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互连技术趋势及元器件投资机遇_第1页
整车互连技术趋势及元器件投资机遇_第2页
整车互连技术趋势及元器件投资机遇_第3页
整车互连技术趋势及元器件投资机遇_第4页
整车互连技术趋势及元器件投资机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车互连技术趋势及元器件投资机遇

摘要■汽车智能化水平提升,整车电子电气架构(E&E架构)升级,汽车以太网大有可为: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提升,整车电子电气应用增加,单车ECU数量激增,导致传统的分布式E&E架构凸显出线束设计复杂、控制逻辑混杂和汽车成本增加等诸多问题。因此,基于“域”的电子电气架构应运而生,解决分布式架构存在的线束设计复杂和控制逻辑混乱等局限性。传统E&E架构下车载总线通信种类繁多,包括CAN、LIN、MOST、FlexRay、LVDS、A2B等,难以适应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而基于功能域或区域控制器的架构下,以太网通信凭借在带宽、时延、可扩展性及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正快速渗透。以太网的快速渗透有望带动以太网网关、Phy芯片、以太网线束及连接器等电子硬件的市场规模取得快速成长,相关标的建议关注:裕太微、电连技术、立讯精密、瑞可达、维峰电子、菱电电控等。■汽车电动化趋势带来高压连接器及充电枪的增量机会:相较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上新增众多高压部件:电机、PDU(高压配电盒)、OBC(车载充电机)、DC/DC、PTC加热、直/交流充电接口等。以上高压部件的连接都需要通过高压连接器,高压连接器市场有望随汽车电动化趋势快速成长。

新能源汽车销量攀升,充电桩需求同步增长。据EVCIPA,2022年我国存量车桩比为2.5:1,补能焦虑现状倒逼充电桩建设增速。充电枪起到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电气连接的作用,充电桩的建设加速必然带动与之匹配的充电枪市场需求。

高压连接器及充电枪产业链建议关注:永贵电器、瑞可达、中航光电、兴瑞科技、徕木股份、华丰科技等。

■风险提示:汽车智能化及电动化发展不及预期,整车销量不及预期,产业链相关环节竞争加剧。

01高速信息互连支撑汽车智能化发展1.1.汽车智能化水平快速提升,汽车整车电子电气架构不断演进汽车电子电气架构(E&E)是指整车电子电气系统的总布置方案,即将汽车中的各类传感器、控制单元、线束和电子电气分配系统整合在一起,完成运算、动力和能量的分配,进而实现整车的各项功能。传统燃油车功能单一,智能化水平较低,通常采用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汽车里的每个ECU只负责控制一个单一的功能单元,彼此独立,通过CAN、LIN等总线架构进行通讯连接,按照厂商预先定义好的通信协议交换信息,以实现整车的功能。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提升,整车电子电气应用增加,单车ECU数量激增。继续采用传统的分布式架构将带来线束设计复杂、控制逻辑混杂和汽车成本增加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基于“域”的电子电气架构应运而生:即根据汽车电子部件功能将整车划分为驾驶辅助、安全、车辆运动、娱乐消息和车身电子等5个功能域,每个功能域由一个域控制器集中控制,域控制器之间主要通过以太网、CAN等高速率总线进行通信,从而解决分布式架构存在的线束设计复杂和控制逻辑混乱等局限性。未来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仍将不断演进:目前汽车电子架构尚处于功能集成化阶段。未来汽车智能化发展对电子电气架构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汽车电子架构将不断朝着集成式的方向演进,逐步以区域控制器取代传统的功能域控制器,并最终有望实现车辆功能在云端计算。1.2.从传统总线到以太网连接,汽车通信协议不断升级1.2.1.汽车传统总线通信已难以满足智能化发展需求车载总线作为汽车领域的通信总线,是指用于车载网络中底层的车用设备或车用仪表互联的通信网络。其实现了车辆内部各个系统的集成和协调工作。传统车载总线技术种类繁多,目前主要的车载总线类型包括CAN、LIN、MOST、FlexRay、LVDS、A2B等,分别在汽车上不同的电子系统进行应用。传统的车辆总线通信技术由于种类繁杂、带宽有限、灵活性不足和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不足等问题,难以适应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类型过于繁杂:过多的总线类型使得系统设计、集成和维护变得复杂而昂贵。每种总线类型需要专用的硬件和软件支持,且每种总线类型有其特定的物理层、通信协议和带宽要求,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和复杂性。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新的功能和传感器会不断涌现出来,而每次引入新的功能都需要考虑是否需要额外的总线类型来支持,这也导致了系统的扩展性和灵活性受到限制,难以适应未来智能化的需求。带宽和速度的限制: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汽车系统对数据传输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总线通讯技术在带宽和速度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很难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要求。例如,对于高分辨率的视频传输、大规模的数据交换和分析等应用,传统总线技术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带宽和速度。灵活性和扩展性不足:传统的总线通讯技术通常采用固定的拓扑结构和通信协议,缺乏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随着汽车智能化系统的复杂性增加,汽车需要更灵活的通信架构来支持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控制单元和外部接口的集成和扩展,而传统总线技术往往难以满足这种需求。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随着汽车智能化系统越来越互联互通,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愈发重要。传统总线通信技术可能缺乏必要的安全机制,将面临数据泄露、篡改和未授权访问的风险。而新一代通信技术则可以提供更强大的安全功能,包括身份验证、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等,以保护汽车数据的安全和隐私。1.2.2.汽车以太网通信优势明显,可扩展性潜力大以太网(Ethernet)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最早是由美国的Xerox公司与前DEC公司设计的一种通信方式,用于在家庭等本地环境中连接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以太网自被发明以来不断在带宽(传输速率)、最大传输距离、传输介质及应用场景实现突破。以太网标准的命名方式为“XBaseY”,X代表带宽,Y若为数字则代表最大传输距离,若为字母则代表传输介质。以太网的传输速度已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10Mbps提升到了几十Gbps,传输距离也已可达几十千米。以太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带宽、时延、可扩展性及安全性等方面。以太网要实现不同的带宽,只需选择相应的物理层芯片,而不用更改上层的协议和软件,可以根据应用实现带宽的灵活选择。时延方面,以太网遵循AVB/TSN协议,提供有保障的QoS(QualityofService),保证传输的带宽,降低传送的时延,降低数据的丢包率以及时延抖动等。以太网具有灵活的拓扑,方便物理节点的增加,因此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此外,以太网的可扩展性也体现在其兼容性上,汽车与各类车外的终端(手机、RSU等)均使用以太网,便于FOTA、V2X等功能的实现。以太网利用各类安全协议、防火墙等实现增强自身安全性。以太网凭借其优势,开始在汽车上取得广泛应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针对汽车的以太网标准已发展了三代。2013年第一代以太网标准100Base-T1产生,其传输速率可达100Mbps;2016年的1000Base-T1标准将汽车以太网的传输速率标准提升至1000Mbps。2020年,为了填补CAN总线和100Base-T1标准之间的以太网标准空白,相对低速的以太网标准10Base-T1S出台,进一步拓宽了以太网通讯在汽车的应用领域。因此以太网不仅在传输带宽上限方面远超传统总线类标准,满足智能化发展的需求,亦能兼容低速标准,实现应用领域的向下兼容。以太网亦可以实现PoDL(数据线供电),消除一部分电源线。此外,以太网是基于双绞线进行传输,相对于LVDS这类总线,线束的重量和成本都可以得到降低。近两年车载以太网主要以独立的节点正加速应用于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等对带宽需求较高的系统中,单车车载以太网节点达到9-10个。长期来看,以太网将集成动力总成、底盘、车身、多媒体、辅助驾驶等功能,形成一个域级别的汽车网络,成为整车骨干网络。1.3.汽车以太网连接硬件基础及相关元器件1983年IEEE802.3委员会将以太网规范化。IEEE802.3标准规定了以太网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内容。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是OSI模型中的最基础两层(OSI模型即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是一种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以太网物理层协议主要任务是增强网络通信硬件需求,并确保数据能够被准确传输。通过控制比特传输速率来调整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数据流传输,其在高效共享可用通信资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能有效避免多个用户间网络争用事故的发生。物理层的硬件主要包括线束(包括连接器)和设备两个层面,线束由最开始的同轴线发展到双绞线再到光纤传输,传输速率不断提升。设备包括网卡(NetworkInterfaceCard)、网关(Gateway)、物理层芯片(PHY)等。数据链路层分为上层LLC(逻辑链路控制)和下层的MAC(介质访问控制)。数据链路层定义了在单个链路上如何传输数据,其最关键的技术就是媒体访问控制(MAC),它的作用是平均分配存在竞争和高吞吐量节点之间的信道资源。其规定了数据帧能被网卡接收的条件,最常见的方式是利用利用网卡的MAC地址,发送方会在欲发送的数据帧的首部加上接收方网卡的MAC地址信息,接收方只有监听到属于自己的MAC地址信息后,才会去接收并处理该数据。1.3.1.PHY芯片以太网的电路接口一般由CPU、MAC控制器和物理层PHY组成。PHY连接一个数据链路层的设备(MAC)到一个物理媒介,如光纤或铜缆线。PHY芯片负责接收模拟信号,经过解调和A/D转换后通过MII接口发送至MAC控制器。在设计上,主流方案是CPU内部集成MAC,PHY采用独立芯片;CPU内部集成MAC和PHY的方案由于难度较高并不多见;CPU不集成MAC和PHY,MAC和PHY采用独立芯片或集成芯片方案是时下更灵活、密度更高的高端芯片技术。PHY具体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信息,当设备从外部接收数据时,PHY会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经过解码得到数据,经过接口传输到MAC;当设备向外部发送数据时,MAC会通过MII/RGMII/SGMII接口传送数据,PHY收到数据后将并行数据转化为串行流数据、按照物理层的编码规则进行数据编码,再变为模拟信号把数据传输出去。PHY包含高性能SerDes、高性能ADC/DAC、高精度PLL等AFE设计,同时也包括滤波算法和信号恢复等DSP设计。模拟电路负责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数字电路负责数字信号的处理,实现降噪、干扰抵消、均衡、时钟恢复等功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PHY作为以太网传输的基础芯片之一,终端应用广泛分布于信息通讯、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监控设备及工业控制等领域。目前汽车大部分处理器已包含MAC控制,智能汽车的传感器侧和交换机节点都需要配置PHY芯片,用以(向MAC)输入从传感器端传输过来的数据,PHY作为连接处理器与通信介质的作用不断凸显。以太网物理层芯片领域市场集中度较高。欧美和中国台湾厂商经过多年发展,凭借资金、技术、客户资源、品牌等方面的积累,形成了较大的领先优势。根据中汽研的数据统计,在全球以太网物理芯片市场竞争中,博通、美满电子、瑞昱、德州仪器、高通和微芯稳居前列,前五大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供应商市场份额占比高达91%。在中国大陆市场,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市场基本被海外国际巨头或中国台湾的企业所主导。1.3.2.以太网线束及连接器以太网线束是指用于传输以太网信号的电缆组合,它通常由多个以太网电缆捆绑在一起,电缆两端压接连接器,以便于在建筑物或数据中心等场所进行布线。以太网线束传输介质经历了从同轴电缆到双绞线再到光纤的演变。早期的以太网使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它是一种由两个导体组成的合成物。同轴电缆在线缆的内外两芯之间、外芯和线皮之间分别纳入一层铜导体的屏蔽网,从而屏蔽干扰信号。同轴电缆的这种屏蔽效果较好,但也很昂贵,随着时代发展,现已被渐渐淘汰。双绞线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以太网线束传输介质,它是一种组合线缆,由多组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双绞线内部传输的是电信号,根据电磁原理,变化的电流会产生磁场,导线两两缠绕在一起即可互相抵消磁场,降低信号干扰。按结构来分,双绞线可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两类。屏蔽双绞线中的缠绕线对被一种金属制成的屏蔽层所包围,且每个线对中的电线也相互绝缘;非屏蔽双绞线在实际工程部署中更为常见,它包括一对或多对由塑料封套包裹的绝缘电线对,虽然对外部的电磁噪声没有额外的防护,但得益于双绞线的固有特性,其数据传输也非常可靠。光纤是新一代的传输介质,它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达到光传导目的。虽然光纤在速度和安全性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但由于其较为昂贵的及布线和维护的不便,目前使用并没有双绞线普遍。传统以太网主要采用100BASE-TX和1000BASE-T等标准,在线束上需要使用多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进行数据传输;与传统以太网相比,汽车以太网的运行环境更苛刻,要充分考虑振动、防水、EMC电磁干扰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车载系统空间、成本等的限制,因此汽车以太网一般采用带T1的标准,如IEEE100BASE-T1、IEEE1000BASE-T1等,在线束上仅需使用一对双绞线共两根线进行数据传输,减轻了布线重量,降低了成本和电磁干扰,增强了应用性。从供应商来看,由于整车制造商尤其是国际知名品牌通常对汽车线束的标准要求较高,所以供应商体系相对较难进入,形成了汽车线束行业寡头竞争的局面。2021年全球汽车线束市场,海外企业矢崎、住友电气、安波福等企业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在连接器方面,传统以太网一般使用RJ45连接器连接。RJ45由插头(接头、水晶头)和插座(模块)组成,插头有8个凹槽和8个触点,“RJ”表示已注册的插孔,“45”表示接口标准的序列号。RJ45模块的核心是模块化插孔,镀金的导线或插座孔可维持与模块化的插座弹片间稳定而可靠的电器连接。由于弹片与插孔间的摩擦作用,电接触随着插头的插入而得到进一步加强。RJ45模块上的接线模块通过“U”形接线槽来连接双绞线,锁定弹片可以在面板等信息出口装置上固定RJ45模块。与传统以太网不同,车载以太网连接器的界面标准尚未统一,连接方式更为灵活小巧,能够大大减轻线束重量。目前汽车连接器行业领先的以太网连接器供应商包括泰科电子、安费诺、安波福和罗森伯格等海外厂商以及国内龙头电连技术。泰科电子供应的以太网连接器主要是MATEnet系列和GEMnet系列。MATEnet是用于汽车以太网的模块化和可扩展小型化数据连接器系统,兼容非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根据IEEE100BASE‐T1和1000BASE‐T1标准,其传输效率高达1Gbps,如果采用替代技术,传输速率则高达4Gbps。GEMnet系列则是兼容了当下市场规范的屏蔽式差分连接器系统,可实现高达15GHz和25Gbps的数据传输性能。该系统可灵活支持各种以太网应用和行业协议。安波福的AMEC以及罗森伯格的MTD连接器系统因为双方技术合作,两个系列在两家厂商均有供应。AMEC是汽车专用模块化以太网连接器,特点在于结构极为紧凑,采用单对双绞线,只有一对回路,占用空间极小,可以灵活运用各种设计。MTD采用蜂巢结构设计,串扰低、对称性好,线缆到连接器接口的特性阻抗控制过渡区具有显著的优势。从全球连接器市场来看,随着汽车电动化、网联化以及智能化趋势加速发展,车载系统对数据传输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太网连接器在整车内的用量也在不断提升。1.3.3.以太网网关网关又称网间连接器,在传输层上以实现网络互连,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连,包括广域网互连与局域网互连。汽车网关是汽车的中央枢纽,可安全地互连和处理异构汽车网络来往于不同功能域的数据,如动力、底盘和安全性、车身控制、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远程信息处理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在目前智能汽车使用较为普遍的功能域架构下,各个域内部的系统互联仍使用CAN和FlexRay等通信总线。而不同域之间的通讯,由更高传输性能的以太网作为主干网络承担信息交换任务。并且在这种架构中,域之间的交互需要一个集中式网关。汽车中的集中式网关可以在远程信息处理控制单元、动力总成、车身、信息娱乐系统、数字驾驶舱和ADAS应用等多个域之间安全可靠地传输数据。汽车网关产业链上游是网关芯片厂商,目前芯片架构趋向采用MCU+SoC组成,供应商主要集中在海外,如NXP、ST、瑞萨、TI、英飞凌等巨头;中游为独立网关供应商,市场份额集中度较高,海外Tier1有大陆、博世、迈隆、李尔等厂商,国内厂商有欧菲光、比亚迪、广州华望等;下游为汽车整车厂。1.4.实现V2X互连的关键:T-BoxV2X即VehicletoEverything车联网的简称,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实现交通参与者互联互通。V2X包括V2V(VehicletoVehicle)、V2I(VehicletoInfrastructure)、V2P(VehicletoPedestrian)、V2N(VehicletoNetwork)等。V2X车联网终端的安装方式分为前装和后装。前装车联网主要使用T-box技术,后装车联网则多通过OBD接口连接外部设备。前装车联网系统包括主机、车载T-box、手机App和后台系统四个组成部分。主机负责车内娱乐和车辆信息显示,T-box,即TelematicsBox,是远程通信的核心模块,车载T-box用于与后台系统或手机App通信,实现手机App对车辆信息的显示和控制。OBD系统在应用中面临着私有协议难解和数据获取能力受限等问题,前装T-box能够收集更丰富的车辆数据,以满足更广泛的客户需求。此外,OBD设备接口位置不一,功能简单雷同,质量参差不齐,后装OBD市场逐渐减小。因此,T-box目前被认为是车联网通信的关键组件。T-box终端硬件上主要由MCU模块、CAN模块、GPS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组成,并通过内置和外接接口组成一个完整的远程通信终端。T-box置有按键检测、音频输入输出、Call按键信号输入、射频天线、无线通信天线、内置WIFI/BT天线等多种接口,并外接USB/AUX接口、CAN总线收发接口、存储/记忆接口等功能元件的端口。T-box以各应用模块实现功能的覆盖,形成车内连入网络、手机实时获取信息/远程控制车辆、远程诊断车辆状态、紧急情况自动呼救、OTA控制下载等五大主要功能。

T-box通过MCU控制CAN总线的数据交互,进行车端网络管理、电源管理以及汽车状态等信息的收发,CAN总线采集车辆控制器的报文并进行解析处理,提取出车辆的重要信号及参数信息,报文数据经MCU接收后处理再经串行接口把车辆信息转发到通信模组上,最终传送至TSP云端后抵达用户终端完成工作。据佐思汽研,我国T-box市场整体规模在2027年预计达100亿元,较2022年增长约一倍,年复合增长率达14.73%,国内市场规模快速扩张。目前国内T-box行业产业链准入壁垒较高,认证周期长。产业链上游为提供通信模组、MCU等原材料的供应商,中游为T-Box厂商,下游为汽车行业。

从竞争格局看,国内T-box厂商竞争较为激烈。2022年中国乘用车T-Box供应商TOP10份额总计约80%,较2021年提升了16%份额,5GT-box技术的成熟将带来行业集中程度进一步提升。国内T-box厂商主要供应向本土汽车品牌,并寻求产品的多元化发展。据高工智能汽车网,东软集团新推出的5GT-box填补了国内外5G市场的空缺;联友科技主要为东风系品牌供货,在业内实现首款量产CAT4车规级T-box,并在国内最快突破百万台量产;高新兴主要和吉利、长安等品牌合作,其通信模组还为丰田、现代摩比斯、广汽等企业供货。除此以外,国内经纬恒润、华为、德赛西威等厂商也在提升产品竞争力,都已实现前装市场的5G/V2XT-box的量产导入。国外T-box厂商主要供应向国外汽车品牌,LGE是国内市场份额最高的T-Box供应商,主要向大众、通用等品牌供应。电装、大陆集团以及法雷奥等厂商也有稳定的下游汽车客户群。T-box产业链上游组件中通信模组占车载T-box整体的成本超30%,其中包括4G/5G通信模组以及C-V2X模组,产品开发对技术积累需求高,因此市场厂商较少,国内主要有移远通信、广和通、高新兴以及华为等,其中移远通信在通信模块领域在中国和国际市场均处于领导地位,产品覆盖4G/5G以及V2X模组,根据CounterpointResearch的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移远通信的模块出货量在全球市场的占比达到了37.2%。国内移远通信、广和通以及中国移动三家厂商合计的市场占比达到了51.1%。

02电动化趋势带来高压电连接需求

2.1.新能源汽车创造车载高压连接器需求,行业有望持续景气发展汽车电动化趋势创造高压连接器需求。传统燃油汽车主要靠内燃机驱动,车上蓄电池电压一般仅为14V左右,用于驱动车灯、雨刷、电动门窗等各类低压用电器。因此燃油汽车上的电连接器主要为低压连接器。新能源汽车采用电力驱动,为使驱动电机达到较大的扭矩和扭力,需要高压电池提供相应的高电压和大电流,远超传统燃油车的14V电压。除了驱动电机以外,新能源汽车上新增众多高压部件:PDU(高压配电盒)、OBC(车载充电机)、DC/DC、PTC加热、直/交流充电接口等。以上高压部件的连接都需要通过高压连接器,高压连接器市场规模将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而增加。新能源汽车根据其驱动和充电功率大小,可增加约500-3000元左右的高压连接器需求。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渗透,汽车高压连接器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我们假设2022年汽车高压连接器单车价值量平均为1500元,并以每年5%的速度下降。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1200万辆。以此计算,2025年我国新能源车高压连接器市场规模有望达159亿元。2.2.充电桩市场高速发展,高压连接器厂商积极布局充电枪产品新能源汽车销量攀升,充电桩需求同步增长,车桩比现状倒逼充电桩建设增速。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EVCIPA)数据,2022年我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179.7万台,增量达65.1万台,增量相较2021年增长91.5%;私人充电桩保有量达341.3万台,增量达259.3万台,增量较2021年同期增长335.8%。尽管充电桩运营企业和部分车企积极建设充电桩,但2022年存量车桩比2.51,距离2015年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中2020年实现1:1的最终车桩比目标相去甚远,“补能焦虑”问题依旧严峻。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年我国充电桩市场规模为372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充电桩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77亿元,同比增速将达81.99%。

充电桩建设加速,有望强力带动充电枪市场需求。充电枪起到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电气连接的作用,并实现充电桩和汽车间的通信连接,是充电桩实现充电功能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充电桩的建设加速必然带动与之匹配的充电枪市场需求。此外,直流充电枪,尤其是带液冷的直流充电枪价值量远高于交流充电枪。因此从产业结构上来说,直流快充桩占比提升,以及液冷超充桩的逐步渗透都将带动充电桩及充电枪行业天花板的提升。目前国内随车配送或私人充电桩配套的交流充电枪企业众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而直流充电枪尤其是液冷超充枪技术壁垒较高,主要供应商为菲尼克斯、瑞士灏讯等海外企业。国内企业永贵电器、瑞可达等积极布局,有望受益充电枪市场的高速发展。

03相关标的3.1.电连技术:射频连接器龙头,引领汽车高速连接器国产替代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于2017年登陆深交所上市,是国内先进的微型射频电连接器及互连系统相关产品供应商。公司具备高可靠、高性能产品的设计、制造能力,自主研发的微型射频连接器具有显著技术优势,产品广泛应用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产品,燃油车、新能源车智能化连接,车联网终端,物联网模组及智能家电等新兴产品中。从消费电子客户来看,公司已经进入全球主流智能手机品牌供应链,成为小米、欧珀、步步高、三星、荣耀、中兴、华为等全球知名智能手机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公司汽车连接器产品已进入国内主要汽车厂商供应链;软板产品专注于软硬结合板及LCP组件,主要以消费电子可穿戴及国内外5G毫米波需求客户为主。2022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70亿元,同比下降8.51%,实现归母净利润4.43亿元,同比增加19.27%;2023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05亿元,同比下滑0.43%;实现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下滑40.02%。公司盈利情况较去年同期下降,主要系行业环境受宏观经济影响,智能移动终端国内外需求萎靡,终端客户订单出现明显下滑。2023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毛利率32.85%,基本维持在2022年同期水平,盈利空间较为可观,并且2023Q3单季度,公司营收和利润环比已有明显增长。预计随着消费电子行业景气筑底回暖,以及新一轮的换机周期逐步到来,智能移动终端需求有望逐步改善。从公司的业务情况来看,2023H1公司电磁兼容件和射频及线缆连接器业务分别实现营收3.89亿元、3.52亿元,同比均有所下降,汽车连接器业务实现营收3.14亿元,同比提升45.79%;公司为国产汽车高速连接器龙头,产品品类齐全,覆盖Fakra、mini-Fakra、HSD、高速以太网等类型,产品出货数量及产值同比快速增长。公司汽车连接器器件,在成本层面,业务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工艺流程进一步优化,高频、高速类产品自动化水平提升;需求层面,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趋势逐步深化,单车使用的连接器数量及价值量也随之呈现上升趋势,公司汽车高频高速连接器市场容量进一步放大。据信通院数据,我国联网汽车总量不断上升,预计2025年联网汽车总量将达2.59亿辆,在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约75.6%。此外,目前汽车高频高速连接器主要供应商为安费诺、罗森博格等海外厂商,连接器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十分广阔,公司作为行业国产龙头已经进入吉利、长城、比亚迪、长安等国内主要汽车厂商供应链,有望率先受益国产替代。3.2.立讯精密:汽车连接器功底深厚,汽车电子产品布局全面立讯精密成立于2004年,于2010年登陆深交所上市,是国内精密制造龙头企业。公司研发、制造及销售的产品主要服务于消费电子、通信及数据中心、汽车电子和医疗等领域,综合覆盖零组件、模组与系统组装。其中模组产品主要包括声学模块、天线、无线充电、震动马达等。在通信及数据中心领域,公司深度覆盖了包括高速互联、光模块、散热模块、基站天线、基站滤波器等产品。在汽车领域,公司专注于整车“血管和神经系统”,具体产品包括整车线束、特种线束、新能源车高压线束和连接器、智能电气盒、路侧单元(RSU)、车载通讯单元(TCU)及中央网关等。从公司的财务数据来看,公司立足消费电子业务,拓展汽车电子、通讯等业务,发展迅速。2023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8.75亿元,同比增长7.31%;归母净利润73.74亿元,同比增长15.22%,在全球消费电子总体需求疲软的情况下,显示出了较强的业绩韧性。2023H1,公司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业务取得营业收入32.07亿元,同比增长51.89%。依托过去十余年建立的汽车线束、连接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的多元化产品矩阵,辅以在消费电子领域所积累的快速迭代能力和成本控制意识,在电动化、智能化大浪潮下,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持续快速增长。汽车业务方面,公司专注于车辆的“神经网络”和“动脉血管”,已成为集完整的低压、高压整车线束、特种线束以及充电枪等设计、验证、制造于一体的综合供应商。公司以把握技术发展和聚焦/赋能客户为导向,通过国内多个制造工厂与产品研发中心布局,并发挥国内外资源协同效应,为客户持续提供具有全球化竞争力的产品和方案。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不断发展及消费电子产品技术在汽车应用生态上的持续跨界融入,公司针对汽车板块进行了长期性规划,积极布局进入智能电动车领域,在智能网联、智能驾舱、智能制造领域均有多款产品覆盖。

3.3.永贵电器:轨交连接器龙头,汽车业务打造第二成长曲线浙江永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73年,于2012年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是国内轨道交通连接器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电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精密智能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技术支持,目前已形成轨道交通与工业、车载与能源信息、特种装备三大业务板块,主要对应下游领域分别是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及充电、通信设备等。公司2012年进入车载与能源信息领域,目前该板块产品包括高压连接器及线束组件、交/直流充电枪、大功率液冷直流充电枪、高速连接器等,其中车载产品为新能源汽车提供高压、大电流互联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并已进入比亚迪、华为、吉利、长城、奇瑞、长安、上汽等国产一线品牌及合资品牌供应链体系。从公司的财务数据来看,自2020年剥离翊腾电子,专注轨交及新能源车连接器业务后,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逐渐向好。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0.54亿元、11.49亿元、15.1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亿元、1.22亿元、1.55亿元。公司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41%,主要系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大幅增长。2023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1亿元,较去年同期小幅下滑3.40%;实现归母净利润9003万元,同比下降23.52%。整体归母净利润下降,一方面是因为公司传统轨交非连接器业务复苏不及预期,另一方面也受到2023H1整车降价和整车去库存的压力传导,连接器相关产品营收表现暂时承压。分板块来看,公司2023H1轨道交通与工业板块营业收入3.1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45%,主要系轨道交通非连接器品类收入有所下降;车载与能源信息板块营业收入3.3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53%,随着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的持续释放,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0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77%。在车载与能源信息领域,公司紧抓行业高速发展机遇,经过多年的市场拓展,拥有了国内主要新能源汽车以及充电设备生产企业的供应商资质,客户基础扎实,车载连接器产品已进入国产一线品牌及合资品牌供应链体系,在行业内占据领先地位。同时公司进一步夯实内在实力,提升产品竞争力,研发出大功率液冷超充枪、国标交/直流充电枪、欧标/泰标充电枪、交直流一体充电插座等产品,迅速占领新能源汽车充电市场,形成各板块协同发展格局,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3.4.兴瑞科技:汽车电子业务快速成长,受益集成化趋势产品前景广阔宁波兴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于2018年登陆深交所上市,是一家精密零组件的研发制造企业。公司以模具开发制造为技术核心,采用精密注塑/冲压和自动化组装等先进技术,聚焦新能源汽车电装系统、智能终端领域,为下游客户提供电子连接器、结构件、镶嵌注塑件等,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消费电子、智能终端、OA设备、家电等领域。公司经过多年的工艺与技术积累,产品从零组件向模组转变,并为行业高端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实现汽车电子业务的快速成长。公司202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67亿元,同比增长41.16%。从公司的产品类别来看,2022年汽车电子取得营业收入6.28亿元,为公司仅次于智能终端的第二收入来源。公司2022年新能源汽车电装相关业务订单充足、新建产能顺利爬坡,从而驱动公司业绩持续高增。2023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87亿元,同比增长17.51%,实现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增长32.24%。公司汽车电子及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支撑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具备新能源汽车BMU/BDU等模块镶嵌技术以及量产交付的能力,获得头部品牌客户全生命周期产品的定点机会和认可。得益于与松下等大客户同步研发积累的技术和量产能力,公司已成功切入国内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供应链,并在为新能源汽车头部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嵌塑集成产品方面取得了突破。同时,公司已陆续获得尼得科、中车时代及国内电装头部企业的项目定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业务所覆盖的终端车型逐步增加。产能扩张方面,据公司2022年年报,慈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已经完成主体结构结顶,现已同步推进现有产能规划的优化配置,预计2024年上半年投产。未来,公司明确新能源汽车电装领域核心部件的战略定位,预计将实现单一产品到平台型产品的定点增量及多品类产品的拓展,助力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

3.5.瑞可达:汽车高压连接器龙头,横向拓展品类成长动力充足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于2021年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是专业从事连接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模块等系列,同时具备光、电、微波连接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可为客户同时提供通信、新能源汽车“电动化”及“智能化”、储能与新能源、工业轨道及医疗等领域综合连接系统解决方案。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达16.25亿元,同比增长80.23%,主要系公司产能增大、业务订单增加。2023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0.63%;实现归母净利润9581万元,同比下降51.39%。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主要是下游客户产品需求结构有所变动,销售订单减少所致;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是因为该报告期内公司拓展海外新业务、分摊股权激励股份支付费用、加大研发投入等导致期间费用大幅增加。

在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市场,公司开发了全系列高压大电流连接器及组件、充换电系列连接器、智能网联系列连接器和电子集成母排等产品,从而形成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配套市场丰富的产品线,逐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打开市场,成为了新能源汽车连接器行业的优质供应商之一。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公司成功实现了国内外知名汽车整车企业和汽车电子系统集成商的供货资质并批量供货。3.6.

维峰电子:深耕工控连接器市场,布局新能源三电系统维峰电子创立于2002年11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端精密连接器产品及解决方案。目前在工业控制连接器细分领域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是工业控制连接器国产化代表性企业。公司专业从事工业控制连接器、汽车电子连接器、新能源连接器及工业电线电缆组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领域涵盖工业控制与自动化设备、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光伏逆变系统等。未来公司将立足工业控制连接器领域,并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其他高端连接器细分市场。从公司的财务数据来看,2022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17.56%,实现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11.97%。2023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3.11%;实现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23.82%。2022年公司在汽车以及新能源领域分别实现了8,609万元和7,602万元的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6.58%和75.48%,业务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于下游行业高景气、公司主营产品系列的不断丰富以及下游重要客户的顺利突破。公司在汽车领域布局新能源汽车最为核心的三电系统,在国内领域上拥有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公司产品主要用于信号传输与供电,产品技术覆盖逛,间距从0.5mm、0.8mm、2.2mm到3.0mm、4.0mm、6.0mm不等,防水等级达到IP67、IP68、IP6K9K,具有端子加固、互配防呆及二次锁扣设计,抗震动性强,有稳定的接触与传输性能,可提供多种安装设计。具体应用除三电系统外,还包括毫米波雷达、车载媒体设备、高清影像系统等,对应客户包括比亚迪、上汽集团、安波福等整车及零部件厂商。

高通持续推进全栈AI策略,助力AI生态系统大规模快速商业化。高通专注于研究跨应用程序、神经网络模型、算法、软件和硬件的优化技术,以及跨公司内部的跨学科工作,持续推进全栈AI研究和技术优化。该策略帮助高通在AI全领域创新,助力AI生态系统大规模快速商业化。3.7.徕木股份:产品布局全面的汽车连接器厂商徕木股份成立于2003年,于2016年登陆上交所上市,是国内规模较大的同时具备连接器和屏蔽罩设计、开发和生产能力的专业化企业。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汽车精密连接器及配件、组件、汽车精密屏蔽罩及结构件、手机精密连接器、手机精密屏蔽罩及结构件、模具治具、医疗器械等,已全面覆盖终端新能源整车、ADAS智能辅助驾驶、智能网联、5G通讯等应用领域,主要应用于智能驾驶舱系统、辅助驾驶系统、发动机系统、CDU、电池组、三电系统、充放电系统、域控制器系统等。公司形成专利技术百余项,具备与国外汽车整车厂商与汽车电子模块集成商同步研发新产品的能力,是国内知名整车连接器方案解决商。公司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达9.31亿元,同比增长35.75%。2022年公司汽车类产品取得营业收入6.67亿元,占公司收入比例71.68%。2023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15.80%;归母净利润6574万元,同比增长12.22%。汽车电子化和电动化持续发展为公司奠定较快增长的基础,而汽车的智能化将为公司未来几年提供加速增长的动力。在汽车电子方面,公司具备与国外汽车整车厂商与汽车电子模块集成商同步研发新产品的能力,是国内知名整车连接器方案解决商。公司建立有自己的产品研发和模具开发团队,在汽车产品领域具有突出的成本优势尤为明显,这带给公司进入汽车连接器与屏蔽罩行业的机遇。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及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在汽车电子领域已实现对法雷奥集团、麦格纳集团、科世达集团、比亚迪集团、宁德时代、蜂巢电驱、汇川技术、均胜电子、马瑞利等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公司供货,将产品应用在大众、通用、奔驰、福特、丰田、本田、上汽、一汽、比亚迪、长城、吉利、日产等整车厂商及近两年飞速发展的特斯拉、小鹏、理想、蔚来、金康等造车新势力中。3.8.华丰科技:老牌连接器领先企业,通讯及汽车业务焕发增长新动力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国营华丰无线电器材厂,于2023年6月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公司是我国率先从事电连接器研制和生产的核心骨干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为光、电连接器及线缆组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分为防务类连接产品、通讯类连接产品、工业类连接产品三大类,广泛应用于通讯、航空、航天、船舶、防务装备、电子装备、核电、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从公司的财务数据来看,近年来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约为7.23亿元、8.31亿元、9.8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1亿元、0.76亿元、0.99亿元。公司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36%,主要受益于华为运营商业务的恢复,公司高速通讯类产品的出货量增长。2023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9亿元,同比下降1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