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真题必刷地理试卷(三)(江苏专用)(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真题必刷地理试卷(三)(江苏专用)(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真题必刷地理试卷(三)(江苏专用)(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真题必刷地理试卷(三)(江苏专用)(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真题必刷地理试卷(三)(江苏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期末考试试卷PAGE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必刷卷(三)(江苏专用)一、单选题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图示地区自然地理特征是(

)①山海兼备,海岸线曲折 ②长江口以南,多港湾、岛屿③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④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温暖湿润⑤河湖密布,均为天然形成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2.河流甲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A.南北方分界线 B.内外流域分界线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种植业与放牧业分界线3.丙地城市所在地区出现海水浸侵,地下水咸化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①地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 ②气候变化,降水逐年减少③地下水开采过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④城市建设过快,地面产生大面积沉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1.B2.A3.D〖解析〗1.读图可知,图示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①错误;长江口以南,多港湾、岛屿;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温暖湿润,②③④正确;河湖密布,但不是均为天然形成,如图中的运河为人工修建形成,⑤错误。故选B。2.读图可知,河流甲为淮河,是我国南北方分界线,A正确;不是内外流域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种植业与放牧业分界线,BCD错误。故选A。3.读图可知,丙地成为为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出现海水浸侵,地下水咸化的现象,可能是因为地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地下水开采过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城市建设过快,地面产生大面积沉降等,①③④正确。气候变化,降水逐年减少不会引起海水浸侵,地下水咸化的现象,②错误。故选D。年日照时数是指在一年时间内太阳实际照射时数的总和,以小时为单位。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图示区域甲、乙、丙、丁四地年日照时数的大小关系是(

)A.甲>乙>丙>丁 B.丁>甲>丙>乙C.甲>丙>乙>丁 D.丁>乙>丙>甲5.影响甲、乙两地太阳实际照射时数的主要因素是(

)A.天气 B.土壤 C.植被 D.地形6.甲地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光伏电站,推测其发展的限制条件是(

)A.昼夜温差小 B.山地环绕 C.海拔较高 D.深居内陆〖答案〗4.C5.A6.D〖解析〗4.据图分析可知,甲地日照时数为3600〜3800小时,乙地日照时数为2400〜2600小时,丙地日照时数为3400〜3600小时,丁地日照时数为2200〜2400小时,故图示区域甲,乙、丙、丁四地年日照时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丙>乙>丁,C正确,排除ABD。故选C。5.据图分析可知,甲地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海拔较高,空气稀薄,降水量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乙地位于祁连山脉东南段,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数较短,故影响甲、乙两地太阳实际照射时数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天气),A正确;土壤和植被不影响实际日照时数,BC错误;地形(类型、坡向)会影响太阳实际照射时数,但该地主要因素是地理位置导致气候差异,D错误。故选A。6.据图分析可知,甲地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海拔较高,空气稀薄,降水量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适宜建设大型光伏电站,但此地深居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地广人稀,当地光伏电消费量少,且离光伏发电主要消费市场远,故甲地建设大型光伏电站的限制条件是深居内陆,D正确,排除ABC。故选D。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惠州、江门、中山、肇庆九市组成,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表为四大湾区基本资料统计。读表完成下面小题。粤港澳大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人口(万人)667143477602340GDP(万亿美元)1.361.80.81.4占地面积(万平方公里)5.653.681.792.157.与其他三个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是(

)A.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沿海 B.经济基础雄厚,内部分异较小C.矿产资源丰富,第二产业发达 D.发展空间广阔,劳动力丰富8.下列制约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因素是(

)①地形②气候③行政区划④交通⑤语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答案〗7.D8.C〖解析〗7.四大湾区均是靠近沿海,地理位置优越,故A错误。粤港澳大湾区为河流入海冲积平原,矿产资源短缺,故C错误。相比于其他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开发历史较晚,经济基础较弱,故B错误。粤港澳大湾区地域面积广,人口密集,劳动力数量丰富,处于湾区发展的初始阶段,发展空间广阔,故D正确。故选:D。8.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惠州、江门、中山、肇庆九市组成,地形都较为平坦,①错误;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类型相同,②错误;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实施特殊的管理政策,与大陆九个市不同,制约了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发展,③正确;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与大陆之间有水域相隔,交通不便,制约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④正确;粤港澳大湾区内汉语可通用,⑤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择③④构成的C选项。灵渠是与都江堰、郑国渠齐名的古代水利工程。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秦王朝大批粮草经此水路运往岭南,保证了南征秦军充足的物资供应。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灵渠分南渠和北渠两部分,图为灵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古代修建灵渠的主要目的是(

)A.防洪 B.灌溉 C.供水 D.航运10.北渠河道人为设置为弯曲河道的目的是(

)A.降低河流流速 B.增加枯水期流量 C.减轻洪涝灾害 D.增加灌溉区面积11.分水坝设置为“人”字型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①增加洪水期北渠的输水量 ②减轻河水对坝体的冲击③减少南渠的泥沙淤积 ④南渠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9.D10.A11.C〖解析〗9.秦始皇修建灵渠的目的是为了联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构成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并且为了运输的需要,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来,D正确,ABC错误,故选D。10.河道弯曲,使水流速度减慢,有利于船只通行,A正确;河道弯曲并不能增加枯水期的水量,B错误;灵渠功能不是防洪,而且弯曲河道更易出现洪灾,C错误;灌溉不是主要的目的,D错误,故选A。11.“人”字坝高2.24米,在枯水期可以拦截湘江水,丰水期湘江水可以从坝顶溢流,从湘江故道流入湘江下游。所以洪水期增加的是湘江故道的输水流量。①错;设计为人字坝减少了河水对坝体的侵蚀和冲击,②正确;坝体精确分流,使得入南渠水仅占3成,而且坝体可以一定程度上拦阻泥沙,减少南渠泥沙淤积,③正确;“人”字坝使进入南渠的水量比较稳定,从而增大了湘江故道的水量季节变化,④错误,故选C。南京都市圈包括江苏省南京、镇江、扬州、淮安、常州的溧阳、金坛和安徽省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国际上常用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来衡量城市首位度,我国往往还加入“城市GDP/全省GDP”来衡量省会首位度。南京“首位度”长期在全国垫底,构建南京都市圈对提升南京的首位度具有重大意义。据此完成问题。12.南京都市圈含4个安徽地级市的原因是(

)A.共有淡水资源 B.交通协调的需要 C.地理位置相近 D.增强安徽省会城市首位度13.我国用城市GDP来衡量省会首位度,主要原因为省会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相比(

)A.经济集聚效应不强 B.经济集聚效应强 C.人口集聚效应不强 D.人口集聚效应强〖答案〗12.C13.A〖解析〗12.由所学知识可知,江苏的省会城市南京西侧紧靠安徽省,附近被安徽众地级市包围,属于南京都市圈辐射范围,地理位置相近是主要原因,C正确;有交通协调的需要,但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南方地区淡水资源丰富,A错误;安徽省会城市合肥不在南京都市圈,发展4个安徽地级市会降低安徽省会城市首位度,D错误。故选C。13.由材料可知,不同于国际上常用人口规模来衡量首位度,我国还加入城市GDP衡量城市首位度,主要是因为我国部分城市人口规模大,但经济实力不强,部分省会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相比,人口规模大,但经济总量弱于第二城市,在使用国际常用标准的同时,再使用“城市GDP/全省GDP”来衡量省会首位度更科学,所以我国用GDP来衡量,BCD错误,A正确。故选A。科隆自贸区和新太平洋自贸区(下图)对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状况,1948年,巴拿马建立科隆自贸区,发展转口贸易(从各国进口商品再批发到拉美地区)。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自贸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隆自贸区以运河航运为基础发展金融、保险、通讯等产业。2007年,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新太平洋自贸区建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20世纪70年代后期,科隆自贸区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成本上升 B.地理位置优势弱化C.制造业的比例增加 D.市场份额逐渐下降15.巴拿马建立新太平洋自贸区可直接(

)A.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 B.增加国内就业机会C.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 D.提升运河转运能力〖答案〗14.D15.B〖解析〗14.由材料“1948年,巴拿马建立科隆自贸区,发展转口贸易。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自贸区“可知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自贸区与科隆自贸区形成竞争关系。由此推测20世纪70年代后期,科隆自贸区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份额逐渐下降,D正确。由材料可知科隆前期自贸区主要发展转口贸易,转口贸易对于市场和资金的需求大,而对于劳动力的成本影响较小,A错误。科隆自贸区地理位置优势一直较优越,地理位置不是科隆陷入困境的原因,C错误。科隆自贸区前期主要发展转口贸易,不会导致制造业的比例增加,C错误。故选D。15.由材料可知巴拿马建立新太平洋自贸区,且产业结构中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读图片可知新太平洋自贸区位于巴拿马中部,不会单一地带动巴拿马的东部或西部地区的发展,因此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表述有误,A错误。新太平洋自贸区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B正确。新太平洋自贸区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会加大生态环境的压力,C错误。运河转运能力由自身的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和运河管理决定,周围的自贸区建设不会直接提升运河转运能力,D错误。故选B。研究者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获取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的企业流、火车流、信息流等数据,计算出城市间的关联度。一个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关联度占该城市关联度总量的比例,称为中心城市对该城市的控制度。苏州市为长江三角洲的制造业中心,对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控制度有强有弱。下图示意苏州市对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控制度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图中信息表明,影响苏州市对其他城市控制度的主要因素(

)A.企业流动和交通联系 B.信息网络的建设水平C.距离远近和行政区划 D.高端制造业发展水平17.为了提高苏州对南通的控制度,应该(

)A.加强南通沿海经济开发力度 B.两地协同发展相似的产业C.大力发展苏州金融科技产业 D.扩大两地间的互联、互通〖答案〗16.C17.D〖解析〗16.由材料“一个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关联度占该城市关联度总量的比例,称为中心城市对该城市的控制度”和图中信息表明,强控制度城市上海、无锡距离苏州近,而且无锡、常州、镇江和苏州都是属于江苏省,弱控制度城市与苏州距离较远或不属于同一个省区,C正确。企业流动和交通联系、信息网络的建设水平、高端制造业发展水平对于苏州市对其他城市控制度影响较小,ABD错误。故选C。17.由材料“一个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关联度占该城市关联度总量的比例,称为中心城市对该城市的控制度”可知,加强城市群内部的企业流、火车流、信息流会提高关联度,扩大两地间的互联、互通,会提高苏州对南通的控制度,D正确;加强南通沿海经济开发力度,南通的经济水平提高,可能会降低苏州对对南通的控制度,A错误;两地协同发展相似的产业会产生竞争,关联度降低,会降低苏州对南通的控制度,B错误;苏州市是长江三角洲的制造业中心,优势产业是制造业,发展金融科技产业不是苏州的发展优势、方向和定位,C错误。故选D。下图为中欧港口间传统航线与东北航线,其中东北航线比传统航线少走12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下列关于图中航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北航线比传统航线总通航成本低 B.东北航线欧洲航段受寒流影响明显C.传统航线比东北航线经过的国家少 D.从国家安全角度看传统航线更安全19.东北航线开通对中国的主要影响有(

)A.提高中国经济贸易量和经济发展速度 B.替代传统的航行路线,航行里程更短C.贸易路线多元化,安全得到更好保障 D.促进中欧班列发展,陆运占比超海运〖答案〗18.A19.C〖解析〗18.东北航线比传统航线路程更短,所以总通航成本更低,A正确。东北航线欧洲航段受暖流影响明显,B错误。传统航线比东北航线经过的国家更多,C错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东北航线的开通,拓宽了我国对外联通的途径,更有利于国家安全,D错误。故选A。19.东北航线开通能够使贸易路线多元化,拓宽了我国对外联通的途径,更有利于国家安全,安全得到更好保障,C正确。提高我国经济贸易量和经济发展速度不是东北航线开通后对我国的主要影响,A错误。东北航线无法代替传统的航行路线,B错误。东北航线开通可能会挤占一部分中欧班列的市场,一般不会促进中欧班列发展,D错误。故选C。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指一年)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碳汇是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图为碳循环主要途径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碳循环过程中的碳汇有(

)①煤、石油、天然气燃烧 ②陆地植物光合作用 ③陆地动植物的呼吸 ④海洋生物的呼吸 ⑤海洋植物光合作用 ⑥降水中和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21.我国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列措施有效的是(

)①循环使用淡水资源 ②积极推广生物碳汇技术 ③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④将高耗能企业转移出国 ⑤征收碳税,以促进行业绿色转型 ⑥停止使用化石燃料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22.从长远看,实现“碳中和”会使(

)A.经济发展受阻 B.能源消耗减少 C.生态负担加重 D.极冰融化减缓〖答案〗20.B21.C22.D〖解析〗20.依据材料信息,“碳汇是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煤、石油、天然气燃烧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不是碳汇,①错误;陆地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是碳汇,②正确;陆地动植物的呼吸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不是碳汇,③错误;海洋生物的呼吸不是碳汇,④错误;海洋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是碳汇,⑤正确;雨水可以溶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故降水中和是碳汇,⑥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②⑤⑥组合正确,故选B。21.循环使用淡水资源能够节约水资源,不能增加碳汇,①错误;积极推广生物碳汇技术能够增加碳汇,②正确;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③正确;将高耗能企业转移出国并不是一个有效的措施,④错误;征收碳税,以促进行业绿色转型,减少碳排放,⑤正确;停止使用化石燃料会影响经济发展,⑥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②③⑤组合正确,故选C。22.实现碳中和,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A选项错误;能源消耗不会减少,清洁能源使用量增多,B选项错误;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会提升,C选项错误;碳排放量减少,缓解全球变暖,极冰融化减缓,D选项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位于山东省东北部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曾经黄河以每年16亿吨的输沙量造就了这片年轻、宽阔的河口三角洲湿地。2009年黄河三角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打造了黄河三角洲经济区,该经济区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左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材料2:历史上黄河的每一次大改道都会对河口三角洲及附近海岸线造成深刻的影响。改道后,原黄河河道被称为废黄河,原河口被称为废黄河口。黄河最后一次大的改道,是由江苏盐城改到山东东营。下图右示意不同年份废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1)结合图片,描述自497年到1921年废黄河三角洲的海岸线位置总体变化过程。(2)推测黄河最后一次大改道的年份,并说明推测理由。(3)试分析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应如何加强区内、区外的联系与合作。〖答案〗(1)497年到1855年,海岸线总体呈现向海洋推进的趋势。其中,497年到1582年推进速度较慢,1582-1855推进速度较快;1855年到1921年海岸线呈现向陆地后退的趋势。(2)年份:1855年;推测依据:1855年到1921年期间,废黄河口的海岸线后退最多,说明此地堆积作用减弱,黄河改道,废河口处海浪侵蚀作用加强。(3)①全区整体规划与布局,协调区内分工与合作;②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内外联系;③加强区域间技术及经济交流;④突出本区产业优势,加强国内外推广〖解析〗(1)读图例,认清楚图中497年、1582年、1855年、1921年四个年份的海岸线位置。可以看出海岸线位置变化特点:①497年至1855年,海岸线总体呈现向海洋推进的趋势(即海退),其中,497年至1582年间隔较近,显示为推进速度较慢;1582年至1855年间隔较远,显示为推进速度较快。②1855年至1921年海岸线呈现向陆地后退的趋势(即海进)。(2)据材料,黄河最后一次大的改道,是由江苏盐城改到山东东营。读图观察盐城附近的废黄河口的海岸线情况:1855年海岸线与之前年份相比向海洋推进最多,说明黄河没有改道,带来泥沙较多,大量沉积所致;而1921年海岸线则明显后退,说明1855年到1921年期间,黄河可能发生改道,此地堆积作用减弱,而海浪侵蚀作用加强,导致废黄河口的海岸线后退最多,因此最后一次大改道的年份是1855年。(3)首先认识家底,黄河三角洲经济区设立较晚(2009年)、位置优越(位于京津冀都市圈与山东半岛的结合部)、生态环境极佳独特、土地资源及其他资源丰富、年轻无太多工业、经济发展水平低,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传统农业比重大。其次,做好全区整体发展规划与布局,协调区内分工与合作;第三,突出本区产业优势,着重发展旅游业,打造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第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内外联系;第五,加强区域间技术及经济交流,重点加强与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地区。材料二:目前“金三角”地区的稀土行业过分依赖T1环节,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承担了世界稀土供应的大头,但也因此付出了巨大代价。材料三:世界稀土利用统计表。国家储量比重产量比重消费量比重中国36%97%41%美国13%0%13%日本0%0%26%其他51%3%20%(1)简述包头建设国家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的优势条件。(2)读表和资料,分析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3)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对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提出合理建议。〖答案〗(1)接近白云鄂博稀土产地,原料丰富;靠近鄂尔多斯煤田,能源丰富;京包、包兰铁路经过,交通便利;靠近黄河,水源充足。(2)稀土的乱采滥挖,造成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稀土的分离和冶炼过程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T1阶段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消费比重远低于产量比重,产品出口量过大等。(3)加大勘查力度,实现稀土资源的“开源”;健全政策法规,科学“节流”稀土资源;完善国家稀土资源战略储备体系;推进稀土资源供给国家化战略;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解析〗(1)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位于白云鄂博稀土矿附近,原料丰富;同时附近也有鄂尔多斯煤田,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丰富能源;包头有多条铁路穿过,交通便利;包头位于黄河北岸,黄河可以为其生产提供充足水源。(2)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我国“金三角”地区的稀土行业过分依赖T1环节,T1主要是指稀土的开采、分离和冶炼等原料初加工环节,产品附加值低;同时稀土的分离和冶炼环节不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生产本身也会释放大量污染物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稀土的开采环节会破坏大量地表植被,引起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世界稀土利用统计表也反映出我国稀土消费比重远低于产量比重,表明我国稀土资源大量出口至国外其他地区,易加速稀土资源短缺问题。(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保障稀土资源安全,可以加大勘查力度,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