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及答案_第1页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及答案_第2页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及答案_第3页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及答案_第4页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及答案“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相隔离。A.教育与生活B.教育与经济C.教育与政治D.教育与生产劳动正确答案:D“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说劳心者作为统治阶级,无需从事(江南博哥)生产劳动,而劳力者作为被统治阶级,通过生产劳动创造社会财富,供养统治阶级。这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观点。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规律。A.智育过程B.心理辅导C.德育过程D.美育过程正确答案:C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经验将德育工作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

材料:刘老师是三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刚管理这个班时她意识到应该对班里的学生一视同仁,为班内的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然而,一周下来,实际情况与这种理想相差甚远。她发现自己在上课时总会不自觉地给予班干部和成绩好的学生更多的积极强化与鼓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及回答问题,而对待其他学生则关注较少。通过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发现,大家通常会对班内的前几名优秀生最为关注,给予最多的鼓励,而对班内表现平平的学生甚至连名字都记不起来,半数的学生所得到的关注与帮助较少。问题:(1)分析材料所揭示的问题及其原因。(2)谈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促进教学过程中的机会均等?正确答案:(1)材料所揭示的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机会均等是教育机会均等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多数教师能够意识到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实践中却难以做到。产生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由于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面向学生集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如何保证学生享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一直是班级教学中的一个难题。(2)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局限,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改进课堂教学组织形式:①缩小班级规模,实行小班教学,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②压缩集体教学时间,增加个别辅导时间;③增加辅导教师,实施小班教学;④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发动学生辅导同伴;⑤按能力或兴趣分组,进行分组教学。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正确答案:(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4)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6)操行评定。(7)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正确答案:(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正确答案: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这一类教学方法运用极为广泛,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四种。(1)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4)读书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直接性和真实性的特点,主要有演示法和参观法两种。(1)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2)参观法又称现场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巩固、验证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四种。(1)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基本教学方法。练习法是中小学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2)实验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独立操作,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学生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3)实习作业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4)实践活动法是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教学方法。我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差生,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数学考试来说吧,我的数学成绩每次考试都是班里倒数,一次老师骂我是怎么教都教不会的傻子,于是我发誓一定要把数学成绩提升上去。于是,我加倍努力,在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拿到了一个好成绩。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得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恐惧、不满与无奈。试分析现行教学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正确答案:(1)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材料中的老师基于“每次考试都是班里倒数”而“骂我是怎么教都教不会的傻子”,这体现了教师只关心学生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的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过分关注活动的结果。材料中的“我”经过加倍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数学成绩,但是数学老师却没有看到这份努力,而是问“我”是不是抄来的。这表明教师忽视被评价者在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忽视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3)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教师、学校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性。评价内容片面,过于注重学业成绩,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4)评价方法单调,过于注重传统的纸笔测验。忽视对评价结果的反映和认同,使评价的激励、调控、发展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5)评价对象基本处于被动的被检查、被评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对评价往往持一种冷漠、拒斥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态度,甚至出现欺骗、弄虚作假的行为。儿童逐渐学会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意识到别人与他持有不同的观念,这叫()。A.具体推理B.思维的可逆性C.去自我中心D.多维思维正确答案:C去自我中心。指这一阶段的儿童逐渐学会从别人的观点去看问题,意识到别人与他不同的观念和解答,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看法。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学校是课程开发的主体B.学校文化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C.讲究学校特色,可以适当违反国家课程标准D.开发活动是为本校学生服务正确答案:C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为达到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的教育问题,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教育人员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课程开发活动。学校是课程开发的主体,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是学校文化,开发活动要为本校学生服务。故A、B、D三项正确。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国家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讲究学校特色,不得违反国家课程标准,故C项错误。

检验教师教学技能是否达标的测评属于()。A.水平测评B.选拔测评C.诊断测评D.相对测评正确答案:A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否达标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而这个标准不需要跟其他老师去比较,也不具备选拔功能。所以应排除选项B和D。而C项诊断测评主要目的是了解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基本情况,为以后对教师的培训和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水平测评的目的是检验教师是否达到了所要求的标准,它不需要跟其他老师比,只需要跟某一“水平”、“标准”或是”程度”进行比较。故选A。

教师指定参考书,然后让学生自学、做作业、学生遇到疑难的问题时候向老师请教,这种组织形式属于()。A.分组教学制B.复式教学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正确答案:D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不再讲授,只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刘老师是学校的模范教师,她在上每一堂课之前总会先和同学进行交流,了解大家的学习准备情况,然后才会设计教学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会不断地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体现了刘老师遵循了教育过程中()。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C.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正确答案:C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某小学开展全校性“热爱家乡”为主题的课外活动,此活动属于()。A.个人活动B.小组活动C.群众性活动D.班级活动正确答案:C群众性课外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这种活动有全校性的或校际性的,有全班性的或班际性的。某小学开展全校性“热爱家乡”为主题的课外活动即群众性课外活动。

如果一个老师经常担心学生是否喜欢我,同事如何看我,花很多时间努力想和学生搞好关系,这说明该老师处在教师成长的哪一阶段?()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爱学生正确答案:A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①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②关注情境阶段: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生存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③关注学生阶段: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说明教学中应重视()。A.知识的传授B.发展学生的能力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D.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正确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授人以渔”强调的是能力的培养。故选B。

王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视频、动画、教学学具和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对所学事物和过程形成清晰表象,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地理解知识和提高认识能力。王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正确答案:B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感知活动,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让学生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题干中王老师的教学方式遵循了直观性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印证了遗忘的()。A.干扰说B.消退说C.提取失败说D.压抑说正确答案:C解释遗忘的理论比较著名的主要有四种。分别是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和提取失败说。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提取失败说认为遗忘之所以发生,不是因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消失了,而是因为编码不准确,失去了检索线索或线索错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很明显,这个人的名字并没有被我们所遗忘,他的内容仍然在我们的记忆系统中,但是之所以想不起来,是由于没有提取这个人名字的线索。如果有人这时提示他的姓,或者他做过的一些事情,马上就可以想出来他的名字。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舌尖现象”,它验证了遗忘的提取失败说。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柏拉图的《理想国》B.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又译《论演说家的教育》)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正确答案:B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雄辩术原理》(又名《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可接受性和()。A.实践性B.可行性C.衔接性D.发展性正确答案:D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可接受性和发展性。

学生学习的知识主要是前人已经积累起来的间接经验,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个体的精神财富。这表明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A.认识过程B.心理过程C.信息过程D.逻辑过程正确答案:A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客观的映象即知识,也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具体表现为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教育性等。因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间接经验,体验了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一名小学生看到家长向年长的人问好,他也会向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问好。这种行为是()A.经典性条件作用B.自我强化C.观察学习D.直接强化正确答案:C观察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使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以下不属于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的是()。A.特定性B.义务性C.全面性D.基础性正确答案:A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1)全民性——面向全体国民(2)义务性——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3)全面性——德、智、体、美、劳(4)基础性——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故A错误。

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构建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的学习理论流派是()。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正确答案: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方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

在一堂化学课上,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帮助学生认识甲烷的结构。这种教学方法是()。A.练习法B.演示法C.实习法D.实验法正确答案:B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在化学课上,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这些直观教具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属于演示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实习作业法又称实习法,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校内或校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在英文阅读中遇到生词时,教师一般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而不是急于查字典。这体现了知觉的()。A.整体性B.理解性C.选择性D.恒常性正确答案:B知觉的理解性是对于知觉的对象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词汇或概念对其进行命名或归类,即赋予对象一定的意义。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语出自()A.《论语》B.《学记》C.《孟子·尽心上》D.《劝学篇》正确答案:C我国最早提出“教育”一词,最早将“教”和“育”两个字结合起来用的人是孟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的影响所致。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正确答案:B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影响人的整个行为表现,成为情绪生活的背景。“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说的就是心境。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人们在生活中的狂喜、狂怒、深重的悲痛和异常的恐惧等都是激情的表现。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如在日常生活中突然遇到火灾、地震,飞行员在执行任务中突然遇到恶劣天气,旅途中突然遭到歹徒的抢劫等,无论天灾还是人祸,这些突发事件常常使人们心理上高度警醒和紧张,并产生相应的反应,这都是应激的表现。

简述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方法。正确答案:(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课堂中正确引导(3)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简述分组教学的优缺点。正确答案:(1)分组教学的优点:①分组教学比班级上课更适应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②便于学生的交流合作;③有助于学生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④有利于学生在与小组成员的竞争与合作中,强化自己的学习动机。(2)分组教学的局限:①分组教学较难科学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②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③分组后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使快班学生产生骄傲情绪,慢班、普通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简述开展主题班会的要求。正确答案:(1)教育性。教育性是主题班会的核心所在。(2)针对性。班主任在举行主题班会前必须做好调查研究,把握学生所关注的、所需要的、所追求的以及他们正在面临的各种具体矛盾和问题,对症下药。(3)主体性。主体性是指在主题班会中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扬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集体责任感。(4)多样性。(5)时代性。班级管理常见的几种模式是()A.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B.教师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C.制度管理、交叉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D.制度管理、交叉管理、教师管理、目标管理正确答案:A班级管理的模式有常规管理模式、平行管理模式、民主管理模式、目标管理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

根据古德莱德的观点,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属于()A.理想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C.领悟的课程D.经验的课程正确答案:C在课程设置方面,古德莱德认为“课程”应分为五个层次:(1)理想的课程;(2)正式的课程;(3)领悟的课程;(4)运作的课程;(5)经验的课程。其中领悟的课程,即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故该题选C。

关于教育的起源一直众说纷纭,其中,我国古代的朱熹所持的观点是()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正确答案:A我国古代朱熹是神话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指明了方向。这体现了教育目的具有()A.导向作用B.激励作用C.评价作用D.调控作用正确答案:A教育目的有导向、激励、评价的作用。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是指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题干中所描述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指明了方向,这体现的就是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教育活动因为有可以达成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就可反过来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既是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同时也当然是衡量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依据。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可集中体现在现代教育评估或教育督导行为中。

某学生认为,自己的作文水平跟前一学期相比有明显提高。这种评价类型是()A.绝对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诊断性评价正确答案:C个体内差异评价,是以个体的自身状况作为参照系数,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学生个人的某种侧面相互进行比较的教学评价方式。某学生将自己在不同时期的作文水平进行对比,体现了个体内差异评价的内涵。

三(2)班在“每月一星”评比活动中,将本月乐于助人的同学的照片张贴在光荣栏上。这种德育方法属于()A.说服教育法B.实际锻炼法C.陶冶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正确答案:D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题中的评比活动和张贴照片的奖励属品德评价。说服教育法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这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陶冶教育法它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实际锻炼法(实际练习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其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我国公办中小学的内部领导体制是()A.党支部领导体制B.校长负责制C.集中制D.分权制正确答案:B学校的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学校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目前学校的领导体制是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也称“校长制”。

下列教学方法中,常用于体育课上的动作技能教学、美术课上的画法技能教学的是()。A.参观法B.实验法C.演示法D.讨论法正确答案:C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运用示范性实验或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动作技能和画法技能属于操作技能,操作技能的形成首先需要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学习者在头脑中形成准确的定向映象。因此,常用于体育课上的动作技能教学、美术课上的画法技能教学的是演示法。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发生变化,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肖红努力学习,力求获得到本学期的奖学金,这属于()。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C.高尚的动机D.成就动机正确答案: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指由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这种动机很具体,但不够稳定,易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肖红力求获得本学期的奖学金而努力学习,属于近景的直接性动机。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联的。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小学生在做课间操时,不慎扭伤,作为老师,此时你不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用冰对扭伤处进行冷敷B.立即让学生停止运动C.固定学生扭伤部位,并联系医务人员D.立即对伤处进行按摩正确答案:D急性扭伤后,会引起毛细血管的破裂和周围软组织挫伤,如果立即按摩,只能加重毛细血管出血和挫伤,出血量多了,会形成血肿并加重疼痛。故本题选D。

学生学习“质量=密度X体积”,这种学习属于()A.组合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正确答案:D命题学习是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实质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学习命题,必先获得组成命题的有关概念的意义。因此,命题学习必须以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为基础,这是一种更加复杂的学习。“质量=密度×体积”描述的是质量、密度、体积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故属于命题学习。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组合学习是指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指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概括层次相同,二者既非上位关系,又非下位关系时,通过并列或联合而产生的学习。

学生学习《沁园春·雪》这首诗时,头脑中呈现出诗句所描绘的相关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无意记忆B.有意记忆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正确答案:C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学生头脑中呈现出诗句所描绘的相关景象属于再造想象。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如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作品。有意记忆:有明确记忆目的并采取相应记忆方法和努力的记忆。无意记忆:无意记忆是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采用专门的方法,自然而然发生的记忆。

学业成绩的检查主要分考查和考试两种,考查不包括()A.口头提问B.检查书面作业C.书面测验D.实践考试正确答案:D常见的学生学业成绩检查方式有平时考查和考试两种。平时考查的方式主要有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单元测验等。考试一般有学期考试、学年考试和毕业考试等,考试的方式包括口试、笔试和具体实践性考试等。实践考试是考试的一种方式。

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构成的教学评价是()A.CIPP模式B.泰勒模式C.目标评价模式D.目标游离模式正确答案:ACIPP模式由美国学者斯塔弗尔比姆提出的。它由四种评价组合而成: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目标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评价除了要关注预期的结果之外,还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课程开发的模式:经典目标模式—泰勒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开发的模式。课程开发目标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课程论专家拉尔夫·泰勒。

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欲望的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B.缺乏良好的情感C.道德意志薄弱D.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正确答案:C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实际上是道德观念的能动作用,是个体通过自己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道德生活中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这种力量表现为能够排除内部障碍和外部困难,坚决执行道德动机所引起的行为决定。题干中学生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做出了违反道德规范的事,正是缺乏道德意志的表现。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出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道德行为是品德形成的最终环节,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

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的象征。这反映的是教师劳动的()A.长期性B.连续性C.创造性D.示范性正确答案:D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长期性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教师劳动的成效并不是一时就可以检验出来的,而是需要教师付出长期的大量的劳动才能看到结果、得到验证,教师的某些影响对学生终身都会发生作用。因此,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教师的劳动没有严格的交接班时间界限,这个特点是由教师劳动对象的相对稳定性决定的。教师要不断了解学生的过去与现状,预测学生的发展与未来,检验教育教学效果,获取教育教学反馈信息,准备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里,()是教学组织的主要形式。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复式教学D.协同教学正确答案:A个别教学制是教师在同一时间以特定内容面向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里,个别教学是教学组织的主要形式,这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状况相适应。

针对研究问题,事先精心设计,规定好观察项目,选定观察对象,采用观察工具,在观察中写观察量表,并对观察资料进行分析。这种观察属于()A.非结构式观察B.结构式观察C.定性观察D.随机性观察正确答案:B结构式观察是指在观察前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观察时严格按计划进行的教育观察方式,题干表述的观察属于结构式观察。非结构式观察则是对研究问题的范围目标采取弹性态度,观察内容项目与观察步骤没有预先确定,亦无具体记录要求的非控制性观察。其方法比较灵活,但获取材料不系统完整,多用于探索性研究,多用于对观察对象不甚了解的情况下的观察。

()是个体对自身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个性形成的水平。A.自我认知B.自我意识C.自我体验D.自我监控正确答案:B题干描述的是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内心体验。自我监控又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调整、自律性管理,是指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调整自己的动机与行动,以达到所预定的模式或目标的自我实现过程。

“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这句话反映了()因素对个人发展的影响。A.成熟B.遗传C.教育D.环境正确答案:D同样的种子由于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改变,结果就产生了橘与枳的差别,这说明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事物的发展。

“水涨船高”属于()A.形成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绝对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正确答案:B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水涨船高”是确定个体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所以属于相对性评价。故选B。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是()的理论核心。A.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B.布鲁纳的《教育过程》C.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D.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原理》正确答案:A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著有《教学与发展》,该书的理论核心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为()A.4~8个组块B.5~8个组块C.4~9个组块D.5~9个组块正确答案:D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是7±2,即5~9个项目,平均值为7。

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学校结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决策者的观念B.生产力发展水平C.政治制度D.社会需求正确答案: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科学技术、文化等都对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学校结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文化则影响着教育的观念、价值定向等方面。结合题干,故选B。

简述班主任的职责。正确答案:(1)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3)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4)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的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5)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简述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正确答案:(1)反思使经验(和教训)变成教学智慧,从发生的事件中得到启发;(2)反思能帮助自己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3)反思使自己学会教学;(4)反思促进教师成长。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正确答案:(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教师上课时发现小敏正在开小差,于是故意把讲课音量突然提高。这是为了引起小敏的()。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无意后注意正确答案:B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本题中教师故意把讲课音量突然提高,是为了引起小敏的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后注意为干扰选项,不存在此种概念。

历史上第一个明确主张“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D.杜威正确答案:C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即教师要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一切青年男女都应该进学校。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杜威提出新三中心论: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卢梭认为,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天生就有的邪恶,任何邪恶都是在后天不恰当的社会制度中养成的。因此,他主张儿童的教育要远离腐化的上层社会生活,远离充满罪恶的城市,要把儿童带到乡村大自然的淳朴环境中,把他们从社会的不良影响下挽救出来,在教育中保护儿童善良的天性。卢梭的观点属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A.环境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生活本位论D.社会本位论正确答案:B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卢梭的观点属于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明确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斯宾塞C.夸美纽斯D.卢梭正确答案:B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从知识价值的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应放在对实用知识的追求上,为使人们过完满的生活做准备。他指出:“什么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总的答案就是科学。”赫尔巴特提出传统三中心论: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教育适应自然。卢梭被誉为“最先发现了儿童”的人,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某教师上“中位数”一课,进行了这样的设计。一个学生某次数学考试得了78分,全班的平均分是77分。于是他回去跟妈妈说他这次数学成绩处于班上的中上水平。问题:这个同学说的话是否属实?让同学们讨论。结果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属实。当教师把全班同学的分数(1个100分、4个90分、2个80分、1个78分、1个77分、1个10分、1个2分)公布后,大家大吃一惊,都错了。在同学们吃惊之时,教师启发学生总结出“原来平均数不可靠”的观点。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学习“中位数”的知识,这样引起学生对学习“中位数”知识的强烈期待。问题:请分析教师这一做法的意义。正确答案:材料中该教师通过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引起学生对知识本身的需要来激发学习动机。材料中,教师提出的“平均分”事例,让学生们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巧妙地进行导课设计,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期待。某学生总是一遍遍地数课本或其他图书上的人物数目或自己走过的台阶。这个学生的心理问题可能是()A.学习困难综合征B.焦虑症C.厌学症D.强迫症正确答案:D常见的强迫行为的表现有:(1)强迫性计数;(2)强迫性洗涤;(3)强迫性自我检查;(4)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行为。题干所述该学生反复地计算身边的事物的数量属于强迫性计数的表现。

期末到了,小红为了迎接考试而紧张地复习功课,这时即使电视台播出了她最喜欢的精彩的足球比赛,她也只好放弃观看。这是小红()的表现。A.意志B.情绪C.认知D.思维正确答案:A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对行动的支配和调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推动人去产生和维持达到一定目的所必需的行动;二是阻止和克制与预定目的相违背的愿望与行动。期末考试前,小红能够复习功课而不看精彩的球赛,这是小红意志的表现。

陶行知先生曾做过一个比喻:“接知如接枝”。这个比喻体现了()。A.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B.学生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C.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以学习直接经验为基础D.间接经验的学习与直接经验无关正确答案:C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以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些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这说明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王老师在讲余光中的《乡愁》时,先高声朗诵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话音未落,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一枚小小的邮票,哪能容得下那么多人?”面对这种情况,以下哪种处理方式最为合适()A.不耐烦地说:“某某同学,你总喜欢这样钻牛角尖,学习成绩怎么好得了!”B.把这位同学的发言当成鲜活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思考,结合教材,发表意见C.强调教材的权威性,告诫学生要尊重事实D.批评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回避该问题,继续教学正确答案:B教学预设与教学实际难免会有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材料中这种突发情况,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合理质疑,引导学生思考,把学生的积极思考转变为教学资源。故选B。

我国古代的“六艺”课程(礼、乐、射、御、书、数)和古希腊的“七艺”课程(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天文、音乐)都属于()。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拓展型课程D.隐性课程正确答案:A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学科课程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中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七艺”都属于学科课程。综合课程主张把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内容合并起来,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隐性课程也叫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比如师生关系、校风、班风。拓展型课程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

习题课上,徐老师正和同学们讨论怎么写“最喜爱的一种玩具。”丁丁坐在教室最后排,低着头,专心致志地玩着手里的变形金刚。徐老师发现丁丁在开小差,就走到了他座位旁边,把变形金刚拿了过来,微笑着对全班同学说“要写最爱的一种玩具,必须会玩那种玩具,并且把玩的过程说清楚,写清楚,下面请丁丁说一说变形金刚怎么玩。”丁丁立刻认真地跟大家讲了起来。问题:(1)试评析徐老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做法。(2)面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老师可以用哪种教学策略?正确答案:(1)面对学生开小差的行为,徐老师没有直接批评,而是调动自己的教育机智,将这种行为与教育教学联系起来,一方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将一个原本开小差的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教学之中。(2)当学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第一,教师可以运用幽默或积极的言语进行引导,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驱散学生的疲倦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学内容因幽默而趣味化,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第二,教师可以采取非言语手段进行巧妙的暗示,比如,用目光和学生对视;边讲解边走到学生的身旁,拍拍他的肩膀或抚摸一下他的脑袋;提高讲课的声音或加重语气等等。第三,妥善运用惩罚。如果学生屡教不改,教师则需要采取惩罚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当然,惩罚必须适当,教师惩罚时一定要公正客观,要表现出对学生的深切关心和爱护,帮助学生认清错误,帮助他们找到改善的方法。第四,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不给学生违纪的时间。教师发现学生的专注点不在课堂,应采取相应措施,如丰富课堂活动、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以此来减少违纪行为。与个体的认知能力发展相对应的,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是()A.社会认知B.社会体验C.社会性交往D.人际认知正确答案:A题干为社会认知的定义。社会体验是指人在社会中成长和生活时发展所需的技能与习惯,通过社会规范、习俗、价值观、传统、社会角色以及符号、语言的多种共享而形成的观察和知识。社会性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活动。人际认知是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是社会认知的一个主要内容,它包括个人对个人、个人对群体、群体对个人、群体对群体、群体对自身的认识。

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能够敏感地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这是知觉的()体现。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正确答案:A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在嘈杂的环境中能知觉出自己的名字属于选择性,故选A。整体型是指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的部分、不同的属性组成的,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理解性是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恒常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A.访谈调查B.调查表法C.查阅资料法D.问卷调查正确答案:D在教育调查研究中,常用的调查方法有查阅资料、问卷法、开调查会、访谈法和调查表法,其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问卷调查。

在科学课上,李老师为了更好地说明摩擦力,便操作橡胶轮的小车在玻璃、木板和橡胶板等不同材质的表面上滑行,从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不同摩擦力对小车运行距离长短的影响。李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B.演示法C.讲授法D.练习法正确答案:B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利用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或现象发生变化,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实验法和演示法的区别在于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演示法是教师给学生进行示范。题干中,李老师操作小车,让学生进行直观感受,李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演示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反复地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张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认真观察、发现教育教学中的新问题,展开研究,并且把研究结果应用到工作中。张老师使用的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行动研究法正确答案:D行动研究法是教育研究者(如教师)对其自身的教育实践(行为)进行反思性研究,或将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结合起来反复探索的一种研究方法。题干中,张老师发现问题,展开研究,并把研究结果运用到工作中,运用的是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和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认可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这体现了教育的()。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正确答案:BB项,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即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为经济发展的各部门提供一支具有足够数量、较高质量的人才队伍,能够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持。第二,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直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成果。故选B项。A项,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可以促进民主。C项,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D项,教育的人口功能:1.调控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2.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3.可以促进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4.有利于人口流动和迁移。

《学记》中的“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现象。A.混沌期B.依恋期C.关键期D.最近发展期正确答案:C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错过了关键期,往往事倍功半。“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的意思是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叫作及时,错过了这个时期再学习,即使你很勤奋也很难学会。这句话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关键期现象。故选C项。

《学记》中提出的“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了()相结合的教育思想。A.理论与实践B.课内与课外C.学习与思考D.学习与行动正确答案:B“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意思是教学要按照时序进行,必须有正式的课业,课后休息时也得有课外练习。故是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故选B项。《学记》中的教育思想:(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与政治的关系。(2)“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启发性原则。(3)“藏息相辅;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教育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4)“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不陵节而施”体现循序渐进原则。(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体现教学相长原则。(6)“师严然后道尊”体现师生观。(7)“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体现及时施教,抓关键期的教育思想。

1912年发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的是()。A.梁漱溟B.黄炎培C.蔡元培D.陶行知正确答案:CC项,1912年,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主张“美育代宗教”。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主张教育独立等。毛泽东评价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故选C项。A项,梁漱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乡村教育的实践者,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乡村教育理论与乡村教育的实施上面。B项,黄炎培,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他毕生精力奉献于职业教育事业,为改革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传统教育,建设中国的职业教育,作出了重要的贡献。D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教育”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毛泽东称颂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誉他为“万世师表”。

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并且还提出“性善论”思想的是我国古代教育家()。A.老子B.孔子C.孟子D.庄子正确答案:CC项,“性善论”是孟子提出的教育思想;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教育思想和基本主张收录在《孟子》一书中。提出观点:①他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②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③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A项,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家的教育思想:①道家主张“绝圣弃智”;②“道法自然”的哲学;③道家反对儒家的礼教,主张培养“上士”或“隐君子”;④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讲究辩证法。B项,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首倡因材施教,并将其作为教学原则贯彻于教学中;提倡启发诱导,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D项,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主要的代表思想是“天道无为”,提出了逍遥的人生态度,庄子的“庄周梦蝶”“濠梁之辩”都是非常出名的典故。

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A.依从B.认同C.内化D.坚定正确答案:CC项,内化,即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及其价值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故选C项。A项,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在依从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B项,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比如:粉丝为了跟偶像用一样的产品而疯狂购买明星同款,就是在对偶像(榜样)的模仿。这一阶段的学生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当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迟到时,刚进去时光线很暗,很难看清自己的座位号,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就能看清楚了,这是暗适应现象,它表示我们的视觉感受性()A.提高了B.降低了C.没有变D.较差正确答案:A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现象。例如,从阳光照射的室外进入电影院,过一段时间才能看清楚。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现象。例如,从漆黑的电影院走到阳光照射的室外,过一段时间才能看清楚。

关于教育的三要素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A.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B.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的对象C.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起作用的桥梁D.这三个基本要素相互独立,没有关系正确答案:D教育的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者之间的关系:1.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教育影响的人,学校中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2.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以学为主要职责的活动主体,包括在各种形式的教育中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3.教育影响是指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全部信息,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教育影响是联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中介和桥梁。

广义的教育的定义外延包括学校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其形式包括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有计划的和无计划的、有系统的和无系统的等各种形式。以下选项没有体现教育的是()A.课堂教学B.感受美好的自然环境C.影视观赏D.幼蜂学筑巢正确答案: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其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D选项,幼蜂学筑巢属于一种本能。故本题选D。

简述动机冲突的种类。正确答案:(1)双趋冲突,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例如高中分科,有人既想学文科又想学理科:(2)双避冲突,从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必取其一的心理状态,例如“前怕狼,后怕虎”。(3)趋避冲突,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例如既想当班干部又怕耽误时间影响学习。(4)多重趋避冲突,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例如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选择困难。简述观察法的优缺点。正确答案:(1)优点:①观察是获取原始资料的最基本的方法;②观察是课题选择和形成的重要来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前提;③观察是验证理论的重要手段,是检验科研结果可靠性和科学性的重要途径。(2)局限性:①观察对象受到限制,观察的样本和范围相对较小;②观察的过程缺乏控制;③观察的结果受到限制,常常只局限于了解表面的现象。李老师在上新课《半截蜡烛》前,问道:“看到题目你们会想到什么呢?”学生发表了看法后,李老师再次问道:“这篇课文中的蜡烛有什么作用?又有什么象征意义呢?”这种导入新课的方式是()。A.直观导入B.情境导入C.设疑导入D.故事导入正确答案:CC项,设疑导入又称悬念导入,是指教师通过设置悬念、提出问题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导入方法。题干中,李老师通过提出问题来导入新课的方式是设疑导入。A项,直观导入是指教师在讲授新课题之前,先引导学生观看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表、幻灯片、电视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生观察的同时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的导入方法。B项,情境导入是指教师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等各种手段,创设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的导入方法。C项,故事导入是指教师通过讲述生动形象的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的方法。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获得成功的必要保证,那么应怎样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正确答案:(1)教师方面:①了解和研究学生。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③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④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⑤发扬教育民主。⑥正确处理师生矛盾。⑦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⑧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⑨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2)学生方面:①正确认识自己。②正确认识老师。(3)环境方面: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②加强学风教育。③改善校园人际关系。某学生在与他人谈话时缺乏自信,于是老师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增强他的自信心。这属于()。A.肯定性训练B.来访者中心疗法C.系统脱敏法D.示范法正确答案:AA项,肯定性训练是通过角色扮演以增强个体的自信心,然后再将学得的应对方式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B项,来访者中心疗法把重点集中在创造一种良好的咨询氛围上,使来访者产生能够自由探索内心的感觉。C项,系统脱敏法是指当个体身体处于充分放松的状态下,让个体逐渐地接近所害怕或焦虑的事物,或逐渐提高此类刺激物强度,以逐渐降低个体的敏感性,从而减轻和消除对该刺激物的恐惧或焦虑情绪。示范法是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行为的方式进行。D项,示范法是指教师通过具体动作范例,使学生直接感知所要学习的动作的结构、顺序、方法和要领的一种教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认知结构的教育理论B.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C.范例教学的理论D.教学最优化的教育理论正确答案:BB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指把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五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相互渗透的统一整体。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也称《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这一教育思想。他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也被称为“教育思想泰斗”。故选B项。A项,是布鲁纳提出的教育思想,他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他认为“无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他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倡导发现学习。著作《教育过程》。C项,是瓦根舍因提出的教育思想,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对“范例”内容进行讲授,使学生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著作《范例教学原理》。D项,是巴班斯基提出的教育思想,巴班斯基认为,应该把教学看作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考察教学,以便达到最优处理教育问题的目的。著作《教学过程最优化》。

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唯一被认可的思想,天道、神道与人道往往合而为一。这是指古代学校教育特征的()A.道统性B.阶级性C.刻板性D.专制性正确答案:A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非生产性;(2)阶级性;(3)道统性;(4)专制性;(5)刻板性;(6)象征性。(1)非生产性: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2)阶级性: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统治阶级享有教育的特权,被统治阶级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性。(3)道统性:教育的内容就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教育服从于统治之道。(4)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道统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5)刻板性:教育方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6)象征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标志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获得实用的知识,而是受教育本身。

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A.课程设置B.课时分配C.学科顺序D.学周安排正确答案:A课程(教学)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程开设顺序)、课时分配(教学时数)、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其中,开设哪些学科(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

下列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全面发展要求学生“样样都好”B.全面发展要求人人都要发展成为一样的人C.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D.全面发展就是平均发展正确答案:C全面发展不代表“样样都好”的平均发展,也不代表着人人都要发展成为一样的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个性发展,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有时需要针对某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强调某一方面。学校教育也常会因某一时期任务的不同,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故ABD三项说法有误,选C项。

叶圣陶指出:“教师以身作则,教师本身的行为就是标准和规范,也是一种及时有效的‘不言之教’。”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复杂性B.广延性C.连续性D.示范性正确答案:DD项,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是由学生的可塑性、向师性心理特征决定的。同时,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也要求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叶圣陶的话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的是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A项,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师劳动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单方面发展的人。(2)教育任务的多样性。教师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训练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3)劳动对象的差异性。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千差万别的人。教师不仅要经常在同一个时空条件下,面对全体学生,实施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B项,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教师没有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都可能成为教师劳动的空间,这个特点是由影响学生发展因素的多样性决定的。学生的成长不仅受学校的影响,还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教师不能只在课内、校内发挥影响力,还要走出校门,协调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影响,以便形成教育合力。C项,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教师的劳动没有严格的交接班时间界限,这个特点是由教师劳动对象的相对稳定性决定的。教师要不断了解学生的过去与现状,预测学生的发展与未来,检验教育教学效果,获取教育教学反馈信息,准备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活动。

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属于()。A.理想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C.领悟的课程D.运作的课程正确答案:B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提出了五种处于不同层次、具有不同意义的课程,分别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实行的课程、经验的课程。B项,正式的课程,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等。因此,本题选择B。A项,理想的课程,即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C项,领悟的课程,即任课教师所领悟的课程。D项,运作的课程,即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教材在实施中,教师常常会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进行调整。

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是()A.制度化教育B.非制度化教育C.家庭教育D.社会教育正确答案:AA项,制度化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即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意味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以及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的颁布。B项,非制度化教育:是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的,它指出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非制度化教育推崇的理念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补充】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教育实体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它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C项,家庭教育:指在家庭内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