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清远市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11小题,共36分)1.看拼音根据句意写词语。(1)《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他用zhìpǔ()的语言写出了自己的zhēnqíngshígǎn()。(2)kùshǔ()yánxià(),铁路工人顶着烈日在铁道上mánglù()着。2.选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汉字。(1)风一更(gēnggèng),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2)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yūnyùn),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3)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gàngān)在什么地方。(4)一个朋友(拔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3.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朝:①面对着,向;②朝见,朝拜;③朝廷;④朝代;⑤早上。(1)每年到西藏朝圣的人数不胜数。()(2)李世民是唐朝有名的明君。()(3)朝阳升起的时候,我们开始向小山村进发了。()(4)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4.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誊写(téng)驯服(xún)摄氏度(niè) B.魂魄(pò)嫉妒(jí)船桨(jiǎng)C.凛冽(lín)发酵(xiào)水浒传(hǔ) D.呻吟(shēn)鉴定(jiàn)聒噪(shé)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北京故宫是举世闻名的建筑。B.大西北在未开发之前土地贫瘠,寸草不生。C.婷婷总是带着自己的思考,把经典名著读了又读,这真是一知半解。D.一代又一代国家领导人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呕心沥血,不断奋斗。6.知识的海洋如此浩瀚,一个人在一生中能学到的只是沧海一粟,所以我们要(),虚心向别人学习。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学而不厌,诲人不倦C.温故而知新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7.李明读书时总是心不在焉,下列最适合用来劝诫他的一项是()。A.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B.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此三者缺一不可。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D.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8.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仍然努力地生长着。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A.⑤③④②① B.⑤③①④② C.⑤②③①④ D.⑤④③②①9.古诗默写(1),江枫渔火对愁眠。,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2)王维《山居秋瞑》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其中静态描写的诗句是;动态描写的诗句是、和。10.仿写句子,写一写你类似的“第一次”。例: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下面的文字中有四处有误,请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一处标点,两处语病,一处错别字)张老师就快50多岁了,她却向年轻人一样充满朝气。清晨,她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学校,深夜,她还在灯下备课。最近,她被评为“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二、口语交际(共4分)12.对每个人来说,父母的爱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对父母来说,儿女的回报就是蓝天下最美的风景。请根据情况,说一说自己的真心话。(1)当生病的你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时,你会说:“”(2)当父母因工作或生活不顺心唉声叹气时,你会说:“”三、课内外阅读(本大题3小题,共30分)课内现代文阅读。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拋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3.画横线的句子从鸟的、鸟的、鸟的这三方面描写了鸟喧闹的景象。14.“应接不暇”是什么意思?把表现“我”的眼睛应接不暇的句子抄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是说昨天不是,而是。16.选文最后一句话中出现了两次“鸟的天堂”,你是怎样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闲谈“读书法”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____)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是看那个地方,无论多久都不懂的。(____)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总”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鲜明。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再逐字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专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当然,(____)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____)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17.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18.读文章填表。姓名读书法19.这篇文章讲了两个要点,请简要地写在下面。① ② 20.作者为了说明“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这个观点,采用的论证方法是()。A.列数字 B.举例子 C.打比方21.你喜欢哪种读书法?为什么?(可以是文中的,也可以是其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劈山救母”的故事情节出自()。A.《葫芦娃》 B.《宝莲灯》 C.《白蛇传》 D.《拔萝卜》23.在民间故事中,我认识了()的徐文长、()的缇萦娘等人物。A.善良 B.机智 C.孝顺敢言24.下列故事中不属于民间故事的是()。A.《阿凡提的故事》 B.《白蛇传》C.《日月潭的传说》 D.《狐假虎威》四、习作(共30分)25.题目:▲的自述(注:横线上只能填物品的名称)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以自述的口吻写一篇说明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写清楚该物品的主要特点。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质朴;真情实感(2)酷暑;炎夏;忙碌【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质朴”的“朴”不要写成同音字“仆”,“酷暑”的“暑”不要写成形近字“著”,“忙碌”的“碌”不要写成形近字“绿”。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1)质朴、真情实感;(2)酷暑、炎夏、忙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2.【答案】(1)gēng(2)yùn(3)gàn(4)拨【解析】【分析】(1)“风一更”的“更”意思是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所以读“gēng”。
(2)句中“红晕”的“晕”意思是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圈。所以读“yùn”。
(3)“主干”的“干”意思是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所以读“gàn”。
(4)“拨着桨”的“拨”的意思是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所以选“拨”。故答案为:(1)gēng;(2)yùn;(3)gàn;(4)拨。【点评】(1)——(3)考查了多音字读音的分辨能力。根据多音字的读音所表示的意义选择正确读音。多音字的数量虽大,但由于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只要认真加以比较,它不同的读音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4)考查了形近字的分辨能力。根据词语的意思选择相应的汉字。3.【答案】(1)②(2)④(3)⑤(4)①【解析】【分析】(1)“朝圣”的意思是教徒朝拜宗教圣地。所以“朝”的意思是朝见,朝拜。故选②。
(2)“唐朝”的意思是朝代名。所以“朝”的意思是朝代。故选④。
(3)“朝阳”的意思是初升的太阳。所以“朝”的意思是早上。故选⑤。
(4)句中“朝”的意思是向妈妈要钱。所以“朝”的意思是面对着,向。故选①。故答案为:(1)②;(2)④;(3)⑤;(4)①。【点评】本题考查多义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造句能力。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义,辨析时注意联系具体语境选择。4.【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A:“驯服”中的“驯”不读“xún”,应读作“xùn”;“摄氏度”中的“摄氏度”不读“niè”,应读作“shè”,所以错误。
B:正确。
c:“凛冽”中的“凛”不读“lín”,应读作“lǐn”;“发酵”中的“酵”不读“xiào”,应读作“jiào”,所以错误。
D:“聒噪”中的“聒”不读“shé”,应读作“guō”,所以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拼读能力。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5.【答案】C【解析】【分析】
A:“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符合句子语境。
B:“寸草不生”贫瘠得几乎没有任何植物生长。符合句子语境。
C:“一知半解”形容知道得少,理解得也不深。不符合句子语境。
D:“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和精力。符合句子语境。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6.【答案】D【解析】【分析】在理解名言的基础上联系句子语境再进行适当选择。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不要装懂。指凡事实事求是,诚实不虚假。不符合句子语境。B:“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思是指学习而不觉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不符合句子语境。C:“温故而知新”,意思是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不符合句子语境。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符合句子语境。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名言的理解与运用。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7.【答案】A【解析】【分析】在理解名言的基础上联系句子语境再进行适当选择。A:“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符合句子语境。B:“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此三者缺一不可。”意思是知识分子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识见,第三要有恒心。。不符合句子语境。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就像水源头一样,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不符合句子语境。D:“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意思是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出自︰宋代朱熹《观书有感》其二。不符合句子语境。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名言的理解与运用。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8.【答案】A【解析】【分析】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是“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接着是“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紧接着是“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再是“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最后是“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即予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9.【答案】(1)月落乌啼霜满天;姑苏城外寒山寺(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1)唐·张继《枫桥夜泊》全诗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书写时注意“落、愁、眠”别写错别字。
(2)王维《山居秋瞑》全诗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意思是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所以,静态描写的是“明月松间照”,动态描写的是“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故答案为:(1)月落乌啼霜满天;姑苏城外寒山寺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默写古诗句、名言,要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在背过的基础上,理解含义,把握意蕴,还要做到正确书写,不出现错别字。10.【答案】示例: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头上长出了那么多白发!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对不住母亲,让她操那么多心。【解析】【分析】考查了句子的仿写,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例句的格式为“那—天我第一次怎么样”。
故答案为∶那—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头上长出了那么多白发!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对不住母亲,让她操那么多心。【点评】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感叹。11.【答案】张老师50多岁了,她却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朝气。清晨,她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学校。深夜,她还在灯下备课。最近,她获得了“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解析】【分析】修改病句要遵守两条原则:尽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变,尽量少改。
“就快”与“多”语义重复,删去其中一个;把“向”改为“像”;“她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学校,”表示一句话结束的停顿,结尾逗号改为句号;把“被评为”改为“获得了”,这是搭配不当的语病。故答案为:张老师50多岁了,她却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朝气。清晨,她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学校。深夜,她还在灯下备课。最近,她获得了“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点评】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12.【答案】(1)谢谢爸爸妈妈,在我最脆弱的时候日夜照顾我,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健康成长啊!(2)爸爸妈妈,不要生气,退一步海阔天空,凡事不要斤斤计较,事情马上就会过去。【解析】【分析】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结合题目中的要求,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1)当生病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时,应该对父母表示感谢。如:谢谢爸爸妈妈,在我最脆弱的时候日夜照顾我,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健康成长啊!
(2)当父母在工作或生活上遇到不顺心的事而唉声叹气时,应该安慰父母。如:爸爸妈妈,不要生气,退一步海阔天空,凡事不要斤斤计较,事情马上就会过去。故答案为:(1)谢谢爸爸妈妈,在我最脆弱的时候日夜照顾我,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健康成长啊!(2)爸爸妈妈,不要生气,退一步海阔天空,凡事不要斤斤计较,事情马上就会过去。【点评】本题考查了口语交际。口语交际训练应该与听、说、读、写训练联系起来,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联系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答案】13.大小;颜色;姿态14.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15.我看到的真实景象;一棵榕树16.第一个鸟的天堂对大榕树的称呼,第二个指的是大榕树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词语和句子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是最好的方法。阅读这篇短文,注意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并作答文后提出的问题。13.仔细阅读句子可知答案。“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大小、颜色。“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姿态。
故答案为:大小、颜色、姿态14.“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结合句子“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15.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昨天傍晚经过时鸟儿都栖息在大榕树上,看到的只是一棵榕树,而今天却亲眼看到鸟儿自由幸福,大榕树成了鸟儿幸福的乐园。
故答案为:我看到的真实景象;一棵榕树16.结合上文可知,第一个鸟的天堂对大榕树的称呼,表示强调,所以加上了引号,第二个指的是大榕树成了鸟儿幸福的乐园,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第一个鸟的天堂对大榕树的称呼,第二个指的是大榕树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答案】17.因为;所以;不管;都18.鲁迅先生;“跳读法”;爱因斯坦;‘总、分、总’三步读书法;毛姆;“乐趣”读书法。19.读书法因人而异;不能死读书,要把书读活20.B21.速读法,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可以采取“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3)本题考查信息的提取。仔细阅读关键段落即可找到答案。
(4)本题考查了对写作方法的理解。结合关键段落仔细阅读即可得到答案。
(5)考查了思维拓展。结合平时的学习回答即可。
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17.①”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是看那个地方,无论多久都不懂的。’”与“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之间是因果关系,所以,可以填“因为……所以……”②“当然,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与“它只是一种工具而已。”之间是条件关系,所,可以填“不管……都……”。
故答案为:因为;所以;不管;都18.仔细阅读第一自然段“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____)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是看那个地方,无论多久都不懂的。(____)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可知,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爱因斯坦的‘总、分、总’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鲜明。”可知,爱因斯坦喜欢“总、分、总”三步读书法;“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可知,毛姆喜欢“乐趣”读书法。
故答案为:鲁迅先生;“跳读法”;爱因斯坦;‘总、分、总’三步读书法;毛姆;“乐趣”读书法。19.文章第一自然段“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提出提出“读书法因人而异”的观点。通过列举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而爱因斯坦提出“总、分、合”三步读书法进行论证。第二段通过列举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的事例,得出“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从而提出“不能死读书,要把书读活。”的观点。
故答案为:读书法因人而异;不能死读书,要把书读活20.考查了对写作方法的理解。结合内容理解,阅读第一段可知,作者为了说明“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这个观点,举了鲁迅、爱因斯坦、毛姆读书的例子。
故答案为:B。21.考查了思维拓展。结合平时的学习回答即可。如:速读。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取“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
故答案为:速读法,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可以采取“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22.【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了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和历史典故,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劈山救母”又名《宝莲灯》,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其故事情节为圣母与刘玺成婚,生下沉香。圣母之兄竟盗走宝莲灯将圣母压在华山之下。十五年后沉香学得武艺劈山救母,宝莲灯重放光明。
故答案为:B
【点评】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23.【答案】B,C【解析】【分析】考查了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和历史典故,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徐文长是民间故事中有名的机智人物,人称“北有阿凡提,南有徐文长”。徐文长本名徐渭,是明代的大才子,在诗文、书画、戏剧等方面都有独树一帜的成就。徐文长故事以明代中晚期历史为背景,从徐文长少年时代的传说故事《竿上取物》起,一直讲到他的临终传说《化千成万宝中宝》。
缇萦娘出自《缇萦救父》。缇萦是西汉王朝时代的人。她住在山东。她的毅力和勇气,使父亲免受肉刑,而且也使汉文帝深受感动。因而废除这种残酷的肉刑。缇萦是淳于意五个女儿当中最小的一个。淳于意从前当过官,后来弃官行医,救死扶伤,深受民间尊敬。人们从四面八方,长途跋涉,找他求医。淳于意精于医术,替人医病,治愈了很多病人。
故答案为:B、C
【点评】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24.【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了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和历史典故,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A:《阿凡提的故事》取材于新疆民间故事,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阿凡提是智慧的象征,他疾恶如仇,爱打抱不平,而且幽默风趣。阿凡提使贪婪愚蠢的巴依、国王望而生畏,穷人、百姓则信赖、欢迎他。阿凡提让一切丑恶的东西得到出其不意,哭笑不得的惩罚和报应。B:《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其余三个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传说》《牛郎织女》)。该传说讲述了美丽的白蛇为报答许仙救命之恩,在四川峨眉山历经千年修炼,幻为人形,下凡与之结为夫妻的故事。C:《日月潭的传说》是民间故事。课文通过讲述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终于降服恶龙,拯救了日月的故事,表现了人类面对一切邪恶势力不屈服、不妥协的`斗争精神。D:《狐假虎威》是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了老虎在森林中寻找食物,捉到一只狐狸,狐狸骗老虎,并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走了小动物们。故答案为:D
【点评】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25.【答案】环保铅笔自述我是一支铅笔,我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环保铅笔”,现在让我来介绍一下自己吧。
我高15厘米,宽不到1厘米。别看我样子很像普通铅笔,可我并不是你们想得那么“单纯”。普通铅笔是木头做的,而我却是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露在外面的面》(教案)
-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2年)
- 2024年作物收获机械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歌舞厅娱乐服务项目资金需求报告
- 2025年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4年注射用骨肽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25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数学试题+答案
- 2025年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美版
- 二零二五年度精装修公寓转租合同电子版
- 2025年度工伤事故责任划分与赔偿方案合同
- 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2024)岭南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2023届高考英语全国甲卷试卷讲评课件
- 2025届高三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二章 第一讲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 第2课《“友邦惊诧”论》(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课堂(高教版2024·拓展模块上册)(同课异构)
- 四川甘孜州招聘康定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温州市瓯海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房屋买卖合同预交定金协议
- Altium-Designer-电路设计与制作教案
- 小米创业思考(商业思考)
- 供应商评估与筛选管理制度
- DB4409-T 44-2023 地理标志产品 化橘红质量等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