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单元整合提升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教师用书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单元整合提升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教师用书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单元整合提升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教师用书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单元整合提升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教师用书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单元整合提升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教师用书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单元整合提升第三单元宋元时期——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时期。(1)宋元是我国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中国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以汉族为主的两宋政权和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2)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3)宋元科技文化成就突出,达到我国封建文化的又一高峰,继续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重难点一两宋之际中国社会的新变化1.政治上(1)中央集权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得到解决,从此,地方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2)秦汉魏晋以来的豪强世家势力衰落,科举制下出现了大批平民出身的官僚。2.经济上(1)国家土地政策调整,国家土地所有制占优势转变为地主私有制占优势。(2)租佃经济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经济的经营方式。(3)商业革命:由实物经济开始向货币经济转型,纸币交子出现,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海上丝绸之路更加发达。(4)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3.军事上:募兵制取代了府兵制。4.城市发展:打破市坊的界限,草市更加普遍;不再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削弱。5.文化上(1)在儒学的基础上产生了理学。(2)普通百姓得到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市民文化兴起,词的创作繁荣,话本小说兴起,文人画更加强调意境,风俗画发展。6.社会习俗上(1)科举制度开放了社会等级,各阶层流动加快。(2)婚姻、社交打破了严格的士庶界限。(3)国家放松对社会的控制,人们的活动更加自由。1.下图是湖州等地农业、手工业分工演化图谱,据此图可知宋代 ()A.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B.自然经济解体C.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D.经济重心南移2.南宋出现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这些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这主要说明 ()A.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商品经济推动了理学发展C.政府保障平民受教权利D.理学思想逐步走向世俗化3.《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临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B.南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C.中国在宋代就实现了现代化D.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官僚政治制度中对于效率与制衡的追求,并非体现于运作流程(或出令、或审覆、或执行)的分割与制约;而基本上是按照所处理政务的范围(民政、军政、财政)进行事权分割。——据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整理材料二坊市制崩溃后,宋代城市管理制度也发生变化,从前的坊市区分改为厢坊制:在汴京新旧城内共分10厢,121坊,城外又划分9厢。每厢分辖若干坊,厢里也是住宅与商店杂处,十分热闹。城外草市镇市的户口不编在乡村中,而作为城镇户口编制。……盛唐之后,一些城市曾出现夜市,丰富了都市的夜生活。但禁令屡颁,夜市尚未完全合法。到北宋中叶,夜市迅速发展,再也没有时间限制。日趋繁荣的夜市成为繁荣城市的又一景观。——据吴慧《中国商业通史(第二卷)》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和唐代在中枢机构设置原则上的不同,并简述宋代在“民政、军政、财政”方面是如何进行事权分割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对“市”的管理有哪些新变化,说明草市户口能够获得“城镇户口编制”的原因。重难点二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规律1.过程朝代表现特征魏晋南北朝(永嘉南渡)(1)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2)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出现了拥有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江南得到初步开发中唐以后(安史之乱)南方经济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南北经济总量基本持平南宋时期(靖康之变)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规律(1)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内地向沿海地区逐渐转移。(2)南移趋势在国家分裂、割据战乱时较为明显。(3)经济重心的南移凸显了区域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互补性。5.从下面中国古代部分朝代状元人数分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导致南北出现差异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项目唐北宋南宋明朝清北方402801110南方1727377788A.北方政治中心地位丧失B.经济重心的南移C.政府非常重视科举取士D.儒学教育的发展6.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B.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C.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D.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买卖田宅必须经过“立契”的法定程序,凡加盖官印的称为“红契”,表示官府确认,不加官印的称为“白契”。宋朝法律规定,盗种公私田者,要受到笞刑或徒刑的处罚。租佃契约到期,租佃关系结束,农民可以另租土地,地主可以另佃。契约未到期,禁止佃户逃离,也不允许地主私自处置佃农,不得随意撤佃。佃户欠租,官府要以强力帮助地主索取。尽管当时佃户的法律地位很低,但与“部曲制”的部曲(唐以前地主豪强私家的部属、家仆,身份地位比奴婢略高)相比,地位和处境好一些。宋代,典卖土地、房屋的现象成为普遍现象,被法律所承认并形成制度。——摘编自《宋代的租佃制和典卖制》材料二据《岭外代答》和《诸蕃志》等记载,当时和南宋通商的有50多个国家,南宋商人到达的国家也有20多个。输出的商品以瓷器和各类丝织品为主,品种多达300多种,其海外贸易之繁荣前所未有。宋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并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制定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市舶条法《元丰市舶条例》,为后代所继承。《梦粱录》记载:“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斛,可载五六百人。”(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经济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南宋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重难点三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1.民族政权并立,如辽、北宋、夏的并立;南宋与金的并立。2.两宋政权的民族政策以软弱为主,多次用兵失败,对辽、西夏、金以“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3.民族交融是主流,北宋与辽、西夏分别在边境地区开设榷场进行贸易;南宋时大批契丹人、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与汉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差别逐渐缩小。4.民族间经济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8.绍兴和议签订后,宋金结束了长达十多年的战争生活,开始走上了和平相处的道路,维持了20余年的和平,两国通过榷场贸易,丰富了两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这说明绍兴和议 ()A.是双方平等协商的结果B.使南宋与金实现永久和平C.使南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D.促进了宋金经济的发展9.辽人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金人进入中原后,援引“懂礼即中国”的汉儒学说,自称“中国”,但也没有将宋人排除在“中国”之外。这说明 ()A.中原文明得到广泛认同B.民族的交流日益频繁C.民族多元一体意识增强D.民族关系受理学影响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后汉书·五行志》(北魏鲜卑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魏书·高祖纪》材料二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史·百官志》(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交融具有什么特点,对中华民族发展有什么影响。(2)根据材料二说明契丹统治者采取的治国政策及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单元整合提升第三单元【迁移运用】1.C材料强调耕织户的分工更加细化,不是强调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故排除A;自然经济解体与题意不符,而且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B;材料中耕织户下面进行了详细的分工,说明当时手工业出现专业化的倾向,故选C;D材料并未体现,排除。2.D南宋出现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这说明理学思想逐步走向世俗化,故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的信息,故A错误;材料信息没有说明理学发展的原因,故B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府行为,故C错误。3.D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活跃,商品经济得到发展,D正确;材料是对南宋整个社会经济的评价,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只说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并没有政府鼓励海外贸易的相关信息,B错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有了现代经济的某些特征,不能说明宋代已经实现了现代化,C不符合史实。4.【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宋代官僚政治制度中对于效率与制衡的追求,并非体现于运作流程(或出令、或审覆、或执行)的分割与制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即可。第二问,从宋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主要措施来回答。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从前的坊市区分改为厢坊制”“城外草市镇市的户口不编在乡村中”“夜市迅速发展,再也没有时间限制。日趋繁荣的夜市成为繁荣城市的又一景观”概括回答。第二问,从草市的作用来回答。答案:(1)唐代:根据程序环节设置;宋代:根据处理政务的范围设置。分割:设中书门下,管行政;设枢密院,掌军事;设三司,总理财政。(2)新变化:厢坊制取代坊市制,“市”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夜市合法化,“市”突破了时间上的限制;草市户口获得城镇户口编制。原因:“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5.B分析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古代中国科举考试状元中,南北方人数在唐朝时有一定的差距,北宋人数接近,之后的南宋、明清各朝南方人数远远超过北方且差距越来越大。结合所学可知,主要原因是唐朝中后期以来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南方文化教育发展超过北方,故B正确;唐朝至明清时期除南宋外,北方一直保持政治中心的地位,故排除A;C、D所述与题干中“南北出现差异和变化的主要原因”要求无关,故排除C、D。6.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以前,经济重心在北方,政治中心在西方、北方,所以漕运大致为东西方向,南宋后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而元明清都城在北京,所以漕运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说明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是漕运方向改变的重要原因,故D正确;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及政治中心在北方才会导致漕运出现由东西向南北的变化,因此经济重心南移只是原因之一,并不全面,故A错误;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不符合史实,且无法说明漕运转变为南北方向的原因,故B错误;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与题中漕运出现的方向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故C错误。7.【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宋朝法律规定,盗种公私田者,要受到笞刑或徒刑的处罚”可得出注重以法制规范经济行为;根据“租佃契约到期,租佃关系结束,农民可以另租土地,地主可以另佃”可得出契约式租佃制普遍;根据“但与‘部曲制’的部曲(唐以前地主豪强私家的部属、家仆,身份地位比奴婢略高)相比,地位和处境好一些”可得出佃农处境改善。第二问,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稳定了经济秩序;推动了农业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繁荣;加剧了土地兼并等方面。第(2)题第一问,根据“当时和南宋通商的有50多个国家,南宋商人到达的国家也有20多个”可得出贸易范围广;根据“输出的商品以瓷器和各类丝织品为主,品种多达300多种”可得出商品种类多;根据“其海外贸易之繁荣前所未有”可得出空前繁荣;根据“宋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并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可得出政府管理规范。第二问,根据所学可从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政府的重视和鼓励等方面概括。答案:(1)特点:注重以法制规范经济行为;契约式租佃制普遍;佃农处境改善。影响:稳定了经济秩序;推动了农业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繁荣;加剧了土地兼并。(2)特点:贸易范围广;商品种类多;空前繁荣;政府管理规范。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政府的重视和鼓励。8.D根据题干“绍兴和议签订后,宋金……维持了20余年的和平,两国通过榷场贸易,丰富了两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得到政治和平带来了宋金经济的发展,故选D;根据所学,宋金绍兴和议南宋既割地又赔款,是不平等和约,排除A;根据所学,宋金绍兴和议后金国多次对南宋用兵,岳飞抗金主要在南宋时期,排除B;根据题干材料无法得出绍兴和议使南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排除C。9.C辽人、金人和宋人都自称“中国”,体现了当时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这说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意识在增强,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民族认同,并不代表中原文明得到广泛认同,排除A;“日益频繁”是一个渐进过程,材料只是在阐述一种现象,没有进行比较,无法得出,排除B;宋明理学对民族品格有较大影响,而非民族关系,排除D。10.【解析】第(1)题第一问,据“(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北魏鲜卑族)孝文帝……‘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等信息可知,汉朝和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代表的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渗透,取长补短,是汉文化与少数民族胡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