当n=0时,入=0.4m;由于n是整数,其他值不

可能,故C正确,ABD错误。

选择题

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

色滤光片后

A.干涉条纹消失

B.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

C.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

D.中央条纹变成红色

【答案】D

【解析】当用白光做干涉实验时,频率相同的色光,相互叠加干涉,

在光屏上形成彩色条纹,中央形成白色的亮条纹;当在光源与单缝之

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只有红光能通过单缝,然后通过双缝后相互叠

加干涉,在光屏上形成红色干涉条纹,光屏中央为加强点,所以中央

条纹变成红色亮条纹,故选项D正确,ABC错误;

选择题

如图所示,AOB是由某种透明物质制成的工圆柱体横截面(0为圆心),

折射率为有一束平行光以45。的入射角射向柱体的0A平面,这

些光线中有一部分不能从柱体的AB面上射出,设凡射到0B面的光

线全部被吸收,也不考虑0A面的反射,则圆柱体AB面上有光线出

射的部分占AB表面的比例为()

B.1:3

C.2:3

D.1:2

【答案】D

【解析】

sin450

从。点射入的光线,折射角为r,根据折射定律有:n=F丁①

4T\°

代光板

解得r=30°②

从某位置P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到AB弧面上Q点时,入射角恰等于

1=J_

临界角C有:sinC=7一而③

代入数据得:C=45④

国PQO中回a=180°-90°-C-r=15°

所以能射出的光线区域对应的圆心角P=90°-a-r=45°@

能射出光线的部分占AB面的比例为荻一5⑦

故选D。

选择题

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波中最容易表现出干涉、衍射现象的是无线电波

B.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的

c.x射线和y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的

D.红外线的显著作用是热作用,温度较低的物体不能辐射红外线

【答案】AB

【解析】

波长越长的无线电波波动性越显著,干涉、衍射现象易发生;从电磁

波产生的机理可知Y射线是原子核受激发后产生的;不论物体温度高

低都能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它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思路根据电磁波波长越长波动性越强,再利用光的产生机理和光的物

理特性和化学特性。

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半圆形的玻璃砖,C为AB的中点。a、b两束不同频率的

单色可见细光束垂直AB边从空气射入玻璃砖,且两束光在AB面上

入射点到C点的距离相等,两束光折射后相交于图中的P点,以下判

断正确的是()

R

A.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B.若a、b两束光从同一介质射入真空过程中,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

界角大于b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C.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D.a光通过玻璃石专的时间大于b光通过玻璃砖的时间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所有色光在真空传播速度相同,都为3xl08m/s故A错误;

由题图分析可知,玻璃砖对b束光的折射率大于对a束光的折射率,

由sinC=7分析得知,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b光发生全反射的

临界角.故B正确.b光的折射率大,频率高,由c=Q得知,在真空

_C

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故C正确.由'G得知,a光在玻

璃砖中的速度大,a在玻璃中通过的路程还短,所以a光通过玻璃砖

的时间短.故D错误.故选:BC

选择题

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图中P、Q两质点的

横坐标分别为x=l.5m和x=4.5m。P点的振动图像如图2所示。

【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波的传播。该波的波长为4m,PQ两点间的距离为3m。当

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时当P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而Q点此时应处于

波峰,B正确。当沿x轴负方向传播时,P点处于向上振动时Q点应

处于波谷,C对。

实验题

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在坐标纸上记录的情

况如图所示,虚线为以入射点。为圆心做出的圆,由此计算出玻璃砖

的折射率为,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m/s。(光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0x108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照=旦=五一=15

siiv*K苍2

【解析】(1)玻璃砖的折射率为T

(2)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n"2=谓""=?°'10'

填空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小球固定在竖直轻弹簧上,弹簧劲度系数为

k,轻弹簧固定在质量为ml的底座上,整个装置置于水平地面上,

拉小球使弹簧伸长一定长度,释放后小球将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

振动过程中底座恰好不离开地面,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的最

大加速度为;底座对地面的最大压力大小为

;小球做简谐振动的振幅为O

Qy,r!

㈣g+“叫g+吗g

【答案】吗;2(叫+吗)g卜

【解析】因为振动过程中底座恰好不离开地面,所以底座受到弹簧向

上的拉力最大为尸=叫8,在最高点弹簧的拉力最大,对小球受力分析,

受到竖直向下的弹力以及重力作用,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叫g+〃,g

°g,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底座对地面的压力最大,根据

_叫g+,%£

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在最低点小球受到的加速度为,",

方向向上,故尸一吗8=吗。,解得弹簧对底座的作用力为产'=2叫g+叫g,

底座对地面的最大压力为N==2(%+吗)S,在平衡位置时弹簧

弹力等于小球的重力尸’=吗8,在最低点尸=2吗g+叫g,故=

_6]g+%g

解得一ko

实验题

利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双缝间距d=0.4mm,双缝到光屏的

距离l=0.5m,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干涉条纹如图所示,分划板

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也如图中所示,则:

(1)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分别为xA=mm,

xB=mm,相邻两条纹间距取=mm;

(2)波长的表达式入=(用取、I、d表示),该单色光的波长

入=m;

(3)若改用频率较高的单色光照射,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xd

【答案】11.115.60.75~T~6x10-7变小

【解析】

(1)A位置游标卡尺的读数为:llmm+0.1xlmm=l:l.lmm,B位置游

标卡尺的读数为:15mm+0.1x6mm=15.6mm.相邻亮条纹的间距为:

15.6-11.1

60.75/njn

L

(2)根据=”知,波长的表达式入=丁,

,0.75x10-3x0,4x10-3

解得波长为“=-------05--------------=6X10

(3)根据以=#知,频率变高,波长变小,则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小.

解答题

一个半径为R的透明圆柱,其横截面积如图所示,该透明圆柱的折射

率为短,AB是圆的一条直径.现有一平行光沿AB方向射入圆柱体.其

中一条光线经过一次折射后恰好经过B点,问:这条入射光线到AB

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切

【解析】

设光线P经C折射后过B点,光路如图所示.

根据折射定律"丽'=2①

在回OBC中,由几何关系得:a=20②

由①、②得:2cosf=F③

可得0=30°,a=60°(4)

所以Rsin600=

CD=⑤

解答题

一列车沿x轴传播的间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的图象如图所示,经

0t=O.ls,质点M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求

(1)波的传播速度;

(2)质点M在1.2s内走过的路程.

【答案】(1)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v=lm/s;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

播,v=5m/s;(2)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s=0.8m;若波沿x轴负方

向传播,s=4m;

【解析】试题分析:⑴根据数学知识得:y=Asinu)x=AsinTx,由题

ZTT

知:10=20sin丁xO.l

则波长为X=1.2m.

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当M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此过程中波传

Ax0.1

播的距离为取=0.1m,则波速为卜=左=

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当M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此过程中波传

播的距离为取=0.5m,则波速为吁笔'=需m=5m/s;

(2)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周嫉=:=S=L2s,质点M在1.2s

内走过的路程s=4A=0.8m;

A1.2

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周期丁=审=于6=6245,1=1.25=5「则质点

M在1.2s内走过的路程s=20A=4m;

解答题

如图所示,一个折射率为§的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MBC,回A为直

角.此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束光线沿与AB边成e角(e<90°)的方

向入射到AB边的中点P处.若要光线进入三棱镜后能射到AC边上

且能在AC面上发生全反射,则cos0应满足什么条件?

试题光由空气射向三棱镜,在AB边上发生折射,折射角为a,由折

射定律

①要使光线能入射到AC边上,由几何关系

sina-i(1分)

4^5

联立解得cos®之诃(1分)

②要使光线能在AC面上发生全反射,应有3NC(1分)

由几何关系"+夕=9。°(1分)

发生全反射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