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茬蚕豆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稻茬蚕豆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稻茬蚕豆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稻茬蚕豆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标准名称稻茬蚕豆生产技术规程任务来源(项目计划号)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3年第二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函》(皖质函[2023]478号),项目计划号:2023-2-106第一起草单位(盖章)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单位地址合肥市庐阳区农科南路40号参与起草单位桐城市种植业管理中心标准起草人(全部起草人,应与标准文本前言中起草人排序一致)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电话1周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主任副研究员187560198712章守富桐城市种植业管理中心站长研究员180556080593叶卫军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50569702694刘志宏桐城市种植业管理中心主任农艺师180096619795吴泽江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实习员182258801856赵龙中桐城市农机服务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177556501897方海维桐城市种植业管理中心副主任推广研究员139556783518田东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艺师139650520679杨大庆桐城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农艺师1895569458810王海霞桐城市种植业管理中心/农艺师1351410801311叶爱青桐城市种植业管理中心/农艺师1805560807112王祥桐城市范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1396582473513王玲桐城市种植业管理中心/农艺师1386511621814蒋云鹏桐城市种植业管理中心/农艺制情况1、编制过程简介2023年9月12日,收到《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3年第二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后,成立本标准编制小组,成员有周斌、章守富、叶卫军、刘志宏、吴泽江、赵龙中、方海维、田东丰、杨大庆、王海霞、叶爱青、王祥、王玲、蒋云鹏。标准起草过程:2015~2022年主要起草人参与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CARS-08),依托该项目支持,主要起草人在安徽省水稻产区开展了稻茬蚕豆新品种、肥料、播种方式、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等生产技术和水稻-蚕豆轮作种植模式、蚕豆鲜食/饲用/绿肥生产模式相关研究和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实际生产经验。2016年将桐城市列为食用豆合肥综合试验站示范县,在孔城镇、吕亭镇和龙腾街道等地建立稻茬蚕豆试验示范基地3个,开展稻茬蚕豆试验示范推广工作。2017年起开展稻茬蚕豆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2019年集成“稻茬蚕豆生产技术”,年推广稻茬蚕豆3000亩,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为进一步扩大蚕豆产业、充分利用稻茬冬闲土地和光温资源,决定制定本标准。2021年6月开始,成立标准起草小组,系统总结稻茬蚕豆生产经验,走访试验示范推广基地、合作社等,提炼关键技术要点,并参阅相关研究文献,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争取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最终形成《稻茬蚕豆生产技术规程》初稿。2023年3月,向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申请了《稻茬蚕豆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项目,并于2023年9月获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立项。批准立项后,起草小组再次召开碰头会,对稻茬蚕豆生产技术再次梳理,提炼关键技术要点,对标准技术指标和技术要点反复论证。在格式上严格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要求进行制订,对标准初稿进行研讨、分析、归纳,于2023年11月形成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2、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必要性:我省江淮稻区的接茬作物小麦和油菜等因产量低、品质差、种植效益低,已难以引起种植兴趣,致本区域稻田冬季休闲,常年冬闲60万公顷以上,造成了耕地和光温资源的极大浪费。蚕豆是固氮能力最强的豆类作物,是世界上重要的冷季豆类作物之一。营养丰富,可食用、菜用、饲用,也可做绿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属粮食、经济、饲料兼用型作物,安徽全省均有零星种植,但管理粗放产量低,自产自用,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优势产业群和优势区域。目前,我省市场上的鲜食蚕豆主要来自云南等西南省份,而在毗邻的长三角地区高端市场我省更是一片空白。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升级,蚕豆业态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鲜食蚕豆产业市场占比迅速提高,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市场前景广阔。意义:稻茬蚕豆可充分冬闲土壤和光温资源,改善土壤结构、消除连作障碍、减少水稻病虫草害,是理想的轮作接茬作物。对加强我省粮食生产,促进高产高效和农业绿色发展,维护地区和国家粮食安全,以及推动我省乃至全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本标准制定原则是科学性、可行性、高效性、易操作性和易推广性。主要依托本单位和生产企业的成熟生产经验,系统总结了日光温室芦笋生产流程,提炼关键技术要点,并参阅相关研究文献而制定。本标准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没有冲突。符合并引用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豆类、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要求。4、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详细说明)主要条款:本标准的章节由:稻茬蚕豆的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控、鲜荚适期采摘、采后植株处理等技术内容。其中“播种”和“田间管理”是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规定,稻茬蚕豆生产技术规程包括:产地环境;种植模式;整地降渍:深沟降渍、高垄降渍;施肥;品种选择;播种:种子处理、播期、播种方式;田间管理:摘心打顶、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防治原则、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采收;茎叶处理。主要技术指标、参数:种子处理:选用具有光泽、饱满、无虫蛀、无霉变、无破裂的种子,播种前晒种2d~3d,采用获得登记的药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进行拌种,药剂使用需符合GB/T8321要求;整地降渍:三沟配套,沟深30cm以上,低洼地起高垄,垄高30cm以上;播期:水稻收获后15~20天,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为最适播期,一般不迟于11月下旬;播种方式:播深3~5cm;摘心打顶:开花10~12层时,及时摘心打尖,控制植株徒长;肥水管理:防止田间积水,开花以后应保持土壤含水量60%~70%为宜。封垄前长势不足,可追施磷酸二铵5kg~15kg/667m2。试验验证的论述:标准的制定单位选择了合肥、桐城等地区3家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作为试验基地,开展了品种、肥料、播种方式、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等生产技术和水稻-蚕豆轮作种植模式、蚕豆鲜食/饲用/绿肥生产模式相关研究和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实际生产经验,为本标准的实用性、科学性提供了生产应用验证。5、标准中如果涉及专利,应有明确的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