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货币金融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货币金融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货币金融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货币金融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货币银行学第二章货币的五种职能:1、流通手段(交易媒价):用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物。2、价值尺度:用货币来表现和衡量商品的价格。3、贮藏手段:用货币作为保存财富的一种形式。4、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式进行单向转移时,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5、世界货币:商品流通一旦越出国界,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也就延伸到国外,执行着世界货币的职能。货币计量:综合各国情况,货币供给量指标一般地划分如下:狭义货币:M1M1=流通中现金(M0)+活期存款广义货币:M2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其它短期性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货币制度的内容:(1)规定币材;(2)规定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3)本位币和辅币及其偿付能力。(4)发行准备制度(发行保证制度)格雷欣法则: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良币)会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流通领域,这一现象称之为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因是英国人格雷欣所发现和最早阐述的,所以又称之为格雷欣法则。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纸币本位制第三章利息——债权人贷出货币或货币资本从债务人手中获得的报酬。利率——以百分比表示的一定时期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名义利率就是对物价变动因素未作剔除的利率。实际利率就是对物价变动因素已作剔除的利率。(1)现值:现在的货币资金价值。(2)终值:现在的货币资金在未来的价值利率的决定理论:一、平均利润率决定论马克思认为,利息是借贷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瓜分,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息额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平均水平的最高界限就是平均利润率,利率的变化范围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由于平均利润率水平是与产业周期变化相关的,因此,利率进而受到产业周期变化的调节。关于平均利率水平的变动趋势,马克思认为,主要受平均利润率变动趋势的决定,由于平均利润率是在技术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逐渐下降的,因而从长期来看,平均利率水平是不断下降的。但是,就一段时间的平均利率水平来看,由于平均利润率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利率水平也是稳定的。二、古典利率理论: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认为,资本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利率水平。资本的供给来源于储蓄,储蓄又取决于“时间偏好”、“节欲”、“等待”等因素。利息率越高,放弃时间偏好、节制消费而进行储蓄的报酬就越多,结果储蓄就会增加;反之则减少。因此,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资本的需求则取决于资本边际生产率和利率的比较,只有当前者大于后者时,才能导致净投资,在边际生产率一定的条件下,利率越高,投资者的成本就越高,投资越少;反之,利率越低,投资就越多。因此,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三、凯恩斯利率理论(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货币供求决定均衡利率,即货币供求决定论:凯恩斯认为影响货币需求有:(1)交易动机;(2)谨慎动机;(3)投机动机这种理论认为,利率不是在产品市场上由储蓄和投资决定的,而是在货币市场上由货币的供应和需求决定的,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时,利率上升,反之,利率下降,利率决定于货币市场供求的均衡水平。关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各自的变动,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是由货币当局决定的外生性变量,货币需求则取决于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人们据此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和利率理论称为流动偏好理论。四、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利率决定过程中既有实际因素——储蓄和投资,又有货币因素——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给——储蓄S加新增的货币供给ΔM和可贷资金的需求——投资I加新增的货币需求(或货币窖藏)ΔH共同决定的,决定均衡利率的条件是可贷资金供给等于可贷资金需求,即:S+ΔM=I+ΔH第五章商业银行的职能和作用:有四个: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商业银行的业务(P95):大体可分三类: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负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尚未偿还的经济业务,是商业银行借以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包括支票存款、非交易存款和其他负债。资产业务可分成几类:现金资产、贷款、证券投资和其他资产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传统的中间业务包括结算业务、租赁业务、信托业务、代理业务和信用卡业务。表外业务是指狭义的表外业务,包括担保业务、承诺业务、贷款出售及资产证券化等资产转换业务、衍生工具的交易以及与证券发行、承销等有关的投资银行业务。第八章中央银行的性质(P187):是管理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是特殊的金融机构中央银行的地位:一发行的银行:集中垄断货币发行,控制货币供应量,并进行经济发行(信用发行)原则、调节、管理。二银行的银行:集中存款准备金,保证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有利于央行调节信用规模和控制货币供应量,充当最后贷款人,再贴现,再抵押,再贷款和作为资金清算中心。三国家的银行:代理国库收支,代理国家债券发行,向政府融资(贷款、购买国债),保管黄金外汇储备,并进行买卖和管理,制定并监督执行金融法规,代表政府从事国际金融活动。此外还有政策职能、监管职能、研究职能、开发和促进职能。中央银行的职能(P191):宏观调控、金融管理、金融服务第十三章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的定义:是指公众在权衡各种资产的收益和成本之后,所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8个):P308货币需求理论(P313):要有前提假设、理论模型、基本结论、政策建议,发展联系区别等一、传统货币数量论1)费雪的现金交易说理论模型:费雪认为,从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出发,有货币的流通就有商品的转移,有商品的交换就有货币的支付,所以:在交易中发生的货币支付总额=被交易商品和劳务的总价值。从而得到交易方程式:MV=PT,或MV=PY(名义国民收入),M=PY/v前提假设:1.V(货币流通速度)的数值稳定。2.T(商品劳务的交易总量)的数值稳定。因此,货币数量的变化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结论:货币只充当交换媒介。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与利率无关。货币流通速度是不变的。假定V、T不受货币变动量影响(独立于M而决定)。“货币数量决定着物价水平”,物价水平与货币供应量成正比。2)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说理论模型:M=kPY,剑桥方程式试图回答个人意愿持有货币的数量,即人们保持在手中准备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数量是真正的货币需求量(强调持币动机)。决定货币需求量的因素是,手持现金占总财富的比例k、物价水平P、总财富Y。前提假设:(与交易方程式相同):1.Y为充分就业产出,数值稳定;2.持币率k稳定,可视为常数。结论:由M=kPY,且k与Y为常数,货币供给相对于货币需求的增加,使货币供求事后均衡的唯一机制是物价的上升,反之则相反。即货币供给决定物价水平,对实际经济不会产生影响。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前提假设1资本市场或金融市场极为发达和完善,其收益率可用齐一的市场利率表达;2无论在时段上还是时点上,货币与实物资产是替代品;3生产要素具有可分割性,各生产单位面临同一技术水平;4短期分析――价格不变;5货币定义在M1层次上――货币无收益,仍较注重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理论模型: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M=M1+M2=L1(Y)+L2(r)=aY-br式中,M表示货币总需求;M1表示交易和预防性的货币需求;M2表示投机性的货币需求;Y表示收入;r表示市场利率;L1表示M1与Y的函数关系;L2表示M2与r的函数关系。结论:1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2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3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与收入成正比;4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比;5假定人们只以两种形式持有其财富:货币和债券。6流动性陷阱在一种极端情形下,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经济中所有的人都预期利率将上升,从而所有的人都希望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在这种情况下,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此时,若继续增加货币供给,将如数地被人们无穷大的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所吸收,从而利率不再下降。这种极端的情形,就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政策含义1.货币政策在影响实际经济方面是有效的。货币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机制:货币数量的变化通过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即“闲置的余额”的变化使利率发生改变,进而使投资需求变化,通过乘数效应使产出变化。2.货币政策的效果要视其对利率的影响程度而定。当出现流动性陷阱时,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货币政策失效。此时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依靠财政政策。三、鲍莫尔-托宾的存货理论模型前提假设:未来某时间内预知的交易支出量为T,每次套现量为m,每次买卖证券的费用为b,则在该时间内的总交易成本为在第二种方法中,除去交易成本之外,也同第一种方法一样要负担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在第一种方法中,只负担机会成本)。由于每次套现的数量都是m,在匀速支出条件下,平均交易货币需求量为在市场利率为r时,机会成本——因持有货币而损失的利息——为理论模型:第二种方法的总成本为交易成本加机会成本。设C为总成本,显然,C是m的函数,则有:C取最小值的条件为结论:最适当的交易用途的现金持有量,与交易总量T(或收入Y)的平方根同向变化,也就是说,二者不是同比例变化。交易货币需求量显然就有“规模节约”或“规模经济”的性质。政策含义:在经济萧条时,若利率、价格不变,则货币政策的效果就应该比我们预料的要大,即用货币政策工具增加货币供给量,可以产生比原来预想要大的交易量或收入额。四、弗里德曼和现代货币数量论(把货币需求当作财富所有者的资产选择行为。)前提假设:长期分析,价格起作用,而且对未来的价格预期也起作用。货币量的层次为M2,即包括货币和准货币。理论模型:式中,Md表示名义货币需求量,Y表示名义恒久性收入,P表示物价水平,w表示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Rm表示货币的预期名义收益率,Rb表示债券的预期收益率,Re表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Rp表示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也就是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u表示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结论:1影响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因素相互独立;2函数变量中,有些因素自身具备相对的稳定性;3货币需求函数的倒数--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稳定的函数,有规律可循,但不是常数。4个体恒常收入的上升,将导致资产需求的上升。5机会成本越高,实际余额需求就越小。6相对于持有货币而言持有商品的预期超额回报率的上升,个体将选择持有商品而不是货币,同实际余额需求负相关。政策含义:1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物价水平和经济活动发生变动的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主张。2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长期地固定在同预计的经济增长率基本一致的水平。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含义:在现代货币供给理论中,货币供给总量通常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它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点上的货币总量。货币的定义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货币(M1)包括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与通货。广义货币则又可再分为三个层次。其中,M2是指M1加上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M3是指M2加上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发行的负债;M4是指M3加上各种流动性较高的非金融部门发行的负债。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一)几个简化的假设整个银行体系由一个中央银行和至少两家商业银行所构成;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为20%;商业银行只有活期存款,而没有定期存款;商业银行并不保留超额准备金;银行的客户并不持有现金。存款货币多倍扩张的公式:其中,D表示存款总额,R表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r表示中央银行所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存款货币的多倍紧缩存款货币的多倍紧缩是多倍扩张的反向过程。乔顿货币乘数模型:(推导过程P343)式中,M1为货币存量,B为基础货币,rd为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rt为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t为定期存款比率,e为超额准备金比率,k为通货比率。、乔顿货币乘数模型的扩展与修正(一)将货币定义扩展为M2的乔顿模型:(二)取消定期存款之法定准备金要求的乔顿模型:基础货币的概念:从基础货币的来源来看,它是指货币当局的负债,即由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从基础货币的运用来看,它系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二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即通常所谓的“通货”。货币乘数的概念: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之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决定了货币供给的总量。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成正比。第十五章通货膨胀的定义(P359更详细)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采取不同形式(公开或隐蔽)持续上升的过程。通货膨胀的原因: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混合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后果和治理:(可能为论述题,要联系实际,有数据信息等)一、需求政策如果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总需求过度膨胀引起的,那么采取紧缩需求的政策就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一般,减少总需求的途径主要有紧缩财政和紧缩货币两种措施。紧缩财政政策的常用的措施有:(1)削减政府支出,包括减少军费开支和政府在市场上的采购;(2)限制公共事业投资和公共福利支出;(3)增加赋税,以抑制私人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支出。二、收入政策收入政策是指政府为了控制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手段,限制提高工资和获取利润,以抑制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四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