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说韩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伯乐相马新
知
导
入1.熟读背诵课文,识记并积累文言词语。2.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3.理解文章阐明的深刻道理,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怨愤之情。学
习
目
标文体常识说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说理透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相当于现在的杂文。走近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为《昌黎先生集》。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著名领袖,主张“文以载道”,反对浮华文风,提出“唯陈言之务去”。韩愈推动了文学发展,被后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句式灵活多变,文笔流畅而有气势,对后世的文风产生了巨大影响。写作背景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其时,韩愈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提拔,未被采纳。他在京城应试觅官,奔走相告,一共待了10年之久,最后无限怨郁,离开长安。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字音字形祗骈槽枥邪策
外见伯乐
食马者一食或尽粟一石zhǐlìpiáncáoyécèxiànlèsìshísùdàn检
查
预
习(一)通假字字词梳理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通“祇”,只是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3.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二)古今异义字词梳理
1.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义:有时;今义:也许,或许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古义:等同,一样;今义:等候4.安求其能千里也
古义:怎么;今义:安定,平安
(三)一词多义食策食不饱,力不足()食之不能尽其材()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动词,吃动词,通“饲”,喂动词,用马鞭驱打名词,鞭子字词梳理能安求其能千里也()虽有千里之能()动词,能够其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名词,能力代词,它代词,它的副词,表示加强诘问语气大概,表推测语气(四)词类活用字词梳理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一食或尽粟一石()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做动词,受屈辱形容词做动词,吃尽名词做动词,鞭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五)文言句式1.省略句不以千里称也。动词“称”后面省略宾语“之”,代指“马”2.倒装句(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状语后置,应为“祗于奴隶人之手辱”(2)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千里”为“马”的定语听朗读知文意
1.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节奏。2.勾画重点字词,疏通文意。朗读节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疏通文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连词,表转折即使只,仅奴仆两马并驾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是在奴仆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著称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有时粮食指日行千里的卓越才能等同,一样怎么,哪里同“饲”,喂喂这犹,尚且吃一次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鸣叫拿着马鞭面对表示诘问,岂,难道其实喂通晓,知道
译文:鞭打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施展出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握着马鞭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识千里马呀。细读探究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流露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不满,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研
读
课
文3.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6.本段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哪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7.本文用“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什么写法?千里马人才伯乐赏识人才的人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
托物寓意食马者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本文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之情。文
章
主
旨1.行文流畅,感情强烈,气势恢弘。本文语言以短句为主,读来铿锵有力,充满气势;多用反问,使文章跌宕有力,感情强烈。2.托物寓意,借马论人,主旨鲜明。文章表面上说的是相马、食马之事,实际上阐述了对人才问题的见解,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不满。写
法
探
究马说第一段伯乐决定千里马的命运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食马不知马,马被埋没谴责食马者,昏庸无知
第二段第三段怀才不遇满腔悲愤
卒章显志
食马者不懂怎样用马痛斥统治者摧残人才
板
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经济与文化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 智能车间改造手册:从规划到实施
-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
- 二零二五年合伙开设特色民宿经营合同3篇
- 2025年人教版(2024)四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4深圳二手房产买卖合同
- 2024教育局专用承包商合作协议一
- 思维课堂建设的策略探讨与实施路径设计
- 2024江苏公立单位劳动协议规定专版版B版
- 古诗词诵读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说课稿-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001
- 作文讲评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
- 2023年副主任医师(副高)-普通外科学(副高)考试高频试题(历年真题)带答案
- 新华人寿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马工程课件01第一章
- PPT中国地图素材(可修改颜色)
- 2023年深国交入学考试英语模拟试题
- 2022年中国农业银行(广东分行)校园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品牌管理第五章品牌体验课件
- DB63-T 1672-2018+沥青路面整治工程新旧路面联结层技术规范
- 基于CAN通讯的储能变流器并机方案及应用分析报告-培训课件
- 园艺疗法共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