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入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
备课人:
三耳级语女第一学期款案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一课时)
课
时
教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学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目
标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19个词语。
教学难点感受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启发教学
教学模式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小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出示课文插图,教师
鼓励并引导学生观察、对比
1.学生交流汇报预设:(1)
图中学校与自己学校的区
图中的校园里有小动物,我们
别。
的校园里没有。(2)图中学生
2.导入新课,引出课
插图引的穿戴和我们不同。
—题:同学们穿着不同的服
入,提示课题2.齐读课题。
饰,是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
3.学生质疑问题预设:这
民族,这是一所民族小学。
所学校里的学生都来自哪些民
板书课题。3.引导学生质
族?
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
问的吗?
1.学生熟读课文,画出文
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
中的生字新词。
读课文。
2.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片
初读课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文,随文识字教师重点指导“昌”“傣”
新词。
“跤”的读音及“戴”“雀”
如:采用字解识字法识记
“舞”“坝”的笔顺。
“尾、雀”;运用猜字谜的方法
识记“昌、傣、昂、跤”等。
1.学生默读课文,感知文
章各个部分的内容。
2.第一部分(第1自然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
段):写民族小学的同学们上学
考:你对“我们的民族小学”
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
再读课有怎样的了解?
—第二部分(第2、3自然
文,整体感知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段):写民族小学的同学们上
的内容。
课、下课的情景。
3.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
结尾点题,抒发对民族小学的
热爱之情。
1.教师引导归类复习1.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
本节课学习的生字。上进一步巩固生字词。
四课堂小结
2.要求学生有感情地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
朗读课文。分大声朗读。
板书设计
1.大青树下的小学
pingbadaizhdohudie
坪坝穿戴招呼蝴蝶
kongquewutongCUwei
孔雀舞铜钟粗壮凤尾竹
教学反思
三耳级语女第一学期款案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课时)
课
时1.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
教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目
3.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标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学
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如:自读、同桌互读、分角色读等)进行感悟。
教学难点感受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启发教学
教学模式回顾课文-分段体会-朗诵全文-小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
容,体会作者对民族小学的喜
回顾交你知道了什么?
爱和赞美之情。
流,复习生字2.引导学生围绕“喜爱”和
2.学生自主探究“作者为
词“赞美”这两个词来学习全
什么会这样喜爱和赞美这所民
文。
族小学”。
1.引导学生自由读第1自1.学生读后交流:抓住课
然段,体会作者的情感。文中的三个“从”、三个“有”、
2.指名读第2自然段,引导三个“向”,从上学路上的景色、
学生了解这一自然段在文学生的服饰以及到校后的活动
章中的作用。等方面展开想象。
分段读3.引导学生默读第3自然2.学生联系上下文得出结论:
议,体会情感段,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这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
的自豪与赞美之情。作用。
板书:欢快热闹3.学生研读“上课”和“下课”
4.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就部分,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
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物、动物和景物的和谐美。
疆的民族小学”,以感受作如:(1)这时候,窗外十分安
者的赞美之情。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
5.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
课文结尾的省略号有什么同学们读课文。
作用?(2)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
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
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
看热闹。
4.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评价。
你能读出作者对民族小学的赞
美之情吗?男生读,女生读。
5.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还能再
接着说点什么。
1.你还喜欢哪句话,把它找
朗读全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出来,有感情地朗读。
三文,并背诵相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
2.指导学生背诵自己喜欢
关段落分背诵。比一比,看谁背的快!
的部分。
1.假若你也在这所民族小
1.引导学生谈一谈自
学读书,你会喜欢这所学校
回顾课己对民族小学的感受。
四吗?为什么?
文,开展活动2.引导学生记录自己
2.学生用日记的方式记录
的课余生活。
自己的课余生活。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穿戴不同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
教学反思
三耳级语女第一学期款案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课题2花的学校(第一课时)
课
时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罚”等5个生字。掌握“假”这个多音字。
会写“落、荒、笛”等13个生字。认读“湿润、荒野、簌簌”等词语。
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的情景。
学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目
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教学方法启发演示
教学模式
导入-检查字词-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
教学手段课件课型新授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师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1.读准下列字的字音。
导入—>谈话激趣,荒笛罚假裳
引入课题。2.交流、识记生字。学生观看PPT,了解作者
A.加偏旁记忆的字:荒一
谎
B.换偏旁记忆的字:笛一
油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湿润:潮湿润泽。
二、检查学生荒野:荒凉的原野。
自学生字词的狂欢:纵情的欢乐。
检查字词情况。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
加快。学生朗读,并读准字音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
音。
2.指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
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
他同学思考每一段讲了什
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段的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2
自然段):想象阵雨降落时,
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
了解课文三、读课文,的舞。
了解课文内容
内容第二段(第3自然段〜第5
自然段):想象雨来时,关
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
放假了。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的
第三段(第6自然段):想象大意,说说每段的内容
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
的衣裳,冲了出来。
第四段(第7自然段〜第9
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急
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
妈扬起了双臂。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
文。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
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
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
朗读课文四、朗读课文,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学生交流,边读边画出自己欣
画出自己最欣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赏的句子
赏的句子受,大家共同欣赏。
板书设计
2花的学校
荒笛罚假裳
教学反思
三耳怨错攵第一笔期款案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课题2花的学校(第二课时)
课
时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
教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学2.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养成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
目
株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教学方法启发演示
教学模式复习-感悟,探究质疑-拓展延伸
教学手段课件课型新授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1.开火车读课文,边听边
思考:每一段讲的是什么?
复习2.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概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二、读中感悟,
1.学习第一段。
探究解疑A.教师指名读。
感悟,探B.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学生朗读,找出喜欢的句子
究解疑句话,并说明喜欢它的原
因。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
林中吹着口笛。
理解体会:哪一个词语概括
了东风的特点?(湿润)从
“走过”“吹着口笛”这
两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
么?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怎样
一幅画面?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
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
绿草上跳舞、狂欢。
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
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
一朵的花”呢?你认为花
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
教师引导,启发想象。你从
“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学生朗读
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
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
“狂欢”是什么意思?你
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地上
跳舞的情景吗?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
2.学习第二段。学生理解并感悟课文内容
A.学生齐声朗读。
B.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为什么“我”觉得“那群
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
学”?你是怎么理解''雨
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3.指导学习第三段。
A.教师范读。
B.合作探究。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说
明了什么?
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
风里簌簌地响”一句的?
“雷云拍着大手”是什么
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
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
裳”的?
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
要到哪里去?为什么?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先在组
三、拓展延伸
C.教师指导朗读。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拓展延伸D.学生自由朗读。
4.学习第四段。
A.学生齐声朗读。
B.指导学生理解、感悟、
朗读。
小作者认为花孩子们的家
在哪里?“那儿”是指哪
儿?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
急急忙忙赶回家的情景
吗?在作者看来,花孩子们
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
么?
C.学生自由感悟、想象。
5.小结。
说说你想象中花的学校是
什么样的
板书设计
2花的学校
花孩子: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蹈
在地下学校关了门做功课
急忙回家对妈妈扬起双臂真可爱
教学反思
三耳级语女第一学期款案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课题3不懂就要问
课
时1.会认“诵、例”等11个字,掌握“背、圈”这两个多音字,理解“私塾、
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
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
学理解课文。
3.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方法。
目
标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方法启发演示
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课件课型新授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
入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
导入
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
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师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
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学生齐读课题,回答教师提出
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的质疑
候学习生活的课文。揭题:
不懂就要问。
4.齐读课题,质疑问难: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吗?(课文讲谁不懂?哪儿
二、整体感知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解决前面的问题及理解“私
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塾、戒尺、霎时、鸦雀无声”
么要这样说?……)的词义
1.生自由读课文,想:你
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
懂的?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
2.指名分读课文正音。(指候在私整里读书,为了弄懂书
三、学习生字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
齐读)题的故事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
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同座互相交流后,举手回学生识字,书写生字
答。
四、研读课文,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深入探究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
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
字,学生划出相关的词句。
2.写字比赛:教师范写,
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
顺。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
并评奖。
1.思考:课文中的孙中山
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思考:你从什么地方可
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
3.集体交流阅读心得,并
在交流中及时解决学生先
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重点交流:
a.从“照例”、“流利”、
“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
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
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
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
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
望。
b.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
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
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
化?从中可以体会到什
么?(侧面描写,更突出了学生交流,体会“学问学问,
孙中山对待学习的认真、执不懂就要问”这句话的意思
著的态度)
C.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
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
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
呢?(帮助学生区分清楚:
五、布置作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
育与今天民主开放式教育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孙中山先
的不同。)生的小故事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
敢于提问,你体会到什么?
(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
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
好问的可贵精神。)同时,
解决“学问学问,不懂就要
问”这句话的意思。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吗?提出来讨论交流。
5.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
到了什么?
1.迁移练习。
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
子、不懂就要问、弄清楚、
连连点头”等词语写一段
话来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
好问精神。
2.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
小故事。
板书设计
不懂就要问
背诵一一很快
不懂就要问心想一一不懂好习惯
提问一一壮胆
教学反思
三耳级语女第一学期款案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课题4古诗三首山行
课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
时2.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
教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学
3.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目
标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方法启发演示
教学模式导入-感知题目大意-精读诗歌-背诵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彩色图片、朗诵背景音乐课型新授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多媒体出示:连绵
的群山,满山火红的枫叶)
一、背诵古诗,同学们,说说你看到的景
激发兴趣。
象。
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学生观看大屏幕,初步了
解古诗内容
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
导入
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
禁挥毫写下了这首千古名
句。
(屏幕画面出示一首正楷
的《山行》,把学生带入了
如梦如诗的境界。)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这首《山行》,
从诗中去领略一番秋天山
林的美景。
出示《山行》。读读课题,
感知题目二、读诗题,学生思考题目的意思
_L-jte.
大忌知诗人。想一想题目是什么意思?
(在山间行走)
三、精读诗歌,(一)创设情境:
体会意境
精读诗歌1.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
吗?
诗中哪些地方告诉我们是“霜叶”“寒”“晚”表
示季节
深秋呢?
2.深秋,天气已经很冷。远
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
耳的马铃声,那是诗人杜牧
学生思考
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
来……此时此刻,诗人看到
些什么呢?
(二)出示彩图观察
1.说说看到哪些景物?结
体会:"远上寒山"(一
合观察,引导认识景物,并个“远上”再现了“山”的绵
延起伏;一个“寒”传神地刻
感受景物特点。
画了'‘山"的凄清寒冷,让人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产生一种悲秋之情。)
处有人家。”
(1)引导观察:你看到的
感情诵读“远上寒山”,体
山是什么样子的?是一座
会“山"之连绵起伏
吗?
(2)阵阵秋风裹挟着片片
黄叶向诗人吹来。此时,站
在山坡上的诗人会有何感
感情诵读“远上寒山”之“寒
受?从哪个字能读出诗人
这种感受?
“石径斜”
(一个“斜”字把我们的思
绪带到了飘逸的远山之
中。)
2.诗人面前是一条石头铺借助简笔画理解“斜”字,
感情诵读“石径斜”体会石径
就的小路。这是一条怎样的
的弯弯曲曲。
小路呢?
看图体会:有白云的地方是什
“白云生处有人家”
么样子的?感情诵读体会“白
云生处”的虚无飘渺。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
红于二月花。“
生先自由读2句说说原因。结
过渡:诗人坐在马车上,
合孩子的说,引导感悟:
忽然叫道:“停!停!停!”
这是因为什么呢?
“枫林晚”
(1)看图想象:夕阳照耀
感情诵读体会
在枫林上,是怎样的景象?
想象此时诗人看到此景会怎样
(2)理解“坐”字
说?
(3)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
如何?
4.“霜叶红于二月花”
(1)生看图说说枫叶是什
么样子的,想象二月开的红
花是什么样子的?
(2)感情诵读体会霜叶之
红。
1.想象着诗歌意境,练习
四、感情朗读,
朗读、背
学会背诵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诵
2.指名朗读。学生朗诵
3.听录音朗诵后再次练习
美读古诗,体会情感。
4.现在你就是诗人,请你
来到画面前高声吟诵。
板书设计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径枫霜
教学反思
三耳级语女第一学期款案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课题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课
时
1.会认“菊、残、君、橙、橘、径”6个生字,会写“首、刘、枝、记”4
教
个字。
学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
目
标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橙、橘、斜”的识记;“枫”的书写;古诗的理解
教学方法启发演示
教学模式导入-初读古诗-细读品味-熟读背诵
教学手段课件课型新授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现在是什么季节?喜欢
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句
来说说你所看到秋天的景
色吗?学生畅谈秋天的景色
2、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
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
导入一、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3《美丽的冬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 9 生活离不开他们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 病毒性肺炎的护理措施
- 8《不做“小拖拉”》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心理健康(1、2年级)粤教版
- 2 我们的班规我们订(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三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1 Unit 2 My favourite colour is yellow教学设计2 外研版(三起)
- 一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化妆舞会-人教新课标(2014秋)
-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课文3 10 大还是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珍爱生命安全出行教育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3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3
- 2025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招聘2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招聘(3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1月浙江省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公开课】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 DL∕T 5161.8-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8部分: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质量检验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GB/T 28210-2024热敏纸
- (2024年)桥梁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 202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及答案(修正版)
- NB-T 47013.15-202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5部分:相控阵超声检测
- KYT(危险预知训练)培训资料(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