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物理性质的检验课件_第1页
水物理性质的检验课件_第2页
水物理性质的检验课件_第3页
水物理性质的检验课件_第4页
水物理性质的检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意义: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水温有密切关系。水中溶解性气体(如氧、二氧化碳等)的溶解度、水生生物和微生物活动、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速度及盐度、pH值等都受水温变化的影响。

影响因素:水的温度因水源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地下水温度比较稳定,通常为8—12℃,地面水随季节和气候变化较大,大致变化范围为0—30℃。工业废水的温度因工业类型、生产工艺不同有很大差别。

测定要求:水温测量应在现场进行。废水因温度变化大必须经常测量。常用的测量仪器有水温计、颠倒温度计和热敏电阻温度计。一、水温二、臭和味(一)定性描述法主要用词语来形容其臭特征,并按(臭强度等级表)划分的等级报告臭强度。这种检验方法的要点是:取lOO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检验人员依靠自己的嗅觉,分别在20℃和煮沸稍冷后闻其臭,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其臭特征,并按表划分的等级报告臭强度。(二)臭阈值法

原理:用无臭水稀释水样,直至闻出最低可辨别臭气的浓度,用稀释倍数表示臭的阈值。臭阈值=[水样体积(ml)+无臭水体积(ml)]/水样体积(ml)无臭水一般用蒸馏水或自来水通过活性炭颗粒制取;自来水中含余氯时,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脱除。也可将蒸馏水煮沸除臭后做无臭水。三、色度(一)意义:

颜色、浊度、悬浮物等都是反映水体外观的指标。纯水为无色透明,天然水中存在腐殖质飞泥土、浮游生物和无机矿物质,使其呈现一定的颜色。工业废水含有染料、生物色素、有色悬浮物等,是环境水体着色的主要来源。有颜色的水可减弱水体的透光性,影响水生生物生长。(二)分类:

水的颜色可分为真色和表色两种。真色是指去除悬浮物后水的颜色,没有去除悬浮物的水所具有的颜色称为表色。对于清洁或浊度很低的水,其真色和表色相近:对于着色很深的工业废水,二者差别较大。水的色度一般是指真色而言。(三)方法1、铂钴标准比色法(或铬钴标准比色法)

本方法是用氯铂酸钾与氯化钴(或重铬酸钾与硫酸钴)配成标准色列,再与水样进行目视比色确定水样的色度。该方法适用于较清洁的、带有黄色色调的天然水和饮用水的测定。如果水样中有泥土或其他分散很细的悬浮物,用澄清、离心等方法处理仍不透明时,则测定的是“表色”。规定1mg铂和0.5mg钴所具有的颜色为1个色度单位,称为1度。2、稀释倍数法该方法适用于受工业废水污染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颜色的测定。测定时,先用文字描述水样颜色的种类和深浅程度,如深蓝色、棕黄色、暗黑色等。然后取一定量水样,用蒸馏水稀释到刚好看不到颜色,用稀释倍数表示该水样的色度。所取水样应无树叶、枯枝等杂物,取样后应尽快测定,否则,于4℃度保存,并在48小时内测定。3、分光光度法四、浊度浊度是表现水中不溶解性物质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水中含有泥沙、黏土、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悬浮物质时,可使光散射或吸收,浊度大。天然水经过混凝、沉淀和过滤等处理,使水变得清澈。通常仅用于天然水和饮用水,而污水和废水中不溶物质含量高,一般要求测定悬浮物。常用的测量浊度的方法有:分光光度法、目视比浊法、浊度计测定法。

2、塞氏盘法:塞氏盘为直径200mm,黑白各半的圆盘,将其背光平放人水,逐渐下沉,以刚好看不到它时的水深表示透明度,以cm为单位。

3、十字法:在内径为30mm,长为0.5或1.0m,具刻度的玻璃筒底部放一白瓷片,上有宽度为1mm黑色十字和四个直径为1mm的黑点,将混匀的水样倒入筒内,从筒下部徐徐放水,直至明显看到十字,而看不到黑点为止。大于1m算透明。六、残渣(一)定义:水蒸发后,残余物质称为残渣。为必测指标。(二)分类:残渣分为总残渣、总可滤残渣和总不可滤残渣三种。它们是表征水中溶解性物质、不溶性物质含量的指标。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决定残渣量的因素

与蒸发时间有关与漂浮性物质有关(三)测定方法

1、总残渣总残渣是水或污水样在一定的温度下蒸发、烘干后剩余的物质。包括不可滤残渣和可滤残渣。其测定方法是取适量(如50mL)振荡均匀的水样于称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蒸汽浴或水浴上蒸干,移入103—105℃烘箱内烘至恒重,增加的重量即为总残渣。(1)测量方法:定量水样(充分混匀)+恒重蒸发皿→水(沙)浴蒸干→103~105℃烘1h/次→恒重。(2).计算式:

式中:A—总残渣和蒸发皿重(g);B—蒸发皿重(g);V—水样体积(mL)。2、可滤残渣可滤残渣量是指将过滤后的水样放在称至恒重的蒸发皿内蒸干,再在一定温度下烘至恒重所增加的重量。一般测定103—105℃烘干的可滤残渣。测量方法:定量水样→过滤(0.45μm滤膜或中速定量滤纸)滤液同“总残渣”处理与计算。3、不可滤残渣(悬浮物SuspendedSubstance,SS)水样经过滤后留在过滤器上的固体物质,于103一105℃烘至恒重得到的物质量称为不可滤残渣量。包括不溶于水的泥砂、各种污染物、微生物及难溶无机物等。(1).测量方法:定量水样(除漂浮物,充分振荡)→过滤(预先恒重滤器)→滤器+滞留物→103~105℃烘1h/次→恒重。(2).计算:同“总残渣”法七、矿化度

矿化度是水化学成分测定的重要指标,用于评价水中总含盐量,是农田灌溉用水适用性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该指标一般只用于天然水。对无污染的水样,测得的矿化度值与该水样在103-105度时烘干的总可滤残渣值相近。矿化度的测定方法有重量法、电导法、阴阳离子法、离子交换法、比重计法等。

八、电导率

水的电导率与其所含无机酸、碱、盐的量有一定关系。当它们浓度较低时,电导率随浓度增大而增加。该指标常用于推测水中离子的总浓度或含盐量。一般,新鲜蒸馏水的电导率为0.5-2μs/cm,超纯水的电导率小于0.1μs/cm,天然水的电导率多在50-500μs/cm之间,含酸、碱、盐的工业废水电导率往往超过10000μs/cm,海水的电导率约为30000μs/cm。(一)基本概念电解质溶液也遵循欧姆定律。其电导(L)是电阻(R)的倒数,电导率(或比电导K)是电阻率(ρ)的倒数,所以电导率:是指相距1cm的两个平行金属板电极间充以1cm3电解质溶液时所具有的电导值。(二)测定方法测定原理:当两个电极(通常为Pt或Pt黑)插入溶液中,可以测出两电极间的电阻R。根据欧姆定理,温度一定时,R与l(电极间距离,cm)和电极面积S(cm2)有如下关系式:(1)式中:ρ——电阻率,k——电导率,实际工作中,l与S是定值,则是一个常数,称之为“电导池常数,Q”,即则(1)式可写为:(2)即:(3)也即:K=L*Q实际工作中,Q值是已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