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正常体温约为38℃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dm
C.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300g
D.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以9秒83破百米亚洲纪录,成为奥运决赛历史中国第一人!看电视转播时,我们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在屏幕内。运动员跑得很快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比赛场地背景 B.运动员本身 C.看电视的人 D.电视小铭从冰箱里取出了一块“老冰棍”,结果忘记吃了,导致冰棍熔化了,则熔化后的冰棍跟熔化前相比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冰棍的体积
B.冰棍的密度
C.冰棍的物态
D.冰棍的质量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台湾省台中市一辆小客车,因车主将矿泉水随手放在仪表盘上的防滑垫上,导致防滑垫起火(如图所示)。这瓶矿泉水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A.平面镜
B.三棱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下列图像中属于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的是(
)A. B. C. D.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林间光束 B.水中倒影
C.铅笔“折断” D.瓢虫“变大”一辆长20m的货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100mA.4s B.5s C.6s D.7s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是340m/s
B.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悦耳动听的音乐不可能是噪声为确保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举行,需要进行人工造雪。造雪机在工作时,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前方喷出“白雾”,在“白雾”下方沉积成一层“白雪”,如图所示。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最主要物态变化是(
)A.凝华
B.凝固
C.升华
D.液化桌面上放有一只离墙很近的盛满水的玻璃杯,小明无意中发现玻璃杯后方白墙上出现窗外景物清晰的像。下列光学仪器中应用了该现象成像原理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口罩成为常态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们常因口罩佩戴出现镜片模糊的情况,这是液化现象。下列实例中与它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 B.夏天,清晨草叶或树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如图所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关于编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悠扬的编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B.大小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相同
C.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D.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只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实验,若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平均速度为v3A.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大
B.可以用v1=v2+v32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C.v1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舞台上弥漫的白色烟雾,是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形成的
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矿泉水瓶外面“出汗”是瓶内的水渗出来的
C.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
D.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且只能在液体表面进行汽车电子后视镜通过摄像头成像,将车侧后方路况呈现在显示屏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摄像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B.当侧后方车靠近摄像头时,显示屏上车的像变大
C.屏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D.普通后视镜与电子后视镜成像原理相同
甲、乙两个规格相同的瓶子装了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调节平衡的天平上,天平仍然平衡,如图所示,则(
)A.甲瓶液体质量较大
B.乙瓶液体质量较大
C.乙瓶液体密度较大
D.甲瓶液体密度较大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量杯的质量为40g B.该液体的密度为1.25g/cm
C.该液体可能是水 D.80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出发,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sA.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
B.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5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D.第5s后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如图是小天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使用硬纸板是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图甲中∠EOM是入射角
C.图乙中反射光线依然存在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的密度关系为ρa>ρb>ρc B.a的密度是c的四分之一
C.若将庆祝建党100周年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上,主持人极富感染力的声音是由声带______产生的。观众通过收听获得党史知识,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观众仅凭声音也能知道谁在主持,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来判断的。夏天玲玲妈妈网购了一份水果,打开时发现包装袋中还有少量冰块,这是利用冰块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______热量,对水果保鲜。玲玲利用家中的体温计每天检测自己的体温,一天早上正确使用体温计测出体温是36.5℃,没有甩就测量妈妈的体温,发现也是36.5℃,那妈妈的体温______(选填“有可能”或“不可能”)低于36.5℃端午节时很多人家会煮粽子。煮粽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打开锅盖取粽子时要注意防烫伤,因为水蒸气液化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剩下的粽子放入冰箱冷冻后再取出时,粽子表面有一层白霜,这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光在真空中沿______传播,其传播速度为:______m/s,这个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光在水中的速度。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若水深为3m,小鸟距水面5m,映在平静湖水的鸟的“倒影”是______像(选填“实”或“虚”),该“倒影”距小鸟______m,若小鸟飞向水面,则鸟的“倒影”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水面。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体温检测己成常态,在人员密集的医院、车站、机场等地方都安装有“门式人体测温仪”,如图所示,人通过门时就可检测出人的体温状况,这是利用______来工作的,它属于一种______(选填“可见光”、“不可见光”)。
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提醒同学们读写时应该保持适度距离,有些同学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即晶状体太______(选填“厚”或“薄”),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需配戴______透镜来矫正。一个质量为100g的量杯内盛有适量的水,量杯和水的总质量为0.58kg。则此时量杯中水的体积为______mL;把一个不吸水的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内的水中,石块沉到水底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水面所对刻度恰好为500mL(水未溢出)。用天平称出量杯、水和石块的总质量为0.632kg。则该石块的体积为______cm³,石块的密度为______kg/m³2020年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肆虐,ICU重症监护室内配有充满氧气、容积为0.5m3的钢瓶供急救病人时使用,其密度为6kg/m3。若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的一半,则瓶内氧气的质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相平,F是凸透镜的焦点,一束与水面平行的光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在水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请画出:
(1)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
小丽同学在进行“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装置的安装顺序是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为了缩短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方法______(写一种即可);
(3)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如果按方法“A”读数,会导致结果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丽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可知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处。
(1)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实验时蜡烛固定在40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当他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出现了烛焰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成“等大”)的清晰实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光学仪器是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3)在成像清晰的情况下,用一张不透明纸把透镜上半部分遮挡住,看到的像会如何变化?______(选填“像部分消失”、“像完整亮度不变”或“像完整亮度变暗”)。
(4)将原凸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其他元件不动,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
【拓展】若题(2小明在“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
(1)首先调节天平平衡,图甲是小明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你认为小明的错误之处应是______,改正错误后,若指针仍向右偏转,则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石”)调节,使横梁平衡。
(2)横梁平衡后小明测出了石块的质来。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
(3)用细线吊着石块(不吸水)将其放入盛水的量筒中,量筒前后液面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_kg/m³。
(4)实验后小明发现使用的20g的砝码磨损了,由此可知测得的密度值会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拓展】实验结束后小明又进行了下列操作也测出了石块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1;
②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③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的水面处做一个标记;
④取出石块,______,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
则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______(用m1建筑工地需要500m³的沙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装满一桶沙石,测得桶中的沙石的质量为56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20kg,(水的密度为1.0×10³kg/m³)。求:
(1)桶的容积;
(2)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解:A、人正常体温约为37℃,故A错误;
B、八年级物理课本是16K书籍,其长度约为26cm,宽度约为18cm,故B错误;
C、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300g,故C正确;
D、正常人脉搏跳动是每分钟70次,故D错误;
故选:C。
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积累进行估测判断。
本题是估测题,重在考查对日常生活知识的了解能力。2.【答案】A
【解析】解:运动员相对于比赛场地背景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说运动员相对于比赛场地背景是运动的,并且运动速度很快,
而屏幕中的运动员相对于电视、运动员本身、看电视的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说运动员相对于电视、运动员本身、看电视的人都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3.【答案】D
【解析】解:冰棍熔化成水,质量不变,密度变大,所以体积变小,故A不符合题意;
冰棍熔化成水后,密度变大,故B不符合题意;
冰棍由固态熔化成液态,物态发生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所以冰棍的质量不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本题考查质量及其特性,是一道基础题。
4.【答案】C
【解析】解: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由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射入车内的光线经矿泉水瓶折射后集中于它的焦点上,时间一长正好使放置于此处的物品起火。
故选:C。
装有饮料的饮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透明物质都可以制成凸透镜或凹透镜,不同的形状对光线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5.【答案】A
【解析】解:A、晶体在熔化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完全熔化后,在液体沸腾前吸热温度升高,A符合晶体熔化特点,是晶体的熔化图象,符合题意。
B、物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可能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
C、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不符合题意。
D、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可能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分清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6.【答案】B
【解析】解:A、林间光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铅笔“折断”,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着射向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看时,看到的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形成的铅笔的虚像,比铅笔的实际位置较水面要浅些,所以感觉水中的铅笔向上折断了,故C不符合题意;
D、瓢虫“变大”,用放大镜看物体,光线分别在空气和玻璃透镜中传播,发生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2)光射到介质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光反射形成的现象: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凹面镜成像;
(7.【答案】C
【解析】解:货车完全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为:s=L车+L桥=20m+100m=120m,
货车的速度为:v=72k8.【答案】D
【解析】解:A、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A错误;
B、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悦耳动听的音乐如果影响了他人休息,就是噪声,故C错误;
D、禁止鸣笛,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9.【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分析,要抓住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这才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人工造雪机在造雪时,吸入大量的水而产生雪,因此这个“雪”是由“水”变化来的,是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
故选:B。
10.【答案】B
【解析】解:盛满水的玻璃杯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景物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故选:B。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2f>u>11.【答案】B
【解析】解:A、冰雪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属于熔化,故A不符合题意;B、清晨草叶或树叶上形成露珠是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属于液化,故B符合题意;C、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属于凝华,故C不符合题意;D、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属于升华,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做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做凝华。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我们要根据物质前后的状态判断物态变化。
12.【答案】A
【解析】解:
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故A正确;
B、大小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不同,故B错误;
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C错误;
D、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A。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3)声音在同温度的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13.【答案】C
【解析】解:A、斜面坡度越小,小车运动速度越小,运动时间越长。故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故A错误;
B、平均速度是总路程与总时间之比,不是速度的平均,故B错误;
C、由于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所以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大,全程的平均速度居中,即v3>v1>v2.故C正确;
D、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因此是变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1)斜面坡度越小,小车运动速度越小,运动时间越长;
(14.【答案】D
【解析】解:A、舞台上要出现白烟雾,就要喷洒“干冰”,也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在常温下就可以迅速的升华,升华要吸收热量;致使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形成“雾”,故A错误;
B、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矿泉水瓶“出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酒精在常温下可以迅速的汽化,汽化要吸热。所以在发烧病人身上擦些酒精,利用酒精汽化吸热降低体温,故C错误;
D、蒸发是发生在液态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故D正确。
故选:D。
(1)要产生白烟雾,就要在空气中喷洒干冰,干冰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它在常温下就可以升华吸热使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遇冷液化形成“雾”;
(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3)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汽化要吸热;15.【答案】B
【解析】解:
A、摄像头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则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当侧后方车靠近摄像头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则显示屏上车的像变大,故B正确;
C、屏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C错误;
D、普通后视镜是凸面镜,其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而电子后视镜利用的是凸透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折射,两者的原理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物体在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时,物体经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16.【答案】C
【解析】解:
AB、甲、乙两个规格相同的瓶子装了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调节平衡的天平上,天平仍然平衡,所以甲瓶液体质量等于乙瓶液体质量,故AB错误;
CD、两个瓶子中液体的质量相同,由图可知,甲瓶中的液体体积大一些,
由ρ=mV可知甲瓶液体密度小于乙瓶液体密度,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据此分析左右两个盘中物体的质量大小关系;
17.【答案】C
【解析】解:(1)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
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m1+m杯=40g,
则由m=ρV可得:ρ×20cm3+m杯=40g,①
当液体体积为V2=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m2+m杯=100g,
同理可得:ρ×80cm18.【答案】C
【解析】解:AB、s−t图像描述物体运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不能反映物体运动路线的曲直,甲车的运动图像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乙车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直线,表示乙物体做匀速运动,故AB错误;
C、由图像可知,甲、乙两车在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由v=st可知,前5秒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
D、由图像可知,5s后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由v=st可知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故D错误。
故选:C。
(1)在s−t图像中,过原点的曲线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过原点的斜直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运动;
(2)19.【答案】B
【解析】解:A、硬纸板能对光发生漫反射,实验时利用硬纸板显示光路,故A正确;
B、由图甲可知ON为法线,所以∠EON为入射角,故B错误;
C、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要向后折转显示反射光线的那侧纸板,此时看不到反射光线,但反射光线仍然是存在的,故C正确;
D、验证“光路可逆”时,如果让光线逆着原来反射光的方向射向反射面,这时的入射角为原来的反射角,看这时的反射角是否为原来的入射角,从而验证光路是否可逆,由丙图可知光路可逆,故D正确。
故选:B。
(1)在光的反射中,三线在同一平面上,是通过硬纸板的漫反射展现在我们眼前的;
(2)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2)要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可以通过让纸板B20.【答案】AD
【解析】解:由图像可知,横轴是体积,纵轴是质量。
AB.由图像可知,当ma=mb=mc=2kg时,Va=1×10−3m3,Vb=2×10−3m3,Vc=4×10−3m3,则a、b、c的密度分别为:
ρa=maVa=2kg1×10−3m3=2×103kg/m21.【答案】振动
信息
音色
【解析】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讲解员的声音是由讲解员声带振动产生的;
(2)同学们通过讲解员讲话获得一些党史知识,这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3)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观众仅凭声音也能知道谁在主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故答案为:振动;信息;音色。
(1)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2.【答案】熔化
吸收
有可能
【解析】解:(1)因为冰块变成水的过程是熔化,熔化是吸收热量的,需要从蔬菜上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以对水果保鲜;
(2)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液柱不下降,用读数为36.5℃且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量妈妈的体温,发现示数仍是36.5℃,则妈妈的体温可能等于或小于36.5℃,即妈妈的体温有可能低于36.5℃。
故答案为:熔化;吸热;有可能。
(1)23.【答案】不变
放热
凝华
【解析】解:
(1)煮粽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打开锅盖取粽子时,锅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同时向外界放出热量使外界温度升高;
(3)粽子放入冰箱冷冻后再取出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
故答案为:不变;放热;凝华。
(1)水在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24.【答案】直线
3×108【解析】解: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光在各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都小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于水中的传播速度;
故答案为:直线;3×108;大于。
(25.【答案】虚
10靠近
【解析】解:小鸟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即平面镜成像;像与小鸟到水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像到小鸟的距离是小鸟距水面距离的2倍,即5m×2=10m,若小鸟飞向水面,则鸟的“倒影”靠近水面。
故答案为:虚;10;靠近。
(126.【答案】红外线
不可见光
【解析】解:因为人体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所以这种“门式人体测温仪”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
故答案为:红外线;不可见光。
27.【答案】厚
前方
凹
【解析】解: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也可能是由于眼球的前后方向距离太长),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厚;前方;凹。
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知识。
28.【答案】48020【解析】解:(1)量杯中水的质量:m水=m总1−m杯=0.58×103g−100g=480g,水的密度:ρ水=1.0×10³kg/m³=1g/cm3;
由ρ=mV可知,水是体积:29.【答案】变小
3×【解析】解: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的一半,则瓶内所含氧气减少,质量减少;
设氧气瓶中原来氧气的质量为m,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的一半,质量减少,还剩12m,
设氧气瓶的容积为V,剩余氧气的体积始终等于氧气瓶的容积V不变。
原来氧气的密度ρ=mV=6kg/m3,
则剩余氧气的密度:ρ30.【答案】解: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
(2)过焦点(入射点)F画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空气中画出反射光线;【解析】(1)由图示可知,入射光线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2)31.【答案】自下而上
减少水的质量
96℃偏大
不变
水沸腾时是否需要继续吸热【解析】解:
(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即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实验中发现水沸腾前加热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以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少水的质量;
(3)零刻度在温度计的下方,液柱远离零刻度,是零上,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示数是96℃;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方法是视线应该和温度计内液柱上表面相平,上述三种情况中,A属于俯视,即读出的数据会偏大;
(4)由图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8℃不变;
【拓展】水沸腾后,小丽同学改进了一下实验装置,给大烧杯的水中又固定了一个装有适量水的试管,然后给烧杯继续加热,如图丙,观察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施工合同台账范本3篇
- 2025年东营c1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下载
- 2024年某航空公司飞机采购及维护合同
- 2024年合同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2篇
- 海口市教育培训机构租赁合同
- 绿色建筑精装修施工合同
- 风景区道路铺设施工合同
- 工程合同材料供应管理
- 2025电梯门套安装合同范本
- 甘肃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2023年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大专(高职)学历笔试真题
- 中考英语复习听说模拟训练(一)课件
- 公立医院创新管理薪酬激励方案
- 药品经营使用和质量监督管理办法2024年宣贯培训课件
- 旅社承包合同样本
- 自然辩证法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
- 如何高效学习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幼儿园视频监控管理制度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2024国家开放大学《企业信息管理》形成性考核1-4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