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焚烧厂水土保持监测方案_第1页
生活垃圾焚烧厂水土保持监测方案_第2页
生活垃圾焚烧厂水土保持监测方案_第3页
生活垃圾焚烧厂水土保持监测方案_第4页
生活垃圾焚烧厂水土保持监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活垃圾焚烧厂水土保持监测方案1.1监测目的和意义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扰动原地表、破坏土壤和植被,将加剧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在一段时间内对主体工程及周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以便达到以下目的:⑴为建设管理单位提供信息对水土流失动态实施监测分析,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依据。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对水土流失的数量、强度、成因和影响方位进行动态监测,掌握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动态,分析项目建设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和隐患,为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提供信息。及时、全面地对各项水土保持的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科学分析其效果和发展趋势,将监测结果提供给建设管理单位,为建设单位采取有力的管理办法提供信息,保证各项设施持续良好的发挥作用。⑵验证防治措施布局的合理性对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实施监测,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和布局是一个重要的检验过程,通过对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及时的反馈相关信息,对防治措施和布局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可以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优化水土保持措施的布局。⑶为监督执法提供依据对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依据监测结果,科学、客观地分析、评价各项防治指标达标情况,为建设单位和管理机构进行监督提供信息,以便在建设过程得到、合理的调控、确保工程顺利进行。⑷为竣工验收提供专项报告通过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对水土保持措施分类分级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相关文件中提出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情况的计算提供依据。对建设全过程中防治水土流失进行说明,是否达到水保方案设计的要求,能否通过水土保持专项验收,水土保持设施及主体工程可否投产使用。⑸为同类项目可借鉴资料通过对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和专项报告的提交,为同类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实测资料,为今后同类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措施的设施和水土保持监测提供了可借鉴和参考的资料。1.2监测原则全面调查和重点观测相结合。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定》(SL227-2002)以及项目工程特点和水土流失特征,确定如下监测原则:⑴全面调查突出重点全面调查是对整个项目工程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而言,主要针对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及防治措施的动态变化,也就是全面了解项目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状况。只有通过全面调查监测,才能掌握工程整体水土流失及防治状况。重点观测即对特定地点较长期的连续监测,主要针对侵蚀强度监测、特殊地段及突发事件监测。⑵监测点要具有代表性监测点位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全面反映同一类型区的水土流失情况,能够反映项目建设工程中各阶段同一类型区的水土流失状况。⑶以地表扰动动态监测和侵蚀强度监测为中心开发建设项目是水土保持监测的主要任务之一。项目区防治责任范围内的土壤,流失量的大小取决于流失范围、侵蚀强度和侵蚀历时。开发建设项目的流失范围、侵蚀强度和侵蚀历时都是由其对地表的扰动决定的。扰动范围绝对了流失范围,扰动类型决定流失,而扰动存在的时间则决定侵蚀历时。因此,该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主要监测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地表扰动类型、各扰动类型的面积和侵蚀强度确定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流失量。⑷监测要全面6项指标内容以对水土保持措施分类指标(6个量化指标)的监测为主要内容,监测的方法及频1.3水土保持监测方案监测内容依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2000年1月)及《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的规定,确定监测内容和监测方法,监测方法力求经济、适用和可操作。⑴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监测。包括降雨、地形、土地利用状况、植被类型、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和质量。⑵水土流失量的监测。主要为土壤侵蚀引起的沟道及坡面的面蚀、沟蚀、滑却步、崩塌等。⑶水土流失危害的监测。由于洪涝灾害、植被及生态系统的变化,对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⑷水土保持工程效益监测。包括防治措施的数量和质量、治理度、保存率、工程效果、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监测时段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时段包括工程建设期监测和植被恢复期监测。施工期14个月;根据福建省项目实际情况,同时满足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的要求,本项目植被恢复期取1年。根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施工期是本项目水土流失的主要时段,因此,施工期是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重点时段。监测频次在工程施工前应对各监测点控制区域进行一次全面的监测,以建立本底数据库。施工期、植被恢复期都采用定期监测,每年雨季(5~9月)每月定时监测一次,全年遇12h雨量≥50mm或24h雨量≥80mm加测一次。见表9-1。1.4监测点布设及监测方法监测点布置原则⑴⑵可操作性原则,结合项目及影响特点,力求经济、适用、可操作。水土保持监测点主要布设在工程建设对原地貌及植被破坏较严重,容易产生弃渣,而且可能造成较大水土流失的地区。监测重点路段、点位为便于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开展,本方案对各个内容的监测采用定点定时的监测与定期巡查相结合的方法。另外,还对全线挖方段、填方段、施工便道、施工场地进行全面巡查。高填段和深挖段选择挖填高度在20m以上的典型路段实行定点监测;施工便道、施工营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点位进行监测。监测方法根据不同的监测内容,选择各自具体的监测方法,重点路段、点位进行各工程单元水土流失情况的监测,具体见表9-1。⑴降雨强度、降水量等气象因子的监测。以收集当地气象站观测数据为主。⑵水土流失量的监测。高填深挖路段采用桩钉法,每次观测时记录钢钎顶部露出坡面距离,同时对小区内的侵蚀沟进行记录,记录每条侵蚀沟的沟长以及上、中、下各部位的沟顶宽、底宽、沟深等。然后依据每次观测钢钎顶部露出地面的距离以及侵蚀沟的体积,计算土壤侵蚀厚度和总的土壤侵蚀量。。⑷植被覆盖率监测。采取样方或标准地法,在项目区域选有代表性的人工乔木林、灌木林、草地、分别布设监测点。林草监测样方应在坡面的上、中、下部位以及沟道分别选定,其生长情况要有代表性。⑸防护工程稳定性监测。采取定位观测法。对于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措施,各类型选取一处并在其上埋设桩号,引到稳固且视野开阔处,定期测量其水平位移和沉陷量,以判断其稳定性;另外,对其外表进行检查,有无裂缝等的发生。⑹暴雨调查。每次强暴雨后,及时在布设有水土保持设施的工程区域进行实地调查,对各项措施经受暴雨考验后保存完好情况和损坏情况,进行具体了解,对工程破损的数量、尺寸等进行具体量算。将调查结果与监测结果结合分析,互相验证。表9-1拟建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点布设及监测方法监测时段监测项目监测点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率建设期(2008年7月至2009年8月)施工准备期水土流失背景值全部监测点⑴地表物质(植被、土壤、坡向、坡度);⑵水土流失面积、类型、土壤侵蚀强度现场调查为主施工前一次施工期场内平整场内平整典型点⑴降雨强度、降水量;⑵水土流失面积、类型、土壤侵蚀强度、水土流失量⑶水土流失危害。现场调查与观测结合,观测采用简易坡面量测法(桩钉法)每年雨季(5-9月)每月定时监测一次,全年遇12h雨量≥50mm或24小时雨量≥80mm加测一次。临时挡护工程临时挡护工典型点施工便道视便道设置情况定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典型点⑴降雨强度、降水量;⑵水土流失面积、类型、土壤侵蚀强度、水土流失量;⑶水土流失危害。现场调查与观测结合,观测采用简易坡面量测法(桩钉法)植被恢复期(2010年1月~2010年12月底)场内平整同施工期监测点防护工程完好率、植被生长发育情况、水土流失量。现场调查标准地法施工便道同施工期监测点施工场地同施工期监测点场地清理情况、植被生长发育情况、水土流失量。现场调查标准地法1.5监测设备及监测设施本项目主要监测设备及数量见表9-2。表9-2拟建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主要设备及数量表监测地点监测方法监测设备数量备注沿线巡法查标准地调查法计算机1台应配备相应处理软件地形图1套数码照相机1台50m皮尺1支场内平整、施工便道、施工场地采用简易坡面量测法(桩钉法)0.3m钢钎60根30cm长,标有刻度,每个测点布设20~30支50m皮尺2支数码照相机1台1.6监测结果分析根据监测数据资料,经过系统分析,建立监测数据库,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做出科学评价与检验,为类比分析提供可靠依据。水土保持监测包括以下内容:⑴前言。概述建设概况,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和意义、监测任务来源以及监测任务的组织实施等。⑵项目及项目区概况。包括建设项目概况、项目区自然与社会经济项目区水土流失及防治区情况等⑶水土保持监测。包括监测依据、原则、监测区域范围及其分区,监测内容以及监测的程序和方法等。⑷监测结果分析,包括防治责任区范围动态变化分析,项目区土地侵蚀破坏环境因子状况动态变化分析,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实施情况分析,水土流失变化情况分析、水土保持防治效果分析。⑸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防治的经验和特点。包括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防治经验和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防治的特点等。⑹项目综合评价及建议。包括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的综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有关建议。1.7实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