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新进展课件_第1页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新进展课件_第2页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新进展课件_第3页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新进展课件_第4页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新进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新进展2024/1/72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新进展概述护理评估护理措施院前急救预防健康指导2024/1/73概述定义病理生理机制好发年龄诱因

2024/1/74

定义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闭塞,供血持续减少或终止,所产生的心肌严重缺血和坏死。

2024/1/75病理生理机制

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某些机械原因(如高血压或冠脉痉挛等)诱发了易损性斑块的破裂和血栓形成,产生了急性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完全闭塞的结果。2024/1/76好发年龄

在中老年多发,男性多于女性,亦可见于青年人;AMI起病急,发病凶险,死亡率高,预后差,是冠心病极危重的表现类型。2024/1/77诱发因素(1)工作过累、重体力劳动:

工作过累、重体力劳动等均可加重心脏负担,使心肌耗氧量猛增。由于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而管腔狭窄,不能充分扩张以增加心肌灌注,造成心肌急性缺血。缺血缺氧又可诱发冠脉痉挛,使心肌缺血进一步加重,严重时可促发急性心肌梗死。(2)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使冠状动脉痉挛,心肌供血减少,可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我们常在影视节目中看到有些人因情绪过分激动突发心肌梗死而双手紧捂胸口,猝然倒下的场面,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在打牌或看球赛时,因心情过于紧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2024/1/78诱发因素

(3)饱餐、大量饮酒、进食大量脂肪物质:饱餐、大量饮酒、进食大量脂肪物质等均有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尤其多见于老年病人。进食高热量高脂肪餐后可使血脂浓度突然升高,血液粘滞度增加,引起局部血流缓慢,促使血栓形成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4)便秘,尤其是在老年人中,因排便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

因排便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者并非少见。所以,有冠心病的老年人应注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可采取一些润肠通便的措施。2024/1/79诱发因素

(5)寒冷刺激,特别是迎冷风疾走:寒冷刺激,特别是迎冷风疾走,易引起人们交感神经兴奋。一方面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体循环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多;另一方面使血管收缩,减少心肌供血量,二者促使心肌缺血,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可使心肌坏死。(6)大出血、大手术、休克、严重心律失常:

大出血、大手术、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均可能触发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而导致持续的心肌缺血,促发心肌梗死。2024/1/710护理评估身体状况评估临床症状评估心理社会因素评估2024/1/711身体状况评估询问病人心绞痛发作史,疼痛加重的临床表现特点,疼痛发作诱因,部位,程度发作频率,疼痛是否放射以及伴随症状,对硝酸酯类药物的反应尽早发现梗死先兆:(1)突然严重心绞痛发作或原有心绞痛程度加重,发作频繁,时间延长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2)心前区疼痛伴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缓(3)中老年人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而排除其它原因者;(4)心电图S-T段一时性上升或明显下降,T波高尖、倒置;(5)发作时伴有血压剧增或剧降,心律失常,左心功能不全.2024/1/712临床症状评估

判断患者是否发生AMI,主要依靠三个方面: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性改变血清心肌酶显著增高2024/1/713临床表现典型的临床表现:持续性心前区或胸骨后或剑突下出现难以忍受的压榨样剧烈疼痛,持续超过30分钟;口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伴有出汗,面色苍白和恶心呕吐.可放射至左上肢尺侧,也可向两肩、两上肢、颈部、颏部或两肩胛区放射.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可表现为胃部,背部,左上肢酸胀和不适,特别是某些老年或糖尿病患者发生AMI时可无胸痛,仅有周身不适、疲乏等非特异性症状和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等体征。某些老年AMI患者可以急性左心衰竭、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反复晕厥,甚至心源性休克为首发表现。2024/1/714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在面向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

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

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性ST段下移,但aVR导联ST段抬高。2024/1/715定位诊断

据特征性改变,尤其是病理性Q波

下壁——ⅡⅢaVF

侧壁——ⅠaVLV6

前壁——V2-4

前间壁——V1-3

广泛前壁—V1-5

正后壁——V7-9

右室——V4R-V5R2024/1/716血清心肌酶显著增高肌酸磷酸激酶(CPK)在6-8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最高峰。2-3日下降至正常,特异性较强。肌酸磷酸激酶异构酶(CPK-MB)更具有特异性敏感性。乳酸脱氢酶(LDH)在梗死后8-10小时开始上升,3-5天达最高峰,约持续8-14日方恢复正常。乳酸脱氢酶同功酶LDH1特异性较高。肌钙蛋白(cTnI)在胸痛后4-6小时上升,12小时达高峰,7天后才恢复正常,特异性强,是目前诊断AMI诊的生化"金指标"。2024/1/717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PCI溶栓后PCICABG2024/1/718心理社会因素评估心理状态:冠心病是心身疾病,AMI患者常有情绪稳定性差、暗示性高、对自身行为控制能力降低等特点,因而容易出现消极的情绪反应。主要有恐惧,焦虑,抑郁,注意心理应激反应很可能是再次诱发和加重AMI的重要因素,因此医护人员应善于发现病人情绪和行为反应,并寻找应激源,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社会状态:护士应了解病人的职业,文化,经济条件,家庭成员和社会对病人的支持程度等.2024/1/719护理措施一般护理加强监测吸氧缓解疼痛活动量安排饮食排便药物护理心理护理

2024/1/720一般护理

1.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氧饱和度.

2.定时复查心电图、血生化,

3.保证出入量、酸碱、电解质平衡.2024/1/721加强监测AMI早期易发生心律失常、心率和血压的波动。应尽早开始心电图和血压的监测,同时注意观察神志、呼吸、出入量、出汗和末梢循环情况。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及时给药。一般监测时间为三天,有严重心律失常、左心衰或心源性休克者,根据病情延长监测时间。主要包括三方面监测;生命体征监测心电图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2024/1/722生命体征监测神志:定时观察神志变化并准确记录.血压:根据病情监测血压.体温:每日监测四次体温,部分患者在发病后24~48h,出现体温升高,一般在38度左右,持续3~5天消退.是坏死组织吸收热.脉搏与呼吸:若出现脉搏细速,呼吸变快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2024/1/723心电图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入住CCU病房,并应立即给予持续心电监测(AMI患者在最初24h内易发生心律失常)严密心电监测须持续1-3天,常规完成12导心电图,并定好标记。心电监测的综合导联要求有清楚的P波,主波(QRS波群)向上。电极粘贴牢固。2024/1/724心电图监测

监测中发现下列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1.室性早搏>5次/分;2.室性早搏R-on-T现象;3.多源性室性早搏及成对或连续的室性早搏;4.一度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5.快速心房颤动。2024/1/725血流动力学监测AMI并有泵衰竭者应用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以了解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舒张压(PADP)肺动脉平均压(PAP)及毛细血管楔压(PCWP)并通过漂浮导管热稀法测量心排血量。护士应注意保持导管通畅,每2h用肝素盐水冲管一次。2024/1/726吸氧吸氧越早越好,方法有鼻导管吸氧法,面罩吸氧法。通常在发病早期用鼻导管给氧24-48小时,流量3-5L/min。严重低氧血症者经气管插管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根据动脉PaO2变化调节流量。对于伴有COPD患者,应给予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用氧过程中注意用氧安全。

2024/1/727缓解疼痛一般先给予硝酸甘油含服,随即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疼痛不能缓解者可给予镇痛剂,吗啡为首选止痛药物。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禁用吗啡。吗啡用量为3~5mg,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派替定止痛效果较吗啡弱,剂量25~50mg,肌肉注射。在使用止痛药物过程中,要注意密切观察:观察患者胸痛的性质、程度、部位、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对止痛药的反应情况。注意是否有呼吸抑制及血压下降等情况的发生。2024/1/728活动量安排

第1周,一般应严格绝对卧床休息,可做低运动量的体力活动,如肢体的被动活动,以期减少静脉血液淤滞及血栓形成。第2周,应逐渐增加体力活动,可被动或主动地在床上坐起,并逐渐增加床边起坐时间、次数和活动量。第3周,可在床边室内活动和自身护理。第4周,可离开病室到走廊、厕等处,作近距离的活动。

2024/1/729活动量安排

1个月后可出院休养。

病后第7~8周,可行康复训练允许病人做一般家务劳

动及完全自我护理。

再过2~3个月可恢复工作。注:如心肌梗死面积较大又有并发症,则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如活动后反复出现心绞痛、心动过速或心电图有明显缺血性改变等,亦应延长卧床时间,减少活动量,以保证心肌梗死部位能充分愈合。

2024/1/730饮食发病初期,应少食多餐,以流质为主,并避免过冷或过热的膳食。随着病情好转,可适当增加半流食,并逐步增加热能,允许进食适量的瘦肉、鱼类、水果等。避免过量和刺激性食物,不饮浓茶、咖啡,避免进食大量脂肪。一般建议低盐饮食,但急性期若小便中钠丧失过多,则不必过分限制钠盐。2024/1/731排便在床上排便者,应用屏风遮蔽,防止干扰。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常吃些蔬菜、水果及易消化、高热量、高纤维素饮食。尽量少用杜冷丁、吗啡药物。心肌梗死患者应遵医嘱常规使用缓泻药物,如麻仁丸,果导等。劝告病人不要用力排便。观察大便次数,保证每日一次。2024/1/732药物护理硝酸酯类治疗: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时应密切监测血压,以防止血压骤降,发生低血压休克,影响重要脏器的血供。抗血小板、抗凝治疗:使用抗血小板、抗凝药物时,应注意观察出血倾向.β受体阻滞剂治疗:应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忌突然停药,以防心衰加重。定期复查心电图,出现传导阻滞或心率<60次/min时停用。合并有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重度肺气肿、重度心衰和传导阻滞者应慎用或禁用此药。2024/1/733药物护理镇静剂:可用小剂量镇静类制剂以消除患者神经紧张、忧虑和恐惧等。应用吗啡应减量(3-5mg/次,皮下注射),避免呼吸抑制。利尿剂:应用利尿剂时应密切注意电解质(血钾)的变化。2024/1/734心理护理1.恐惧焦虑的心理

此种心理以入院第1~2天的患者多见,特别是ccu的患者,各种监护仪器在使用中发出的连续响声、固定在身上的各种管道,且被要求绝对卧床,加剧了恐惧和紧张。在此期间,心理护理的重点是尽可能解除患者的恐惧焦虑感。首先护士的工作要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以娴熟的护理技术打消患者的不安情绪;其次要在患者接受的情况下,主动介绍监护环境及监护仪器在使用中出现的情况;再次要针对患者的心理安慰患者,解释病情,使患者情绪安定。2.忧虑抑郁的心理忧虑抑郁心理主要发生在住院3~5d的患者,可持续数周,主要担心患病后对生活工作的影响。护理的重点应放在与患者交谈方面,了解不同患者不同的心理活动,针对不同原因,争取家属及单位的配合,同时,积极提供有关AMI的医学知识及心理卫生、心理治疗知识,根据病情指导听音乐、读报等,以分散注意力。2024/1/735心理护理3.

悲观失望的心理此类患者主要是年龄较大且缺乏家人照顾者,患病后需绝对卧床休息1周或数周时间,生活不能自理,自觉负累家人。工作重点是要得到患者的信任,认真细致做好生活护理,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理解患者,同情患者。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做好陪护。4.依赖无力的患者以恢复期患者多见。患者由于住院时间较长,且平时缺乏运动,加上对疾病一知半解,在医院的氛围中,认为活动易危及生命,有的患者由于家属的过份保护,其依赖性变得更强而自觉衰弱、无力且感情脆弱。

护理上应鼓励患者在恢复早期进行渐进性活动锻炼,向家属及亲友讲解早期适度活动对康复的意义。2024/1/736心理护理5.不以为然的患者此类患者属于较为自信的人,对疾病亦有一定了解,能积极配合治疗。但由于过份自信,常对疾病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或虽有认识却不以为然,在自我感觉良好时容易不听医护人员的劝告。对此类患者,工作重点是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及活动均需量力而行。2024/1/737院前急救①必须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平卧休息,就地抢救,通知冠心病活动监护单位来救治;②立即含化硝酸甘油0.3-0.6mg或消心痛10mg,亦可用上述药物的气雾剂。5分钟疼痛不缓解可以追加1次;③镇静止痛,可用吗啡5-10mg皮下注射或度冷丁50-100mgim;④吸氧4-6L/分;⑤如果心率<50次/分可用阿托品0.5mgiv或im;

⑥发现心跳骤停时,立即行胸外心

脏按摩和人工呼吸。

2024/1/738预防

(1)绝对不搬抬过重的物品:搬抬重物时必然要弯腰屏气,其生理效应与用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