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草案公示—
公示日期:
2023年4月28日起至2023年5月28日
共30天
公示渠道:
荆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官网
/
反馈方式:
电子邮箱:104390732@
邮寄地址:荆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规划科
(邮件标题或信封封面请注明“荆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意见建议”字样)
本规划所有数据和内容以最终批复为准,部分图片来源于
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荆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系。
强化使命担当,
01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p城市性质
p发展战略
p目标愿景
Urbancharacteristic
1.1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
江汉平原现代化中心城市
城市职能
建设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
建设区域性科教创新中心
建设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
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
建设荆楚文化传承发展中心
Developmentstrategy
1.2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争创“五大示范”
1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建设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2落实“长江大保护”
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
3推进农业现代化
建设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
4推动跨江发展
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
5强化全域统筹
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
ObjectiveVision
1.3目标愿景
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到2035年,基本建成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经济量级实现新跨越;发展层级实现新突破;城市能级实现新提升。
发挥农业基础优势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
发挥沿江区位优势四大四大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
发挥历史文化优势优势目标荆楚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
发挥水乡古城特色优势江汉平原生态宜居城市
推动区域协调,
02建构全面开放格局
p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p共建宜荆荆都市圈
Promotingregionalcoordinateddevelopment
2.1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建构东链、西融、南合、北联的全面开放格局
东链:
全面链接武汉都市圈,强化交通联系,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本地产业
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农业、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武汉后花园。
西融:
协同共建宜荆荆都市圈,推进重大交通项目、产业发展、科技创
新、生态保护等多方位全面协同,打造长江中上游重要增长极。
南合:
深化省际合作,主动对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鄂湘跨省协
作示范区。打造荆州-常德、荆州-岳阳两大重点跨界协作地区。
北联:
积极对接襄阳都市圈,加强与襄阳、洛阳和西安等城市
旅游协作,推动旅游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等方面合作。
ActivelyintegrateintoYiJingJingMetropolitanArea
2.2协同共建宜荆荆都市圈
推进宜荆荆都市圈“八同”合作
规划同编交通同网
编制宜荆荆都市圈发展规划和国土以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
空间总体规aa划a,以及基础设施、产突出铁路补a短aa板、航运提能级、公
01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公02路壮筋骨、航空拓功能,实施交通
共服务、对外开放等专项规划。强基工程。
科技同兴产业同链
促进荆州大学城与宜昌科教城、荆共同打造全省汽车工业“南走廊”、
楚科创城等aa创a新平台融合发展,共特色农业示aa范a区、碳磷卤硅“四化”
同打造区域性创新中心。04融合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生物医药
03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资源同用市场同享
发挥区域内建设用地、卤水、煤、开展都市圈市场一体化建设,推动
石油、磷矿a石aa、能耗指标等资源最“系统互通aa、a信息互享、监管互动、
05大化价值,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06信用互认”。
流域同治民生同保
加强政策对接、协同与保障,推动
围绕沿长江、汉江流域、环洞庭湖aaa
流域,加强aa上a下游统筹、左右岸协区域教育、医疗、文旅等优质资源
同、干支流互动。跨区域共享,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
0708务一体化。
ActivelyintegrateintoYiJingJingMetropolitanArea
2.2协同共建宜荆荆都市圈
增强荆州都市区(荆江公松都市区)一体化发展
促进跨江高水平承接彰显文化魅力,
联动发展区域产业转移打造文旅目的地
立足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水平承接区域产业转以楚文化、三国文化为
基地、公铁水空交通优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切入点,整合长湖、洈
势,打造区域性交通、打造为国家承接产业转水湿地生态旅游资源,
物流、先进制造、商贸移示范基地。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
消费中心。荆楚文化旅游目的地。
促进荆江公同城化发展推进荆州都市区规划同编、产业同链、交通同网、科技同兴、设施同
享。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谋求江南安全区合理扩容。谋划荆州中心城
区多条过江通道进入国家规划。构建“一心两翼,一区多园”的产业
发展格局,有序推进中心城区跨江发展。
强化流域统筹,
03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p构建流域综合治理新体系
p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
p构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p统筹划定国土空间控制线
Buildinganewsystemforcomprehensivewatershedmanagement
3.1构建流域综合治理新体系
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落实省级划定的三个二级流域片区,划定松西片、松
虎区间片、虎渡河东片、藕池河东片、荆州城区片、四湖中下区片、沮漳河片等七
个三级流域片区,明确并守住安全底线,探索工业优先的四化同步发展新路子。
水安全底线
推进新型工业化
水环境安全底线
明确推进推进信息化建设
粮食安全底线
安全四化推进新型城镇化
生态安全底线
底线同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文物安全底线
市域流域治理规划图
Implementthestrategyofmainfunctionalareas
3.2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
落实省级空间规划确定的县级单元主体功能区,以提供主体产品的类型为基准,
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以乡镇/街道为单元划定主体功能分区。
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
市域主体功能分区图
Buildtheoverallpatternoflandspace
3.3构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东湖西山、一江贯穿一带一核,三区联动
筑牢西部武陵山余脉生态安全屏障,发挥推动沿江城镇联动发展,打造沿江发展
洪湖、长湖的生态功能,保护长江、松滋带。立足荆江公同城化发展,做强中心
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等生态廊道,城市发展极核。推动西部荆州都市发展
落实长江大保护要求,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区、中部洞庭湖生态发展协作区、东部
开展农业污染治理,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融合武汉发展示范区三区联动发展。
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Overalldelimitationoflandspacecontrolline
3.4统筹划定国土空间控制线
保护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生态资源,尊重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科学划定耕地和永
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和资源配
置,实现国土空间集约节约高效开发。
严格划定耕地和永久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
基本农田控制线
将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水源地一将城镇建成区、一定时期内可以集
将长期稳定利用耕地划为永久基
级保护区等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中进行城镇开发建设区域纳入城镇
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
能的区域划为生态保护红线。确开发边界。防止城镇规模盲目扩张
要农产品供给。统筹安排农业生
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和建设用地无序蔓延,推动城镇由
产、农村生活、乡村建设等空间。
性质不改变。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市域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
保障农业空间,
04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p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p优化农业空间格局
p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Accelerateagriculturalandruralmodernization
4.1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打造全国一流、功能完备、带动力强的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粮食安全全
方位夯实,形成更强创新性、更高附加值、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农业产
业价值链加快向中高端迈进,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
品牌优势。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乡村振兴。
建设大基地
围绕粮食、淡水产品、油菜籽、畜禽四条产业链和全省十大优势产业链,建
立一批标准化、绿色化、规模化种养基地。
培育大龙头打造大品牌
每个县(市、区)重点扶持1家以上农重点打造“荆州味道”农产品区域公
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重点培育1用品牌,协同推动“荆州鱼糕”“洪
个特色主导产业,重点建设1个农产湖莲藕”“监利大米”等水产、水生
品加工园区。蔬菜公用品牌发展。
抢抓大变量拓展大市场
建设粮食、水产、畜禽、果蔬、调味推动高新区国家级农产品交易及集散
品五大类预制菜加工基地,建立预制菜基地建设,完善农产品“产、加、运、
产业服务平台,增强预制菜企业的技术储、销”全产业链体系。
升级与创新。
Optimizeagriculturalspatialpattern
4.2优化农业空间格局
构建特色化农业
空间格局
都市农业发展区特色农业发展区
积极发展农事体验和观光休闲农业。做精做优特色农产品品牌。
现代农业发展区种养结合发展区
耕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农产推广稻-虾、稻-渔、再生稻、水生蔬
品生产功能强,永久基本农田集菜、生态渔业等高效生态种养模式。
中区优先在此类区域落实。
构建“1+2+N”
市场格局
一核:国家级荆州农产
品交易及集散中心。
两翼:公安及监利南北
两翼。
多点:多个区域性农产
品交易集散支点。
Comprehensivelypromoteruralrevitalization
4.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明确村庄分类管控要求加强乡村振兴要素保障
集聚发展类
明确乡村振兴突出科技创
产业用地重点新赋能
特色保护类投放空间
城郊融合类重点保障乡村有序推进农村
振兴产业用地人居环境整治
指标
撤并搬迁类
立足美丽宜居着力提升县城
推进乡村建设服务能力以及
其他类农村公共服务
水平
锚固生态框架,
05推动全面绿色转型
p构筑生态安全格局
p加强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
p开展生态修复与国土综合整治
Build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
5.1构筑生态安全格局
构筑“一带、八廊、四片”的生态安全格局
一带指长江生态保护带,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对长江大保护的要求。
指沿松滋河、沮漳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四湖总干渠、西干
八廊渠、隆兴河-洪湖、引江济汉渠,构建市级生态廊道。
指四大生态保护片区。分别是大遗址-长湖片区、洈水湿地片区、洪
四片湖生态片区、长江白鳍豚保护地片区。
市域生态系统保护规划图
Strengthentheprotectionandutilizationofnaturalresources
5.2加强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
水资源保护和利用
加强水资源刚性约束,优化区域水资源调配,推进水资源集约利用;强化河
湖空间管控,优化河湖水系网络,强化流域综合治理,保障水安全。
林地资源保护和利用
严格保护公益林,实施林地保护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把控林地保护底线,明
确森林资源控制指标,促进林地合理利用,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耕地保护目标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确保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
矿产资源保护和利用
合理安排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科学安排矿
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严格限制区域内新设采矿权数量。
Ecologicalrestorationandcomprehensiveterritorialimprovement
5.3开展生态修复与国土综合整治
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生态修复
推进长江荆江段及洪湖流域山水林
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提升洪湖等河湖湿地生态涵养能
力工程
科学推进国土绿化
建设绿色矿山
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
做强产业支撑,
06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p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p保障先进制造空间
p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Buildingamodernindustrialsystem
6.1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以现代服务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驱动。
着力构建“4611”现代产业体系。
培育壮大装备制造、医药化工、轻工建材、农产品
加工等
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纺织服装、文
化旅游、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等
培优锻强智能家电、汽车零部件、石油石化装备、
生物医药、光伏新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现代煤
化工、现代造纸、食品加工、婴童装、节能环保等
Guaranteeadvancedmanufacturingspace
6.2保障先进制造空间
优化调整产业发展一区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空间,促进产业集群化
发展,构建“一区引
江陵县和松滋市
领、两极支撑、两极
组团联动”制造业空
间布局。组团多个产业园区组团联动发展
市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图
Acceleratetheprocessofnew-typeindustrialization
6.3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实施四大工程
产业链技改提优质企业绿色智能
协同发展能强基梯度培育引领
构建两大创新策源中心
高水平建设“荆州科创走廊”。
高规格建设“荆州(武汉)离
岸科创中心”。
做优城镇空间,
07打造高质量新标杆
p建构城镇空间格局
p提升中心城区能级
p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就地城镇化
Constructurbanspatialpattern
7.1建构城镇空间格局
一带一核
打造沿江发展带,推动沿江城镇联动发展。以荆江公同
城化发展核为核心,促进中心城市做大做强。
城镇三区联动
空间
格局推动西部荆州都市发展区、中部洞庭湖生态发展协作区、
东部融合武汉发展示范区三区联动发展。
完善“市域主中心—市域副中心—县域中心—重点
镇—一般镇”的城镇体系。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Improvetheenergylevelofthecentralurbanarea
7.2提升中心城区能级
保护两带建设三城强化两区
长江生态带活化古城拓展高新区
更新老城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带强化经开区
建设新城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Promotinglocalurbanizationwithcountytownasthecarrier
7.3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就地城镇化
实施强县工程
建设四化同步建设产业转型建设流域综合
县市沿江分布,发展示范区升级示范区治理示范区
与流域综合治理相结
松石洪
江公监
合,分类引导县城差滋首湖
异化发展。陵市安市利市
县县市
建设绿色低碳高建设新型城镇建设国家农业
效发展示范区化示范区现代化示范区
推进小城镇特色发展
因地制宜建设6个现代农业大镇,8个新型工业强镇,3个文化旅游名镇,4
个商贸物流重镇。支持监利白螺、公安黄山头、石首桃花山、洪湖新滩建设4个
重点口子镇。
传承荆楚文化,
08建设文化旅游名城
p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p加强荆楚文化建设
p构建全域景观风貌分区
Improvethehistoricalandculturalprotectionsystem
8.1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传统特色街巷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
2片历史城区5个历史街区3条特色街巷3处历史文化名镇1个中国传统村落
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遗存大遗址保护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15处国家级11项国家级
61处省级100处历史建筑1个国家级大遗址保护片区34项省级
501处县级63项市级
从楚都走向历史文化名城
春秋时期,楚都,
近现代(1980后)
楚国政治、文化经
济的中心,楚文化著名轻工业城市、国家历史文化
的发祥地名城
秦至宋元明清至改革开放
区域中心,政治、区域重要城市,商贸都会,曾为荆湖
军事和经济中心行省省会。
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Jingchuculture
8.2加强荆楚文化建设
以楚文化为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展示窗口
挖掘、传承、弘扬楚文化
历史变迁形成了荆州多
元化的文化积淀,以楚文化、
三国文化、商埠文化最为突
出。挖掘、传承、弘扬以楚
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大
力实施城市品牌塑造工程,
增强荆州文化软实力。
建设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
以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抓手,坚持
保护第一,以展示文化、优化环
境为重点,维护文化遗产的真实
性、完整性、功能性,增强历史
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
能力。
Constructthewholelandscapezoning
8.3构建全域景观风貌分区
根据自然地理、生态网络格局、农业特色、文化空间格局识别各区域风貌特色,
形成七大特色风貌分区。
人文都会风貌区
长江生态风貌区
平原农业风貌区
现代城镇风貌区
西部山林风貌区
东部湖塘风貌区
魅力河川风貌区
乡村风貌区
提升枢纽能级,
09完善城市基础支撑
p建设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
p建设高效畅达的交通网络
p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城乡建设
p构建更加安全韧性城市
Constructionofregionaltransportationandlogisticscenter
9.1建设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
发挥沿江区位优势,打造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
构建江汉平原
高铁大环线
推动高速公路
延伸联网
畅通黄金水道
通航能力
构筑一港十区
港口布局
Buildefficientandsmoothtransportationnetwork
9.2建设高效畅达的交通网络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
干线铁路网络高速公路干线公路
“四纵二横”“八纵三横一环”“七纵二横四联”
内河网络航运网络
“两江两河”,“一港十区”干支联,全网通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Buildefficientandsmoothtransportationnetwork
9.2建设高效畅达的交通网络
完善现代物流体系
1加快建设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
打造国家级大宗商品集散交易中心、内河绿色低
碳多式联运重要节点、长江中游物流成本洼地。
2构建铁水联运枢纽空间格局
打造“一带两廊三枢纽四节点”的大宗商
品铁水联运枢纽空间格局。
3完善供应链物流体系建设
加强制造业供应链系统建设;提升农产品冷
链物流服务水平;促进交通、物流、产业、
空间协同发展。
4提升荆州物流平台发展水平
提升对外开放平台水平;发展保税物流和跨
境电商物流;建设多式联运供应链信息平台。
Practicepeoplecenteredurbanandruralconstruction
9.3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城乡建设
构建“市级-片区级-街道(乡镇)完善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生
级-村(居)级”城乡一体的公共服活圈标准化服务配套,实现社区基
务设施体系,塑造高品质城乡社区本公共服务步行可达覆盖率100%。
生活圈。
“15分钟”可达公共服务设施
居住人口规模50000-100000人,应配套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一套完整的
服务设施,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
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商业养老
大型多功能
商场、
社区文化活运动场地、社区卫生服养老院、
中学餐饮设施、
动中心体育馆或全务中心老年养护院
银行
民健身中心
“10分钟”可达公共服务设施
居住人口规模15000-25000人,其配建设施是对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
配套设施的必要补充,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
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商业养老
中型多功能菜市场或生鲜
超市、
文化活动室小学运动场地、卫生服务站——
小型商业金融、
健身房餐饮
“5分钟”可达公共服务设施
居住人口规模5000-12000人,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
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商业养老
小型多功能
运动场地、社区商业老年人日间
文化活动站幼儿园——
室外综合健网点照料中心
身场地
Buildasaferandmoreresilientcity
9.4构建更加安全韧性城市
构筑安全韧性的公共安全与防灾体系
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完善“洪涝共治、河库调节”的洪涝治理体系,荆州城区防洪标准100年一遇,县市城区20-
50年一遇。构建长江、荆南四河防洪工程体系;推进荆江分洪区安全区扩容工程建设、加快实
施洪湖东分块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和石首人民大垸蓄洪区工程建设,全面提高防洪减灾能力。
完善城市综合防灾空间
建立以各级应急避难场所为节点,救灾、疏散通道为网络的“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综合防
灾空间结构。
提高能源保障体系
推进能源革命,降碳扩绿提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融入省级煤炭应急储备体系,打
造华中煤炭储备基地,建设辐射“两湖一江”的煤炭物流枢纽和应急储备供应保障平台。
优化消防安全布局
构建健全的消防安全保障体系,建立陆地、空中相结合的消防救援体系,消防站布局接到出动
指令后5分钟内到达辖区边缘确定。
提升城市应急抗灾能力
完善城市水资源利用系统,建立多水源供水格局。完善电网格局,依托本地火电和受电输送通
道建立“站网”共济的电源格局,加强分布式电源建设,强化电网应急和自愈能力。
Buildasaferandmoreresilientcity
9.4构建更加安全韧性城市
给排水环卫
建立安全可靠的城市供水网络,完善城加强环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广
市内涝污水治理能力强化水源安全保护,应用,提高道路保洁和垃圾收运处置装
优化城乡污水处理。备水平,完善垃圾分类设施体系。
电力人防
构建结构合理的城市电网架构,供给和提高疏散求灾应急响应能力,完善民防
需求互动共生的智能电网,提升城乡输工程体系。
配电保障能力。
燃气防疫急救
打造高效清洁的城市燃气网络,提高城建立健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突发公共
市供气安全性;多气源供应,建立天然事件卫生应急体系。
气应急储备系统。
建构传导体系,
10健全实施保障机制
p构建规划层级传导机制
p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Buildthetransmissionmechanismattheplanninglevel
10.1构建规划层级传导机制
加强区县传导指引
强化自上而下的传导机制。以市级《规划》确定的国土空间格局为指引,通过分区传导、底线管控、
控制指标、名录管理等方式分解到下级规划,统筹区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需求,对区县规划提出指导
约束要求,下级规划不得突破。
加强详细规划传导指引
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规划结合行政区划、社区范围、已有控规编制,同时考虑十五分钟
生活圈配置,划定城市功能分区和规划管理单元,落实空间引导和要素管控,加强规划实施传导。
建立功能管控、指标管控、要素管控的规划纵向传导机制。
加强专项规划传导指引
建立健全全市各类空间性规划编制、审批、调整协调机制,发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各类专项规划
的指导约束作用。
区县传导指引详细规划传导指引专项规划传导指引
纵向功能资源要素
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公安县
传导管控利用配置
指标要素安全城市
松滋市石首市监利市洪湖市
管控管控环保特色
Improvetheplanningimplementationguaranteemechanism
10.2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主要从以下5方面进行: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完善
规划体系,配套相关政策;建立区域协同管理机制;加强全过程的公众参与机制;
健全监督考核机制。
自然资源资产规划体系区域协同公众参与监督考核
建立健全自然资源完善规划编制体建立洞庭湖生态经建立贯穿国土空建立国土空间开
动态监测和预警机系、规划实施法济区、宜荆荆城市间规划编制、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融战略的证券考试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师考试综合复习资料及答案
- 广东工业大学网络机房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项目公开招标文件
- 行政管理师考试与职场发展的关系分析及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中的效率提升策略试题及答案
- 广电5G BOSS系统营业受理操作手册
- 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全景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病原体识别技术试题及答案
- 理解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的价值取向试题及答案
- 病原体分离培养问题试题及答案
- (完整)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 渠道施工课件
- Part1-2 Unit1 Travel 教案-【中职专用】高一英语精研课堂(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2)
- 数字化时代的金融监管
- 《疯狂动物城》全本台词中英文对照
- 金融风险传染性研究
- 成人体外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 光伏电站事故处理规程
- 宠物共同抚养协议书范本
- 水源井工程施工方案
- (完整版)电路基础选择题1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