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一般理论课件_第1页
法律的一般理论课件_第2页
法律的一般理论课件_第3页
法律的一般理论课件_第4页
法律的一般理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律的一般理论(一)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二)法的基本特征(一)法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二)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三)法是规定了人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具有权利义务性(四)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三)法的分类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成文法是指特定国家机关制定颁布,以不同效力等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形式表现出来的法,又称为“制定法”。

不成文法是由国家机关以一定形式认可其法律效力,但不表现为成文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形式的法,一般指习惯法。(三)法的分类2、实体法和程序法

实体法主要是规定和确认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和职责的法,表现为民法、刑法、行政法等。

程序法主要是规定保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或职权和职责得以履行的法,通常表现为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三)法的分类3、根本法和普通法

在采用成文宪法的国家,根本法是指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普通法是指宪法以外的其他法律。普通法的效力低于宪法。(三)法的分类4、一般法和特别法

一般法是指在效力范围上具有普遍性的法,即针对一般主体、一般事项,在较长时期内,在全国范围普遍有效的法。

特别法是指对特定主体、特定事项或在特定地域、特定时间有效的法。(三)法的分类5、国内法和国际法

国内法是在一国主权范围内,由该国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保障其实施的法。国内法的法律关系主体一般是个人和组织。

国际法是参与国际关系的国家之间通过协议制定或认可的法律规范,通常表现为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等。国际法的法律关系主体主要是国家,也包括有关的国际组织等。第二节法律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一、法律的产生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法律同国家一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它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原始习惯法律二、法律的本质

在阶级社会中:

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律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3.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三、法律的作用法律的作用就是指法律及其实施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包括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两方面。(一)法律的规范作用1.指引作用,是指法律具有指引人们如何行为的功能。2.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的功能;3.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律的实施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具有影响的功能;4.预测作用,是指法律有为人们提供可以预先估计到将如何行为的功能;5.强制作用,是指法律对违法行为实施纠正、制裁、惩罚的功能。(二)法律的社会作用

1.维护统治阶级所需要的政治经济秩序

维护政治秩序、经济秩序是法律的社会作用中的主导部分。

2.执行社会公共事务在以维护阶级统治职能为基础和方向时,执行社会公共事务职能必将成为法律在此目标之下的主要内容。第三节社会主义法制一、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和基本要求(一)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

一般来说,法制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从广义上讲,法制是指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制度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法律秩序。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法律、制度和法律秩序。从狭义上讲,法制是指有法律而被严格遵守,即依法办事。(二)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1、有法可依2、有法必依3、执法必严4、违法必究二、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辩证关系.体现和保障

←-----民主---→法制

前提和基础三、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1.社会主义原则2.民主原则3.平等原则4.统一原则第四节社会主义法律的创制、适用和遵守一、社会主义法律的创制

(一)法律创制的概念

法律的创制,也叫立法,指国家专门机关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依照法定的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二)社会主义法律创制的基本原则1.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2.群众路线原则3.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三)社会主义法律创制的程序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议案的审议表决和通过法律的公布(四)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及其形式法律规范的概念、结构和种类概念: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法律规范是构成法律的细胞,一国的法律正是该国全部法律规范的总和。逻辑结构:假定:是指适用该规范的条件和情况部分。处理:是指规范中规定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部分。制裁:违反该规范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国家将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法律规范不等于法律条文。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文字形式。在一个法律条文中,甚至在一个法律文件中,不一定把某一法律规范的三个要素都表述出来。三要素:假定、处理和制裁《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1)按法律规范的内容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命令性规范禁止性规范(2)法律规范的确定性程度确定性规范委任性规范准用性规范法律规范的种类:p17(3)按法律规范的强制性程度任意性规范强制性规范确定性规范:直接。明确地规定内容的一种规范准用性规范:没有直接。明确地规定内容的一种规范。只是规定适用该规范时、准予用其他规范1、婚姻法第21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义务性规范2、宪法第3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授权性规范3、刑法第247条: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禁止性规范4、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义务性规范5、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命令性规范2、法律规范的形式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是:(1)宪法——全国人大(2)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3)行政法规——国务院(4)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6)中央和地方行政规章——国务院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人民政府(7)国际条约——我国签订或参加的国际条约(8)法律解释——最高人民法院等(特别行政区的法、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五)我国的法律体系和法律部门

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在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的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律部门是指依照调整社会关系的领域和调整的手段为标准,对法律所进行的一种分类。运用相同的原则和方法,调整同一领域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构成一个法律部门。我国法律体系主要由以下法律部门构成:宪法、行政法、经济法、民法、商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刑法、诉讼法。(五)我国的法律体系和法律部门

我国法律体系主要由以下法律部门构成:宪法行政法经济法民法、商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刑法诉讼法二、社会主义法律的适用(一)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概念和原则概念:就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把法律运用于具体的案件,使法律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实现的专门活动。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只服从法律的原则。

(二)社会主义法律的适用范围1、法律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全国的地方的特定范围的2、法律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法律何时生效法律何时终止生效法律的溯及力问题3、法律对人的适用范围(三)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是指有关机关或个人对法律规范的内容、含义、精神和技术要求等所作的说明。分为法定解释和学理解释两大类。法定解释又称正式解释、有权解释、官方解释、有效解释,是指有法律解释权的国家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对有关法律规范进行的解释。学理解释又称非正式解释、任意解释、无权解释,一般是指由法定国家机关以外的其他主体对法律规范所作出的学术性和常识性的解释。

三、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

遵守法律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要坚决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第五节社会主义法律关系

一、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概念

社会主义法律关系是指社会主义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以权利与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二、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主体: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国家

2.内容:权利、义务

3.客体:财物、行为、智力成果三、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一)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条件

1、法律规范

2、权利义务主体

3、法律事实(二)法律事实的种类社会事件事件法律事实自然事件合法行为行为违法行为第六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法治的概念与特征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科学内涵三、社会主义法律与共产党政策的关系四、法与道德的区别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良好的法律。一、法治的概念与特征

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是人治的对立物,其基本意义是依法办事,强调法律应该得到普遍的服从和遵守。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比项法治法制固有属性不同治国方略社会上层建筑在治国中的地位不同法在治国的首位人在治国的首位与民主的关系不同与民主相伴而生与民主没有必然联系经济条件不同市场经济的产物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法治的特征1、法律至上2、法律必须具有一般性3、法律必须具有公开性4、法律非溯及既往5、法律必须具有稳定性6、法律必须清晰明了7、法律必须具有统一性8、法律普遍得到遵守9、审判独立10、诉讼应当易行二、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所谓治国方略,是指治理国家的指导原则、全盘的计划和战略及策略。

邓小平同志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思想为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江泽民同志在1996年2月中央举办的法制讲座上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这是我党首次明确提出依法治国。

1996年3月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0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治国目标,并规定了具体目标和要求。

1996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将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