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高三(上)月考历史练习试
卷(7)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共100.0分)
1.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和管制。1948年,美国陆军部长罗亚尔在旧金
山发表演讲:“我们力求在日本确立稳定而强有力的自主的民主主义,使之独立,
并由此在阻止远东可能发生的下一次集权主义战争中发挥作用。”美国对日政策变
化的主要目的在于()
A.清除法西斯势力B.实施马歇尔计划
C.推广美国式民主D.应对亚太局势变化
2.1946年,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指出: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存在
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
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
是可取和必要的”。其本质意图是(
A.苏联是个很狂热的国家B.苏联与美国有很大的矛盾
C.苏联必然会危害美国的利益D.美国应该对苏联采取遏制的政策
3.张居正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用人不当B.不注重策略
C.张居正暴病而亡D.触动了豪强权贵的利益
4.日本宪政专家佐藤功在论述英国时指出:在英国,政府是由中世纪封建制度自然而
然地发展起来的。在那里经常在同一个基地上建筑起新的建筑物。佐藤功在此强调
的是()
A.英国宪政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B.英国宪政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C.英国宪政发展以王权政治为中心D.英国宪政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到,(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
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上”“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共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
式。更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
征求的。”这说明()
A.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基本形成
B.新中国国家政权组织原则已确立
C.新中国使民主党派获得了执政权力
D.新中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已确立
6.一般来说,美国政府是权力执行机关,不是监督机关,它主要受国会和最高法院权
力的监督。但美国资产阶级认为按照“分权制衡”的原则,政府在接受监督的同时,
还应有自卫能力。这在1787年宪法中表现为()
①总统拥有“立法否决权”
②总统是国家元首,对宪法负责
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
④总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宋仁宗说:“屡有人言朕少断。非不欲处分,盖缘国家动有祖宗故事,苟或出令,
未合宪度,便成过失。以此须经大臣论议而行,台谏官见有未便,但言来,不惮追
改也。”材料反映了()
A.宋仁宗试图修改祖宗之法B.北宋决策方式的理性成分
C.台谏制度有效制约了相权D.宋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8.在英国乔治一世、乔治二世期间,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了惯例,内阁只需把讨
论情况通知国王,1714年后,国王基本没有否决过议会的议案。这反映了()
A.议会监督的对象发生变化B.国王和议会矛盾渐趋缓和
C.责任内阁制度不断完善D.君主立宪体制在逐步确立
9.公元前214年,秦平定了岭南并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观察如图,其中
象都位于()
A.①B.②C.③D.©
第2页,共32页
10.“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恶之一。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
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11.二战后丘吉尔曾经说:“和平是恐怖(编者注:指核武器)生出来的健壮的孩子。”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核武器的产生有利于实现和平B.脆弱的和平会被核武器所打破
C.核恐怖平衡维持了和平局面D.美、苏核竞争给世界带来了和平
12.如图是秦朝中央官制示意图,如果秦朝某官员检举其他官员重大失职行为,按照秦
朝中央官吏的职责,他可以找()
皇帝
I|I
加史大夫丞相太尉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
13.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③君主统而不治④首相对君
主负责。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
14.十八世纪,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
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本质是()
A.公平竞争B.以文治国C.分科考试D.重视教育
15.《大公报》载文说:“凡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
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
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
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中日甲午战争爆发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全面爆发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6.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A.确立责任内阁制B.都确立君主立宪制
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17.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
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
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18.所谓“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
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
者的主观看法,而不是通过直率的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它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
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的一面。以下
历史概念不属于''春秋笔法”的是()
A.禅让制B.闭关锁国C.抗日战争D.一国两制
19.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浪潮,十多个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
外交关系。促成这次建交浪潮的事件是()
A.中苏建交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D.尼克松访华
20.著名维新人士容闵与友人论时局时说:“汝以为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
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中国下层愚氓,
民气已动,将及于土大夫。”容闵在这里()
A.肯定义和团民众蕴藏的力量B.认识到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
C.强调义和团民众的愚昧无知D.指明了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源
21.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由藏族公民担任。20世纪50年
代以来,中国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1954年以来,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
困难,援助西藏建设了62项工程。这表明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的政策和原
则是()
A.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B.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政治平等
C.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平等D.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
22.有学者指出,可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阶段。
从封建转向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选项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由“公天下”至“家天下”B.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
C.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型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第4页,共32页
23.从2014年开始,我国有了两个新的法定纪念日—9月3日和12月13日。这两个
纪念日()
A.与上个世纪的十四年抗战有关B.与国际工运和社会主义运动有关
C.与建党、建军、建国有关D.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
24.中国历史上第一面国旗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国旗图案黄地蓝镶边,上绣黄龙,
因此也被称作黄龙旗。从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中国()
A.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B.关注外交方面与国际接轨
C.获得完整主权国家的地位D.开始融入全球性世界市场
25.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
问题,其措施是()
A.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
B.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C.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
26.祭祀祖先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民间风俗。江西乐安流坑村是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
的聚族而居的封建宗族组织,保存了较为完整的祠堂祭祀习俗和历史文化遗迹。追
根溯源,上述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密切关系?()
A.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
27.学者徐蓝说,欧共体实行的以一系列《洛美协定》为代表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
的政策,尽管存在缺陷,却是欧共体与发展中国家探索南北合作的途径和建立国际
经济新秩序的有益尝试,更是欧共体希望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以加强
其欧洲特性的突出表现。这实质上反映了()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B.发展中国家与欧洲结盟
C.美国的影响力在减弱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8.毛泽东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训交给
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B.是对孙中山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延续
C.有利于冲破美国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
D.巩固了中苏两国长久的友好同盟关系
29.英国人麦考莱指出,“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
命结束。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这次革命
的最大“收效”是()
A.宫廷政变没有流血B.确立了英国议会主权的地位
C.英国成立了共和国D.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30.“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直接说明了辛亥
革命()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主专制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31.中国末代学者孙爽说:“天子有天下谓之天下,诸侯有因谓之国。然有国者不可以
称天下,有天下者或可以称国。故诸侯谓之邦国,天子谓之王国。”与材料密切相
关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
32.如图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由此,你得出
的正确认识应是()
A.马歇尔计划直接损害美国纳税人的利益
B.漫画客观全面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C.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旨在复兴西欧经济
D.欧洲经济恢复得益于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33.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已“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包括了资本主义制度
在内的混合型国家。”该学者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
A.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B.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
C.多种经济所有制的发展D.外国资本的大量进入
第6页,共32页
34.东欧剧变的最主要教训是()
A.社会主义道路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B.要进行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要时时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D.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
35.法国史学家米涅在《法国革命史》中写到:“1814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荡结束
的一年。今后要长期治理法国,就只能首先满足引起法国革命的双重需要,在政府
中,要有真正的政治自由,在社会方面,要有物质福利,这是不断提高的文明发展
的必然结果。”在此,米涅认为改造法国社会的主要任务是()
A.打击封建主和阻止君主制复辟
B.改善工人待遇以避免社会革命
C.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D.制定宪法确立共和体制
36.《罗马法教科书》(如图)是由意大利著名的法学家彼德罗•
彭梵得编著,该书中涉及古代罗马的公法、私法、适法行为、
诉讼法、婚姻法、家庭父权法、遗产法、监护、物法、债法、
民法、契约法、裁判官法等等.这体现了古代罗马法()
A.已有比较完善的研究体系
B.影响并覆盖了多种法学领域
C.对完善现代民法体系更具价值
D.内容的丰富和私法体系的发达
37.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
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
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A.背离了美国革命原则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维护了革命派的利益D.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38.汉朝实行分封制时,诸侯“其下属百官,有太傅、丞相、御史大夫、诸卿、百官,
略如汉朝廷,除丞相由天子所命外,余皆自置”。以建官治民言,实同于周之诸侯。
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郡国并行制B.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C.诸侯掌握了全部的人事任免权D.七国之乱的
39.在中国近代史上,各阶层一直在内忧外患中寻找着强国御辱之道。其中农民阶级发
起的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发起的有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从社会发展演进的角度看,对上述事件概括正确的是()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B.世纪之交出现了反侵略的高潮
C.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D.都始终将自由作为奋斗目标
40.有学者指出:“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
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对这一时期英国保
守主义政治的特征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确立
B.议会开始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C.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国家政权
D.选举中的高额财产限制被打破
41.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
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
责此数人”。材料表明军机处()()
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超出了君主控制的范围
C.提高了办事的行政效率D.权力超越了预期的设想
42.万民法是外事裁判官在司法活动中逐步创制的法律,它吸收了公民法和外来法的合
理因素,但又有所发展和突破。它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
很少涉及婚姻、家庭和继承等内容。这说明万民法()
A.适应了国家发展的需要B.难以调节家庭关系
C.不适用于本邦公民纠纷D.源于民族矛盾激化
43.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
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
的。下列选项包含有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B.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军机处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
D.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军机处
44.“播共和龙种,收专制跳蚤”这一评论所反映的历史进程是()
A.从金田起义到天京事变
B.从公车上书到戊戌政变
第8页,共32页
C.从武昌起义到北洋军阕统治确立
D.从国民党一大召开到“四一二”政变
45.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专制的重要手段。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削弱相权的
重要措施是()
①增设参知政事②设立枢密使③设立三司使④设置刺史。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
46.某同学进行知识梳理时,列出了反映世界发展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如图)。如果
为此确定一个研究主题,下列最合理的是()
・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
・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A.两极格局的瓦解B.区域经济集团化
C.世界多极化趋势D.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
47.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的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资产阶级的要求。其内容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
A.都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都反对压迫,要求平等、自由、民主
C.都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D,都要求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法治”社会
48.《华尔街日报》发文称:“对于东方迅速崛起的引擎中国来说,其通往现代国家的
旅程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展开的-出人意料、令人震惊的失败和不复存在的往日辉
煌。”促使中国开始“通往现代国家的旅程”的事件()
A.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
B.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D.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49.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
际联盟中显示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
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以
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50.某学者描述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虽有相职,实无相
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这种制度是指()
A.秦汉三公九卿制B.唐代三省制
C.元代行省制度D.明代的内阁制度
第10页,共32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材料主要体现了美国由占领日本到“使之独立”,其主要目的是使日本成为美
国亚洲战略的棋子,把日本打造成反共堡垒,这主要源于中国大陆形式的变化,国民党
败退台湾,使美国“扶蒋反共”,进而利用中国遏制苏联的企图成为泡影,美国转而扶
植日本,利用日本遏制共产主义,故D正确;
A太过绝对,排除;
B是欧洲复兴计划,排除:
美国对日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对抗共产主义,故C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冷战,解题的关键是“我们力求在日本确立稳定而强有力的自主的民主主义,
使之独立,并由此在阻止远东可能发生的下一次集权主义战争中发挥作用”。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冷战,美苏争夺势力范围,大打代理人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
的灾难,破坏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2.【答案】D
【解析】二战后,因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形成美苏争霸、对峙。题干材料反映
了美国和苏联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乔治•凯南实际上主张对苏联采取遏制
政策,故D正确。
A说法片面,排除。
B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C说法片面,排除。
故选:Do
本题考查美苏两级格局演变情况。关键信息有: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存在有永
久性的妥协办法。
本题考查美苏两级格局演变情况,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3.【答案】D
【解析】张居正的改革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反对,这是其变法失败的根
本原因,故D正确,排除ABC。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张居正改革,考生可根据材料“张居正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张居正改革,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4.【答案】D
【解析】A.体现了英国政体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并没有说英国政体
里面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B.材料没有涉及到资产阶级革命。
C.材料没有体现出以王权为核心。
D.从材料中的在那里经常在同一个基地上建筑起新的建筑物,可以看出英国宪政是对
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要求学生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发展特征和内容
特点来分析材料。
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过程:
它起源于13世纪的《大宪章》和议会制度,
17世纪《权利法案》颁布最终确立了议会主权,君主立宪制初步确立。
18世纪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使国王的行政权力转移到内阁,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
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组织形式形成。
伴随着19世纪两党制的发展和1832年议会改革,进一步扩大选举权,君主立宪制走向
深化。
总之,从横向看,英国的制度发展表现为君主立宪制度的初步确立,内阁制度的形成,
议会选举制度的不断完善几个过程;
从纵向来看,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实际上是国家权力重心的不断下移即由君主转移到议
会,由议会转移到人民的过程。
第12页,共32页
5.【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
“民主人士”可知,材料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即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A
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政治协商制度形成而不是政权组织原则确立,排除B;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排除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在1954年确立,排除D。
故选:Ao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解答的关键信息是(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
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
本题考查了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C
【解析】材料中“政府在接受监督的同时,还应有自卫能力”,可以看出这是指政府的
权利而不是义务;①③是政府的权利,②是政府的义务,美国总统是无权解散国会的,
所以④的说法是错的。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侧重于考查的是其内容.
本题考查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
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答案】B
【解析】A.由材料“非不欲处分,盖缘国家动有祖宗故事”,可见宋仁宗遵循祖宗之法,
排除A;
B.材料中君主一定程度上受宰相与台谏的制约,说明北宋决策方式的理性成分,故选B;
C.材料说明宰相与台谏对君主的联合制衡而不是台谏制度对相权的制衡,排除C;
D.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信息的解答和对
相关知识的准确掌握。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答案】D
【解析】材料“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了惯例……国王基本没有否决过议会的议案”
说明英国的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说明君主立宪体制在逐步确立,故D正确;
材料并不能说明议会监督的对象发生变化,故A错误;
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国王和议会矛盾渐趋缓和,故B错误;
材料主旨也不是说明责任内阁制度完善,故C错误。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考生可根据材料“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了惯
例……国王基本没有否决过议会的议案”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
主旨的能力。
9.【答案】A
【解析】①在图片中是象郡的位置。
②在材料中应该是桂林郡的位置。
③是南海郡的位置。
④是越郡的位置。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郡县制,要求学生结合秦朝郡县制的内容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对秦始皇设立的南海四郡的具体分布特征准确把握,要求学生记住书上的
基本知识。
10.【答案】D
第14页,共32页
【解析】受害者的控诉材料r历史专著的描述,侵华日军的回忆录是后来人们对南京大
屠杀的诠释,属于间接证据,故排除ABC:
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属于直接证据,直接证据比间接证据更有力,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历史研究的相关方法。关键信息是: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
证据。
本题考查侵华日军的罪行,旨在考查学生知识再现能力。属于容易题。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二战后丘吉尔曾经说:“和平是恐怖(编者注:指核武器)生出
来的健壮的孩子。”可知,
丘吉尔强调:在核武器强大的破坏力面前大家都不敢发动核战争,从而维持了恐怖的和
平局面。
A项核武器的产生有利于实现和平,说法不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核武器的产生不利于
实现和平的,排除;
B项脆弱的和平会被核武器所打破,说法不符材料,排除;
C项核恐怖平衡维持了和平局面,说法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是正确答案:
D项美、苏核竞争给世界带来了和平,说法符合材•料,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美国霸权主义,具体考查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本题考查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重点考查阅读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注意冷
战的背景、表现、影响以及受冷战影响的国际关系事件。
12.【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官制,皇帝总揽一切大权,丞相掌管行政大权,御史大夫
掌管百官奏章和监察,太尉掌管全国军事,因此,秦朝某官员检举其他官员重大失职行
为应该找御史大夫,答案为B,排除ACD。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考生可根据材料中的秦朝中央官制示意图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
主旨的能力0
13.【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
点是专制主义色彩浓厚,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首相对君主负责,故①②④正确.
君主统而不治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故③错误.故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考查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
的特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比较、迁移、运用能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特点的识记和
比较.除此之外还需掌握法国、美国的政体及其比较.
14.【答案】A
【解析】中国的科举制度主要表现出三个特点:贤能治国,为我所用;标准客观,竞争
公平;立法保护,稳定延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平竞争”是最能体现其本质的。
故A正确。
以文治国和科举制没有必然联系。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一部分皇帝采取的政治手段。宋
朝的部分皇帝最热衷于这种方式,赵太宗是典型代表人物。故B错误。
分科考试只考试是一种具体方式,并不能体现其本质。故C错误。
科举制度与政府重视教育关系不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教育已经由“学在官
府”向“学在民间”转变。故D错误。
故选:Ao
本题考查科举制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举制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中国影响大,对西方考试制度的影响也大。近几年高考对这
方面的考查所有出现,学生应对科举制的影响全面掌握才能回答好相关问题。
15.【答案】C
【解析】A项并非全民族的抗战,排除A;
BD项体现不出亡国灭种的危机,因此排除BD项;
第16页,共32页
从材料中可提取出“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些有效信
息可以看出这是指的日本大规模侵华,即抗日战争,故选C;
故选:Co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
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
的能力,家国情怀素养。
16.【答案】B
【解析】A.英国是确立的责任内阁制,德国的皇帝掌握实权,排除A;
B.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也确立了君主
立宪制,故选B;
C.说的是英国,德国的不符合;
D.说的是德国,英国的不符合。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权利法案》和《德意志帝国宪法》,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权利法案》
和《德意志帝国宪法》共同之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权利法案》和《德意志帝国宪法》,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合
和知识再现能力。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难度偏低。
17.【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及华北的直隶,留日学生较多;而西
北等十几处较少可知,结合所学可知,近代时期的中国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及华北的直
隶由于列强入侵较早,经济水平较高,因此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及华北的直隶留日学生
较多,西北等地受列强侵略较晚,经济水平较低,因此留日学生较少,即地区经济文化
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故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故选:Ao
本题考查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结合列强入侵中国
的地区和影响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考查对列强入侵中国的地区和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
准确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8.【答案】D
【解析】通过题干介绍,我们已经大体了解“春秋笔法”的概念,就是中国史学家常用
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作者往往用不同的字来表达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
中。“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而非作者的倾向性判断,故D
符合题意;
ABC具有倾向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春秋笔法”。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
19.【答案】D
【解析】A.中苏建交不是在20世纪70年代,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B.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
C.万隆会议在20世纪50年代,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D.尼克松访华带动了十多个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所以选D是符
合题意的,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70年代中美关系发展的表现来分析。
尼克访华的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中美两艘大船在当时尼克松访华的世界格
局中,各自转个180度大弯来之不易。此后中美逐渐打破坚冰,建立彼此尊重的关系,
引发了十多个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此中国之民气也”“中国可免瓜分之局”可知容闵认为义和团
民众的力量使中国避免了瓜分危机,故A项正确。
第18页,共32页
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义和团运动。关键信息是“此中国之民气也”“中国可免瓜分之局”。
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
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2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由藏族公民担任。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1954年以来,中央和其他省市
克服种种困难,援助西娥建设了62项工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在西臧得
到了真正贯彻落实的政策和原则是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ABC项不符材料,
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具体考查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本题考查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点考查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原因,主要内容、和影响。
22.【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封建是指分封制,帝制是指君主专制,因此从封建向帝制的转型指的
是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这一历史时期由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实现贵族
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故D正确。由“公天下”至“家天下”是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排除A。
BC项不符合史实,不是这一转型表现出的特征,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秦朝政治制度。本题的解答首先要明确“从封建转向帝制”是指什么历史时期,
在明确了是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型之后,也就很容易确定这一历史时期表现出的特
征。
本题考查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演进情况,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
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23.【答案】A
【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月3日是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12月13日是纪念南
京大屠杀,因此两个纪念日均与抗日战争相关,正确。
B.与材料无关。
C.建党是7月日,建军是8月1日,建国是10月1日,排除。
D.说法不正确,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了抗H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抗日战争的经过等基本史实。
本题以抗战相关的纪念日为切入点,考查抗日战争,考查学生识记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4.【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时间“19世纪60年代”,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向
西方学习,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观念,故A项错误。
题干中的国旗反映的是中国国家的形象,涉及的是外交方面的内容,说明中国此时关注
外交方面与国际接轨,故B项正确。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题干材
料没有体现,故CD项两项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近代清政府的外交。考查对清政府黄龙旗的理解和认识。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
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近代清政府外交相关知识的掌握。
清政府时期的外交策略变化是随着中国人对西方文化及实力的再认识而逐渐改变的,可
以概括为“四夷来朝”阶段、“不平等学习”阶段、“取悦西方列强”阶段。由闭关锁
国政策到被迫向西方学习。
25.【答案】B
【解析】结合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可知当时俄国广大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获得“和平”
即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面包”即拥有自己的土地。《和平法令》宣布俄国退出一战,
为赢得和平提供了条件;《土地法令》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满
足了农民生存的需要,故选B项。
第20页,共32页
AD项是实现民众要求的前提,应排除。
C项是并不是直接满足民众和平和土地问题的文献,应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考查十月革命的进程,学生识记、调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
能力。
十月革命的四个重要发展阶段是高考中的常考点,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
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
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26.【答案】C
【解析】宗法制是西周统治者利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护政治等级的政治制度,是调整
统治阶级内部权力、财产继承与分配秩序的原则.它由原始社会时期的父系家长制发展
而来,至今还影响着现代中国包括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层面.珍惜亲情、宗族祠堂、
寻根祭祖的情结正是家族血缘关系的表现,即受到宗法制的影响.故C项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考查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需要掌握宗法制的影响,如对当时
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对现在的社会的影响.
考查宗法制的影响(在当时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对现在的社会的影响),其出题形
式不外乎以下几种:追根认族、家谱、祭祖、家族、祠堂、父辈称呼等.读到题干中有
以上几种信息时,其正确选项大多与宗法制有关.
27.【答案】D
【解析】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是现象,不是实质,故A项错误
B.“欧共体与发展中国家探索南北合作的途径”不属于结盟性质,故B项错误
C.材料中没有提及“美国的影响力在减弱”的信息,故C项错误
D.材料中欧共体希望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反映欧共体政治上已经强大的
需求,说明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故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欧洲的一体化进程,考查学生对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认识和解读材料
信息的能力.
欧洲联盟的建立的原因:
(1)受苏联威胁,所以要联合御强;
(2)受美国控制,想要联合自强;
(3)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联系日益紧密,所以要联合起来,重振雄风。
28.【答案】C
【解析】“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A不对;
毛泽东说的是革命经验而非外交思想,B不对;
一边倒政策在保障革命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孤立,C表述
正确;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中苏两国关系恶化,D不对.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外交.主要考点: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方针;②新中国外交成
果;③中美关系改善;④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⑤影响外交的因素.
“一边倒”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这是一个最不寻常、最具震动性的方针.在世界分
裂为两大阵营的特定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下,新中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之
内,将发展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外交关系放在第一位.
29.【答案】B
【解析】据材料“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光荣革命的史实,光荣革命确立了英国议会主权的地位,
故B项正确;
宫廷政变没有流血,不属于最大收获,故A项错误;
当时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故C项错误:
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更多参与了政权,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
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
第22页,共32页
决问题的能力。
30.【答案】A
【解析】注意限定信息“直接”,依据题干材料''皇帝倒了,辫子剪了”、“1912年”,
结合所学可知,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君主专制制度,故A
项正确。
BC两项不符合“直接”,应排除。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故D项错误。
故选:Ao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需要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解题的关键是注意限定信息“直
接”,结合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对“皇帝倒了,辫子剪了”、“1912年”的分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考查对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
学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
31.【答案】D
【解析】材料主要描述的是周天子与诸侯各自的称谓及关系,根据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可
知,分封制的核心是规定了西周的最高统治者周王与诸侯的权利与义务,形成了天下共
主等级森严的局面,故D正确;
ABC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
政权,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诸侯国中得以普遍实行,
周王室用权力与义务的规定,使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改变了夏商时代国王
为诸侯之长的状况。
32.【答案】D
【解析】A.马歇尔计划有利于美国商品输出欧洲,不会直接损害美国纳税人的利益,
故A项错误;
B.漫画并没有反映出马歇尔计划实质,故B项错误;
C.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主要目的是控制欧洲,对抗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故C项错误。
D.漫画说明欧洲在美国纳税人帮助下争取能自立了,这里的欧洲自立显然是得益于美
国二战后实施的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故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马歇尔计划,要求学生结合马歇尔计划的内容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马歇尔计划的内容特征和产生的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材料的能力。
33.【答案】A
【解析】现代中国实行“一国两制”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
度,香港、澳门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故A项符合题意;
BC项都是经济的范畴,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并未改变我国的社会性质,故排除;
D项也未从社会制度性质上对我国的制度造成影响,故排除。
故选:Ac
本题以香港澳门回归为切入口,考查对一国两制的理解。
一国两制是80年代提出来的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基本方针,最想是考虑用在台湾问题
上,随着97的临近,在1982年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会谈后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香港
问题,一国两制的方针率先用在了香港问题上。一国两制使中国在一个国家里同时具有
性质不同的两种社会制度。
34.【答案】A
【解析】四项都是东欧剧变的教训.但从原因看,东欧剧变根本上来说是苏联高度集中
的政治经济体制不适合东欧国家的国情,西方资本主义推行的“和平演变”政策是催化
剂,戈尔巴乔夫的对东欧的剧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改革的失败是导致东欧剧变的最
终发生,因此A是东欧剧变的最主要教训;
BCD都不是最主要的教训,排除。
故选:Ao
第24页,共32页
本题主要考查东欧剧变,要求学生结合东欧剧变的结果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东欧剧变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35.【答案】C
【解析】据材料“1814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荡结束的一年。今后要长期治理法国,
就只能首先满足引起法国革命的双重需要,在政府中,要有真正的政治自由,在社会方
面,要有物质福利,这是不断提高的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14
年,拿破仑战争结束,米涅认为法国社会改造的时代任务是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和
经济基础,故C正确:
打击封建主的反攻倒算和君主制的复辟,目的仍然是建立资产阶级统治,故A排除;
材料未涉及改善工人待遇以避免社会革命,故B排除;
制定宪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体制,属于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基础,故D排除。
故选:Co
本题考查法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历程,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814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
荡结束的一年。今后要长期治理法国,就只能首先满足引起法国革命的双重需要,在政
府中,要有真正的政治自由,在社会方面,要有物质福利,这是不断提高的文明发展的
必然结果”。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法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历程,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
36.【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公法、私法、适法行为、诉讼法、婚姻法、家庭父权法、遗产法、
监护、物法、债法、民法、契约法、裁判官法等等”可以看出,古代罗马法内容丰富和,
且私法体系发达,故D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罗马法体系,而不是罗马法的研究体系,故排除A。
B、C两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罗马法。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公法、私法、适法行为、诉讼法、婚姻法、家
庭父权法、遗产法、监护、物法、债法、民法、契约法、裁判官法等等”。
本题是中档题,主要通过罗马法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
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37.【答案】B
【解析】从题干材料的内容可知,弗格森表述了1787年宪法颁布前后两种自由的观点:
保护个人权利的自由与反对群众暴政侵犯的自由,说明宪法加强了政府的权力,故B
项符合;
材料中对两种自由的解释,说明符合资产阶级的需要,不是违背美国革命的原则,故A
排除;
材料中没有体现1787年宪法维护革命派的利益,故C排除;
1787年宪法规定自由,更多的是体现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不是取消个人自由,故D
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美国联邦制共和制.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的政体.美国实
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奠
定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基础.
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1、确立联邦制,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又相对保证了
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制衡;
2、共和政体上体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原则,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有效维
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保证美国长期的稳定,并对世界民主政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8.【答案】B
【解析】A.题干中涉及的是分封制,故排除;
B.“汉朝实行分封制时…略如汉朝廷,除丞相由天子所命外,余皆自置“说明汉的分
封制下,诸侯国的权力非常大,威胁到中央,故排除;
C.本项错在“全部”一词上,故排除;
D.题干中没有涉及七国之乱,故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汉朝加强中央集权,侧重于考查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本题考查对汉代中央集权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
第26页,共32页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9.【答案】B
【解析】资产阶级的斗争目标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发展资本主义,这与农民阶级的斗
争目标不一致,A错误;
该时期民族危机严重,中华民族进一步觉醒,不管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
和团运动,还是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体现了救亡图存,具有反侵略的性
质,故B正确;
从时间上看,经历了由反侵略(太平天国运动)到求民主(维新变法运动),再由反侵
略(义和团运动)到求民主(辛亥革命)的转变,C错误;
民主自由思想是资产阶级的指导思想,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没有将民主自由作为
奋斗目标,D错误。
故选:Bo
本题考查中国的近代化。主要考点:①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与发展②中国近代化主要阶段
③中国近代化特点④影响中国近代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分包劳务合同范本全面阐述标的属性和合同服务
- 竞业禁止合同争议处理办法建议解决方案评估
- 水厂供水合同
- 2024年区块链技术应用电脑采购合同
- 机械工艺与装备课程设计
- 机械夹具斜支架课程设计
- 机械可靠性课程设计
- 机械原理专业课程设计
- 吉林省四平市第十七中学七年级微机 编制废气污染图表教案
- 机械制造学课程设计
- 火龙罐综合灸疗法
- 深圳市中小学生流感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
- 工程委外维保流程ppt课件
- 探究如何提高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方法
- 中建股份公司合同管理手册
- 仓库分区及状态标识
- 浅析微博营销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 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要点分析
- 1到10套文章听力 (1)[教案教学]
- 全公安机关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要点暨检查记录表
- 关于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监督管理情况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