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第6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变动及文化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_第1页
专题3第6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变动及文化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_第2页
专题3第6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变动及文化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_第3页
专题3第6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变动及文化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_第4页
专题3第6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变动及文化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高考聚集知识整合第6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变动及文化项目年份考向202220212020试题分布辽宋夏金元社会经济与发展浙江卷,6(宋代经济);全国甲卷,26(宋代手工业);山东卷,3(宋代纺织业)浙江卷,4(北宋商业);广东卷,4(元代赋税);湖南卷,5(南宋农业);北京卷,3(唐宋经济);浙江卷,4(北宋商业)浙江卷,6(市的发展);新高考卷Ⅱ(海南卷),4(北宋商业);全国卷Ⅰ,26(农作物推广)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高考聚集知识整合试题分布社会阶层的流动———辽宋夏金元文化的新气象湖南卷,4(南宋世俗文化)浙江卷,5(宋明理学);全国甲卷,26(宋明理学)新高考卷Ⅱ(海南卷),24(苏轼)续上表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高考聚集知识整合中外历史纲要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高考聚集知识整合续上表选择性必修【经济与社会生活】(1)宋代集镇发展迅速,有的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2)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3)元朝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4)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很多工商业集镇。元朝的京杭大运河,为世界之最。【文化交流与传播】宋元时期使用帆索和磁罗盘技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联系广泛。蒙古军队三次西征,破坏了经济,客观推动东西方交流,引发了民族迁徙。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真题研析考向探究考向一辽宋夏金元社会经济与发展1.(2022·浙江卷)白居易有诗云:“水市通阛阓(街市),烟村混舳舻。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亥日饶虾蟹,寅年足虎

……堤喧簇贩夫。夜船论铺赁,春酒断瓶酤。”诗作反映出(

)A.草市渐成规模,交易商品丰富B.富商大贾辟建会馆C.商业活动未曾受到官吏的监管D.“俞大娘航船”规模宏大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真题研析考向探究解析:根据“水市通阛阓(街市),烟村混舳舻。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亥日饶虾蟹,寅年足虎

……堤喧簇贩夫。夜船论铺货,春酒断瓶酤”可得出其反映的是民间草市的发展情况,A项正确;会馆明清时期才出现,排除B项;C项说法太绝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国内航船的规模,排除D项。故选A项。答案:A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真题研析考向探究2.(2022·全国甲卷)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解析: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商品多为手工业制成品,而输入产品多为奢侈品,最终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意味着当时贸易出口量较大,说明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D项正确;进口商品是奢侈品,不是基本生产资料,排除A项;汉代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排除B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外贸在国家财政中所占比重,排除C项。故选D项。答案:D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真题研析考向探究3.(2022·浙江卷)宋代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有外国学者曾这样评价十三世纪的中国:“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下列关于宋代史事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宋词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之一②瓷器开始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③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④已出现火药箭、火炮、火球、火蒺藜等多种火药武器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真题研析考向探究解析:根据材料“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及所学知识可得,这些现象说明宋词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之一,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已出现火药箭、火炮、火球、火蒺藜等多种火药武器,①③④表述符合题意,C项正确;“瓷器开始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表述不正确,不是从宋朝开始的,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答案:C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真题研析考向探究4.(2022·山东卷)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瑀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南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赣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泊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

)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真题研析考向探究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是在福建、江苏、湖南、江西、浙江,这些地点都是在南方,说明宋代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海上丝绸贸易,排除A项;宋朝的衣料材质没有发生变化,排除C项;材料体现宋代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无法得出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排除D项。故选B项。答案:B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真题研析考向探究1.宋元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1)农业、手工业大发展。宋朝的农业及手工业中的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较大发展。(2)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南方经济发展并超过北方,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3)民族之间贸易加强。宋与辽、金、西夏的“榷场”贸易;元统一后各民族之间的贸易。(4)海外贸易发达。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发达。(5)商业繁荣。纸币的出现和推广,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商业活动;坊市制度被打破后带来的沿街开店,营业时间的不受限制。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真题研析考向探究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1)对经济布局的影响。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南北经济差距日益缩小,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真题研析考向探究(5)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各民族间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多样性的发展。(6)对海外贸易的影响。南方沿海城市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交流。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真题研析考向探究考向二辽宋夏金元文化的新气象(2022·湖南卷)南宋画家李唐感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这反映当时(

)A.艺术水准下降

B.绘画题材集中C.画家地位不高 D.世俗文化兴盛解析:本诗的意思是:云烟袅绕的村庄和雨水滂沱的河滩,山村时隐时现,滩水湍急,欣赏着画中美景很容易,谁知道画好它有多么艰难。早知道时人看不上这样的美景,就应该多买胭脂来画艳丽的牡丹。作者借题发挥,用以抒发个人的感慨和不平。它的弦外之音,耐人寻味。所以A项“当时艺术水准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真题研析考向探究下降”显然不符合题意,排除;诗中既描述了山水画也提到花鸟画,B项“绘画题材集中”显然也不合题意,排除;诗人自嘲画山水画不如画牡丹,反映不出当时画家地位不高,排除C项;画家李唐生活在南宋,结合所学知识,随着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世俗文化兴盛,画家感叹寄情山水的山水画不如浓色重彩的牡丹受时人欢迎。所以D项符合题意。答案:D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真题研析考向探究1.理学对儒家思想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1)重点从政治方面转向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2)吸取了佛、道思想的精粹,用以完善自身。(3)形成了严密的思想体系。将人、社会和宇宙联系起来,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4)完成了儒学的理论化和思辨化,形成论证严密的儒学思想体系,是哲学化的儒学。(5)更加重视儒家经典的社会教化功能。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真题研析考向探究2.程朱理学在历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1)积极方面。①程朱理学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之哲理化,是对中国古代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②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通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2)消极方面。①程朱理学为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②为封建阶级服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从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真题研析考向探究3.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及特点(1)原因。①宋元经济和城市商业的发展为其奠定物质基础。②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使中原和南方出现了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③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加强使其更加丰富多彩。④隋唐文化的繁荣为其奠定基础。⑤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⑥统治者重视文化建设。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真题研析考向探究(2)特点。①科技:科学技术突出发展,对世界文明进步发挥重要作用。②文学:理学产生、宋词元曲繁荣,世俗文学出现。③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进一步交融,又各具特色。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大题突破技法支招提炼观点类大题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大题突破技法支招(2020·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学者将欧洲联盟的结构列为三大支柱,如图所示:——摘自(法)法布里斯·拉哈《欧洲一体化史(1945—2004)》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大题突破技法支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列支柱中各选取一点,三点之间要有相互联系,展开论述。(要求:明确列出三点,联系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指导语首先分析材料,选取论述点,如从第一支柱中提取出欧洲一体化起步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第二支柱中提取出欧共体成员国强化了维护自身安全的军事外交合作,推动欧洲联合的进一步深化,从第三支柱中提取出欧洲在政治联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成员国间司法与内务的合作,联系三个论述点得出观点:欧洲一体化以经济为先导,逐步加强了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或者欧盟是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组织、欧盟国家主权让渡先经济后政治。其次,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特点、影响等进行分析论述。最后,总结观点,表述成文。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大题突破技法支招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欧洲一体化进程需要多方位多领域的合作。欧盟在其发展过程中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一体化的合作。欧洲需要统一的市场,需要实现商品、资本与劳务等方面的自由流通,因此在加强在关税领域的合作,以减少贸易壁垒。在对外政策上欧盟各国也要达成一致,以一个统一的集体保持统一的立场,为欧盟经济的发展创造外部的空间与市场。在司法等领域的合作则可以协调欧盟各国间涉及的经济纠纷,为其经济合作提供法律与司法保证。因此欧洲一体化要进一步加快,必须深入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为其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大题突破技法支招答题行文的“四性”逻辑性:论述部分的同一段内部要先后有序,或先因后果,或先总后分,或并列关系。层次性:论述要层次分明。答案做到要点化、段落化。每一段重点论述一层意思。如果要论述第二层意思,分段进行。学术性:语言要有历史学科特点,忌口语化,要使用历史术语表达。历史术语是指教材语言、时政语言,大型正规考试主观试题的答案等。概括性:内容全面,语言精炼,表述准确,言简意赅,要突出关键词。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随堂巩固效果落实1.[2022·山东泰安适应性考试(二)]学者漆侠在《宋代经济史》中认为宋代商品流通有两种运动形式:一是农副产品的“求心”运动,即农副产品向城市集中;一是手工业产品的“辐射”运动,即手工业产品在某一地大量生产后,由商人运往各地经销。据此可知,宋代(

)A.城市商业化水平的提高B.商人是商品流通的主导力量C.商业运行模式较为成熟D.农业与手工业区域分工明显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随堂巩固效果落实解析:根据材料“一是农副产品的‘求心’运动,即农副产品向城市集中;一是手工业产品的‘辐射’运动,即手工业产品在某一地大量生产后,由商人运往各地经销”可知,宋代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都能够通过不同的渠道得到流通,农村和城市能够实现双向贸易,反映出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商业的运行模式较为成熟,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宋代商业运行的模式,没有体现城市商业化水平,无法得出宋代城市商业化水平提高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对宋代商品流通的主体力量进行对比,无法得出商人是商品流通的主导力量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宋代商业运行模式,没有体现农业与手工业区域分工现象,排除D项。故选C项。答案:C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随堂巩固效果落实2.(2022·江苏盐城三模)崇龙习俗的产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龙神作为事关农耕大计的神明在宋代备受尊崇。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徽宗大观二年十月,诏天下五龙神皆封王爵。”这一现象表明,宋代(

)A.封官赐爵神灵化

B.理学思想宗教化C.官民信仰功利化 D.天人感应教条化解析:根据材料“崇龙习俗的产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龙神作为事关农耕大计的神明在宋代备受尊崇”可知崇龙是因为龙神事关农耕大计,这说明官民信仰功利化,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官民信仰功利化,并不是封官赐爵神灵化,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官民信仰功利化,没有体现理学思想,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官民信仰功利化,没有体现天人感应,排除D项。故选C项。答案:C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随堂巩固效果落实3.(2022·广东茂名高三一模)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根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有激于佛老二教的昌炽,唐中期韩愈追寻“道”的本原,排斥佛道,企图建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一脉相传的儒家道统。宋初孙复、石介、胡瑗等人秉承韩愈,指责以佛老与儒“三教皆可尊”的论调;提出以己意解经的“新儒”取代固守章句注疏之学的“旧儒”,直追儒经义理;以《六经》义理为指导来治理和改造社会现实。他们亦被追尊为理学先驱。——摘编自刘复生《北宋儒学复兴要“复兴”什么》专题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随堂巩固效果落实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化民族主义空前发展,无论学术界、思想界还是政治界,都极力强调文化要民族化或中国化,从而出现了一股强大的文化“中国化”思潮。钱穆为此提出,要实现文化复兴,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如何奋起直追,尽快学到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努力把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地位支撑住;第二,如何学到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而不使自己以“安”为终极理想的传统农业文化之精神斫丧或戕伐了。——摘编自左玉河《特殊性和优越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