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语系属与朝鲜汉语语法史的考察_第1页
汉藏语系属与朝鲜汉语语法史的考察_第2页
汉藏语系属与朝鲜汉语语法史的考察_第3页
汉藏语系属与朝鲜汉语语法史的考察_第4页
汉藏语系属与朝鲜汉语语法史的考察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藏语系属与朝鲜汉语语法史的考察

一、汉越语语法结构的差异汉语是一个表达意义的词,属于汉藏语系统。汉语是一个正式的词,通常被认为与土耳其语、蒙古语和土耳其语属于上部语系。十九世纪德国学者冯·施莱格尔(AugustWilhelmVonSchlegel)根据语言结构的类型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孤立语、粘着语和曲折语。汉语属于孤立语,韩语属于粘着语。虽然系属和语法结构不同,但汉语和韩语在语音和词汇方面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根据韩国hangeul学会1957年编的《大词典》中所收的词语,在164125个词语中汉字词占了52.1%。古代朝鲜接受了中世纪以北方语音为载体的汉语书面语,并把它作为一种经典来学习。同时,由于远离中国本土,被接受的汉语书面语不再与汉语的演变发生联系。所以,古老的汉字和词从被输入到现在,其字音基本保持不变,仍然可以反映输入时的读音以及汉语语音的基本分类情况。二、汉字和汉文化向韩岛屿传播的网络中韩交流渊远流长,汉武帝灭掉卫满朝鲜,在韩半岛上设置了乐浪、临屯、真番、玄菟四郡以后,汉字和汉文化向韩半岛的传播最为广泛。下面按韩国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叙述中韩语言文化的交流。1.汉字对佛教的影响输入汉字以后,三国时代各国开始编纂历史书籍,修整教育制度,用汉字词修改国名、王名、地名和官名,并用汉字编纂国史、修改年号。汉字开始在社会一部分阶层中传播。佛教也以汉字的形式传入。三国时期各国在完备国家制度过程中,使汉字的使用范围更为广泛。2.统一社会,统一编码,规范汉字词的书写统一以后,行政的改革、军事组织的整编、土地制度的重新编制都增加了汉字词的使用范围。757年,统一新罗把全国分成九个州,用汉字词改变了州、郡、县的名称;759年,文武官名也改成了汉字词的称呼。出于书写文书的需要,新罗神文王(681-691年)时期薛聪在归纳整理“乡札标记法”的基础上,系统地制定了借用汉字的音和义来标记韩国语的“吏读”方法。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十五世纪前半期。3.政治方面的经费日益发达高丽把佛教作为国教,用以支配高丽的思想。因此,以汉字词的形式输入了大量的佛经。在政治方面,实行科举制度,用汉文考试,使汉文更加发达。同时他们注重吸收儒学思想,贵族阶级所作的汉文学也发达起来,这一时期留下了很多高丽俗谣和高丽末期的诗调,出版了大量的汉文学作品。4.儒学教育主要以汉字为主朝鲜时代崇奉儒学,并始终作为治国和教育之本,同时性理学也出现了。朝廷采取科举考试任用官吏,在儒学教育中主要是以汉文作为基础的。朝鲜世宗庄宪大王(1419-1450年在位)时期,借鉴汉语音韵于1443年创造了训民正音。训民正音创制以后,正式形成了以汉字为基础,保存有大量汉字音、汉字词的韩国语体系文字。5.中日汉字借词差异这一时期日本侵入韩国,并对其文化教育进行侵略。所以,日语中的大量汉字借词开始进入韩国社会生活。1948年,大韩民国成立,韩国进入现代社会。在现代韩国社会中,人们使用的是韩国文字,汉字词仍占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古代中国语音的职业理念朝鲜朝和明朝的关系十分友好,两国的交往非常频繁,但在交往中常常有语言障碍,所以朝鲜极力推行汉语,积极学习中国言语音韵文字体式。于太祖2年9月设置了司译院,专门培养翻译人才和进行汉语教育。在《通文馆志》(1720)序文里有关于司译院设置的目的:“我东,西接辽燕,南邻岛夷,北界野人,奥自箕子以来,历罗丽之世,使命交通,还往不绝,及乎胜国,有通文馆,本朝有司译院,专掌事大交邻之事,上下数千年间,朝聘应待,有能以纾患”。可见,其政治目的是“事大交邻”,侍奉大国结交明朝。太祖3年11月乙卯,司译院提调契长寿等对司译院的运营问题提出如下建议:“我国家,世事中华,言语文字,不可不习。是以,殿下肇国之初,特设本院,置禄官及教官,教授生徒,使习中国言语音训文字体式,上以尽事大之诚,下以期易俗之效。”成宗7年5月丁巳,大司宪尹继谦等上疏如下:“我国邈在海表,与中国,语音殊异,而朝聘贡献往来陆续,以为译学不可以不重,故设置司译院,以专其事。”由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出朝鲜王朝时期的语言政策:朝鲜时期,由于僻处海陬,而且国力有限,所以极欲与明朝交往,奉行“事大主义”政策。但是,由于“与中国语音殊异”,必须要“因译以达”,所以重视译学,故设置司译院,专门从事此事,“使习中国言语音训文字体式,上以尽事大之诚,下以期易俗之效”。在世宗时期,出现了“四学”,即汉学、女真学、蒙学、倭学,世宗大王非常注重对译学方面功绩卓著者的奖励,而且把热情完全倾注在学习汉语上,他计划向中国派遣留学生,以壮大中国语翻译力量,后来这个计划由于大臣的反对而中止。实地学习中国语是世宗的愿望,世宗十六年春天,他派遣李边和金何到辽东跟许福、刘进等学习直解小学。世宗热心的是学习中国语和探求中国语的正确发音,这从世宗末年编纂的韵书和发展翻译事业可见一斑。韵书是学习中国语正确发音的辞典,这时他们开始编纂《洪武正韵译训》,以此作为学习中国语的起点。中宗时期,继承前人的语学思想。这在君臣谈话中可见:“我国事大为重,吏文汉语,不可不敦劝也。”“事大交邻,乃大事;吏文汉语,重事也。”可见,朝鲜历代君王对汉语非常重视,他们认为推行汉语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重大事业。四、《训民正音》是一种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特点的汉字文字《训民正音》创制之前,在韩半岛上,汉字一直使用了一千多年。但是,汉字在声音、意义和语法形态上很难完整准确地表达韩国语。1443年朝鲜世宗庄宪大王与集贤殿的学者郑麟趾、申叔舟等人,一起研究韩国语音和汉语音韵,创造出了韩国文字,经过三年的试用,并于1446年颁布执行,世宗大王称之为《训民正音》,它是一种字母文字。《训民正音》最初有元音十一个,辅音十七个,共二十八个字母。尽管它不同于表意文字的汉字,但在语音以及造字结构上仍然受汉字的影响。《训民正音》根据中国古韵五音分类的原则,将子音分成五音,即:喉音与中国古韵的宫音相同,牙音与中国古韵的角音相同,舌音与中国古韵的征音相同,齿音与中国古韵的商音相同,唇音与中国古韵的羽音相同;同时,它根据汉语语音把一个音节分为声母、韵母的习惯,把韩语语音分为初、中、终三声。其中,初声相当于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中声相当于汉语音节中的韵头、韵腹和元音韵尾部分,终声相当于汉语音节中的辅音韵尾,“凡字必合而成音”。因为它是由辅音和元音以或纵或横的方式组合成的音位文字,所以它的字形仍然像汉字一样具有方块字的特点。世宗大王创制《训民正音》,一方面是为方便自己的百姓,欲使“人人易学,便于日用”;另一方面,也为翻译汉语做了充分的准备。由于韩语是借鉴汉语音韵而创制的,所以中韩语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将通过中韩音韵的比较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1.汉字对汉语齿的音值《训民正音》辅音十七个,“并书”的有六个,共计二十三个。“并书”系列字在中世韩国语言里表示“硬音”,即发音时,声门要紧闭,使气流在喉咙受阻,然后冲破声门而出,产生挤喉现象,这是韩国语特有的一种语音现象,汉语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音,但与中国语音中的浊音不送气或浊音送气辅音系列比较相似。由于翻译汉语的需要,朝鲜1454年申叔舟所作的《四声通考》里把汉字齿音分为两套,并与《训民正音》齿音音值进行了比较,见《四声通考·凡例·第五条》:“凡齿音,齿头则举舌点齿,故其声浅;正齿则卷舌点腭,故其声深。我国(韩国)齿声在齿头正齿之间,于《训民正音》,无齿头正齿之别,今以齿头为,以正齿为以别之。”文中谈到汉语齿头音:“齿头则举舌点齿”,从发音部位上看,颇似于舌尖前音,发音时舌尖轻轻抵住齿背,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把舌尖与上齿背的阻碍冲开一条窄缝,并从中挤出,摩擦成音。故笔者对汉语齿头的音值拟测为[ts、ts’、s];汉语正齿音:“正齿则卷舌点腭”,从发音部位上看,颇似于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把舌尖的阻碍冲开一条窄缝,并从中挤出,摩擦成音。故对汉语正齿的音值拟测为[ts、ts、s]。文中说“韩国齿声在齿头正齿之间”,那么在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之间的塞擦音,音值又颇相似的只有舌叶音,所以对韩国齿音音值拟测为。为了翻译汉语,《训民正音》特意创制出轻唇音“连书唇音之下,则为唇轻音”。文中说写在唇音之下而成为汉语的唇轻音。《训民正音》考其源流,都直接间接导源于中国音韵,因为在韩国训民正音创制以前,都是使用中国文字。由此可知,《训民正音》的创制,韩国文字的发音,都渊源于中国音韵学。中国韵书《切韵指掌图》对训民正音的创制给予诸多影响。在韩国语言结构上,唇轻音、舌上音及正齿音并不必要,其参考《切韵指掌图·类隔二十六字母图》只取用唇重音(帮滂并明)、舌头音(端透定泥)、齿头音(精清从心邪),与类隔以外的牙音(见溪群疑)、喉音(影晓匣喻)、半舌(来)、半齿(日)等,计为二十三字母,这与训民正音二十三字母相同。《训民正音》与《韵镜》的关系也很密切,唇轻音为唇重音的三等,舌上音为舌头音的二、三等,正齿音为齿头音的二、三等,而每个包含在一起成为唇音、舌音、齿音,如此用二十三字母,充分地代替了三十六字母。《训民正音》与《广镜》声纽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三十六字母到宋代才完成,所以《广镜》与三十六字母不应合称,《广镜》有四十一声类。宋元等韵学家所作的二十三行中四十一声类以等呼别包含其中,而各字母的等韵别代表字可代替声母,与训民正音二十三字母一字不差,见下表:可以说训民正音二十三字母的来源,是参考引用宋元等韵学家所作的二十三行等呼别中的主音。可见,韩文这种表音文字与汉语音韵是完全对应的。2.中韩语音构造之音《四声通考·凡例·第七条》论述了训民正音元音与汉语语音的对应关系:“大抵本国之音轻而浅,中国之音重而深,今训民正音出于本国之音,若用于汉音,则必变而通之乃得无碍,如中声,张口之字,则初声所发之口不变;,缩口之字,则初声所发之舌不变。故中声为之字,则读如之间,为之字,则读如·之间,则之间,之间,则·之间,则·之间,则之间,则之间,·则之间,则,之间,则之间,然后庶合中国之音矣。”由于中韩语音构造的差异,所以用国际音标表记时略有不同,例如:韩国音为单韵母[ε],中国音则为复韵母[ai];,韩国音为[oa],中国音则为[ua];韩国音为,中国音也为[ui];韩国音为[jε],中国音为[iai];韩国音为[je],中国音为;韩国音为[iui],中国音为[yue];韩国音为[jui],中国音为[yui];韩国音为[oε],中国音为[uai]。3.最后一次打击:第二个声音是最后一次。这意味着辅音可以用元音来表达。韩训押韵尾有六个五、文化上的接触正是由于中韩两国的交往非常久远,才使两国的语言文字有这样密切的关系,在语音上十分相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