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县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10000字(论文)】_第1页
【S县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10000字(论文)】_第2页
【S县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10000字(论文)】_第3页
【S县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10000字(论文)】_第4页
【S县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10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县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目录266771引言 1175452S县森林防火工作的现状及成效 1277652.1工作现状 1240982.1.1森林资源情况 1113202.1.2森林火险等级及治理分区 2313122.1.3森林防灭火机构与防灭火队伍 2168742.1.4防灭火基础设施现状 311912.2工作成效 387712.2.1管理机构进一步优化 3165502.2.2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 4178592.2.3管控措施进一步细化 49703S县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222813.1存在问题 553763.1.1基础性工作坚持不够好 5217463.1.2风险隐患整治不到位 512273.1.3责任边界不清晰 5201303.1.4基础设施建设缓慢 5111773.1.5扑救能力较为欠缺 6207083.2原因分析 7103513.2.1森林防火思想认识不足 760263.2.2防控措施较为单一 7181033.2.3体制机制不够顺畅 7273053.2.4配套保障不到位 8137203.2.5扑救体系建设滞后 838194完善S县森林防火工作的对策建议 8310374.1转变观念意识,强化责任落实 8105804.2加强隐患整治,提高防控水平 956564.3理顺完善体制机制,提供有力支撑 9148794.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 10109464.5加强扑救能力建设,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10121975结语 115575参考文献 131引言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国土的绿色底色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多的森林草原资源对改善生态环境作用巨大。在不断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的同时,对森林草原资源的保护愈发重要。然而森林草原火灾已成为我国破坏森林草原资源的重要因素之一。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作为预防森林火灾,降低森林草原资源因火灾造成损害的安全屏障,是各级党委政府保护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职能,也是维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安全的要求。因此,只有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才对得起人民赋予的权利。我国现代的森林防火工作在广泛选择吸收国外森林防火的经验下,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已初步构建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森林防火体系。但我国现有的森林防火研究成果对于森林防火技术的研究比较多也比较深入,对于森林防火工作的相关研究比较少,总体呈现出技术研究成果多于工作管理研究成果的情况。本文通过对S县森林防火工作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试图从S县森林防火工作的现状入手,找出目前森林防火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补充强化S县森林防火工作短板的对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可进一步深化S县森林防火工作研究的相关内容,同时可以以成都为样板,提出加强和完善国内其他超大中心城S县地区的森林防火工作的实现路径和方法。2S县森林防火工作的现状及成效2.1工作现状2.1.1森林资源情况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县境北依祁连山支脉达板山,与海北州门源县相接;东北部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河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县,西南与西宁S县相连。地理坐标为北纬36°30′~37°9′和东经101°46′~102°45′之间。县城威远镇距西宁S县40公里,县境南北宽约64公里,东西长86公里,总面积3423.9平方公里。北山林场位于S县东北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06′~102°43′北纬36°42′~37°06′。东北、东南和南面与甘肃省天祝县、永登县及我省乐都县为邻,西与本县林川、东和乡毗连,北与门源县接壤、南北长68公里,东西宽30公里,场址设在加定镇,处于林区中央,场部距S县75公里。南门峡林区位于S县西北部达坂山南坡的南门峡镇辖区内,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1°49′~101°56′,北纬36°56′~37°02′之间,西部与大通县接壤,南部与本县五峰镇、台子乡毗连,东部以人头山和黑墩山山脊与林川乡相连,北部为南门峡镇的尕寺加、西坡、卷槽行政村,东西宽25公里,南北长10.6公里,场部设在南门峡镇尕寺加村,交通方便,从林区到县城威远镇和大通县均有公路相通,场部距县城22公里。实验林场位于S县威远镇,地理位置为东经101°50′~102°14′,北纬36°43′~37°00′,辖五十乡、丹麻镇、东和乡、东沟乡、威远镇、台子乡、塘川镇、五峰镇、八个乡(镇)。松多林场位于S县东南角,地理位置为东经102°12′~102°27′,北纬36°37′~36°51′,北靠本县北山林场,东南与乐都县相连,西与本县五十镇、红崖子沟乡毗邻南北长27公里,东西宽23公里,呈倒三角形。2.1.2森林火险等级及治理分区按照《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LY/T1063-2008)划分,S县结合自身实际,将Ⅰ级、Ⅱ级火险单位划为森林火灾高风险区,III级森林火险区划为一般森林火险区进行管理。2.1.3森林防灭火机构与防灭火队伍(1)组织机构根据《森林防火条例》要求,全S县有森林草原防火任务的14个区(S县)县设立了森林草原防灭火机构,所有机构部署规范,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自2021年1月1日起,S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从S县公园城S县局调整到S县应急局。S县(镇、街道)及部分行政村组设置了相应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小组。(2)防灭火队伍现驻防于S县的国家森林消防队伍1支,即S县森林消防大队,是处置S县森林火灾,开展防火宣传的骨干力量。全S县现有群众义务森林扑火队127支1853人,其他临时性群众义务扑救队伍609支25877人。护林护草队伍共计1853人,其中各类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303人,森林管护员1454人,生态护林员177人,其它护林护草员222人。2.1.4防灭火基础设施现状(1)森林防火道路森林防火道路无论是在开展巡山护林工作中,还是在应急扑救森林火灾,阻隔火线后勤运输保障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全县拥有133681km的主要林区森林防火道路,林区路网密度12.00m/hm2。按照现有的森林防火道路和规划道路情况,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分析,森林防火道路通道性达73%,即仍有27%的区域没有道路覆盖,未覆盖道路区域面积1543.08km2。(2)森林防火物资储备现建有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存放点)128个。S县森林消防大队物资储备库1个,储备包含消防水泵、风力灭火机、油锯、无人侦察设备、运兵车、装备物资车、宿营装备等1万余台(套、件)。县物资储备库(存放点)127个,储备物资包括风力(水)灭火机732台,水泵200台,油锯383台,割灌机165台,帐篷180顶,睡袋47个,头盔1637顶,扑火服2547套,防火手套1718套,腰带368条,皮打把13343把,铁打把3607把,组合工具包、水桶、砍刀等工具3609套(个、把),无人机1台,望远镜51部,卫星电话5部,短波电台2台,对讲机494台,防火专用车辆5辆。2.2工作成效2.2.1管理机构进一步优化S县临战管理体系是指防火期内,S县森防指的工作由“一办六组”承担。“一办六组”中“一办”是指森防指办,由应急局负责,统筹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六组”是指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组、违规野外用火管控及火案查处组、林牧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组、小火打早打了组、火灾科学扑救组、信息综合组,分别由S县级相关部门牵头开展相关工作,S县公安局、S县气象局、网信办等6个部门各派出1人组成工作专班,集中办公,实战化运行,进一步强化防火期指挥力量。全S县承担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任务的14个县比照S县级模式,同步加强指挥部防火期内的指挥和协调。目前全S县承担森林防火任务的14个县森林防火管理机构全覆盖实现“上下基本对应”,管理力量得到有效加强。在非防火期,“一办六组”仅保留“一办”,负责森防指日常工作开展。2.2.2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在开展的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中,S县建立了信息报送、会商研判、气象预警、值班值守、约谈整改、新闻信息审核、火情信息处理、提醒敦促工作闭环管理流程等10余项制度机制。同时,14名S县级包干责任领导及S县级牵头部门、14个涉林区(S县)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针对元旦、春节、清明、“五一”、“5·12”等重要时段,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将责任压实到第一线、最前沿。坚持“源头防控、一网通管”,健全信息化预警监测体系,探索具有成都特色的森林火灾全过程综合管理模式。2.2.3管控措施进一步细化S县对于森林火灾预防和管理的重点S县管控人为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在管控上始终坚持“紧盯重点、不挂空挡”,突出散坟管理,坚决做到防患于未“燃”。一是落实散坟管理责任制度。对散坟进行拉网式排查,全面摸清散坟位置、户主、联系电话等重要信息,建立完善散坟台账,明确地址、规模、所属人等基本信息,确保每个坟头都有人负责管理,做到每个散坟基本情况都有记录,及时更新,信息准确。目前全S县共有51.4万座散坟登记在册。二是规范签订责任书。对于责任区域内管辖的散坟,将坟头防火主体责任明确告知坟主亲属,并签订防火责任书,对上坟祭祀防火要求以及引发森林火灾后需承担的责任进行宣讲。对于找不到坟主的,由指定的专人承担防火责任,确保每一座散坟都有森林防火责任人。对每一座山头,都要指定山头长负责日常巡护,同时山头长也要定期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三是探索村民自治管理新模式。制定适合村情的村规民约,实行村民自治,并且将防火责任和经济挂钩,通过建立群众耕保金、天然林管护金与森林防火责任挂钩的制度,建立起文明祭祀,群防群治的机制。四是及时清除散坟周围林下可燃物。由乡镇负责,在防火期以及春节、清明等防火重点时段,安排专人提前开设防火隔离带,清理散坟密集区及的林下可燃物。五是强化防火宣传及巡查,大力倡导文明祭祀。依据民俗,及时在清明、中元等节前发布文明祭祀倡议公告,在集中安葬点,通过免费提供鲜花及塑料花置换香蜡纸钱,小喇叭播放森林防火宣传广播等方式,引导群众移风易俗,采用绿色文明方式进行祭奠。对于重点部位、重要目标,通过增派巡护人员、设置临时防火卡点,加大巡查力度等方式,对进山入林祭祀人员进行实名登记进行管控。3S县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1存在问题3.1.1基础性工作坚持不够好不能深入全面排查各类风险隐患,造成对重大隐患和风险底数不掌握,从而也就没有能够及时、彻底开展有效的治理;部分基层单位在落实巡山护林员制度和村民轮流挂牌值班制度等森林防火基础工作时坚持得还不够好,也没有抓实抓到底。日常性开展森林防火工作流于形式,部分地区仅仅满足于纸面上落实,导致基础性工作出现挂空挡的情况。3.1.2风险隐患整治不到位一些林牧区长期没有人员对可燃物进行管理,造成林缘林下可燃物载量较高;部分电力线路的规划、设计未按照国家标准和安全规范进行施工、管理,安全隐患问题比较突出。防火期防火区对火源管控还存在“偏宽、偏松、偏软”的情况;部分地区发布禁火令不够及时,有的甚至没有在高火险时段发布,没有安排专门人员驻守重点部位和区域,人为火灾多发频发。专职护林护草人员未按规定认真履行林牧区巡护责任,管理野外用火不力,出现火情未第一时间上报。防火宣传不到位,实效性不强。宣传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效果不佳。部分地区满足一般性的教育活动,宣传入户实效不强,个别地区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不够广泛,没有将偏远乡村散居农户纳入宣传范围。3.1.3责任边界不清晰“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制是实现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落实的一项基本制度,因此地方各级行政首长承担辖区内的森林防火工作责任。但在实际运行网格化防火责任体系中,存在党政领导责任交叉,部门之间工作任务不够清晰,工作内容和标准模糊、追责问责不到位等问题。防火灭火衔接不紧密,存在防扑脱节现象。经营主体责任边界不清,措施执行不到位,仍存在林区施工企业未按防火责任书落实责任的情况。基层人员责任意识亟待提高。部分地方存在着在防火期重点卡口未安排护林护草人员驻守。没有将森林草原火灾事件与个人和集体奖惩挂钩,导致责任落地不实。3.1.4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是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区防火基础建设在森林防火工作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S县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地滞后,不能满足“防大火、救大灾”的具体要求,如防火隔离带、瞭望塔、消防水池、永久性宣传碑(牌)、消防器材储备库等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还面临着统一规划、投入、建设、管理和使用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到,会大大影响森林防火效益。目前在以下几个基础建设上明显滞后。航空灭火力量严重不足。森林草原航空消防飞机机源总量不足,森林草原航空消防的航站数量不够多,不能够较好的覆盖森林防火区,专业人才缺乏,保障能力不强,森林草原航空消防的优势难以有效发挥。同时,以水灭火基础设施薄弱,森林防火蓄水池、停机坪等基础设施数量少,没有进行科学研究部署,近年来建设相对滞后,重点林区森林防火蓄水池建设不能满足现实需求。预警监测体系不完善。现有的森林防火监测系统由于建设较早,火险要素监测站建设数量较少,火情视频监控覆盖率较低,视频监控手段使用较少。由于系统建设不统一,互通性不强,造成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比较困难。森林火灾扑救指挥智能化水平不高。目前全S县在扑救指挥上,“信息孤岛”现象突出,难以实现互联互通。全S县范围内的部分林区没有建设有线基础网络,无线通信保障能力不强,存在较多的通信盲区,造成森林防火工作需要的火险预警、语音通信、图像监控、视频调度、信息指挥等业务不能正常工作。3.1.5扑救能力较为欠缺森林草原扑火专业扑火队伍和群众义务扑火队伍这两支队伍扑火能力不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乡、村等基层管理机构从林业资源中得到的收益减少,出现森林防火责任淡化,工作弱化等现象,基础防火组织功能弱化,原有的村级、林场、乡镇防火、扑火骨干力量也有所缩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扑火能力。随着林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大量林区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主要是妇女儿童和年老体弱者,常住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基层有效防火力量日益薄弱,呈现质量低,数量少的特点。从巡护人员来看,人员数量少,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程度高,防火资金短缺,工资报酬较低,导致个别人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意识淡化。从山区扑火队伍建设看,基层一线扑火人员一般没有经过专门扑火训练,缺少扑火经验,一旦发生山火,往往存在蛮干、盲干的现象,很容易酿成事故。从防火扑火队伍组织上看,山区人少分散,扑火人员很难在短时间组织到位。一旦发生森林火灾,难以迅速组织有生力量参与森林火灾扑救作战,措手不及,延误扑火时间,效果不甚理想。3.2原因分析3.2.1森林防火思想认识不足当前,我国应急管理已经不再是单灾种应急管理,而是面对旱灾、水灾、火灾等综合化应急管理。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新形势要求各级防灭火相关人员必须要转变对单一灾害认识不足的错误思想,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但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有的人员不能够正确的认识森林草原火灾的危害性,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够严格落实“以防为主”的方针;对森林防火工作建设问而不管、管而不实的现象也时有存在,一旦遇上突发状况反应迟钝、应对不及时;也有部分干部群众畏难情绪、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偶有存在,对于解决民俗用火等难点问题上思考不深入,不愿意深入思考解决。在森林火灾扑救中,有相当部分指挥员不同程度地存在传统思维以及盲目自信心理,形成了扑火安全隐患。3.2.2防控措施较为单一近年来,全S县森林草原火灾案件总体不高,存在着肇事者未得到应有的惩处,警示作用需要进一步提高。宣传方式单一也造成部分群众缺乏森林防火意识,尊法守法的意识淡薄,习惯于在林区开展吸烟、祭祀等野外用火行为,不能够清醒认识到用火隐患。不少林区群众未将“要我防火”转变为“我要防火”的自觉行动,森林草原资源权利人对发生火灾后造成的损失存在麻木思想。群众没有认识到森林草原火灾的社会属性,全社会还没有形成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齐抓共管行动共识。3.2.3体制机制不够顺畅机构改革后,森林草原防灭火职责由林草、应急和森林消防三家共同承担,防灭火领导体制机制和指挥体系还未完全理顺。“防”“救”职责存在交叉重叠,常态化防火职能、火场扑救职能边界不清,工作中“谁主防、谁主救”模糊,未发挥出改革后力量增强应有的作用,目前各部门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路线还不能适应新形势,责任链条咬合不严密,还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各级的应急预案体系不够完善,重要单位、敏感区域以及关键部位的相关应急预案不能够反映各自特点,存在千篇一律的结构和内容。火灾扑救中行政指挥和专业指挥协调不够,灭火救援力量统筹机制不健全,森林消防队伍与地方专业队伍配合不密切。3.2.4配套保障不到位尽管近年来S县不断投入经费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但是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森林防火形势需要,配套保障资金、人员投入在政府投资建设占比较低,加之2018年国家机构调整改革,人员调整变动,森林防火工作机构多次变更,更加造成了森林防火工作的人员、资金投入间断,客观上也造成保障不到位,基础建设缓慢的情况。3.2.5扑救体系建设滞后专业扑火队伍数量少,不够齐整。人员年龄较大,扑火水平较低。群众义务扑火队伍的人员流动性较强,随着林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大量林区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妇女和儿童以及老年人成为了林区留守人员的主力军,林区常住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基层有效防火力量日益薄弱。日常的巡护人员选择性不大,且中、老年人较多,加上工资报酬偏低,造成个别人员工作标准低,工作责任心缺失。4完善S县森林防火工作的对策建议4.1转变观念意识,强化责任落实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必须建立在管好用好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同时也要和全省的大局结合起来,更要和全S县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要坚决克服思想上的松懈和麻痹,克服成都不会发生重大森林火灾的观念,结合全国全面推开的林长制改革契机,强化责任落实,筑牢S县森林草原防灭火的思想防线。林长制是林业资源改革的一项制度创新,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夯实主体责任的一大亮点,其目的是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机制,在现有国家机构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责任人。这对于森林防火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林长制通过行政逐级发包的形式,将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层层落实到党政第一负责人,并且通过采取生态政绩考核、责任追究制度等,倒逼各级政府及其机构重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对提高政府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效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4.2加强隐患整治,提高防控水平对S县镇开展火灾风险排查,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加强对路边、村边、田边、林边的可燃物排查力度,做到不留隐患、不留漏洞、不留死角;对林区居民生产生活用火开展彻底排查,消除各类火灾隐患,防范烧荒及烧秸秆用火,禁止林缘50米范围用火;建全林区重大危险源目录清单,落实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加强散坟管理,建全全S县林区散坟档案信息数据库,落实有主坟人员管理信息和权责,无主坟由所在村组统一负责,健全管理主体责任;规范祭祀行为,在春节、清明等重要时段,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发布文明祭祀倡议书,进一步引导群众,摒弃烧纸焚香、放鞭炮等祭祀行为,号召广大人民群众采取集中祭祀、鲜花祭祀等绿色环保的方式寄托对先人的缅怀之情。开展森林防火常态化宣传,政府要主导开展常态化宣传,充分调动媒体联动,通过传统媒介、新媒体、自媒体等多种宣传途径,以宣传片、宣传册、宣传画等丰富内容,以林区、景区、山区村组、学校、地铁、机关企事业单位为宣传重点,多方位,系统性,针对性的宣传学习森林草原防火知识,将森林防火教育渗透到群众之中,逐步形成全民共同参与防火的思想自觉。抓好森林防火期宣传。在林区主要入口增加临时森林防火宣传和劝导站,强化火源管控,严禁或减少火源入山。在森林防火高风险期,县级政府联合电信等部门,推送森林防火手机短报,中小学、幼儿园定期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发挥好“小手拉大手”作用,村级广播实行不间断森林防火播报等,提升森林防火宣传力度。4.3理顺完善体制机制,提供有力支撑规范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运行机制。在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统一领导下,按照“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编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工作规则,对指挥部成员单位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职能职责进行明确,划清各自的职责边界。在指挥部内部构建起定期会商、信息共享、联动参与指挥处置的协调配合机制。建立健全救援力量协同配合机制,建立以专业扑救队伍为主,半专业扑火队伍、群众扑火队伍为辅的扑火救援体系。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参与火灾应急处置工作。继续探索建立以“一核三治”为主的森林草原火灾群防群治基层治理体系,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通过基层法治、德治、自治,发挥村规民约、传统道德、林长制等在森林草原火灾治理中的作用。在村“两委”干部培训中加入森林草原防灭火内容,将森林草原防灭火写入村规民约。将森林草原火灾发生情况和当地群众切身利益挂钩,逐步形成基层群众互相监督、互相制约、齐抓共管的防火工作新格局。4.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一是抓紧进行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依据《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对S县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路线图和时间表进行设计和调整,调整时,要结合现有林长制建设成果进行超前规划和设计,确保全S县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正向促进林长制改革。完善各类防火宣传教育设施设备,提升宣传教育力度,开辟S县镇、村等办公场所专用宣传栏用于宣传森林防火相关内容,同时通过林区入口醒目位置宣传牌、宣传碑,进一步提升森林防火宣传基础设施覆盖率,在重点林区卡口建设森林防火智能语音监控一体机,设置“防火码”。有效利用“防火码”收集到的进入森林防火区人员信息,精准推送森林防火相关内容。二是要积极建立动态匹配的森林防火投入机制,对重点火险区要全力支持开展综合治理,并且将森林火灾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提高经费保障力度和效率。各级党委政府每年安排足够的防灭火资金作为公共财政支出,并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列支,执行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在完成被征占用林地面积植被恢复后,森林植被恢复费反哺到本地的森林防火工作中。森林草原经营保护管理单位在编制经费预算时,应当充分保障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经费,确保能够顺利开展例如人员训练、装备维保、扑救和灾后处置等各项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建立完善工资保障,确保地方专业扑火队伍、地方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平均月收入不低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三是要加大引用高科技手段服务森林防火的力度。将建设经费重点投入到预测预警、林火阻隔、扑救指挥系统等建设项目中,积极探索和建立引用高科技手段建强基础设施的路径,尤其是要重点解决预警监测、通信、指挥和兵力投送等防灭火工作关键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4.5加强扑救能力建设,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发生重大的森林草原火灾,火场指挥应当由属地进行指挥,不能以行政人员指挥专业人员,县级以上森防指应当根据火灾情况按规定启动应急预案,相关成员单位依案出动,派出前线指挥部及相应工作组,由前线指挥部统一组织指挥火灾扑救和与扑救相关的其他工作。在制定扑救方案的时候,由森林消防队伍指挥员负责,没有森林消防参与的扑救,由指定前线的指挥长和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商议制定。火灾扑救时,抽调灭火实战经验丰富的专家、专业扑火队负责人以及森防指相关成员纳入指挥组,确保科学指挥。按照专业人干专业事的原则,没有经过扑救森林火灾专业训练的人员坚决不能直接参与扑火。坚持森林消防队伍主要负责重点火场、重点地段、重点部位,打火头、灭明火、攻险段,其他力量清余火、看火场、开隔离、搞保障,发挥各自优势,做到各尽所能、整体联动、密切协同、无缝连接。森林草原防灭火专家在森林草原防灭火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要积极推进各级森林草原防灭火行政指挥和专业指挥制度,完善各类森林草原防灭火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召集森林草原防灭火专家定期对森林防火薄弱环节进行研究,为全S县森林草原防灭火事业发展献计献策,提供智力、理论支持。森防指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划分,积极支持主管领域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