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的现状与对策_第1页
校园暴力的现状与对策_第2页
校园暴力的现状与对策_第3页
校园暴力的现状与对策_第4页
校园暴力的现状与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园暴力的现状与对策

校园暴力是一个全球问题。由于其严重的破坏青少年身心健康、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这是国内外教育、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校园暴力的现状与类型、诱发校园暴力的原因以及学校教育管理的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而从法学角度对校园暴力进行分析探讨则明显不足。本文试从法学角度对校园暴力的法理内涵进行界定,进而探讨校园暴力的类型化法律关系与法律责任,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校园暴力的法律防治体系。一、校园暴力行为法律性质的界定关于校园暴力的内涵,国内外的学者基于各自的研究视角而对校园暴力的界定有所不同。如有学者认为,“校园暴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暴力是发生在校园内的,由教师、同学或者校外人员针对受害人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狭义的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或主要发生在校园中,由同学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造成某种伤害的侵害行为。”还有学者认为,“校园暴力是行为人针对在校师生实施的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暴力行为,对学校财物或师生财物实施的暴力行为,以及师生对社会人士实施的暴力行为。简言之,与在校师生直接有关的暴力行为,均可界定为校园暴力。其中,暴力行为主要涉及故意实施的对他人的身体伤害,以及对被害人的身体或财物直接施加其他影响、但尚未达到伤害的程度的一些故意行为。”台湾学者将校园暴力界定为“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老师、学生对学校、校外侵入者与学校师生间,所发生之侵害生命、身体及以强暴胁迫或其他手段,压抑被害人之抵抗能力与抵抗意愿,以遂行特定不法意图之犯罪行为者而言。”笔者认为,校园暴力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法律现象。法律现象的动态表现形式是法律行为,而法律行为是具有法律意义的或能够引起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法律关系也主要是通过法律行为而创立或变更的。法律的效力和实效存在于法律行为中,行为使法律中的各个要素——主体、客体、权利、义务、责任等相互联系和转化。因此,只有从法律意义上理解校园暴力行为,才能对校园暴力的法理内涵有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校园暴力中的“校园”是确定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根据《学校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校园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的时空范围。关于“暴力行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暴力定义为“蓄意的运用躯体的力量或者权力,对自身、他人、群体或者社会进行威胁或者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益的剥夺。”西方国家所研究的“攻击行为”即为“暴力行为”。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暴力”是指强制的力量;武力。目前,国内学界尚未形成一致的关于“暴力行为”的法学概念。我们认为,暴力行为应当是具有公然性、攻击性和强制性的行为,既包括对人的暴力也包括对物的暴力,暴力的程度要达到对被害人形成身体上或精神上的强制力。从法律行为的结构来看,暴力行为的内在方面包括动机和目的两大要素,外在方面包括行动、手段和结果等要素。由于校园暴力行为具有特殊性:行为发生地是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场所,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行为实施是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期间;行为对象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或其财产。因此,本文将校园暴力界定为:发生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内,行为人故意实施的对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人身或财产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一定损害结果的违法行为。关于校园暴力的类型划分,学界主要有两种分法:一是按照校园暴力双方当事人的特点进行的分类,如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学生的个体施暴;校园团伙对师生及其他团伙的集体施暴;学生对学校财产的暴力。其中,学生之间的暴力是校园暴力的主要形式。另一种是按照校园暴力的行为类型大致可分为:打架、滋事、侮辱或辱骂、抢劫或抢夺、勒索财物、性侵犯、故意破坏行为(包括利用计算机黑客入侵)等。笔者倾向于根据校园暴力行为的法律性质进行划分,可将校园暴力分为行政性质、民事性质与刑事性质的校园暴力三种基本类型。二、校园暴力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在指引人们的社会行为、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关系联系,是社会内容和法的形式的统一。”校园暴力的类型不同,其法律关系也有所区别。校园暴力类型化法律关系是研究校园暴力法律责任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完善校园暴力预防和法律救济体系的关键。由于笔者将校园暴力分为行政性质、民事性质与刑事性质的校园暴力三种类型,因此,本文着重分析这三种类型的法律关系及其相应的法律责任。(一)规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是法定关系,符合我国教师法行政性质的校园暴力,通常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教育行政法律规范行使行政权利,实施依法应当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暴力行为。以教师暴力体罚学生最为典型。例如某中学初二学生小雷因上课期间喊叫其他同学绰号扰乱了课堂纪律被老师暴力体罚,造成右颞顶部及右下颌软组织轻度挫伤。笔者将这种因行政性质的校园暴力行为而形成的法律关系界定为教育行政法律关系。所谓教育行政法律关系,通常是指教育行政主体在对教育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与教育行政相对人之间形成的具有教育法权利义务内容的行政关系。我国《教师法》对教师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享有教育教学、从事教育科研、管理学生、获取报酬待遇、民主管理和进修培训等权利。”教师应当履行“遵纪守法、教育教学、思想教育、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权益和提高水平”等义务。《教师法》对教师的职务、职责和性质的规定,确立了教师在法律上的地位。教师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教师必须履行教育教学的职责。教师在行使法律上赋予的教育教学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相应义务时,带有一定的“公务”性,即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行政法律上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地位,学生则相应的“处于被管理者和被领导者”的地位。双方的法律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领导与被领导的行政法律关系。而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是法定关系。因此,教师暴力体罚学生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根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1条、第6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第1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42条的规定,教师用暴力手段惩罚学生,经教育仍不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学校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予以行政处分,或由公安机关予以行政处罚;造成恶劣影响的,撤销其教师资格。(二)教育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双重性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园内,行为人实施的具有暴力内容并造成损害结果的民事侵权行为是民事性质的校园暴力。这种校园暴力通常是发生在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教师之间。本文将民事性质校园暴力的法律关系界定为教育民事法律关系。这是因为: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上看,教育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有明显区别。除相关的第三人外,通常是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从教育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即教育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来看,主要是人格利益,具体表现为教育相对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人身自由权和隐私权等人格权受到侵犯而造成人格利益的损害。从损害后果来看,既有财产损害,也有精神损害。从法律关系内容的双重性上看,教育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的双重性表现为,法律关系主体既享有民法上的权利、承担民法上的义务,同时也享有教育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承担教育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以学生人格权为例,民事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人格权,而人格权是一种对世权,包括学校、教师在内的其他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都负有不得侵犯的义务。根据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学生的人格权有受到学校保护的权利,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学校、教师在对学生享有管理、教育权利的同时,也负有保护学生人格权不受侵犯的义务。司法实践中,民事性质校园暴力的法律关系主要是人身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关系。鉴于民事性质校园暴力的侵权行为人与受害人均为在校的教师和学生,行为人基于主观过错实施暴力侵权行为,致使权利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利益受到侵害,并造成财产利益和非财产利益的减少或灭失的客观事实,因此,作为侵权行为人的教师、学生应当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具体承担的民事侵权责任的方式要根据民事责任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教师暴力侵害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名誉权时,应该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学生暴力侵害其他同学的财产权时,应当承担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关于学校是否应承担校园暴力的法律责任,尤其是学校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问题,目前在理论界与司法界争议较大。笔者认为,学校在依据教育法律、法规行使教育、管理权利,履行教育、管理职责的同时,也承担着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对教育相对人进行安全教育和保护的义务。这种由教育保护义务产生的监管责任所直接针对的是教育相对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这两种权利属于典型的民事权利。因此,以学校教育保护、监管责任与教育相对人的人身权、财产权为内容的法律关系可界定为教育民事法律关系。如果由于学校教育、管理的疏漏,导致校园暴力发生并造成学生、教师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到侵害,或者校园暴力发生后,由于学校违法处理而加重损害后果的,学校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学校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过错推定原则,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三)教育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刑事性质的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行为人实施的具有暴力内容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刑事犯罪。刑事性质的校园暴力以抢劫、敲诈勒索罪等侵犯财产类罪和杀人、伤害、强奸罪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类罪为主要类型。例如2004年2月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持刀杀死4名同学;2004年9月吉林市某中学学生李某因受到老师的批评而心怀不满,将该名教师砍成重伤。2002年至2003年期间,北京市某小学体育老师翟某以“实验”为名奸淫三名9岁女学生;2005年6月,辽宁省某中学教师汪某侮辱学生致其死亡等案件。刑事性质校园暴力的法律关系从性质上属于刑事法律关系范畴,由于该类校园暴力的特殊性而使其又具有教育法律关系的特征。为此,笔者将刑事性质校园暴力的法律关系定位为教育刑事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是国家与犯罪人之间的关系。这表明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国家,另一方是犯罪人。依此作法律推定,教育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就是国家和实施了犯罪行为、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具体包括两种:一是学生。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17条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而对于其他一般性犯罪则不追究其刑事责任。可见,能够成为刑事性质校园暴力法律关系主体的只能是已满14周岁或16周岁以上的学生。二是教师。我国《教师法》在保障教师的基本权利的同时,明确地规定了教师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对体罚、侮辱学生,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教育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国家根据我国现行刑法和教育法规范的规定,对实施犯罪行为的学生、教师等犯罪人认定犯罪、裁量刑罚。而作为犯罪人的学生、教师等则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度内对国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以马加爵案为例,我国教育法规定,学生有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我国现行《刑法》第232条对故意杀人罪作出了明确规定。依据法律规定,国家有权依法认定马加爵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对其处以相应的刑罚。马加爵作为犯罪人,依法对国家承担被判处相应刑罚的刑事责任。“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国家行使受制约的刑罚权与犯罪人承担有限度的刑事责任所指向的对象——犯罪人部分利益的载体。”其中,“利益的载体”是指犯罪人利益所附着的有形或无形物。所谓“部分”就是具体的犯罪事件中,与犯罪人的具体犯罪情形相适应的,由国家行使受制约的刑罚权而使犯罪人承担有限的刑事责任所针对的部分。因此,笔者认为,教育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就是校园刑事案件中作为犯罪人的学生、教师等的生命、自由、财产和资格。其中,生命是指法学意义上的自然人的生命。自由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公民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进行行动和思维,不受约束、控制和妨碍的状态。而财产是公民合法所有并且没有用于犯罪的财物。资格则是公民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或身份。三、校园暴力的法律治理校园暴力需要依法治理。这对于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实现教育法治化,建设“无暴力校园”与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现行教育法律、法规在处理校园暴力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校园暴力的特殊性和紧迫性,制定专门的预防和治理校园暴力的法律,完善的校园暴力法律防治体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目前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校园暴力防治的法律法规校园暴力是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问题的综合反映。因此,只有从法律上构建校园暴力防治体系,明确规定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法律程序与法律救济,才能切实解决校园暴力问题,预防青少年犯罪。依法治理校园暴力需要制定出一系列校园暴力防治的专项法律法规。如《校园安全法》、《校园暴力防范与处理条例》等。完善我国现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借鉴美国、欧洲等国家有关预防校园暴力的立法以及挪威学者奥维斯(DanOlweus)针对校园暴力的干预计划的内容,在校园暴力防治法律中,应明确并细化规定政府、学校、家庭的法律责任,特别是学校对学生的监护责任。对于校园暴力发生后,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处理方式、相关法律程序以及具体的法律制度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健全我国相关立法,完善人格权相关法律保护制度人格权是权利人对其本身主体性要素及其整体性结构的属性支配权。其中,主体性要素包括生命、健康、姓名、肖像、自由、名誉和隐私等。然而,在人格权中人们往往只关注受教育者的生命权、健康权,对人格尊严等人格权缺乏应有的重视,导致校园暴力中侵犯人格尊严权的现象大量存在,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对人格尊严漠视的现象比较普遍。我国现行《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虽然有保护未成年人人格权的原则规定,但没有规定具体的救济途径,适用《民法通则》的一般规定又难以有效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