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笔记详细版_第1页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详细版_第2页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详细版_第3页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详细版_第4页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详细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讲城市与城市规划城市的含义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内涵①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②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③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④用地相对集聚⑤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资设施和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⑥是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和各方面的需要而进行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⑦有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延续发展的使命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城市工业社会城市后工业社会城市早期城市特点平面布局:体现阶级对立、居住的等级制礼仪思想的影响兼顾自然地形的变化功能:防御中心地(政治宗教)中世纪城市线形网络特点城市规模不大(特例:拜占庭(东罗马)在公元前11世纪人口规模已达100W)城市网络开始形成城市的贸易性增加,港口城市有所发展近代城市区域性密集区特点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工业城市大量兴起城市分布的不均衡,形成区域性的城市密集区沿海岸线或淡水河流;内河入海口,资源分布广的区域城市发展的区域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城市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城市基本职能越强,城市发展越快城市发展的人文生态学理论城市发展的交通通讯理论城市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理论经济全球化:指基本信息、技术、劳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量、重组的过程,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使世界各国相互融合、依赖、竞争和制约的趋势。特征:A.企业全球化B.生产全球化C.贸易全球化D.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E.金融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F.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和国际经济组织日益健全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社会分四个阶段:a.“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社会初始期]b.“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社会成熟期]c.“相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社会初期]d.绝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社会成熟期]城市与乡村4.1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①集聚规模的差异②生产效率的差异③生产力结构的差异④职能差异⑤物质形态差异⑥文化观念差异4.2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从物质联系、经济联系、人口移动联系、技术联系、社会作用联系、服务联系、以及政治组织联系4.3我国城市建制体系①人口集聚规模100w以上特大城市50w~100w大城市20w~50w中等城市20w以下小城市城市化及其发展城市化的定义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有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⑴城镇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⑵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一类产业向二、三类产业转变⑶城镇化水平高*农业人口与农村人口农村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常住人口,相对于城镇人口,也称农村居民农业人口:户口性质为农业人口,相对于非农业人口,按户籍口径统计城市化水平的测度城市化水平=(城镇非农业人口/总人口)×100%=(城镇居住人口/总人口)×100%城市化高低表现城市发展水平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机制⑴农业剩余贡献⑵工业化推进⑶比较利益驱动——城市拉力,乡村推力⑷制度变迁促进⑸市场机制导向⑹生态环境诱导与制约的双重结构⑺城乡规划调控城市化前期(前城镇化):工业革命之前的运动,人类社会处于农业革命之中,城市的发展变化加上自然灾害和战争的影响、城市变化缓慢、城市进入真正发展的时期集聚城镇化阶段集聚效应(巨大的城乡差异导致人口与产业等要素从农村向城市单向集聚)郊区化阶段扩散效应(所谓郊区化是指人口、工业、商业等经济要素先后在城市里做自内向外的离心迁移)逆城市化:随着郊区化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大都市人口外迁出现了新的动向,不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更大的外围区域迁移再城市化:城市出现人口回流,城市中心去再现活力,而郊区出现形体再开发的过程郊区化原因门槛问题城市推力→城市内部不尽人意地价的上扬地价低廉郊区拉力→环境良好交通通讯水平的提高中国城镇化的现状特征趋势第二讲、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周王城平面布局特点:完全按照周礼的设想规划城市布局《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隋唐:隋唐长安城采用中轴线对称的格局采用规整的方格路网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隋唐长安城与明清北京布局的异同点隋唐长安城建于公元7世纪,由于文凯负责制定规划。整个城市布局严整,分区明确、充分体现了以宫城为核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的指导思想;①采用中轴线对称的格局;②采用规整的方格路网;③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明清北京的布局:体现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了历代都城规划的传统→布局用了强烈的中轴线手法,重点突出造成了宏伟壮丽的景象→城内的街道,以纵横主干道为骨架,连接次干道,支路进而连接各院落或住宅→居民区在皇城四周城市分散发展——霍华德“田园城市”“田园城市”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的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委托管理“田园城市”意义对西方战后城市规划的影响①霍华德田园城市作为一种社会改良主张,其核心即为土地改革;西方战后城市规划体系就是建立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②城市——乡村磁力“以区域平衡发展作为必要条件,战后新城运动是现代城市规划走向区域的开端”③战后的新城建设为引发新的规划原则和设计概念的实验场所,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新城范畴。“田园城市”与花园城市的区别田园城市指城市四周的农田和园地,通过田园控制城市用地的无限扩张;花园城市指在城市中增添了一些花坛和绿地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戈涅的工业城市格迪斯提出把自然区域作为现代规划研究的基本框架“先诊断后治疗”调查——分析——规划(现代城市规划过程的公式)卫星城镇的规划和理论实践卫星城的发展阶段卧城→卫星城→新城卧城:除了居住建筑外,没有生活服务设施,居民在生产工作和文化生活上的需求尚需去母城解决。卫星城:除了居住建筑外,还设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使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一部分居民仍需去母城工作。新城:强调相对独立性,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2.3.1区位理论区位:为某种活动所占据的场所在城市中所处的空间位置。1826年杜能的农业区位论1909年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32年克里斯·塔勒的城市区位论农业区位论:研究如何布局农业才能从每一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工业区位论:工业布局的最优区位是在运输枢纽、原材料、燃料地、劳动力供应地、市场、市场区等引力的合力最大的方向上,这方向就是该工业布局的指向。城市区位论(中心地理论)中心地:为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中心商务区(centerbusinessdistrictCBD)大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和商务办公活动高度集中,并附有购物、文娱、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城市中综合经济活动的核心地区。霍伊特的扇形模式(1939年)哈里斯、乌尔曼的多核心模式2.4.1《雅典宪章》——城市规划大纲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雅典开会,中心议题是城市规划,并制定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后称为《雅典宪章》。城市的四大主要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其中居住是首要功能。影响:批判了纪念性排场的效果,注重现代城市功能,把城市规划从单纯的空间艺术构图解脱出来至于科学基础上。2.4.2《马丘比丘宪章》不应因机械的分区而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北京宪章》倡导建筑、地景、城市三位一体的规划思想2.4.3可持续发展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78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第一次在国际社会正式提出“永续发展”,即可持续发展。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2.5.2影响现代城市发展的因素:①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②知识经济与城市创新环境③④“知识经济”: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主要特征:①以信息技术和网络建设为核心②以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为动力③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④以强大的科学研究为后盾城市创新环境经济全球化: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使各国融合、依赖、竞争、制约的趋势。基本特征:企业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第三讲城乡规划体系规划的定义:为实现一定目标而预先安排行动步骤并不断付诸实践的过程.特征:①未来导向性————最基本特征②规划目标————规划评价的最基本准则与依据③未来不确定性————未来研究是规划研究的基础城市规划的内涵理想主义城市规划的价值观以未来为取向的基本准则实践思想城市规划的社会意义城市规划作用的体现理性思想系统思想生态思想权威主义思想城市规划阶段的划分城乡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一书两证制度”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⑴对于城市规划区①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申请阶段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请阶段③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阶段⑵对于乡村庄规划区开发控制的依据制定城乡规划的基本程序城镇体系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第四讲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的概念: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一系列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城镇所组成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体系。内涵:⑴城市体系是以一个相对完整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⑵城市体系的核心是中心城市⑶城市体系是由一定数量的城镇所组成的⑷城市体系最本质的特点是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基本规律低水平均衡阶段—极核发展阶段—扩散阶段—高水平均衡阶段前工业化阶段,以规模小,职能单一,孤立分散为特征工业化阶段,以中心城市发展,集聚为表现特征的高水平不均衡分布为特征工业化后期到后工业化阶段,区域趋于整体性城镇化高水平均衡分布特点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P23 1、区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大型湖泊,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区。2、区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铁路、港口,机场、区域性电厂、高压输电网,天然气门站。3、涉及相邻城市,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包括取水口,污水排放口,垃圾处理厂等。第五讲城市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城市战略研究阶段,需要研究城市职能,确定城市性质,预测城市规模。法定编制程序、技术要求、主要内容和关注重点城市总体规划的定义: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阶段中心城区规划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预测城市人口规模划定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划定建设用地范围、确定城市性质提出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城市总体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联系1、城市总体规划与区域规划的联系区域规划是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期发展计划及设想,对一定地区范围内,在综合分析评价各种自然、技术经济因素和各⑴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⑵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要相互配合、协调进行2、城市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是编制和调整总体规划的指导性文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注重城市近期、中长期宏观目标和政策的研究与指定,总体规划强调规划期内的空间部署,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指导城市发展。3、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P2604、城市总体规划与绿地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工作程序1、现状调研2、基础建设与方案构思3、总体规划纲要4、成果编制与评审报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研究城市总体规划现状调查1、区域环境的调查2、历史文化环境的调查3、自然环境的调查4、社会环境的调查5、经济环境的调查6、广域规划和上位规划7、城市土地使用调查8、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的调查9、城市园林绿化开敞空间及非城市建设用地调查10、城市住房及居住环境调查11、市政公用工程系统调查12、城市环境状况调查城市性质定义: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及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城市性质是由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基础因素决定的,是由该因素组成的基本部门的主要职能所体现的。城市性质是城市建设的总纲,确定城市性质是总体规划的首要内容。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和方法城市的宏观综合影响范围和地位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城市的其他主要职能和特点*注意,在确定城市性质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表达城市的宏观区位意义,地域应明确②反映城市的最主要职能,而不是罗列一般职能③体现动态发展意义,在认识客观存在的前提下揉合了对未来发展的合理预测城市职能定义: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城市内部各种功能要素的相互作用是城市职能的基础,城市与外部的联系和作用是城市职能的集中体现。城市职能是由该城市为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体现的,由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职能规模三个要素组成。专业化部门:对外服务部门职能强度:对外服务部门的专业化强度,反映该职能在该城市经济中作用大小职能规模:某一职能对外服务规模的大小,反映该职能在区域或国家经济中的贡献城市职能的类型①特殊职能与一般职能特殊职能指代表城市特征的,不为每个城市所共有的职能;一般职能指每个城市必须具备的功能。②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基本职能是指为城市以外地区服务的职能;非基本职能是指城市为自身居民服务的职能③主要职能与辅助职能主要职能是城市职能中比较突出的,对城市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职能;辅助职能是为主要职能服务的职能。*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关系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②从联系性而言,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③从区别性而言,城市职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现状资料,得到现状职能,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城市规划期里的目标;城市职能可能有好几个,作用强度和影响范围各不相同,城市性质的确定只要抓住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的,城市性质则明显带有规划发展意向。城市规模定义:城市规模是指以城市人口总量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城市人口规模1、我国的人口状况2、城市人口的构成分析3、人口的变动指标进入21世纪,我国来自人口方面的压力主要在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四个方面。城市人口的年龄构成1、年龄组划分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0%以上或者65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以上的人口型态。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起步晚,来势凶猛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大经济水平起点低对策:增加老年人活动场所:;住宅问题;赡养问题2、性别构成(自然构成)3、劳动构成(以人口就业为依据)4、户籍构成(以户口归属为依据)5、职业构成城市的用地规模城市用地: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它们既是指已经建设用的土地,也包括了已列入城市建设规划区范围而尚待开发使用的土地。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市区范围内,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地段,也包括设置在近郊但与城市的各项城市市政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包括城区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在城市近郊但与核心有着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市政设施的城市建设用地。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范围由政府在编制的总体规划中划定。城市用地=规划人口规模×人均用地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主要内容是指一个家庭收入越少,用于购买生存性的食物的支出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对一个国家而言,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恩格尔系数则由食物支出金额在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重来最后决定。市域城乡空间一般划分为建设空间、农业开敞空间、生态敏感空间对市域城乡空间进行生态适宜性分区,分别采取不同的空间管制策略①鼓励开发区②控制开发区③禁止开发区根据关于主体功能区的提法提法及目标要求,市域城乡空间可划分为①优化调整区②重点发展区③适度发展区④控制发展区市域城镇空间组合的基本类型P31⑴均衡式⑵单中心集合式⑶分片组团式⑷轴带式城市首位度:指一国或地区最大城市的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数之比值,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首位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镇体系中的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首位城市/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S=P1/P2城市空间形态与布局结构城市结构: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一定时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形态:城市整体和内部各组成部分在空间地域上的分布状态。通常指城市建成区的平面形势内部功能和道路系统的结构与形态。城市发展与城市功能演化P271~~P272城市功能、结构、形态的关系P272⑴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是紧密相关的⑵城市功能的变化是结构变化先导,决定结构的变异和重组。而城市结构的调整必然促使城市功能的转换,催生新的功能与之相配合。两者相互促进,推动城市的发展。⑶从城市形态的变化可看到城市发展轨迹的缩影,带有变幻难测、不易把握的特点,但恰恰又是探求城市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吴良镛教授指出“城市形态的探求不仅是模式的追求,而是一种发展战略研究,它来自更高的目标的追求。”(4)城市的功能是主导的,本质的,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5)城市结构是城市功能活动的内在联系(6)城市形态是表象的,是构成城市所表现的发展变化着的空间形式的特征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的形成图解式分类法:集中型、带型、放射型、星座型、组团型和散点型城市用地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法律属性城市用地的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城市用地的区划行政区划用途区划房地产权属区划地价区划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R居住用地R1一类居住用地R11住宅用地R12服务设施用地R2二类建筑用地R21住宅用地R22服务设施用地R3三类建筑用地R31住宅用地R32服务设施用地A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1行政办公用地A2文化设施用地A21图书展览用地A22文化活动用地A3教育科研用地A31高等院校用地A32中等专业院校用地A33中小学用地A34特殊教育用地A35科研用地A4体育用地A41体育场馆用地A42体育训练用地A5医疗卫生用地A51医院用地A52卫生防疫用地A53特殊医疗用地A59其他医疗卫生用地A6社会福利用地A7文物古迹用地A8外事用地A9宗教用地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1商业用地B11零售商业用地B12批发市场用地B13餐饮用地B14旅馆用地B2商务用地B21金融保险用地B22艺术传媒用地B23其他商务用地B3娱乐康体用地B31娱乐用地B32康体用地B4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B41加油加气站点用地B49其他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B9其他服务设施用地M工业用地M1一类工业用地M2二类工业用地M3三类工业用地W物流仓储用地W1一类物流仓储用地W2二类物流仓储用地W3三类物流仓储用地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1城市道路用地S2城市轨道交通用地S3交通枢纽用地S4交通场站用地S41公共交通场站用地S42社会停车场用地S9其他交通设施用地U公用设施用地U1供应设施用地U11供水用地U12供电用地U13供燃气用地U14供热用地U15通信用地U16广播电视用地U2环境设施用地U21排水用地U22环卫用地U3安全设施用地U31消防用地U32防洪用地U9其他公用设施用地G绿地与广场用地G1公园绿地G2防护绿地G3广场用地城乡用地分类2大类、9中类、14小类H建设用地E非建设用地H1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H2区域交通设施用地H3区域公用设施用地H4特殊用地H5采矿用地H9其他建设用地E1水域E2农林用地E9其他非建设用地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城市建设结构”是指城市(镇)各大类用地与建设用地的比例关系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自然条件评价1地质条件:建筑地基、滑坡与崩塌、冲沟、地震·地震的烈度:按所在地区受影响和受破坏程度进行分级·按震源释放出的能量来划分地震的等级,成为地震的震级·地震断裂带上一般可设置绿化带,但不得进行建设;也不能布置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上游不宜修建水库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指地表水的状况,应了解其分布状况,考虑是否可以作为水源,是否有环境价值及带来灾害的情况水文地质条件:指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及动态等条件“漏斗”:盲目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的现象风象与风向:不同方向的风出现的几率很小。表现形式为风向玫瑰图。风吹来的方向,表示风向最基本的一个特征指标叫做风向频率。逆温层: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通常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有时在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成为逆温层。热岛效应:在大中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绿地、水面减少,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中散发大量的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要高的现象。防止热岛效应: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方式。包括街心花园、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居住区的绿化管理要建立绿化与环境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并且建立相关的地方性行政法规,以保证绿化用地要统筹规划公路、高空走廊和街道这些温室气体排放较为密集的地区的强化,营造绿色通风系统,把室外新鲜空气引进室内,以改善小气候应把消除裸地、消灭扬尘作为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建设若干条林荫大道,使其构成城区的带状绿色通道,逐步形成以绿色为隔离带的城区组团布局,减弱热岛效应减弱热岛效应的建议要保护并增大城区的绿地、水体面积城市热岛强度随着城市发展而加强,因此在控制城市发展的同时,要控制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因为人口高密度区也是建筑物高密度区和能量高消耗区,常形成气温的高值区在扩建新市区或改建旧城区的时候,应适当拓宽南北向的街道,以加强城市通风,减少城市热岛强度减少人为热的释放,尽量将民用煤改为液化气、天然气并扩大供热面积也是根本对策3气候条件:太阳辐射、风象、温度、湿度与降水4地形条件城市用地建设条件评价城市用地建设条件是指组成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现有状况与它们在近期内建设或改进的可能,以及它们的服务水平与质量。·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方面·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社会、经济构成等方面城市用地经济性评价城市用地经济性评价是指根据城市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综合评价土地质量优劣差异,为土地使用提供依据。城市用地工程适宜性评定一类用地二类用地三类用地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建设现状和使用2.重大基础设施3.区域关系4.市政设施配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6.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7.文化遗存8.社会问题城市总体布局的原则P278立足区域,讲求整体节约紧凑,强化结构近远结合,弹性生长保护环境,突出特色影响城市总体布局的因素·自然环境条件·区域因素:区域城镇体系区域交通设施·产业发展·城市中心·其他因素城市总体布局的内容P281·城市发展方向的确定·城市主要功能要素布局·城市整体结构的控制·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P291第六讲城市专项规划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布局P375对外交通:指以城市为基点,与城市外部进行联系的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总称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公路的分类、分级分类:国道:国家级干线公路,技术等级为1-2级省道:省级干线公路,技术等级2-3级县道:联系各县、乡镇的集散公路或地方公路,技术等级为3-4级分级: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公路线路的布置原则:要有利于城市与市域内各乡、镇间的联系干线公路要与城市道路网有合理的联系对于组团式结构的城市,过境公路可以从组团间通过公路与城市交通干道、铁路正线及站场交叉点冲突点最好采用立体交叉的方式解决注意:1.城镇应充分利用过境交通优势,尽量减少干扰①过境公路与城市相切②公路仍在城镇中通过,保留在城市内部,但断面发生变化2.长途汽车站的位置选择①既方便使用,又不影响城市的生产与生活②尽量与铁路、港口等对外交通有方便的联系③可接不同方向和流住,设置多个汽车站④货运站应远离居住区港口组成:水域陆域每米港口有150~200米陆地对于港口需考虑: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经济性条件深水深用浅水浅用避免干扰,各行其所浅江区、陡壁、礁石等岸线不宜作为港口使用航运:跑道方向与主导方向平行机场位置选择:宜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两侧为宜,即机场跑道轴线方向宜于城市市区平行,或与城市边缘相切,而不宜通过城市市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P43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用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关系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师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业规划,它的规划层次应定位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它的规划成果应纳入城市总体加以落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负责编制,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发展简介:①城市运动及公园体系(1843—1898)②"田园城市"运动1898—1945)③战后大发展④生物圈意识·城市公园:由以单个的城市公园绿地来缓解城市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发展到以带状联系数个公园,形成公园体系来有效解决城市危机以城市中的河谷、方地、山脊为依托形成城市绿地的自然框架体系的思想,是当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一大原则·田园城市:从局部的城市调整转向对整个城市结构的重新规划·战后大发展:疏散大城市人口、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力求使绿化环境与城市环境相融合,形成宜人的城市环境·生物圈意识:将城市中的绿地与城市中的自然地形、河流、湿地等相结合,把各种类型的绿地连成网络,同时考虑城市绿地与城市范围以外广阔的自然地段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城市绿地的定义: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包括:(1)城市建设用地以内用于绿化的用地;(2)城市建设用地以外的,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城市绿地分类:按所有权归属不同:公共性用地专用性用地私有性用地国标五大类,13中类,11小类G1公园绿地G2生产率低G3防护绿地G4附属绿地G5其他绿地城市绿地指标:①人均公园绿地面积②人均绿地面积③绿地率:城市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影响城市绿地指标的因素:①国民经济水平②规划的时代潮流③城市性质④城市规模⑤城市自然条件⑥城市现状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P439)·城市水源指可供城市利用的水资源·城市供水是城市的生命线,是城市生活、生产和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考虑城市范围内的供水方案,为给水工程专业设计提供指导原则·估算用水量、选定水源、水厂位置和净水办法,进行管网布置等城市供水系统的组成取水工程:地下水地表水净水工程:自来水厂加药混凝、沉淀、过滤、消毒输配水工程:供水管网、送至用户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城市排水的对象生活污水油脂、日用化工用品生产污水生产废水,基本无污染:生产污水,污染较严重,需要处理降水雨雪冰雹城市排水体制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完全合流制不完全合流制污水处理厂选址要点(P448)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应与排水管道系统布置以及水系规划统一考虑,充分考虑城市地形的影响。污水处理厂应设在地势较低处,便于城市污水自流入厂内。污水处理厂应设在水体附近,便于处理后的污水就近排入水体。排入的水体应有足够的环境容量,减少处理后污水对水域的影响。厂址必须位于给水水源的下游,并应设置在城镇的下游和夏季主导风的下方,厂址与城镇、工厂和生活区应有300m以上的距离,并设卫生防护带。污水处理厂布局应结合污水的出路,考虑污水回用于工业、城市和农业的可能。厂址应尽可能与回用处理后污水的主要用户靠近。污水管网规划要点:(P449)排水管网布置应尽可能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雨水自流排出。污水主干管的走向与数量取决于污水处理厂和出水口的位置与数量。管线布置应简捷顺直,尽量减少与河道、山谷、铁路及各种地下构筑物的交叉,并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的影响。排水管线一般沿城市道路布置。管线布置考虑城市的远、近期规划及分期建设的安排,与规划年限相一致。城市排水管网规划中,应充分利用和保护现有水系,并注重排水系统的景观和防灾功能,将城市排水与水资源利用、防洪涝灾害、生态与景观建设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统筹协调排水系统布置形式降雨强度:指某一连续降雨时段内的平均降雨量,用i表示重现期:指等于或大于该暴雨强度发生一次的平均间隔时间径流系数: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只有一部分径流入雨水管道,其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为径流系数城市管线综合规划P475起城市管线的种类城市管线综合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原则与规定*管线排列顺序(1)管线水平排列顺序在进行管线平面综合时,管线的布置顺序是:在城市道路上,由道路红线至中心线管线排列的顺序宜为: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光缆)、燃气配气管、给水配气管、热力管、燃气输气管、雨水排水管、污水排水管在建筑庭院中,由建筑边线向外,管线排列的顺序宜为:电力管线、通信管线、污水管、燃气管、给水管、供热管在道路红线宽度大于等于30m时,宜双侧布置给水配水管和燃气配气管;道路红线宽度大于等于50m时,宜双侧设置排水管管线竖向排列顺序在进行管线竖向综合时,管线竖向排序自上而下宜为:电力和通信管线、热力管、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和污水管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P464城市防灾工程体系的构成城市消防系统城市防洪系统城市抗震系统城市人民防空袭系统城市救灾生命线系统城市抗震标准对于建筑来说,可以根据其重要性确定不同的抗震设计标准,根据建筑重要性,分为甲类建筑——特殊要求的建筑,乙类建筑——国家重点抗震城市的生命线工程的建筑丙类建筑——甲乙丁以外的建筑丁类建筑——次要的建筑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P614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于1965年在波兰华沙成立,是由世界各国文化遗产专业人士组成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唯一的全球性非政府组织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宪章作为国际标准的《威尼斯宪章》《佛罗伦萨宪章》与《华盛顿宪章》1981年5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与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共同设立的国际历史园林委员会在佛罗伦萨召开会议,起草了一份历史园林景观保护宪章,即《佛罗伦萨宪章》。其于1982年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登记采纳为《威尼斯宪章》的附件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了《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即《华盛顿宪章》。它虽然只是针对保护历史城镇与街区而写的,却是总结了《威尼斯宪章》后20多年科学成果的一份集大成的文件。作为《威尼斯宪章》的重要补充详细规定了保护历史城镇和城区的原则、目标和方法,对历史城市保护具有指导性意义。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根据名城特征分为:·古都型·传统风貌型·风景名胜型·地方及民族特色型·近现代史迹型·特殊职能型·一般史迹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内容: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历史地段保护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格局和风貌特色;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文物古迹保护区的划分及规划控制条件的制定①绝对保护区“修旧如旧”②建设控制区③环境协调区历史文化街区: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内容:建筑;街道格局;空间系统及景观界面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确定的、在城市中不可移动的文物,以及城市中的历史遗迹历代遗址、古代和近代杰出人物的纪念地、古木、古桥等构筑物。城市用地条件评析要点避免各种灾害避让有重要开采价值的矿产埋藏区、军事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文物古迹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及生态敏感区,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城市新建用地要考虑地形,坡度在25度以上的山地一般不应作为建设用地城市新开发的地区应与老城区有便捷的交通联系新开发的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用耕地充分考虑经济流向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对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空间分布和实施时序等进行具体安排,并制定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定。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相应的保护措施。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指导性内容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机场、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等对外交通设施,城市主干道、轨道交通、大型停车场等城市交通设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垃圾处理厂、以及相应的管网等市政公用设施的选址、规模和实施时序的意见。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文化、教育、体育等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和实施时序。提出城市河湖水系、城市绿化、城市广场等的治理和建设意见提出近期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措施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办法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成果独立的近期规划编制的成果第七讲镇、乡和村庄规划我国的城乡行政体系城镇是指在我国市镇建制和行政区域的基础区域。乡村是指城镇以外的其他区域。城镇包括城区和镇区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包括不设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和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镇区是指在城区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乡中心区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驻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和乡所辖居民委员会地域。村庄是指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区域,以及未划入城镇的农场、林场等区域。城乡的行政建制构成我国的城市为人口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人口和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达到一定要求,基础设施达到一定水平,或有军事、经济、民族、文化等特殊要求,并经国务院批准设置的具有一定行政级别的行政单元,通常称设市城市,也称建制市。在我国,除建制市以外的城市聚落都称为镇。其中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人口和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达到一定要求,基础设施达到一定水平,并被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镇为建制镇、其余为集镇。镇规划的工作范畴⑴镇的现状等级层次——行政体系。镇的现状等级层级一般分为县城关镇、县城关镇以外的建制镇、集镇(集镇不属于镇的规划范畴)⑵镇的规划等级层次——规划体系。镇的规划等级层次在县城城镇体系中一般分为县城关镇、中心镇、一般建制镇县城关镇广义上讲多为县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中心镇指县城城镇体系中各分区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中发挥中心作用,且对周边农村具有一定社会经济带动作用的建制镇,是带动一片地区发展的增长极核,在区域内的分布相对均衡。一般镇指县城关镇、中心镇以外的建制镇,其经济和社会影响范围仅限于本镇范围内,多是农村的行政中心和集贸中心,镇区规模普遍较小,基础设施水平也相对较低,第三产业规模和层次较低。乡和村庄规划的工作范畴乡域总体规划,包括乡域村庄体系规划,采用与镇总体规划相同的工作方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村庄分类村庄可分为城镇化管理、迁建、保留发展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制定区域分类指导的居民点布局调整策略。其中,保留发展型村庄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未来人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