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登泰山记》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赤壁赋》《登泰山记》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赤壁赋》《登泰山记》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赤壁赋》《登泰山记》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赤壁赋》《登泰山记》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壁赋》《登泰山记》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6.1赤壁赋

1.作者知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意义:

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

首先,苏轼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修身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

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存在。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

评价:

(宋)刘辰翁:“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宋)黄庭坚:“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真神仙中人。”

2.背景知识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弹劾并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又称《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3.文体知识——赋

赋是中国古代兼备诗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它萌生于战国,经过汉代古赋、六朝骈赋、唐宋文赋这几个发展阶段。

赋的具体特点: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课时1疏通文本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2.归纳概括知识点。

活动一诵读理解,疏通文意

1.诵全文,通文意

解释词语诵读提示名句填空

(第1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起)。举酒属(劝请)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白茫茫的水汽)横(笼罩,覆盖)江,水光接天。纵(放任)一苇之所如(往),凌(越过)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浩浩乎如冯(同“凭",乘)虚(太空)御(驾)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飞升成仙)而登仙。诵读该段,宜用快乐的声调,且注意句式的整齐与押韵。诵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四句,应注意这些景物具有相似之处。清风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徐”是“缓缓"的意思。“不兴”给人一种波澜不惊、风平浪静的感觉。这句话是说: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所以读的时候语速要放慢,声音要适当地拖长,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白露横江"的“横”是“笼罩,覆盖"的意思,白茫茫的水汽弥漫江面;“水光接天”可以理解为水面泛起的白光和天际接壤。这句话给人的感觉是视野开阔,景色壮观。所以读的时候,声音要稍微有点儿气势,“横"和“接”要重读。“少焉"的意思是一会儿,表时间的延长。读的时候语调也要拉长,把时间的延长表现出来,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①文中描写“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让小船随意漂荡于浩瀚旷远的江面,享受来去自由的快乐的两句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②文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③文章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④苏轼以精练的笔墨写风平浪静的名句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两句历来为人称道。⑤文中描写江面美景,与“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⑥文中描写苏轼夜游赤壁时飘然欲仙的感受的句子是“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第2段)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月光下的清波)兮溯(逆流而上)流光。渺渺(悠远的样子)兮予怀,望美人(所思慕的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循,依)歌而和(同声相应,唱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不绝如缕(细丝)。舞幽壑(深谷)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寡妇)。诵读“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时,感情、语气应体现变化:前面应用欢快的语调表现“乐甚”的情感,声音要高一些;读到后面,声音应低沉一些,因为那“美人"在遥远的天边,可望而不可即,这句话也喻指作者谪居江湖之远,远离朝廷,不受重用,心情应该是低落的。描写洞箫声音的文字,应读得低细、沉重些,因为听到如此悲凉的箫声会使作者的内心极为感伤。⑦文中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箫声之美。⑧文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箫声的凄冷、幽怨,表达了作者此时内心的感伤。

(第3段)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正襟危坐(端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同“缭",盘绕、围绕),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当)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向东进发)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斟酒)临江,横槊赋(吟诵)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捕鱼砍柴)于江渚之上,侣(以……为伙伴)鱼虾而友(以……为朋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一下子,很轻易地)得,托遗响(余音,指箫声)于悲风。”诵读该段,感情基调要悲伤。“客"的话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怀念古战场、怀念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困于周郎者乎?”应读得有气势,声音要高亢。“方其破荆州……而今安在哉?"应用对比的语调去读。前几句写曹操的丰功伟业,应读得豪放些;“而今安在哉?”一句与前文形成鲜明的对比,感叹功业易逝,应读出转折的意味,声音应该低沉而有力。第二层次感叹自己的现状,应读得低沉、缓慢,读出个人的渺小感、人生的短暂感、理想的失落感。⑨在文中,苏轼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⑩在文中,苏轼用“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两句概括了曹操攻打江东之前饮酒赋诗的英雄气概。文中写作者与友人在扁舟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文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面对永无穷尽的浩瀚长江,苏轼在文中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直接抒发了人生短暂的感慨。

(第4段)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往)者如斯(此,这里指水),而未尝往也;盈(满)虚(缺)者如彼(那,这里指月亮),而卒(终究)莫消长(消减和增长)也。盖(这里表示假设语气)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同“已”,停止)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这)造物者(自然)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该段写“苏子”针对“客"的悲观言论作出豁达的解释,应读出转悲为喜的语调来。读时应突出轻重的变化与对比来。在“变”与“不变"的比较中,重读“不变”的内容。“且夫"后面的内容,则应读得坦然、欢快和喜悦些。注意“盖”“则"“且夫”“苟"“虽”“惟"“与”这些虚词,读时要单独成拍,以突出其领起与承接作用。文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两句,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看待天地万物的存在。文中“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两句,从不变的角度阐述了人与万物的关系。

(第5段)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即“狼藉",凌乱)。相与枕藉(枕着垫着)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已经)白(明亮)。该段应读出喜悦的语气。诵读特别提醒:《赤壁赋》是一篇赋,有一种“纯净出尘的美感”,极富声韵之美,要注意用韵、换韵及随之产生的情感起伏变化,体会押韵带来的音乐美。

活动二文言词“乎"的用法和宾语前置类型探究

2.“乎”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对照字典中“乎"的主要义项,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和意思。

(1)〈介〉相当于“于"。①介绍处所、方向、时间,译为“在”“由"等。②介绍比较对象,译为“与”“对"“比”等。③介绍依凭的条件。④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

(2)〈助〉语气词。①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吗"。②用在句末,表示反问,相当于“吗”“呢"。③用在句末,表示推测,相当于“吧”。④用在句末,表示祈使,相当于“吧"。⑤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呀"。⑥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或舒缓。

(3)〈词缀〉作词尾,用在形容词后面,译为“……的样子”。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答:_________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答:_________

(3)知不可乎骤得

答:_________

(4)相与枕藉乎舟中

答:_________

答案(1)作词尾,用在形容词后面,译为“……的样子"。(2)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吗”。(3)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或舒缓。(4)介绍处所,译为“在"。

3.下列句子都是宾语前置句,可细分为几类?其“前置”条件是什么?

①何为其然也②而今安在哉③而又何羡乎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答:_________

答案第一类:②③,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前置。

第二类:①,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前置。

第三类:④,用“之"作标志词,将宾语提前。

活动三积累基础,巩固文言知识

4.为本文制作文言基础知识归纳卡片,时读时记。

(1)通假字

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

①冯虚御风

②山川相缪

答案①同“凭”,乘②同“缭",盘绕、围绕

(2)古今异义词

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

①白露白露横江古义:______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在9月7、8或9日

②茫然凌万顷之茫然古义:______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③美人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______今义:美貌的女子

答案①白茫茫的水汽②旷远的样子③所思慕的人

(3)多义实词

词语例句释义项(或用法)

①望七月既望

望美人兮天一方

②歌扣舷而歌之

歌曰

倚歌而和之

③如纵一苇之所如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④然其声呜呜然

何为其然也

⑤属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属予作文以记之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答案①农历每月十五日/眺望,向远处看②唱/歌词/歌曲的声调和节拍③往/像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这样⑤劝请/同“嘱",嘱咐/亲属/类

(4)词类活用

活用类型例句例字意思解释

名词活用活用为状语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乌鹊南飞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活用为动词③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形容词活用活用为动词④正襟危坐

⑤不知东方之既白

使动用法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意动用法⑦侣鱼虾而友麋鹿

答案①西,向西;东,向东/南,向南②捕鱼砍柴③下,攻占;东,向东进发④整理⑤变得明亮⑥舞,使……起舞;泣,使……哭泣⑦侣,以……为伙伴;友,以……为朋友

(5)特殊句式

句式例句调为正常语序或指出标志词语

宾语前置句①何为其然也?

②而今安在哉?

定语后置句③凌万顷之茫然

④客有吹洞箫者

判断句⑤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⑥固一世之雄也

被动句⑦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状语后置句⑧游于赤壁之下

答案①为何其然也?②而今在安哉?③凌茫然之万顷④有吹洞箫者客⑤“……也”表判断⑥“……也"表判断⑦介词“于”表被动⑧于赤壁之下游

(6)文化常识

词语解释

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古代对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称谓。如每月______为“朔",______为“望”,十六日为“既望",________为“晦”。

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中国有二十八宿之称,其中北方七宿为斗、牛、女、虚、危、室、壁。斗和牛都在其中。____宿,就是北斗七星,勺子状。____宿,有星六颗,因其星群组合如牛角而得名。

答案第一日十五日最后一日斗牛

学者余秋雨曾经为苏轼被贬黄州写过一篇慷慨激昂、热情洋溢的文字《苏东坡突围》:

“苏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而且也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苏东坡在黄州赤壁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

学习《赤壁赋》,理解苏轼展现在《赤壁赋》中的“文化突围”,理解他的“成熟"表现。

课时2析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理解思想之“成熟”

学习目标赏析“江月"之多重意蕴,理解《赤壁赋》中苏轼情感变化的缘由和过程。

活动一我见江月,不仅妩媚

1.“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当自然山水遇到中国文人,山水就不仅仅是山水。在本文中,“江"“月”意象频频出现。回答下面的问题,探究“江"“月”意象的作用。

(1)“江"和“月”一共出现了几次?出现在什么内容中?出现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

答案①一共出现了三次。②分别是描绘景物时,回忆历史人物曹操时,对客讲道理时。③出现的目的是表示情感的起伏变化:乐→悲→乐。

(2)赏析“自然之江月"画面。分析作者因何而乐,为何而悲。

答:_________

答案①自然之江月:壬戌之秋,由清风、水波、明月、白露、水光、小舟等意象,构成一个静谧、澄明、空灵、如梦似幻之景象。②这景色引发出作者舒畅、飘逸、陶醉的“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感觉。“乐”由景生,尽显月下泛舟之乐。③作者的悲从歌声中来,从箫声中来。歌词伤感,“桂棹兮兰桨……美人兮天一方"中,香草比喻自己高洁的品质,美人比喻君王,或是自喻,箫声幽怨,构成悲凉凄清的意境。这里的“悲”有两层含义:怀才不遇之悲,遭受贬谪之怨。

(3)赏析“历史之江月"。分析“悲”的多重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_________

答案①历史之江月产生于虚幻背景下,苏轼想象中的当年气势雄壮的赤壁古战场,以及意气风发、建功立业的英雄曹操,现在却早已消失在历史的河流中,不见踪迹。

②在古今对比中,表现出苏轼内心更深的悲:其一,功业未成之叹。曹操的丰功伟业与苏子的闲散平淡作对比。一个是“破荆州,下江陵……固一世之雄也",一个是“渔樵”“泛舟"“饮酒”,潇散闲适。英雄的丰功伟业尚且转瞬即逝,何况未建功业的闲散之人,总是要“被"历史的长河淘尽,终归空无,表现出有无之间瞬间转换的“空茫”之悲。其二,生命短暂之悲。苏子与客的须臾人生与自然万物的无穷无尽作对比。“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通过有限与无限的对比,将功业未成而又短暂即逝的人生境遇推向了极致的悲哀,表现出生命有限的终极悲哀。

③从怀才不遇,遭受贬谪之愁,到有无之间瞬间转化的空茫之悲,再到生命有限自然无穷的终极困境;从自己的得失之愁,到时空下一群人的得失之悲,再到宇宙自然中人类的终极悲哀。苏轼的“悲情”是层层加深的。

(4)分析“哲理之江月"。分析作者为何由悲转喜。

答:_________

答案①“江”“月"两个意象,蕴含着变与不变、取与不取两个哲学道理。

②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待万物,化解了客“生命短暂"“须臾变幻”的终极悲哀。因为月亮虽然总是时缺时圆,却始终没有消长,是永恒的;江水虽然总是滚滚东流,但始终奔腾不息,也是永恒的。当然人也是永恒的,因为人虽然生命短暂,却始终生生不息。从“不取"的角度看待万物,化解了苏轼“怀才不遇”“遭受贬谪"“功业未成”之悲。山间明月,江山清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永远的财富,淡化得失,保持平常心,就会永远富有。因此作者能由悲转喜。

(5)作者在课文的开头与结尾都表达了喜悦之情,这两种喜悦之情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

答案开篇时,作者的喜悦是由身边的景物引发的,在月明风清的夜晚,作者泛舟江上,与性情相投的朋友诵诗唱答,实乃人生之乐事;而结束时,作者的喜悦则是由于通过主客问答消除了心中的苦恼困惑,对人生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是通脱旷达,大彻大悟之乐。

活动二阅苏轼黄州诗文,解思想之“成熟"

2.阅读苏轼的黄州诗文,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晨读时光”中的《后赤壁赋》,以及下面几首写于黄州的词。分析苏轼在黄州实现了思想上的突围,达于成熟的实质思想是什么。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答:_________

答案①苏轼在黄州实现了思想上的突围,达于成熟的实质是儒道思想的和解与两者间游刃有余的融合。②主,代表的是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豁达,随缘自适,随遇而安,超然物外,有出世之心。③客,代表的是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失意,其政治思想是建功立业,有入世之志。苏轼在文中情绪的变化其实是他真实的人生经历的写照。④《赤壁赋》中,苏轼已经表现出一种成熟的智慧,这种成熟就是“外儒内道"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有对人生的积极追求。

3.填导图(请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填出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答案①人生短促②悲③议论④自不变者而观

课时3理解主客问答之巧妙,赏析文学技艺之“成熟”

学习目标1.理解“主客问答"的赋体文章特色。2.赏析语言方面的成熟之美和情景交融艺术的成熟。

活动一“客”从何处而来,赠“我"箫声一段

1.本文采用了主客问答、抑客扬主的形式,文中的“客”指谁?这样的行文方式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

答案(1)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认同文章的纪实性。有人考证同游之“客"确有其人,就是道士杨世昌。杨道士多才多艺,善画山水,长于吹箫。从文中“客有吹洞箫者”一句,也可作出判断。二是认同形式上的虚托性。主客问答这种形式本来就是赋体文章的典范手法。如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即以子虚与乌有先生的对话来描写帝王苑囿之盛、田猎之乐。所以,《赤壁赋》的核心内容虽是“主客问答",却不宜将“客”之言理解成杨道士的言语。这是艺术处理上的虚托的方法。主客两种思想的矛盾,其实是苏轼自己内心的矛盾,与其说是“劝客",莫若说是“慰己”。所以,“主客"我们不妨都理解为是苏轼自己,客不过是苏轼苦闷思想的一种外化,这主客二人的对话也只是苏轼进与退两种思想的激战。这是现实中的肉身与独立之精神的对话。

(2)这种行文方式使文中的感情波澜起伏,而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入揭示。

活动二体会语言的“成熟”之美

2.《赤壁赋》呈现的美是多方面的,请就语言方面来谈谈本文之美。

答:_________

答案(1)骈散相间,形成句式参差之美。如《赤壁赋》第1段,有整句,有散句,整散之间,错落有致,体现了语言的参差美。

(2)比喻连缀,形成情感流转之美。如作者予以全力刻画的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五个比喻连缀而下,将抽象而不可捉摸的声、情描写得具体可感。

(3)反问叠用,形成文势起伏之美。“何为其然也?”主人的发问引起了客人的滔滔议论。第3段的议论中,三个反问句蝉联叠用,结构上形成排比,文笔一气而下,纵横驰骋,全力以赴地铺陈曹操英姿勃发、踌躇满志的形象。

(4)关联相扣,形成音节铿锵之美。客人的议论自然引发了主人的人生感慨。在第4段这段本该枯燥的议论性文字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而"“盖”“则"“且夫”“苟非"“虽”等关联词语,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气势。

(5)前后呼应,形成文脉贯通之美。文末“客喜而笑"的“喜”和“笑",与前文“饮酒乐甚”的“乐",以及“怨”“慕"“泣”“诉"“愀然”“哀"“羡”等描写感情变化的词语是联属一气的。此乃全文情感发展的线索,直贯通篇。

活动三分析说理赋的“诗情画意"之美

3.《赤壁赋》虽然是以抒情说理为目的,却给人一种浓浓的诗情画意之感。它是如何突破赋体的限制达于“成熟”的?

答:_________

答案①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是情景交融的典范。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含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1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4段虽然重在说理,却理中有景,借“水月"之景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②形象优美,善于化抽象为具象,善于譬喻的语言特色。如描写曹操的意气风发、胸怀壮志,“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栩栩如生。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③作者摆脱了过去一些怀古赋和问答赋的写作方法,而把写游记散文的方法运用到赋中来了。借用这种方法,作者把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古与今、幻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它先由眼前之景引出遗世独立的感情,忽而由客的吹箫转到乐极生悲,产生对英雄业绩的感叹和人生短暂的悲哀,又由此推宕开去,以达观的态度自我宽慰,确具行云流水之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巴蜀自古人杰地灵,李白和苏轼这两位出自蜀地的诗人,作为唐、宋时代文学精神的代表,在唐诗及宋词的发展史上同样举足轻重。后人对二人豪放风格的评价也非常相似:清代刘熙载称苏轼的“豪放之致”“时与太白为近";当代李泽厚也认为在飘逸的诗风上,“苏轼近于李白”。

李白和苏轼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

他们均为一个朝代的文学巨擘。李白是盛唐诗歌的典型代表,苏轼则是隆宋文坛的领军人物。他们同为蜀人,然而却一生时光都游历在外,终老他乡。他们均天才丰赡,少年得名,被后人视为天生才华的代表。他们同样受到儒、道、释各家思想的影响,同样“奋厉有当世志",有着积极入世、追求功名的实际行动。在个性气质上,他们都本真豪放、潇洒自由、乐观旷达。他们都具有忧时伤国、济世爱民之心,关心国家的命运、人民的苦难。面对黑暗的政治和祸国殃民的当道人物,他们怒目以对,刚正敢言,不因个人利益和安危而退避,表现出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主张、原则,尽管在人生旅途和宦海生涯中饱受打击、磨难,依然是非分明,守正不阿。

尽管李白和苏轼有着如此多的相似之处,但是他们两个仍然是个性鲜明的个体。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两者的人生态度以及由此导致的诗歌风格的差异。

李白生性真率豪放,一生自然本色,以天真而执着的态度面对世界,没有掩饰。他的那些愿为宰弼的大话,有些幼稚可笑,但都是他的真实想法。苏轼的性格豪迈旷达,几经宦海沉浮,颖悟人生。因此,苏轼常常显露出一种游戏人生的成分,不时表现出幽默、讽刺、调侃的一面。

两者都处于逆境的时候,李白真而放,因此遭遇不平、身陷囹圄时,是悲愤,是发泄,是狂呼:“南冠君子,呼天而啼。恋高堂而掩泣,泪血地而成泥。”(《万愤词投魏郎中》)。苏轼旷达,在遭受打击惊吓之后,能以通脱超然的态度对待逆境,有时不妨自我调侃和解嘲。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序言中就曾这样说:总之,我们所得的印象是,他(苏轼)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李白自信、天真、狂傲、仗义。他对待人生就像一个在炎热的夏天玩耍的孩子,不愿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他通体透明,不躲不藏,无遮无拦,潇洒地做人,潇洒地做事,潇洒地作诗。想做官了,他就说“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南陵别儿童入京》);做不成官的时候就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苏轼认为人的得失沉浮组成了人生不定和漫长的持续过程,主观意志不能完全左右,因此他主张采取随缘自适、超然于物外的态度来抓住新的希望。他的一生从满怀信心地追求政治抱负的实现到淡化功名意识而追求精神满足,把人生视为一个不断超越现实与自我的精神追求过程。(选自古丽娟《李白、苏轼的人生态度及诗歌风格比较》,有删改)

李白和苏轼,一个天真执着,一个通透超然;时代背景、家庭出身、思想影响、人生经历都是形成人生态度的关键因素。结合你所了解的二人的人生经历和时代特点,试着从上述四个方面论述他们的人生态度形成的原因。

答:_________

答案(1)时代背景:①盛唐是一个真正开放和国力强大的时代,广大世人洋溢着自信和建功立业的精神,主体的自觉意识较强,其行为的自由度也比较宽。开元、天宝时期,是大唐帝国的全盛时期,盛唐时代的经济繁荣和政治宽松给了士人开阔的视野胸襟,鼎盛时代的气魄精神又激发起士人强烈的功名之心。但尚武轻文的唐代,使大量人才被排斥在朝堂之外。盛唐十几位著名诗人,如王昌龄、杜甫等,都流落于草野之间。建功立业的理想同入仕艰难的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导致了士人普遍的失望、愤懑的情绪,但盛唐人又能始终保持进取的热情。②宋代的科举考试给予了士人更多的参政机会,历数千年之演进的华夏文化在“赵宋之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宋代的士人亦呈现出官僚、学者、才子三位一体的鲜明特色。然而,宋代封建中央集权的统治,加之党争及文字狱的迫害,文士在对外改变自己,顺应社会的同时,却将自我品格的完善看作人生的最高目标。北宋仁宗时期号称“隆宋”,文人的待遇纵然优厚,但实际上内忧外患,危机四伏,自神宗以来党争严重。士大夫文人的精神在这样的情况下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心态上远远不如唐人自信和自如。

(2)家庭出身:①李白出生在比较富有而且颇具文化素养的商人家庭。其先祖隋末逃往西域,其父时回到四川安家,这期间几百年深受异族文化的影响。李白异于中原的非同寻常的仪表气质、目光神态,明显表现出异域的色彩。②苏轼出生在一个富有教养的文学世家,典型的士大夫文人家庭。因而李白和苏轼分别成为各具特色的中国文人的典型,代表着不同的“士文化"类型,李白是较为纯粹性的平民诗人,苏轼则为典型的士大夫文人。这与其家庭出身有着密切的关系。

(3)思想影响:①李白学习涉猎很有“杂”的色彩。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成为他终其一生热烈追求治国安民的政治理想的基础;道家超脱尘世的思想使他追求绝对自由、蔑视权贵,有时甚至求仙访道、炼丹隐遁;游侠思想又使他重诺轻物、轻视传统,养成了一种傲岸不屈和豪纵狂放的性格。儒、道、侠三家思想有很多是矛盾的,这导致李白的积极与消极、入世与出世、求仕与隐遁等思想行为相互交杂。②相对而言,苏轼所受到的则是较为正统的儒家教育,儒家正统教育使他能想到的唯一出路是“学而优则仕”,封妻荫子,有着积极的入世精神。他关心国计民生,揭露时弊,曾提出一系列政治改革主张。入仕后,由于政治上不断受挫,佛、道思想的影响加深,成为他寻求解脱政治苦闷的工具。

(4)人生经历:①李白一生漫游、隐居,四海为家,行止相对自如,李白高唱“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可见他是一位典型的自在“游士”。李白虽也曾在政治上遭遇打击(如赐金放还、流放夜郎),但终究是自由之身。同时,他不走科举途径,以游历而终其生。②苏轼走的是典型的由科举入仕的道路,青年得志。以后或在朝廷中枢,或在地方任职,苏轼之游是不自主的宦游,有“长恨此身非我有"的感慨。

(2)登泰山记

1.作者知识

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散文家。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主持梅花、紫阳诸书院讲席共40年。乾隆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乾隆三十九年(1774)秋,借病辞官。

姚鼐继承方苞、刘大櫆、姚范的古文之学,成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

2.背景知识

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告成,以御史记名。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3.知识链接

(1)桐城派

桐城派是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但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刘大櫆发展了方苞关于“法"的理论,进一步探求散文的艺术性,提出了“因声求气”说。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强调“义理、考证(考据)、文章(辞章)"三者合一。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文风上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颇具特色。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都是代表作品。桐城派在清代文坛影响极大,对矫正明末清初的文风,促进散文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2)五岳之首——泰山

泰山,古称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从东平湖东岸向东北延伸至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总面积426平方公里。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泰山的南北面,各有一条大河。南面,有向西流去的汶水;北面,有向东流去的济水。南北水域的分界处有春秋战国时齐国所筑的长城遗址。泰山的最高处是日观峰。

俗谓登泰山,指的是攀登它的主峰玉皇顶。玉皇顶位于泰安市城北,古称东岳;主要景点有南天门、仙人桥、日观峰、舍身崖等,著名建筑有岱祠、碧霞元君祠等。

泰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历来有“五岳独尊"之誉。泰山自然景观独步天下,泰山日出、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被称为“泰山四绝”。泰山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把它当作江山永固的象征;泰山受到历代文人的礼赞,山上留有上千处题咏刻石,泰山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

课时1疏通文本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2.归纳概括知识点。

活动一诵读理解,疏通文意

1.诵全文,通文意

解释词语诵读提示名句填空

(第1段)泰山之阳(山的南面),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山南面山谷中的水)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在)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两个“皆”字,点出了山南山北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一河的景色,应读得顿挫有力。①文中“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两句,描述了横亘在阳谷与阴谷分界处的古长城,给泰山增添了雄奇的色彩。②文中“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两句,写高高耸立的日观峰的位置,为下面观日出的主要活动埋下伏笔。

(第2段)余以(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这里是“冒"的意思)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界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顺着)以入,道少半(不到一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像门槛一样的山崖)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助词,无实义)。道中迷雾冰滑,磴几(几乎)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背)雪,明烛(照)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停留)雾若带然。诵读下列句子时,重音应放在这些词语上:①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乘”“历"“穿”“越"“至”。几个动词蝉联而下,既吻合描写对象,又充分表现了旅途的艰苦,活画出作者风尘仆仆的神态,写出了其急于登泰山的浓厚游兴。②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四十五"“皆”“石"“七千”。这些词写出了山势高拔、道路漫长、登山艰险、兴致勃勃诸多内容。③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迷雾冰滑"“几”“登"。从云雾障目和冰滑难登中突出了登山之艰险,将风雪中登山的特点进一步明确出来。④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负”“烛"。作者不言冰雪覆盖着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冰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亮了南面的天空,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积雪的光彩。⑤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照”“画"“居”“带"。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半山居雾”,不仅把动态的雾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③文中“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三句,运用数字写出了山势高拔,道路漫长,登山艰险。④文中“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两句,通过云雾障目和冰滑难登突出了登山之艰险,进一步点明了风雪中登山的特点。⑤文中写山顶雪景的句子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⑥文中“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三句,写作者在山顶上远望所见到的景象。

(第3段)戊申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五鼓(五更),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天边)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同“彩")。日上,正赤如丹(朱砂),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有的)得日或否,绛(大红)皓(白)驳(杂)色,而皆若偻(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的样子)。诵读下列句子时,重音应放在这些词语上:①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扬”“击"“皆”。作者写日出,先造声势,用五更时分的风雪交加、云雾弥漫来衬托日出景象的瑰丽。②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丹"“红光”“动摇"“东海”。作者用如丹砂一般红的色彩,写出了朝阳的无限生气和令天地一变的力量。旭日如丹,倒映在海面上,上下辉映,一片红艳艳,海浪翻滚,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这富有想象力的描写,把太阳跃动而雄浑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奔放豪迈,造成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读之语调应高亢激昂。⑦文中写日出时云彩的色彩变化的句子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⑧文中“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三句,通过描摹色彩,把太阳跃动而雄浑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

(第4段)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模糊)失(缺失)。僻(偏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这段文字重点介绍“石刻",诵读时应重读“石刻”“远古刻"“漫失”等词语。

(第5段)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同“圆")。少杂树,多松,生石罅(裂缝),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诵读这段文字时,应重读三组“多”“少"和“皆”“无"等词语。

(第6段)桐城姚鼐记。

活动二文言词“望”的用法和判断句标志词

2.探究“望"意

“望晚日照城郭”中的“望",有人翻译为“临近”,也有人翻译为“远望",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

答案(示例)我认为把“望”字翻译为“临近"比翻译为“远望”更恰当。理由如下:

①从古汉语的表达习惯看,若把“望"字释为“远望”,那么“晚"和“日”就应组合起来作为一个复合词,即“晚日",用来表示“傍晚的太阳”这个概念,而古汉语中一般是不用“晚日"这种说法的,古汉语中通常用“夕阳”或“落日"等词语来表达这个概念。例如,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②从节奏划分的角度看,姚鼐重视文章语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曾提出“神理气味”说和“格律声色"说。若把“望”字释为“远望",把“晚日”视为一词,那么该句的节奏则为“望/晚日/照城郭",音节长短不齐,音韵不和谐,缺乏节奏感,与作者的主张相背离;若把“望”字释为“临近",把“望晚”视为一词,那么该句的节奏则划分为“望晚/日照/城郭",音节整齐,节奏匀称,富有美感,与作者的主张相吻合,而且仍然符合语法要求。

3.梳理句式

请说出下列句子共同的句式特点及其句式标志词。

①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②郦道元所谓环水也③余所不至也④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⑤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答:_________

答案均为判断句。①⑤标志词:……者,……也。②标志词:所谓……也。③标志词:……也。④标志词:皆。

活动三积累基础,巩固文言知识

4.为本文制作文言基础知识归纳卡片,时读时记。

(1)通假字

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

①须臾成五采

②多平方,少圜

答案①同“彩”,色彩②同“圆",圆形

(2)古今异义词

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

①至于至于泰安古义:_________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②平方多平方,少圜古义:_________今义:指数是2的乘方;平方米

③动摇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古义:__________今义:不稳固,不坚定

答案①到达②平的和方形的③晃动

(3)多义实词

词语例句释义项(或用法)

①限越长城之限

崖限当道者

②极极天云一线异色

南极潇湘

感极而悲者矣

答案①名词,界限/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②名词,尽头/动词,望尽/动词,到达极点

(4)词类活用

活用类型例句例字意思解释

名词活用活用为状语①汶水西流

②济水东流

③崖限当道者

活用为动词④明烛天南

⑤道少半,越中岭

答案①向西②向东③像门槛一样④照⑤走路

(5)文化常识

词语解释

京师即_________________。近现代已不再沿用,直接称为首都,因各朝代国都大不相同,京师就指代不同的城市。

阳、阴山之为阳,山之为阴;水之__为阳,水之为阴。

晦农历每月的_________________。

五鼓即_________________。古代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用鼓打更报时。五更,拂晓时分。

答案国都南北北南最后一天五更

课时2观日出赏云海,何妨大风扬积雪击面

学习目标1.了解登山路线图。2.赏析泰山云海日出风光。3.分析作者别样的登山兴致和雅趣。

在登高节到来之前,你需要以姚鼐的《登泰山记》为基础,拍摄一期关于登泰山的纪录片,以宣扬名山,继承攀登精神,传承古代文化。为了拍摄成功,需要你根据以下活动,为纪录片内容提供设计方案。

活动一熟悉姚鼐游踪,把握全程内容

1.作为一名摄制组文案人员,你需要全面把握文章内容,为纪录片做好文字和配图设计。

绘制出京路线和登山路线简图(合在一起)。并配以路线说明文字。

姚鼐游踪图

答案(1)出京路线和登山路线简图

(2)说明文字:从京师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长清,穿越泰山西北谷,越过长城之界,到达泰安。从南麓出发,取道中谷,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最后坐日观亭等待日出。

2.《登泰山记》不只是写登山行程。它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游记佳作,全文虽不足五百字,却有着极大的容量。请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填出下面结构导图的空缺部分,进行展示。

答案①登山所见②山巅所见③山水如画居雾若带④观日出

活动二再现日出云海场景,感受自然景观之美

3.作者在未见泰山日出时,先描写泰山夕照:“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纪录片中需要拍“泰山夕照"图,请为这段话配一段解析和赏析文字。

答:_________

答案①作者一登上山巅,望见座座青峰披着皑皑白雪,照亮南天。俯瞰泰安城,汶水和徂徕山沐浴在夕照中,宛如图画;环绕山间的云雾,就像轻柔的腰带。②作者用简洁的笔墨描绘的泰山夕照图,景色逼真,意境开阔,有风雪初霁的光辉,有晚日照城郭山水的美景。③“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豪迈壮美,给人一种大气的苍茫感。“半山居雾若带然"是神来之笔,使这幅雪山晚晴图神采顿现,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带有温柔飘逸之美的特殊风韵,这一笔给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④这一切令作者心旷神怡,而作者的兴奋和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

4.泰山日出的场景是《登泰山记》的名场面,也是纪录片的重点场景。现在需要根据课文内容拍摄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特写镜头。

为了掌握景物的神韵,需要真正理解景物的特点。现从炼字炼句、景物特点、写景技巧几方面赏析以下文字。

(1)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①赏析句中加点的字:___________

②写景手法:_______

③为何先写风、云、雪:_________

答案①“扬”,风之猛;“击",雪的力度之大;“漫”,弥漫,云之无边无际;“稍",逐渐,渐渐。作者登高望远,风雪弥漫,只能依稀模糊地看到远处的景观;把拔地参天的山峰比作樗蒱,反衬出立足点之高、胸次之高。

②视觉由近及远,有动有静,层次清晰,极富感染力。

③先写风、云、雪,风扬雪击,而作者和友人却“坐”而“待"日出,可见观日心情之迫切。这是为写日出烘托蓄势。

(2)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①赏析句中加点的字:______________

②用现代散文诗的语言描写这些景观: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