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详解答案·地理选择性必修1(ZT版)课时作业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3.解析:第1题,地球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北极星在北方,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时,望远镜镜头应朝向北方,A正确。第2题,小组成员经长时间观测发现,北极星周围各恒星绕北极星转动,这是因为相对于地球,北极星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观测结果是恒星绕北极星旋转,只能说明是地球在自转,这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恒星视运动现象,A正确。第3题,观测者于某日20时用天文望远镜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某颗恒星,若保持望远镜的位置和方向不变,一个恒星日是23时56分4秒,则第二日望远镜再次对准这颗恒星的时间是19时56分4秒,D正确。答案:4~5.解析:本题组考查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第4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故自转线速度甲>乙>丙>丁。第5题,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都是每小时15°,故四地的角速度甲=乙=丙=丁。答案:6~7.解析:本题组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第6题,首先想象还原完整的地球公转轨道,还原后观察到,地球公转到乙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因此是北半球的冬至。又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均呈逆时针,这样根据地球绕日公转方向可知,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为北半球的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第7题,黄赤交角的数值不因季节而变化,目前数值为23°26′。因此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至南回归线,移动过的纬度数为23°26′。答案:8~9.解析:M处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为南北纬60°;N点公转线速度最慢,公转角速度也最慢,为远日点,时间为7月初,不影响自转线速度。答案:10~11.解析:第10题,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太阳是恒星,说明飞机飞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但方向相反,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对。A、C、D错。第11题,沿水平方向以837km/h低空匀速飞行,赤道上地球自转速度为1670km/h,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60°纬线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球纬度是北纬60°,D对。A、B、C错。答案:12~13.解析:第12题,当黄赤交角为24.24°时,即黄赤交角变大时,回归线度数增大,极圈度数减小,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温带地区)范围缩小;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地区)范围扩大;极圈与极点之间(寒带地区)范围扩大;地球上存在极昼和极夜的范围扩大。第13题,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同时也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呈现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年移动规律,②③正确;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周期是一个回归年,4万年是黄赤交角的变动周期,①错;太阳直射点最小的纬度应是赤道,即0°,④错。答案:14~15.解析:第14题,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1月24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第15题,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1月24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且靠近南回归线。答案:16.解析:第(1)题,图甲中的自转线速度显示出变化特点是自南向北增大,说明位于南半球。第(2)题,a、b两地的纬度相同,但自转线速度存在差异,只能是地势高低存在差异。第(3)题,从数值上看,a地的自转线速度介于840~870km/h之间,应位于纬度60°附近。第(4)题,图乙中显示出K、P、Q、M四点对应的线速度状况及纬度状况,赤道地区线速度最大,从节约能源的角度看,最有利于航天发射。答案:(1)南'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是随纬度增高而降低,依据图中指向标及等值线数值变化可知,地球自转线速度自南向北增大,说明位于南半球(2)b地'地势高低(3)P点(4)M点'赤道地区纬度低,自转线速度最大,进行航天发射可以节省能源17.解析: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终年往返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因此,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被直射两次,南、北回归线一年被直射一次。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与自转的方向一致,逆时针方向运动。地轴北端倾向太阳一侧时为夏至日,地轴南端倾向太阳一侧时为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春分日与秋分日。当每年1月初,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刚好在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图中⑤位置是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答案:(1)A(2)图略(3)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4)B(5)d课时作业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2.解析:第1题,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昼夜的交替和地方时的差异。地球仪靠人为转动,其自转速度无规律性,故该实验不能演示地球的自转周期(1个太阳日)。第2题,读图可知,P地位于晨线上,赤道上6时(地方时)日出,P地位于南半球,所以,此时P地的日出时间(地方时)一定在6时以前。答案:3~4.解析:第3题,震中位于东经度,位于东十区,东十区区时比北京时间早2个小时,因此,地震发生时,当地区时=2月26日1时44分+2小时=2月26日3时44分。第4题,地震发生时东十二区区时为2月26日5时44分,因此约有6个时区在新的一天(26日),约占全球的1/4。答案:5~6.解析:第5题,两个日期的界线为0时所在经线和180°经线,AS线为晨昏线,所以D点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从图中可以看出D点与图中左侧日界线的经度间隔为45°,所以左侧日界线不可能是0时所在经线,从而判断左侧日界线为180°经线,右侧日界线(BC所在经线)为0时所在经线,D点的地方时为18时。F点所在经线位于D点所在经线以东,这两条经线经度相差45°,所以F点的地方时为21时。又因F点位于0时所在经线以西,其所在日期应为6日,所以F点地方时为6日21时。第6题,图中BC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而AS线与赤道的交点D点位于BC所在经线以西,为135°W,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赤道上白昼的范围为45°E向东到180°,再向东到135°W,赤道上西半球白昼范围总共65个经度,东半球上的白昼范围是45°E~160°E,故115个经度,所以赤道上东西半球的白昼长度之比为115°65°=2313。答案:7.解析:根据纬度的变化可判断出,左图中的河流位于南半球,右图中的河流位于北半球。按照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半球向左偏,即左岸侵蚀、右岸沉积,结合河流流向可判断左图中泥沙在甲岸沉积;北半球向右偏,即右岸侵蚀、左岸沉积,结合河流流向可判断右图中泥沙在丁岸沉积。最终小岛将分别与河流的甲、丁岸相连。答案:D8~9.解析:第8题,若AB为昏线,此日为6月22日,H点位于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故选B。第9题,若DF为晨线,则DE为昏线,0°经线地方时为0时,故属于12月22日的范围是从0°向东至180°经线,且属于东半球的范围是从0°向东到160°E经线,故选D。答案:10~11.解析:第10题,世界时是零时区的区时,与悉尼相差10小时,且悉尼早于世界时10个小时,故当悉尼(151°E)开始活动时,世界时为24日10:30。第11题,当图中“今天”为3月23日时,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今天”的时间范围为0时到6时,没有城镇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答案:12~13.解析:第12题,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空中小姐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调整时间,说明跨越了国际日期变更线。从广州出发到美国观光是自西向东跨越了国际日期变更线,需调慢24小时。第13题,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晨昏线向西运动,让人们感受到昼夜更替。飞机从广州飞往美国的途中,旅客向东飞行,与晨昏线运动方向相反,相当于加快了晨昏线向西运动的相对速度,即昼夜更替更快,感受到白昼时间较平常的短。答案:14~15.解析:第14题,图示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因此地球自转方向应为逆时针,故弧AN为晨线,弧BN为昏线,A、B错误;图示时刻全球昼夜平分,弧AN为晨线,所以A点时刻应为6时,C错误;弧BN为昏线,所以B点时刻为18时,D正确。第15题,图示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图中经线把全球平分为八份,根据180°经线位置,推出A点经度应为135°E,B点经度为45°W,因此C正确。答案:16.解析:第(1)题,根据箭头所示地球自转方向可知此图位于南半球;P点相对N点位置偏东、偏南,应为东南方向;P点在夜半球中央经线上,时间为0(或24)时。第(2)题,根据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的特点及图中昼半球的分布可知,太阳光线应从右侧水平照射。第(3)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半球分布,过弧MP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弧MP为晨线;过弧NP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弧NP为昏线;晨昏线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因此为逆时针方向。第(4)题,根据0°经线及自转方向可知,P点为135°W,为0时,45°E为12时,可计算北京时间为17时。答案:(1)南东南0(或24)(2)画图略(水平从右侧照射)。(3)晨昏晨昏逆(4)1717.解析:本题以一幅侧视日照图为切入点,综合考查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晨昏线的判读、时间的换算等知识。第(1)(2)(3)题,太阳光线与晨昏线所在的平面垂直,在侧视的日照图中,过圆心作太阳光线的垂线,该垂线即为晨(昏)线。图中A、B、C三点的连线为晨(昏)线,由太阳光照射的方向及地球自转方向可知,A、B、C三点的连线为晨线,其左侧为夜半球。B点即将进入昼半球。第(4)题,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因此,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均为12:00。图中每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相差30°,即时间相差2小时,比B点晚2小时的点是F、H。第(5)题,从赤道到两极地球自转线速度逐渐减小。答案:(1)图略(A、B、C三点连线的左边区域)。(2)晨垂直(3)昼(4)C、DF、H(5)B=H>D=E=F>A=C课时作业3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1~3.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太阳光线照射的一面为昼半球,所以图中的晨昏线为晨线,晨线左侧为夜半球,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大西洋几乎全部处于黑夜。第2题,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最长,并且越往北昼越长,南半球反之,所以①②③④四地昼长由长到短依次为①②③④。第3题,先计算出①所在纬线与晨线、昏线的交点之间的昼弧经度,再除以15°。图中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相差30°,由此可得①地的昼长是16小时。答案:4~6.解析:第4题,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故①②③④四地昼长分别为11小时30分钟、14小时、9小时20分钟、13小时20分钟。冬至日,全球越往北昼越短。故①②③④四地按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列依次为②④①③。第5题,四地中①③地位于北半球,②④地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两点中,一点的昼长等于另一点的夜长。故位于南半球且与①③同纬度的点昼长分别为12小时30分钟、14小时40分钟。故③地纬度最高。第6题,由第4题的解析可知,③地位于②地的北方。②地的昼长是14小时,结合公式昼长=(12-日出时间)×2,可得出②地的日出时间(地方时)是5:00。由表中信息可知,②地为北京时间3:00日出,可得出②地的经度是150°E。同理可得出③地的经度是90°W,故③地位于②地的东方。综上可知,③地位于②地的东北方。答案:7~8.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这一天,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即太阳直射23°26′S,所以,这一天是12月22日前后。第8题,根据上题,这一天是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南极圈内是极昼,之后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将缩小;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距离赤道越来越近,赤道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增大;赤道地区总是昼夜平分;热带的范围由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并不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改变。答案:9~11.解析:第9题,据图可以判断正午太阳高度为90°-28°=62°。第10题,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当地纬度为90°-62°=28°(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第11题,春分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北移,与28°N的纬度差变小,故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大。答案:12~13.解析:第12题,31°N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应以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为标准。第13题,北京、上海均在北回归线以北,楼高相同时,因北京的纬度高于上海,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上海,故北京的楼间距应宽于上海。答案:14~15.解析:第14题,图示表示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而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导致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因此各地出现季节变化,故甲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乙、丙表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或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第15题,中纬度地区因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年中变化大,且两者数值变化一致,因此四季分明。答案:16.解析:第(1)题,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及其以北是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是极夜),因此该日为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北纬23.5°。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由题意可知30°W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为6时,可推算出60°E的地方时为12时。第(2)题,图甲所示日期为夏至日,符合的选项为A、D。第(3)题,该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因此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再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分别计算出赤道、北极圈、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在图乙上标出来,再用线将它们连起来即可。第(4)题,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极昼范围最大。答案:(1)(23.5°N,60°E)(2)AD(3)见下图。(注意:北纬90°的正午太阳高度要标在22.5°上面一点,北纬23.5°的正午太阳高度要标在90°,0°的正午太阳高度要标在67.5°下面一点)(4)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赤道地区昼长仍为12小时;66.5°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66.5°S及其以南出现极夜。1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第(1)题,图示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因此是北半球的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第(2)题,B地位于由昼向夜的分界线上,因此B地位于昏线上。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第(3)题,图中相邻两经线间隔30°,时差2小时。邻C地左侧经线为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其地方时为18时,因此C地的地方时为20时。A地日落时间为地方时14时,故其夜长为20小时,该日其日出时间为(20÷2)=10时。第(4)题,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结合0°经线的位置,此时太阳直射60°W。第(5)题,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以南回归线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答案:(1)冬至1222(2)昏线昼长于夜,且昼最长,夜最短(3)202010(4)(23°26′S,60°W)(5)以南回归线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章末检测(一)1~2.解析:第1题,根据纬线长度分布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纬线长度越短,赤道地区纬线最长,同样的速度沿所在纬线自西向东飞行,纬度越低,飞机飞行跨过的经度越小,即角速度越小。第2题,在乙飞机上空俯视地球,应为斜俯视地球,其投影图应为A;B项为在赤道上空俯视地球所绘制的投影图;C项为北极上空俯视图;D项为南极上空俯视图。答案:3~4.解析:第3题,根据日地距平比的计算公式可知,m代表地球公转轨道的远日点,n代表地球公转轨道的近日点。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慢;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所以,从m到n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由最慢变到最快;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从m到n期间,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再向北移,海口昼长先变短后变长。第4题,由上题可知,n代表近日点,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非常接近南回归线。杭州与太阳直射点间的纬度差约为50°,其正午太阳高度不可能大于或等于80°,故A、B项错误。冬至日,杭州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根据公式计算得出约为36.5°。n表示近日点而非冬至日,故排除D项。答案:5~6.解析:第5题,该河流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结合图示该河东岸比较陡峭,应属于被侵蚀的河岸,西岸坡度较缓,应为泥沙沉积的河岸。故判断该河流自南向北流,A项正确。第6题,由上题分析可知,东岸为侵蚀岸,不适宜聚落分布,A项错误;该河西岸是泥沙堆积岸,适宜建挖沙场,B项正确;东岸为侵蚀岸,河水对河岸冲刷侵蚀作用强,易造成河岸坍塌,需要修筑防洪堤坝,C项错误;港口、码头停泊船只,有一定的吃水深度,不适宜建在泥沙沉积的西岸,D项错误。答案:7~8.解析:第7题,王先生于2018年1月1日乘坐飞机从上海出发,出发时北京时间为1月1日0时15分,此时旧金山(西八区)时间为12月31日8时15分,到达时间为旧金山(西八区)19时20分,因此飞机飞行时间为11小时5分钟,B项正确。第8题,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飞机飞行方向也是自西向东,方向一致,C项错误;“时光倒流”的原因是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D项正确;“时光倒流”与地球公转速度和东西半球无关,A、B项错误。答案:9~10.解析:第9题,甲地此时刚好发生太阳直射现象,说明甲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早2小时,即甲地位于150°E,位于北京之东;1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即甲地位于北京之南。第10题,1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且靠近南回归线,故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该日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但其昼长的最大值出现在冬至日;该日甲地南侧地区的昼长比甲地长;该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近日点附近。答案:11~12.解析:第11题,本题主要考查方向的判读。根据材料可知,GPS接收机以正北方为0°,以正东方为90°,以正南方为180°,以正西方为270°,GPS接收机显示屏上显示的125°表示东南方向,故选C。第12题,本题主要考查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根据材料可知,早期的GPS接收机只能显示当地日出、日落的世界时,也就是零时区的区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世界时较北京时间晚8个小时,即日出、日落的北京时间分别为05:55和18:05。据此分析选A。答案:13~14.解析:第13题,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昼夜长短的变化。由材料可知,该地连续三个月,太阳高度在减小,由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可以得出第一次测量时太阳直射8°N,第二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7°S,所以测量期间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为②→③→④,长沙昼长变化是逐渐变短,据此分析选B。第14题,本题考查二分二至日判读。第一次测量时太阳直射8°N,不是二分二至日;第二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测量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为秋分日;第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7°S,不是二分二至日。故选C项。答案:15~16.解析:第15题,本题考查经纬度的判读。根据夏至日日出时间4时43分,日落时间19时33分,可知该地昼长为14小时50分钟,当地地方时为12:00时,北京时间为12:08,即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8分钟,经度比120°E偏西2°,所以该地的经度为118°E。秋分日时集热板倾角为40°,可计算出秋分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0°,太阳此时直射赤道,所以当地纬度为40°N,B项正确。第16题,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要保持集热板与阳光垂直,集热板一年中调整幅度等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40°N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为46°52′,故D项正确。答案:17~18.解析:第17题,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冬至“数九”,从冬至开始,过81天,大约到3月12日左右。“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地球公转速度先加快,后减慢,A错误;北极地区极夜范围持续缩小,无极昼现象,B错误;长春市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C错误;长春市日出时刻逐日提前,D正确。第18题,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冬至日后过了九“九”八十一日,大约为3月12日左右,春天已经到来,推断这是华北地区的民俗,B正确;东北地区纬度高,春天到来在4月份,A错误;东南地区、西南地区位于亚热带,春天来得早,C、D错误。答案:19~20.解析:第19题,本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当该地影子朝向正北时,说明太阳位于正南,此时地方时为12:00,北京时间为12:48,说明该地比120°E地方时晚48分钟,经度相差1°,地方时约相差4分钟,所以该地经度为108°E,故选A。第20题,本题考查太阳方位判断及我国的气候特征。关中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为了获取更多热量,房屋宜朝南采光,且为减少西北风的影响,房屋最好朝向东南方向,故选D。答案:21.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晨昏线的特征。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AB是晨线,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昼。135°W经线平分夜半球,地方时为0点。绘制时注意,135°W经线应位于夜半球的中间,阳光应从图右侧照射。另外晨昏线与赤道总是互相平分,因此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经度应分别为135°W经线东西各90°的位置,即135°E和45°W。第(2)题,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判读。结合前面分析,135°W经线是0时,所以45°E是正午12时,是太阳直射经线。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此时应为夏至日,所以直射纬度是23°26′N。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3°26′N,45°E)。第(3)题,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及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图b的a、c、d三点中,a点纬度最高,离北回归线最远,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a。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d点位于赤道上,自转线速度最大。第(4)题,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a位于北极圈上,此时是极昼现象,a的昼长为24小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d点位于赤道,其正午太阳高度是90°-23°26′=66°34′,d点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日出地方时是6时。第(5)题,本题考查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及北京时间的计算。此时是6月22日左右,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根据135°W经线平分夜半球,地方时为0时,可求出北京时间为6月22日17时。答案:(1)画图略。(将45°W经线与赤道的交点、135°E经线与赤道的交点、135°W经线与极圈的交点用平滑的曲线连起来即可)(2)(23°26′N,45°E)(3)ad(4)2466°34′6(5)远日慢6221722.解析:第(1)题,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是晨线。图中d、a、e三点所在的直线是晨线。此时e地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是6时。第(2)题,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北京(约4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3°26′。第(3)题,e地位于赤道,赤道全年昼夜平分,该日e地的夜长约12小时。第(4)题,此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南移,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仍在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b、c两地的纬度比上海高,故白昼时间比上海长。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两地昼夜变化情况是昼渐短,夜渐长。答案:(1)晨6(2)北(2分)73°26′(3)12(4)长昼渐短,夜渐长23.解析:第(1)题,根据图a可判断出①②③④四地分别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地区、赤道、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因此②自转线速度最大;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中纬地区通常四季分明。第(2)题,图b中,A曲线反映出有极昼极夜现象,B曲线反映出昼夜全年等长。第(3)题,11月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地区昼长夜短;昼长渐长,夜长渐短。第(4)题,当日14时的杆影与上午10时的杆影关于正北方向轴对称。答案:(1)②④①④①③②(2)④②(3)昼长夜短;昼长渐长,夜长渐短。(4)略。(方向东北,长度为圆圈半径,与10时杆影等长)24.解析:第(1)题,北楼不被南楼遮挡,要考虑当地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和两楼间距对南楼的影响。第(2)题,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会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第(3)题,地球公转过程中还会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从而使屋内光照面积发生变化。答案:(1)两楼的间距,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2)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3)B到C:屋内光照面积由小变大,在C处达到最大。C到D:屋内光照面积由大变小。课时作业4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2.解析:第1题,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第2题,外力作用主要是“削高填低”,会使高的地方变低,同时也会使低的地方增高。答案:3~4.解析:第3题,据题干可知,从甲到丁岩层从老到新。所以丁地岩层两翼老、中间新,为向斜构造。第4题,甲地为谷地,丁地为山岭,说明该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是外力作用的结果。答案:5~6.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岩层形态,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图中属于背斜的是③,C对。①、④处岩层向下凹,是向斜构造,A、D错。②处是断层构造,B错。第6题,图中③处位于背斜顶部,岩层缺失,说明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形成谷地的主要作用是侵蚀作用,B对。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属于内力作用,A、D错。沉积作用不是岩层缺失的原因,C错。答案:7~8.解析:第7题,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图中甲处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地质构造是向斜,B正确;断层处岩层有明显错动和位移,但甲处没有,A错误;背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C错误;褶皱包括背斜、向斜构造,D错误。第8题,结合经纬度判断,图示地区山河相间分布,应位于横断山区,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图中甲处是河流分水岭,故甲处地貌是山岭,B正确,C错误;横断山区两河间没有高原和平原,A、D错误。答案:9~10.解析:第9题,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图中F处板块向两侧张裂开,位于大洋中,可能形成海岭,A错误;E处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大陆板块被抬升,为板块的消亡边界,B正确;E处是板块消亡边界,岩石年龄较F处老,C错误;F处地壳运动不一定较E处活跃,D错误。第10题,本题考查板块构造。若该剖面图是据地球实际情形进行的大致描绘,则甲板块为西侧是消亡边界,东侧是生长边界的大陆板块,最可能为美洲板块,D正确。答案:【关键点拨】E处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大陆板块被抬升,为板块的消亡边界。F处板块向两侧张裂开,位于大洋中,可能形成海岭。太平洋板块东侧有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在太平洋板块西侧。11~12.解析:第11题,从等高线来看,甲地等高线凸向于数值较大处,说明该地地形为山谷,排除A、D;读图例,从岩层来看,从甲向两侧岩层由老到新,中心老两翼新,地质构造为背斜,故该地为背斜谷,所以B正确,C错误。第12题,图中的地层分界线没有发生断裂、位移,所以没有断层构造,A、C错误;背斜中心部位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B错误;由图示可知,乙处等高线弯向数值小的方向,说明该地为山地,从岩层来看,从乙处向两侧岩层由新到老,即中心新两翼老,该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即该地为向斜;向斜中心是受挤压的部位,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会形成山,故D正确。答案:13~14.解析:第13题,根据题干可知,图中“被火山灰覆盖部分”说明该地发生了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属于岩浆活动。第14题,根据三根大理石柱和海平面的关系可知,该地以垂直运动为主,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的地壳运动过程。答案:15~16.解析:第15题,读图,结合世界板块分布图可知,堪察加半岛位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故此次火山喷发与印度洋板块无关。故选B。第16题,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为板块的消亡边界,大陆板块隆起形成海岸山脉和岛弧链,如亚洲东部的岛弧,大洋板块则形成海沟,如日本群岛附近的深海沟;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挤压,导致大陆板块隆起,形成北美洲西岸的山脉。东非大裂谷属于非洲板块内部的张裂区域,与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无关。故选C。答案:17.解析:第(1)题,解题关键是区分地形与地质构造。第(2)题,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第(3)题,乙地岩层向下弯曲,并且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第(4)题,乙地为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丙地为断层,地壳不稳定,易发生地质灾害。答案:(1)谷地山岭背斜断层(2)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被侵蚀成谷地。(3)岩石年龄: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岩层弯曲形态:岩层向下弯曲。(4)乙地为向斜,向斜是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易变成水道;丙地为断层,断层地带建设大型工程易诱发地表滑坡、渗漏等灾害。18.答案:(1)印度洋B(2)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持续碰撞,印度洋板块向东北方向运动,使亚欧板块受挤压,导致青藏高原向东和向北移动。课时作业5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2.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外力作用的判断。溶洞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流水的侵蚀(溶蚀)作用,根据图中的①②③④所示外力作用的关系,可推断分别是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A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外力作用的判断。结合上题的分析可知,②为搬运作用,而沙尘暴的发生主要的原因就是风力的搬运作用。答案:3~4.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地貌成因。根据材料可知,雅丹地貌是一种风蚀地貌,它是在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上形成的。所以图中的这种平顶方山状雅丹地貌,其顶部平坦应该是早期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B正确;风力堆积和风力侵蚀不会形成顶部平坦的地貌,A、C错误;地壳运动产生的地形抬升一般形成面积较大、地势高耸的地貌,D错误。第4题,本题考查鲸背状雅丹地貌两侧坡度差异及成因。鲸背状雅丹地貌多出现在常年风速快的地方,受大风的长期吹拂,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坡,另一侧由于位于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为缓坡,A正确。答案:5~6.解析:第5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冰川沉积物是冰川侵蚀堆积作用的产物,在形成过程中大小混杂,棱角分明。第6题,根据材料可知,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故冰水扇是冰川作用形成终碛堤后,又经过冰川融水侵蚀、堆积形成。答案:7~8.解析:第7题,材料信息表明,“蓝窗”是地中海中马耳他戈佐岛一个海边悬崖(海蚀崖)尽头的景点,图中显示,“蓝窗”景观中石柱临近海面的地方小,由此推断蓝窗的形成过程中海水侵蚀起主导作用,C正确。第8题,根据上题判断可知,“蓝窗”景观主要是海浪侵蚀的结果。沙滩是海水沉积形成的,不是海水侵蚀的结果,A错;海蚀崖是海水侵蚀形成的典型地貌,与“蓝窗”景观成因相同,B正确;风蚀柱是风力侵蚀形成的,不是海水侵蚀的结果,C错;石钟乳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与“蓝窗”不属于同一类型,D错。答案:9~11.解析:第9题,图中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崩解破碎,并在原地形成松散的堆积物,是风化作用,故D正确;风蚀指地表松散物质被风吹扬或搬运的过程,以及地表受到风吹起颗粒的磨蚀作用。但该岩石并没有被搬运走,故A错;该图看不到水蚀作用和溶蚀作用,可排除B、C。第10题,根据图中岩石变化可知,该过程应该是风化作用,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岩石变化是由整体坚硬岩石变为松散堆积物,故选项C正确。第11题,仔细读图可知,该地区风化作用主要是由于温度在日间升高(乙图),在晚间(丙图)则急剧下降;岩石在日间受热膨胀,在晚间冷却收缩,使得岩石破碎成为松散堆积物,该类型风化主要存在于类似沙漠等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的地方。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其余三地降水较多,故选项B正确。答案:12~13.解析:第12题,喀斯特洼坑是石灰岩被流水侵蚀、溶蚀形成的,选B正确。第13题,新疆魔鬼城以风力侵蚀为主;桂林山水是流水侵蚀;挪威峡湾是冰川侵蚀;海南天涯海角是海浪侵蚀。选B正确。答案:14~15.解析:第14题,挪威海岸线曲折的原因是有许多幽深的峡湾,主要地质作用是冰川侵蚀,形成“U”形谷,海水进入,形成峡湾,B正确;生物风化形成碎屑物质,风力侵蚀形成风蚀蘑菇等地貌,流水侵蚀形成“V”形谷,不是峡湾形成原因,A、C、D错。第15题,斯喀基拉海槽是大陆架上的水下谷地,形成过程可能是冰川侵蚀,形成谷地,后来海平面上升,成为大陆架上的水下谷地,D正确;板块碰撞挤压,大洋板块向下俯冲,形成的是海沟,A错;地壳断裂下陷,海平面上升,形成海峡,B错;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峡谷地貌,C错。答案:16.解析:第(1)题,结合冰川作用进行分析回答,主要是古冰川沿着古河道侵蚀,形成“U”形谷;后来冰川消失,海平面上升,海水进入形成的。第(2)题,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结合图中位置可以判断温哥华岛位于美洲板块,属于大陆板块。此处为板块消亡边界附近;靠近大陆隆升部分,处于大陆板块。答案:(1)冰川侵蚀,形成“U”形谷;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海水进入。(2)位于大陆板块。温哥华岛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大陆一侧隆升为岛弧或海岸山脉,海洋一侧形成海沟;温哥华岛为隆升部分,因此位于大陆板块。17.解析:第(1)题,由图示景观可知,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地貌景观是沙丘。它是风力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第(2)题,该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多大风天气,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第(3)题,这种地貌景观是沙丘。在干旱地区,风力携带大量沙粒运行的过程中,遇到阻挡风速减慢,搬运能力减弱,沙粒逐渐沉积形成的。答案:(1)风力的搬运和沉积作用。(2)气候干旱,风力强劲,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3)沙丘。干旱地区,在风力携带大量沙粒运行的过程中,当风速减小或遇到阻碍时,搬运能力减弱,沙粒逐渐沉积形成沙丘。课时作业6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2.解析:第1题,从图中发现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坡度10°~15°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第2题,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最有可能位于我国黄土高原。答案:3~4.解析:第3题,图中的交通线沿着盆地边缘的城镇延伸,呈现出环状的分布特征。第4题,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水源缺乏,因此影响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水源。答案:5~6.解析:第5题,材料中的峡谷是指怒江沿岸,生活着傈僳族人,他们生活于我国西南的横断山区。第6题,山上地势起伏较大,要建造房屋,只能在斜坡上打桩,其影响因素是地形。答案:7.解析:图中显示为一河谷,对于北半球来说,河谷的北岸为阳坡,太阳能较丰富,因此可排除③和④,又因为②地坡度过大,不适合建房,①地地势平坦开阔,且位于阳坡,能满足要求。答案:A8~9.解析:第8题,观察村落的形态可知。第9题,在山区,山前的冲积扇、洪积扇和河谷地带,较适宜聚落的发展。答案:10~11.解析:第10题,图中显示地形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施工工程量小,造价低。第11题,山区地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修建铁路成本高,运营难度大,故在山区一般优先发展公路。答案:12~13.解析:第12题,京沪高铁途经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以桥代路主要是为了节约原本紧张的土地资源,同时也避免了不同交通线路的相互干扰。第13题,高铁建成后,必然会加强两大城市群间的联系;同时,由于各城市间时间距离缩短,利于跨城就业;交通的便利必然增加了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答案:14~15.解析:第14题,从等高线地形图及图例分布可判断,铁路主要分布在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地区,且沿线分布有大量居民点,故铁路线弯曲主要是联系更多居民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15题,结合图例及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可知,居民点不仅分布在铁路沿线,而且河流沿岸地区也有分布,故可判断其分布特点。答案:16.解析:第(1)、(2)题,山区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的影响比较大。第(3)题,公路建设可以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一般在通向大城市的地形平坦地区尽量采取最短线路,而对于山区公路一般采取迂回措施来减小坡度对交通线路的影响。第(4)题,在进行公路选线时要考虑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所以一般会尽量多地经过居民点。答案:(1)方式线路(2)公路四川省西部地区以山地、高原地形为主,公路建设成本低、难度小(3)不合理地形平坦的地区,通向大城市应选最短线路合理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迂回前进(4)增加交通运输量,方便甲、乙两地客货集散。17.解析:第(1)题,A处位于山区河谷地带,聚落形态应为条带状。第(2)题,B处位于平原地区,聚落大多呈团块状,而且密度大。从图中信息看,C处位于河流交汇处,地形平坦,有煤炭资源,易发育为城市。答案:(1)条带状。条件:位于河流沿岸,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河漫滩地形,地势相对平坦。(2)大团块C水运便利,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地势平坦开阔,水源丰富。课时作业7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1~2.解析:第1题,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结而形成,变质岩、沉积岩都不可能直接形成岩浆岩。第2题,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都可以形成变质岩,岩浆经喷出、冷却凝结形成的为喷出岩。出露地表的变质岩,在外力作用下,可转变形成沉积岩。答案:3.解析:砂岩、泥岩都是沉积岩,而“可燃冰”赋存于细砂岩、泥岩中,所以“可燃冰”的形成环境最可能是沉积岩。答案:B4.解析:花岗石属于侵入岩,岩性坚硬,是良好的建筑材料,但只要出露地表就有可能被风化、侵蚀。答案:C5~6.解析: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血迹石”和“千人石”分别属于沉积岩和喷出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岩,石灰岩、砂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和片麻岩属于变质岩。第6题,沉积岩是由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答案:7~8.解析:第7题,由材料可知,该峡谷两岸的岩石为红色砂岩,砂岩按照形成原因属于沉积岩,故B项正确。第8题,砂岩含有大量氧化铁,呈红色,故C项正确。答案:9~10.解析:第9题,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关系,丙为岩浆,乙为岩浆岩,甲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①为外力作用,②为变质作用,③为冷却凝固作用,④为重熔再生作用,故B项正确。第10题,图2所示岩石出露于喀斯特地貌区,属于石灰岩(沉积岩),结合上题解析可知,A项正确。答案:11~12.解析:第11题,从岩层水平分布来看,下面的岩层形成较早,故可确定石灰岩②比砂岩①要老;图中显示花岗岩侵入到石灰岩和砂岩中,故可确定花岗岩形成时间比石灰岩和砂岩都晚。第12题,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典型特征,岩浆岩和变质岩都不具有这一特征,因而花岗岩和大理岩中不可能含有化石。答案:13~14.解析:第13题,由题目可知,黑曜石形成于火山喷发时岩浆流的外缘,为岩浆冷凝形成。读图根据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判断,a为岩浆岩,③为冷凝作用,A对;b为风化物,②为高温熔化,B错;c为沉积岸,④为沉积作用,C错;d为变质岩,①为变质作用,D错。第14题,读图可知,b到d的过程为风化物转变为变质岩的过程,先经历了沉积作用,后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岩石性质发生了变化,B对。该过程发生在地表及地球内部,A错;物质来自于地表及地壳内部,C错;能量来自太阳能和地球内能,D错。答案:15.解析:沉积物顶部有铁质风化壳,或夹铁质、钙质胶结砂砾层,土林的组成物质成分是半胶结及成岩度较高的砂砾石层,是形成土林的内在原因之一,A正确;新构造运动提供流水侵蚀的势能,水向低处流,新构造运动影响土林的发育走向,B不正确;铁质风化壳和铁质胶结砂砾层对土林进行多层保护,C正确;土林是在干热气候和地面相对抬升的环境下,暴雨径流强烈侵蚀、切割地表深厚的松散碎屑沉积物所形成的分割破碎的地形。气候的干燥与降雨量少是土林发育的重要条件,D正确。答案:B16.解析:第(1)题,沉积物经固结成岩形成的一定是沉积岩(A);岩浆上升冷凝形成岩浆岩(C);B为变质岩。第(2)题,考查外力作用的五种表现形式。第(3)题,流水侵蚀作用形成了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③);石灰岩受热变质成大理岩(⑤);沉积物固结成岩形成煤层(④);岩浆上升喷出形成火山喷发(①)。答案:(1)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2)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3)③⑤④①17.解析:第(1)题,含油、气的岩石属于沉积岩,最底层的岩石含有气孔构造,是岩浆岩中的喷出岩。第(2)题,珊瑚的生活环境是温暖的浅海环境,石灰岩属于沉积岩中的化学沉积。第(3)题,由图可知,春晓油气田是我国东海大陆架及其向东的自然延伸部分。答案:(1)沉积岩岩浆岩喷出(2)温暖的浅海沉积岩化学沉积(3)本地属于我国东海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部分。章末检测(二)1~2.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石环地貌的形成过程为:冬季地表冻结时,颗粒之间的孔隙水结冰(体积变大)使整个地面上升,发生冻胀作用,砾石被抬高。到了春天解冻时,砾石以外的部分都解冻了,地面又下沉,但是砾石以下的黏土尚未解冻,砾石仍然高出地表;砾石以下细土部分也慢慢解冻,缩小了体积,留出了空隙,空隙很快被周围融化的细土充填,使砾石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样的过程经过反复多次,砾石就被挤到土层的表面上来,到达地面后进一步作水平分选,慢慢就形成了环状的地貌。故选A。第2题,根据材料分析,石环地貌的形成原因是冻融作用,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温和,不结冰,B项错误。图示石环地貌地面应由粗细不等的砾石和土壤组成,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为河流冲积平原,土壤物质组成较为均匀,不会形成该地貌,A、D两项错误。柴达木盆地戈壁广布,土层中颗粒大小不均匀,且冬季寒冷,能够形成石环地貌,C项正确。答案:3~4.解析:第3题,艾尔斯岩石的主要成分是砾岩、砂岩,因此主要岩石类型是沉积岩,沉积岩是由沉积物形成的。丁是沉积岩,甲是喷出岩,乙是侵入岩,丙是变质岩。故选D。第4题,艾尔斯岩石顶部圆滑光亮,四周陡崖上形成了一些自上而下、宽窄不一的沟槽、浅坑,是由长期的风化侵蚀也就是外力作用引起的。①代表外力作用,②代表变质作用,③代表重熔再生作用,④代表冷凝作用。故选A。答案:5~6.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甲处岩石为板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板岩为变质岩;花岗岩、玄武岩为岩浆岩;石灰岩为沉积岩;大理岩为变质岩。故选B。第6题,据材料可知,该图为我国台湾岛及其附近的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岛屿和山脉主要是由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大陆板块一侧抬升形成的。故选D。答案:7~8.解析:第7题,本题考查地貌的判读。据图可知,③处附近有河流经过,是山谷,据材料可知,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较老,以③为中心,向两侧岩层越来越新,可判断该处地质构造为背斜。故选B。第8题,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图中等高距为20m,故③处海拔低于⑤处20~60m;由于③处钻40m到达该水平面,则在⑤处钻至该水平面的深度为60~100m,因此最有可能为75m。故选C。答案:9~10.解析:第9题,由材料分析可知,迎水坡表现为流水堆积,背水坡表现为流水侵蚀,①坡表现为堆积,则为迎水坡,C、D错误;水流在流速快时侵蚀作用较强,在流速慢时堆积作用较强,故①坡流速较慢,A错误。故选B。第10题,根据前期和后期沙波剖面对比可知,②④坡泥沙被侵蚀,①③坡泥沙堆积。故选D。答案:11~13.解析:第11题,本题考查信息提取能力。牛轭湖水体自然更新慢,水质较差,A正确;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湖泊水位浅,主要与河流侧蚀有关,B、C错误;平原地区河流流速慢,侧蚀作用较强,流域平坦开阔,易形成河曲,故山区牛轭湖较少,D错误。第12题,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恢复河流的弯道,不利于汛期的排洪泄洪,反而有可能加重洪涝灾害,D不属于其主要目的。第13题,本题考查河流相关知识。黄河下游有地上河,故要人工加固大堤,因此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却没有形成河曲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干预多,C正确。答案:14~16.解析:第14题,发生河流袭夺前,图1中两水系之间分水岭是两河间的支流源头的连线方向。结合指向标,分水岭走向是南北走向,A正确,B、C、D错误。第15题,结合图2,山岭东侧河流海拔低,由于河流袭夺,图1中西侧河流甲段注入东侧河流,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丙,C正确;甲河段位于河流上游,河流袭夺不影响其流量,A错误;乙河段属东侧河流,水量不会减少,B错误;丁河段水量增大,D错误。第16题,图2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是由于河流的溯源侵蚀形成,C正确;风化作用、风力侵蚀不是主要外力作用,A、B错误;地壳断裂属于内力作用,D错误。答案:17~18.解析:第17题,本题考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由材料中霍林河“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可知,修建水库前塑造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流水,B项正确;题干问的是塑造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作用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应是流水等产生的外力作用,而不会是内力作用,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兴安岭附近早已没有冰川运动,C项错误;该地位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既有流水作用也有风力作用,河流断流以前以流水作用为主,断流之后才以风力作用为主,D项错误。第18题,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地面沉降一般是由于人为过量抽取地下水或地下采矿引起的,由材料可知,灌溉的农田主要在上游,山前平原地区不需过量抽取地下水,根据材料也不能得到采矿的相关信息,A项错误;断流期间流水侵蚀极弱,B项错误;该地位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既有流水作用也有风力作用,河流断流之前以流水作用为主,断流以后以风力作用为主,故在风力侵蚀下洼地增多增大,C项正确;材料中对河流断流前后气温变化并没有交代,因此不能判断是否有冻融塌陷,D项错误。答案:19~20.解析:第19题,本题考查地貌类型的成因。图中显示X区和Y区岩层性质与顺序相同,只是位置有高低,岩层中有断裂面且同一岩层沿断裂面错开,应为内力作用所致,D正确,A、C错误;图中岩层没有弯曲,因此不属于褶皱,B错误。第20题,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内力作用下,X区和Y区地表的玄武岩层在形成初期理应厚度基本一致,喷发物质也相同,A错误;两区域位置相近,冷凝环境差异不大,B错误;该区域地壳运动没有差异,D错误;当前厚度存在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外力侵蚀作用的差异,Y区相对上升,侵蚀作用更为强烈。故选C。答案:21.解析:第(1)题,根据逆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回答。第(2)题,丙处为向斜,岩层下凹,若施工易出现塌方事故;向斜是地下水的良好储存地,在此开凿隧道易成水道;丙处为石灰岩岩层,可能有溶洞,地基不稳固。第(3)题,①岩层侵入②岩层中,说明①岩层形成晚于②岩层。答案:(1)甲地位于向斜地区,由于在褶皱作用下被挤压,岩石比较坚硬,抗侵蚀能力较强;乙地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因此甲地海拔高于乙地。(2)丙地位于向斜,岩层向中心凹,建隧道容易塌方;且石灰岩是含水层,地下水容易汇聚;石灰岩地层多地下溶洞,地质结构不稳定。(3)②比①老。22.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A河段位于山区,由于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河流下蚀和溯源侵蚀明显,河谷呈“V”形。第(2)题,由B地地貌类型图可知,该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处,且呈扇形分布,可判断其为洪(冲)积扇。该地处于山区向平原的过渡地带,河流流速减缓,导致河流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第(3)题,与A地相比,B地的自然条件更为优越,发展农业的条件好,聚落更为密集。答案:(1)呈“V”形。(2)地貌类型:洪(冲)积扇。形成过程: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3)B地聚落密度大,A地聚落密度小。2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貌的形成过程,以及河流的地质作用、地质灾害等相关知识。第(1)题,K地的地貌类型为冲积扇或洪积扇,位于洪积—冲积平原或倾斜平原。该地岩层断裂陷落,相邻山地抬升,断层两侧落差增大。流经山地的河流洪水期水流流速快,挟带大量泥沙和砾石,当河流流出山口时,地势趋于平缓,水流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冲积扇或洪积扇,可能多个冲积扇、洪积扇连接在一起形成洪积—冲积平原或倾斜平原。第(2)题,滨浅湖水位上涨顶托曲流河,河漫滩平原堆积速度加快,地势抬高,辫状河区域与河漫滩平原落差减小,流速减慢。流速减慢导致辫状河下蚀减弱,侧蚀加强,河道变得更加弯曲,辫状河转变为曲流河。第(3)题,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从地形、气候、物质基础、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该区域的西侧为河流的发源地,山地地形,坡度大,再加上垦殖、开矿等人类活动破坏植被与地表结构,地表物质不稳定。该地夏季多暴雨,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答案:(1)冲(洪)积扇(洪积—冲积平原或倾斜平原)该地岩层断裂陷落,相邻山地抬升,断层两侧落差增大;流经山地的河流洪水期水流流速快,挟带大量泥沙和砾石,当河流流出山口时,地势趋于平缓,水流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冲(洪)积扇,多个冲(洪)积扇连接在一起形成洪积—冲积平原或倾斜平原。(2)滨浅湖水位上涨顶托曲流河,河漫滩平原堆积速度加快,地势抬高,辫状河区域与河漫滩平原落差减小,流速减慢;辫状河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道变得弯曲,辫状河转变为曲流河。(3)该区域的西侧为河流的发源地,山地地形,坡度大;垦殖、开矿等人类活动破坏植被与地表结构,地表物质不稳定;该地夏季多暴雨,易诱发滑坡、泥石流。24.答案:(1)洪积扇。河水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形成。(2)2010年与1949年比较,林地、草地减少,耕地增加。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3)沿河、沿海岸分布。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的发展。课时作业8常见天气现象及成因1~2.解析:本题组考查锋面及锋面天气的判读。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天气系统为冷锋。第1题,结合冷锋移动方向,A处在①阶段时,受单一的暖空气控制,温暖晴朗,气压较低。第2题,结合冷锋移动方向,A处在④阶段时,冷锋移出本市,受单一的冷空气控制,气温下降,天气晴朗。答案:3.解析:本题通过天气现象考查对天气系统的判别。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与冷锋活动有关。选项A表现为气压下降、气温上升,为暖锋;B项,根据符号可知是准静止锋;C项,根据风向箭头可知是北半球的低压槽部,此处存在一冷锋;D项为气流呈逆时针辐合,为北半球的气旋。因此本题选C。答案:C4~5.解析:本题组考查气压系统和锋面气旋。根据气压数值的分布,①为低压,②为高压。第4题,低压处气流辐合上升,多阴雨天气,高压处气流下沉辐散,天气晴朗,因此①气温日较差比②地小。第5题,低压槽处气流容易相遇而形成锋面。图中M为高压脊,N为低压槽。结合气流的运动方向可判断,N处锋面向较暖的方向移动,因此为冷锋。答案:6~7.解析:第6题,与红色温水相比,蓝色冷盐水密度大,两种水体相遇,蓝色冷盐水会沿交界面逐渐下沉。第7题,该实验模拟的是冷、暖气团相遇的锋面天气系统。答案:8~9.解析:第8题,据图分析可知,5日~6日(或7日)气温日较差变小,7日之后气温日较差变大。第9题,由图可知,5~9日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总体呈减小趋势,且天气经历了晴—多云—阴—晴的变化过程,说明该地这几日可能受冷锋过境的影响。答案:10~11.解析: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受该天气系统控制时,气温上升,气压下降。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和气压基本上得以恢复。因此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不可能是锋面,应该是气旋,故C项正确。第11题,该地午后受到气旋控制,形成阴雨天气。云层的反射作用强,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降低。故C项正确。答案:12~13.解析:第12题,甲、乙均位于北半球,且位于冷、暖气团交汇处,故控制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甲、乙均位于冷气团一侧。第13题,此时为4月份,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北方,甲地处于冷锋锋后,气温较低,可能出现降温、大风、沙尘天气;乙地处于暖锋锋前,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甲地吹西北风,乙地吹东南风。答案:14~15.解析:第14题,本题考查气旋的分布特点。读图可知,该天气系统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故为气旋,且该天气系统的气流呈逆时针辐合,故为北半球的气旋。第15题,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及其影响下的天气。图中阴影部分的风是从海洋吹来的,可能带来丰富的水汽,故可能形成降水;该处风从海洋吹来,形成高温区的可能性较小;该地应该位于暖锋的锋前,形成大风区的可能性较小。故选B。答案:16.解析:第(1)题,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图中气旋东部偏南风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北移动时,遇到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位于③、④之间),如图。第(2)题,据图可知:根据气压值知甲处为高压(反气旋),在高压控制下晴朗少雨。第(3)题,据图可知:图乙为低压,根据风向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⑤处吹西北风。①处等压线稀疏,⑤处等压线密集,所以①处与⑤处相比,⑤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较大。第(4)题,根据②处冷暖锋运动状况,②处应受冷锋影响。冬季受冷锋影响易出现大风、降温天气,所以B、C正确。第(5)题,北半球锋面气旋是一个由西向东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旋涡,②位于冷锋前,③位于暖锋后,属于暖气团控制的地区;①位于冷锋后,④位于暖锋前,属于冷气团控制地区。第(6)题,④位于暖锋前属暖锋雨区,多连续性降水。答案:(1)如图(2)反气旋(或高压)晴朗少雨(3)西北风⑤⑤地等压线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4)冷锋BC(5)②③(6)④17.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锋面系统。根据图示,图中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为暖锋系统。从性质上看,图中B位于暖锋锋前,是冷气团,C、D、E三地中,C位于暖锋锋后,为暖气团控制,气温高,D、E位于暖锋锋前,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所以气温最高的是C地。第(2)题,本题考查锋面系统及天气。图中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为暖锋系统,所以为暖锋天气图。该锋面过境后,E地受暖气团影响,天气状况是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第(3)题,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及天气。根据图示可知,图中中心气压较四周高,所以F处是高压中心。根据气流沿顺时针方向从中心向四周辐散,可判断为北半球的反气旋,在其控制下天气晴朗。答案:(1)冷'C(2)暖'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3)高'北'晴朗课时作业9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2.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该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自转方向为顺时针,示意南半球。图中气压带、风带总体向南移动,30°~40°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第2题,A项示意西南风,属于北半球西风带;B项示意西北风,属于南半球西风带;C项示意东南风,属于南半球信风带;D项示意东北风,属于北半球信风带。故B项正确。答案:3~4.解析:第3题,从图甲中可以看出,20°N~30°N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说明气压带、风带南移,所以30°N~40°N盛行西南风。第4题,图乙30°N~40°N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故图乙反映北半球的季节为夏季。答案:5~6.解析:第5题,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再根据①②③④的位置,可以确定①②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③为信风带,④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第6题,美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纬度地区,盛行西风,故选B项。答案:7.解析: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①位于亚欧大陆,当它为高压中心时,可表示亚洲高压;②是位于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③是北美大陆上的北美高压;④是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答案:B8~9.解析:本题组考查对三圈环流的判读。第8题,低纬环流中,a处气流下沉,则为动力成因的副热带高压,b为热力成因的赤道低压,Q为信风带。副热带高压(a)控制区域炎热干燥。结合指向标,赤道低压带在副热带高压带北侧,说明是南半球的低纬度环流圈。第9题,a处气流下沉,一定是高气压带;b处气流上升,为低气压带。该地位于北半球,图中低压b位于高压a北侧,因此a一定是副热带高压带,b一定是副极地低压带,图示环流为北半球中纬环流,Q地盛行西南风。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较多。答案:10~11.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季节移动,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和南亚季风。第10题,根据经纬度,图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50°N左右,最低值出现在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第11题,结合上题分析,气压最高值出现在亚欧大陆腹地,为北半球冬季。此时,太平洋上形成低压;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印度半岛盛行东北季风。答案:12~13.解析:第12题,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信风带,在①②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第13题,③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当它被切断的时候为北半球的冬季,南亚盛行东北风。答案:14~15.解析:第14题,本题考查高、低压中心的成因分析。读图,澳大利亚大陆1月等压线在西北部形成了低压中心,7月在大陆上形成了高压中心。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1月为澳大利亚的夏季,陆地气温较高,7月为冬季,陆地气温较低,故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②正确;另外,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到30°S以北地区,也会形成这种气压状况,故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密切相关,③正确;与洋流、地形无关。故B正确。第15题,本题考查风向的判读。空气水平运动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在近地面还需考虑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达尔文位于南半球,夏季(1月份)的风向需根据虚线等压线判读,受西北部低压中心影响,达尔文的风向是西北风;冬季(7月份)的风向需根据实线等压线判读,风向为东南风,D正确。答案:16.解析:本题前3个小题是考查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应该运用所学的“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作为解题的基本图形,当我们把“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摆放的位置稍做调整(如图),思路就会豁然开朗。比较两图发现,该题的图形除了把圆形(球形)的地面“拉直”成水平的地面外,其他与教材的图形完全一样,这样就很容易解答前3个小题了。第(4)题,②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降水稀少,则降水带为副热带少雨带,可是在中纬度大陆东岸,由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环流替代了三圈环流,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台风带来较丰沛的降水。答案:(1)副极地低气压副热带高气压(2)东南信风中纬西风(3)太阳直射点冬至(4)副热带少雨东夏季17.解析: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北纬30°以北,可判断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M地盛行东南季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形成季风气候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N地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南亚地区盛行西南季风,其成因是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偏成西南季风。答案:(1)北夏(2)炎热干燥副热带高气压带(3)东南高温多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4)慢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课时作业10气候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1~3.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读图可知,图①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降水集中于夏季,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或亚热带湿润气候;图②终年高温少雨,判断为热带沙漠气候;图③雨热不同期,判断为地中海气候;图④终年温和湿润,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形成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即④,D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及其分布。我国有大面积分布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即①,A正确。第3题,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及其特点成因。③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冬季,西风带控制该区域,西风从海洋上带来湿润的气流,气候温和多雨;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该区域,以下沉气流为主,不易形成降水,气候炎热干燥。B正确。答案:4~5.解析:第4题,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判读。等压面凸向低处,说明该处气压较低,高空气压和近地面的气压状况相反,由此判断该地3000米高空等压面向下弯曲的地方为低压,近地面对应为高气压带;甲、乙两处的风带,在近地面由高压流向低压,图中的气压带可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也可能是极地高气压带,A错误;高空空气受两个力,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空气受三个力,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定夹角,B错误;如果甲、乙风向相同,说明向哪个方向都是南或者都是北,说明甲、乙之间的气压带为极地高气压带,甲、乙风向相同时同属一个极地东风带,C正确;图中近地面气压带为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D错误。第5题,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若该图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且甲纬度低于乙,则近地面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甲应该为东北信风带,乙应该为盛行西风带。常年受信风带控制容易形成热带沙漠气候,A错误;副热带高气压带与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B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与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C错误;该气压带终年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少雨,易形成热带沙漠气候,D错误。答案:6~7.解析:第6题,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成因。当黄赤交角为0°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则气压带、风带就不会发生季节移动,则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就无法形成,如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M位于40°纬线附近,只可能是地中海气候。若M为地中海气候,则M所在纬度应低于40°,可知为北半球,A正确。第7题,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成因。N地位于中纬度的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季风气候,C正确。答案:8~9.解析:第8题,本题考查气候类型图的判读。根据图示分析,①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是地中海气候;②地全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温带季风气候;④地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年降水量在750~1000mm,为热带草原气候。①地冬季温和多雨是受西风带控制形成,②地全年受西风带影响,温和湿润。两地冬季气候特征的成因相同,①②正确,故选A。第9题,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结合上题分析,图示各气候中,③是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热带草原气候两岸都有分布。结合我国气候类型分布,故选C。答案:10~11.解析:第10题,3月到5月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半球,北半球白昼变长,太阳高度角变大,①正确;3月到5月西南季风还未到达,受东北季风影响,晴天多,降水少,②正确,③错误;南亚北部为喜马拉雅山,阻挡了北部南下的冷气团,气温高,④正确。故选B。第11题,3月东北信风带位置主要偏南,斯利那加受东北信风影响小,A错误;3月,中纬西风带位置主要偏南分布,斯利那加主要受盛行西风影响,且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B正确;3月份夏季风尚未到达,C错误;斯利那加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位于东北季风的背风坡,D错误。答案:12~13.解析:第12题,图示为热带雨林的景观,常年出现在热带雨林地区。第13题,我国西双版纳澜沧江畔纬度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是热带季风气候,有热带季雨林分布,夏季会出现图示现象;长白山天池湖畔是温带季风气候,重庆嘉陵江沿岸和武夷山九曲溪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不会出现图示现象。答案:14~15.解析:第14题,图中阴影区位于撒哈拉沙漠,为热带沙漠气候,主要植被类型为热带荒漠。第15题,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因此枣椰树种植在水源条件较好的绿洲地带。故选D。答案:16.解析:根据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和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位置分布,可以判断出①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与赤道低气压带有关;②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与西风带有关;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其形成与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有关;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答案:(1)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①②①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是由于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是由于全年受西风带控制。(3)③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季。(4)高温多雨(5)如图,要求一是气压带的位置必须要偏南;二是两个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配电系统》练习题集
- “茅台杯”第二届全国装甑(上甑)摘酒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重点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英语试卷(含解析)
- 北京市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检测数学试题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高三(上)开学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坚果炒货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2023年超硬材料资金筹措计划书
- 2024年食品助剂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高沸点溶剂资金筹措计划书
- 《28.2.2 利用仰俯角解直角三角形》教案、导学案
- 财务税务法务合规培训
- 检验科生殖出科小结
- 《合同转让和分包》课件
- 中国美术简史
- 腰大肌脓肿的护理查房
- 小学各年级学会互助与合作共同成长主题班会
- 项目计划书项目人力资源分配
- 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基础知识填空
- 体育教育课题申报书:《初中体育课堂运动方法分析》课题申报材料
- 4.3平面镜成像(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