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甘肃省临夏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甘肃省临夏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甘肃省临夏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甘肃省临夏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期末考试试卷PAGEPAGE1甘肃省临夏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某地质科考队到某地区(下图)进行野外考察并查阅资料发现:①地层有大量三叶虫化石;③地层有鱼类和两栖类化石,并有煤层;④地层有大量恐龙化石,并有煤层;⑤地层大型哺乳动物化石丰富。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是()A.①地层一古生代 B.③地层一中生代 C.④地层一新生代 D.⑤地层一古生代2.与③④地层煤层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植物类型分别是()A.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蕨类植物、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藻类植物 D.藻类植物、被子植物〖答案〗1.A2.B〖解析〗【1题详析】①地层有大量三叶虫化石,三叶虫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出现在早古生代,说明①地层形成于早古生代,A正确;③地层有鱼类和两栖类化石,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繁盛于晚古生代,说明③地层形成于晚古生代,B错误;④地层有大量恐龙化石,恐龙主要生活在中生代,说明④地层形成于中生代,C错误;⑤地层大型哺乳动物化石丰富,大型哺乳动物繁盛于新生代,说明⑤地层形成于新生代,D错误。故选A。【2题详析】由上题分析可知,③地层形成于古生代,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化形成煤炭,AD错误;④地层形成于中生代,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形成茂密的森林,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化形成煤炭,B正确,C错误。故选B。植物多样性指数是植物多样性和丰富度的重要指标,气候和土壤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某科考队对我国某山脉东坡由山麓至山顶的五种典型植被样地进行调查,得出乔木、灌木、草本层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变化规律(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该山脉最有可能是()A.大兴安岭 B.巫山山脉 C.贺兰山脉 D.太行山脉4.该山脉东坡乔木层分布于海拔2000~2500米,说明该海拔带()A.光照充足 B.气温适宜 C.土壤肥沃 D.水分适宜〖答案〗3.C4.D〖解析〗【3题详析】由图可知,该山脉东坡山麓植物多样化指数小,即植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小,且以荒漠草原为主,说明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最可能是位于干旱半干旱区的贺兰山脉,C正确;大兴安岭、巫山、太行山脉均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湿润,且东坡位于来自海洋的湿润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山麓以森林植被为主,ABD错误。故选C。【4题详析】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山脉最可能是位于干旱半干旱区的贺兰山脉,山麓因降水少,水分不足,发育荒漠草原,海拔较高的2000~2500米处分布有乔木层,说明水分适宜,是地形抬升,降水增多,D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当地影响植被发育的限制性因素是水分,故光照、气温、土壤不是2000~2500米处分布有乔木层的主要因素,ABC错误。故选D。下图为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4、5月控制甲地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是()A.东南信风带 B.东北信风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6.下列关于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降水量夏半年小于冬半年 B.乙地降水量夏半年大于冬半年C.甲地年降水量小于乙地年降水量 D.甲地年降水量大于乙地年降水量〖答案〗5.C6.D〖解析〗【5题详析】东南信风带控制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甲地位于北半球,A错误;甲地位于0~10°N之间,4、5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甲地受北移的赤道低压带控制,C正确,BD错误。故选C。【6题详析】由所学季风环流知识结合区域图可知,甲地夏半年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量大;冬半年位于东北季风背风坡,降水量小,A错误;乙地夏半年位于西南季风背风坡,降水量小;冬半年位于东北季风迎风坡,降水量大,B错误;甲地降水量主要来自西南季风,乙地降水量主要来自东北季风,西南季风来自海洋,携带水汽多;东北季风来自陆地,虽经过印度洋洋面,但水汽含量仍少于西南季风,故受西南季风影响的甲地年降水量大,C错误,D正确。故选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3日,爱尔兰总人口增长至512万人,其中,自然出生人口约为17万人,移民人口约为19万人,爱尔兰移民净流入增长超过了本国自然出生人口的增长。下图为爱尔兰简图。完成下面小题。7.爱尔兰人口分布特点是()A.岛内人口多于沿海 B.沿海人口多于岛内 C.北部人口密集 D.南部人口稀疏8.爱尔兰移民净迁入数量显著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A.全民享有较高的福利待遇 B.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C.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D.生育率低,劳动力高龄化〖答案〗7.B8.B〖解析〗【7题详析】由图可知,爱尔兰城市多分布于沿海,说明人口多集中于沿海,A错误,B正确;爱尔兰南部与北部城市分布较为均匀,说明南部与北部的人口分布也较为均匀,CD错误。故选B。【8题详析】爱尔兰的高福利待遇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是近年来才有的,AC错误;爱尔兰近年来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移民迁入,B正确;人口大量迁入主要与就业机会有关,与生育率低、劳动力高龄化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拉丁美洲是世界城镇化率第二高的地区,有78%(2019年)的居民居住在城镇。下图为拉丁美洲10大城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9.拉丁美洲城镇化的主要特点是()A.城乡差异大,大城市数目多 B.中小城镇密布,乡村空心化C.出现逆城市化,城镇化放缓 D.城镇化率高,大城市规模大10.拉丁美洲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城市问题有()①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②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③失业人数多,社会治安混乱 ④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9.D10.C〖解析〗【9题详析】城镇人口比重高低是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材料可知,拉丁美洲有78%(2019年)的居民居住在城镇,说明城镇化率高。读图可知拉丁美洲有多个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大城市规模大,D正确;图中信息并不能反映出拉丁美洲城乡差异的大小,A错误;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当前还没有出现逆城市化;图中没有中小城市的分布信息,ABC错误。故选D。【10题详析】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城市化水平很高,出现虚假城市化现象。由于城市规模过大,造成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失业人数多,社会治安混乱,①②③正确;拉丁美洲城镇化进程中进城的主要是青壮年,城市人口老龄化降低,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商业发展要求,在遵循城市商业发展规律基础上,对城市未来商业网点的商业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和建设规模所做的统筹设计。科学合理的商业规划,可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下图为我国某城市2018-2035年商业网点规划图。完成下面小题。11.图示城市最大的商业区位于()A.甲 B.乙 C.丙 D.丁12.该城市规划建设几个大型生活超市,合理的区位是()A.市级商业中心周围 B.副市级商业中心外围 C.镇级商业中心外围 D.片区级商业中心附近〖答案〗11.B12.D〖解析〗【11题详析】读图可知,乙处有三个市级商业中心,甲地只有两个副市级商业中心,丙处只有一个副市级商业中心,丁地只有镇级商业中心,相比较来看,乙地商业中心数量多规模大,应该是最大的商业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题详析】市级商业中心和副市级商业中心附近多为商业区,且地价较高,大型生活超市占地面积较大,规划建设在市级商业中心成本较高,AB错误;镇级商业中心外围人口较少,不宜规划建设大型生活超市,C错误;片区级商业中心更靠近居民区,地价相对较低,附近规划建设大型生活市场更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D正确。故选D。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面积约1.39万平方千米,我国在库布齐沙漠的治理方面留下了精彩的一笔。多年来,库布齐并不是单纯地治理沙漠,而是将沙漠当财富进行开发,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现治沙与经济的双重发展。下图示意库布齐沙漠分布。完成下面小题。13.库布齐沙漠可以当财富开发的自然资源有()A.矿产、石油、水能 B.土地、太阳能、风能 C.土地、风能、水能 D.石油、太阳能、土地14.库布齐沙漠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关键环节是()A.林、草、水 B.湖、山、林 C.山、水、田 D.草、田、水〖答案〗13.B14.A〖解析〗【13题详析】库布齐沙漠中矿产资源和石油资源分布少,AD错误;由材料“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面积约1.39万平方千米”和分布图可知,库布齐沙漠占地面积较大,因人口较少,土地资源丰富,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靠近冬季风源地,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丰富,B正确;库布齐沙漠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能资源缺乏,C错误。故选B。【14题详析】当地气候干旱,风沙天气多,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是涵养水源、提高林草等植被覆盖率,A正确;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难以形成和保持湖泊,B错误;当地气候干旱,人口少,农业用地少,田不是当地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关键环节,CD错误。故选A。塔霍河—塞古拉河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用于供应西班牙东南部塞古拉河流域的农业灌溉用水、饮用水等。下图示意塔霍河—塞古拉河跨流域调水工程。完成下面小题。15.西班牙实施塔霍河—塞古拉河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地理背景是()A.塔霍河洪水频发,径流丰富 B.西班牙人口和城市分布不均C.塞古拉河流域径流少,生产生活需水量大 D.塔霍和塞古拉两河流域有天然河道相通16.塔霍河—塞古拉河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对塞古拉河流域环境的影响有()A.缓解城市地面沉降 B.有效防止洪涝灾害 C.减少污染物排放 D.遏制土地荒漠化〖答案〗15.C16.A〖解析〗【15题详析】西班牙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较多,洪水频发的概率小,且若洪水频发,可修建水库水电站等加以调节,无需跨流域将水调出,A错误;由材料可知,调水主要用于塞古拉河流域的农业灌溉用水、饮用水等,说明塞古拉流域以农业生产为主,城市分布少,B错误;西班牙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但塞古拉河流域地处西风背风坡,水分条件较差,而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灌溉水源,跨流域调水可缓解该区水资源短缺状况,C正确;由图可知,塔霍河和塞古拉河之间的调水工程多以人工河道为主,D错误。故选C。【16题详析】跨流域调水缓解了塞古拉河流域缺水状况,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增加了下渗,可缓解城市地面沉降,A正确;塞古拉河流域位于冬季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洪涝灾害少,B错误;流域水量增加与减少污染物排放没有关系,C错误;塞古拉河流域水量增加,农业灌溉面积增加,会加剧土地盐碱化(荒漠化),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广东省2022年某月某日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1)推测图示等压线分布状况最可能出现的季节,并说明理由。(2)指出该日广东省可能存在的云雨区,并分析其原因。(3)甲、乙、丙、丁四地有两地天气状况相似,指出并分析其成因。〖答案〗(1)夏季或夏秋季节。图中最低气压低于985hPa,该低压的形成除与高空大气环流有关外,还与近地面气温高、热量充足密切相关,由此推测图示等压线分布状况出现在夏季或夏秋季节。(2)北部和东部。广东省北部与东部分别分布着低压中心,并且低压势力较强,对流运动旺盛,形成云雨天气。(3)甲、丁。甲位于高压脊,丁受高压中心控制,气流以下沉辐散为主,气温高,风力弱,晴朗少云。〖解析〗【小问1详析】气压与大尺度的大气环流有关,也与局部地区的热力性质有关。由图可知,该日广东省近地面气压大多低于1000hPa,最低气压低于985hPa。广东省位于回归线附近,受季风环流影响,不受赤道低压带控制,但整体气压偏低,说明近地面气温高、热量充足,空气受热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偏低,由此可推测图示等压线分布状况出现在夏季或夏秋季节。【小问2详析】等压线可反映天气系统的分布,其中锋面系统和低压系统可能导致云雨天气,高压系统影响下主要形成晴朗天气。图中没有显示锋面系统,但存在低压系统。读图可知,该日广东省北部与东部分别分布着低压中心,且低压势力较强,说明近地面气流上升,即对流运动旺盛,可能形成云雨天气。【小问3详析】等压线可反映天气系统的分布,其中锋面系统和低压系统可能导致云雨天气,高压系统影响下主要形成晴朗天气。读图可知,甲位于高压脊附近,气流下沉辐散,多晴朗天气;乙位于低压槽附近,气流辐合上升,可能多云雨天气;丙位于低压中心附近,气流上升,多云雨天气;丁位于高压中心附近,气流下沉辐散,多晴朗天气。综合上述分析可知,甲、丁两地天气状况相似,多晴朗天气,气温高,风力弱。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草冲河小流域位于湖南省宁乡市西部山区流沙河镇境内,面积45km2。流域内花岗岩遍布,风化严重,风化壳厚。当地植被稀疏,25°以上的陡坡耕地多,顺坡耕种粮食作物,广种薄收,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水土流失的危害使群众苦不堪言。当地政府创新治理方法,突出生物措施,把水土保持摆在首位,陡坡耕地由种植粮食改种林果草。在生物措施基础上,采取工程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下图为草冲河小流域简图。(1)分析草冲河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2)说明陡坡耕地改种林果草的水土保持功能。(3)列举该流域治理水土流失可能采取的工程措施。〖答案〗(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多暴雨,雨水冲刷力强;花岗岩风化严重,土壤结构松散,透水性强;植被稀疏,地面裸露;地势起伏大,重力作用显著,一遇暴雨,极易诱发水土流失。(2)林果草构成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群落,密闭性好,枯枝落叶多,且常年生长,利于雨水和地表水下渗,减少地表水和雨水的冲刷,水土保持功能强。(3)蓄水保土工程、水利灌溉工程。〖解析〗【小问1详析】水土流失严重,即流水侵蚀作用显著,自然原因可从流水侵蚀作用的强弱和下垫面性质两方面进行分析。草冲河小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雨季)降水集中多暴雨,雨水和坡面径流冲刷力强;由材料“流域内花岗岩遍布,风化严重,风化壳厚”可知,当地花岗岩风化严重,土壤结构松散,透水性强;由材料“当地植被稀疏”可知,当地地表裸露,易受流水侵蚀;由材料“25°以上的陡坡耕地多”可知,当地地势起伏大,重力作用显著,一遇暴雨,极易诱发水土流失。【小问2详析】水土保持功能可从改善下垫面性质和减弱流水侵蚀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林果草构成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群落,不同植物群落根系深度不同,可更好地固定土壤,保持水土;乔灌草植物群落密闭性好,枯枝落叶多,且常年生长,可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利于雨水和地表水下渗,减少地表水和雨水的冲刷,水土保持功能强。【小问3详析】本小题可从水土流失的危害和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由上题分析可知,当地土壤结构松散,透水性强,水土流失严重,为治理水土流失和保障农业生产,当地应修建蓄水保土功能;当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且当地土壤植被稀疏,涵养水源的生态效益差,土壤透水强,为治理水土流失和保障农业生产,当地应修建水利灌溉工程。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沙特阿拉伯被称为“无流国”。20世纪70年代之前,沙特阿拉伯几乎不生产小麦。此后该国大力发展小麦及西红柿等作物种植,一度成为世界小麦、西红柿出口大国。该国农田大多是直径1千米的圆形田,仿佛沙漠中的绿色唱片。从2016年起,沙特阿拉伯很多农作物由大量出口变成完全依赖进口,由粮食出口改为粮食进口。下图为该国耕地分布和农田景观图。(1)说明沙特阿拉伯耕地的分布特点。(2)分析沙特阿拉伯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3)阐释沙特阿拉伯改粮食出口为粮食进口的主要原因。〖答案〗(1)分布分散且相对集中;耕地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和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的地方往往成为耕地。(2)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终年高温,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干旱,气温日较差大;病虫害少。(3)沙特阿拉伯沙漠广布,适合耕种的土地少,依靠石油带来的充足资金,开采地下水和海水淡化发展了耕作业,粮食生产成本过高,成为资金密集型产业;一旦石油枯竭,耕作业难以为继;粮食需求量增加。〖解析〗【小问1详析】分布特征包括分布是否均匀、分布集中区域、分布稀疏区域、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间方位关系等,可通过阅读分布图直接进行描述。由分布图可知,沙特阿拉伯耕地分布分散,但相对集中;耕地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和中部地区;由材料可知,沙特阿拉伯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少,气候干旱,被称为“无流国”,而农业生产需要水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开采地下水和海水淡化增加了水资源量,因此地下水丰富的地方和沿海地区往往成为耕地。【小问2详析】农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水源、地形、土壤等。由图可知,沙特阿拉伯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少,终年高温,光热资源丰富,有利于粮食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当地降水少,气候干旱,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当地气候干旱,病虫害少。【小问3详析】沙特阿拉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