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C串联电路的测量与分析_第1页
RLC串联电路的测量与分析_第2页
RLC串联电路的测量与分析_第3页
RLC串联电路的测量与分析_第4页
RLC串联电路的测量与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报告RLC串联电路的测量与分析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13级弘毅班吴雨桥2013301020142【实验目的】(1)理解并学会测量电阻器R、电感器L、电容器C及其组合的相位差φ和阻抗Z值。(2)验证余弦交流电路中“总电压有效值(合矢量)等于各分电压有效值(分矢量)之和”。(3)学会用电压表、电流表、瓦特计测电感器的L、rL和电容器的C、rc。(4)实验确定总电路的电功率Ps与各部分电路的分功率Pi间的关系。【实验器材】调压变压器、交流伏特计、白炽灯泡、功率计、电感器、电容器、闸刀开关。【实验原理】用测量电路,直接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阻R、电感L、电容C、三者串联四种情况下的电压U、电流I、平均功率P,然后运用测得值算出各个间接被测量。1.计算测得的阻抗之模和幅角1)阻抗模的计算R=UR/IZLr=ULr/IZCr=UCr/I2)阻抗幅角的计算φR=arccosPR/IURφLr=arccosPLr/IULrφCr=-arccosPCr/IUCr2.计算所测电感L、电容C及有功电阻值rL、rC1)电感器L、rL的计算式rL=P/I2L=ω=2πf=2π*50=314rads-12)电容器C、rc的计算式rc=P/I2C=3.验证“总电压有效值(合矢量)等于各分电压有效值(分矢量)之和”理论。1)该理论的数学推导(1)三角函数计算法U=UR'2φ=arctan(ωL-1(2)矢量法2)实验验证法一方面将测得的UR、ULr、UCr值用矢量图画在复数平面上,并用求矢量和的方法求出它们的总电压Ur;另一方面,把测得的U也画在该坐标上,将两者进行比较,若它们的模之差值及φ之差值大小基本上属于测量误差范围之内,则实验证明了“总电压有效值(合矢量)等于各分电压有效值(分矢量)之和”是正确的。【实验内容与数据处理】R、L、C串联电路的测量分析(1)按照图示接好电路,并把仪器调整在待测安全状态,包括:1.变压器T输出电压调为0;2.所有的电表都选取最大的量程;3.关断闸刀开关。(2)接通闸刀开关,用试电笔检验火地线是否接对。然后逐渐调整T的滑头,使输出电压由0值逐渐增大,将V1调整为120V.(3)在U1=120V的条件下,测量三者串联R+L+C的I、U、P值。(4)仍在三者串联且U1≡120V的条件下,依次测量出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上的I、U、P值。测量量直接测量量间接测量量测量电路I/AU/VP/WZ/Ωφ(°)L或Crc或rlR+L+C0.17125120.018.0700.7328.85R0.187591.017.0485.334.9L0.162573.01.7449.2381.76L=1.416rc=64.38C0.1575121.10768.89-90C=4.14*10-6rl=0将表中各个值代入U=UR'2+UL-Uc误差η=(UR+L+C-U)/UR+L+C=8.92%φ=arctan(ωL-1ωC误差η=(φ-φR+L+C)/φR+L+C=5.86%在允许的精确度范围内“总电压有效值(合矢量)等于各分电压有效值(分矢量)之和”理论成立。【误差分析】系统误差仪器误差:1.电压表、电流表、瓦特表、导线等会占用一定的电压和电流,造成测得的并不是各个元件上的真实电压、电流值。2.电压表、电流表、瓦特表等有量程限制读不到精确值。3.电容所占的电压太小,很难测到。随机误差1.温度对电阻的影响。2.读数时估读造成的误差。【注意事项】为使得测量出的I、U、P值误差较小,A、W、V连接的原则是(1)A、W的电流线圈应与被测电路串联。(2)V、W的电压线圈应与被测电路并联。(3)在本实验中,在测量R的I、U、P时,W采用电压线圈后向接法测量P,A采取外接法测量I,V应用内接法测量U;其余应采用V外接(A内接)的伏安法测I、U,W采用电压线圈前向接法即电压线圈外接(电流线圈内接)的方式测量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