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课标文言文单篇阅读(中考版)含答案_第1页
2023课标文言文单篇阅读(中考版)含答案_第2页
2023课标文言文单篇阅读(中考版)含答案_第3页
2023课标文言文单篇阅读(中考版)含答案_第4页
2023课标文言文单篇阅读(中考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文言文单篇阅读(中考版)

七年级上册

第1篇《论语》十二章

一、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1〜4题。(12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多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习乎?”(《学而》)

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举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

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目:“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D不亦说乎说:

(2)传不习乎传:

(3)人不堪其忧堪:

(4)三军可夺帅也夺:

2下列加点词语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辍耕之垄上

B学而不思则罔则有去国怀乡

C乐亦在其中矣食之不能尽其材

D于我如浮云皆朝于齐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4.请从文中选出能分别体现“学习”和“修养”的两个句子,并说说它对你的启示。(2分)

七年级下册

第2篇陋室铭

二、(2020哈尔滨)阅读《陋室铭》,回答1〜3题(8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渔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不。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鸿:⑵形:

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孔子云:何陋之有?

3.从原文中找到并写出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2分)

第3篇爱莲说

三、(2020长春)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问题。(7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净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根,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⑴濯清涟而不妖()(2)不蔓不校()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写法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

B.本文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C.“爱莲”即爱君子之德一一这是本文的主旨。

D.本文借事喻理,借爱莲之事,喻修身之理。

3.下面是文中画线句的另一种标点方式,请说明这种标点的合理性。(3分)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出自《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第4篇河中石兽

四、(2021泰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2分,每小题3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四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

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把,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

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

之力,少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方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

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

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阅十余岁。阅:经过

B.求之下流,回颠。固:坚固

C.求之地中,不更殷乎?颠:颠倒

D.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如:依照

2.下列句子补写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僧)以为顺流下矣。B.(坎穴)渐激渐深。

C.如是再啮(石兽),石又再转。D.求之(于)下流。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寺僧“求二石兽于水中”而未得,是因其未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

B.“物理”只能被讲学家掌握,所以讲学家有了嘲笑别人的资本。

C.讲学家认为石兽“湮于沙上”,是因为他空谈事理,“据理臆断”。

D.选文第三段连用两个“必”字,写出老河兵富有经验且自信•

4.下列对选文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选文四处问句皆为反问句,加重了语气,引发了思考。

B.选文语言平易,简洁生动,善在叙述中制造波澜,平而不板,寓意于事。

C.选文末句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D.选文详写老河兵的推断,说明他抓住了水性的特点才作出了正确判断。

八年级上册

第5篇三峡

五、(2020重庆B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5分)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喊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

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略无I网处

(2)至于夏水襄陵

⑶沿硼阻绝

(4)虽乘奔御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专送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

B.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C.第③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幽秀美的景象。

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4.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说出“链接材料”与选文第④段分别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4分)

【链接材料】

浦预◎大如马,瞿塘②不可下;能濒大如牛,瞿塘不可留;髓颜大如蟆®,瞿塘不可触……

(节选自《乐府诗集》)

【注释】①(能(y&n)漱(yii))瞿塘峡口的一个巨大礁石,枯水期露出水面时如牛马般高大。②(瞿(qti)塘)

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③(蟆(ft!))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

第6篇答谢中书书

六、阅读《答谢中书书》,完成1〜4题。(12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东移。青林翠竹,下即俱备。晓雾将醉,

猿鸟乱鸣;夕日欲顼,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五色父尊

⑵玛时俱备

⑶晓雾将呼:

(4)夕日欲颁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让人感到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4.这篇文章在句式的运用上有何特点?(2分)

第7篇记承天寺夜游

七、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3题。(12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欣然起行。当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

民亦未蒙,相与步子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月色入广()

⑵卷无与为乐者()

⑶怀民亦未霍()

⑷相与步干中庭()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文中“闲人”一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4分)

示例:闲人——表现出苏轼的自得之情。月夜处处都有,可只有他和张怀民这种情趣高雅的人才懂得欣赏。

第8篇富贵不能淫

八、(2020广东省卷)阅读(10分)

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

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吝,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图。此之承大

丈夫。”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岂不雄大丈夫哉/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不得有/寻向所有

C.此之谓大丈夫/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威武不能阐/猥自枉侬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结合选文,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3分)

第9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九、(2020常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1分)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

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舜发于吠亩之中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百里奚举于中愿为市鞍马

C.必先苦不心志基喜洋洋者矣

D.征于色天山共停

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用“/”画两处)(2分)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请以课文《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起义为例,谈谈你对“生于忧患”的理解。(3分)

八年级下册

第10篇桃花源记

十、(2021重庆B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5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

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

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砍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

(便舍船寻向所志[桑竹之属不足为外人道也

1屋畲俨然1便扶回路1展予作文以记之1为垠,为屿,为峨,为岩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D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叙述了发现桃源、做客桃源、离开桃源、再访桃源的过程。

B.文章第三段描述桃源人招待客人的细节,突出桃源人真诚淳朴、热情好客的民风。

C.文章结尾写刘子骥“欣然规往”,由此可以看出,本文记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D.文章描述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也暗含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4.选文中的桃源人与链接材料中的滁人都过上了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生活,但其形成的原因各有不同,

试简述。(4分)

【链接材料】滁①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今②滁介江

淮之间,民安于喊亩衣食,以乐生送死久而孰知上④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⑤于百年之深也。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释】①滁:滁州。②今:北宋。北宋结束了唐末到五代的战乱。③乐生送死:百姓活着时能快乐地生

活,去世后能得到好的安葬。④上:皇上。⑤涵煦:滋润化育。

第11篇小石潭记

十一、(2020朝阳)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1〜4题。(8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现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

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城,为屿,为帽,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薄,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帆勺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日奉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⑴日光下徵

⑵侬冬远逝

2.下列句中加点的“为”与“为诋,为屿,为崎,为岩。”的“为”意思用呵的一项是(2分)()

A.为宫室之美(《鱼我所欲也》)

B.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沟坎穴(《河中石兽》)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作者的情感由快乐变为凄苦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第12篇北冥有鱼

十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8分)

北等有鱼,其名为鳏。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鹤。朋鸟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考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有怪者也。《谐》

之言曰:“朋鸟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挂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出者也。”野马也,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北基有鱼,其名为鳏冥:同“溟”,海

B.穹而飞怒:振奋,此指用力鼓动翅膀

C.本怪者也志:志向

D.去以六月号者也息:气息,这里指风

2.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技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而”用法狗网的一项是(2分)()

A.望之蔚然池深秀者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池不染

C.潭西南西望

D.已顾夕阳在山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A.天空辽远,是它真正的景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B.天空辽远,难道是它真正的景色?难道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

C.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D.天色湛蓝,难道是它真正的颜色?难道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

4.本文中,作者如何表现大鹏“志存高远”的形象特点?(2分)

第13篇虽有嘉肴

十三、阅读下文,完成1〜4题。(13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茸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

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不知其旨也旨:

(2)虽有至道道:

(3)然后能自反也反:

(4)然后能自强也强:

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三处)。(2分)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故曰:教学相长也。

(2)《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4.学校开展“学会反思”主题演讲大赛,你代表班级参加,请从文中选一句作为你发言的论据,并说出你

选择它的原因。(3分)

第M篇马说

十四、(2021重庆A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5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

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

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

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

[故虽有名马!一像或尽粟一石

AJ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巳•[管之不能尽其材

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1把酒强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出了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

性。

B.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根本原因是它先天就“力不足”,所以只能“骈死于槽松之间”。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个“鸣”字写尽了千里马的无奈和悲愤,充分表现了它对“食马者”的鄙视

与反抗。

D.本文以“说”这种体裁记叙了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

4.选文和链接材料都围绕人才问题发表了看法,请说出两文作者的看法有何异同。(4分)

【链接材料】

辛未闰四月即事(节选)

张九成®

如闻失一士力每食不下咽。

人才何其鲜③,求一于百千。

岂独今世欤,自古皆已然。

【注释】①张九成:南宋人,曾任礼部侍郎兼刑部侍郎等官职。②士:指人才。③鲜:读作xidn。

九年级上册

第15篇岳阳楼记

十五、(2020天津)阅读《岳阳楼记》的节选文字,回答1〜3题。(9分)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

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呼夕阴,气象万千,此

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

乎?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修楫摧,簿

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

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鳌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僮

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思珍的一项是(3分)()

A.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美好

B.朝呼夕阴晖:日光

C.橘修楫摧倾:倒下

D.宠辱偕忘偕:和谐

2.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前人之述备矣

C.至若春和景明

D.而或长烟一空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氐现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交代作记的缘由,其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高度地概括了滕子京的政绩。

B.“衔远山,吞长江”描写了洞庭湖的大观胜览,“衔”和“吞”极具表现力,写出了洞庭湖水气势磅礴的

特点。

C.第③段写作者在连绵阴雨中登上岳阳楼,看到满眼的萧条景象,触景伤情,感伤到极点。

D.第③④两段运用对比的写法,一暗一明,一悲一喜,情景交融,写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境界。

第16篇醉翁亭记

十六、(2021常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2分)

若夫日出而抄等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号多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

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偃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

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用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B.野芳发而幽香野芳:山野的芬芳。

C.但修提携,往来而不绝者信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D.树林阳翳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2.下列句子中的“也”字,有的表示判断,有的表示陈述。请选出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3分)()

A.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电。

B.太守归而宾客从电。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电。

3.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1分)

醉能同其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2分)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5.关于《醉翁亭记》的主题,历来有“忧虑说”和“闲适说”两种主要意见。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

由。(3分)

第17篇湖心亭看雪

十七、(2020德州)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6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组。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羹_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砌,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提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⑴湖中人鸟声俱攀()(2)雾淞/物()

2.画线句子描写很有特点,请做具体分析。(4分)

九年级下册

第18篇鱼我所欲也

十八、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完成第1〜5题。(12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寻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英甚

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

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

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看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车,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故患有所不辟也()

⑵妻妾之奉()

⑶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⑷此之谓失其本心()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所欲有甚于生者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受任于败军之际

C.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先帝不以臣卑鄙

D.呼尔地与之由是则生呵有不用也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

B.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

C.作者认为,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救命食物,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D.文中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5.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2分)

第19篇送东阳马生序

十九、(2021十堰)阅读文言文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敏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

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烽然若神人;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必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

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康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

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

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L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右备容易臭:香气

B.缪公卿之后缀:跟随

C.父母岁有裘葛之邀遗:遗留

D.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着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下列选项中,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通过作者与“同舍生”“太学生”学习条件的对比,阐述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

B.选文写自然环境的严酷和物质条件的匮乏,表现了作者求学的“勤且艰”。

C.选文连用“被”“戴”“腰”“佩”“备”数个动词,写出了富家子弟金玉其外的形象。

D.作者功成名就却说“未有所成”,表现出一代文宗大儒谦虚抑己、低调做人的品格。

4.针对部分同学在物质生活上攀比这种现象,请你结合文中观点加以劝说。(3分)

第20篇曹刿论战

二十、(2020北京)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3题。(共8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口:“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入。”对日:“小惠未遍,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甲】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目:“未可。”齐人三鼓。刿口:“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曹刿请见加多识广加义勇为各抒己如

B.小值未孚言而有值杳无音值值手拈来

C.公与之看季风破浪看虚而入北兴而来

D.遂逐齐师出师未捷百万雄师仁义之师

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翻译:(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理解:曹刿认为鲁庄公能够公正处理百姓的诉讼事件,与“小惠”和“小信”相比,更能赢得百姓的信任,

具备了迎战的条件。

【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理解:曹刿能敏锐地观察战场形势的变化,他根据“辙乱”“旗靡”判断齐师撤走了伏兵,认为可以追击

敌人了。

3.“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思是虽然身份低微,仍然不忘担忧国事。曹刿一介平民,在国家危难之际,挺

身而出,为国解忧。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说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在弦高和卜式身上是如何体

现的。(4分)

材料一

秦穆公兴兵袭®郑,过周而东。郑贾人②弦高将西贩牛,道遇秦师于周、郑之间,乃矫®郑伯之命,犒④

以十二牛,宾⑤秦师而却之@,以存郑国。

(取材于《淮南子•氾论训》)

材料二

时汉方事⑦匈奴,式®上书,愿输⑨家财半助边支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

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子何欲?”式目:“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

此而匈奴可灭也。”

(取材于《汉书•公孙弘卜式完宽传》)

【注释】①袭:偷袭。②贾人:商人,在当时社会地位不高。③矫:假托。④犒:犒劳。⑤宾:以客礼对

待。⑥却之:使秦军撤退。⑦事:这里指抵抗。⑧式:卜式,人名。⑨输:交纳。⑩边:边防。

第21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十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1〜4题。(10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眼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

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

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

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乎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

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

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

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用进;期年之后,虽

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朝眼衣冠(衣服)

B.孰视之(同“熟”,仔细)

C.臣之妻私臣(偏爱)

D.时时而回进(间或、偶然)

2.下列句子中的“者”与“上书谏寡人者”中“者”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可爱首甚蕃(《爱莲说》)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考Y《醉翁亭记》)

C.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君(《唐雎不辱使命》)

D.后遂无问津本(《桃花源记》)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D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目:“吾孰与徐公美?”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中“战胜于朝廷”的原因都有哪些?(2分)

第22篇出师表

二十二、(2021河南)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4题。(10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辱臣于

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学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

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理鸯钝,摆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

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举.,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郡祖回的一项是(2分)()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日侍坐备顾问奋不顾身

B.遂许先帝以驱驰潭中鱼可百年头以身于国

C.庶飨弩钝再而衰,三而军强尽全力

D.至于斟酌损至香远至清精至求精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选文第一段诸葛亮追述自己二十一年来的经历有什么用意?请简要概括两点。(2分)

4.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可谓尽职尽责,下面链接材料中的苏轼作为杭州知州,是否做到了尽职尽责?请结

合他的所作所为简要分析。(4分)

【链接材料】

(苏轼)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

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桌常平米,多作馆"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路:行政区划名。②度僧牒:批准出家为僧的文书。③馆(zhdn):稠粥。

第23篇伯牙善鼓琴(课标有,统编无)

二十三、阅读《伯牙善鼓琴》,完成1〜5题。(14分)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见千逢暴雨,止于岩

下,心悲,乃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攀。伯牙乃舍琴而叹日: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伯牙游于泰山之啰

⑵卒逢暴雨

(3)乃攫琴而鼓之

⑷钟子期辄穷其越

2.下列句中加点字与“初为霖雨之操”中“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乡为身死而不受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D.或异二者之为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伯牙如何“善”鼓琴,而钟子期又如何“善”听。(2分)

5.“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诵,请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2分)

课标文言文单篇阅读

一、1.(4分)(1)同“悦”,愉快(2)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3)能忍受(4)改变

2.(2分)B【解析】A项中的“之”,前者是代词,译为“它”,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后者

是动词,译为“去、往”。B项中的“则”都是副词,可译为“就”。C项中的“其”,前者译为“那”;

后者译为“它的”。D项中的“于”都是介词,前者译为“对,对于";后者译为“向”。故选B项。

3.(4分)(1)人家不了解我,我却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2)广泛地学习,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4.(2分)示例:学习方面:“学而时习之”,启示我学习新知识之后要常常温习实践。修养方面:“与朋

友交而不信乎”,启示我和朋友交往一定要讲求信用。

二、1.(2分)(1)大⑵形体、躯体

2.(4分)(1)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2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三、1.(2分)(1)洗(2)名词用作动词,旁生枝茎

2.(2分)D【解析】借事喻理就是通过对某一事情的描述、概述,归结出其中的特征或意义,用来解释某

一客观存在的道理。本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作者洁身

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属于托物言志。故选D项。

3.(3分)分号可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的两个分句,在内容上突出“菊”和“莲”两种不同种类的花喜欢之

人少的特点,存在并列关系,可以用分号分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句末用感叹号,作者发出感叹,

表达作者对牡丹所代表的追求富贵的世俗气的厌恶。

四、L(3分)B【解析】B项中“固”的意思是“固然”。

2.(3分)C【解析】“如是再啮,石又再转”的意思是“照这样再次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

可判断出“啮”的宾语应该是“沙”。由“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可印证宾语不是“石兽”,故选C

项。

3.(3分)B【解析】结合原文中“尔辈不能究物理”可以看出,讲学家自恃博学,觉得自己“能究物理”,

因而看不起别人,嘲笑别人,而不是“‘物理'只能被讲学家掌握"。故B项理解错误。

4.(3分)D【解析】D项中老河兵判断正确的原因是他凭借丰富的经验,抓住了水性和石性的特点,综合

考虑了多方面因素。故D项赏析错误。

五、1.(4分)(1)同“缺”(空隙、缺口)(2)冲上(漫上)(3)逆流而上(4)飞奔的马

2.(4分)(1)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3.(3分)B【解析】“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主要突出的是三峡水流速度快的特点,B项中“突出

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分析有误。

4.(4分)链接材料表现瞿塘峡的凶险;选文第④段表现三峡秋景的肃杀、凄异。

六、L(4分)(1)交相辉映(2)四季(3)消散(4)坠落

2.(4分)(1)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

(2)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3.(2分)C【解析】C项“乱”在这里指的是“此起彼伏”,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

息,并非“让人感到繁多杂乱”。

4.(2分)运用了骈散结合的方式,其中写景的句子运用了四字词语,对仗工整,节奏鲜明,间用散句,参

差错落。

七、1.(4分)(1)门(2)考虑,想到(3)睡觉(4)介词,在

2.(4分)(1)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存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2)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3.(4分)示例:闲人一一表现出苏轼的悲凉之情。他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受污遭贬,不愿做闲人却

只得做闲人。

八、1.(3分)A【解析】A项中的两个“诚”,均可译为“确实”。B项中的两个“志”,前者可译为“志

向”;后者可译为“做的记号”。C项中的两个“谓”,前者可译为“称得上”;后者可译为“认为”。D

项中的两个“屈”,前者是“屈”的使动用法,可译为“使……屈服”;后者可译为“屈尊”。故选A项。

2.(4分)(1)(他们)一旦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安静静地待着,天下就平安无事。

(2)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走天下(最)光明的道路。

3.(3分)①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②无论得志与否,都不放弃做人的原则;③富贵不迷乱,贫

贱不动摇,威逼不屈服。

九、1.(3分)A【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