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_第1页
原创 .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_第2页
原创 .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_第3页
原创 .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_第4页
原创 .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主要交通方式人力1、古代运输方式畜力风帆行船1、古代交通运输方式手提肩扛、牲畜驮运、风帆行船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注意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工具的区别温馨提示:公路铁路水路--海运管道航空

结合以下生活实例,分析这些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河运与海运)、航空运输、管道运输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研自学讨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

五种主要的运输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主要优点主要缺点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连续性好造价高、占地广、短距离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机动灵活方便、周转快、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运运输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运输速度快、效率高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技术要求高管道运输运量大、损耗小、安全、连续性强、管理方便,线路与运具合二为一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如果现在要从山西运输十吨煤到福建,我们选择什么运输方式合适?如果要从山东运输一吨白菜到北京,应该选择什么交通运输方式合适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量运速运费灵活性连续性最大最小最慢最快最低最高最强最差最差最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比较:连续性:可以不间断的连续运输,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连续性强。灵活性:基本可以随时随地起运停卸,还可以根据交通情况变化路线,灵活性好。如何选择交通运输方式?①每种运输方式的特点②明确运输对象!人或货物(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间效益等依据思考:各种运输方式适合运输什么样的货物?为以下货物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两箱急救药品,北京→武汉两吨黄金,乌鲁木齐→上海航空;急需航空;贵重为以下货物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5000部苹果手机,美国→中国鲜花,海南→北京航空;贵重,量轻航空;贵,易变质运输货物特点:轻小、远程、贵重、急需的。航空运输为以下货物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1、一万吨海盐,天津→上海,选择最经济的办法?海运2、200吨煤炭,太原→武汉,走近路,较低运费的?铁路3、100000吨原油,科威特→美国海运为以下货物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4、一万吨钢材,从鞍山→哈尔滨铁路5、一吨活鱼,河北→北京市区,理由公路,量小,灵活,短途6、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600吨蔬菜,山东寿光→武汉?公路,量小,灵活,短途7、新疆运输1000万吨石油到上海管道运输运输方式适合运输的货物铁路远程、量大、易死变质的活物、鲜货。公路短途、量小、易死变质的活物、鲜货水路大型、远程、非急需的、不易腐烂的航空轻小、远程、贵重、急需的。管道液体或气体的货物为以下出行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小明从哈尔滨到广州参加贸易洽谈会,要求次日必须报到——航空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河运各种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交通运输要根据客运的价格、时效、目的,还要考虑安全性,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依据“多、快、好、省”的原则,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3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高速化————缩短时间,增加通过能力大型化——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

海上巨型油轮海上巨型油轮:日本于1980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运油船舶,其载重量达56万吨。专业化

——发展集装箱运输,可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这种专业化运输,首先在美国出现,并形成热潮。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哪些趋势?中国交通图北京立交桥网络化——不同运输方式各有长处和不足,由此形成了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以充分发挥各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二、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因素1.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2.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和工具3.交通方式发展的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二、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工具”不同的交通运输是如何布局的?三、交通运输布局思考:中国的交通运输网由哪些要素构成?1、交通运输网的组成:基本要素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三、交通运输布局思考:交通网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什么,分哪些层次大区级综合运输网综合运输网单一运输网基本形式三个层次等级低等级高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相互交织成交通运输网,使世界各地的联系变得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密切。形式:单一运输网、综合运输网层次:省级综合运输网、大区级综合运输网、国家级综合运输网2、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密疏思考:我国铁路网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形成这些特点?原因:1.东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2.东部地形以平原为主,铁路建设难度小。特点:铁路网分布东密西疏。3、交通布局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技术因素决定基础保障特殊气候地形地质水文生物交通布局的原则工程量小、投资少、难度低、安全性好南昆铁路东起南宁,西至昆明,北接红果,全长898公里。南昆铁路是在艰险山区修建的一条长大干线。铁路从北部湾海滨爬上云贵高原,相对高差达2010米,实属罕见,其中因江河跨越,还有八次大的起伏。全线修建桥梁447座,隧道258座,工程艰巨复杂。

分析影响南昆铁路建设的因素

结合课本,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分析南昆铁路位于什么气候区,经过什么地形地貌区,探讨南昆铁路建设需要克服哪些自然困难南昆线途经的地形区云贵高原南昆铁路所经过地区地形险峻,该铁路从海拔78米的南宁盆地上升到海拔2000多米的云贵高原,中途跨江越河,在地势上有多次大的起伏,工程难度是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地形条件南昆铁路是在我国地质条件最复杂的山区修建的大铁路干线,大滑坡体、溶洞、膨胀岩、地震断裂带等严重地质病害密布干线穿越90%以上的区域,被称为地质“迷宫”。这里施工环境最艰险,为战胜各种地质病害,高新科技应用也最密集。地质条件喀斯特地貌清水河大桥以183米的桥高开创了世界铁路第一高桥的记录。八渡南盘江大桥作为目前世界最高的“V”形支撑铁路桥独领风骚。堪称地下长城的米花岭隧道长达9392米,是迄今为止我国最长的单线铁路隧道。

南昆铁路从海拔78米的南宁盆地,到海拔2000多米的云贵高原,中途跨江越河,在地势上有多次大的起伏,又通过喀斯特地貌区和强地震区,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因而必须依靠科学。南昆铁路在线路设计科学化、施工设备现代化和施工手段自动化,是我国国内科技含量最高的铁路之一。隧道和桥梁组成一道道风景。

南昆铁路通过的清水河大桥桥墩是国内第一座百米高墩,主跨128米,在全国干线铁路中跨度最大。影响南昆铁路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1.受季风影响,气候复杂多变。2.铁路线穿过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地形条件复杂。3.河流众多,水文条件复杂,有地下暗河。如何克服以上自然困难?←科技保障南昆铁路穿越的地区2、南昆铁路经过哪些省份,沿线经过地区有哪些资源?分析其建设的经济、社会区位因素

西南,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这里也是我国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

西南,祖国矿产资源的聚宝盆。全世界已探明的140多种矿产,这里就有130多种;西南,自然风景独特,人文景观众多,是旅游的天堂。

长期以来,西南人民守着资源金山,却伴着闭塞与贫困。西南人民渴望脱贫,渴望致富。社会和经济条件影响南昆铁路的区位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技术因素:(影响越来越小)(主导因素)(提供保证)1、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3、促进民族融合。4、合理布局铁路网。1、季风气候,复杂多变2、经过云贵高原和广西丘陵,地势上有多次大的起伏。3、喀斯特地貌广布,多溶洞,地质条件极为复杂。4、河流众多,水文条件复杂在自然条件复杂的情况下修建铁路,科学技术是保证。气候复杂多变河流众多,水文复杂经济意义:①

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②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南昆铁路建设意义政治意义:①

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②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③有利于社会稳定战略意义:①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②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1)经济:促进沿线地区资源的开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促进沿线地区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

(2)社会:促进社会稳定繁荣;加强地区间文化交流等;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

(3)其他:完善地区交通网;促进沿线生态环境建设等

4、交通线路建设的意义5、交通点布局的区位因素:港口拓展①气候条件:机场跑道与盛行风向一致,有利于飞机起飞和降落,宜选择在少雨雾、晴天多、风速小的地方。②地质条件:安全,地质稳定。③地形条件: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有利于排水。④候鸟迁徙路线:避开它的路线,以防碰撞。⑤与城市距离远近关系:适中,主要考虑到噪音、能见度、机场周边空域的飞行条件等。机场宜建在离城市远、地势较高的地方。航空港①自然因素: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平坦、开阔。②社会经济因素:常选址在城市交通干线两侧、市中心边缘地区、与市区干道系统和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汽车站(2017·海南卷)2000年7月,连接丹麦哥本哈根和瑞典马尔默的厄勒海峡跨海工程竣工通车。该工程全长16千米,采用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组合的方案(图4)。据此完成1-2題。课堂练习推测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建设成本B.保护海洋生物C避免破坏景观D.利于海空交通2.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萨尔特岛,而是新建人工岛,有利于()A.提高通行速度B.降低施工难度C.保持水流畅通D.保护萨尔特岛生物DD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