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州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10页。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试题答案一律填涂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本部分共35小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生长在干旱、含盐量高的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液泡细胞液中溶有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中Na+具有的作用是()A.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B.为细胞提供能量C.维持细胞正常的pH D.调节细胞液浓度【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使细胞液的渗透压升高,促进细胞从高盐、干旱的土壤中吸收水分,这个现象说明液泡内的Na+参与细胞液渗透压的维持。【详解】A、题干中没有涉及Na+参与细胞化合物的组成,A错误;B、无机盐不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错误;C、题干中没有涉及Na+维持细胞正常的pH,C错误;D、根据题干可知,Na+有利于细胞吸收水分,进而调节细胞液的浓度,D正确。故选D。2.下列可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试剂及反应呈现的颜色是()A.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B.醋酸洋红液,红色C.碘液,蓝色 D.双缩脲试剂,紫色【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检测蛋白质应该用双缩脲试剂,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即D正确。故选D。3.下列化合物与其功能不符的是()A.自由水——细胞中的良好溶剂B.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C.葡萄糖——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储能物质D.脱氧核糖核酸——细胞中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中的化合物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前者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后者包括水和无机盐。【详解】A、水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是细胞中的良好溶剂,A正确;B、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和动物对钙磷的吸收,故补钙应同时补充维生素D,B正确;C、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重要的储能物质,C错误;D、脱氧核糖核酸即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C。4.纤维素被称为人类“第七类营养素”,虽然它在人体内不能被消化,但食物中的纤维素可以促进人的肠蠕动,利于肠道排空。以下对纤维素及相关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纤维素酶B.纤维素属于多糖,可以直接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能量C.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可防止便秘D.糖尿病患者常吃富含纤维素的粗粮有利于“控糖”【答案】B【解析】【分析】纤维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种多糖,有葡萄糖经过缩合而形成的一种大分子物质,所以属于多糖,在人体的消化道内由于没有相关的水解酶,不会被人体分解。【详解】A、纤维素属于植物多糖,人体没有合成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被消化,A正确;B、在人体的消化道内由于没有相关的水解酶,不会被人体分解,纤维素不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能量,B错误;C、纤维素、果胶等被称为膳食纤维,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利于肠胃的蠕动,可防止便秘的发生,C正确;D、糖尿病患者可以常吃富含纤维素的粗粮,防止血糖的升高,有利于“控糖”,D正确。故选B。5.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都具有()A.膜结构 B.能量转换的功能C.少量DNA D.运输蛋白质的功能【答案】A【解析】【分析】线粒体具有双层膜,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具有双层膜,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内质网具有单层膜,是细胞中脂质等有机物合成的场所。【详解】A、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质网具有单层膜结构,A正确;B、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能量转换功能,但内质网没有能量转换功能,B错误;C、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少量DNA,但内质网没有DNA,C错误;D、内质网具有运输蛋白质的功能,但线粒体和叶绿体没有运输蛋白质的功能,D错误。故选A。6.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常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内各种细胞器B.溶酶体内能合成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C.中心体分布于动物及低等植物细胞内,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所以可以相互转化,原因是具有共同的物质组成和相似的空间结构【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中含有多种细胞器,大小、质量都不相同,所以可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内各种细胞器。溶酶体是细胞内的酶仓库,含多种水解酶;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构成细胞内生物膜系统的膜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详解】A.分离破碎细胞的细胞器通常用差速离心法,故A正确;B.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但酶的合成场所不是溶酶体,故B错误;C.中心体广泛分布动物及低等植物细胞内,在间期复制分裂,前期移至细胞两极,故C正确;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可以通过囊泡相互转化,说明二者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相似,故D正确。故选B。【点睛】酶的本质大部分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少部分是RNA合成场所主要是细胞核。7.将紫色水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热,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A.细胞壁在加温中受到破坏B.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C.细胞膜等生物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D.水中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生物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细胞膜、液泡膜及原生质层均为选择透过性膜,而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呈紫红色的花青素存在于液泡膜内的细胞液中,因此,只有当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花青素才能透过原生质层进入水中。【详解】在清水中液泡膜和细胞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花青素不能通过生物膜进入水中,紫色萝卜加温处理,高温使生物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紫色萝卜的细胞液中红色的物质进入清水,清水变红,C正确,ABD错误。故选C。8.下表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酶作用特性的一组实验,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组别步骤甲乙丙12%蔗糖溶液2mL2%蔗糖溶液2mL2%蔗糖溶液2mL2蒸馏水1mL酵母提取液1mL稀释唾液1mL337℃恒温水浴,保温10min4加入斐林试剂1mL550℃~65℃温水中加热2min结果蓝色砖红色沉淀蓝色A.酵母提取液含有蔗糖酶 B.酶具有专一性C.蔗糖酶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D.蔗糖不是还原糖【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表格: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蔗糖液中加入试剂的种类,后用斐林试剂检测,可见是检测还原糖,蔗糖属于非还原糖,只有蔗糖酶能将其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从而产生还原糖,从实验结果来看,酵母提取液1mL含有蔗糖酶,据此作答。【详解】A、分析实验记录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添加到蔗糖液中的1mL液体种类不同,斐林试剂自身的颜色为蓝色,在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的水解产物葡萄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乙组结果出现砖红色,说明酵母提取液催化蔗糖分解产生了葡萄糖,即酵母提取液含有蔗糖酶,A正确;B、本实验中设置了蔗糖酶(存在于酵母提取液)、唾液淀粉酶(存在于唾液中)和一种反应底物蔗糖,但两者的实验结果不同(乙组结果为砖红色,丙组结果为蓝色),能证明酶具有专一性,B正确;C、本实验中并未探究不同温度的影响,故不能证明蔗糖酶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C错误;D、本实验能证明蔗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甲组结果为蓝色),故能说明蔗糖不是还原糖,D正确。故选C。9.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下列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是()A.降低室内CO2浓度 B.保持合理的昼夜温差C.增加光照强度 D.适当延长光照时间【答案】A【解析】【分析】提高作物产量的思路是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细胞呼吸强度以减少有机物消耗,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封闭的温室内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强度、增加CO2浓度、适当提高温度。降低细胞呼吸的措施主要是夜晚降低温度。【详解】A、降低室内CO2浓度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不利于光合作用,不能提高作物产量,A错误;B、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光合作用,夜晚降温以减少有机物消耗,即保持适宜的昼夜温差,能提高作物产量,B正确;C、适当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光合作用光反应的进行,进而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C正确;D、适当延长光照可延长光合作用进行的时间,利于有机物的积累,能提高作物产量,D正确。故选A。10.下图是某同学验证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种子。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只有将装置B放在黑暗的环境中才能达到实验目的B.设置容器装置A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CO2,确保实验的科学性C.种子的呼吸作用一般不受光照影响,但温度会影响细胞呼吸的强度D.C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CO2的缘故【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内装有NaOH溶液,目的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保证进入B中的气体不含二氧化碳,从而保证进入C中的二氧化碳只来自B中种子的呼吸作用过程;C中澄清的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沉淀,因此C是检验B中种子呼吸作用的产物是否含有二氧化碳的。【详解】装置B中的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光照不会影响其呼吸作用的进行,无需将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A错误;装置A中含有的氢氧化钠可以出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保证C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完全来自于B装置中种子的呼吸作用,B正确;光照一般不影响种子的呼吸作用,而温度会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呼吸作用,C正确;C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CO2,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呼吸作用的过程,弄清楚图中每一个装置的作用,特别是设置A容器的目的以及C容器的实验原理。11.有氧呼吸是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在此过程中,O2的作用是()A.参与酶的催化作用B.氧化葡萄糖形成丙酮酸C.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CO2D.在线粒体内膜上与[H]结合生成水【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参与第三阶段,和[H]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这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D正确。故选D。12.利用纸层析法可分离光合色素。下列分离装置示意图中正确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层析液是由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具有一定的毒性,容易挥发。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用橡皮塞塞住试管口。【详解】A、层析液是由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具有一定的毒性,但没有用橡皮塞赛紧瓶口,A错误;B、层析液容易挥发,没有用橡皮塞赛紧瓶口,另外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B错误;C、滤纸条上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并没有触到层析液,则滤纸条上分离出四条色素带,且用橡皮塞赛紧瓶口,防止层析液容挥发,C正确;D、层析液容易挥发,用了橡皮塞赛紧瓶口,但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实验失败,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用分离装置示意图的真实情景考查色素的分离,考生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注意操作过程中的重要事项。13.科学家研究小麦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点时,小麦叶肉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B.b点时,小麦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ab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D.cd段曲线不再持续上升的原因可能是温度限制【答案】C【解析】【分析】1、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2、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多,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光照强度再增强,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不变。3、图中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表示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此时总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d点已经达到了光饱和,光照强度不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详解】A、a点时无光照,所以小麦只进行呼吸作用,A正确;B、b点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0,说明此时总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正确;C、ab段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C错误;D、cd段继续增加光照强度,曲线不再持续上升,说明光照强度不再是主要的限制因素,可能是温度或CO2的浓度,D正确。故选C。14.体外培养不同类型的细胞,测得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如下表,叙述正确的是细胞类型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小鼠十二指肠上皮细胞人的宫颈癌细胞人肝细胞细胞周期17.3h15.3h22h22hA.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不同,根本原因是培养条件不同B.细胞周期中分裂期的时间一定比分裂间期的时间长C.连续分裂的细胞其核膜、核仁会周期性地消失或出现D.可用蚕豆成熟叶肉细胞代替分生区细胞检测细胞周期【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周期指的是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间期历时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根据表格分析,不同的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四种细胞中小鼠十二指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最短。【详解】A、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错误;B、细胞周期中分裂期的时间一定比分裂间期的时间短,B错误;C、连续分裂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其核膜、核仁会周期性地消失或出现,C正确;D、蚕豆成熟叶肉细胞不能分裂,没有细胞周期,D错误。故选C。15.洋葱根尖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生区中大多数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16条B.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复制后染色体为32条C.分裂前期32条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D.分裂末期新形成的细胞核中有16条染色单体【答案】A【解析】【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详解】A、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但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数目不变,因此分生区中大多数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16条,A正确;B、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染色体的复制不增加染色体的数目,B错误;C、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的分布,着丝点并为断裂,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依然是16条,C错误;D、分裂末期着丝点已经分裂,新形成的细胞核中不含有染色单体,D错误。故选A。16.下列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显微照片,按细胞分裂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 B.③→⑤→④→②→①C.①→④→⑤→②→③ D.④→⑤→③→①→②【答案】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各分裂期主要变化:(1)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体形成;(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3)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4)末期:纺锤体解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形成;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详解】①图中黑色结构可表示细胞核,此时细胞中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可属于有丝分裂间期图;②图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并且染色体被平均的拉向细胞的两极,属于后期图;③图细胞出现两个细胞核,表明此时细胞已经一分为二,可表示末期图;④图细胞的细胞核的核膜开始逐渐解体,可表示前期图;⑤图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集中在赤道板上,可表示中期图。故选C。17.下图表示人体内的四种细胞,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根本原因是()A.基因的表达不同 B.含有的蛋白质不同C.所处的位置不同 D.DNA的结构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所以图示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原因是细胞发生了分化,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图中四种细胞均由人体内的受精卵发育而来但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故选A。18.细胞的全能性是指A.细胞具有各项生理功能B.已分化的细胞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C.已分化的细胞全部能再进一步分化D.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答案】D【解析】【分析】关于细胞的“全能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概念: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3)细胞全能性大小不同,一般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大于动物细胞,所以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更容易发育成完整个体。(4)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离体、适宜的营养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其根本原因是细胞具有该生物生长发育的全套的遗传物质。即D正确,ABC错误。故选D。19.下图甲、乙为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乙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B.乙中的[H]来自葡萄糖在线粒体中的分解C.甲膜中的色素分子可用无水乙醇提取D.甲、乙上生化反应由各自不同的酶催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中的化学反应可知,甲上发生了水的分解,是光反应过程,所以甲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乙上发生有氧气参与的水生成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所以乙是线粒体内膜。根据前的分析可知,甲是叶绿体类囊体膜,乙是线粒体内膜,所以A正确;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反应的[H]来自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的分解和丙酮酸在线粒体中的分解,B错误;叶绿体中提取色素使用的试剂是无水乙醇,C正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酶不同,所以D正确。20.科学家用专门的染料标记正在发生凋亡的细胞,下图表示处于胚胎发育阶段的小鼠脚趾。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育过程中小鼠脚趾之间的细胞发生了凋亡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C.细胞凋亡是细胞正常代谢活动意外中断引起的细胞死亡D.小鼠整个生命历程中都会发生细胞凋亡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详解】A、发育过程中小鼠脚趾之间的细胞发生了凋亡,A正确;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B正确;C、细胞坏死是细胞正常代谢活动意外中断引起的细胞死亡,C错误;D、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中,D正确。故选C。21.细胞众多生命活动的实现都依赖于细胞膜,下列不属于细胞膜功能的是()A.对蛋白质进行加工 B.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详解】A、细胞膜不能对蛋白质加工,A正确;BCD、细胞膜具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的作用,细胞膜没有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作用,BCD错误。故选A。22.如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关系是()A.甲>乙>丙 B.甲<乙<丙C.甲>乙,乙<丙 D.甲<乙,乙>丙【答案】B【解析】【分析】图示细胞之间水分流动方向为:甲→乙、甲→丙、乙→丙。而水分运输的方向是哪一边溶液的浓度高,水分就向哪一边运输。【详解】水通过自由扩散进行运输,根据图示水分子流动方向分析可知,丙细胞液浓度最高,甲细胞液浓度最低,即甲<乙<丙,B正确。故选B。23.下列对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B.催化生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发生改变C.高温可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D.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是生物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只是起催化作用,所以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高温或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详解】A、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A错误;B、酶是生物催化剂,在生化反应前后其性质和数量都不会发生变化,B错误;C、高温、过酸或过碱都会使酶的分子结构被破坏而失去活性,C正确;D、酶是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即酶具有高效性,D错误。故选C。24.嫩肉粉可将肌肉组织部分水解,使肉类食品口感松软、嫩而不韧。嫩肉粉中使肉质变嫩的主要成分是A.淀粉酶 B.蛋白酶 C.DNA酶 D.脂肪酶【答案】B【解析】【分析】嫩肉粉的主要作用是利用蛋白酶对肉中蛋白质进行部分水解,使肉类制品口感达到嫩而不韧、味美鲜香的效果。【详解】肌肉组织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嫩肉粉的主要作用是利用蛋白酶对肉中蛋白质进行部分水解,使肉类制品口感达到嫩而不韧、味美鲜香的效果。故选B。25.《晋书·车胤传》记载了东晋时期名臣车胤日夜苦读,将萤火虫聚集起来照明读书的故事。萤火虫尾部可发光,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A.淀粉 B.脂肪 C.腺苷三磷酸 D.蛋白质【答案】C【解析】【分析】ATP称为腺苷三磷酸,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详解】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所以萤火虫尾部可发光,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ATP,ABD错误,C正确。故选C。26.一分子ATP中,含有的特殊化学键和磷酸基团的数目分别是()A.2和3 B.1和3 C.2和2 D.4和6【答案】A【解析】【分析】ATP的结构: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三分子磷酸。【详解】一分子ATP中,含有3个磷酸基团,三个磷酸基团之间通过两个特殊化学键(~)连接,结构式为A-P~P~P,BCD错误,A正确。故选A。27.根据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A.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B.花盆中的土壤需要经常松土C.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D.采用快速短跑进行有氧运动【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2)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3)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4)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详解】A、处理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目的是抑制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的繁殖,A正确;B、定期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目的是促进根部细胞呼吸,利于根细胞主动吸收矿质离子,B正确;C、真空包装属于低氧环境,这样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细胞呼吸,以延长食品保质期,C正确;D、快速短跑时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所以提倡慢跑等健康运动有利于抑制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过多的乳酸,D错误。故选D。28.蔬菜和水果较长时间储藏、保鲜所需要的条件为()A.低温、干燥、低氧 B.低温、湿度适中、低氧C.高温、干燥、高氧 D.高温、湿度适中、高氧【答案】B【解析】【分析】储藏粮食、水果和蔬菜时,要降低细胞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影响酶的活性)、氧气浓度、水分等。【详解】粮食储藏需要低温、干燥、低氧的环境,而水果、蔬菜储存的同时也对保鲜提出了要求,含水量是体现水果是否新鲜的重要指标,失去水分的水果将不再新鲜,所以不可作干燥处理,故蔬菜和水果储藏需要(零上)低温、低氧、湿度适中,这样可以降低细胞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达到长时间储藏、保鲜的效果,ACD错误,B正确。故选B。29.在植物工厂中,LED灯等人工光源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从光合色素吸收光谱的角度分析,适宜的光源组合为()A.红光和绿光 B.红光和蓝光C.黄光和蓝光 D.黄光和绿光【答案】B【解析】【分析】色素的分布、功能及特性:(1)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类囊体膜)上。(2)功能:吸收光能、传递光能(四种色素)、转化光能(只有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详解】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故从光合色素吸收光谱的角度分析,适宜的光源组合为红光和蓝光。故选B。30.用14C标记CO2,可用于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A.光反应的条件 B.暗反应的条件C.能量的转换过程 D.由CO2合成糖类的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参与暗反应阶段,首先一分子的CO2和一分子的五碳化合物合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在酶的催化下和ATP与[H](NADPH)的协助下,一部分逐渐生成五碳化合物,另一部分生成糖类等有机物。用14C标记CO2可以探究光合作用中C的流动途径。【详解】A、光反应必须需要光照、酶和色素参与,但不需要二氧化碳,A错误;B、暗反应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但需要能量、酶、ATP,二氧化碳只是原料,B错误;C、光反应中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中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与二氧化碳无关,C错误;D、二氧化碳中C首先固定在三碳化合物中,之后转移到糖类等有机物中,可以用14C标记CO2可以探究光合作用中CO2合成糖的过程,D正确。故选D。31.细胞呼吸的实质是()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详解】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正确,ABD错误。故选C。32.下列关于细胞周期叙述,正确的是()A.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B.细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D.同一生物体的细胞,细胞周期的时间均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又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分裂期则进行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详解】A、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间期,A错误;B、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B错误;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C正确;D、同一生物体的细胞,细胞周期的时间不一定相同,D错误。故选C。33.下列各项不是细胞衰老特征的是()A.细胞内水分减少B.细胞核体积减小C.细胞内色素逐渐积累D.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答案】B【解析】【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A、细胞衰老后,细胞内水分减少,呼吸速度减慢,A正确;B、细胞衰老后,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B错误;C、细胞衰老后,色素会逐渐积累,C正确;D、细胞衰老后,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只要考生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34.正常情况下,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使基因的碱基序列产生差异C.细胞分化仅发生于早期胚胎形成过程D.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自然的生理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详解】A、已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不再分裂,A错误;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会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其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发生改变,B错误;C、细胞分化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C错误;D、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对机体是有利的,D正确。故选D。35.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B.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总是同时进行C.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能被细胞呼吸利用D.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不能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答案】C【解析】【分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其主要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无机物或小分子有机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详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错误;B、植物细胞在黑暗条件下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C、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能被细胞呼吸利用,C正确;D、细胞呼吸产生的CO2能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D错误。故选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本部分共8小题,共50分36.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请回答问题:(1)脂肪由_________元素构成,是人体细胞良好的_________物质,主要通过饮食摄入,也可以由糖类或蛋白质等物质转化而来。(2)在研究肥胖成因的过程中,科研人员选取同龄且健康的A、B、C三个品系小鼠,每个品系分为_________组和实验组,分别饲喂等量的常规饲料和高脂饲料。在适宜环境中饲养8周,禁食12h后检测_________相对值(反映小鼠的肥胖程度),结果如图1.三个品系小鼠中,最适宜作为肥胖成因研究对象的是_________品系小鼠。(3)检测上述所选品系小鼠细胞内与脂肪代谢相关酶的含量,结果如图2,图中HSL、ATGL和TGH分别代表激素敏感脂酶、脂肪甘油三酯酶和甘油三酯水解酶。据图2推测,小鼠肥胖的原因可能是其细胞内_________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鼠,影响了脂肪的利用与转化。【答案】(1)①.C、H、O②.储能(2)①.对照②.脂肪细胞体积③.A(3)HSL和ATGL(激素敏感脂酶和脂肪甘油三酯酶)【解析】【分析】1.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分组编号→设置对照实验(给与不同的处理)→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注意保证无关变量的一致性)→得出结论。2.实验设计的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对照原则。【小问1详解】脂肪的组成元素只有C、H、O,是人体细胞良好的储能物质,人体内的脂肪主要通过饮食摄入,也可以由糖类或蛋白质等物质转化而来。【小问2详解】科研人员选取同龄且健康的A、B、C三个品系小鼠,根据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可知,将每个品系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根据等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分析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分别是,饲喂等量的常规饲料(对照组)和等量的高脂饲料(实验组)。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衡量指标(因变量)为脂肪细胞体积相对值,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三个品系小鼠中,A品系小鼠实验的效果最明显,即最适宜作为肥胖成因研究对象的是A品系小鼠。【小问3详解】检测上述所选品系小鼠,即A小鼠细胞内与脂肪代谢相关酶的含量,结果如图2,结果显示,肥胖小鼠体内HSL(激素敏感脂酶)和ATGL(脂肪甘油三酯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据此可知推测小鼠肥胖的原因可能是其细胞内HSL和ATGL(激素敏感脂酶和脂肪甘油三酯酶)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鼠所致。37.研究发现,某种疾病患者支气管被黏液堵塞与细胞膜上的CFTR蛋白功能异常相关,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蛋白质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除CFTR蛋白体现出的功能外,生物体内的蛋白质还具有_____等功能。(答出2点即可)(2)据图可知,在健康人的体内,氯离子通过_____方式转运出细胞,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_____。随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不断增加,水分子_____,覆盖在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得到稀释。(3)该病患者细胞膜上的CFTR蛋白的_____改变,导致其功能发生相应的改变,最终引起黏液堵塞支气管,出现呼吸困难、肺部感染等症状。假如你是一位药物研发人员,请写出开发治疗此疾病药物的简要思路_____。【答案】①.催化、免疫、调节、参与组成细胞结构②.主动运输③.逆浓度梯度、需要CFTR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ATP)④.向细胞外扩散速度加快⑤.结构⑥.开发可以促进氯离子转运至细胞外(或增加细胞膜上的正常CFTR蛋白的数量;及时排出黏稠分泌物等)的药物【解析】【分析】图中表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氯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CFTR蛋白)和能量,所以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决定的。患者细胞膜上异常的CFTR蛋白处于关闭状态,氯离子无法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转运至细胞外,导致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减慢,黏稠的分泌物不断积累而堵塞支气管。【详解】(1)图中的CFTR蛋白能够运输氯离子,体现了蛋白质的运输功能,除此之外,生物体的蛋白质还有催化、免疫、调节、参与组成细胞结构等功能。(2)据图可知,氯离子运输细胞为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CFTR蛋白)和ATP水解释放能量,方式为主动运输。随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不断增加,水分子膜内外的浓度差增大,向外自由扩散速度加快,使得覆盖在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得到稀释。(3)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CFTR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其运输氯离子的功能受损。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肺部感染等症状在于氯离子的运输障碍,因此在治疗上可开发可以促进氯离子转运至细胞外的药物或增加细胞膜上的正常CFTR蛋白的数量,或者及时排出黏稠分泌物等的药物。【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意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38.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1)蛋白酶在大菱鲆消化食物的过程中起_____作用。(2)研究小组同学查阅得知:在18℃时,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随pH呈现一定的变化(图1)。曲线中的“酶活性”可通过测量_____(指标)来体现。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_____。(3)已知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之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①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_____。为了控制实验温度,将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置于恒温箱中以保持恒温。②实验结果如图2,_____(选填“能”或“不能”)据此确认该假设成立,理由是:_____。【答案】①.催化②.蛋白质的分解速率(或生成物的合成速率;单位时间内蛋白质的分解量或生成物的合成量)③.幽门盲囊蛋白酶④.2和8⑤.不能⑥.在自变量(温度)变化的范围内,三种蛋白酶的活性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各条曲线均未出现峰值,故不能做出判断【解析】【分析】分析图1:胃蛋白酶、肠蛋白酶和幽门盲囊蛋白酶的最适pH依次是2、8、8,在各自的最适pH值下,幽门盲囊蛋白酶对应的酶活性值最大,催化效率最高。分析图2:温度在15-18℃间,胃蛋白酶、肠蛋白酶和幽门盲囊蛋白酶的活性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详解】(1)蛋白酶可以分解蛋白质,在大菱鲆消化食物的过程中起催化作用,加快反应速率。(2)曲线中的“酶活性”可通过测量蛋白质的分解速率或生成物的合成速率或单位时间内蛋白质的分解量或生成物的合成量,从图中看出,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幽门盲囊蛋白酶。(3)①分析曲线,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2,幽门盲囊蛋白酶的最适pH是8。②分析题图2的实验结果可知,胃蛋白酶、肠蛋白酶和幽门盲囊蛋白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此温度范围内并没有出现峰值,所以实验不能判断三种的酶的最适宜温度。【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酶的探究实验,要求学生掌握温度、pH值等对酶活性的影响,识记酶的特性,并结合曲线信息准确答题。39.细菌污染是导致食品变质的一个重要因素,食监部门工作人员抽检时,利用ATP发光法判断食品中细菌数量是否符合标准,具体的过程如下。第一步:取适量待测食品制备成组织样液。第二步:向一定量的样液中加入适量的荧光素—荧光素酶复合溶液。第三步:适宜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检测荧光强度,并进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得出样液中ATP的含量。第四步:计算得出该样品的细菌数量。(1)荧光素在荧光素酶催化下被氧化,可发出荧光,该反应需要吸收ATP水解时释放出的能量。请写出ATP水解的反应式_____,检测时出现的发光反应,涉及到的能量变化为_____。(2)检测荧光强度可反映出样液中ATP的含量,荧光强度与ATP的含量_____。又由于每个细菌的细胞中ATP的含量差异_____,所以可计算出细菌的数量。(3)有研究者利用此方法对屠宰后鸡肉的ATP含量进行了测定,以判断鸡肉的新鲜程度。请推测随着时间的延长,鸡肉中的ATP含量会_____,理由是_____【答案】①.②.化学能转变为光能③.成正比(或正相关)④.不显著⑤.不断降低⑥.ATP无法合成,又不断被消耗【解析】【分析】ATP又叫三磷酸腺苷,ATP既是贮能物质,又是供能物质,因其中的特殊的化学键中储存有大量能量,水解时又释放出大量能量;ATP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很少,因ATP与ADP可迅速相互转化;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普遍存在于生物界中,是生物界的共性;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分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详解】(1)ATP水解的反应式:,利用ATP发光,是将ATP的化学能转变为光能。(2)由于ATP的化学能转变为光能,根据荧光强度可反映出样液中ATP的含量,荧光强度与ATP的含量成正比;由于每个细菌的细胞中ATP的含量差异不显著,所以可计算出细菌的数量。(3)随着时间的延长,鸡肉中的ATP含量由于不能合成,但又不断被消耗,所以会不断降低。【点睛】本题考查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ATP的化学结构,掌握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场所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解答。40.酵母菌是制作马奶酒的重要发酵菌种之一,科研人员对马奶酒中的酵母菌菌株进行研究。请回答问题:(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大量_________,为其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_________。(2)马奶中含有的糖类主要为乳糖。某些微生物可将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酵母菌可利用这些单糖发酵产生酒精,从而制成马奶酒。科研人员研究野生型酵母菌和马奶酒酵母菌的发酵情况,结果分别如下图所示。①据图可知,野生型酵母菌首先利用_________进行发酵,当这种糖耗尽时,酒精产量的增加停滞一段时间,才开始利用_________进行发酵。②分析图中曲线,与野生型酵母菌相比,马奶酒酵母菌在利用葡萄糖、半乳糖或产生酒精等方面的不同点:_________。(3)马奶酒酵母菌不同于野生型酵母菌的营养利用方式,使其种群数量增加更快,这一优势使马奶酒酵母菌更好地_________富含乳糖的生活环境。【答案】①.能量②.CO2③.葡萄糖;半乳糖④.马奶酒酵母菌先利用的是半乳糖发酵产生酒精速度快⑤.酒精浓度高峰出现早⑥.适应【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
2.无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4[H]2C2H5OH(酒精)+2CO2【详解】(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为其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2)①据图可知,葡萄糖的浓度先于半乳糖下降,可推知野生型酵母菌首先利用葡萄糖进行发酵,当这种糖耗尽时,酒精产量趋于平稳,不再增加,一段时间后随着半乳糖的浓度下降酒精产量再次上升,可推测葡萄糖消耗完后,野生型酵母菌才开始利用半乳糖发酵。②比较两图中的实验结果推测,与野生型酵母菌相比,马奶酒酵母菌在利用葡萄糖、半乳糖方面显示的是马奶酵母菌先利用的是半乳糖,随之同时利用半乳糖和葡萄糖,在产生酒精方面马奶酒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速度快,由此导致了酒精浓度高峰出现早。(3)由实验结果可知,马奶酒酵母菌与野生型酵母菌的营养利用方式有所不同,即马奶酒酵母菌能够利用半乳糖进行快速发酵,故此可推测马奶酒酵母菌比野生酵母菌能更好地适应富含乳糖的生活环境。【点睛】熟知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1.苹果树有开心形和圆冠形两种树形,如下图所示。为探究树形差异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研究。请回答问题:(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利用____________能,将CO2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___________的过程。(2)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的自变量除树形外,还有____________。(3)据图分析,更有利于苹果树光合作用的树形是____________,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答案】①.光②.O2③.光照强度、CO2浓度④.开心形⑤.开心形苹果树主枝少、主枝间开角大,叶片可获得更多光照,有利于光反应,还可获得更多CO2,有利于暗(碳)反应【解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因素。【详解】(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有光,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面;(2)据图分析,不用的树形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都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增强,所以该实验的实验的自变量除树形外还有光照强度;(3)树形为开心形的苹果树光合速率更高,因为开心形苹果树主枝少、主枝间开角大,叶片可获得更多光照,有利于光反应,还可获得更多CO2,有利于暗(碳)反应。【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42.为了探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以杂草——鬼针草为实验材料开展研究,结果如下表。可可碱浓度(mmol·L-1)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种子发芽率(%)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占比(%)前期和中期后期和末期03.733.040.6981.50.12.902.160.7468.10.52.101.720.3818.61.01.961.720.242.3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1)完成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时,剪取根尖2~3mm是为了便于找到___________区的细胞,制片流程为_____________→漂洗→染色→制片。(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_____________,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可可碱抑制___________的牵引作用,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3)可可碱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拨叉头加工课程设计
- 环保行业工程师工作总结
- IT行业客户服务心得
- 门诊部医生的工作总结
- 2024年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总结(共16篇)
- 2024年税务师题库(原创题)
- 《期货市场投资分析》课件
- 2024年规章制度会议记录(16篇)
- 【人教版九上历史】知识清单
- 2025关于房地产销售代理合同模板
- 2021年四川省凉山州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 骨科疼痛的评估及护理
- 【MOOC】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度软件开发分包合同技术要求与交底2篇
- 居家养老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
- 初三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操作系统》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舒适化医疗麻醉
- 南宁二中、柳州高中2025届高一上数学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