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一炼字、炼句题的思考角度——紧扣语言环境,赏析表达效果第一节第二
节第一节1.[2023·济南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貌。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答案:“铿然”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词意)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意境)形成鲜明对比(手法);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情感、主旨)。解析:答题步骤如下:第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表现手法);第三,点出该字表现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答案: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对精彩诗句的鉴赏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思考这一句与上一句同为对偶句,结构相同,而且都用了比喻,再想想这一句中的比喻,本体和喻体是什么,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其次,这一句同上一句一样,都是以动衬静,以动写静,这种手法在古代诗歌中颇为常见,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之类;然后再思考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二轮复习定向】“炼字”“炼句”既是修辞问题,也是语法问题。唐朝大诗人杜甫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由此可以看出,诗人们是最讲究炼句的。因为把一个句子炼好了,全诗都为之生色。赏析语句题是历年高考中与赏析诗眼或整首诗相并列的一种常考题型。由于这种题型综合性强,又因赏析角度不固定,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但同时难度也较大。所以,这类题型应该成为我们复习备考的重点。第二节【考情调研】炼字题考查内容主要有:诗人锤炼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和叠词等,试题一般要求找出某句中最具艺术表现力的字词,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等;
重点考查考生对字词临时意义(活用意义、双关意义、象征意义等)的理解和思想情感、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表达效果的赏析等。炼句题在近几年高考全国卷中已多次考查。具体考查内容有:①理解诗句的含意;②考查句子的精妙之处,有时会指明思考角度,有时不指明思考角度,考生需要综合分析;
③对比分析,分析某联诗句两种写法的优劣。易错角度理解不够,炼字炼句角度单一失误诊断:赏析诗歌中的字(词),一是经常望文生义,即不联系字(词)的具体语境,只是孤立地分析这个字(词)的意思;二是不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解决途径:掌握必备知识,学会审美鉴赏。一、炼字必备知识炼字类别主要功用动词化静为动,化凡为美,有动态感形容词(修饰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名词叠加意象,可使意境有情韵特殊词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作用拟声词使诗词生动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表色彩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数量词经作者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副词有疏通文气、开合呼应、化板滞为流畅的美学效果二、炼句必备知识炼句形态诗句多为倒装、省略、叠加、铺展等外部形态炼句内涵着眼于修辞“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用拟人的修辞凸显了诗人的感时恨别之痛着眼于声韵讲究平仄,善用叠词,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中的“漠漠”“阴阴”,既使描摹的景物有姿态飞扬之感,又有音调抑扬、气韵流畅之作用典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杨柳枝刘禹锡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分析“数株残柳不胜春”一句中“数”和“残”两个字的表现力。答案:“数”说明数量之少,已不再是当年成林成片的样子;“残”写出了杨柳残败不堪,已不再是当年郁郁葱葱、浓荫蔽日的样子。“数”“残”从数量和状态两方面,写出了隋宫外面的杨柳残败的样子,从而映衬出隋宫破败、倾圮、荒芜的景象。解析:“数”,几个,说明数量之少;“残”,残缺,“残柳”描摹了一幅凄凉暗淡的图景,写出了杨柳残败不堪的状态。而这些景色是“炀帝行宫”中的。皇帝的行宫本应生机盎然、热闹非凡,如今却只剩下几株残败的柳树,从而映衬出隋宫的破败、倾圮、荒芜的景象。【技法点拨】(一)[炼字(词)题](二)赏析诗句题【对点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骢马万楚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君能一饮长城窟【注】,为尽天山行路难。【注】长城窟:相传长城下有泉窟,可以饮马。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即于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匹形貌引人注目、气度不凡的良马。B.颔联以夸张的手法表现骢马被主人驱驰,需日行千里的艰辛与无奈。C.诗歌从马的外在风采写到内在精神,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骢马的神骏。D.全诗格调高亢,豪放壮阔,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答案:B解析:B项,“骢马被主人驱驰,需日行千里的艰辛与无奈”错误。颔联意思是:早晨骏马奔驰在长安的大道上,扬起的尘土很快消散;傍晚到达黄河的发源地,太阳尚未下山。“朝”“暮”,早晚仅为一天,说明时间的短促;“东道”“河源”,两地相距数千里,用夸张表现空间的阔远;“尘恒灭”“日未阑”,表现骢马飞奔的神速、锐意进取的雄风。2.诗歌尾联“能”“尽”二字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①“能”“尽”二字,写出了主人对马的期望与信任;②诗人托物言志,明是赞马,实为喻人;③表现了诗人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和立功边陲的宏伟抱负。解析:“能”“尽”二字,充分表达了主人对马的信任,认为其定能为人驰骋,为国尽职,肩负起纵横关塞、守边保疆的重任。反之,也表明了骢马的决心、壮志和宏愿。托物言志,明是赞马不甘寂寞、一展宏图的雄心壮志,实为喻人,表现诗人自己的胸襟和抱负,即只要能有建功立业、为国献身的机会,哪怕是奔赴长城内外和历尽艰难险阻的天山也在所不辞。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
次韵江晦叔①苏轼钟鼓江南岸,归来梦自惊。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雨已倾盆落,诗仍翻水成②。二江③争送客,木杪看桥横。【注】
①苏轼屡遭贬谪,直至海南;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遇赦北归,至虔州(今江西赣州),与江晦叔以诗唱答。江晦叔,苏轼旧友,时知虔州。②翻水成:典出韩愈“文如翻水成,初不用意为”。③二江:长江支流章、贡二水汇合于虔州。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返故土,友人钟鼓相庆;诗人重见旧时风物,宛如旧梦惊破,又恍惚梦境一般。B.倾盆大雨衬托“翻水”诗情,著一“仍”字足见诗人未因悠悠尘世而改变的本性。C.尾联以景结情,语意双关。前句写友人送别,后句寄托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感喟。D.全诗所见所闻为情取景,重点在诗人情怀的寄托之处:诗风清俊浑厚,蕴含深厚。答案:C解析:C项,“前途渺茫的悲凉感喟”错误。从尾联来看,以“二江争送客”之动,衬托“木杪”“桥横”之静,当为淡定不惊的胸襟;从全诗思想脉络看,诗人借与江晦叔以诗唱答,表明自己历经沧桑后的彻悟,前面写世事变幻而自己心志不变,紧接着还作了新诗。所以这里的“悲凉感喟”不合逻辑。4.“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两句被后人称赞为“极为高妙”,请加以赏析。答案:①把无常的世事比作变幻不定之云,把自己光明磊落的胸怀比作明朗孤独之月,生动贴切,意蕴丰厚。②以浮云衬托明月,以世事之变衬托坚贞之心志,越发表现诗人品格之可贵。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炼句的能力,“极为高妙”提醒考生应从技法和表达效果层面思考。“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的意思是:无论世事如何像浮云般变幻不定,我的心永远像孤月高悬般洁净明亮。诗人把无常的世事比作变幻不定的浮云,苏轼一生几次被起用,几次遭贬,“浮云世事改”是对朝廷政治生活变化无常的一种反映;“孤月此心明”把自己光明磊落的心志比作洁净明亮的孤独之月,是说自己的操守,表示这颗忠君爱民之心始终不变,就像天上的孤月一般洁净明亮。综合上下两句思考,以浮云衬托明月,以世事之变衬托坚贞之心志,强化了诗人的品格。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秋梦杜牧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秋夜高空凄清的声音和捣衣砧上清冷的月色,营造了清冷却又高远的意境,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B.颔联写思妇因对远戍边塞的丈夫的深切思念而无法成眠,唯有在清冷的秋夜中体味深沉的孤独与痛苦。C.颈联孤鸿出塞、秋叶辞林,季节的更替,牵动着边塞和家乡两地的人,为尾联思妇给丈夫寄征衣的行为做铺垫。D.这首诗虽写了思妇的孤枕之苦,但并没有流露出悲戚哀怨的情感,诗句中暗暗流露着作者的爱国思想。答案:B解析:B项,“而无法成眠”错误。“残梦”说明是梦醒后留有余思,“夜魂断”也是由梦醒时分的现实与梦境的对照产生。而选项中的“无法成眠”,即没有入睡,与梦醒相矛盾,是曲解文意。6.有人建议把诗歌尾联修改为“晨寄征衣去,迢迢织女心”,使诗意简明显豁。你觉得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不好。“晨”字虽然清晰地交代了时间,但其意蕴不如“又”字丰富。“又”字说明不是寄一次,而是寄多次,表达了对戍边丈夫的牵挂,对其守卫边塞的支持。“织女心”仅突出思妇的思念,“天外心”则既写出相距之遥远,又使“心”的包蕴更丰富:不仅是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也是支持丈夫戍守边塞的美好思想,还可包含对国家的担忧和热爱之心。诗贵含蓄蕴藉,诗人将自己的爱国思想灌注到少妇思边的诗句中,摆脱了一般闺怨诗的俗套,具有撼人心扉的艺术力量。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表态,即“好”或“不好”,一般依从诗人的观点,即“不好”,然后分析诗的尾联“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和题干中所给的改句“晨寄征衣去,迢迢织女心”之间的区别,主要针对改动的字分析,即原作中“又”“天外心”和改句中“晨”“织女心”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从诗的前面几联来看,诗中塑造了一位思妇的形象,她在秋夜醒来,想起远在边地的夫君,想起梦中赴边,探望自己远戌边关的丈夫的情形,于是“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诗中的“又”字表示动作或事情的重复或继续,说明“寄征衣”的行为发生不止一次,流露出思妇对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演出合同:标的为大型音乐节演出合作
- 2024年中国耐磨印刷胶辊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范本承揽合同
- 2025区域销售代理合同格式
- 2025电气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 2025(钢制入户门)防盗门采购及安装合同
- ppp劳务分包合同
- 2025采购软硬设备合同
- 2024五个电商平台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协议知识普及合同3篇
- 2025柑橘购销合同范本
-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电子教案备课
-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2024年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单独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 幼儿园班本课程培训
- 质量管理题库
-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训练:文言文对比阅读
- 2024-2030年智能交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护理纠纷防范及护患沟通考核试题
-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表演基础训练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上海戏剧学院
- 星光制造有限公司管理费用控制制度优化设计
- 大学生人身安全教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齐鲁工业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