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1页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2页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3页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4页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山县20232024学年高二年(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共6页,共27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A.削弱了藩镇势力 B.强化了分封体制 C.凸显了专制集权 D.动摇了宗法制度2.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这表明张载主张()A.扩大地方权力 B.恢复郡国并行制度C.健全中央机构 D.简化官员选任程序3.古罗马政治体系中有三个支柱:执政官具有王制色彩,元老院具有贵族制色彩,公民大会则具有平民政制色彩,三种制度精神共处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体系中。这体现出古罗马政治()A.确立三权分立制度 B.具有中庸的理念C.真正实现君民平等 D.具有早期的共和精神4.在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弗吉尼亚州的代表梅森主张国家的首都不应当设在任何一州的首府,如纽约、费城等;北方的康涅狄格州代表埃尔思沃斯反对由各州支付国会议员薪酬的决定。两人主张的共通之处是,通过宪法A.确立联邦政府的权威 B.防止外部势力威胁国家安全C.保持各州自治地位 D.调和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5.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1940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这说明,边区政府()A.具备了新民主主义的特征 B.脱离了国民政府管辖C.代表根据地社会全体意志 D.仿行苏联的政治制度6.《顾维钧回忆录》记载:1912年的北京由“废帝宣统管辖之下的紫禁城”“东交民巷和民国首都三部分组成”;1913年,“(袁世凯)对国民党的活动采取了坚决镇压手段”“临时国会被解散了”“袁(世凯)下令逮捕许多重要的国民党党员”。据此可知,当时A.推翻君主专制迫在眉睫 B.军阀统治丧失基础C.帝国主义势力异常强大 D.民主革命任务艰巨7.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A.采取了自上而下方式 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 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8.20世纪80年代末至1991年,一些报刊发表文章对支持民营和个体经济发展的人进行了指责,更有甚者呼吁中央要抓抓阶级斗争了。这反映出当时()A.改革开放面临抉择关头 B.社会舆论迫切要求发展市场经济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D.急需打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9.如表为古代中国不同时期对官员选拔与管理的规定。它反映了这三个时期()时期概况西周以“六德”(即知、仁、圣、义、中、和)与“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秦朝秦律中规定了考课原则——“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唐朝唐玄宗时制定的监察法规——《六察法》,六察中的第一察便是“察官人善恶”。A.细化考察标准,凸显以德为先 B.选拔官员唯德取人,任人唯贤C.儒家伦理观始终居于支配地位 D.重视官员道德品行,知刑懂法10.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A.加强了君主集权 B.促进了阶级流动C.消除了门第观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11.1854年,英国国会两名议员根据广泛调查,提出改革文官制度的方案,建议设立常任文官制度,包括统一考核、管理制度。1870年,英国颁布确立文官制度的法令。这些方案和法令确立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内阁地位发生变化 B.社会经济结构持续变动C.民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D.保持政府工作持续稳定的需要12.1906年,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中提出了文官考试思想:“一是考选权……必须设独立机关,专掌考选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一为纠察权,专管监督弹劾的事。”这一思想()A.体现了强烈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B.是近代中国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C.保证了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D.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13.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具有“临事制刑,不预设法”的传统。到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开始打破旧的法律传统,如郑国子产“铸刑书”、郑国邓析“作竹刑”、晋国赵鞅“铸刑鼎”。这一转变()A.反映等级秩序走向瓦解 B.说明法家思想更适应现实需要C.适应阶级关系变动需要 D.表明郑国和晋国率先走向法治14.罗马法学说为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民法典》等法律奠定了理论基础。据此推断,罗马法与近代欧美国家法律都A.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B.保障多党轮流执政C.维护议会至上的权力 D.蕴含人文主义精神15.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提到:“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据此可知,当时A.修宪旨在顺应市场经济需要 B.未改变对计划经济体制的认识C.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严重失调 D.法律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16.从公元前105年开始,两汉政府先后在西域地区推行屯戍政策,以军屯为主,最多的年份屯军人数多达几千人。屯戍士卒修建了许多用于农田灌溉的水渠,还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同时设置管理屯戍事务的行政机构。这一举措A.根本目的是发展当地经济 B.推动了边疆开发与民族交融C.为丝绸之路开通铺平道路 D.开始于西域都护府设立以后17.有学者认为:“在世界民族国家发展史上,西欧民族国家的构建具有典型意义,经历了从传统国家到绝对主义国家,再到近代民族国家的转变。其国家构建的过程实际上是权力的集中化与理性化过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民族国家的构建”强化了欧洲天主教会的统治B.“绝对主义国家”在中世纪与城市自治冲突较大C.“西欧传统国家”下王权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秩序D.“近代民族国家”意味着对封建王权的逐渐背弃18.在国际联盟的半官方徽章中,五边形象征五大洲,五角星代表五大种族,并以英文和法文书写“国联”字样,但并未获得成员国的广泛认可。联合国章中间是橄榄枝绕的世界地图,地图的纬线由五个同心圆构成,长期沿用。材料表明,与国联相比,联合国A突出了世界和平与团结 B.忽略了种族和解重要性C实现了国际关系民主化 D.实际由英法两大国主导19.为促进少数民族全面发展,新中国制定一系列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这些政策有利于()A.形成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B.消除各民族间的发展差距C.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D.推动基层自治的创新完善20.下表为不同时间段《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语态变化所占比例的对比统计,对表格内容解读最准确的是()时间1960年1~3月1975年1~3月1985年I~3月积极报道0%2%14%消极报道95%87%24%中性报道5%11%62%A.1975年出现了积极报道和1972年中美建交密切相关B.报道语态变化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C.50年代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影响1960年中国媒体报道D.报道语态变化表明中美两国意识形态的冲突逐渐消失21.如图为西汉“五铢”铜钱范。西汉统一发行五铢钱的主要目的在于()A.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B.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C.为后世铸钱提供范例 D.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22.有学者指出,我们如果在基本古籍库搜索明朝的文献,会发现很多“纳粮当差”的字眼,意指编户对国家承担差役的责任。但是,这个概念在清朝的文献里面却消失了。在清朝财政赋税体制下,编户对国家承担的财政责任叫“完纳钱粮”。这一转变反映出()A.国家财政体制完成转型 B.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C.清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D.国家财政收入日趋紧张23.洪武元年(1368年)的《大明令》规定:凡鳏寡孤独,每月官给粮米三斗,每岁给绵布一匹,务在存恤。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常加体察。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的法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财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反映了明代初期()A.民主法治体系日渐完善 B.弱势群体获得了有效救助C.社会秩序稳定备受重视 D.社会救济完全由官府负责24.二战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政府支出结构中最明显的变化是有关民生的补贴和转移性支出急剧增长。20世纪60~80年代,不少国家在这方面的支出比重达到30%甚至更高;20世纪80年代后,这一趋势有所下降。上述变化表明,二战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A.直接干预经济力度加大 B.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C.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发展 D.社会贫富差距不断缩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25.赋税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形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赋户口,百姓贺死而吊生。故秦谣曰“渭水不洗口赋起”。——《七国考秦食货》引《咸阳大事记》材料二唐朝怀集庸调银饼国家定两税,本意在爱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缯帛如山积,丝絮如云屯。号为美余物,随月献至尊。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白居易卷2《重赋》材料三中国成立后由于经济基础和税收制度构建的特殊性,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在税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极小,且逐渐呈下降趋势,因而其财政功能和收入调节功能都极为有限。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特别是出于解决来华工作外籍人士的个人所得税问题,财政部税务总局从1978年底开始研究建立个人所得税制度的问题。根据“税负从低、优惠从宽、手续从简”的原则,1980年通过并公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赵仁平《近现代中国个人所得税功能的历史变迁》(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农民需承担的赋役并分析秦朝崩溃的原因。(2)指出材料二中左图所示赋税制度的名称及其实施的基础。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两税法实施的利弊。(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198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原因并用一句话概括其颁布的意义。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西欧有地方自治传统,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工业革命后,为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西方国家把城市分成为若干小区来负责救济,社区组织开始形成。二战后,社区发展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社区在政府的管理和组织下,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还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各国政府还在社区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办法,把原先由政府承担的很多事务交给市场和社会。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使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据姜泛《社区在西方:历史、理论与现状》材料二伴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城市职工被纳入诸如工业、交通、商业、物质、金融、文化、教育等类型单位。单位对工作人员支付工资,还履行住房、医疗、食堂服务、商业服务、子女入托,甚至子女中小学教育等社会性服务功能,所谓“单位办社会”。一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几乎都依赖于“单位"。30年间,劳动者在各单位之间的流动比例较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单位内部的商业、食堂、学校等服务功能逐步社会化、市场化。——摘编自郑撼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城市社区与中国单位的异同。(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来西方社区发展的原因。(3)根据材料二并法合所学知识,说明单位在我国基层治理中的作用。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外交是国家实施政策的手段之一,外交的目的归根结底也是国家的目的。一个国家与世界的关系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从根本上说不是国际环境决定的,而是由这个国家的内部政治决定的。外交在不同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