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记忆第一节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一、瞬时记忆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便产生感觉知觉,当刺激停止作用时,感觉信息仍按原来的形式保持一个极短暂的瞬间,犹如按原先的样子登记下来,这种短暂的保持或登记就是瞬时记忆。在瞬时记忆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大约0.25~2秒。在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完全依据它具有的物理性编码,有鲜明的形象性。保持的材料如果经过注意,它就转入短时记忆,如没有被注意,它就会很快消失。斯珀灵针对传统的记忆方法的缺陷,设计了部分报告法。这种方法运用随机原理,使报告分段进行,有效控制住报告时滞引起的误差。他将全部刺激项目排成3×4的矩阵,刺激以50毫秒的时程出现,在刺激消失的同时,某一信号随即出现,被试者根据约定信号的种类报告相应的刺激行项目。根据被试者报告的准确率很容易计算出被试者的记忆量。二、短时记忆(一)短时记忆广度短时记忆是指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的广度(记忆广度指材料呈现一次后被试者能记住的最大值)大约为7±2个组块。但如何组织好材料,在记忆储存的能量方面有重要的影响。(二)短时记忆的编码特点——以听觉编码为主大多数的人认为短时记忆是以听觉方式编码的。英国心理学家康拉德(Conrad,1964)做了实验,他用两组容易混淆的字母。BCPTV和FMNCX为实验材料,发现记忆混淆经常发生在声音相似的项目间(如S和X)。但在短时记忆中还具有其他方式的编码。(三)短时记忆中常见的实验方法1.记忆广度法记忆广度法是研究记忆材料呈现一次后所能记忆最大量的方法。最早研究的是贾克布斯。研究者事先准备好一系列若干项目的刺激材料,各项目分别有3到12个左右的数字符号。实验时,主试者口述或用速示器向被试者呈现某个刺激项目,刺激消失即请被试者按照同样的次序说出刺激内容。2.分散注意法分散注意法程序的关键是在记忆的保持阶段。为了防止被试者利用间隙进行重复练习,必须把他的注意从记忆的材料上转移开来。1959年彼得森他们设计被试者对三个字母的组合或三个辅音字母的组合进行测验。后来默多克也做了类似的实验研究。三、长时记忆(一)多重记忆系统理论和实验认知神经科学以多重记忆系统(multiplememorysystem,简称系统说)为理论基础,研究不同记忆系统的特征及神经基础。系统说以实验性分离为依据,虽然有关记忆系统的分类不统一,但都认为脑内存在着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多个记忆系统和子系统。对于多重记忆系统的认识大多来自对脑损伤后记忆障碍病人的分离现象的研究。其次,动物实验、脑功能成像研究等也是研究学习记忆的重要方法。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大类。Schacter(1987)又将长时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两种,而Squire等(1993)则将长时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两大类,它们又分别包括不同的记忆形式。图尔温等人(TulvingetaL1985)提出启动效应(内隐记忆现象)代表一种新的记忆系统,即知觉表征系统,且用随机独立性的概念来论证这个观点。但威瑟斯宠等人用实验证明:在两种内隐记忆测验间发现了随机独立性,这就出现了矛盾。1990年图尔温设计了新的实验,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多重记忆说的观点。实验发现:在外显记忆测验中,针对同一目标的两种不同的线索,结果表现出中等程度的相关;而在内隐记忆测验中,针对同一目标的两种不同的线索,结果却是无关的,由此证明内隐记忆的表征和外显记忆的表征是不同的。斯夸尔(LR.Squire)把记忆分为两类:陈述记忆和程序记忆;另一些神经生理学家把记忆分为知觉表征系统和语意记忆系统。(二)长时记忆的编码特点——以语义编码为主将信息成功地编码进入长时记忆是相对深度水平加工的结果。为了做到深度加工,人们往往忽略了刺激的物理特征或其他细节,集中在信息的意义方面。因此,在短时记忆中主要涉及的是听觉代码,而在长时记忆中主要涉及的是语义代码。或者说,在长时记忆中,人们更多地对一般意义或一般的观念编码,而不是去记事物的特定细节。在长时记忆中,语义代码占主导地位。在一个经典研究中,将24对联系紧密的单词(如桌子一椅子,粉笔一黑板等)打乱次序后组成一个48个单词的词表。呈现后让被试自由地回忆这些单词。虽然在呈现时这些单词是杂乱无章的,但是回忆时,人们还是把联系紧密的词汇放在一起回忆。在呈现时即使把“桌子”和“椅子”用17个其他单词分割开,回忆时还是将它们放在了一起。而且,词表中各对单词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准确再现的比例越高。因此可以证明,被试在刺激呈现时就已经根据刺激之间的语义联系将它们组织在一起了。(三)长时记忆中常见的实验方法1.回忆法(1)系列回忆法。这种方法的主旨是要测量被试者达到某种记忆标准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或学习遍数,所以又称为学习时间法。其基本程序是:实验者根据材料特点先确定“熟练的标准”,要求被试者背诵实验材料,直到符合标准为止。为了达到所定“标准”,被试者需要一定时间或者经过多次“尝试”,实验者再根据时间或遍数确定被试者的回忆水平。(2)对偶回忆法。又称成对联合法,运用这种程序可以避免刺激项目的双重作用。这种实验一般有两种程序,一是预期法,二是检验法。(3)自由回忆法。这种方法对所回忆的资料在顺序上不加限制。体现了三个规律:能体现系列材料的效应;表现出一定的结构;并没有耗尽全部有关的记忆。2.再认法这是检查记忆保持量的方法,它把识记过的材料和未识记过的材料混在一起,要求被试者把两种材料区分开来。3.再学法也叫做节省法,是要求被试者学习一种材料,达一定标准后,经过一段时间,再以同样的程序重新学习这些学过的材料,达到初次学习的标准为止。再学习与初学习两次学习所需要的练习次数之差,即代表初学习之后所保持的记忆。4.重建法重建法的程序简单地说就是请被试者复现刺激项目的次序或排列。第二节知识的运用一、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Tulving于1972年提出了信息在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两种形式: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情节记忆接收和储存的信息都是按发生的时间,以及事件之间的时空关系排列的。语义记忆接收和储存的是各种知识,与时间地点无关。二、语义记忆的网络理论语义记忆是由词与词(及其概念)之间的联系交织而成的一个巨大的网络,知识的提取就是这个网络作用的结果。Collins和Quillian(1969)提出,在长时记忆中,概念被分层次地组织成有逻辑性的种属关系。三、语义记忆的集合理论语义记忆是由许多集合构成的系统,即概念在语义记忆中是以信息集合来表征的。Meyer的预测相交模型。四、语义记忆的特征比较理论Smith,Shoben,Rips等于1974年提出。其主要观点是:语义记忆中的任一项目的涵义是由语义特征集合来表征,根据作用不同,这些特征分为定义性特征和描述性特征。在比较时,首先判断所有特征相同程度,如果基本相同,就反应“相同”;如果基本不同,就反应“不同”;如果中度相同,则进一步比较定义性特征,从而做出判断。第三节启动效应和内隐学习一、内隐记忆的研究内隐记忆又称非陈述性记忆,它是指对先前的经验不需要经过有意识提取的一类记忆形式,与之相对的是外显记忆或陈述性记忆。在过去的20多年里,对内隐记忆的研究在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各个领域中都逐渐深入。经典的内隐记忆的测量方法有词干补笔和知觉辨认两大类。启动效应是内隐记忆的主要形式之一,即执行某一任务对后来执行同样或类似任务的促进作用。启动效应分为直接启动和间接启动。(一)启动效应知觉表征系统(PRS)是对形式和结构的加工及表征系统,与词或物体的意义或联系无关。PRS是与知觉启动相关的记忆系统,它的发生也较早,对药物不敏感。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于阐明启动效应的性质是很重要的,但要对启动效应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就必须对它的神经机制进行研究,包括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和脑功能成像研究。遗忘症病人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下降,他们常常不能记住新学习的东西,对发病前的知识也有遗忘,外显记忆严重受损。但是另一方面,遗忘症病人在许多知觉启动任务中表现出正常的启动效应。因此,知觉启动可能发生在知觉加工过程的早期阶段,也就是说,在语义分析和海马结构参与记忆形成之前,其脑结构与支持外显记忆的内侧颞叶-间脑系统相分离。而且,在一例双侧枕叶受损病人(LH.)和一例双MTL受损病人(H.M.)间出现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双分离现象,其中H.M.外显记忆受损而知觉启动完好,LH.的知觉启动受损,外显记忆正常(KeaneetaL1995)。双分离的实验证据表明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依赖于不同的脑结构或记忆系统。枕叶视皮质参与了视知觉启动,并和内侧颞叶一间脑系统、参与语义启动的联合皮质相分离。采用脑功能成像的研究结果与神经心理学的基本吻合,并有进一步的阐明。除知觉启动外,对概念型启动、联想启动的研究尚存在较多争论。关于启动效应的两种观点1.多重记忆系统的观点Tulving:记忆=情节记忆+语义记忆+知觉表征系统(启动效应代表的新记忆系统)。Squire的分类:陈述记忆是可以进入意识的记忆,而程序记忆只能通过行为操作来表现。2.传输适当认知程序观点Roediger主张记忆系统只有一个,自觉记忆和不自觉记忆测验之间的分离现象只是反映了两类测验所要求的认知程序(或过程)不同。如果记忆测验所要求的认知过程与学习时所要求的认知过程相似或重叠,则测验的成绩就好,否则就差(提取与加工的一致性保证好的记忆)。自觉记忆测验要求概念驱动加工,不自觉记忆测验要求材料驱动加工。(二)程序性记忆除启动效应外,遗忘症还可以学习一些程序性知识,包括知觉的、运动的、认知技能、习惯和有关序列的内隐知识等,并与外显记忆分离。ScottGrafton等(1995)曾采用PET,以双任务为实验任务,研究了序列学习相关的脑机制问题。被试对刺激序列进行反应,同时要数在声音序列中低频的数目,结果表明,双任务条件下激活了运动前区、左侧SMA区和双侧壳核。当听觉干扰任务去除后,7/12意识到序列的存在,右dPFC、右侧运动前区、右侧壳核及双侧顶枕皮质均被激活。二者的不同在右侧颞叶、两侧顶叶、右侧运动前区和扣带回前部。与来自TMs等研究相结合,结果表明,运动区参与运动模式的程序性学习。在对Huntingtons病人的研究中,也发现了与遗忘症双分离的现象,他们的程序性学习受损,而补笔等内隐记忆正常。(三)非陈述性记忆的细胞及分子机制对非陈述性记忆细胞机制的研究是从Kandel对海兔和Benzer对果蝇开始的。这些动物的大脑结构比较简单,神经元较少,因而适于用来研究细胞和分子机制。对海兔的缩鳃反射等的研究表明,非陈述性记忆的储存主要依赖于信息的加工,储存于产生行为的神经通路。而在陈述性记忆中,内侧颞叶系统是其储存地。这方面的研究也揭示了与记忆相关的突触可塑性的变化。与陈述性记忆相同,非陈述性记忆的长时储存也需要新的蛋白质的合成。因此,短时记忆是对已存在的蛋白质和突触联结的调制,而长时记忆则是包括CREB中介的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和突触联结的增强。二、内隐学习(一)什么是内隐学习内隐学习(implicitlearning)是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行为的学习。内隐学习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当今认知心理学的一大热点和前沿,因为它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二)Reber的研究Reber(1967)创立的人工语法学习(artificialgrammarslearning)是内隐学习研究中最常用的范式,学习材料是人工语法范式的第一要素。内隐学习实验所用的学习材料必须新颖,有一定难度,且和被试已有的知识表征没有联系,以保证被试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利用有意识的、外显的策略轻易地获得学习材料中暗含的规则,因此人工语法就成为最佳选择。到目前为止被研究者接纳的人工语法有两类——限定状态语法和双条件语法。指导语是人工语法范式的第二个要素。在内隐学习的研究中,实验的指导语在要求被试去做什么及如何去做的意义背后,是要引导被试去“进行”内隐或外显的学习。实验中,引导内隐学习的指导语为记忆,引导外显学习的指导语为规则发现。实验程序是人工语法范式的第三个要素。人工语法范式的共同程序是:在学习阶段,先给予被试引发内隐或外显学习的指导语——记忆指导语或规则发现指导语,然后向被试呈现一系列符合某一人工语法的字母串;在测验阶段,要求被试判断新的字母串,是否符合该人工语法,或是否与记忆过的字母串相像。如果被试对字母串的正确判断显著高于随机水平,就可认为他们已经无意识地获得了一定的人工语法规则。(三)内隐学习的本质内隐与外显的认知过程属于复杂认知任务的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教育培训服务合同协议
- 2024年度区块链应用开发合同
- 2024年新型医疗器械研发与销售合同
- 04年塔吊设备进口销售合同
- 人力资源年度述职报告7篇
- 朝花夕拾的体会心得模板7篇
- 办公室人员工作计划(6篇)
- 2024年新一代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合同
- 2024年技术开发合同:新产品研究
- 2024年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升级改造合同
- 2024至2030年中国手机配件产业需求预测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 2024年小学闽教版全册英语词汇表
- 课题开题汇报(省级课题)
- 清真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合作协议书
- 2024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限公司招聘23人(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湖北省危险废物监管物联网系统管理计划填报说明
- Unit6ADayintheLif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解析答案
- 2024年个人劳务承包合同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