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第五章 营养与疾病1_第1页
营养学第五章 营养与疾病1_第2页
营养学第五章 营养与疾病1_第3页
营养学第五章 营养与疾病1_第4页
营养学第五章 营养与疾病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营养与疾病第一节肥胖症一、肥胖症的定义与诊断标准二、肥胖症的危害三、肥胖症的治疗18岁,身高1.49m,腰围1.55m,体重298斤

问题:以上大家看到的人都是肥胖症吗?一、肥胖症的定义与诊断标准

(一)定义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超过标准体重的20%,称为肥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肥胖表现为体重超过标准体重,但超重并不一定都是肥胖。

识记(二)诊断方法与诊断标准1、体质指数〔BMI,bodymassindex〕

BMI=体重(kg)/[身高(m)]2BMI﹥25时为超重;BMI﹥30时为肥胖WHO对肥胖和超重的划分是根据正常人的BMI值分布,及BMI值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系来考虑的:BMI小于18.5为体重过低〔说明营养缺乏〕;BMI=18.5~24.9为体重正常;25~29.9为超重;30.0~34.9为1级肥胖;35.0~39.9为2级肥胖;BMI等于或大于40.0为3级肥胖。应用2、身高标准体重法〔成人〕肥胖度〔%〕﹦〔实际体重〔kg〕-身高标准体重〔kg〕〕/身高标准体重〔kg〕×100%判断标准:≥10%超重;≥20%~29%轻度肥胖;≥30%~49%中度肥胖;≥50%重度肥胖成人身高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三〕肥胖症正常成年男子Fat占体重约15%,女子占22%如男子>25%,女子>35%肥胖肥胖症〔obesity〕:是体内Fat的过量储存脂肪细胞数量增多或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它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肥胖症的类型

1.单纯性肥胖症2.继发性肥胖症3.遗传性肥胖症按照有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病的病因可分为以下三类:单纯性肥胖症: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病的病因者。根据发病年龄与脂肪组织病理又分为两组。〔1〕体质性肥胖症体质性肥胖症又称为脂肪细胞增生肥大型肥胖症或幼年起病型肥胖症。患者自幼一方面主要由于遗传因素,另一方面由于长期营养过度,从而引起全身脂肪细胞增生肥大而造成肥胖,该类型对胰岛素不很敏感,减肥治疗效果不明显。〔2〕获得性肥胖症获得性肥胖症又称为脂肪细胞单纯肥大型肥胖症或成年起病型肥胖症。患者自成年后一方面由于遗传因素,另一方面主要由于营养过度,从而引起躯干脂肪细胞肥大但无增生,该类型对胰岛素较为敏感,减肥治疗效果较为明显。

1、由于下丘脑病引起。

2、多见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3、胰源型。包括糖尿病早期、胰岛素瘤等引起胰岛素分泌过多。

4、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严重者常伴有黏液性水肿。

5、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尤其是皮质醇增多症。

6、性腺功能减退症。包括女性绝经期等。继发性肥胖症有内分泌—代谢病的病因可寻者。

皮质醇增多症本征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肾上腺皮质长期分泌过量皮质醇所产生的一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满月脸、多血质外貌、向心性肥胖、痤疮、紫纹、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

主要指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发生改变而导致的肥胖,这种肥胖极为罕见,常有家族性肥胖倾向。遗传性肥胖症〔一〕内因1、遗传因素与人类肥胖有关的基因突变有20余种,主要有神经肽Y、黑色素皮质激素、瘦素、解偶连蛋白等。2、神经因素3、物质代谢4、内分泌二、造成肥胖因素〔二〕外因1、饮食因素〔1〕饮食结构不合理肥胖症的直接因素是体内长期处于热量入超,当摄入的热量大于消耗热量时,过多的热量便会转变成脂肪积聚在体内,从而产生肥胖症。①食用过多脂肪是造成肥胖的一个主要原因。食物脂肪所提供的过多热量转化成体脂而储存在体内。②造成肥胖症的另一个主要原因食用过多的糖类,尤其是低聚糖类。其原因,一方面是单糖、双糖等低聚糖类在体内容易消化吸收,产生热量,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③缺乏维生素B族饮食可能造成肥胖症近年来,日本专家发现造成肥胖症的饮食营养,也可能是缺乏维生素B族,因为体内脂肪转化为能量过程中需要多种营养素,尤其是维生素B族。④饮水缺乏易造成肥胖体内如果水分缺乏,就无法对脂肪进行充分的代谢,从而储存体内。肥胖者体内水分比正常者少15%~20%,因为脂肪组织含水少,而肌肉组织含水多,肥胖者即使不减肥也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引起肥胖症的重要因素之一。〔1〕偏食对肥胖症的产生具有明显的作用。据调查,儿童肥胖症发病因素中偏食习惯的儿童占肥胖儿童的31.8%,有的儿童偏食肉类,有的儿童偏食巧克力等糖类,长此下去引起体内营养素失调而代谢不平衡,不仅影响体内的生长发育,还会造成肥胖症。〔2〕少餐多食进食方式可以加强体内的饥饿感,容易造成多食的欲望。2、社会因素儿童肥胖率的递增速度恰巧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相吻合。随着经济的快速开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明显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动物性食品、脂肪等高热能食品摄入明显增加;由于交通的兴旺、方便快捷,人们的活动量明显减少;由于电视机的普及,人们坐着的时间明显比活动时间增多等等。这些因素均会导致能量摄入大于支出,从而引起肥胖。3、行为心理因素局部肥胖儿童由于经常受到排斥和嘲笑,因而自卑感强,性格逐渐形成内向抑郁,从而养成了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抑郁寡欢,不愿活动,这些行为心理方面的异常又常常以进食得到抚慰。三、肥胖症的危害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腰带长寿命短了解

增加死亡危险合并症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四、肥胖症的治疗〔一〕饮食疗法:〔二〕运动疗法:理解应用〔一〕饮食疗法1.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循序渐进,适可而止〔≤1000kCal/d〕;轻度肥胖者,每月减0.5~1.0kg,-125~250kCal/d,中度以上者,每周减0.5~1.0kg,-550~1100kCal/d;严格限制低分子糖、饱和脂肪酸和乙醇的摄入。〔每天少一口,体重向下走〕2、必须在膳食平衡的前提下有分寸地限能碳水化物供能40~55%;蛋白质供能20~30%;脂肪供能20~30%;食物群众化、多样化。3、辅以适当的体力活动,以增加能耗。4、少食多餐5、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1〕养成控制零食的习惯〔2〕克服的嗜食心理因素6、控制进食速度7、适时适量补充水〔二〕运动疗法1、机理:

在有氧运动中,初期由糖供能,后期为脂肪;脂肪细胞释放大量的游离脂肪酸,使其变小;血糖被消耗而不变成脂肪,结果脂肪减少,体重下降。2、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可达最大吸氧量60~70%,心率+年龄=170。3、运动频率:每周4~5次。4、运动时间:每次不少于30分钟,时间在晚饭前两小时最正确。115.运动方式:

一般首先可考虑慢跑、快走、跑走结合、体操、打太极拳等;体质较好者,可选择游泳、爬坡、打乒乓球、羽毛球等。1与肥胖症有关的几个问题1.减肥的头几天,体重下降幅度较大;随后脂肪含量也下降,但蛋白质增加,故体重无明显变化。2.在摄能相同情况下,晚餐丰富、餐次少者易发胖。3.一天少一口,体重向下走;一天多一口,体重向上走。4.婚后易发胖〔饮食组成和习惯的改变〕5.秋季是人最容易长脂肪的季节。膳食提示改变饮食习惯:

早餐像皇帝〔要丰富〕午餐像平民〔要普通〕晚餐像乞丐〔要少量〕这样才能有足够营养而不长胖。

肥胖的预防措施

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合理膳食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第二节营养与肿瘤肿瘤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新生物一旦形成后,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增生。它不受机体生理调节正常生长,而是破坏正常组织与器官。细胞组织的异型性、浸润和转移是其根本特征。中国试点市、县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1988-1992〕肿瘤发病率增加的原因环境致癌物增多随着医学的开展,过去许多威胁人类健康的急性传染病等已得到控制,心血管和癌症等目前尚无十分有效治疗方法的疾病日趋突出人口老龄化肿瘤诊断水平的提高肿瘤分类良性肿瘤

肿瘤分类恶性肿瘤

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而言。恶性肿瘤从组织学上分为上皮性的癌和非上皮性的肉瘤及血液癌。病因

遗传因素内界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病因生物因素外界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肿瘤病理-分级根据肿瘤细胞和组织分化程度、异形程度、核分裂像等分级,可说明肿瘤的恶性程度,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G-组织病理学分级GX:不能判定分化程度G1:高分化G2:中分化G3:低分化G4:未分化肿瘤生长方式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膨胀性生长,有完整包膜恶性肿瘤:生长快,浸润性生长,肿瘤沿组织间隙、神经纤维间隙或毛细淋巴管扩展,境界不清转移直接蔓延:肿瘤细胞向与原发灶相连续的组织扩散生长转移: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血管、淋巴管或体腔,被带到它处生长,形成与原发肿瘤同种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浸润性生长直接蔓延肝癌临床表现局部表现:肿块、疼痛、溃疡、出血、梗阻转移病症:区域淋巴结肿大、骨转移疼痛或病理性骨折等全身病症良性肿瘤:多无全身病症恶性肿瘤:发热、盗汗、消瘦、贫血、乏力及恶液质等。膳食营养与肿瘤

肿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35%的癌症与营养和膳食有关。营养与肿瘤关系密切,合理的膳食可有效地预防癌症的发生;防止新的肿瘤病人发生是降低死亡率的最根本方法。

一、食物中具有致肿瘤作用的成分亚硝基化合物糖精黄曲霉毒素聚氯乙烯丁烃茴香醚多环芳烃二、膳食中的营养素与肿瘤〔一〕脂类〔二〕维生素〔三〕蛋白质〔四〕膳食纤维三、食物与肿瘤〔一〕大豆与癌大豆摄入量与乳腺癌、胰腺癌、结肠癌等许多癌症的发病率呈相反关系。〔二〕茶叶与癌茶叶尤其是绿茶,对实验性肿瘤具有一定的化学预防作用。〔三〕蔬菜、水果与癌摄入蔬菜和水果与上皮癌、特别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癌症的危险性呈负相关。〔四〕动物性食物与癌含有大量红肉〔指牛、羊、猪肉〕、蛋类和乳及乳制品较多的膳食,有可能增加某些癌症发生的危险性。〔五〕酒精与癌酒精可增加口咽部、喉、食管和肝癌的危险性。四、预防肿瘤的膳食建议1.合理安排饮食。2.控制体重。3.坚持体育锻炼。4.多吃蔬菜、水果。5.减少摄入精制谷类,增加粗加工米、面和杂粮的摄入。碳水化合物摄入占总能量的45%-60%。6.戒烟限酒。7.减少畜肉类食用量,每天摄入量不超过80g。四、预防肿瘤的膳食建议8.少脂肪,不超过总能量的25%,合理选择植物油。9.少吃盐。10.一般食物贮藏。11.注意易腐败食物的保藏。12.食品添加剂及残留物。13.改进烹调方法。14.合理服用营养补充剂。多喝蔬菜汁常喝甜菜汁(根部及顶部作成的)、胡萝卜汁(含B—胡萝卜素)、芦笋汁。将新鲜甘蓝及胡萝卜作成混合菜汁,效果极佳。葡萄汁、樱桃汁及所有深色的果汁,包括黑醋粟汁,都是非常好的营养果汁,新鲜的苹果汁也有益处。果汁在早晨饮用最正确,蔬菜汁那么在下午饮用最正确。仅喝矿泉水或蒸馏水。多吃洋葱和大蒜洋葱和蒜头是极佳的保健食品。每天吃十粒生的杏仁,它们含丰富的laetrile,还是一种抗瘤剂。可以多吃芽苗菜,比方萝卜苗,豆苗,最好是生吃,或只需用开水稍微烫一下即可。第三节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一、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可引起动脉的增厚、变硬、失去弹性,最终可导致管腔狭窄,多见于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动脉硬化中最重要的一个类型,根本损害是动脉内膜局部呈斑块状增厚,故又称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或简称斑块,病变主要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最终导致它们的管腔狭窄以至完全堵塞,使这些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功能障碍以至机体死亡。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及绝经期女性。病因不明,可能与增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因素有关。〔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

多种危险因素↓内皮功能紊乱(启动因子)↓OX-LDL浸润→形成泡沫细胞(关键环节)↓

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生物酶及平滑肌细胞增值迁移↓导致动脉壁炎症〔二〕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1.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是AS一个独立的重要的危险因素。胆固醇由三种脂蛋白携带,VLDL、LDL及HDL,其中LDL—胆固醇含量最多约占血浆总胆固醇的〔TC〕的70%,一般认为,血TC和LDL—胆固醇水平与CHD〔冠心病〕发生率呈正相关,是一种致AS因素。研究说明,胆固醇降低的程度与CHD发生率之间存在着量-效的关系:血TC下降1%,CHD发生率约降低2%。2.高血压高血压是AS发生的重要因素,高血压引起AS主要通过血流力学作用对血管内皮造成损害,促进脂蛋白进入血管壁外,还有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使胶原,弹力纤维等细胞间质合成增加的作用,促进AS的开展。3.吸烟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说明,吸烟者的冠心病发生率较不吸烟者为高,吸烟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一般认为与一氧化碳、尼古丁及镉等有害物质有关,吸烟者HDL明显下降且有量效关系。有人发现是HDL一磷脂降低,有可能HDL颗粒上的磷脂转移至LDL颗粒上,HDL结构反复改变从而丧失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能力。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生率比普通患者高2-3倍,其机理主要是:①脂蛋白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高脂蛋白血症的发生率高达20-90%,以VLDL增高为常见。②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异常: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粘附性增高,可能与血小板中血检素A2〔TXA2〕的增多有关。TXA2还有促使血管痉挛的作用,易导致心绞痛和心肌堵塞突然发作;③动脉壁代谢障碍,糖尿病患者血管壁中前列环素〔PGI2〕减少,失去了对抗TXA2的作用,血糖浓度升高刺激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5.其他:诸如年龄。随增龄A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增加;女性绝经期后发病率逐渐增多,有资料显示肥胖者,冠脉粥样硬化比不肥胖者增加1倍以上;体力活动少量,精神紧张者以及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家族史患者AS的发生率都高。二、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一〕血浆脂蛋白血浆脂类是与某些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大分子的形式存在与血液之中。由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都是疏水性物质,不能直接在血液中被转运,同时也不能直接进入组织细胞中。它们必须与血液中的特殊蛋白质和极性类脂(如磷脂)一起组成一个亲水性的球状巨分子,才能在血液中被运输,并进入组织细胞。这种球状巨分子复合物就称作脂蛋白。用离心法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它们是脂类在血中运输的功能单位。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之间呈负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运载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再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二〕高脂蛋白血症高脂蛋白血症又称血脂蛋白过多,是血液中脂肪蛋白含量增高的一种病症。患这种疾病后,患者的血液中常常带有两种极为常见的脂类,这两种脂类分别是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因血浆中的脂类是与蛋白质结合存在,认为用高脂蛋白血症这个名称能够更好地反映患者脂类代谢失常情况。高脂蛋白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呈正相关。三、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说明,膳食脂肪摄入总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其中脂肪酸的组成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是不同的。饱和脂肪酸可升高血胆固醇水平;长链脂肪酸有使血脂升高的作用。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都观察到膳食胆固醇可影响血中胆固醇水平,并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磷脂有利于胆固醇的代谢,使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减少,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四、膳食热能、蛋白质与动脉粥样硬化

当人体长期摄入的热能超过消耗时,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化为脂肪组织,形成肥胖。肥胖者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还可直接诱发高脂血症。动物实验证明,动物性蛋白质升高血胆固醇的作用比植物性蛋白质明显。而植物大豆蛋白质那么有明显降低血脂的作用。五、维生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维生素E能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具有防治心血管病的作用。维生素C参与胆固醇代谢形成胆酸的羟化反响,使血液胆固醇水平降低。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B12、泛酸、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等,在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降低血脂水平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六、膳食纤维、微量元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显著负相关。铬是人体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成分,缺乏可引起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紊乱,血清胆固醇增加,动脉受损。缺硒可引起心肌损害,促进冠心病的开展。钠被认为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七、其他因素大量饮酒可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饮茶有降低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抑制血小板凝集。大蒜和洋葱有降低血胆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香菇和木耳都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八、膳食调整和控制原那么①控制总热能摄入,保持理想体重。②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③多吃植物性蛋白质,少吃甜食。④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⑤饮食易清淡、少盐。⑥适当多吃保护性食品,少饮酒。第四节膳食营养与糖尿病

一、糖尿病诊断和分型〔一〕诊断标准成人正常空腹血糖值为3.9~6.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值<7.8mmol/L〔二〕分型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1997年提出的糖尿病分型标准,糖尿病可分为:Ⅰ型糖尿病,及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其他型糖尿病。二、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一〕患病率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1998年在〔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研究〕中报道,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3.21%。标化的根本思想是采用统一的标准人口(可以包括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等要素的标准化〕〔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①饮食因素,能量、脂肪摄入过多,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摄入过少。②生理病理因素。③遗传因素。三、糖尿病的饮食控制原那么〔一〕糖尿病综合调控原那么我国学者结合国内外的实际经验,提出了糖尿病综合治疗原那么,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病情监测。〔二〕饮食调控原那么(1)合理控制总热能、体重。(2)选用高分子碳水化物碳水化物供能应占总热能的60%左右。最好选用吸收较慢的多糖,如玉米、荞麦、燕麦、莜麦、红薯等。(3)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可选用高纤维膳食,每日膳食纤维供给量约为40g。〔二〕饮食调控原那么(4)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每天脂肪供能占总热能的比例不高于30%。一般建议饱和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