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考历史冲刺热点复习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_第1页
2024届新高考历史冲刺热点复习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_第2页
2024届新高考历史冲刺热点复习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_第3页
2024届新高考历史冲刺热点复习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_第4页
2024届新高考历史冲刺热点复习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7d195523061f1c05acf76b8f77ad0f5cf4bfee44656fe548320944B98F67CB1985FAB3A9D5F17B3F04517704E6FAFB9B886208504C53F0209CCFCFD7DCBC2FFA7EFB712B888BBDC0AA6CC36F1755313303D7890B86B527EF283536BD00F78452D506777748142E59D7E28653346FC10AF757FD95871D7D0579D3AFD2A31C06E447ABC8A08C203BA

2024届新高考历史冲刺热点复习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通史时序【课标】了解唐后期至两宋时期的重要改革,以及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e7d195523061f1c05acf76b8f77ad0f5cf4bfee44656fe548320944B98F67CB1985FAB3A9D5F17B3F04517704E6FAFB9B886208504C53F0209CCFCFD7DCBC2FFA7EFB712B888BBDC0AA6CC36F1755313303D7890B86B527EF283536BD00F78452D506777748142E59D7E28653346FC10AF757FD95871D7D0579D3AFD2A31C06E447ABC8A08C203BA

宋朝崇文抑武,国家积贫积弱,是一个饱受诟病的的时代;但走进它却发现,它经济高度发展,文化成就卓著,阶层充分交流,是一个如水一般流动的、充满生机的时代。你如何认识这个历史的悖论?

【探究】宋元时期的经济与社会在前代基础上有何新变化?e7d195523061f1c05acf76b8f77ad0f5cf4bfee44656fe548320944B98F67CB1985FAB3A9D5F17B3F04517704E6FAFB9B886208504C53F0209CCFCFD7DCBC2FFA7EFB712B888BBDC0AA6CC36F1755313303D7890B86B527EF283536BD00F78452D506777748142E59D7E28653346FC10AF757FD95871D7D0579D3AFD2A31C06E447ABC8A08C203BA探究1农业变化(2020·全国Ⅰ卷高考·2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耕种制度】宋朝一年两熟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提高了粮食产量。Ae7d195523061f1c05acf76b8f77ad0f5cf4bfee44656fe548320944B98F67CB1985FAB3A9D5F17B3F04517704E6FAFB9B886208504C53F0209CCFCFD7DCBC2FFA7EFB712B888BBDC0AA6CC36F1755313303D7890B86B527EF283536BD00F78452D506777748142E59D7E28653346FC10AF757FD95871D7D0579D3AFD2A31C06E447ABC8A08C203BA生产技术:北宋时,农具品种复杂多样,精耕细作技术成熟。探究1农业变化经济结构: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农产品商品化提高。(2014·山东高考·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C.传统农业生产衰退D.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e7d195523061f1c05acf76b8f77ad0f5cf4bfee44656fe548320944B98F67CB1985FAB3A9D5F17B3F04517704E6FAFB9B886208504C53F0209CCFCFD7DCBC2FFA7EFB712B888BBDC0AA6CC36F1755313303D7890B86B527EF283536BD00F78452D506777748142E59D7E28653346FC10AF757FD95871D7D0579D3AFD2A31C06E447ABC8A08C203BA从土地制度的变化看宋代社会材料:宋真宗时,开封府发布法律文件,要求“应典卖倚当庄宅田土,并立合同契四本,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纳商税院,一留本县”。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食货》南宋土地买卖契约残片探究1农业变化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B不抑兼并

不立田制e7d195523061f1c05acf76b8f77ad0f5cf4bfee44656fe548320944B98F67CB1985FAB3A9D5F17B3F04517704E6FAFB9B886208504C53F0209CCFCFD7DCBC2FFA7EFB712B888BBDC0AA6CC36F1755313303D7890B86B527EF283536BD00F78452D506777748142E59D7E28653346FC10AF757FD95871D7D0579D3AFD2A31C06E447ABC8A08C203BA从土地制度的变化看宋代社会材料:宋代放任对土地的买卖,不抑兼并,……国家维护土地私有权,鼓励自由垦辟土地。探究1农业变化(2013·全国Ⅱ卷高考·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解读】宋朝在处理土地问题上顺应土地私有化的发展趋势,土地产权流转具有合法性,并受到政府契约的保证与保护,推动租佃关系的日益普遍化,并出现了“永佃权”的特殊现象,推动了封建社会农耕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发展。D【概念】租佃制

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宋仁宗亲下诏书,规定:每年农田收获完毕,凡佃户不愿再租种地主土地者,可以自由离去,地主不准以任何理由强行留其佃耕。此规定的重要意义是()A.推动了租佃制度的发展B.导致封建性租佃关系的瓦解C.解放了农村自由劳动力D.废除了农民对地主依附关系A纺织业①北宋丝织业内部出现织与染分离;②南宋棉织业出现独立经营的机户;③元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④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之一。制瓷业①宋朝五大名窑;②元朝青花瓷和釉里红;③宋元时期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矿冶业①使用焦炭冶铁;②首都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印刷业①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②知识产权和广告意识;③推动文化普及,带动造纸业发展。探究2手工业变化(宋)雕版印刷根据国外陶瓷考古发现,宋代瓷器在亚洲的日本、朝鲜、印度、叙利亚、沙特阿拉伯、也门等地,非洲的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甚至远到津巴布韦都有不等数量出土,其中尤以日本、菲律宾发现最多。这主要说明()A.宋代制瓷技术高超

B.宋代对外交往频繁C.宋与埃及直接往来

D.海上丝路范围广大(2018年全国文综Ⅰ卷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AD史书记载:宋代铸币用工之序有沙模作、磨钱作、排整作。模沙、冶金、分作有八前为大闳,冶官别墅,于闳之南,群工屯营,为屋八百楹。材料反映了()A.官营手工业工序严格规范

B.民营手工业分工日益细致C.冶金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D.家庭手工业工艺水平提高【解析】“用工之序有……”“模沙、冶金、分作有八”反映官营手工业的宋代铸币工序非常严格、规范,故选A项;宋代铸币是官营手工业,不是民营手工业,排除B项;宋代铸币不是冶金业,排除C项;宋代铸币是官营手工业,不是家庭手工业,排除D项。A关键词城市格局坊\市界限打破人口流动农村向城市转移文化结构市民文化城市功能经济职能逐渐加强城市人口数量大幅度增长市民阶层初步形成城市体系市镇网络体系逐渐形成探究3城市变化宋代城市格局与功能发生怎样的变化?(2021.1·浙江高考·4)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条线之类”。材料反映了北宋()

A.已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B.商业活动脱离了官吏监管C.“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D.商人地位远比一般平民优越A——徐苹芳复原的北宋相国寺平面图勾栏瓦舍酒肆探究3城市变化材料:南宋时,临安“湖山游人,至暮不绝。…至如贫者,亦解质借兑,带妻挟子,竟日嬉游,不醉不归”。

——宋元之际吴自牧《梦粱录》

《清明上河图》街肆一隅的说书人《清明上河图》酒肆中的“美食家”e7d195523061f1c05acf76b8f77ad0f5cf4bfee44656fe548320944B98F67CB1985FAB3A9D5F17B3F04517704E6FAFB9B886208504C53F0209CCFCFD7DCBC2FFA7EFB712B888BBDC0AA6CC36F1755313303D7890B86B527EF283536BD00F78452D506777748142E59D7E28653346FC10AF757FD95871D7D0579D3AFD2A31C06E447ABC8A08C203BA探究4商业变化明显的广告自觉与商标意识【北宋“交子”与南宋“会子】纸币出现于宋朝,一方面是印刷技术的成熟;一方面是货币经济繁荣的自然结果;再者,则是军事压力之下的被迫创新。货币与金融:信用关系发展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A类似银行纸币汇兑【柜坊】唐代下图为元朝元钞与白银、黄金比价变化趋势图,由图可知元朝()

元朝纸钞与白银、黄金比价变化趋势图

A.一直在增加纸币发行量

B.对经济的控制迅速加强C.通货膨胀速度不断加快

D.后期面临严重财政危机【解析】由材料可知元朝后期黄金与元钞的比价迅速上升,结合所学元朝后期滥发纸币,导致纸币贬值,说明元朝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故选D项;材料中前期纸币贬值迅速,但中后期基本平稳,后期再次迅速贬值,“一直”表述错误,排除A项;元朝统治者既没有控制经济的能力也没有达到控制经济的时机,排除B项;由材料信息可知1309—1316和1328—1331两个时期经济发展较为平稳,“不断加快”表述错误,排除C项。D

材料:

雇佣制的普遍应用,宋朝的城市中出现了比较发达的劳动力市场,“……凡有钱者,皆可雇其充使令担负也”。——(宋)无名氏《湖海新闻夷坚续志》雇佣制普遍化探究4商业变化e7d195523061f1c05acf76b8f77ad0f5cf4bfee44656fe548320944B98F67CB1985FAB3A9D5F17B3F04517704E6FAFB9B886208504C53F0209CCFCFD7DCBC2FFA7EFB712B888BBDC0AA6CC36F1755313303D7890B86B527EF283536BD00F78452D506777748142E59D7E28653346FC10AF757FD95871D7D0579D3AFD2A31C06E447ABC8A08C203BA探究4商业变化边境贸易【榷场】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宋金榷场分布图宋初,在与蕃部进行马匹交易时,“官取良而弃弩(劣),禁其私市”。之后调整为委派专门的官员“谨视马之良驽,驽即印识之,许民私市焉”。上述政策调整说明()A.官府极力倡导商品经济发展

B.民间交易日益趋于繁荣C.边境贸易涉及国家利益

D.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保护Ce7d195523061f1c05acf76b8f77ad0f5cf4bfee44656fe548320944B98F67CB1985FAB3A9D5F17B3F04517704E6FAFB9B886208504C53F0209CCFCFD7DCBC2FFA7EFB712B888BBDC0AA6CC36F1755313303D7890B86B527EF283536BD00F78452D506777748142E59D7E28653346FC10AF757FD95871D7D0579D3AFD2A31C06E447ABC8A08C203BA探究4商业变化海上丝绸之路北宋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管辖;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①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隔断了陆上丝绸之路;②航海和造船技术发展;③海路安全、运载量大、成本低;④经济重心南移;工商业繁荣;⑤统治者推行开明外交政策。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在这里……商货宝石珍珠输入之多竟至不可思议。——马可·波罗宋朝的丝绸之路为何以海路为主?下面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从中反映的问题,你认为合理的是()

年代农业税非农业税997年2408.11567.71021年2641.23874.01077年2021.35117.2A.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北宋时期农业生产受到削弱B.赋税收入不断增加使北宋政府长期保持财政充裕C.非农业税激增既是抑商体现,也反映工商业发展D.土地兼并严重直接导致了北宋时期农业税的变化C经济重心南移探究5经济格局变化“苏湖熟,天下足”“国家御戎西北,而仰食东南,东南食不足,则误国大计。请自京东、西及河北诸州大行劝农之法……岁可省江、淮漕百余万”。这一记载反映的是()A.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必要性

B.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C.元朝重视发展北方农业生产

D.明朝政局稳定仰仗南北漕运B【解析】材料表示国家在西北抵御少数民族,但是国家的财政却仰仗东南地区,表明当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为宋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且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地区成为了国家的经济重心,因而材料反映的是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故选B项。阶段时期过程规律影响南移开始魏晋江南得到初步开发一是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二是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继续南移唐中叶后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寡的格局定型。南移完成南宋①北宋灭亡,中原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②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元朝①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②为将南方财赋北运,重新开通大运河,缩短了航程;③为运输江南的粮食,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梳理】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阶段(标志)和规律?影响(1)推动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促进海上贸易的发展;(2)人才和文化中心南移:北宋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分配名额,分别录取。江浙成为人才集中地区。(3)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全国文综课标Ⅰ卷27)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B门第观念淡化“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⑴贱民数量减少,世袭奴婢减少,家内服役大多来自雇佣;⑵无地农民与地主签订契约,较少受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⑴政府基本不干预土地买卖、典当等经济行为。⑵官府对百姓迁居、更换职业等的限制比前代更松弛。注:金元时期,上述情况出现一定程度的逆转,但从长时段看,大趋势没有变化。探究6社会变化平民化自由化宽松化世俗化读表,这一现象反映了()

唐、五代、宋三个时期官员出身统计表

朝代名族子弟中等家庭寒族其他唐53.2%14.5%13.8%18.5%五代9.8%26.1%50.0%14.1%宋3.2%28.0%46.1%22.7%

A.唐宋人口分布的变迁

B.唐宋官学教育的发展C.唐宋社会阶层开始流动

D.唐宋社会门第的颓势D从中国家谱发展的历史看,宋朝以后修谱的宗旨发生了变化,此前家谱作为官吏铨选和巨姓望族婚姻门第的参考功能已经逐渐丧失。编纂家谱的目的是说世系,序长幼,辩亲疏,尊祖敬宗,关注宗亲族道的提倡。家谱的修纂也逐渐由官方垄断到民间私修。这反映了宋以后()A.宗法观念日益淡薄

B.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C.家谱社会功能衰退

D.地方政府的职能扩大B材料:流动,既包括地理意义上的横向流动,即可以从一地自由迁徙到另一地;也包括阶层意义上的纵向流动,即固化的等级结构被打破。这种丰富、广泛、持续的社会流动性,是从宋朝才开始涌现出来的。1.纵向:阶层流动增强2.横向:百姓可以自由迁移探究7思想变化①儒学哲学化,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②儒学思辨化,以儒家纲常伦纪为核心,融合佛道,贯通宇宙自然(道)和人生命运(佛);③儒学体系化,实质是儒学的一次更新,是以儒家纲常伦理维护专制统治的新儒学。【解析】理学主要特点?视角二:(心学)把人的道德理性的自觉性和自主性上升到终极依据……无意中瓦解了历史与权力、经典和精英对真理的解释权力……原本一统的意识形态被各种怀疑态度瓦解,思想世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裂缝。——葛兆光《中国思想史》视角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章句集注》踏雪寻梅图视角三:“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视角四:“无事袖手淡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探究】如何评价理学?(1)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对人的人格、气质、品行、立志、责任感等方面的塑造具有积极的作用;(2)消极:理学异化,标榜道德,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湮灭了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心学异化,空谈心性、脱离实际。如何评价理学?【探究】(2012·海南高考·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生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B.孟子的仁政思想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2014·全国Ⅰ卷高考·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2013·全国Ⅰ卷高考·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ADC材料一城市与生活北宋东京(开封)内城平面示意图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