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历史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_第1页
初中九年级历史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_第2页
初中九年级历史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_第3页
初中九年级历史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_第4页
初中九年级历史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同学们,你们还认得他们吗?鉴真唐招提寺想一想温故知新

回顾中国古代史有关内容,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唐朝的制度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人们漂洋过海,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北海道

本洲四国九洲古代日本大和政权的统一(1)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2)5世纪时,大和统一了日本;(3)最高统治者:称“大王”。

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从社会性质上看,这时期的日本属于哪种社会?

材料一: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材料二: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假设你是当时大和国遣唐使,面对当时两国的社会状况,归国后你会怎么办?①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根本原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催化因素)

大化改新1.背景(原因):(1)国内:社会矛盾尖锐。(2)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根本因素)(催化因素)2.时间:7世纪中期(646年)。3.领导者:孝德天皇。大化改新4.性质: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第三,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第四,效法隋唐的科举制,以才选官。效仿隋唐典章制度①政治: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②经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买卖;统一赋税;③文化:积极汲取中国文化。5.内容:6.大化改新的意义: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7.大化改新的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改新之后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意为“日出之国”。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幕府时代“幕府”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原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幕府政治”

是日本封建时代武士世袭专政的统治形式。名义上幕府將军由天皇任命,实际上天皇没有任何实权,而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才是事实上的中央政府。1.开创:1192年,

迫使天皇册封其为“征夷大将军”,在镰仓设立将军幕府,开创了幕府时代。2.室町幕府:1336年,

在京都建立将军幕府,史称“室町幕府”。3.江户幕府:1603年,

建立江户幕府,通过

体制实施统治。在幕府统治下,全国居民被分为四个等级,即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源赖朝足利尊氏德川家康幕藩课堂训练1、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它的最高统治者称为()A.天皇B.国王C.大王D.将军2、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公元646年,日本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这一次日本学习的对象是()A.阿拉伯帝国B.唐朝C.法兰克王国D.拜占庭帝国CB3、日本发展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标志性事件是(

)A.大和统一

B.幕府统治建立C.大化改新D.明治维新4、下列关于幕府与天皇朝廷关系说法错误的是()A.天皇任命幕府首领,掌握实权B.天皇成为礼仪性的摆设C.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D.国家政权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CA5、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